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墓葬

合集下载

汉代墓葬

汉代墓葬

汉代墓葬xx十一陵西汉十一个帝陵,除文帝霸陵在西安东郊、宣帝杜陵在西安市东南郊以外,其余九个帝陵都在渭河北岸咸阳市至兴平县境内。

公元1962年开始勘查武帝茂陵,以后陆续勘查诸陵。

公元1966年发掘文帝窦后墓的部分从葬坑。

公元1970—1978年,发掘长陵的一个陪葬墓——杨家湾大墓和安陵一个陪葬墓的从葬沟。

公元1982—1983年,勘查杜陵并发掘杜陵寝殿和陵园的部分门址。

渭河北岸西汉九陵的勘查,其主要收获是澄清诸陵的方位及其排列顺序。

排除咸阳原上有西周陵的可能性,同时又对汉唐间的有关西汉陵的记述作了详细校核。

认定《汉书》臣瓒注所记诸陵的方位是可信的。

《汉书》臣瓒注的诸陵方位被《三辅黄图》、《水经注》和唐《元和郡县志》所采纳,特别是《水经注》在记述北魏成国渠的流向时,详细标明西汉诸陵的方位和顺序,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可靠依据。

于是在探明北魏成国渠遗迹的基础上,对汉陵逐一进行审定。

审定后的西汉陵,自西至东的顺序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

目前的推论是否正确,尚待发掘验证。

西汉的陵寝制度,主要是勘查诸陵的坟丘,陵园的围墙、门道和门阙;还有它们的后妃墓和陪葬墓。

除文帝霸陵“依山为陵”情况不明外,其他十个帝陵的坟丘都作覆斗形,用夯土筑造。

茂陵坟丘最大,底边长230米、顶高46.5米。

其他略小,一般顶高30米左右,底边长150—200米。

坟丘居陵园中央。

陵园四周夯筑围墙,围墙平面呈方形,每边长400米左右。

四面围墙的中部辟一门,称司马门。

门道宽15米左右。

门道两侧各有一座土阙。

土阙长40、宽15米左右。

汉承秦制,设寝殿于陵园,并在陵园附近设庙。

在各个陵园的内外地面上,目前还可以见到西汉建筑的遗迹和遗物,大约就是寝殿或原庙这一类建筑的遗存。

除杜陵寝殿已发掘,情况比较清楚以外,其他都无法确定。

后妃墓的外形与帝陵同,而规模略小。

一般设在帝陵东边,但有少数例外。

汉唐墓葬的基本特征

汉唐墓葬的基本特征

汉唐墓葬的基本特征汉代墓葬特点:汉代墓葬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

一种是在竖穴土坑底部的一端或一侧掏出横穴作为墓室,称土洞墓或洞室墓。

另有在山上凿洞建造的,称作崖墓。

空心砖墓和砖室墓有的也在土洞中砌筑。

在许多大型砖室和石室墓中,还流行彩绘壁画为装饰,称壁画墓。

在石室墓壁上雕刻各种画像的,称画像石墓。

在砖室墓中另嵌入一种模印画像的砖,称画像砖墓。

中国四大汉墓群是指河南永城芒砀山汉墓群、四川三台郪江汉墓群、河北献县汉墓群、广西合浦汉墓群。

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斩山为廊,穿石为藏”。

唐代墓葬特点:特征:1、墓穴多采用砖室。

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

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

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

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及“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则都有前後两室。

2、从初唐到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

一般是墓道前部两壁各绘青龙、白虎。

墓室顶部绘日、月、星辰。

其他则有鞍马、明驼、牛车、列戟、步骑仪卫、属吏、男女侍者以及乐舞伎等,各绘在墓内的相应部位。

其内容和规格视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

3、安史之乱以後,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墓的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龕也不见了。

墓室的规模缩小,壁画亦十分罕见。

陶俑的数量减少,制作粗简。

天王俑和镇墓兽越来越简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时辰俑仍较流行。

汉代墓葬制度的演变

汉代墓葬制度的演变

汉代墓葬制度的演变哎呀呀,咱来说说汉代墓葬制度的演变呀。

西汉初期的墓葬制度- 特点- 在西汉初期呀,墓葬制度很多还保留着一些先秦时期的特点。

那时候的墓葬大多比较注重实用,像一些贵族的墓葬里,会有很多实用的器具作为陪葬品。

而且墓室的结构相对来说还没有那么复杂,多是一些竖穴土坑墓,不过墓中的棺椁已经开始讲究起来了,有的会有好几层棺椁,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

- 原因- 这主要是因为西汉初期刚刚经历了秦末的战乱,社会经济还在恢复当中,虽然已经建立了新的王朝,但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脱离之前的影响。

而且当时的人们对生死的观念也还在慢慢转变中,所以墓葬制度还带有一些旧时代的影子。

西汉中期的变化- 特点- 到了西汉中期可就不一样啦,这时候的墓葬那是越来越豪华了。

墓室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像横穴式的砖室墓开始出现并且流行起来。

而且陪葬品也更加丰富精美了,各种金银玉器、陶俑、丝织品等等都大量出现在墓葬中。

墓葬的规模也比以前大了很多,还会有一些专门的陪葬坑,里面放着各种东西。

- 原因- 这是因为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繁荣起来了呀,人们有钱了自然就会把墓葬弄得更气派。

而且这时候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事死如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大家都觉得要在死后的世界也过得和生前一样好,所以在墓葬上就特别舍得花钱花心思。

西汉晚期至东汉的发展- 特点- 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呢,墓葬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

这时候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开始盛行起来。

这些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刻着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有神话故事、日常生活场景、历史人物等等,那可真是艺术的瑰宝呀。

而且在墓葬的布局上也更加讲究对称和规整,有明显的中轴线,显示出一种秩序感。

- 原因-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雕刻艺术等有了很大的发展,有能力制作出这么精美的画像石和画像砖。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图案来表达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向往,同时也展示墓主人的身份和文化素养等。

汉代墓葬形制

汉代墓葬形制

汉代墓葬形制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以“统一天下”而宣称汉化的著名的汉武帝,让汉朝的影响及影响深入到历史的各个领域。

汉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上重要的一个节点,墓葬自然也是汉代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一项。

