(定稿)登泰山记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登泰山记》ppt教学课件

2024年度《登泰山记》ppt教学课件

2024/3/23
15
阐述文章主题思想
描绘泰山雄伟壮丽的 景色,表达对大自然 的赞美之情。
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 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
2024/3/23
叙述登泰山的经过, 表现作者坚韧不拔的 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 神。
16
分析文章价值意义
2024/3/23
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融合
文章通过描绘泰山景色和叙述登山过程,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使读者在欣 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12
描绘登山艰辛和心境变化
初始阶段
兴奋和期待,充满对未知 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2024/3/23
中途阶段
疲惫和挫折,面对陡峭的 山路和复杂的地形,感到 力不从心
登顶阶段
喜悦和成就感,战胜自我 ,领略到壮丽的自然风光 ,心境豁然开朗
13
体现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大和不可征服。作者通过描绘登 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
然的敬畏之情以及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024/3/23
03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与人文关系
选取一些描写泰山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所体现的自然与人文
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3/23
27
2024/3/23
18
05
艺术特色与审美鉴赏
2024/3/23
19
分析文章艺术特色
2024/3/23
描绘手法
01
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泰山的雄伟壮观和独特魅力展现得淋
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情感表达
02
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对泰山的敬畏、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姚鼐
(一)揭秘之旅第一站:行迹可疑,别有深意
齐读课文第 2 段,找到下列特殊之处,完成表格。 特殊的时间 特殊的天气 特殊的路线 特殊的目的地
(一)揭秘之旅第一站:行迹可疑,别有深意
齐读课文第 2 段,找到下列特殊之处,完成表格。
特殊的时间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农历二十八)——戊申晦(农 历二十九) 除夕
红日升起后,蓦然回视, 日观峰以西负雪的诸峰,有红有白,色彩 绚丽。向前看,红日高升,无比壮阔,向后看,红白相间,明暗交 错,空间广阔而立体。 “若偻 ”,拟人。写出在最高峰日观峰上俯瞰众峰,众峰低矮仿佛 在鞠躬的姿态,“日观以西峰 ”仿佛都在向此时新生的红日致敬。 坦荡洒脱的豪情。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 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云一线异色 ”之“异色 ”意为“ 出现不同的颜色 ”, “须臾 ”意为“片刻 ”,“成五采 ”之“成 ” 意为“ 变成 ”。 作者敏锐的察觉到了日出前的色彩变化,斑斓的色彩极速变 幻,构成一幅神采飞动、瑰丽炫目的日出奇观,给人一种震 撼之感。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 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
品读课文 2、3、5 段,圈画写景的句子,小组合作,用简明的语言概 括画面的特点,体会作者隐藏的情感。
画面
特点
情感
苍山夕照 壮阔明丽
开阔澄明的心境
泰山日出 磅礴壮美
坦荡洒脱的豪情
雪后空山 庄严幽寂
高洁坚韧的风骨
揭秘之旅第三站:事有雷同,绝非偶然
失意迷茫的姚鼐在磅礴壮丽的泰山日出中实现人生的转折。古往今来, 许多文人在经历人生的困境后,也曾从自然中寻得了慰藉,获得了超 脱,我们先来看本单元的几位文人。

《登泰山记》ppt课件

《登泰山记》ppt课件

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泰 山 的 佳 句
古 代 文 人 对 于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晋•陆机《泰山吟》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元•贾鲁《登泰山》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以极平实简练的语句,将景物进行对比,写出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 的特征。虽无细部刻画,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简练,准确 生动,紧扣时令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
8、结句“雪与人膝齐”能否删掉? 不能。结句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
山形象融为一体,既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又留有令人回味的余地
日昳
(太
十二
阳偏
时辰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西)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
承担、托着 有的红有的白 杂、错杂 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
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日观峰低,所以说“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
先前 立即
远远地注视
碧蓝的苍穹
缥 缈
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
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 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
没有边际
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 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
极目东望
浓云
就近观看
如轮的太阳晃荡而出
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 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

人教版必修2《登泰山记》PPT全文课件(56张)(2024版)

