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评
真正的唐伯虎唐寅是这样的,得知真相后让人心酸不已
![真正的唐伯虎唐寅是这样的,得知真相后让人心酸不已](https://img.taocdn.com/s3/m/19ef278dd15abe23482f4dc0.png)
真正的唐伯虎唐寅是这样的,得知真相后让人心酸不已本文导读:恐怕我们都被电影给骗了,唐伯虎的确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吴门四家之一。
学富五车的他在诗界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誉为吴中的四大才子,其在绘画上的造诣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其实唐伯虎的一生是坎坷的。
唐伯虎是个类似于李白比较猖狂。
虽说唐伯虎并未语出笑孔子之言。
但也说出状元舍我其谁的这般雄心壮志,不过就才华而言确实有这个资格。
唐伯虎在乡试中考过第一名,可是唐伯虎粗心高傲高估自己。
其在进京赶考的旅途之中,恰逢偶遇了一个名叫徐经的人,而徐经号称十分仰慕唐伯虎的才华,欲想与唐伯虎一同进京赶考。
于是乎提议一同进路,并且还说要承担唐伯虎这一路的路费花销,唐伯虎听闻此人对自己的才华之捧夸后甚是欢喜。
于是唐伯虎便答应了。
两人一起科举考试之后,唐伯虎又向众人夸下海口,号称自己必定能当上状元。
可是结果究竟真是如此吗?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起初是想在他和徐经之中二选一作为当今状元。
论才华徐经断然是比不过唐伯虎的,可徐经并非什么等闲之辈善良之人。
他鼓弄把戏,博得唐伯虎的好感与信任以后又私下里暗自地买通了当时主考官的一个仆人,主考官是不知情的。
这个仆人偷偷的偷了一份考试题目并且把考试的题目高价卖给了徐经。
这一乌龙事件并非逃托过了。
事情被查出后,唐伯虎也被诬陷牵连了进去,唐伯虎的背景没有徐经那般强大,显然的,徐经侥幸逃脱,留下了唐伯虎背上了这黑锅。
于是朝廷当即下令把唐伯虎贬为小吏永不录用为官。
唐伯虎当场傻了眼,再也说不出狂话。
事后,唐伯虎的妻子说教唐伯虎粗心高傲,被奸人所害。
一气之下唐伯虎休了妻子。
而这时宁王看中了唐伯虎的才能。
并且他也知幕后乌龙。
他想让唐伯虎来给自己当师爷,为自己准备造反而出谋划策。
唐伯虎虽说狂妄,但也是个正人君子。
造反这一不忠军忠国之事他是断然不会做的。
可是自己力单势薄,若是不答应宁王又怕逃脱不了。
万难之下,唐伯虎一夜之间变得装疯卖傻,于是许多人便说着他是因为考取状元失意变得如此。
形容唐伯虎的一段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唐伯虎的一段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548ff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6.png)
形容唐伯虎的一段话1.唐伯虎,字子美,祖籍浙江绍兴,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
2.他以饱满的才情和丰富的才华,创作了大量深受人们喜爱的文艺作品。
3.唐伯虎性情开朗,豪放不羁,对人生态度乐观积极,常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他的作品既有文学小品的潇洒风骨,又有绘画作品的细腻精巧。
5.唐伯虎的文学作品以小品为主,以饶舌诗、笑话、神话传说等形式塑造生动活泼的形象,给人以快乐和启迪。
6.他的文言文作品流畅自然,语言优美,字字珠玑。
7.唐伯虎的绘画作品精巧灵动,笔触工整而细腻。
8.他擅长以水墨和颜料表现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作品具有浓厚的写意风格。
9.唐伯虎的书法造诣也非常高超,他的字体刚劲有力,书写饱满而富有韵味。
10.唐伯虎以自由奔放的书法风格,在明代的书法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11.唐伯虎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心,热爱自然和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12.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各种动物,如猫、狗、鹿等,给人以温馨和愉悦的感觉。
13.唐伯虎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都融入了他独有的个性和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14.他的作品富有幽默感和情感表达,给人以愉快和舒适的感受。
15.不仅在中国,唐伯虎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广泛的欣赏和赞誉。
16.他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有重要影响,被誉为文学、绘画和书法三绝的杰出人物。
17.唐伯虎的形象也因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个性魅力,深入人心,成为文艺界的传世经典。
18.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唐伯虎的作品中感受到他的独特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19.唐伯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大师,他的作品让人们快乐、思考、启发、感动。
20.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唐伯虎都以出色的表现力和独创性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瑰宝。
21.唐伯虎善于利用时下的社交媒体,通过微博等平台与粉丝互动。
22.唐伯虎对待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总是能在困境中找到一线希望。
23.唐伯虎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精选】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2aea28a998fcc22bcd10de9.png)
人生低谷
秋来纨扇合收藏, 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大都谁不逐炎凉。
秋风纨扇图
画中手执纨扇的仕女,高高地挽起发髻,美丽端庄,亭亭玉立,目凝远 方,圆润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怅然若失的轻愁和忧郁,显得无助和无奈。 美人可能从手中夏挥秋藏的纨扇想到自身青春难驻、世情可畏。作者将 世态的严酷和美人的悲惨境遇和盘托出,发人深省。
《杏花茅屋图》
唐伯虎的人物画
龙虎榜中第一名,烟花队里醉千场。
王蜀宫妓图
花莲 柳花 不冠 知子 人道 已人 去衣 ,, 年日 年侍 斗君 绿王 与宴 争紫 绯薇 。。
