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彩虹教案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1.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科学馆,实地了解彩虹的形成。
2.邀请科学家或环保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开展“我眼中的彩虹”主题写作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彩虹的观察和感受。
十五、教学评估与反馈
1.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通过测试、观察和学生的作品来评估教学效果。
2.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教学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十六、教学安全管理
1.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避免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或物品。
2.在进行实验或户外活动时,教师应提前做好安全指导,确保学生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则。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彩虹形成的科学原理,以及彩虹在人们生活中的象征意义。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3.绘画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中的彩虹,并在画作旁边写上一句自己对彩虹的感悟或者喜爱之词。
2.设计差异化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提升。
3.鼓励学生参与课后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二十三、教学评估与奖励
1.设立学生表现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2.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谁能描述一下彩虹的样子呢?”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1.2了解课文《彩虹》的主要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
1.3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1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通过观察、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十五、教学资源准备
1.收集和准备与彩虹相关的图片、视频、科普文章等教学材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在课堂上认读和复习。
3.设计彩虹主题的worksheet,用于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
十六、教学反思与持续改进
1.教学反思:
1.1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反思,分析哪些部分成功,哪些部分需要改进。
1.2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体验。
2.持续改进:
1.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十七、家校合作
1.通过家长会、家访或家长通讯等方式,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2.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如共同完成彩虹主题的作业,讨论彩虹的科学知识等。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2.教师辅导,纠正发音,指导朗读。
3.课文解析
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彩虹的形成原理。
2.同学们分段落朗读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
3.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同学们理解。
4.课堂互动
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说一说,彩虹为什么是美丽的?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学设计

1.学生作品展示:组织学生作品的展示活动,如绘画、诗歌朗诵等,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2.成果分享会:定期举办成果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教学研究:参与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培训: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十八、教学资源更新
1.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视频网站等,寻找最新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
2.教材补充: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相关的教材内容,如科学实验、拓展阅读等。
二十一、教学后续跟进
1.定期复习:安排定期的复习课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尤其是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学习跟踪: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家校联系: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十二、教学创新与实践
1.创新教学方法:尝试使用游戏化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十、教学总结
本教学设计以《彩虹》一文为载体,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应急预案:针对突发情况,如学生不适或突发事件,教师应准备好应急预案,保证学生安全并维护课堂秩序。
3.安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安全教育内容,教育学生在户外活动时注意安全,尤其是观察彩虹时避免接近危险地带。
十七、教学持续改进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生字的书写质量、课文理解程度以及课后观察日记的完成情况。
3.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自然观察的兴趣和意识的提升。
十、教学延伸活动
1.自然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彩虹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八、教学辅助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制作关于彩虹的形成原理、不同时间地点观察到的彩虹图片等内容的课件,以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实物展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准备一些透明的水滴模型或水晶球,模拟阳光折射现象,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彩虹的形成。
3.环保教育材料:准备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保护自然环境和水资源的重要性。
十二、教学资源
1.教科书:《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
2.辅助教材:关于彩虹的科普书籍、视频资料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彩虹的图片、动画和教学参考材料
4.环保宣传材料: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册、海报等
十三、教学总结
本节课《彩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彩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后延伸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还提高了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环保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将得到激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将得到提升。
(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3)教师总结讨论结果,讲解彩虹形成的原理。
5.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其他自然现象的图片,如雪、雾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衣字旁(衤)”;理解“彩虹、梳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讨论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衣字旁(衤)”;理解“彩虹、梳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大家见过彩虹吗?彩虹是大气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一般出现在雨后。
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或反射,就在天空中形成了拱形的七彩光谱。
美丽的彩虹像一座桥,文中的“我”站在彩虹桥上,都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彩虹》去看看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座、洒”,翘舌音“照”,后鼻音“兴、成”,轻声“着”和鼻音“那、拿”。
2 .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高”时,可以结合;学习“那、着、兴、千、成”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座、拿”时,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着:姑娘羞答答,出门去看花。
省事不带伞,大雨淋着她。
兴:六个小伙伴,兴致不一般。
红旗高高举,带头把活干。
千:丁丁学识字,十千干不识。
妈妈亲手教,于今还尤记。
加一加示例:广+座=座合+手=拿(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那”的左部撇宜伸展,右部竖为悬针竖。
“到”左下的“土”末横变提,右部竖短,竖钩长而直。
“高”的点要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两“口”要扁小些。
“兴”的三点一横要写得长一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彩虹》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之美。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读好长句子和积累词语。
《彩虹》是一篇散文,用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展开奇特想象,讲述了“我”将彩虹想象成一条桥,联想到可以在桥上为爸爸妈妈哥哥做的事情,表达了孩子对家人的美好情感。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对的问题多”。
在教学中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本设计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几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入手,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转变学习方式,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善良、宜动真情被感染的心理特点,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景,采用练习识字、多种形式读,模拟情景等方法,让孩子们在乐中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会表达,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
教学难点采用:“渗透法”“小组合作法”,启发、点播、鼓励、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意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1.会写“着、到”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读出正确语气。
3.感受想象世界的奇妙,体会家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记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孩子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点:理解文章大体内容,体会情感。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学设计

