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具特色现代服务业基地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92061b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2.png)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近年来,上海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业得到较快发展。
但仍然存在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不畅、市场化程度不⾼、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对接性较差、⼈才供给和需求结构匹配性不⾼等问题,建议进⼀步理顺服务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设计、降低服务业⾏业准⼊门槛、加快服务业政策实施落地和培育服务业发展增长极等。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现状,问题,对策 关键词: 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三⼆⼀”产业发展⽅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已成为⽀撑上海经济的主⼒。
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主要⾏业得到较快发展。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以建设“四个中⼼”为核⼼的重点服务业⽀撑作⽤凸显 1.商贸业平稳较快增长,电⼦商务发展势头迅猛。
2011年,上海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06年增长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翻了⼀番。
商贸业增加值近五年年均增长16.8%,占第三产业⽐重⽐2006年提⾼5.2个百分点⾄27.3%,居各⾏业⾸位。
电⼦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迅猛。
2011年,上海市电⼦商务交易额⽐2006年翻了⼀番,电⼦商务交易额占全国⽐重达10%,相当于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重达11.7%,⽹络使⽤率和⽹络购物率均居全国⾸位,并涌现了⼀批有特⾊的B2B、B2C企业以及电⼦商务专业服务企业。
2.⾦融业规模显著扩⼤,⾦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近五年,上海⾦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8%,占第三产业⽐重提⾼了5.4个百分点,⾄20.4%。
2011年,上海⾦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2006年增长5.2倍;直接融资总额增长4.7倍。
资本市场、期货市场等规模能级跃居全球前列,各种功能性⾦融机构和新型⾦融机构不断涌现,创新⾦融⼯具和产品有序推出,有⼒地⽀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的全⾯发展,⾦融业调节经济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不断增强。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eefbc6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7.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29•【字号】浙政办发[2010]98号•【施行日期】2010.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9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省发改委)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55号)精神,引导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提出如下意见:一、重要意义服务业集聚发展是世界性潮流。
近年来,我省服务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服务业集聚区。
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还处于成长起步阶段,缺乏经验借鉴,缺乏规划指导,缺乏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保障,一些地方、一些领域还存在盲目发展、无序竞争等问题。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形成服务业企业资源共享、集聚互动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拓展区域经济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有利于强化城市功能和改善城市形象,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为此,必须加快创建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通过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发挥带动作用,引领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二、总体思路(一)指导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要求,顺应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立足基础、突出特色、集约节约、多方参与,选准发展重点,完善保障措施,加快创建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将其打造为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功能的新载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
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69ac65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c.png)
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18•【字号】白山政发〔2021〕6号•【施行日期】2021.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白山政发〔202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事业单位,中省直单位:现将《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白山市人民政府2021年10月18日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关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构建“一体两翼”发展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生产生活“双向促进”、存量增量“双量发力”、内培外引“双管齐下”为重点突破,结合白山实际,着力实施二十大工程的十项重点任务,加快推动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促进服务业加快恢复振兴,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提量、提质,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到2023年,建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省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使服务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二、重点任务(一)突出主攻方向。
1.文旅能级再造。
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构建“一山两江”全域旅游格局,高标准编制《白山市“一山两江”文旅高质量发展总体策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等各专项文化旅游规划,科学指引白山文旅绿色、特色发展。
浅议现代服务业规划重点——以津南区现代服务业规划为例
![浅议现代服务业规划重点——以津南区现代服务业规划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34c6cb7960590c69ec37669.png)
境上 。因此 ,我们 以变革津南 区现代服务业 发 展 环 境 为 规 划 重 点 ,以 促 进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发 展 为 主线 ,在 增 强 现 代 服 务 业 规 划 的公 共 政 策 属 性 方 面进 行 了 尝试 ,归 纳 总 结 出 现 代
服务 业 规 划 的 重 点 , 以期 促 进 现 代 服 务 业 的
发展。
一
、
津 南 区 服 务 业 的 发 展 特 点 与 问 题
( ) 津南 区服 务 业的发展 特 点 一
近 年 来 ,随 着 津 南 区 的经 济增 长 和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服 务业 领 域 不 断 拓 宽 ,服 务 范 围
动 ,使 津 南 区 区 位 优 势 更 加 凸显 ,为 进 一 步
乘 势发 展提 供 了千载 难逢 的机 遇 。 津 南 区 现 代 服 务 业 规 划 编 制 是 在 津 南 区
城 乡 总 体 规 划 基 本 确定 的 前 提 下 进 行 的 ,津 南 区城 乡 总体 规 划 为津 南 区 现 代 服 务 业 的 发 展 预 留 了充 裕 的 空 间 。 目前 ,我 国现 代 服 务
成 津沽 特色 文化 旅游 聚集 区。
f )方 向 引导— — 判 定主 要服 务 区域 与对 象 二
二 也 离不开 工业生 产性 服务 业 的发展 ,三次产 业相 互 依存共 同发 展 。因此 ,生 产性 服务 业 随着津 南 区 和周 边 地 区第 一 、二 产业 的 发 展 和 专 业 细 分 的深
3旅游 观光业 呈现 雏形 。 .
