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48例急性空腔脏器穿孔临床诊断分析

48例急性空腔脏器穿孔临床诊断分析

48例急性空腔脏器穿孔临床诊断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空腔脏器穿孔的临床诊断特点,提高对急性空腔脏器穿孔的诊断水平。

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10年8月我院诊治的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48例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出现以下间接征象:腹腔积液;膈下游离气体;腹部包块及杂乱团块;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各种影像学诊断技术各有优缺点,临床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侧重点检查,综合所有诊断报告,及时客观的分析。

结论急性空腔脏器穿孔发病急,症状重,需要及时准确地诊断以及有效地治疗,才是减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空腔脏器穿孔诊断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8月我院诊治的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6~86岁,平均52.3±6.3岁,发病时间均在48小时之内,引起空腔脏器穿孔的部位:其中胃溃疡穿孔23例,胃癌穿孔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8例,十二指肠克罗恩病穿孔1例,外伤性胃穿孔3例。

4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压痛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其中1例仅有轻度压痛、肌紧张,无明显板状腹。

发热18例;血WBC>10.0×109/L35例,中性≥80%32例,伴有恶心、呕吐39例;呕血、黑便3例;合并伴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24例。

1.2方法 48例患者均拍腹部立位平片或胸腹联合透视,腹部超声检查,其中2例行腹部CT检查。

2 结果48例患者行腹部立位平片或胸腹联合透视发现42例(87.5%)膈下有游离气体影。

6例(12.5%)未见膈下游离气体。

所有患者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腹腔游离气体征象者43例(89.6%),腹腔积液46例(95.8%),液性暗区中见暗淡光点,2例(4.16%)阴性随即行腹部CT检查发现剑突下隐窝积气并腹腔积液征象。

3 讨论空腔脏器穿孔破裂是急腹症之一。

因发病急、病情重,应在短期内及时正确诊断和有效的处理。

空腔脏器穿孔

空腔脏器穿孔

病因一-----创伤
• 诊断要点:
Ⅴ,伤道造影:刺伤、低速投射物伤,协助判断 是否穿透腹膜,腰背、会阴及明显污染伤不适宜。
Ⅴ,其它:选择性血管造影、MRI、 MRCP、诊 断性腹腔镜 (2),严密观察: Ⅰ,观察内容:①,每15—30分钟测一次P、R、 Bp;②,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注意程度 和范围的变化;③,每30—60分钟测一次血常规; ④,重复诊断性穿刺。
• 8,术后管理:保持减压引流通畅、加强营养、控制感染
病因一-----创伤
• 小肠损伤特点及处理:
• 1,早期即产生明显腹膜炎; • 2,只有少数人有气腹; • 3,一部分裂口不大,或穿破后被食物残渣、
纤维蛋白甚至突出的粘膜堵塞,无弥漫性 腹膜炎; • 4,术中仔细探查,包括不大的系膜血肿; • 5,手术以简单修补为主;
病因一-----创伤
• 诊断要点:
判断标准:(1)早期出现休克征象;(2) 持续性进行性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等消 化道症状;(3)有明显腹膜刺激征;(4) 有气腹表现;(5)出现移动性浊音;(6) 有血便、呕血或血尿;(7)直肠指检发现 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染血;(8) 多发损伤,全身情况不好难以用腹外伤解 释;(9)多发损伤出现顽固性休克。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破裂)
前言
•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破裂)是普外科常见 急症,涉及多脏器、多系统、多种病因, 病情复杂,诊治存在难度,风险较大,需 要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空腔脏器讨论范围
• 消化管道 • 泌尿管道 • 子宫、附件
临床表现共同特点
• 主要表现:弥漫性腹膜炎 • 最突出的体征:腹膜刺激征(程度各不相
病因一-----创伤
• 诊断要点:
• 2),什么内脏受损:空腔器官破裂所致腹 膜炎,不一定伤后很快出现,尤其是下消 化道破裂或裂口较小时,腹膜炎体征常出 现较迟,若肠壁的破口很小,可很快闭合 而不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

空腔脏器穿孔应急措施

空腔脏器穿孔应急措施

空腔脏器穿孔应急措施引言空腔脏器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紧急情况,它指的是腹腔或胸腔内的内脏器官发生破裂或穿孔,导致内脏器官内的内容物泄漏到腔道或腹腔内。