图中自题:“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 斗绿与争绯。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 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后想摇头之令,不 无扼腕。唐寅。”
画中喻意 此图原名《孟蜀宫伎图》,俗称《四美图》,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网·画
录》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经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伎图》,描绘的是 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 她们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面施胭脂,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 情态端庄而又娇媚。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著道衣的宫妓妩媚 之态:“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 沦落在风尘。”唐寅创作此画,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寓 有鲜明的讽喻之意。
《枯槎鸲鹆图》
《雨竹图》,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后出淡叶,再出叶数笔以 相呼应,叶均向下急趋,一派雨打竹叶之势。
《自书词》
这是30岁以前,他居住家乡苏州,与同年龄的文征明交善,甚受文 氏影响,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唐寅20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湖石、平坡、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书法亦俱 从赵孟頫入手,均结体端丽,用笔秀润,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 款字,就极似文征明
世人眼里的唐伯虎
![世人眼里的唐伯虎](https://img.taocdn.com/s3/m/6e652883d4d8d15abe234e6e.png)
逃离宁王府后,唐伯虎自知与仕宦立功绝缘,转而专心于著述学问, 逃离宁王府后,唐伯虎自知与仕宦立功绝缘,转而专心于著述学问, 祝允明说他“其学务穷研造化,元蕴象数,寻究律历,求扬马元虚邵氏 祝允明说他“其学务穷研造化,元蕴象数,寻究律历, 声音之理,而赞订之。旁及风鸟五遁太乙,出入天人之间,将为一家学, 声音之理,而赞订之。旁及风鸟五遁太乙,出入天人之间,将为一家学, 未及成章而殁。” (《唐伯虎墓志铭》)“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未及成章而殁。 唐伯虎墓志铭》 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司马迁《报任安书》)带着满腔的苦恨和无限的遗憾,唐伯虎离开了 司马迁《报任安书》 带着满腔的苦恨和无限的遗憾, 人世。 人世。
•
•Leabharlann 遭逢科场之变后,唐伯虎有些颓废了,“归家益放浪”。唐伯虎本 遭逢科场之变后,唐伯虎有些颓废了, 归家益放浪” 想通过仕途经济为家庭争光,为国家尽其才用,使逝去的亲人的灵魂 想通过仕途经济为家庭争光,为国家尽其才用, 得以安慰,可谁料想变故在斯须,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了。此时的唐 得以安慰,可谁料想变故在斯须,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了。 伯虎,已是而立之年,人生若朝露,一想到生命的短促,更增加了他 伯虎,已是而立之年,人生若朝露,一想到生命的短促, 的伤悲。由于唐伯虎早已名满天下,科场案一出,“海内遂以寅为不 的伤悲。由于唐伯虎早已名满天下,科场案一出, 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 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 (《与文徵明书》)在这种境况下,人最需要的是他人尤其是亲人的 与文徵明书》 在这种境况下, 安慰,但是唐伯虎并没得到这种亲情。 安慰,但是唐伯虎并没得到这种亲情。
唐伯虎的人生历程
•
唐寅,字伯虎,后更字子畏,吴县(今苏州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 唐寅,字伯虎,后更字子畏,吴县(今苏州市) (1470),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得年五十四岁。唐伯虎出身于明中 1470),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得年五十四岁。 ),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 ),得年五十四岁 叶吴中一个小商人家庭,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计仆少年,居身屠沽,鼓 叶吴中一个小商人家庭,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计仆少年,居身屠沽, 刀涤血”(《与文徵明书》)[1]。唐伯虎从小就表现出聪明过人的特征, 刀涤血” 与文徵明书》 [1]。唐伯虎从小就表现出聪明过人的特征, “性颖利”,他的好友祝允明这样记述他:“子畏性极颖利,度越于士世所 性颖利” 他的好友祝允明这样记述他: 子畏性极颖利, 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一日,四海惊称之。”(《唐伯虎 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一日,四海惊称之。 墓志铭》)[2]。 墓志铭》 [2]。 明代中叶成化以还,经济发展很快,商业繁荣,这在当时造就了一大批商 明代中叶成化以还,经济发展很快,商业繁荣, 人,“故贾人几遍天下”,在全国各地,有陕商,有徽商,有苏商,有浙商, 故贾人几遍天下” 在全国各地,有陕商,有徽商,有苏商,有浙商, 有赣商,有闽商,有粤商,等等。商人们“多设智巧,挟技艺,以经营四方, 有赣商,有闽商,有粤商,等等。商人们“多设智巧,挟技艺,以经营四方, 之老死不归”(《松窗梦语》卷四)[3],他们经营的范围广泛,足迹踏遍全 之老死不归” 松窗梦语》卷四)[3],他们经营的范围广泛, 国各地。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就是一个苏州商人。苏州的商业活动在中晚明 国各地。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就是一个苏州商人。 时期比其他地方更盛。但是苏州地区商业活动的兴盛并没有导致传统儒学思 时期比其他地方更盛。 