4.实践活动
(1)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用七种颜色的彩笔在白纸上画出彩虹。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与拓展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彩虹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感悟。
3.拓展活动:让学生观察天空,寻找彩虹,记录下来彩虹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心情。
2.考核内容:期末时,教师可以安排一次关于《彩虹》的书面考核,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以及写作能力。
十七、教学资源更新
1.教师应根据教学反馈,更新教学资源,如增加相关的阅读材料、视频资料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2.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论坛等,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获取新的教学资源。
十八、教学总结
1.教师在学期末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进行总结,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学生在学期末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
十九、教学延伸活动记录
1.记录学生在校内外的自然观察活动,包括观察彩虹的次数、地点、时间以及学生的感受和发现。
2.收集学生在“寻找春天的彩虹”摄影比赛中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什么时候见过彩虹?谁能描述一下彩虹的样子?”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彩虹是天空中的桥梁,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非常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彩虹的课文——《彩虹》。
二十二、持续改进计划
1.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制定下一学期的教学改进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二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教案主题:《彩虹》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2. 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彩虹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和尊重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出现的颜色词,如红色、橙色、黄色等。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让学生跟读课文《彩虹》,逐句解释,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3. 让学生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三、练习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出示一些颜色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颜色词。
2. 提问:什么是彩虹?它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是哪些?学生回答。
3.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字词,描述他们喜欢的颜色,并画图展示。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彩虹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出现原理和形状变化。
2. 让学生自己绘制彩虹,可以使用彩色笔、彩纸等。
3. 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绘制的彩虹,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小结。
2. 通过小游戏或竞赛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天空,尝试找到彩虹并描述彩虹的颜色。
2. 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解释原因。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通过绘制彩虹和观察天空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次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3.教学研讨:定期与同事进行教学研讨,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教学难题的解决方案。
4.持续改进:根据教学记录和研讨结果,教师应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十八、教学评估
1.过程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1.教学内容是否适当:是否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了教学内容,是否覆盖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
2.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4.作业的难度和反馈:作业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是否及时给予了学生反馈。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评价,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九、教学延伸
1.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学生观察天空,寻找彩虹。
2.开展绘画活动,让学生绘制自己心中的彩虹。
3.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自己与彩虹的故事,增进家校互动。
3.编写辅助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些辅助性的练习题或小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十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1.定期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测验、作业等方式,定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3.家长评价:收集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评价,作为教学改进的参考。
5.总结与拓展
a.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彩虹的特点。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虹、座、浇、提、洒、挑、兴、镜、拿、照、千、裙”等12个生字,会写“着、到、高、兴、千、成”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想象的奇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小女孩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丰富的想象力和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材知识点引用:在课文中,小女孩想象自己在彩虹上洒水为爸爸浇田(“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我把雨洒在山上的田地里,你就不用挑水去浇了,你高兴吗?”),这一情节体现了小女孩对爸爸的关心,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朗读和理解,有助于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
同时,在识字方面,像“洒”字,可以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明白这个字左边是“氵”,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西”,就像水洒向西方,这样结合字形和字义的理解来识字,是本单元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3)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如“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长句子的朗读是一个重点,要引导学生正确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较抽象的词语和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内容。
例如“荡来荡去”这个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其动态的感觉。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荡秋千的动作,来体会这个词所表达的动态感。
还有文中小女孩想象自己在彩虹上的一系列行为,如提着水壶洒水、拿着镜子照着妈妈等,这些想象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感受小女孩的美好心愿。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1.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知识点掌握情况等,以便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教学调整:根据反思结果,教师应对教学方法、教学节奏、教学内容等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三、教学延伸活动设计
1.绘画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中的彩虹,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颜色组成的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彩虹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感受彩虹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二十四、教学总结与展望
1.在学期末,教师应总结本学期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反思存在的不足,为下学期的教学做好准备。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展望未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二十五、教学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1.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清洁河流等,将环保意识延伸至社区层面。
2.教学材料安全:使用的教学材料应确保无毒无害,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十七、教学实施步骤细化
1.课堂导入:
-教师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学生分享对彩虹的初步认识,教师总结并引出课文。
2.课文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和节奏。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自主理解。
-教师逐个解释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2.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AR/VR技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彩虹的形成过程。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1.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反应,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接受程度。
2.通过学生在科学实验、文学创作、美术活动和观察日记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收集学生的作品和日记,分析其内容质量,了解学生对彩虹主题的理解深度。
4.定期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延伸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4.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绘画、诗歌创作等活动,评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的交流或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和建议。
十、教学资源
