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古诗五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理解

“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

(“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表达作者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人生感慨。)

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理解

“悠悠”是什么意思?(形容时间长,距离远。)5.“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独怆然而涕下”体现了什么?

(孤独寂寞凄凉)

(体现了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6.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全诗理解】

8.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登楼远眺书写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凭今吊古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能引起共鸣?(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单寂寞凄凉)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9.整首诗通过采用_直抒胸臆 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10.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这首诗传达出时空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

(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望岳①杜甫

岱宗夫如何②,齐鲁青未了③。

造化钟神秀④,阴阳割昏晓⑤。

荡胸生层云⑥,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⑧,一览众山小。

①岳,高大的山。

②岱宗夫(fú)如何:泰山到底怎么样?岱,泰山的别称,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故称为岱宗。夫,语气助词。

③齐鲁青未了: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④造化钟神秀: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造

化,指天地、自然界。

⑤阴阳割昏晓: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阴阳,这里指山的北面和南面。

⑥曾云:重叠的云。曾,同“层”。

⑦决眦(zì):睁大眼睛。决,裂开。眦,眼角。

⑧会当凌绝顶: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会当:应当。

【主旨】这首诗的诗中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重在描写望山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象,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向上的朝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本诗中“钟”、“割”、“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钟”见“赏析”;“割”表现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割”: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阳光切断,用夸张的手法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峻;四是“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也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虚写)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①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千寻:极言塔高。古代以八尺为寻。

【主旨】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

【赏析】

第一、第二句:用了夸张手法写塔的高,说它高“千寻”;再用“闻说”衬托塔的高耸,为下句埋下伏笔。

第三、第四句:议论结合写景,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浮云”两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题目】

1.这首诗中,“浮云”和“最高层”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