想的衰微,当时的商人和文人士子的交往很密切,并不是惟利是图、背信忘 想的衰微,当时的商人和文人士子的交往很密切,并不是惟利是图、 德之辈,就是所谓的“儒商”。余英时先生认为,明清时期的商人对儒家思 德之辈,就是所谓的“儒商” 余英时先生认为, 想抱有热烈的兴趣,商人总是表现出主动了解儒家思想的愿望。[4]同样,唐 想抱有热烈的兴趣,商人总是表现出主动了解儒家思想的愿望。[4]同样, 同样 伯虎的父亲也不例外,“其父广德,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师 伯虎的父亲也不例外, 其父广德,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 教子畏。”(《唐伯虎墓志铭》)唐广德虽然自己是个商人,却深深懂得作 教子畏。 唐伯虎墓志铭》 唐广德虽然自己是个商人, 为社会主潮的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因此专门聘用教师对唐伯虎进行教育,希 为社会主潮的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因此专门聘用教师对唐伯虎进行教育, 望他能够科举登第,广大门楣,显亲扬名,以贵保富。在这样的环境下,唐 望他能够科举登第,广大门楣,显亲扬名,以贵保富。在这样的环境下, 伯虎自然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这也极大影响了唐伯虎以后的人生历程。 伯虎自然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这也极大影响了唐伯虎以后的人生历程。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8a39f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0.png)
唐伯虎简介你们只知道周星驰演的那个风流才子唐伯虎,不知道真实的唐伯虎长什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他只说对了一半,确实是个才子,但是他一点都不风流,非常的悲惨。
唐伯虎最有名的一首诗叫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这是前面的开头最有名的两句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也是出自于这首桃花庵歌。
我们读起来是不是有一种略带惆怅,历经沧桑,看破红尘的感觉。
唐伯虎写桃花庵歌,他才36岁,正值壮年。
唐伯虎出生的时候,他家呢,在苏州开了一间小酒楼,小时候非常非常的聪明,他是家里的长子。
活泼好动,然后热情开朗,邻居啊街坊都很喜欢他。
他15岁的时候第一次去参加科考,考了第一名,19岁的时候就娶了当地富商家的女儿,所以她20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我们眼中的人生赢家了,但是21岁就是他的分水岭。
22岁,他最好最好的朋友徐秀才去世了,紧接着他的父亲,他的母亲、妹妹、妻子、儿子全部离他而去。
他26岁的时候就已经两鬓斑白了,当时他还有一个好朋友,身边叫祝枝山啊,看不下去啊,年纪轻轻,不应该就这么垮了,于是呢,就劝他去参加科举考试,28岁的时候他去参加科考,又考了第一名,然后他29岁的时候呢,进京参加会试,本来是前途无量的,结果呢,被卷入了科考泄题案,不仅成绩被取消,而且呢,被打入大牢,前途尽毁。
他的第二任妻子啊,看这么一个情况,就把唐伯虎给修了,当时还有一个躺枪的人,就是跟他在同一考场的王阳明,王阳明当时考的很好,但是因为科考泄提案,所以所有的考生呢成绩全部被降级,王阳明就硬生生被降成了二甲。
唐伯虎和王阳明之间没有直接的交情,但是他们俩的渊源特别的深,后来呢,唐伯虎啊受到了宁王朱宸濠的赏识,就去宁王府给朱宸濠当幕僚,就是军师,就发现这个宁王啊,自己在府里面暗中囤了很多的粮草和兵器,好像有造反的迹象,他就未雨绸缪啊,他就自己呢装疯卖傻,让大家都以为他疯了,他就从宁王府跑出来了,果然他跑出来没几天,宁王就起兵10万叛变了,结果被神一般存在的王阳明赶过来,一场心理战给他灭了宁王,搞了10万兵。
唐伯虎传世书法赏析
![唐伯虎传世书法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0939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2.png)
唐伯虎传世书法赏析一、唐伯虎简介唐伯虎(字子安),号削平,是明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酷爱书画,才气出众。
唐伯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创作成就,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
二、唐伯虎书法特点1. 活泼俏皮的风格唐伯虎的书法作品充满了活力和趣味。
他擅长运用隶书、楷书、草书等不同字体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他的字体风格流畅灵动,结构紧凑,给人以快活、俏皮的感觉。
2. 独特的构图和装饰性唐伯虎的书法作品注重构图和装饰性。
他常常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构图,增加作品的艺术感。
他还常在作品中加入各种纹饰,如花鸟、人物、山水等,使字与图相融合,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
3. 随性而变的笔画唐伯虎的书法笔画自由而变化多样。
他常常运用厚重的笔画、轻盈的柳叶形笔画和变态的折笔等技巧,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他的字迹充满了变化,有时流畅如云,有时潇洒自如,给人以美的享受。
4. 蕴含情感与思想的作品唐伯虎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他自身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幽默、夸张、讽刺等情感元素,以及哲理上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触动。
三、唐伯虎书法赏析1. 《西施写真图》这是一幅以西施为主题的书法作品。
唐伯虎运用了行草相间的笔画,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装饰性的元素,展现了西施的美丽与风情。
作品中蕴含着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思索,给人以欣赏和思考的空间。
2. 《秋江独钓图》这幅作品展示了唐伯虎独钓秋江的情景。
他运用了潇洒自如的笔画,描绘了江水流动的姿态和渔翁的孤独身影。
作品中透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感叹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共鸣。
3. 《虎伯携云图》这是一幅以虎为主题的书法作品。
唐伯虎通过疯狂的草书风格,展现了自己对自由和狂放的追求。
他将自己与虎相融合,表达了对独特个性与内在力量的向往。
作品中字体狂放、布局别致,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思想上的启迪。
这是你印象中的唐伯虎吗?
