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效朗读引领高效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有效朗读引领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19-06-24T15:46:24.460Z 来源:《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作者:张金红

[导读]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朗读,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杏园逸夫小学722409

摘要: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朗读,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读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让学生由“听者”变成真正的“读者”,让他们去体会自己的情、领悟自己的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导朗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因为“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才能在教师的推动下和文章发生共鸣,从而达到升华。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热情

在教学探究活动中,想方设法通过导语触情、背景生情、乐曲煽情、诵读激情、讲解陈情、质疑释情等环节或手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或氛围,使学生进入“此情此景”中,与文本中的人物融为一体,让文中的画面在学生面前重现,让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临其境,闻其声,见其形”,从而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使学生随着作者的文字自然地产生感情变化,受到感染熏陶,心理上产生共鸣,在自然而然的读文过程中深层次地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二、范读引路,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薄,情感世界单纯,很多东西不能一下子就领悟。但是他们的可模仿性强、塑性强,所以教师适时的范读是朗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的范读要以情感人,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三、给足时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自己的情与理

现在一些语文教学中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实质上是“讲问教学”,教师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朗读浪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他们挤掉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一节课学生的朗读时间少得可怜。朗读练习犹如蜻蜓点水,来去匆匆,学生没有得到充裕的时间去朗读课文甚至读通课文,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学生好比一个个只能张着嘴待哺的“小塘鹅”,无非是用自己的脑袋去装老师的思想,他们体会到的并不是自己的“情”,悟到的并不是自己的“理”,长此以往如此剥夺学生的朗读时间,学生必然会失去读书和理解的热情。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安排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开辟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鼓励学生多读,最为重要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朗读,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读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让学生由“听者”变成真正的“读者”,让他们去体会自己的情、领悟自己的理,而我们教师就充当了“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正如《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四、倡导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诵读的基础是有感情的朗读,只有在情感上与作者的体验产生了共鸣,才能把优美的文章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语言,然后才能迫不及待地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而现实是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分析的基础上获得感悟,这往往只是起了个小小的铺垫作用。要想把文章“移情”给学生,必须倡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后是有感情地诵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呢? 首先,“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要指导好诵读,首先要有极强的驾驭文字和表现文字的能力,要能吃透教材,并且能科学地把教材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步伐轻松地走进文本。

五、创造机会,巧妙地在各个教学环节引导朗读

1.初读时激发情感,触发朗读欲望。在用心创设的氛围和情境中,自然地引入课文的朗读,也就是在讲授课文之前,开辟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积蓄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提前告知学生朗读要求——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以期在上课伊始就创设出一个轻松的朗读环境,化解学生的读书压力。

2.精读理解时适时点拨,促进朗读能力提高。在课文的学习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朗读的效率,要争取单位时间内读书效率的最大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拨。这种点拨可以是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引导,把抽象词语具体化、书面词语生活化。也可以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情感参与。比如指导学生朗读“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短语,可以提问引导“怎么样读出来才会让人觉得是很久很久,而不是一会儿时间呢?”学生经过反复的揣摩、体会,便能掌握朗读的技巧,进而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3.讨论交流时激发斗志,树立读好的信心。在课堂讨论交流过程中,可以开展一系列开火车轮流读、小组或个人竞赛读等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比较明确自己朗读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并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更为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字感悟能力。

4.课堂拓展时图片音像直观刺激,引发朗读热情等。音像资料直观、具体、生动,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在课堂拓展时使用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同样,对在拓展中引发学生朗读热情,用朗读来展现自己的理解也是效果显著。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