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caa71e8524de518964b7d7f.png)
过程 的下游。生产性服务 业包 括 了信 息 、 发 、 流 、 研 物 中介 、 金 融、 保险及 贸易等 与生 产到销售全过程 的相关服务 。 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 , 发达 国家经 济 的快 速增长 , 乎全 与 几 生产性 服务业 的同步快速发展密切 相关 。据 O C E D对 加拿大 、 美 国、 日本 、 希腊 、 挪威和瑞典 等 14 97~18 的数 据分 析 , 94年 由 于生产性服务业对 生产 企业的有效支持 , 这些 国家都获得 了明 显的竞争优势 。现代服 务业 已成 为国家竞 争力 的重要 构成部
作者 简介 : 吉成 , 14 年 5月出生 ,98年毕 业 于山 何 男,9 5 16 西 大 学 , 受 国务 院特 殊 津 贴 专 家 , 享 山西 省 优 秀 专 家 ; 山 西 省 原
生产性服 务企 业具 备 现代 服务 业共 有 的两个 特 征 : 是 一 “ 高人 力知本 、 术含量 和高附加 价值 ” 三高 ” 高技 的“ 特征 ; 二是 运作过程 中的“ 新技术 、 新业态和新方式 ” 三新” 的“ 特征 。发展
中观上促 进了工业技术进步 与产业 升级 ; 三是从宏观 上提高了
《 辞海》 服务 的解 释 : 为经 济学术语 , 对 作 系指不 以实 物形 式 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 种特殊需要。笔者认为 ,
服务业 系指向商品生产 的变现过程提供 服务产品的企业集合 。 服务业有 服务 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 , 以增值为 目的提供 服务产
关的配套服务业 , 是从 制造业 内部生产服务部 门独立发展起来 的新兴产业。其主要功 能是 为制造业 生产过 程 的不 同阶段提 供服务产品 , 既贯穿 于生产过 程 的上游 和 中游 , 贯穿 于生产 也
锦州高新区:共建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特色模式
![锦州高新区:共建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特色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0cae61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f.png)
锦州高新区:共建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特色模式摘要:多年来,锦州高新区始终坚持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立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高新使命,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资源的发展布局,逐步构建“主体+载体+环境”的创新创业生态,旨在建成具有锦州特色的“科技中关村”。
关键词:创新创业,生态,双创特色模式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5年获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承载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锦州)示范基地、国家火炬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辽宁省科技金融重点示范区等使命任务。
自2020年成功获批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以来,锦州高新区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大数据、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确立了以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渤海大学海纳众创空间、万得汽车新技术研究院为核心的3大特色载体。
其中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一体化孵化服务体系,充分撬动市场化服务资源力量,下设3大孵化平台(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5大服务平台(包括4个主导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和1个创新资源服务平台),共同构建专业分工、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双创生态,为锦州高新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构成锦州双创升级特色模式,助力锦州高新区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在锦州高新区特色载体工作领导小组引导下,按照建设要求,积极推动提升特色载体与科技资源的融通效率与质量,特色载体工作已成为“十四五”时期锦州高新区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特色载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形成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试”创新创业完整链条锦州高新区特色载体拥有渤海大学海纳众创空间、锦州大学科技园、高新区先进材料中试基地,其中渤海大学海纳众创空间作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盘活高校双创资源,形成的创新创业成果有效转化后进入锦州大学科技园继续孵化,大学科技园新材料产业企业初具规模后进入中试基地生产转化,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互动递进和衔接关系,促进了专创融合,打造了锦州高新区创新创业完整的孵化链条。
浙江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浙江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4b7cfcf61fb7360b4c6590.png)
t f h i gPoic , n a zs h urn sut nadpolm cdb hj n rv c.F r e aue r o  ̄a r ne a da l e ecr t i ai n rbe s ae yZ e agPoi e ut r y Z n v n y t e t o f i n h mesrs adsget n nh wt po o edvlp et f oe sriei ut f h agPoic r as ie. n ugsoso o rm t t eeom n dm e c d s yo Z  ̄i rv eae ogvn i o eh om v n r n n l
(. 1 复旦 大学,上海 2 0 3 ; 0 4 3 2 .浙江工商职业技 术 学院,浙江 宁波 3 5 1 ) 10 2
摘要 :回顾 了浙江省发展现代服务 业的政 策背景和 具体举措 ,分析 了浙江省发展现代服务 业的现状和 问题 ,并 就如 何推 动浙江省现代服 务业的发展提 出了对策和建议 。
6 9
共 加 次 妻 的生 产性 公共 服务 平 台建设 。、 源 2浙 省 代~ 发~ 一 享层 皇 较高 錾 曼 资 一 …~ 现 服 业 展 现 江 ~ ” 务 一 的 状 一
、