![这是你印象中的唐伯虎吗?](https://img.taocdn.com/s3/m/271605b7a8956bec0875e3e1.png)
这是你印象中的唐伯虎吗?你印象中的唐伯虎是什么样的呢?风流倜傥,风度翩翩,富家公子哥……当然,真实的唐伯虎远没有影视剧里那么风流潇洒,没有三笑姻缘,也没有点过秋香,他和所有天才一样,被命运捉弄,戏耍,然后爬起来,继续发泄才华。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他是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在绘画上,他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唐伯虎16岁考了苏州府试第一,19岁时娶妻徐氏,就在他意气风发,准备再考功名时,先是父亲病故,接着又是母亲伤心过度而离世,紧接着临盆的妻子也过世了,出生刚刚三天的孩子也走了,同时,妹妹也离开了他。
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来说,那都是莫大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好在此时朋友祝枝山相助,劝其用功读书,准备参加科考。
也或是在短时间内是去那么多亲人,悲伤难掩,此时的唐伯虎宿妓喝酒,放浪形骸。
参加录科考试也名落孙山,耐于朋友的父亲帮助求情,才得以补遗,参加乡试。
28岁,唐伯虎参加乡试,受到了主考官梁储的欣赏,中应天府乡试第一。
此时的唐伯虎依旧流连欢场,朋友的劝阻也不听,还要与文徵明断决关系。
29唐伯虎与江阴徐经入京参加会试,因牵连徐经作弊一案入狱,后又被罢黜为吏,被罢黜为浙藩小吏后,唐伯虎个人感到这是巨大耻辱,坚决不去就职。
回家后夫妻关系失调,唐伯虎休去了妻子。
从此,唐伯虎寄情诗画山水,游历于山水之间,并以卖字画为生,此时也创作了许多作品,也在苏州有了自己的茅草屋——桃花庵,就如他的《春树秋霜图》挑花屋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晚年的唐伯虎穷困潦倒,依靠朋友接济生活,54岁病逝于苏州,死后同样是朋友出钱帮忙料理了后事。
天才很脆弱,北风一吹,桃花就谢了,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出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品中国文人品中国文人之唐伯虎·苏州才子群摘抄
![品中国文人品中国文人之唐伯虎·苏州才子群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1d9344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d.png)
我国文人,是指具有高尚品质和深厚文化修养的人才,他们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唐伯虎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子之一,他在苏州展现出的才情和风采,令人称奇。
以下是我对唐伯虎在苏州时期的一些摘抄,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他这位我国文人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
1. 艺术品位超凡唐伯虎是一位艺术品位超凡的文人,在他的诗词和绘画作品中,常常透露出与众不同的情怀和审美情趣。
他的诗作多取材自生活,以浅显明白的语言,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更是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技艺,尤其擅长花鸟、山水等题材,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2. 志向高远唐伯虎的志向高远,他对人生的追求并不仅限于名利,更追求内心的慰藉和自我实现。
无论是在书法、绘画还是诗词创作中,他都追求卓越,力求不断超越自我。
他所倡导的“饮冰内自负,挽弓更三矢”精神,令人钦佩不已。
3. 正直豪爽唐伯虎的个性正直豪爽,他从不媚俗迎合,而是坦率不阿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立场。
他勇于批判社会现实,对那些不公不义的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反映出对时事的直言和警世的呐喊,这种勇气和担当,足以令人敬佩。
4. 心有宽广唐伯虎的心胸宽广,他乐善好施,关怀他人,对待朋友更是义气深重。
他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亲情的深情。
他在苏州时期,与许多文化名士交往,彼此交流,共同探讨艺术人生,留下了许多佳话与传世佳作。
5. 经典传世唐伯虎的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所建树,而且在道德品质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他的诗词和绘画作品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依然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人们不仅因为他的才情而赞叹,更因为他的高尚品德而敬仰,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也将永远传世。
唐伯虎作为我国古代文坛上的一名才子,其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让我们永远钦佩和赞美。
他在苏州时期所展现的风采与魅力,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文化艺术的卓越与升华。
愿我们能够继承唐伯虎的品质和才华,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唐伯虎诗词风格
![唐伯虎诗词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c566a5e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f.png)
唐伯虎诗词风格唐伯虎诗词特点唐寅的诗风很特别。
据说他早年努力学习《昭明文选》。
因此,他的早期作品工整优美,非常接近六朝的氛围。
释案后的诗歌大多描述自己的处境。
他们真诚而自然。
虽然他们的语言和句子并不精致,但他们可以在指尖感受到唐寅的才华。
唐寅的诗歌真实易懂,没有形式主义,使用了大量的英语口语。
他有着新鲜的意境,对生活和社会往往有着骄傲和不公平的态度。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的诗歌真实易懂,没有形式主义,使用了大量的英语口语。
他的意境清新,他经常对生活和社会感到自豪和不公。
例如,在《向月饮酒之歌》中:虽然我为李百才感到羞耻,但我被认为是丑陋的月亮;我不会登上皇帝的船,也不会长时间睡觉;苏州城外有一座茅草屋,上千朵桃花,满月。
