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认识有理数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合理性,会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3.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

4.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此外,感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以及“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有理数减法与加法的

对立统一,体

会“化归”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建议(第一课时)】

1.情境创设

除课本提供的情境外,还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用水位变化、存钱取钱等问题

引进有理数加法.例如:

第 1 天水位上涨了 3 cm,第 2 天上涨了 2 cm,两天共上涨了多少?第 1 天水位上涨了 3 cm,第 2 天下降了 2 cm,两天共上涨了多少?第 1 天水位下降了 3 cm,第 2 天下降了 2 cm,两天共下降了多少?第 1 天水位上涨了 3 cm,第 2 天不升也不降,两天共上涨了多少?

如果将上涨记为正,上涨“ 3 cm"可记为“3”,下降记为负,下降“ 2 cm"可记为“一2”,你能用含正、负数的算式表示水位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吗?两天的水位还

可能出现哪些变化?请用含正、负数的算式表示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

2.探索活动

(1)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算式“( 3) (一 2)= 1 ”

只是借助正、负号,记录计算净胜球的计算过程与结果,算式的左边是加法,而右边的“1”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到的.

课本提供的情境是“先赢后输”、“累计为赢”的类型,在将其写成含正、负数的算式并

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果后,可问学生:除“先赢后输”外,两场比赛的结果还会出现哪些情

况?在学生列举出“赢了再赢”,“先输后赢” ,“输了再输” ,“先赢后平” ,“先平后赢” 及“平局”等情况后,再让学生填写净胜球计算表,感受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各种情况,提高学生探求运算规律的积极性.

与小学不同的是,由于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运算时既要考虑符号也要

考虑绝对值.例如,首先要确定两场比赛的输赢,这是符号问题,然

后确定输赢球的个数,这是绝对值问题.

(2)设置“数学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形”上感受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采用

人人都可以动手操作的笔尖在数轴上两次移动的方法,直观感受两次连续运动中,点的运动方向与移动的距离对实际移动效果产生的影响,通过“形与数”的转换,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的理解.

3.例题教学

例 1 第 (1) 小题是求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第(2)小题是求两个负数的和;第(3)小题是求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第 (4)小题是求 0 与一个有理数的和.为突出运算法则, 4 个题目都设计为简单的整数运算.

学生应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但运算难度要以《标准》要求为准.教师在补充例题、习题时不宜在数字运算上设置障碍,当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后,随着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数感的增强、计算器的引入,学生处理繁难运算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教学过程设计建议(第二课时 )】

1.探索活动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从复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开始,由问题“在含有负数的加法运算中,加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还成立吗 ?”引发思考,让学生感受验证的必要性,主动投入验证活动.

采用在几何图形中填数字的验证方法,直观性强且易于操作.通过心算、观察、比较

及更改数字等活动,学生很容易认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合理性.这种验证方法

也适用于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

在认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可让学生口述这两个运算律,然后再用字母

来表述,从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此外,按课本中对扑克牌的约定,随意抽取扑克牌进行计算,也是验证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好

办法.

2.例题教学

例 2 没有要求“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只是通过卡通人的旁白告诉学生“这样算简便” ,让学生感受有时可以用运算律简化运算,练习和作业时不宜强求学生要用运算律来运算.【教学过程设计建议 (第三课时 )】

1.情境创设

小丽从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出发,借助生活经验得出了日温差;小明由减法的意义,利用加法“凑”出了日温差.教学时可让学生直接观察温度计,也可制作温度计的教学课件或利用

数轴演示日温差.

2.探索活动

(1)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展开探索活动,例如:

小丽从温度计上看到,从 5℃降到一 3℃,温差为 8℃.你认为小丽的结论正确吗 ?小丽是在做加法运算还是在做减法运算 ?

小明根据“日温差”的意义,联想小学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算出”日温差也是 8℃.你认为他的算法行吗 ?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与小丽的结论相同,是偶然巧合吗?请举例说明.

(2)比较小明与小丽的算式,感受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转化过程:减号变为加

号,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3.例题教学

例 3、例 4 的教学中,要注重“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减去一个

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认识.例4 之后,课本指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并出现了“2 5—8”可以看成“2 5 (一8)”这样的例子,但没有提出“代数和”的概念.

设计课本上“练一练”的程序运算和习题第

积极参与,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ll 题的仿“幻方”问题,是为了吸引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些

易于操作的有趣活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

教学中,如有必要可适当补充加、减混合运算的例题、习题.

4.小结

除对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小结外,还应向学生指出,由于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小学里无法解决的被减数比减数小的减法问题,现在就有了合理的解释.换言之,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运算总可以实施.但是,两个有理数相减,差不一定比被减数小,这就是引进负数后对运算带来的重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