本文主要介绍汉代墓葬形制,说明汉代墓葬形制的特点,以及对今天的影响。

汉代墓葬普通用土建葬礼,可以分为三大类:文采类、军采类和神龙类。

另外,汉代也存在着丫鬟人骨坑、穴葬和水葬等墓葬形式。

文采类汉代墓葬形制以砖石结构为基础,它是宫殿类墓的一种,主要用于安葬贵族或有财力的人士。

墓道入口常常附有雕塑或画像,供逝者长眠之处。

这种汉代墓葬形制的最大特点是考虑到了殡葬的形式和审美意义,把握住了极好的视觉效果。

军采类汉代墓葬形制以毛石墓为代表,它是一种五角形、三层结构的大型墓室,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可以体现出藩长将领的地位与护卫守军的力量。

墓志铭上也通常有歌颂将士的内容,即使今天,毛石墓仍然能够代表出当时的勇士的气概与品格。

神龙类汉代墓葬形制以棺祭神龙为主,一般都是用一只龙安放在墓室的中央,其它设施和装饰品都围绕着神龙来设计。

这种汉代墓葬形制是汉朝复兴时期的特点,用于安葬政治家、将领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这种墓葬形制因其古韵和浓郁的祭祀氛围,至今仍为人们所熟知。

汉代墓葬形制的特点不仅在于形式和审美意义,还涉及四大元素土、木、金、水,它们各自释放着特定的涵义,体现着汉朝的文化和思想。

水象征着长达和连续;土象征着安全;木象征着和谐;金象征着富贵。

这些元素的运用,使汉代墓葬形制成为文化遗产中最值得研究和细究的一部分。

汉代墓葬形制对今天文化和历史上也有着深远影响。

在中国古代,墓葬一直被认为是职责和责任的象征,而汉代墓葬形制,将这一象征更加具体化,如将大型墓室比喻为家族的延续,将毛石墓比喻为将士的忠诚,将神龙墓比喻为贵族的权力。

正如历史学家陈洪毅所说:“汉朝的文化中融合了汉代墓葬形制的精髓,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两汉墓葬

两汉墓葬

(11初)试论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发现及形制特征(11考古)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03考古)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汉代诸侯王和官爵二十级的列侯墓,都有边长10米以上的竖穴,多重棺椁,或黄肠题凑,或石室墓、砖椁墓、崖洞墓,葬品丰富。

目前已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60余座,列侯大墓数量更多,它们是汉代上层丧葬制度的代表,反映了除帝陵意外的一种墓葬类型最高和最完善的层次。

墓葬的基本类型主要有:1、木椁墓木椁墓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传统,在长方形竖穴土坑内用木板搭筑椁室,一般有斜坡式或阶梯式墓,多重棺,但西汉早已没有先秦天子七重、诸侯五重那样严格的棺椁制度,诸侯王和列侯墓多3—7重棺椁,南方地区多见3—4椁箱,椁一般不再分层,随葬鼎、盒、壶等成套铜、漆礼器组合。

马王堆汉墓是木椁墓中的典型类型。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五里牌,1972—1974年先后发掘初3座墓葬。

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

1号墓的墓坑最大、最深。

椁室由外、中、内三椁,外、中、内三棺和垫木组成,内棺中放置女尸1具,保存十分完好。

随葬物品非常丰富。

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

2、黄肠题凑墓黄肠题凑墓室木椁墓中的特殊形式,它比普通的木椁墓规格高,墓主是诸侯王或诸侯王级的高级贵族。

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

目前所见10余座黄肠题凑墓皆为西汉诸侯王和列侯级墓,又以西汉早、中期为多。

东汉有仿黄肠题凑的石条题凑墓。

题凑墓不见于长江以南地区。

典型墓例有北京大葆台汉墓、定县北庄汉墓等。

北京大葆台汉墓位于北京丰台区黄土岗,两座墓的结构相同。

1号墓保存较好,墓室模拟地上宫室建筑的趋向非常明显,大致以题凑为界,题凑内的内回廊、前室、后室构成内藏部分,外回廊为外藏,从内到外,依次为棺室(梓宫)—前室(便房)—题凑—外藏。

2号墓被严重焚毁,结构与1号墓大致相同,出百余斤五铢钱。

汉代墓葬特点(精选3篇)

汉代墓葬特点(精选3篇)

汉代墓葬特点(精选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汉代墓葬特点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汉代墓葬特点篇一汉代墓葬特点汉代是相对稳定繁荣的封建大帝国,为强化封建统治,统治者借助经济基础和宗法意识形态,掀起厚葬之风,使汉代的葬制、葬礼、墓园、墓室及随葬品都超出历朝历代。

辽南汉墓深受内陆影响,但因地方性的诸多因素,又出现极为突出的特点。

辽南汉代墓葬有两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用贝壳作墓室材料而形成的贝墓,仅在辽南集中出现。

二是反映氏族宗法制度的“族坟墓’,亦为内陆所少见。

贝墓存在于辽南的沿海地区,已发掘的有100余座。

贝墓是以海蛎、海螺、蛤蜊、鲍鱼壳、海帽等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墓室。

做法是先掘好土圹,在墓底铺一层贝壳,四周竖立木板为椁,入墓后盖上木板,空隙处塞实贝类,然后封土。

据文献记载,最早的贝墓出现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

”这里说的“蜃”,便是贝类,《辞海》解读是大蛤。

郑玄解释:“蚌蛤之蜃,犹塞也,将井椁塞下以蜃,御湿也。

”所以用贝壳筑墓,是因为贝壳坚硬不朽,又防御潮湿,保护尸体不易腐坏。

辽南贝墓最早由日本人于1931年发掘数座。

新中国成立至今,辽宁考古工作者于1954年发掘大连市营城子41座;1957年发掘旅顺口李家沟26座;1975年至1978年发掘普兰店市花儿山乡30余座。

此外,还在瓦房店市、金州区、旅顺口区,大连湾等沿海地区分别发掘数十座。

辽南贝墓绝大多数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初期仅有少部分。

其墓葬形制与内陆一致。

西汉前期多为单室墓,中期多为夫妻分室合葬墓,后期多为夫妻同室合葬墓,后期至东汉初期为贝石墓(即以贝壳与卵石或石椁合筑)和贝砖墓(以贝壳与长方形素砖合筑)为主。

辽南的贝墓之多、之集中,为我国各地区的墓葬所仅见。

其原因是辽南地区近海,人们养成喜爱贝类的食俗,因长期经验,发现贝壳坚硬而又隔绝潮湿,所以取来作为墓葬的材料。

再是辽南沿海的贝类丰富,30多年前,海水落潮时潮出的贝类蛤蜊遍布、锥螺成堆,汉代自当更为丰富。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汉代厚葬之风盛行,这与汉代流行的儒家孝道、阴阳五行、谶纬迷信、神仙方术以及道教等意识形态观念有关。