正如这首诗所说:不要强迫一切来自天堂,何必费心使用计谋;如果你对三餐感到满意,你就可以顺风而来。
当某件事发生时,当它伤害到别人时;朋友应该被解决,而不是被束缚。
他们回头看。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
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唐伯虎的绘画风格在绘画上,他是一个取材广博的画家。
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
画人物工笔,写意俱佳。
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兼善书法,工诗文。
晚年好禅学,。
思想趋向解脱颓放。
自号“六如居土”谓人生如幻、梦、泡、影、露、电,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是典型的江南才子,诗书画无所不精。
尤以画的成就最高,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
其书上学魏晋,得益北海,形成具有丰润灵活,俊秀挺拔,藏筋抱骨的独特艺术风格,成就可以比肩当世著名书家祝允明、文徵明。
唐伯虎故事和启示
![唐伯虎故事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eb129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5.png)
唐伯虎故事和启示
唐伯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戏曲家。
他小时候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结交了很多文人墨客,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伯虎的成就和贡献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绘画、戏曲等领域。
他的文学作品包括《南柯记》、《金瓶梅》等,绘画作品包括《千里江山图》、《鹊华秋色图》等,戏曲作品包括《牡丹亭》、《长生殿》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和文化特点。
从唐伯虎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学无止境:唐伯虎小时候因为骄傲自满,想停学回家,但沈周老师帮助他改正了这一缺点,从此他更加认真、努力地学画。
这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2.坚持与努力:唐伯虎在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后,丧失了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学画。
这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坚持和努力,终会取得成功。
3.跨领域发展:唐伯虎不仅在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在戏曲方面也有不少作品。
这告诉我们可以在不同领域都有所发展,提升自己的全面能力。
4.真实与客观:唐伯虎的传说告诉我们要学无止境、坚持与努力、跨领域发展和真实与客观。
这些品质不仅在当时有重要意义,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唐伯虎的故事中汲取这些品质和精神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历史趣谈真实历史中的唐伯虎什么样?真的特别风流吗
![历史趣谈真实历史中的唐伯虎什么样?真的特别风流吗](https://img.taocdn.com/s3/m/f85a2d3f482fb4daa58d4b1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真实历史中的唐伯虎什么样?真的特别风流吗导语:在人们印象中,唐伯虎是个不折不扣的“风流才子”。
其实,真实的唐伯虎,才子是真,但并不风流。
据专家研究,唐伯虎从未自称过“江南第一风在人们印象中,唐伯虎是个不折不扣的“风流才子”。
其实,真实的唐伯虎,才子是真,但并不风流。
据专家研究,唐伯虎从未自称过“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一图章是后人伪造的。
民间传说“点秋香”艳事,也纯属无聊文人添油加醋的想象。
历史上的唐伯虎,姓唐名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明史.唐寅传》记载,乡试解元后,次年赴京会试。
不料祸从天降,因科场试题泄露,他无辜受牵连入狱,成了朝廷斗争的牺牲品。
出狱后,他落到了“海内以寅为不齿之士,知与不知,皆指而唾”的地步。
妻子嫌贫爱富,与之反目离婚;佣人侧目,动辄顶撞,使他在精神上备受打击,心情十分低落。
后来他远离家乡,遨游名山大川。
这时,南昌宁王朱宸濠慕名聘请,唐伯虎到南昌后,发现宁王有图谋作乱之意,就伪装癫狂,被宁王遣返故里。
从此,他绝了仕途宦海之欲,沉潜于诗画艺术。
穷困潦倒的他,最终得以作画卖文为生,过着布衣素食的清苦生活。
但他洁身自好,从不巴结权贵,“闲来写幅丹青买,不使人间造孽钱”,甚是难得。
清代学者俞樾,曾在《茶香室丛钞》中为唐伯虎辟谣,断定“三笑姻缘”是好事者借重唐的盛名,把别人的事,转移在他的名下,是一起张冠李戴的戏弄。
关于这一戏弄的文字,最先开始于明人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话本中《唐解元一笑姻缘》这一章。
后来,故事经明、清两代文人不断改编成戏曲、弹词、鼓书后,遂使唐伯虎成了世人眼中的,一个“风流才生活常识分享。
唐伯虎唱功点评
![唐伯虎唱功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034c7c4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9.png)
唐伯虎唱功点评唐伯虎,字伯虎,号石涧,江西景州人,明代文学家、画家、戏剧家、音乐家。
他以其才华横溢,尤其是在音乐方面的才能而闻名于世。
唐伯虎的唱功可以说是他多才多艺中的一项亮点,接下来我们就来点评一下唐伯虎的唱功。
唐伯虎的唱功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
他不仅能够唱出高亢激昂的戏曲唱腔,还能够唱出婉转动人的民歌曲调。
无论是高亢激昂还是婉转动人,唐伯虎都能够准确而自如地掌握,使人听得如痴如醉。
唐伯虎的音色独特。
他的嗓音清亮而富有穿透力,能够很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他的声音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让人听了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无论是唱悲伤的歌曲还是唱快乐的歌曲,唐伯虎的音色都能够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唐伯虎的节奏感也非常出色。