三 是启 动项 目推 介 。2 1 0 0年 1 1月 ,浙 江省 政府 带领 有关 部 门和 市 、县 政 府 及 企 业 代 表共 20余 人 0 的庞 大 队伍 ,推 出 32个 项 目,向 国 内外 投 资 者 端 7 出 了 丰 厚 的 “ 单 ” — — 围 绕 现 代 商 贸 、金 融 服 菜 务 、现代物流、信息服务 、科技服务 、旅游 、商务 服务 等七 大 服 务业 重 点 领 域 ,集 聚 区 整 体 招 商 项 目 l 8个 ,其 中 与 会 签 约 项 目 4 个 ,签 约 金 额 4 0 9 5 亿元 。 ④ 四是 优 化产业 结 构 。 主要 体 现 在 “ 轮 驱 动 ” 双 , 推动 生产 性 服 务 业 和 生 活 性 服务 业 同 步发 展 。 ( ) 1 生产 性服 务业 发 展 迅 猛 :浙 江 物 流 服 务 业 拥 有 全 国 A级 以上 企业 18家 ,数量 居全 国第一 ;信 息服务 1 业方面 , 0 9 20 年浙江全省 软件销售金额达 5 68亿 1. 元 ,比 20 0 5年 增长 8 .% ;科 技服 务业 发展 初具 规 93 模 ,20 0 9年 全省 科 技 服 务 业 增 加值 约 24亿 元 , 比 2 20 0 4年增 长 14 ,年 均增 长 1. 8 。 ( ) 生 活 3% 84 % 2 性服 务业 不 断丰 富 :商贸 流通 业发 展 水 平 明显 提 升 , 市场成交总额、超亿元市场数量 、单个市场成交额 等 3项 指 标连 续 多 年 居 全 国首 位 ;旅 游 业 发 展 优 势 进一 步 凸显 ,20 0 9年 全 省 旅 游 业 总 收 入 较 “ 五 ” 十 末 年 翻 了近 一 番 ,提 前 完 成 规 划 目标 ;文 化 服 务 业 发展 取得 长 足进 展 。 “ 十一 五 ” 以来 ,全 省 文 化 产 业 年 均增 长 1 % 。 5 ⑤ 五是 推进 现 代 服 务 业 集 聚发 展 。浙 江 省 充 分 借 鉴 国际现 代 服务 业 集 群 的发 展 经 验 ,认 为 政府 的 引 导和培育是 当前浙 江发 展现代服 务业 的关 键 因素。 2 1 7月 ,浙江省公布的 《 00年 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 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提出了 “ 2 1 年在全 到 02 省范 围 内创建 10家左右 的现代 服务 业集 聚 示 范 区 ” 0 的发展 目标 ,在 此 目标 之 下 ,全 省 在 今 后几 年 内将 重 点创 建 总 部 基 地 、物 流 园 区 、创 意 产业 园 等 九 类 现代 服务 业集 聚示 范 区 ,引 导 推 动 浙 江 现 代 服 务 业 集 聚发 展 。 目前 ,浙 江全省 首 批创 建 的 4 0家现 代 服 务 业集 聚 示范 区和 20多个 服务 业 集 聚 区块 已经 初 0 见 成效 ,成为 引领 全省 服务 业发 展 的重要 引 擎 。 六 是 强化 服 务业 体 制 改 革 和 政 策 扶 持 。 “ 一 十 五” 以来 ,浙 江 省 逐 步 加 大 服 务 业 体 制 改 革 力 度 , 以杭州 、宁波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 ,着 力 破 除影 响服 务 业 发 展 的体 制 机 制 障 碍 。强 化 服 务 业 的政 策 引导 ,20 0 8年 出 台 了 《 于进 一 步 加 快 发 关 展服务 业 的实施 意 见》 ,成 为 当时全 国各 省 ( 、 市 区 ) 已经 出 台 的服务 业 政 策 中 “ 金 量 ” 最 高 的政 含 策 ,有 力 激发 了各 地 发 展 服 务 业 的积 极 性 。加 大 财 政 资金 投 人力 度 ,从 2 0 起省 财政 每 年安排 50 09年 00 万元 服务 业发 展 引导 资 金 ,优 先 扶 持 具 有 引 领 带 动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a16579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e.png)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30•【字号】成办发[2011]110号•【施行日期】2011.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办发〔2011〕110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1年10月,我市被科技部列为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试点期限为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
根据科技部《关于开展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的函》(国科函高〔2011〕180号)要求,为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及基本原则(一)总体目标。
深化集成电路设计、数字新媒体、软件、信息安全等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开发一批现代服务科技产品和知名服务品牌,形成现代服务业产品链;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综合研究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现代服务业技术平台,形成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实施一批现代服务科技示范工程,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服务业应用示范体系;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聚集区,带动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依托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力争到2014年,完成科技示范工程5-8个,建成现代服务技术平台10-15个,建成现代服务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5家以上,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40家以上;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4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3%以上,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3%;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全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国内高端服务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和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世界一流的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cc32a8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2.png)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12•【字号】宁委发[2007]3号•【施行日期】2007.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的意见(宁委发(2007)3号2007年1月12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根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战略重点,现就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条件推进江南江北地区协调发展,一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大问题。
无论是从现实需要还是从未来发展看,“整体提升江南、加快建设江北”都是实现我市区域间和谐发展,进而构建“以江为轴、跨江发展”新格局的根本战略。
要抓住长江两岸统筹发展日趋成熟的机遇,通过实施跨江发展,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提升城市辐射功能,不断推进江南江北融合互动,走出一条江南江北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