汉墓富有时代特色,传统的族葬制度崩溃,而大家族墓地盛行;墓葬的形制与结构丰富多彩,包括土坑墓、木椁墓、崖洞墓、砖室墓、砖棺墓、石棺墓、石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瓮棺墓,等等。

各类墓葬的形制又存在差异。

西汉多见土坑墓、崖洞墓、木椁墓等,东汉以后则多见砖室、石室等形制的墓葬。

传统的棺椁制度在西汉初年走向成熟,如马王堆二号汉墓、大葆台一号燕王墓等,西期以后随着砖室、石室墓的兴起,有棺无椁的葬具制度逐渐确立。

棺具的制作和装饰可以说极尽工巧之能事,也就是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工匠雕治,积累日月,计一棺之成,工将千万。

”由于厚葬之风盛行,汉墓的随葬品也最具时代特色,如淮河流域王侯陵墓玉衣葬服的使用,车马的随葬以及礼乐器、反映生前社会身份的玺印、封泥、侍卫俑的大量随葬是汉代社会阶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丧葬礼俗的集中体现。

东汉墓葬中多见的田园宅院、楼阁建筑模型等也是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话的反映。

墓上建筑如石祀、石阙等在汉代尤其是东汉迅速发展。

中国西汉、新莽和东汉时期的墓葬。

其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

汉墓分布很广,数量巨大,除、以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现。

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两汉的都城和当时郡县所在地。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掘的汉墓约在万座以上。

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墓,其中属于诸侯王一级的有20多座,列侯一级的约80座。

发掘的汉墓资料,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

墓上设施除继承战国以后在墓上堆筑坟丘的作法外,贵族官僚墓还在坟丘四周用夯土筑造围墙以为茔域。

东汉时期兴起在墓前立墓碑、建祠堂、置墓阙,阙前辟神道。

神道两侧还列置人物和动物的立雕石像。

墓的形制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

汉代墓葬知识点总结

汉代墓葬知识点总结

汉代墓葬知识点总结一、汉代墓葬的地理分布汉代时期,中原文化成为全国主要文化中心,其墓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中部地区,如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随着汉代王朝的扩张,墓葬也逐渐出现在其他地区,如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二、汉代墓葬的形制1. 地宫式墓葬:地宫是指一种地下宫殿,通常位于主墓室下方,是汉代墓葬的一种典型形制。

地宫式墓葬多为贵族或达官显贵所设,地宫内常有精美的陪葬品和壁画等。

2. 空心墓:空心墓是指墓主石室中挖一条通道,通道两旁开设分房。

这种墓葬形制多见于普通百姓的墓葬中,也是汉代墓葬的一种常见形式。

三、汉代墓葬的结构1. 墓室:墓室一般为地下建筑,用于安放尸体和陪葬品。

根据墓主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水平不同,墓室的规模和装饰也不同。

2. 墓穴:墓穴是指地下墓葬的一种形式,属于最基本的墓葬结构。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坑洞组成,用于安放尸体和陪葬品。

四、汉代墓葬的发掘与研究1. 汉代墓葬的发掘:近年来,大量的汉代墓葬被发现并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为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 汉代墓葬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汉代墓葬的发掘和研究,学者们对汉代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汉代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五、汉代墓葬的陪葬品1. 陶俑: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陪葬品,通常是模仿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用于陪葬在墓室中。

2. 玉器:玉器在汉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墓葬中常见到各种玉器,如玉龙、玉璧、玉璋等。

3. 金银器:汉代的贵族阶层常常将大量的金银器作为陪葬品,用以显示其社会地位和财富水平。

六、汉代墓葬的意义1. 了解汉代社会生活:通过对汉代墓葬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汉代社会生活。

2.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汉代墓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汉代文化遗产。

七、汉代墓葬的保护与传承1. 考古保护: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机构应积极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好已经发现的汉代墓葬,防止其因为外界环境等因素而受到破坏。

汉代墓葬规格

汉代墓葬规格

汉代墓葬的规格主要根据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汉代墓葬的规格信息:
甲类墓,大多数为木椁墓或石室墓、砖室墓,长度在十几米至几十米以上。

随葬品在西汉前期有成套的铜、漆礼器,西汉后期以后,礼器数量减少,多有大量的仿铜、仿漆的陶礼器以及日用陶器、模型等。

墓主人为诸侯王和列侯两个级别的高级贵族。

乙类墓,一般为中型的木椁或石室墓、砖室墓。

长、宽一般都在五、六米以上。

一般随葬有铜、漆礼器一至二套,另有一些玉器、木器、陶俑和偶车马等。

墓主人为十九级关内侯到九级五大夫的高级官吏和高级贵族。

丙类墓,为小型空心砖墓或小砖室墓。

西汉前期一般有仿铜陶礼器一套,不见铜、漆礼器。

西汉后期以后则多用日用陶器、仿铜或漆的陶器、模型明器等,另有一、二件俑和少量的车马器。

墓主人应为八级公乘以下的诸爵级的低级官吏和无官的百姓。

此外,还有丁类墓,为小型土坑或土洞墓。

不出仿铜、漆的陶器,随葬一、二件日用陶器。

应为那些无爵无官的平民百姓的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阅读历史考古类书籍或请教历史专业人士。

汉代墓葬形制

汉代墓葬形制

汉代墓葬形制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代的文化形态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墓葬形制对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汉代墓葬形制的分类和其代表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更好地探讨汉代墓葬形制的独特文化含义。

一、汉代墓葬形制的分类在汉代,墓葬形制可以分为宫殿式、典型式、方形式、长方形式和其他样式。

1.宫殿式墓葬。

宫殿式墓葬形制一般以庙宇的外形大小结构为基础建造,分为正面和侧面两个部分,正面有两个赶马楼,侧面有四个守护神楼,顶部有一个高大的灵堂,相当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2.典型式墓葬。

典型式墓葬形制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外头有一个高大的灵堂,两侧有正面和侧面两个部分,内部装饰有精致的画饰、雕刻和石刻等,内部还有一座高大的灵庙或灵堂,以此来表达对先人的敬畏和尊重。

3.方形式墓葬。

方形式墓葬形制设计古朴典雅,形态简单,内部装饰有精致的石雕,外头有一座高大的灵堂,用以表示对先人的敬畏和尊重。

4.长方形式墓葬。

长方形墓葬形制一般呈长方形,四周用石砌成围墙,顶部有一个高大的灵堂,内部装饰有精致的画饰、雕刻和石刻等,用以表明对先人的敬畏和尊重。

5.其他样式墓葬。

除了上述常见的汉代墓葬形制外,汉代也有一些其他特殊的墓葬形制,如陵墓、前坡墓、双重楼墓、木堂石墓等,它们都是汉代特有的墓葬形式,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二、汉代墓葬形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汉代墓葬形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即源自先人持之以恒的“三个坚持”的思想:“以孔孟之义谋古今之望”、“以礼仪贯通亲贤久远”、“以礼节宣扬非义不让”。