这种情况常常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空腔脏器穿孔的常见原因和症状,并详细讨论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空腔脏器穿孔的常见原因空腔脏器穿孔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外伤:例如严重的创伤或撞击。

2.意外:例如交通事故或工作场所事故。

3.外科手术:手术中可能会发生器械错误或手术操作错误。

4.炎症和感染:例如胃溃疡、胃炎或腹膜炎。

5.肿瘤:恶性肿瘤可以侵蚀内脏器官的壁。

空腔脏器穿孔的常见症状空腔脏器穿孔常常会引起以下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因人而异:1.急性腹痛:剧烈的腹部疼痛是空腔脏器穿孔的常见症状之一。

2.呼吸困难:如果空腔脏器穿孔发生在胸腔内,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

3.腹胀与腹腔内液体积聚:空腔脏器穿孔可能会导致腹腔内的液体聚集和腹胀。

4.恶心和呕吐:空腔脏器穿孔可能会刺激消化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5.脱水和循环衰竭:如果空腔脏器穿孔引起大量液体泄漏,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和循环衰竭的症状。

空腔脏器穿孔的应急措施在发现空腔脏器穿孔紧急情况时,以下措施可以帮助保护患者的生命并减轻进一步的损害:1.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并确保及时到达医院。

2.维持患者体位:根据患者的症状,维持适当的体位,如卧位。

3.治疗休克:如果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应迅速采取措施来确保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可以给予静脉输液和氧气。

4.患者禁食:空腔脏器穿孔后,禁止患者进食或进食,以减轻腔道或腹腔内的压力。

5.镇痛:如果患者有剧烈的腹痛,可以给予适量的镇痛剂,但要谨慎使用。

6.包扎伤口: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可以使用无菌敷料进行最基本的伤口处理。

7.不要试图挤压腹部:在发现空腔脏器穿孔后,不要尝试压迫或按摩患者的腹部,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腹部CT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部CT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部CT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分析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月第3卷第3期在临床急腹症中,消化道穿孔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多样,且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

针对该病症,临床需及时实施术前诊断,以对手术切口大小和部位进行明确,从而避免患者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1]。

而在诊断此类患者的过程中,临床以往主要采用普通X线片检查,但其无法对穿孔部位加以确定,且在诊断少或无游离气体方面准确性较低[2]。

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消化道穿孔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即对腹部CT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消化道穿孔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25~63岁,平均年龄为(41.3±10.5)岁。

穿孔时间1h~3d,平均穿孔时间(10.2±3.1)h。

其中54例存在胃溃疡病史。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CT和X线诊断,采用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相关参数设置:间隔5mm,层厚5mm,螺距1.375,管电流350mA,管电压120kV。

首先实施腹部立位片扫描,其中4例患者存在消化道穿孔症状体征,但膈下未见游离气体,为对其病因进一步明确,则需实施腹部CT平扫,可见气泡存在于十二指肠球部。

其余56例经腹部立位片扫描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即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所有患者同时行腹部X线平扫。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并分析患者CT征象。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

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经P值判定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本组60例患者穿孔原因:枣核刺破空肠所致穿孔2例、胃癌所致穿孔2例、坏死性胰腺炎所致穿孔3例、溃疡性十二指肠穿孔53例;经CT诊断准确性98.33%(59/60)较X线91.67%(55/60)明显较高,且P<0.05。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临床分析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临床分析

·临床研究·作者简介:潘竹楼,主治医师,Email:panzhulou@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临床分析潘竹楼袁计鹏飞(安徽淮南朝阳医院普外科,淮南232007)[摘要] 目的 分析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救治成功率。

方法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均行腹部立位平片和(或)腹部CT 和(或)腹部B 型超声检查。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9例上消化道穿孔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8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0例行穿孔修补,胃穿孔41例均行穿孔处活检+修补术,其中1例术后病理怀疑癌,后复查胃镜证实为癌而二期行胃窦癌根治术;闭合性腹部损伤致肠破裂穿孔7例,乙状结肠癌穿孔1例,降结肠自发穿孔1例,小肠穿孔3例,肝下阑尾伴穿孔1例,胆囊穿孔1例。

结果 手术治疗组85例均痊愈出院,围手术期出现感染性休克3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1例,均经相关处理治愈。