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迫切要求。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总纲领。
江北地区不仅是全市全面达小康的重点地区,更是建设新南京的潜力所在。
实施跨江发展战略,必将加快江北地区发展步伐,从而推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是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提升江北地区乃至全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五个中心”建设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提出的发展要求,也是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重大战略。
江北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产业发展和生态资源优势。
实施跨江发展战略,必将有力地支撑“五个中心”建设,推动江北乃至全市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
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江南江北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2018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2018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55e123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e.png)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2018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3.09•【字号】•【施行日期】2018.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2018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漯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漯河市2018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3月9日漯河市2018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适应促进产业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新需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深入落实新时代漯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4321”工作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载体平台打造、重点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培育为抓手,坚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并重、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与培育新兴服务业并举,大力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带动全市服务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为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建设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提速扩量。
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5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结构优化。
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升,商贸流通、房地产、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转型创新加速,电子商务、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壮大。
地位提升。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对周边资源要素的吸附集聚能力明显增强,豫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ebf5b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6.png)
1 引言现代服务业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固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劳动就业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2]。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将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促进服务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是新时代的要求。
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先发地,借助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新经济,2022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2万亿元,对全省生产总值贡献达28.1%。
浙江也深化服务业改革,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率先在电商、物流、贸易、金融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如阿里巴巴、物产中大等,对服务业转型升级有溢出带动作用[3]。
为了更好发挥浙江自身的优势,全面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分析了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梳理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以提出促进现代服务业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建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2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2.1 现代服务业范围界定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正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表述,并沿用至今[4]。
根据2012年《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的定义,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
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四新、三高、两少”是现代服务业区别于传统服务业的显著特征[5]。
目前,我国尚未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和行业范围给出权威标准,研究学者对现代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也尚未达成统一[6-8]。