这三个要点,既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对弘扬礼统、孝道和礼仪文化的坚定信念,也阐述了世代相传的先人之礼的宗旨。

此外,来自汉代墓葬形制的精美石刻、灵堂以及特殊的墓葬结构,也为建设当时的社会秩序和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蕴含着汉代人们对把先人的遗愿传承下去的强烈追求以及当时的文化精髓。

三、总结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代的文化形态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汉代墓穴简要分析

中国汉代墓穴简要分析

随葬品通常放置在墓主人的周围或棺床附近,也有一些放置在
甬道或墓道中。
壁画与石刻
1 2
壁画
汉代墓穴中的壁画内容丰富,包括神话传说、历 史故事、生活场景等,风格写实,色彩鲜艳。
石刻
汉代墓穴中的石刻多用于装饰和标识,包括墓碑 、石柱、石兽等,风格简约,造型生动。
3
位置
壁画和石刻通常放置在墓道、甬道或墓室墙壁和 入口处,用以装饰和增加墓葬的威严感。
文化兴盛
汉代文化繁荣,儒学成为官方学说,文化艺术也取得 了巨大成就。
汉代墓穴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晚期阶段
汉代初期,墓穴多采用土坑竖穴墓, 规模较小,随葬品简单。
汉代晚期,墓穴建筑更加豪华,出现 了许多大型的崖洞墓和豪华的陪葬坑 ,随葬品中也有大量珍贵的文物。
中期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墓穴规模逐渐 扩大,出现了石室墓和砖室墓,随葬 品也更加丰富。
建筑材料
汉代墓穴的建筑材料主要为石材和砖,其中石材主要用于墓门、棺 床等部分,而砖则用于墓墙和地面。
随葬品
种类
01
汉代墓穴中的随葬品种类繁多,包括陶器、铜器、玉器、漆器
等,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和武器。
特点
02
随葬品多以实用为主,其中陶器多为生活用具,铜器则多为礼
器和武器,玉器则多用于装饰和殓葬。
位置
03
体现汉代艺术风格
壁画
汉代墓穴中的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 观念和艺术水平,如人物画、山水画等。
雕刻
汉代墓穴中的雕刻技艺精湛,形象生动,代表了当时雕刻艺术的 最高水平。
建筑风格
汉代墓穴的建筑风格独特,结构严谨,技艺高超,体现了当时建 筑艺术的高度发展。

汉代墓的结构

汉代墓的结构

汉代墓的结构
汉代墓葬主要分为地室墓和椁室墓两类,其中地室墓为主要形式。

汉代地室墓通常由两至三层组成,包括地面上的“坑道”、地下的“横穴”和墓室。

1.坑道:是墓道通往横穴的入口,也是葬身之地。

一般位于地面以下,横穴位置浅,长约10米左右,宽约1.5-2米。

2.横穴:是指由坑道进入的地下通道,在这里灵柩被放置和处理。

横穴相对较窄,高约1.8-2.5米,长约3.5-4米左右。

3.墓室:是灵柩最终停放之处,一般在横穴最里面。

汉代墓室多为长方形,宽约2米,长约3.5-4米。

墓室地面一般铺设一层四角定向的方砖或方石板。

灵柩位于墓室正中央,灵柩两边各设一排壁龛,内侧排列有陪葬品。

4.随葬物:汉代官僚阶层墓中出土的随葬品种类繁多,如青铜器、玉器、陶器、金器、银器等,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技术和制度等。

从墓葬结构和随葬物品等方面来看,古代墓葬不仅是对先人的一种尊重,更是当时社会文化和制度的体现。

同时,从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可以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提供丰富的资料。

汉代诸侯墓形制及变化特点

汉代诸侯墓形制及变化特点

汉代诸侯墓的形制及变化特点如下:
一、形制:
西汉前期:流行土坑墓、土洞墓、空心砖墓、木椁墓,单人葬。

贵族官僚大都把死人当作活人看待,将生人所用的车马、金银珠玉佩饰、丝织衣物、铜漆器皿、食品、钱币等葬入墓中;将房屋、田地、武士、奴仆和牲畜等制成模型和偶像随葬。

一般汉墓也有数量不等的铜、陶生活用具。

西汉后期:出现石室墓、砖室墓、壁画墓,开始流行夫妻合葬。

东汉时期:砖室墓普及全国各地,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和崖墓也在山东、四川等地广泛流行,并流行家族几代合葬。

二、变化特点:
墓室结构:从土坑墓、土洞墓向空心砖墓、木椁墓,再向石室墓、砖室墓的发展。

这一变化体现了汉代墓葬结构的逐渐复杂化和规模化。

葬俗:从西汉前期的单人葬向西汉后期的夫妻合葬,再到东汉时期的家族几代合葬的发展。

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社会家庭观念和家族制度的逐渐强化。

随葬品:从西汉前期的丰富多样的生活用品和模型,到东汉末年逐渐被陶明器所替代。

这一变化显示了汉代随葬品逐渐简化,以及陶器在随葬品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崖洞墓的出现和发展:西汉王级崖洞墓模仿诸侯王生前居住的宫殿,主干线上有甬道、前室和后室,两侧分布有若干侧室和耳室。

这一形制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汉代诸侯王墓的高度模仿生前居住环境的特点,以及追求死后永恒的思想。

总之,汉代诸侯墓的形制及变化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对于研究汉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西汉墓葬