人教版必修2《登泰山记》PPT全文课件(56张)(2024版)
登泰山记
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 “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 封禅的理论起源于战国时代的齐、鲁。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封禅活动更加频繁。经过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中国的名山不少,庐山、黄山、峨眉山名气都不小,唯独这五座山尊为“岳”,不是没有道理。拿东、西、中三岳来说,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岳在我国虽不是最高峻的山岭,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天下名山全面考察,当然也就无法“择优录取”了。 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登泰山记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 hào)驳色,而皆若偻(lóu)。 戊申:二十九日。晦:农历每月最后一日。五鼓:五更。 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 “亭东”句:亭子以东从脚下始都是迷漫的云雾。 漫:弥漫樗(chū出)蒲:赌博工具,即骰(tóu投)子,俗称色(shǎi)子。 极天:天的尽头,天边。 极:尽头,极点。云一线异色:一缕云颜色很特别。异:奇异的,与众不同。须臾:一会儿。正赤如丹:纯红如同朱砂。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上不可能看到海。“或得日,或否”: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得:获得。绛皓(jiàng hào)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红色。皜(hào):白色。驳:杂。 若偻:好像背脊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因为日观峰西面诸峰皆低。

《登泰山记》ppt课件

《登泰山记》ppt课件

作者登山线路及山顶景物
登山路线: 由南麓—入中谷—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上远
山巅 景象
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
| 下
半山居雾若带然

第二自然段拓展延伸
根据本文及假 期所查资料, 为游客设计或 绘制一张泰山 游览路线图。 根据泰山不同 入口,规划不 少于2条路线 图,为每条路 线写一则100 字以内的推荐 语。
貌展


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

泰 山 古



古迹:道中石刻


分析理解第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 五自然段: 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1. 2.

三多:多石、多平方、多松


三少:少土、少圜、少杂树

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登泰山记
—清·姚鼐
第一课时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

: 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
“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
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 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 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 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 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登泰山记 》ppt课件30张

《登泰山记 》ppt课件30张
苍山负雪之美,雄浑壮丽之美,气象万千之美, 这是眼中“自然之风雪”,自然之美。
乘雪赴山之美,兴奋无畏之美,豪迈洒脱之美, 这是心中“人生之风雪”,人生之美。
苍山因负雪而奇绝,人生因乘雪而精彩。
经历风雪,不断攀登,以历绝美!
“哲理之风雪”
品读第4段,思考:该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写泰山的人文景观。提到点缀于日观亭附近或
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第1段:地理位置。 第2段:登山经过。 第3段:日出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自然景观。
读课文 理文脉
概括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各段的表达方式与详略比重。
主要内容 第一段 概述泰山地理环境
第二段 叙述登山过程 第三段 描写山顶日出
第四段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第五段 总述泰山景观特点 第六段 例行署名
(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点拨 “照”“画”“居”“带”。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 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 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深研悟“雪”,理解哲理。
刘大樾也曾追述姚、朱二人登泰山之往事: “乙未之春,姬传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 里,道过泰安,与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 君子之高风,其幽怀远韵
与子颍略相近云。”
泰山日出图
——
大风扬积雪击面
日出前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彩

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
彩 点
极天云一线异色

日出时 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作特点:
1、抓住特征巧妙烘托。 本文对景物很少直接描写,而是抓住景物特征采用侧面烘托

16.2_《登泰山记》课件(共40张PPT)

16.2_《登泰山记》课件(共40张PPT)
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1.作者登山的路线是怎样的?写景有何特点?
①路 线 :京师—泰安一南麓一中谷一中岭—西谷一山巅
② 写景:
苍 山负雪,明烛天南 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半山居雾若带然
“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 “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
道教、佛教视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
观寺庙。
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姚鼎 :nài
汶水:wèn
济 水 :jǐ
子颍:yǐng
砌石 :qì(qie) 为 磴:dèng
徂徕:cú lái 戊申:wù 樗 蒲 chū pú南麓 lù
绛皓:jiàng hào 少 圜 :yuán(huán) 石罅:xià
泰山,五岳之首,它那磅礴的气势和无与伦 比的日出景观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登临者。例
如: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五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算深。