他能够很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使歌曲的节奏感更加明显。
无论是慢歌还是快歌,唐伯虎都能够将歌曲的节奏感发挥到极致,使人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摇摆起来。
唐伯虎的音域非常广阔。
他既能够唱出高音的高亢激昂,也能够唱出低音的沉稳悠扬。
他的音域广阔,使他能够很好地应对各种类型的歌曲,不管是高音还是低音,都能够准确地唱出来,让人听得非常过瘾。
总的来说,唐伯虎的唱功非常出色,无论是技巧还是表达能力,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他的声音独特而富有感染力,能够很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使人听了之后产生共鸣。
唐伯虎的唱功不仅是他多才多艺中的一项亮点,也是他艺术成就的体现之一。
唐伯虎的唱功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至今仍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音乐才华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演唱中。
他的唱功不仅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才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后人追求艺术的激情。
唐伯虎的唱功是他多才多艺中的一项亮点,他能够准确而自如地掌握各种唱腔,声音独特而富有感染力,能够很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他的音乐才华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至今仍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伯虎的唱功不仅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伯虎号称明朝第一才子,他是真有实力还是虚名而已?
![唐伯虎号称明朝第一才子,他是真有实力还是虚名而已?](https://img.taocdn.com/s3/m/3a9d5b8b03d8ce2f00662398.png)
唐伯虎号称明朝第一才子,他是真有实力还是虚名而已?唐伯虎,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但说到明朝第一才子,还真没唐伯虎的份,前三都没他份。
他有这个名头,更多的是虚名。
如果硬要划分一下,大概四分是真材实料,六分是徒有虚名。
尽管唐伯虎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名声,有非常多的趣闻轶事和一些经典的诗词,在民众中广为流传。
但唐伯虎的很多趣闻轶事,都是前人杜撰的。
例如唐伯虎点秋香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唐伯虎,作为一个才子,他的文化成就,大概在三个方面:绘画、书法、文学(诗文)。
其中他的绘画成就最高,诗文次之,书法最末。
尽管这样排列,不过在普罗大众面前,还是唐伯虎的诗流传得最厉害,他的诗,雅俗共享,大量采用口语,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有韵律。
其中最突出的是《桃花庵歌》。
不过,尽管唐伯虎很有才华,不过明朝牛人辈出,面对最顶尖的那几个风流人物,唐伯虎还是差了那么一些。
例如明朝三大才子。
面对这三个大牛,唐伯虎的某一个方面,也许可以取胜,但综合起来,唐伯虎还是有差距的。
所谓明朝三大才子,指的是解缙、杨慎及徐渭这三个牛人。
这三大牛人,是公认的明朝最有才华的三个人,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可以把唐伯虎比下去。
解缙,博学多才、官至首辅,其它的不用讲,单讲他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其他人就黯然失色了。
杨慎,如果大家不认识他,就想想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据《明史》记载,杨慎是整个明朝写书最多的人,除了诗文,其它乱七八糟,涉及方方方面面的著作有100多种,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统计起来有298种。
徐渭徐文长,绘画、书法、诗词、戏曲、兵法,样样精通,而且样样都有很高的成就,例如唐伯虎最为厉害的绘画,是比不过徐渭,徐渭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更为深远。
唐伯虎人物简介之后世评论
![唐伯虎人物简介之后世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ab2d24b2960590c69ec37615.png)
唐伯虎人物简介之后世评论
历史上的唐伯虎确实有一些狂放不羁的行为,如酗酒、狎妓、傲倨、玩世不恭,他的自暴自弃实际上反映着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这正如徐文长的狷介被人们曲解视为“狂生”一样,那都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扼杀了人才,是在人格上的一种变态反应。
其实在读书人中这样的例子又何止像唐伯虎、徐文长二个,只是在唐伯虎身上比较集中典型地具备了这些品格素材。
这些素材恰好为通俗小说所用,并加以渲染附会,从而在民间广泛流传。
这里不免有许多低级庸俗,迎合小市民趣味的东西。
数百年来唐伯虎就是以这样一个优游于山水、闲情于风月的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现的,把唐伯虎的真实形象极大地歪曲了。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五十四岁。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有抱负不甘心沦落的读书人共同的悲剧。
唐伯虎的传说批注
![唐伯虎的传说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2d823c3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8.png)
唐伯虎的传说批注
《唐伯虎的传说》是一部描写明代文人唐伯虎传奇故事的小说,作者是古龙。
以下是对该小说的一些批注:
1.文学风格:《唐伯虎的传说》的文学风格鲜明,富有幽默和
夸张的元素。
古龙以流畅的笔触和幽默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唐伯虎与各种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故事情节。