西汉墓葬


杜陵陵园的北门和东门、便殿、寝殿和 几个陪葬坑经过发掘。 • 《汉书· 韦玄成传》记载:“京师自高祖下 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 庙……,又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 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 • 紧靠杜陵园东南有寝园,周围有长方形围墙, 其西侧为寝殿,东侧为便殿。寝殿为寝园中 正殿,殿内陈设皇帝生前的衣冠和起居用具, 完全像生前那样侍奉。而便殿像征“皇帝休 宴之所”。杜陵的寝殿建筑经过发掘。
• 参考文献: • 1、刘庆柱、李毓芳:《西汉诸陵调查与研 究》,《文物资料丛刊》第6辑,文物出版 社1983年;《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 版社。 •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宣帝杜 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6年。 •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阳陵》,重庆 出版社,2001年。
秦、西汉帝王陵园复习题: 1.简述西汉帝陵在那些方面继承了前代的传 统,那些方面是创新? 2.概述秦始皇陵园以及陵园外主要相关遗存 的布局情况。 3. 名词解释 兵马俑 寝殿 便殿 陪葬墓
• 陈长安:《洛阳邙山东汉陵试探》,《中原文物》82-3;韩国河: 《东汉陵墓踏查记》,《考古与文物》05-3
• 东汉时期的皇陵制度与西汉大同小异,但 陵园结构有所简化。自明帝开始在光武帝 原陵上推行“上陵礼”之后,陵上祭祀活 动和祭祀建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 益重要,进而影响到唐宋以后的陵园建筑 格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二十等爵可以分为如下四个大的级别: • 二十级:为列侯,有封邑,一般是有功的功臣, 有一定的官职。三公一级的官吏(丞相、太尉、 御使大夫)必须是列侯,官秩(zhi)万石。 • 十九——十四级:为担任官秩2000石的官吏. • 无封邑,包括九卿、郡太守、郡太守副职。 • 十三——九级:官秩1000—600石。县令、县长级。 • 九级以上为汉代的高级官吏,是高级贵族的 标志,可以上朝见皇帝。 • 八级——一级:官秩500石~斗食小吏。 • 八级有官者,加一级可升为九级爵;八级无官者 加一级不能升上九级,可传与子孙。

汉代墓葬形制

汉代墓葬形制

汉代墓葬形制
据史书记载,汉代应为两汉之际形成了固定的墓葬形制,这也标志着古代汉族人类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汉代墓葬分为窖墓、洞穴墓、墓室、坑墓和丘墓五种形式,其中前3种均可承担葬礼的墓葬功能,后两种仅承担仪式性的功能。

此前,汉代墓葬以窖墓为主,也即是凿穴、堆砌混凝土而成,位于地表以下,通常位于安乐坟和安检坟等区域。

由于挖掘窖墓耗时费力,因此被称为“活坟”,并且只能供汉朝朝臣或后宫宠妃等等作为墓地。

随后,汉朝皇室对着望、俯瞰而立群山之地的洞穴墓也给予特殊的重视,坐落在洞口的石坛上,往往铺装贯贴石板,屡见于西峰、东峰之间,据说为弘扬皇家彰显礼故的地带。

另外,汉代墓室以砖石建造,以建筑形式呈现出巨型覆盖建筑,外墙上浮雕高耸,里面用花窗、玉帘等打造出精美的室内装饰,池塘被套上彩色琉璃,藏中书架凌空而立,布局严谨宏伟。

其中,葬仪配备更是丰富,包括葬器,金银铜器、布料、香火、钱币、礼物等,以配合复杂的葬礼生活。

汉代坑墓和丘墓则位于自然条件较为极佳,丘陵地带优势更是非凡,特别是帝王墓,墓前往往铺设石路,墓两旁种植套植林木,周围植被常年翠绿,形成一片苍翠的江南水乡。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汉代墓葬形制可谓历经岁月,流传至今,深深展现出汉族人类在历史沧桑中的心态和情操,也是汉代贵族等社会阶层对礼仪法度的体现。

汉代帝王陵墓

汉代帝王陵墓

汉代帝王陵墓摘要:1.汉代帝王陵墓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汉代帝王陵墓的主要代表3.汉代帝王陵墓的考古发掘与研究4.汉代帝王陵墓的文化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正文:汉代帝王陵墓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历史背景可追溯至公元前206 年汉朝的建立。

汉代帝王陵墓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帝王陵墓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汉代帝王陵墓的历史背景可追溯至公元前206 年汉朝的建立。

汉代帝王陵墓的特点包括:地面建筑宏伟壮观,地下墓室结构严谨,墓葬制度严格,陪葬品丰富多样。

这些特点为后世陵墓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汉代帝王陵墓的主要代表汉代帝王陵墓的主要代表有:长陵、茂陵、霸陵、阳陵、马王堆汉墓等。

这些陵墓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长陵是汉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之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武帝刘彻的陵墓。

长陵建筑群规模宏大,地面建筑有庙、阙、碑等,地下墓室结构严谨。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卫子夫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

茂陵陵园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典范之一。

汉代帝王陵墓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汉代帝王陵墓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考古学家通过对陵墓的墓葬制度、建筑结构、陪葬品等进行研究,揭示了汉代帝王陵墓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研究,还为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汉代帝王陵墓的文化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汉代帝王陵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们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陵墓中的墓葬制度、建筑结构、陪葬品等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高度发展。

此外,汉代帝王陵墓对后世陵墓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汉代帝王陵墓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汉代墓葬知识点总结归纳

汉代墓葬知识点总结归纳

汉代墓葬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汉代墓葬的类型1. 各种子类型汉代墓葬的类型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墓地、墓穴、墓室、墓冢、墓园等。

这些墓葬类型有的用于贵族家族的私人墓葬,有的用于普通百姓的葬礼,各种墓葬类型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2. 区别与联系汉代墓葬类型在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从总体上看,它们都是古代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的体现。

另外,不同墓葬类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有的墓葬类型还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二、汉代墓葬的地理分布与布局1. 地理分布汉代墓葬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其中以关中、河南、山东等地最为集中。

这些地区的墓葬规模不一,但总体上呈现出区域性特征。

2. 布局特点汉代墓葬的布局一般采用“左右对称”的形式,其中墓门、墓道、墓室、墓穴等各个部分布局严谨,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阴阳、五行等宇宙观念的认识。

三、汉代墓葬的陪葬品1. 类别汉代墓葬的陪葬品种类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铁器、玻璃器、木器、织物等。

这些陪葬品大多用于陪葬者的生活、生产、娱乐和宗教活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 功能汉代墓葬的陪葬品在功能上主要有实用性和仪式性两个方面。

实用性陪葬品主要用于生活和生产,仪式性陪葬品则主要用于祭祀和纪念,这两种功能呈现出古代中国人丰富的精神生活。

四、汉代墓葬的墓志铭1. 作用汉代墓葬的墓志铭是古代中国人纪念死者和宣扬家族声誉的重要方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纪念死者、宣扬家族传统和社会地位等方面。

2. 内容汉代墓葬的墓志铭内容一般包括死者的姓名、生平事迹、家族谱系、丧葬事宜和后人敬仰等内容。

这些内容丰富多样,有力地为我们展现了古代汉族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水平。

五、汉代墓葬的特点与价值1. 社会地位汉代墓葬的社会地位不同,主要体现在规模、建筑、墓志铭、陪葬品等方面。

一般情况下,规模大、构造精致、墓志铭丰富、陪葬品丰盛的墓葬往往代表着墓主的高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