通过参考《“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和《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结合浙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本文对现代服务业统计范围采取了较为宽泛的界定标准,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分类标准筛选出10个行业门类作为现代服务业,其中包括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c98f2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6.png)
[ 文章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3283(2021)06-0035-03
Effect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Hunan Province
lnLm 1.515***(6.208) 1.390***(6.47*(2.127)
lnQs 0.173**(2.570) 0.145***(1.592) lnQm 0.205***(4.266) 0.286***(4.026)
lnMar 0.214**(2.197) 0.209(2.238) lnMar -0.242**(-2.553) -0.289**(-2.900)
用市场化指数表示
现代服务业的产出水平 用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表示
现代服务业资本投入 用现代服务业的固定投资来表示
现代服务业的劳动投入 用现代服务业企业年末从业人 数表示
制度环境
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值表示
对外开放度
用外贸依存度表示
注:市场化指数采用樊纲、王小鲁等计算市场化指数的 方法,得出 2005-2018 年湖南的市场化指数。
选取 2005-2018 年湖南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 业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湖南各年度的统计年 鉴。为消除价格水平影响,以 2005 年为基期,对先进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固定投资额分别进行平 减处理。模型中各变量的统计描述如表 2 所示。
表 2 各变量统计描述
Variable Observation Mean
业融合发展的效应,有利于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 求,解决我省在先进制造业中面临的问题,形成“两业 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推进湖南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 化、落实“智造强省”建设和“三高四新”战略。
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c46922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b.png)
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9.28•【字号】•【施行日期】2023.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为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全省服务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放大发展优势,加快补齐短板,激活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到2025年年底,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三年年均增长5.5%以上,达到5.5万亿元左右。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每年增加1000家以上,总量超过1.5万家。
培育形成现代服务业重点骨干企业1000家、领军企业300家、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20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20个。
二、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产业新体系(一)巩固提升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势1.现代物流。
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通用机场、港口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完善联运枢纽网络。
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网络优势,推进物流园区建设。
发挥我省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物流资源集聚优势,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和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发展壮大。
完善网络货运支持政策,促进网络货运企业快速发展。
现代服务产业区泰达项目介绍PPT课件
![现代服务产业区泰达项目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8dcd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8.png)
持续增长。
竞争格局激烈
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 但各自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市场 地位。
合作机会多样
企业之间合作空间大,可通过产业 链整合、协同创新等方式实现互利 共赢。
政策支持及资源优势
政策支持力度大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 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
产业结构多元化
涵盖现代服务业、高新技 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多 个领域,形成互补性强的 产业生态。
产业特点鲜明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注重创新研发和技术成果 转化,具备较强的科技创 新能力。
产业链完善
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众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
市场需求旺盛
感谢您的观看
02 产业区现状分析
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01
02
03
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紧邻 交通枢纽,便于人员和物 资流动。
交通网络发达
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 航空和水运交通网络,可 实现快速便捷的货物和人 员运输。
物流配套完善
区域内拥有多个大型物流 园区和配送中心,提供全 方位的物流服务。
产业结构及特点分析
现代服务产业区泰达项目介绍ppt 课件
目 录
• 项目背景与概述 • 产业区现状分析 • 泰达项目规划与设计
01 项目背景与概述
泰达项目背景介绍
泰达集团简介
市场需求分析