— 李斯《谏逐客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泰山应该説是中华文化史一个局部缩影。
一郭沫若
五,赏析第五,六段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 方,少圜 。少杂
树,多松,生石罅 ,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
迹。至 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鼎记。
苍 :深青色 平 方 :平整方正 圜 :通“圆”
罅 :石 缝
音 迹 :声音和踪迹 至 :到
译 文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 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 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 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目观峰附近几 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16.2《登泰山记 》课件(共4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2《登泰山记 》课件(共4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情感品析
思考: 作者为何要登泰山,而不是其他的山呢?
关于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离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史记》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都留下了关于泰山的名句
关于泰山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 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 远古刻尽漫失。
《登泰山记》
清·姚鼐
关于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离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史记》 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 在试炼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
——余秋雨《中国文脉》
忧。
(姚鼐《晴雪楼记》)
桐城派
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该派的开创者方苞以及进一 步发展者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因此把他们及 其追随者称为桐城派。
他们继承了唐宋八大家到归有光的古文传统,提出 了以“义法”为核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的文章 理论。他们主张文章的风格或阳刚或阴柔,语言要做到 雅洁清澄,并以此作为评判散文成就高低的标准。桐城 派的作品大多内容贫乏空洞,形式上严守清规戒律。他 们在清代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一直延续到清末。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 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 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谷】:水道。 【少半】:不到一半。
【循】:顺着。 【遂】:于是,就。
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 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 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 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 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 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 里。

《登泰山记》ppt课件56张

《登泰山记》ppt课件56张

文本疏通
东岳大帝庙。
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
唐高宗的年号
磨灭
偏僻

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
去(看)
皆不及往。
模糊或缺失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 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 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 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解题
①“登”,即由低处向高处行进; ①“泰山”,山名,有“五岳之首”之称。 ②“记”,古代一种散文题材。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 “泰山”点明浏览的地点,“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的 经过和所见所感
知识拓展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
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文本疏通 沿着, 顺着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
少于,形做动

当于“而”, 就,表顺承
顶峰
(省“之”,指中谷)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
“而”,就,表承接,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判断句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 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 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
水都流进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都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4.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姚鼐希望“浮览山 川景物以消其沉忧”,那么他的愿望实现 了吗? 明确:他的愿望实现了。当与子颖在除夕 共同领略了“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 如画”“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的人 间胜景时,他仿佛也从充满忧思的现实中 抽离出来,达到了“宠辱偕忘”之超然境界 。
环节四:体会民族审美心理
明确:与挚友“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在“大风扬积雪击 面”中领略了日观峰的极顶胜景,其内心关于辞官得失之迷雾已 然消散净尽,对于官场沉浮的“沉忧”也彻底抛却。行文至末尾, 其情感逐渐归于平静,因此行文语气上趋于缓和,对景物的描写 也显得淡然。这是行文的水到渠成,也是姚鼐内心宁静、心无挂 碍之自然外化。
为何要“登泰山”?
提示:参照课前预习导学第4点。 明确:“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可见姚鼐本是怀着深沉的忧思前往 泰安的。
为何不走寻常登山路?
1.文中写到:“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 水,余所不至也。”如写登泰山,只安心写自己所走的路径便是,为何要 郑重交代自己没有去的地方呢? 明确:如写作背景所述,乾隆三十九年是姚鼐人生的重要节点。当时他 面临是否要辞官的“抉择”,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前方有路,究竟往哪条 道走呢?古人走的路?常人走的路?姚鼐都没有走,他选择了自己的这 条路。交代“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以及东谷这条“余所不至”之路,实则别 有深意。三条路,既是姚鼐登山时面临的抉择,也象征着他当下面临的 人生抉择。
姚鼐在泰山之景中得到的启迪,在同期 写的一首诗更为明显地表达。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男 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 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姚鼐登顶泰山,除了震撼之外,他还有 意识地将自我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 从而获得了与泰山日出一般的力量,一 般的胸襟。