1.教材:《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
2.多媒体课件:包含彩虹的图片、课文动画、生字词卡片等。
3.纸质教辅:生字词练习册、课后练习册。
4.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分享学生的学习进展,寻求家长的支持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彩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彩虹的美丽,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朗读、讨论和创作,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还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索兴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八、教学展望
1.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有更深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2.通过教学延伸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四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
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
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彩虹)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江-氵+虫=虹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课文涵义。
教学准备预案设计补充、调整、复备一.复习导入1.游戏复习词语(找朋友)。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1.美度课文,标出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夏天,雨停了,太阳从云彩露出头来,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一()美丽的彩虹一座()一座()3.小姑娘看到美丽的彩虹想到了什么呢?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认真读课文,回答问题。
(2)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3)小姑娘为什么要把水洒下来?同桌讨论。
(4)平常你会为爸爸做什么事?4. 小姑娘娘要为妈妈做什么事?读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天上会多出一个月亮呢?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圆圆的月亮像()?还可以说()的月亮像()?()像()。
(2)为什么要给妈妈照着梳头?5. 小姑娘还想到了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姑娘为什么要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呢?(2)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三.指导朗读本文问句较多,所以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注意语气。
四.总结文中的小姑娘可真快乐,看到一座美丽的彩虹想到了很多快乐、有趣事,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姑娘。
你还会想到什么有趣的事呢?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2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作为(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要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课是课本第十单元——雨中的第二篇主题课文。
《美丽的彩虹》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小儿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象。
文中主要写了几位小朋友看见彩虹而触发的一连串想象,通过丁丁和冬冬的诉说以及弟弟和妹妹的问话写了彩虹的美丽,大自然的美丽。
整篇儿歌分为6小节,每一个小节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习中又渗透了自然小常识,因此学起来学生很有兴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有关《彩虹》的内容,理解彩虹的由来和意义。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彩虹的形成过程。
4.能够欣赏彩虹,感受彩虹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
2.掌握彩虹的基本颜色。
3.完整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简单描述彩虹的形成过程。
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人感受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彩虹图片或素材。
2.视频资源:有关彩虹的形成视频。
3.彩虹拼图或手工制作彩虹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有关彩虹的视频,引出话题:“你们见过彩虹吗?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2. 学习内容(15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彩虹》,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彩虹的由来。
3. 学习活动(20分钟)1.分组讨论: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每组汇报自己的答案。
2.老师展示彩虹图片或模板,让学生观看,描述彩虹的美丽和奇妙之处。
4. 拓展训练(15分钟)1.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彩虹拼图或手工制作彩虹模板。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学习。
5. 总结(5分钟)请学生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堂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到家中寻找彩虹相关的资料,或者绘制一幅自己心中的彩虹画。
2.下节课将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分享彩虹的不同视角和表现形式。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彩虹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关于自然界奇妙的话题,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8篇)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1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1、自制卡片式图谱、彩虹两个、小雨点4中各两个。
2、幼儿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一、发声游戏1、用声音吹气球la和lu。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发声游戏,老师今天买了很多气球,我拿了一个我喜欢的红色的气球,你听:la~ la~ la ~。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2、用手势表示音符的长短。
可是老师买的气球质量太差,一吹就破,你听:la~拍手,la~拍手。
我们一起来吹吹看。
二、学习副歌部分1、教师:小朋友你见过彩虹吗?你听,哪里的彩虹会唱歌?(出示彩虹图谱),教师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2、教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幼儿随乐演唱)3、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教师:这是小雨点,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他们跳舞的时候回发出什么声音呢?4、教师引导幼儿将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连一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的含义。
2、教师:那问号唱的是什么?仔细听哦。
3、幼儿跟随教师范唱歌曲前半段。
4、幼儿跟随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1、教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合适的图案贴在“?”处。
3、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2设计思路: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
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学设计

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解释课文难点。
四、生字词学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跟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3.学生组内交流,互相学习。
五、实践活动
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彩虹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欣赏彩虹的美丽。
2.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定期的评价和反馈,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教学循环,确保教学活动始终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十一、教学资源整合
1.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整合校内外资源,如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开发跨学科教学方案。
3.利用社区资源,如自然博物馆、公园等,为学生提供实地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二十二、教学计划调整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适当性和时效性。
2.在必要时,教师可以增加额外的辅导时间或小组讨论,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3.教师应定期回顾教学大纲,确保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校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3.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十一、教学反馈与调整
1.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家长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七、作业布置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已在上文完成)
2.课文朗读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课文讲解
(1)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彩虹的颜色、出现的位置等。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讲解生字的意思和用法。
4.小组讨论
-通过定期的口头提问、小测验或作业,检查学生对彩虹知识的掌握情况。
2.跨学科教学:
-结合科学、艺术、数学等多个学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彩虹的秘密。
-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讨论彩虹颜色带的顺序与光谱的关系。
3.校外活动:
-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户外活动,如野餐、自然观察等,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寻找彩虹,并分享观察体验。
2.教学调整: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如额外的阅读材料、一对一的辅导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节奏。
八、教学资源
1.教材:
4.口头表达评价:
-通过学生的小诗、故事演讲或角色扮演,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
1.教学反馈: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口头反馈或学生作业的批改,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对课程的意见。