2.唐伯虎形象:唐伯虎作为主人公,形象鲜明而独特。
他被描
绘成一位天马行空、机智多才、热爱自由的文人,以及一位洞察世情、善解人意的人物。
他的形象充满了艺术家的特质,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3.幽默与讽刺:小说中的幽默元素主要通过唐伯虎和其他角色
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展现出来。
作者利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通过唐伯虎的机智和口才,揭示出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弱点,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4.文化背景:《唐伯虎的传说》以明代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社
会底层百姓的生活和文化风貌。
小说中穿插了大量的民间故事、传说和俚语,使得整个故事更具历史感和民间色彩。
总的来说,《唐伯虎的传说》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幽默讽刺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传奇的文人形象,同时也展示了明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人性的普遍性。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ce25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6.png)
《临李公麟饮中仙》赏析
总结词
此作品反映了唐伯虎对前人绘画的传承与创 新,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独特风格。
总结词
行草相间、刚柔相济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行草书作品行草相间,刚柔相济。他的书法既有 行书的流畅与自然,又有草书的奔放与豪迈。他善于运用 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表现出书法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总结词
温文尔雅、秀逸高洁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小楷作品温文尔雅,秀逸高洁。他的小楷书法结 构严谨,线条流畅自如,字形端庄秀丽,给人以清雅脱俗 之感。他的小楷作品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有个人独特 的艺术风格。
唐伯虎的家族背景
• 唐寅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上曾为官宦世家,但 到唐寅父亲一代已经没落。唐寅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 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经营布匹生意。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唐 寅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02
唐伯虎作品赏析
《桃花庵歌》赏析
总结词
此诗表现了唐伯虎的豁达与超脱,反映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追求。
总结词
笔墨淋漓、气韵生动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花鸟画作品笔墨淋漓,气韵生动。他运用灵活多 变的笔墨技法,描绘花鸟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画面充满 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伯虎的书法风格
总结词
俊逸挺拔、气韵生动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书法风格俊逸挺拔,气韵生动。他的书法作品既 有晋唐风骨,又有宋元意趣,笔法多变,线条流畅自然, 字形结构严谨,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寅》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唐寅》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4682e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9.png)
《唐寅》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唐寅》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唐寅是明朝中期有名的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
大才子唐伯虎的读后感
![大才子唐伯虎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8898d5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e.png)
大才子唐伯虎的读后感说起唐伯虎,那可是大名鼎鼎啊!小时候就从各种影视剧里看到他的传奇故事,一直觉得他神秘又有趣。
最近我深入了解了一下这位大才子,感触还真不少。
唐伯虎,那是明朝时期的风云人物。
他的才华,就像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让人无法忽视。
他能诗会画,书法也是一绝。
每次看到他的作品,我都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这家伙咋这么厉害!就拿他的画来说吧,那细腻的笔触,逼真的色彩,仿佛能把人一下子拉进画中的世界。
我记得有一幅,画中的仕女手持纨扇,神情落寞。
唐伯虎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就把那种哀怨、孤独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盯着那幅画看了好久,试图去感受唐伯虎在作画时的心情。
我想,他一定是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着极深的感悟,才能画出这样打动人心的作品。
还有他的诗,那也是一绝。
不像有些古诗读起来晦涩难懂,唐伯虎的诗通俗易懂,却又韵味十足。