《登泰山记》ppt课件

《登泰山记》ppt课件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人类文明遗产”。
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作为神
泰山知识补充 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加以
封号,并广建庙观,刻石题字 ,历代文人也留下许多记游的 精美之作。 封禅: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 礼,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 举行。 「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 天; 「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 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 观峰的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 所见的景象。
第二段景物描写运用的手法:动静结合、拟人、比喻、由下 到上、由远及近 “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 奕奕传神。 “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 光相映的奇景。 “居雾”以动写静,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 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 伟。
第四段: 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 中石刻。 作用: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 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
第五段: 冬季泰山景色的特点: 三多: 多石 (石)多平方 多松 三少: 少土 (石)少圜 少杂树 三无: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 数里内无树
结句“雪与人膝齐”能否删掉? 不能。结句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 弥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既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 又留有令人回味的余地。
开篇从泰山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的山川形势入笔,山南汶水西流,山北 济水东流,突出了泰山水绕山流,山水相映的特点;同时把山、水和长 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烘托出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还为下文的展 开做铺垫。
日观峰是以古长城为参照来写的,高高耸立的日观峰突出了山势的高 峻挺拔,又为下面叙述登山线路和观日出埋下伏笔。

《登泰山记》ppt课件31张

《登泰山记》ppt课件31张
(1264年)布山道士张志纯 创建。门为阁楼式建筑,石
砌拱形门洞,额题“南天 门”。红墙点缀,黄色琉璃 瓦盖顶,气势雄伟。门侧有 楹联曰“门辟九霄仰步三天 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 观”。
南天门
:
尴 日 东 升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 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 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 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 霞光,最后, 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 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出多姿 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 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日出的经过,以精炼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
泰山雪后初晴美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
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 法的句子,体会其特点和作用
1、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答: “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 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 传神。 “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 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 相映的奇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阴天)
3.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暗中,暗地里)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2 . 唐浮图惠褒始舍于其址(当初) 3. 余始循以入( 开始)
4.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上速祸焉(才 )
1. 望晚日照城郭(远看 )
望 2. < 3. 4.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 望)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处俯视;”绛
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素,分外妖娆的日出美景。 D、 本段上文是泰山夕照图,本段是泰山日出图,前

《登泰山记》ppt课件30张

《登泰山记》ppt课件30张

循 中谷 京师 乘、历、穿、越泰安 由 南麓
有关的古文化知识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
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晚七点起更,晚上7时至9 时为一更,9时至11时为二更,11时至1时为三更(即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 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归里后,以授徒为生,先后主 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 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嘉庆二十年(1815年),逝世于钟山书 院,享年八十五岁。
• 泰山——五岳独尊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古称东岳,别称岱宗、岱岳,与南 岳(在湖南)衡山、西岳(在陕西)华山、北岳(在山西)恒山、 中岳(在河南)嵩山并称五岳。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 之美誉,位于山东泰安,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 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 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 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
泰山夕照图
“泰山深度游”策划安排
环节:行程安排
第一日:
阔大、苍茫、空灵
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打卡泰山晚霞夕照。
登顶远眺,群山覆雪,天地苍茫,一片圣洁。玉 树琼枝,银装素裹,绵延千里,雪光映天。夕阳西垂, 霞辉耀城,汶水徂徕波光潋滟,半山云雾若丝若缕, 如入画中,如登仙境。
“泰山深度游”策划安排
•解析
济水 汶水
• 小结
作者概括介绍了_泰__山__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山水形势,点 出__日__观__峰_位置,为下文写观日出埋下伏笔。作者采用 由___面___到___线___再到___点___的写法。