保守治疗组19例中13例痊愈出院,其中1例出现肝内及膈下脓肿经穿刺引流治愈,2例要求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1例不配合治疗而出院;另3例家属拒绝手术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而自动出院,其中2例出现感染性休克,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结论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患者,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腹部立位平片、CT 等检查尽早做出临床诊断。

大多数病例手术疗效显著;保守治疗仅适用于空腹穿孔或腹膜炎较轻、腹腔积液较少的溃疡性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急腹症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6790.2014.04.020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本文回顾分析我科104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淮南朝阳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腹腔空腔脏器穿孔患者104例,男75例,女29例,年龄12~88岁,平均年龄53.1岁。

胃肠道穿孔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胃肠道穿孔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胃肠道穿孔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胃肠道穿孔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胃肠道穿孔是外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且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

•穿孔时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很快扩散到全腹;常伴有出汗。

1 病因病理胃、十二指肠溃疡穿破,使胃或十二指肠壁与腹腔相通,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亦可见于恶性肿瘤或憩室炎症穿孔。

2 临床表现l.多数病者有溃疡病史,急性穿孔前常有溃疡病加重的表现。

2.穿孔时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很快扩散到胃肠道穿孔全腹;常伴有出汗。

四肢冰冷、心慌、气短等休克现象;可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

3.病者呈急性病容,腹式呼吸消失或减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上腹部与右下腹部明显。

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

4.腹腔感染时血象白细胞升高,腹腔穿刺可抽出含食物残渣。

影像学表现胃肠道穿孔的主要X线表现是气腹即腹膜腔内出现游离气体。

关于气腹的显示方法,一般是采用透视与照片检查。

尤其是少量气腹的显示则尤为重要,如病情允许,立位透视并转动体位观察,此时往往能显示膈下新月形的游离气体的存在,因为气体总是具有浮游到腹腔最高处去的倾向,确定了膈下游离气体后,应即时照片以供临床参考。

在病情危重而不能坐或站立时,可采用仰卧侧位投照,此时气体可上升至前腹侧壁,可以见到腹壁与肝和肠之间有气层,使肝前下缘和肠外壁显示。

如情况只允许照仰卧位片时,只要能详细地认真阅片,亦可能发现有价值的征象:一是见到明确的腹腔内脏器(胃肠和肝脾)的外壁;二是腹腔内某些韧带(如肝脏前力的镰状韧带)的明确显示。

见到这些征象应考虑有气腹存在。

如无气腹发现而临床又高度提示有急性胃肠道穿孔时,必要时可经胃管抽吸胃液后注入空气约300ml,则空气可从穿孔处逸出形成膈下游离气体,有助了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

气腹长期以来是放射医师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依据并为临床医师所接受。

但气腹并不一定都是胃肠道穿孔或破裂所引起,亦可见于腹部手术后,子宫及附件穿破,产气细菌腹内感染和肠气囊肿并发破裂等。

基层医院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CT诊断及应用价值

基层医院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CT诊断及应用价值

基层医院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CT诊断及应用价值目的分析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尽早提供手术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手术确诊的26例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的CT资料。

结果胃溃疡穿孔17例;急性胃扩张胃破裂穿孔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例;小肠破裂穿孔2例(外伤致小肠破裂1例,小肠回盲部穿孔1例);降结肠破裂1例;腹部外伤致胃壁贯通伤4例。

结论CT能够为临床诊治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

标签: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CT诊断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通常首选检查方法为立位腹部平片[1],但在腹腔内游离气体量较少时常难以发现,且不能提供穿孔部位、病因及合并症等信息,诊断价值有限。

本文收集了2012年3月19日~2013年4月10日我院26例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并进行分析,以探讨CT在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诊断上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9~80岁,平均48岁,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病骤然,剧烈持续性腹痛,腹部检查有板状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1.2 CT扫描方法采用飞利浦双排螺旋CT机,患者仰卧位,采用软组织扫描模式,层厚、层距均为10 mm,必要时采用5 mm,发现病灶时可改用2 mm扫描,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采用团注法外周静脉高压注射碘海醇100 mL。

2结果2.1 穿孔部位胃溃疡穿孔17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例,小肠破裂穿孔2例,急性胃扩张破裂穿孔1例,降结肠破裂穿孔1例,腹部外伤致胃壁贯通伤4例;其中穿孔并高位肠梗阻2例。