(3)在课堂小结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以上反思,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分句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2、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通过彩虹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朗读的熟练程度,长句子的连贯性。
2、教师读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环节,复习朗读课文,一方面可以复习复习生字词,读顺句子,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更好地展开教学。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集体认读字词,巩固强化。
课件出示生词:彩虹一座提着浇花水壶洒下挑水高兴拿着梳头镜子系在秋千花裙荡来荡去飘来飘去2、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读学生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认识字词,不仅可以强化生字词,同时请同学们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品读感悟,深入探究(一)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课件出示彩虹的】问题引导:1、一座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彩虹)为什么说彩虹是一座美丽的桥?(指生说说桥和彩虹的相似之处)你能用上比喻手法说说这句话吗?2、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比喻句吗?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红红的苹果像太阳。
黑黑的眼睛像葡萄。
天边的彩霞像裙子。
3、指生说说对彩虹的了解和认识。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为什么会在雨后经常出现。
过渡:课文中的小姑娘发现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接下来她对哪些人说了自己的心里话呢?向他们诉说了什么样的心愿呢?(二)"我"向爸爸说。
课件出示:"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1、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朗读"我"向爸爸说的话。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2)如果你看到彩虹,你会想做什么?
2.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彩虹的美丽与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七、课后延伸
1.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彩虹,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对于生字词的记忆,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编故事、唱儿歌等,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
3.对于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感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十四、教学拓展
1.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彩虹的科学知识,如彩虹的形成原理、不同文化中对彩虹的传说等。
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改进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
3.教师定期参加教师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二十四、教学总结与展望
1.教师在学期末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展望下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十、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与同学的互动。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进行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十一、教学资源
1.课文朗读音频或视频
2.彩虹图片或实物模型
3.生字词卡片
4.课堂活动所需道具或材料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彩虹故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彩虹主题的诗歌朗诵或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
②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 话的意思。(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4)学法回顾。 导学: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二自然段的? 归纳:先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勾画。画完后自己轻声读读,然 后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按着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比一比谁学得 认真。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生读第三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 。(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交流第四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③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 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些词 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课件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 边落照明。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 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朗读词语并造句,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借助音乐渲染和 老师富有感情的语句,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 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量词:座。 ①看图出示:一座美丽的桥。指生读。 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 (3)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学:多么美丽的桥啊!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 第二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 ”画出“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画完后,自己轻声读一读。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 读几遍,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二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1 彩 虹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 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紧紧围绕学 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 我”的懂事。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 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 !(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江—氵+虫=虹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课件
④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女孩想帮助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什 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构段形式相同。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然 后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以读促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仿写练习 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 2.导学: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一个自 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4.汇报交流。 5.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好反问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 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 象,尝试仿写,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 要学会体贴他人,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搜集“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读课文,内化所学, 升华对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彩虹提水壶—下雨—帮爸爸浇田地拿镜子—月亮—照妈妈梳头挂秋千—坐着— 荡来荡去成彩云懂事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 感悟。”本堂课我十分重视“读”,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 出感受,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有重点地指 导学生读好长句,读好反问句,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加
课件
深情感体验,同时注重学法指导,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达到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课件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 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 希望爸爸高兴。 生 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 希望妈妈高兴。 生 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 。“我”希望哥哥高兴。 …………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 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为精读做了铺垫。在此过 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四、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 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发现 的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课件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 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 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 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 广+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指导 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 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 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 xìnɡ。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的 方式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