《登泰山记》PPT优秀课件

《登泰山记》PPT优秀课件
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 丽,表达了作者对祖 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通过描绘泰山日出的 美景,抒发了作者对 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叙述了作者登泰山的 经过,表现了他坚韧 不拔的精神和勇于攀 登的豪情。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1 2
勇于攀登,不断挑战自我 登泰山的过程象征着人生中的挑战和奋斗,鼓励 人们勇于攀登,不断挑战自我,实现更高远的目 标。
泰山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泰山
泰山以其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 大量诗词歌赋。如杜甫的《望岳》、李白的《游泰山六首》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泰山对文学的影响
泰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激发了文人墨客的创 作灵感。同时,泰山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和象征,代表着崇高、壮美和
姚鼐的《登泰山记》正是这种时代背景的产物。他以细腻的笔 触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和日出的瑰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 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文章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清朝 中期社会风貌的深刻感受和理解。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
01
02
03
04
引言部分
简要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历 史文化背景,为全文做铺垫。
的深厚情感。
《泰山吟》(李白)
02
解读李白的《泰山吟》,感受诗人笔下的泰山形象和所表达的
情感。
《登泰山》(元好问)
03
分析元好问的《登泰山》,探讨诗人在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和对人生的思考。
其他名家游记作品推荐阅读
《徐霞客游记》
推荐阅读徐霞客的游记作品,了解他如何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 观,以及他对旅行的独特见解。

《登泰山记》ppt课件49张

《登泰山记》ppt课件49张

五、一词多义 限: 1.越长城之限 (名词,界限) 2.崖限当道者 (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五、一词多义
负:
1.负荆请罪 (动词,背)
2.苍山负雪 (动词,背,引申为覆盖)
3.负隅顽抗
(动词,依仗,凭借)
4.项羽负约
动词,违背
5.(邓)通家负责数巨万 动词,亏欠,承担
6.久负盛名 7.如释重负
七、文化常识
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3.五鼓:五更。古时常于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
以鼓代更。
4.是月丁未……戊申/晦:这个月的丁未日(乾隆三
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月底这一天)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 ( wù ) 、 己 ( jǐ ) 、 庚 ( gēng ) 、 辛 ( xīn ) 、 壬 (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 ( chén ) 、 巳 ( sì ) 、 午 ( wǔ ) 、 未 ( wèi ) 、 申 (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帝王纪年(年号)、干支纪年 永和九年(帝王纪年) 岁在癸丑、壬戌之秋(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雍正三年甲午(干支纪月) 开元六年六月壬戌(干支纪日) 天宝元年七月五日甲子(干支纪时)
迎风冒雪,自京师不远千里至泰安——不畏艰难,坚定前行。 始循中谷入(古时登山,循东谷入)——不走寻常路,勇于 挑战,敢于创新。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庄严的仪式感,热烈的 期待。 极冷极险极苦——只字不言,轻轻抹去,不怕不惧,勇敢攀 越。

《登泰山记》PPT课件

《登泰山记》PPT课件

学习提示
《登泰山记》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 情趣。文章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描写、叙事简洁明 快,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些特点。我国古代还有不少写景、记游名 篇,如王勃《滕王阁序》、王禹 《黄冈竹楼记》、徐霞客《游天 台山日记》等,可以找来阅读、比较。
我们读古代诗文,有必要了解一些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包括 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拿纪年来说,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是最 常见的两种方法,前者如“手成之秋”,后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 二月”。纪日,除了常见的干支纪日(如“是月丁未”),有些日 子在古代还有特殊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拟人手法,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增添 情味,更为生动传神; ② “烛”字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 映的奇景。
有人说,“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句是神来之笔,你觉得“神妙” 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 “居”以静写动,写出了雾的轻 盈,与山的静相映成趣。
② “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了云雾 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 雄伟。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 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 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 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 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 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 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 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 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登泰山记》ppt课件60张

《登泰山记》ppt课件60张

山顶 晚日照城郭 (雄浑) 景色: 半山居雾若带然 (高峻)
下近
• 根据作者所述,以游踪为线索,简要画出登山路线图。
京师

至 日观峰

复 循
西谷
南 面

齐河


中岭 中谷

循登
长清 穿、越
至 泰安

南麓
活动二:推荐“必打卡”景点
1.依据姚鼐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推荐“必打卡”景点。 2.借姚鼐之笔,为打卡照片配上朋友 圈标题及文案。
③泰山北面,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⑤介词,在 ⑥ 分界
判断句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山南面山谷 中的水都流入汶水,山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正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 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文化常识
泰山常识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
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 “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 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 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对 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 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 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登泰山记》ppt课件