2. 史料价值汉代墓葬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

汉代古墓墓室结构

汉代古墓墓室结构

汉代墓葬结构先秦两汉文献讨论墓葬制度时通常有二方面的重点,一是有关墓葬制度发展,一是墓葬制度的等级问题。

前者可以藉由墓葬的建筑形制讨论社会对死后世界的观念,而后者则是说明墓葬可以反映出社会阶级为基础的丧葬礼仪。

曾子曾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不但是他个人的期望,也可以反映丧葬之礼在当时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中国史上重视丧葬的情况,至少从那些商王大墓的存在已经可以窥知端倪。

到了春秋,大墓及丧礼制度的出现都可作为那个社会中人们对於葬礼重视的象徵。

到了战国,虽然也有一些薄葬的言论出现,但这些主张却恰好说明厚葬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

这并非说所有考古发掘得到的墓葬均为厚葬。

而是说,一般人即使实际没有能力实行厚葬,仍然会有一种要求厚葬的企望,这正说明战国以来,普通墓葬会高级身分所使用的陶礼器陪葬品的重要原因。

竖穴墓与砖室墓基本结构与辨识方式在整个汉帝国或汉文化圈之内,墓葬形制大约可分为主流与旁支两类。

主流墓葬形制,是继承先秦以来的竖穴木椁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发展出来的横穴砖室墓,是汉代墓葬普遍形制。

支流方面,则如四川的崖墓、山东的石板墓、东北地区的贝墓等,属於具有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制,因此其特殊性高,较不普及。

因此,为了帮助读者对汉代墓葬基本结构有所认识,以下我们将挑取主流墓葬形制中的竖穴木椁墓及砖室墓作详细介绍。

竖穴木椁墓汉代竖穴木椁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椁墓相同,即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圹,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

椁室之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板结合方式以凹槽榫卯为主。

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之空间,以放置棺木及随葬品。

棺木之形状,仍以长方箱形为主,亦有头部较宽之例,至於现代普遍使用的弧形棺盖则极为少见。

棺板之结合以榫卯或棺钉为之。

椁室之外,填土亦有各种类型,大抵为防潮而设者有白膏泥及木炭,少数墓底有排水设施。

而在挖掘墓室时为方便,其墓坑口通常呈斗形。

另外在楚文化影响区内,墓道为相当普遍的墓葬设置之一,可能是为施工方便而设,与墓主身分之高低并无绝对之关系。

汉朝墓葬的社会地位象征

汉朝墓葬的社会地位象征

汉朝墓葬的社会地位象征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兴起和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汉朝时期,墓葬文化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阶段,墓葬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展示社会地位和象征身份的重要方式。

汉朝墓葬的社会地位象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以及人们对权力、财富的追求。

本文将从汉朝墓葬的类型、规模、陪葬品等方面探讨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汉朝墓葬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帝王陵墓、贵族家族墓、官员墓等。

其中,帝王陵墓是当时社会地位最高的象征,体现了帝王的至高无上地位和权力。

汉代帝王陵墓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壮观,如汉武帝陵、汉昭帝陵等,这些陵墓不仅是帝王的安息之所,更是展示皇权威严的象征。

帝王陵墓的建造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陵墓内陪葬品丰富奢华,体现了帝王的荣耀和地位。

除了帝王陵墓,贵族家族墓也是汉朝墓葬中的重要类型,这些墓葬通常规模较小,但也反映了贵族家族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

官员墓则是展示官员身份和功绩的重要途径,官员墓葬的规模和陪葬品的丰富程度与官员的地位和职位息息相关。

汉朝墓葬的规模也是体现社会地位象征的重要方面。

墓葬规模的大小直接反映了逝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

帝王陵墓规模宏大,建筑雄伟,陵墓周围常常有城墙、神道、石像等配套建筑,体现了帝王的尊贵地位。

贵族家族墓的规模虽然不及帝王陵墓,但也常常建造精美,陪葬品丰富,体现了贵族家族的显赫地位。

官员墓的规模一般较小,但也会根据官员的地位和功绩适当增加规模和陪葬品的豪华程度。

墓葬规模的大小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展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重要方式。

除了墓葬的类型和规模,墓葬中的陪葬品也是体现社会地位象征的重要方面。

汉朝墓葬中的陪葬品种类繁多,包括陶俑、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等,这些陪葬品不仅丰富了墓葬的内涵,更展示了逝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帝王陵墓中的陪葬品常常是珍贵的玉器、金银器等,反映了帝王的尊贵地位和财富。

贵族家族墓中的陪葬品也往往精美华丽,体现了贵族家族的显赫地位和奢华生活。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汉代厚葬之风盛行,这与汉代流行的儒家孝道、阴阳五行、谶纬迷信、神仙方术以及道教等意识形态观念有关。

汉墓富有时代特色,传统的族葬制度崩溃,而大家族墓地盛行;墓葬的形制与结构丰富多彩,包括土坑墓、木椁墓、崖洞墓、砖室墓、砖棺墓、石棺墓、石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瓮棺墓,等等。

各类墓葬的形制又存在差异。

西汉多见土坑墓、崖洞墓、木椁墓等,东汉以后则多见砖室、石室等形制的墓葬。

传统的棺椁制度在西汉初年走向成熟,如长沙马王堆二号汉墓、北京大葆台一号燕王墓等,西汉中期以后随着砖室、石室墓的兴起,有棺无椁的葬具制度逐渐确立。

棺具的制作和装饰可以说极尽工巧之能事,也就是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工匠雕治,积累日月,计一棺之成,工将千万。

”由于厚葬之风盛行,汉墓的随葬品也最具时代特色,如淮河流域王侯陵墓玉衣葬服的使用,车马的随葬以及礼乐器、反映生前社会身份的玺印、封泥、侍卫陶俑的大量随葬是汉代社会阶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丧葬礼俗的集中体现。

东汉墓葬中多见的田园宅院、楼阁建筑模型等也是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话的反映。

墓上建筑如石祀、石阙等在汉代尤其是东汉迅速发展。

中国西汉、新莽和东汉时期的墓葬。

其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

汉墓分布很广,数量巨大,除西藏、台湾以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现。

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两汉的都城和当时郡县所在地。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掘的汉墓约在万座以上。

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墓,其中属于诸侯王一级的有20多座,列侯一级的约80座。