2.2 CT表现[2]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穿孔局部管壁不规则,境界不清,周围脂肪层模糊,邻近脂肪间隙内有小气泡影[3]。

胃壁穿孔常可在破孔部位周围看到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块影,如图1、2。

本组17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中,有13例穿孔部位胃壁增厚,4例表现不典型。

空腔脏器穿孔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空腔脏器穿孔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空腔脏器穿孔疑难病例讨论范文病史回顾:患者为一名52岁男性,平素体质较弱,有高血压及慢性胃炎病史。

三天前开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逐渐加重,随后出现腹膜刺激征及腹膜摩擦音阳性。

患者被送至急诊科就诊。

体格检查:患者查体时,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80/50mmHg,心率120次/分,腹部压痛明显,全腹肌紧张,腹膜刺激征阳性。

辅助检查:急诊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至18.0×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增高至85%,C-反应蛋白升高至60 mg/L。

腹部X线平片提示腹腔内气体扩散,提示可能存在腹腔内脏器穿孔。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我们初步诊断患者可能患有空腔脏器穿孔,考虑到患者腹痛明显,腹膜摩擦音阳性,怀疑大肠穿孔的可能性较大。

治疗:鉴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行手术治疗。

患者被转入手术室,行腹腔镜手术。

手术中发现患者的结肠盲端附近存在一处明显穿孔,穿孔周围组织炎症严重,表面有明显炎症渗出物。

我们在手术中及时进行了结肠修补术及腹腔灌洗,术后患者转入ICU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护理。

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术后第3天开始排气,第5天进食,第7天解封,肠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患者在住院10天后顺利出院。

随访3个月内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及复发症状。

讨论:空腔脏器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症,需要早期明确诊断及及时处理。

患者的病情常常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很容易导致腹腔感染及脏器功能障碍,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对症状明显、病情危急的患者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结论:空腔脏器穿孔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急性病症,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早期明确诊断及及时手术干预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同时,患者的预后也取决于手术的质量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作者简介:潘竹楼,主治医师,Email:panzhulou@sohu.com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临床分析潘竹楼,计鹏飞(安徽淮南朝阳医院普外科,淮南232007)[摘要] 目的 分析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救治成功率。

方法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均行腹部立位平片和(或)腹部CT和(或)腹部B型超声检查。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9例上消化道穿孔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8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0例行穿孔修补,胃穿孔41例均行穿孔处活检+修补术,其中1例术后病理怀疑癌,后复查胃镜证实为癌而二期行胃窦癌根治术;闭合性腹部损伤致肠破裂穿孔7例,乙状结肠癌穿孔1例,降结肠自发穿孔1例,小肠穿孔3例,肝下阑尾伴穿孔1例,胆囊穿孔1例。

结果 手术治疗组85例均痊愈出院,围手术期出现感染性休克3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1例,均经相关处理治愈。

保守治疗组19例中13例痊愈出院,其中1例出现肝内及膈下脓肿经穿刺引流治愈,2例要求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1例不配合治疗而出院;另3例家属拒绝手术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而自动出院,其中2例出现感染性休克,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结论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患者,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腹部立位平片、CT等检查尽早做出临床诊断。

大多数病例手术疗效显著;保守治疗仅适用于空腹穿孔或腹膜炎较轻、腹腔积液较少的溃疡性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急腹症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6790.2014.04.020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本文回顾分析我科104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淮南朝阳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腹腔空腔脏器穿孔患者104例,男75例,女29例,年龄12~88岁,平均年龄53.1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在8h以内者68例,大于8h者36例。

按入院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保守治疗组平均年龄65.6岁,手术治疗组平均年龄50.3岁。

保守治疗组为19例上消化道穿孔,有2例CT考虑为胃癌性穿孔,其中1例后行胃镜检查证实癌;手术治疗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0例,胃穿孔41例其中1例术后病理怀疑癌,后胃镜复查证实为癌;闭合性腹部损伤致肠破裂穿孔7例;乙状结肠癌穿孔1例及降结肠自发穿孔1例;小肠穿孔3例及肝下阑尾伴穿孔1例;胆囊穿孔1例。