《登泰山记》ppt课件

主旨探究:
本文是一篇普通的游记散文吗?
这是姚鼐的言志之作, 是一篇寓情于景散文。
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 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 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名句默写:
(1)在《登泰山记》中, 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 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_苍_山__负__雪___,明__烛__天__南__。
初读课文·正字音:
汶( wèn)水
磴(dèng) 绛(jiàng)色
膝( xī )盖
南麓(lù)
砌( qì)石
徂(cú )徕(lái) 晦( huì)日
若偻( lóu )
石罅( xià )
樗( chū )蒱( pú )
登泰山记 姚鼐(nài)
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jǐ)水东流。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 五里。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整、方正的,很少圆 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到 处是冰雪,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几里以 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人姚鼐记述。
第五段写。
9.居:停留。
5.及:等到;既:已经。 10.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人都称它为“天 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 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亮了南边的天空。 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 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登泰山记》ppt课件60张

《登泰山记》ppt课件60张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 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 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 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 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 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

云中白若攫辅数十立者,山也
须臾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日上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描写角度
近/动景 远/静景 远/动景 远/动景 远/静景
艺术手法/效果
侧面烘托,为日出蓄势
侧面烘托 比喻
为日出蓄势 侧面烘托 色彩点染
正面描写,比喻 虚实结合
文化常识:关于“阴”和“阳”
口诀: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尝试说出这些地名的由来: 衡阳湘阴淮阴汉阴
衡阳(南岳衡山之南) 湘阴(湘江之南) 淮阴(淮河之南) 汉阴(汉江之南)
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水都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 水都向东流去。山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入汶水,山北面山谷 中的水都流入济水。正处在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
游记路线
自京师
今天:
北京——泰安 474.4公里高速路 乘
出京路线
齐河
历长清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姚鼐
东面