泰达集团是一家专注于现代服务业的 大型企业,拥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良 好的市场口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 速,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泰 达项目应运而生,以满足市场需求。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5de097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d.png)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1.01•【字号】朝政办发〔2021〕45号•【施行日期】2021.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朝阳市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1月1日朝阳市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规划部署,谋划实施朝阳市中长期服务业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朝阳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将服务业打造成全市转型升级新引擎和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为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壮大人才队伍,提高职业素养,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支撑服务业强市建设。
坚持市场主导、质量引领。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服务品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公平竞争中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健全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打造以标准、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8919f3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5.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1.20•【文号】发改地区[2010]97号•【施行日期】2010.01.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0]9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 5号)精神,现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
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要认真领会国务院对《规划》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请安徽省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密切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
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结合《规划》的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9ba1b54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5.png)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10•【字号】德政办字〔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德城区、陵城区、齐河县人民政府,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为推进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出如下意见。
一、任务目标以德州市德城区、陵城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运河开发区(以下简称“四区”)为德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核心区域,以周边旅游、人文资源为补充,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契机,发挥我市北接京津冀,南融省会经济圈,西联沿黄领域相关城市,东达渤海湾的十字枢纽地位,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业态创新,提升文化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行业能级,实现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增效,打造“立足鲁西北、服务冀东南、辐射京津冀鲁地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二、工作重点(一)繁荣夜经济、打造消费热点促进知名商贸企业全面布局。
建设一批24小时便利店。
发展一批高品质夜营餐饮店铺。
打造一批24小时城市书房。
延长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等现有文化场馆开放时间,丰富大剧院夜间文化演艺活动品类和场次。
依托城市夜景灯光、地标性建筑、商业中心、步行街、剧院、演艺中心、文化产业园区、景区等场所,融入美食简餐、咖啡茶饮、深夜影院等周末品牌文化。
举办富有地域特色的旺季夜市、消夏美食节、文化艺术节、音乐节、啤酒节等节庆活动,营造宜商宜游的消费体验环境。
打造董子文化街、董子文化巷、岔河(唐人中心、万达中心)、德百奥莱中心、长河公园、运河九龙湾、运河古街、德州学院步行街等一批夜游经济带。
大连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变
![大连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eb97ac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0.png)
大连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变历史的选择: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依托沿海区位和对外开放等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贯彻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战略以来,全市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特别是物流、金融、软件信息、商务中介、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连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金融、商务、商贸、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国知名软件外包基地。
2006年,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32亿元,比2000年增长1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实现税收104亿元,占地税收入的70%,成为税收增长的主要源泉;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近50%,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现代服务业正在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