比如那首:“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多直白,多有趣!读着这首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自由自在、洒脱不羁的唐伯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喝酒作乐,逍遥快活。
说起唐伯虎的人生经历,那可真是曲折离奇。
原本他也是个家境不错、才华出众的公子哥,一心想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可命运就爱跟他开玩笑,卷入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科举舞弊案,从此人生急转直下。
要是换做别人,估计早就一蹶不振了,但唐伯虎没有。
他虽然也消沉过一段时间,但后来还是振作起来,寄情于书画,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就在想啊,如果我处在他那样的境遇,能不能有他那样的勇气和坚韧呢?估计很难。
我们现在的生活,稍微遇到点挫折就觉得天要塌了,跟唐伯虎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唐伯虎的感情生活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传说中的“点秋香”虽然多半是后人杜撰的,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家对他风流倜傥形象的喜爱。
不过真实的唐伯虎,在感情上似乎并不顺遂。
他一生经历了多次婚姻的变故,也许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的作品多了一份沧桑和感慨。
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
![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9df9c58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9.png)
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周星驰演绎的唐伯虎点秋香桥段可以说是经典,也让更多人知道了风流才子唐伯虎,在影视剧里,唐伯虎简直就是个人生赢家。
那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唐伯虎(本名唐寅)并没有出身在书香门第,而是出生在为世人所鄙夷的商人家族,但是商也不是富商。
好在唐伯虎不是做生意的料,而是读书的料。
从小就被称为神童,过目不忘。
16岁就考上了秀才,18岁找到真爱,有了小家庭。
但人生中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到了24岁本命年,唐伯虎的命运开始急转直下,先是父母去世,紧接着自己疼爱的妹妹也撒手人寰,这已经让唐伯虎悲痛不已了。
亲人纷纷离去不久后,老婆又难产死了,家里基本就剩他一个人。
好不容易恢复过来,唐伯虎重新娶了个老婆,开始读书备考,29岁那年中了个解元,可就在进京参加最终考试的时候,遇见了一个蠢队友徐经,把他卷进了一宗考试作弊案里面,皇上一听龙颜大怒,结果:清白的唐伯虎被终身禁考。
在那个重农抑商的时代,改变命运只有一个方式:做学霸,考科举,当大官。
对唐伯虎来说,终身禁考,就意味着被切断了一切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一辈子只能做个落魄的穷书生!雪上加霜的是,唐伯虎老婆知道后立刻抛弃了他。
仕途走不了了,连家庭最后的一点安慰也没有了,无路可走的唐伯虎开始堕落。
天天不是喝酒,就是去花街柳巷。
唐伯虎为了有花酒钱,不是帮别人造假画,就是画各种各样的春宫图。
在这段时间,唐伯虎画女人倒是很顺手,而现在所说的说唐伯虎风流啥的,其实跟他画过这么多女人画像有很大关系。
在唐伯虎画里的女人都有一个特点:妆、很、厚,尤其额头、鼻子、下巴,三个地方都涂得特别白,这是明代当时女人很流行的妆容,可以让脸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除了这种风格的,唐伯虎还画了另一种就是仕女图——白描淡彩,也就是主要靠线条来表现画面。
35岁那年唐伯虎突然被当时皇帝的叔叔——宁王重金聘去当幕僚,高兴的他屁颠屁颠地跑去,准备大干一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喜爱的画家--唐伯虎
第一次知道有唐伯虎这个人不是因为他的诗词或者画作,而是周星驰演的《唐伯虎点秋香》,看完这部电影突然就喜欢上了唐伯虎这个角色,而我也因为好奇去翻资料了解到了真正的唐伯虎,也真正的喜欢上了这么一个有骨气,真实的才子。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
与电影中的唐伯虎不一样,真实的唐伯虎并没有可以一掷千金的家底,也没有随变一幅画作就价值千金,可以说他的人生更加真实坎坷。
唐伯虎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他也没有那么风流,妻妾成群,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富有才华却时运不济的人画家、诗人。
唐伯虎是一名优秀的画家,相对于他的诗词,我更喜欢他的画作,尤其是山水画。
中国画里面有很多有名的山水画,唐伯虎的并不是评价最高的,但是给我的感觉确是最好的,相比于外国的那些什么油画,抽象之类的东西,还是国画好看,虽然可能颜色比较单一,但是我觉得我能感受到画的人想表达的东西,让人身临其境。
我很赞同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外国那些艺术家就没几个正常的,活的也不久,在我看来那就完全是自虐,反正我是看不出美在哪里。
还以为他们传出了搞艺术的都不怎么正常的传言,还把中国传统艺术也拉进去了。
所以说,唐伯虎的山水画更有一种在灵魂上的震动,唐伯虎有《骑驴归思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临水芙蓉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看泉听风图》、《牡丹仕女图》、《震泽烟树图》、《吹箫图》、《班姬团扇图》、《杏花茅屋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我不擅长描写的句子,引用那些评价的句子就是唐寅的山水画,在老师周臣影响指导下,学到了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
同时他又参合了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的长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唐伯虎一生坎坷,生活拮据,卖画为生,但是他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让人敬佩,我尤其喜欢他的《桃花庵》这首诗,希望有更多人能喜欢上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