日观峰



登山路线
汶 十二月二十八日


北 面
长 地
循α
南 面
姚鼐和朱孝纯
西谷 *

泰山西北谷
中岭 越

王 泰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5.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 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 人膝齐。 6.桐城姚鼐记。 同“圆” 古:平整方正。 深青色, 今:数学名词。 Xià , 石缝 深绿色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 色,大多是平整的、方正的,很少圆形 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 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到处是 冰雪,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 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几里以内没有 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 齐。
说说下列这些句子是怎样既生动又简洁地 描绘泰山景色的?(注意划线字)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赋予静 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 “负”字以动写静,显 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
“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写出日光和雪光相
映的奇景。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气势雄浑的图
碧霞元君祠
道中石刻
第五段,总结泰山的景物特征和冬季景 色特点:“三多”、“三少”、“三无”。 石 平方 “三多”是:多( )、〈石〉多 ( 松 )、多( );“三少”是:少 土 杂树 )、少( ( 圜 )、〈石〉少( ); 瀑水 “三无”是:无( )、无 鸟兽音迹 ( )、〈至日观数里内〉无 树 ( )。
• 有关的古文化知识 • 朔、晦、望与既望 •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 望:阴历每月十五 •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 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 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 五点。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晚七点起更,晚 上7时至9时为一更,9时至11时为二更,11时至1时 为三更(即“子时” ),午夜1时至3时为四更,后 半夜3时至5时为五更,“五鼓”相当于五点钟。
苍山负雪
日照城郭
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3. 戊申晦( ),五鼓, 与子颖坐(省“于”,在)日观亭,待日 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古:渐渐。今:稍微,略微。)见云 中白若摴蒱(骰子tóu zǐ )数十立者,山也。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 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 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 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 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像“五木” 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
有关的古文化知识 阳与阴
山南水北(即山的南面,水的北 面为阳)
在, 介词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 乘ché ng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 界限, 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 趁, 冒着 城墙 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 有余。 石级 到达
山脚
同“又”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 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 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 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 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 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 所谓环水也。余始循(省“之”,指中谷) 少于, 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 形容词 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 作为动 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词。不 到一半 顶峰 相当于“而”,就,表承接,连词
总结
• 纵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 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 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 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 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 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泰山应该说是中华文 化史一个局部缩影。 ——郭沫若
思考
学习本文后,我们从中得到什 么启示?(提示:可从人生感悟角 度来思考)
4.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 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 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 道,皆不及往。
模糊, 缺损 偏僻 在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 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 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 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 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 都没来得及去看。
山巅 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 景象
半山居雾若带然
上 | 下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 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 带然。
高 峻
雄 浑 壮 阔
第二段写作者与朋友登山的过程,用浓墨写出登 山的( 艰难 )和在山顶上所见的( 雄浑壮丽 ) 的景色,突 出了泰山的( 高峻 )。作者登山 的线路可以简明地表述为( 京师 )( 泰安) 南麓 (山巅 )
山东 嵩山
曲阜 岱宗、岱岳 衡山 华山 恒山 五岳之首 泰山四绝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
泰山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
——冬天的摩崖
3、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等。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 深。 ——李斯《谏逐客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人心齐,泰山移 . 有眼不识泰山. 稳如泰山 . 泰山泰水(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又因泰 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 )
清朝桐城派简介
•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继 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 祖”。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 “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 •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 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 • 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人称 桐城派。
翻译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山南水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 北,泰 山南面 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
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 在长城南十五里。
向西,名 词作状语
山北水南为阴,泰山北面
在,介词
6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 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 中的水流进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 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 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 五里的地方。
同 尽, “彩” 尽头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 有人 像一 此东海也(判断句)。回视日观以西峰, 条条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线, 杂 有的 名作 脊背弯曲 状语 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
6
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 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 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回 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 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 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日出后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绚 丽 壮 美
观日出)的过程及日出的景象。作者 第三段重点写( 观日出的时间是: ( 月底这天的五更 );地点是: ( 日观亭 )。作者按待日出、( 日将出)和(日正出)、 (日已出 ) 的顺序,极写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象。
日正出
日已出
第四段略写泰山的( 名胜古迹 ),写 了( 岱祠 ) ( 碧霞元君祠) ( 皇帝行宫)和(道中石刻), 其目的是表现泰山的( 古老 )风貌。
课堂练习
B(A.“雕砌”的“砌”读“qì ”; 徕—— lá i)C.“姚鼐”的“鼐”读 “nà i”;绛——jià ng D.“膝盖” 4.下列词语中加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的“膝”读“xī”) ( )
A.山麓(lù ) 雕砌(qiè ) 山巅(diān) 徂徕(cú là i) B.悬崖(yá ) 石磴(dè nɡ) 须臾(yú ) 摴蒱(chū pú ) C.戊申(wù ) 岱祠(cí ) 姚鼐(là i) 绛皓(xiá ng hà o) D.膝盖(qī) 石罅(xià ) 佝偻(ló u) 若偻(lǚ)
泰 山 奇 景
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色
(夕阳晚照)
神 秀
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旭日东升)
壮 丽
总介泰山的自然景观
(泰山九怪)
3、全文共五段,每一段的要点是什么?
• 第一段:介绍泰山及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 和山巅的景象。 • 第三段:写观日出的情景。 •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建筑群和石刻。 • 第五段:写泰山的冬日景象。
启示
一、志当存高远,敢于迎难而上。 二、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 越壮阔。 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 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四、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 非付出艰辛的代价不可。 五、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 能驱散心灵的阴霾。
2、泰山——五岳独尊 泰山位于 省中部,北距“泉城”济南60公里, 南去孔子故乡 7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古称东 岳,别称 、 ,与南岳(在湖南) 、 西岳(在陕西) 、北岳(在山西) 、中 岳(在河南) 并称五岳。泰山为五岳之 。 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 带、云海玉盘被称为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公布为 。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第六段交待记游人
游记常用格式
泰山在祖国的位置
济水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其阴,济水东流。阳 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当其南北分者, 古长城也。最高日观 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汶水
登 山 线 路
作者登山线路、山顶景物
登山路线: 由南麓—入中谷—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