1.2 临床特点 全部患者均有腹痛症状,伴有不同程度腹肌紧张,伴或不伴发热等症,少数患者伴有感染性休克。

有明确相关既往病史者31例。

两组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共88例,膈下游离气体阳性者75例,阳性率85%。

其中上消化道穿孔行X线检查82例,膈下游离气体阳性者71例,阳性率87%;CT检查40例,腹腔见游离气体者39例,阳性率98%,CT检查明显高于X线检查。

两组行腹腔穿刺23例中20例阳性,阳性率87%。

两组行腹部CT检查51例,其中腹腔见游离气体者44例,阳性率86%。

两组同时行腹部立位平片及CT检查者36例,腹部立位平片膈下游离气体者26例,阳性率72%,腹部CT见腹腔游离气体者34例,阳性率94%,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例腹部立位平片可疑膈下游离气体但CT未见明显腹腔游离气体。

1.3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组:19例上消化道穿孔行保守治疗(其中11例为空腹穿孔或腹膜炎较轻或腹腔积液较少而根据医生建议行保守治疗者,余8例均为患者或其家属要求保守治疗),积极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炎、营养支持等处理,其中1例出现肝内及膈下脓肿在B型超声定位下穿刺引流。

手术治疗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0例行穿孔修补,胃穿孔41例均行穿孔处活检+修补术,其中1例术后病理怀疑癌,后复查胃镜证实为癌而二期行胃窦癌根治术;所有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均常规规范抗溃疡及抗HP治疗。

闭合性腹部损伤致肠破裂穿孔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小肠破裂穿孔5例行破裂穿孔切除或修补术,1例乙状结肠破裂穿孔行乙状结肠造瘘术,1例十二指肠降部破裂穿孔行十二指肠破裂口造瘘+胆总管造瘘+空肠造瘘术。

乙状结肠癌穿孔1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造瘘术,降结肠自发穿孔1例行坏死穿孔降结肠切除+造瘘术。

小肠穿孔3例中2例行梅克尔憩室切除,1例行穿孔修补;肝下阑尾伴穿孔1例行阑尾切除。

胆囊穿孔1例行胆囊切除术。

2 结果手术治疗组85例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胃窦穿孔术中行活检病理可疑癌,穿孔治愈后门诊复查胃镜证实癌而要求去上级医院行胃窦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出现感染性休克3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6例(其中切口哆开3例),均经相关处理治愈。

保守治疗组19例中13例穿孔痊愈出院,其中1例CT怀疑胃窦癌伴穿孔伴肝肺多发转移,穿孔痊愈后门诊胃镜证实癌后入肿瘤内科行化疗等综合治疗,余12例1月后门诊胃镜证实胃或十二指肠球部陈旧性溃疡;2例病情稳定要求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1例不配合治疗而出院;另3例(其中1例CT考虑贲门癌伴穿孔)家属拒绝手术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而自动出院,其中2例出现感染性休克,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3 讨论3.1 上消化道穿孔 上消化道穿孔是常见的腹腔空腔脏器穿孔,其中又以胃十二指肠溃疡性穿孔最多见(占本组84%),但高龄患者胃癌性穿孔概率增大(本组3例胃癌伴穿孔平均年龄75.7岁)。

患者常有慢性上消化道溃疡病史或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激素等药物。

典型症状是突发上腹痛或在上腹隐痛基础上突然加重,典型体征是满腹压痛伴肌紧张甚至“板状腹”,但是仔细体检仍以上腹压痛明显。

腹部立位平片检查是首选[1-2],另外腹部B型超声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同时对腹腔积液多少的判断有较大价值。

对于空腹穿孔、病程较短、腹膜炎较轻、B型超声及CT显示腹腔积液较少者可选择保守治疗。

本组19例保守治疗中13例痊愈出院,其中1例在外院保守治疗6周后肝内及膈下脓肿形成而转我院行B型超声定位下脓肿穿刺引流治愈,2例回当地医院继续保守治疗成功,1例不配合治疗而出院,3例家属拒绝手术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而自动出院。

保守治疗的患者建议1个月后常规复查胃镜以观溃疡愈合情况并排除是否为癌,本组1例83岁患者CT考虑胃窦癌伴穿孔伴肝肺多发转移家属要求保守治疗,临床治愈后门诊胃镜检查证实胃窦癌,后去肿瘤内科后续治疗。