发掘的汉墓资料,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

墓上设施除继承战国以后在墓上堆筑坟丘的作法外,贵族官僚墓还在坟丘四周用夯土筑造围墙以为茔域。

东汉时期兴起在墓前立墓碑、建祠堂、置墓阙,阙前辟神道。

神道两侧还列置人物和动物的立雕石像。

墓的形制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墓葬西汉十一陵西汉十一个帝陵,除文帝霸陵在西安东郊、宣帝杜陵在西安市东南郊以外,其余九个帝陵都在渭河北岸咸阳市至兴平县境内。

公元1962 年开始勘查武帝茂陵,以后陆续勘查诸陵。

公元1966 年发掘文帝窦后墓的部分从葬坑。

公元1970—1978 年,发掘长陵的一个陪葬墓——杨家湾大墓和安陵一个陪葬墓的从葬沟。

公元1982—1983 年,勘查杜陵并发掘杜陵寝殿和陵园的部分门址。

渭河北岸西汉九陵的勘查,其主要收获是澄清诸陵的方位及其排列顺序。

排除咸阳原上有西周陵的可能性,同时又对汉唐间的有关西汉陵的记述作了详细校核。

认定《汉书》臣瓒注所记诸陵的方位是可信的。

《汉书》臣瓒注的诸陵方位被《三辅黄图》、《水经注》和唐《元和郡县志》所采纳,特别是《水经注》在记述北魏成国渠的流向时,详细标明西汉诸陵的方位和顺序,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可靠依据。

于是在探明北魏成国渠遗迹的基础上,对汉陵逐一进行审定。

审定后的西汉陵,自西至东的顺序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

目前的推论是否正确,尚待发掘验证。

西汉的陵寝制度西汉的陵寝制度,主要是勘查诸陵的坟丘,陵园的围墙、门道和门阙;还有它们的后妃墓和陪葬墓。

除文帝霸陵“依山为陵”情况不明外,其他十个帝陵的坟丘都作覆斗形,用夯土筑造。

茂陵坟丘最大,底边长230 米、顶高46.5 米。

其他略小,一般顶高30 米左右,底边长150—200 米。

坟丘居陵园中央。

陵园四周夯筑围墙,围墙平面呈方形,每边长400 米左右。

四面围墙的中部辟一门,称司马门。

门道宽15 米左右。

门道两侧各有一座土阙。

土阙长40、宽15 米左右。

汉承秦制,设寝殿于陵园,并在陵园附近设庙。

在各个陵园的内外地面上,目前还可以见到西汉建筑的遗迹和遗物,大约就是寝殿或原庙这一类建筑的遗存。

除杜陵寝殿已发掘,情况比较清楚以外,其他都无法确定。

后妃墓的外形与帝陵同,而规模略小。

一般设在帝陵东边,但有少数例外。

陪葬墓集中在帝陵的东边或北边。

现存陪葬墓最多的是长陵,有63 座。

延陵陪葬墓最少,仅1 座。

勘察和发掘均可证明,汉陵陵区内的建筑物,大都是在西汉末年焚毁的。

以杜陵为例。

杜陵陵墓坟丘现存高29 米,覆斗形,夯土筑造。

底部、顶部平面均为方形,底部每边长175 米、顶部每边长50 米。

陵墓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墓道。

墓道内全部用夯土填筑。

四条墓道的底部都呈斜坡状,平面呈前端窄、尽端宽的梯形。

推测墓室是竖穴式的土坑,坑内棺椁用“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之制。

陵园以坟丘为中心,四面夯筑围墙。

围墙平面呈方形。

每边长430 米、基宽8—10 米。

四面围墙中部各辟一门。

门址宽约85 米左右。

北门和东门遗址已发掘。

得知门址由门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组成。

门道宽84.24 米、进深20.57 米。

左右塾的四壁都有壁柱,有掖门。

配廊地面呈斜坡状,方砖铺地,廊道外有卵石散水,散水上有挑檐柱窝。

遗址内有大量的砖瓦出土,瓦当数量很多,绝大多数是“长乐未央”、“长生无极”当。

推定左右塾上必有门楼建筑。

陵园南门外东南边设寝殿,已发掘。

寝殿建在长方形夯土台基上。

台基东西长51.2 米、南北宽29.6 米。

四周为廊,廊宽一般2.1 米,地面铺砖。

寝殿南北两面各设三个门,东西两面各设一个门。

每门又分左右门道。

构筑颇为复杂。

此外,还在杜陵北637 米处发掘从葬坑一个。

从葬坑由主室、车室组成。

主室内出陶俑,皆男性,着帛衣,腰系革钩,带铁兵器。

车室有两辆明器木车,配置铁制的车马器。

孝宣王皇后陵在杜陵东南575 米处。

坟丘亦呈覆斗形,底部每边长145—150 米,顶部每边长45 米,高24 米。

四面的围墙亦呈方形,每边长330—335 米,基宽3.4—3.7 米。

四面围墙的中部各辟一门。

杜陵的陪葬墓分布在杜陵东边和北边,现存59 座。

东汉十二陵东汉迁都雒阳,据《续汉书·礼仪志》注引《帝王世纪》,东汉十二个帝陵,除了献帝禅陵在河内郡山阳以外,其他十一个帝陵,或在雒阳故城的东南,或在雒阳故城的西北。

故城东南的东汉陵区,尚未勘查,情况不明。

故城西北当指令洛阳北部的邙山。

现在邙山上犹存东汉墓数百座,早年从这里流散出来的“黄肠石”很多,其中刻有“永建”、“阳嘉”等年号。

近年又有许多新的发现。

公元1964 年曾发掘一座早年被盗掘的黄肠石墓,墓中尚存铜缕玉衣30 片;公元1984 年又发掘一座被盗掘的黄肠石墓,发现石上刻有“建宁”、“熹平”等年号,并有玉衣同出。

由此推定,今洛阳邙山上确实存在一处东汉帝陵区;但具体陵名及排列方位,则无从确认。

位处北邙之阴黄河之阳的所谓光武帝原陵,因陵西“光武庙”中有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 年)的修庙碑,而被历代史学家所承认。

通过近年对邙山东汉黄肠石墓的勘查,所谓光武帝原陵的传统看法,也有待考古的重新验证。

参考书目1.杜葆仁:《西汉诸陵位置考》,《考古与文物》1980 年1 期。

2.刘庆柱、李毓芳:《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物资料丛刊》(六),文物出版社1982 年版。

3.黄展岳:《中国西安、洛阳汉唐陵墓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81年6 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陵工作队:《1982—1983 年西汉杜陵的考古工作收获》,《考古》1984 年10 期。