而对于大多数上消化道穿孔者尤其是腹膜炎明显腹腔积液多者需行手术治疗,单纯穿孔修补术是首选方式[3](胃穿孔常规活检),创伤小效果满意。

本组所有手术患者均行穿孔修补均痊愈出院。

对于考虑胃穿孔为癌性并经病理证实者,如患者条件允许能做根治性切除当然是首选。

3.2 闭合性腹部损伤致空腔脏器破裂穿孔 随着人类交通车辆增多,车祸伤越见频发,本组7病例中6例因车祸引起。

对于闭合性腹部损伤我们一般易重视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有无损伤,易忽视空腔脏器破裂穿孔。

本组7例均行CT检查,仅3例见腹腔游离气体,阳性率仅43%。

故对此类患者应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可结合腹腔穿刺、B型超声等复查,一旦腹膜炎体征明显尽早剖腹探查以免耽误病情。

本组1例原考虑肝破裂,术中行肝破裂修补后进一步探查见十二指肠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一破口,行十二指肠破裂口造瘘+胆总管及空肠造瘘术,痊愈出院,避免了二次手术。

对于此类患者术中全面探查至关重要,然后根据探查结果采取个体化手术方式[4-5]。

3.3 大肠穿孔 一旦发生大肠穿孔常伴粪性腹膜炎,易出现感染性休克。

对于不明原因腹痛且以下腹痛明显者要考虑大肠穿孔可能,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平素有无黑便,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常是病灶部位,偶有直肠指检指套血染,CT常可见腹腔游离气体,病灶部位肠壁可增厚甚至偶可见肠肿块。

本组2例大肠穿孔中1例X线片及CT均见腹腔游离气体,手术证实为降结肠自发性穿孔,穿孔处有较硬粪块堵塞;另1例X线片及CT均未见腹腔游离气体,但见肠壁增厚。

此组2例均为左半结肠病变穿孔伴弥漫性粪性腹膜炎,故均行病灶切除+造瘘。

如患者一般条件可,可行术中灌洗,或如为右半结肠病变,则可考虑一期病灶切除吻合[6]。

3.4 小肠穿孔 小肠穿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表现腹膜炎体征而术中探查才证实,而其中又以小肠憩室炎伴穿孔多见,手术方式可行憩室切除或相应肠段切除吻合[7]。

巧合的是本组3例X线片均见膈下游离气体。

在此特别列出1例手术证实肝下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术前右上腹压痛,CT示胆囊窝区及部分小肠系膜间隙微量散在游离气泡影伴肝周渗液,腹穿抽出脓液。

有时异位阑尾病变也应在考虑范围内。

3.5 胆囊穿孔 胆囊穿孔多有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但腹部体征尤其是腹膜炎体征较一般胆囊炎为重,经腹部B型超声或CT必要时结合腹腔穿刺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治疗方式首选胆囊切除,解剖不清者可考虑胆囊造瘘[7]。

腹腔空腔脏器穿孔是一类较紧急危重的急腹症。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腹部立位平片和(或)腹部CT和(或)B型超声必要时腹腔穿刺,尽早做出临床诊断,腹部压痛最甚处常是病变所在处。

保守治疗仅适用于空腹穿孔或腹膜炎较轻、腹腔积液较少的溃疡性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积液较多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形成的概率较高且预后差。

腹腔空腔脏器穿孔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术中根据穿孔的具体部位和穿孔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8-9]。

参考文献[1] 黄英伟.膈下游离气体阴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7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68-69.[2] 胡昌盛,陆娜,冯晓源,等.CT在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4):554-556.[3] 陈道达,陈剑英.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或穿孔不是合理的选择[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6):470-471.[4] 王汉良,桑显富.闭合性腹部损伤246例临床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7):845-846.[5] 祝建勋,祝贺.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4):299.[6] 庄小泉,李严,赵良模.结肠癌并穿孔的诊断及治疗[J].山东医药,2008,48(3):43-44.[7]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16-1805.[8] 赵兆新.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81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6):651.[9] 傅继勇.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99-2200.(收稿日期:2014-03-20)・临床研究・作者简介:马艳,主治医师,Email:896826174@qq.com腹腔镜下良性卵巢肿瘤剔除术50例分析马艳,臧学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妇产科,淮北235001)[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良性卵巢肿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