5.郭建邦:《河南孟津送庄汉黄肠石墓》,《文物资料丛刊》(四),文物出版社1981 年版。

6.陈长安:《洛阳邙山东汉陵试探》,《中原文物》1982 年3 期。

7.李南可:《从东汉“建宁”“熹平”两块黄肠石看灵帝文陵》,《中原文物》1985 年3 期。

汉代诸侯王列侯墓汉代诸侯王列侯的墓葬大约有60 多座。

其中重要的,依死亡先后的顺序有石家庄北郊赵王张耳墓,长沙马王堆轪侯利苍家族墓,长沙象鼻嘴吴氏长沙王墓,长沙陡壁山吴氏长沙王后曹■墓,阜阳双古堆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并穴合葬墓,永城芒山梁王家族墓,徐州北洞山某代楚王墓,铜山龟山楚襄王刘注墓,咸阳杨家湾绛侯周勃(或周亚夫)夫妇并穴合葬墓,广州象岗南越王赵眜墓,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并穴合葬墓,曲阜九龙山鲁王家族墓,巨野红土山昌邑哀王刘髆墓,定县八角廊中山怀王刘修墓,北京大葆台广阳顷王刘建夫妇并穴合葬墓,高邮天山广陵厉王刘胥夫妇并穴合葬墓,徐州石桥某代楚王夫妇并穴合葬墓,邗江甘泉山广陵思王刘荆夫妇同穴合葬墓,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夫妇同穴合葬墓,定县北陵头中山穆王刘畅夫妇同穴合葬墓,亳县曹氏宗族墓等。

墓制的分类和发展诸侯王列侯墓的构筑形式可分两大类。

一类是竖穴土坑,即在地面下挖出长方坑,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墓室(简称“木椁墓”),或用石板(块)砌造墓室(简称“石室墓”),或用小型长方砖砌造墓室(简称“砖室墓”)。

另一类是崖洞墓,即开凿山洞,将整个墓葬全部穿凿在山中,如满城汉墓、铜山龟山汉墓;也有在山坡或山顶上先开凿出竖穴石圹,然后在圹底用石块或木板建造墓室,如广州南越王墓、高邮天山汉墓。

这两种不同的凿山造墓方法,都可以达到“凿山为藏”的作用。

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沿袭战国以来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制。

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带有周代礼制象征的铜陶器。

大约到文景时期,模拟地上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椁室规模趋向宏大,诸侯王享用的“黄肠题凑”葬制和诸侯王列侯均可享用的玉衣殓服大量出现,显示现实生活豪华高贵的丝织品、铜器、漆器、玉器、金银器以及车马、炊厨食品,等等,都随同埋入墓室中。

崖洞墓也在文景时期兴起,洞穴中分为前室、中室、后室、耳室、侧室、回廊,俨如地上府第。

随后,为模拟地上府第提供更加方便的石室墓、砖室墓相继出现,特别是砖室墓,传播最快。

东汉时期,砖室墓占居绝对优势,费工巨大的崖洞墓走向衰退,“黄肠题凑”葬制也因不能适应砖室墓墓制而一度改用象征性的“题凑石”(方石)。

东汉中期以后,大型多室砖墓更加流行,强宗豪右僭越诸侯王列侯葬制的越来越多,“题凑石”实际上归于消失,玉衣也不仅是王侯的专用品。

东汉末期,战乱不息,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盗墓风炽,诸侯王列侯的豪华墓葬呈现全面衰败,与一般汉墓难于区别了。

两汉王侯墓制举例下面按西汉早中晚三期、东汉前后两期,各举一例介绍,从中可以看到汉代诸侯王列侯墓的变化情况。

轪侯利苍之妻墓(长沙马王堆 1 号汉墓)长方形竖穴土坑,北边有斜坡墓道。

坟墓的上半部是在原土丘上积土夯筑,下半部挖土为穴。

坟丘现存高5—6 米。

墓口长20 米、宽17.9 米。

墓口下有四层台阶,墓坑呈覆斗形,往下逐渐缩小。

墓底长7.6 米、宽6.7 米、深16 米。

棺椁为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坑底部正中。

椁室井字形,中间是棺室,四周隔出头箱、足箱、左边箱、右边箱。

椁底承托三条垫木。

棺椁上下四周填塞木炭和白膏泥。

棺室里置四层棺。

外棺为黑漆素棺,二层棺为黑地彩绘棺,三层为朱地彩绘棺,内棺内髹朱漆,外髹黑漆,再饰以绒圈锦和羽毛贴花绢,盖板上覆盖帛画一幅。

死者置内棺中,女性,年龄约50 岁左右。

葬式为仰身直肢直伸,全身裹殓各式衣着、衾被及丝麻织物十八层,连同贴身衣二件,共二十层。

随葬器物集中放置于四个边箱中,总数1000 多件,有漆器、纺织衣物、陶器、竹木器、木俑、乐器、铜镜、农畜产品、食品、瓜果、中草药、竹简和印章,等等。

根据2 号墓出土的三枚印章,证实这里是第一代轪侯、长沙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地。

1 号墓与2 号墓并列,死者自应是轪侯之妻。

而地层关系上稍早于1 号墓的3 号墓(死者利苍之子),墓中随葬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 年)纪年木牍,由此推知1 号墓下葬年代应在公元前168 年稍后数年。

中山靖王刘胜墓(满城1 号墓)墓穴升凿于凌山岩石中。

墓门朝东。

全长51.7 米,最宽处37.5 米,最高处6.8 米;容积约2700 立方米。

全墓分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

墓道斜坡式。

墓道口用二堵土坯墙封门,二土坯墙之间灌以熔化的铁水,铸成一道铁墙。

甬道紧接墓道,长6.76 米、宽4.5—4.8 米、高5.3 米,在其两侧为对称的南、北耳室。

两耳室均作长条形,长16 米多,宽3 米多,高4.35—5 米。

甬道尽端通入中室。

中室平面近似方形,长14.92、宽12.6 米,四壁弧形,穹窿顶,高6.8 米。

中室、南耳室、北耳室和甬道内,原来都建有瓦顶的木结构房屋,出土时已倒塌。

中室后面是后室,隔以石门。

后室亦作穹窿顶的岩洞。

岩洞中用石板建成石屋,有门道、主室和侧室三部分。

环绕后室还开凿一道回廊。

除墓道外,各墓室都放置随葬器物。

甬道和南耳室共置实用的车6 辆、马16匹、狗11 只、鹿1 只。

北耳室置陶器,器内原盛酒、粮食、鱼类等。

中室主要是铜器、铁器和陶器,室内还张设两具帷帐。

后室门道置石俑、弩机。

主室内设棺床,上置棺椁,载以柩车,棺椁内及周围放置大量铁兵器,日常生活用具和五铢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