1.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国际性城市的建设进程。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表明,当人均GDP达到4000 8000美元时,服务业将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我市目前人均GDP达到了5000美元以上,正处于经济结构的重要转型期,所确定的以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为重要内容和发展服务经济的方向,正是国际性城市应有内涵。
因此构建和形成完善配套的现代化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配套服务,着力发展国际物流、金融、软件信息、研发、商务会展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使大连尽快成为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现代信息中心和重要的旅游城市。
2.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大连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和改革开放的前沿,担负着服务辽宁,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加速东北快速发展的重任。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除满足本地区内的生产、生活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东北及东北亚地区开辟广阔市场,提供加强全方位联系和合作的舞台。
因此,我市应继续加大功能性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尽早实现由强势生产型城市向区域服务型城市转变,同时也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开辟新空间、注入新动力、创造新优势。
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72aede4856a561252d36f1f.png)
间, 提升城市综合 服务功能 和辐射化提供高 品质 、 全方 步解放思想 , 改革创新 , 切实把思想从 搞经济 发展就 位 的服务 , 打造全市经济发展 的服 务基地 。 是办工厂 、发展工 业经济 的观念 中解放 出来 。坚持
U
2 0 l 3年 第 5期
“ 建设 湖 北 幸 福 县 域 之 西 陵, ’ 专栏
“ 精 品示范 、 高端 引领” 的总要求 , 坚 持建设现 代服务 来培 育和打造 , 招引 国际国内金融 、 保险、 证券 、 信托 、 业核心 区总 目标 , 坚持 “ 总部 经济带动 、 服务 经济主 担保 等行业 巨头将鄂西渝 东的分支机构 、 行政 总部 、 导、 都 市工业 推动” 产业结构 调整的总方 向 , 坚持 ‘ ( 发 结算总部等设 在西陵 , 扶持发展金融 咨询 、 资产评估 、 展 商务楼宇 、 引进 企业 总部 、 推动产业聚集” 总体 发展 信用评级 、 投 资策划 、 租赁典 当等金融 中介服 务业 , 形 思路, 加 快实施 ‘ 觋 代服务业 、 旅游服 务业 、 文化产业 成与现代化特大城 市相匹配的城市金融体系 、 中小 企 发展” 的规划 , 加快发展 总部楼 宇经济 , 突破发展金融 业 融资体 系 、 直接投资 体系和 中介 服务体 系。 加强金
别是三峡大学 、 三峡 职业 技术学 院 、 7 1 0研究所 等院 校和研发机构 以及三峡 开发总公 司 、 葛洲坝集 团 、 宜
宜昌 2 0 1 1 年人均 G D P 为8 3 7 0 美元 , 表 明宜 昌正 化集 团、 宜 昌船舶柴油机公 司等中央和省属企业在辖 区的布局 , 使西 陵区发展现代 服务业具备得大独厚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最具特色现代服务业基地
打造最具特色现代服务业基地
2011/11/30 10:28:23 作者:root 点击数:102 评论共:0条
收藏此页
“中部声谷,呼叫全球。
”
11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在洛调研期间,实地察看了位于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内的中国移动呼
叫中心项目,并盛赞:“这个项目前景极其广阔,价值难以估量!”
和中国移动呼叫中心项目一起,恒生科技园、国家863软件孵化器、顺兴信息通信产业园等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正在这个全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内迅速崛起。
去年,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00亿元,财税总收入7.8亿元。
目前,集聚区内有企业576家,新开工和在建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20个,投资总额
达150亿元。
如何打造中原最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基地?该产业集聚区提出“一线五园”建设思路。
其中,“一线”指开元大道东段城市经济景观带;“五园”指开元门生态商务区、信息服务业产业园区、唐风带文化旅游商业园区、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关圣文化产业园。
——开元大道东段城市经济景观带开元大道横贯
产业集聚区。
为加快开元大道沿线产业升级,我市将原布局低效的工业项目退出,建设楼宇经济产业带,规划建设40
余栋高层商务楼(含5栋四星级以上酒店、10余栋5A级写字楼及金融街),全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商务金融走廊”。
——开元门生态商务区项目占地420亩,总投资25亿元。
以“生态、文化、时尚”为宗旨,以打造中西部最佳花园式生态商务办公公园为目标,计划引进百家企业总部及金融、信息、设计创意等第三方配套服务企业进驻,打造生态商务新地标、城市品牌新亮点。
——信息服务业产业园区该园区已被省发改委命
名为“特色产业园区”,占地3000亩。
其中,与省相关部门共建的“洛阳呼叫中心产业园区”、“洛阳信息通信产业园”、“洛阳电子商务产业园”已挂牌运营。
目前,恒生科技园、863软件孵化器项目已动工建设,中国移动2万座席中部呼
叫基地项目已启动。
预计到“十二五”末,中国移动在洛的呼叫总席位将达到3万座席,实现就业近1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这里将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信息服务业外包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部声谷”。
——唐风带文化旅游商业园区项目占地240亩,总投资约30亿元。
园区建筑风格体现隋唐文化精髓,重点开发“唐风坊”、“洛阳胡同”等特色文化旅游商业街。
——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围绕关林商贸城规划建设
百货配送、医药集散、汽车销售、冷链物流、建材市场等五大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打造中部地区综合性商贸物流中心知名品牌。
——关圣文化产业园对关林景区进行提升改造,配套建设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生态观光等景区服务设施,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综合园区。
与此同时,该产业集聚区还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新城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今年,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中国移动中部地区2万座席呼叫基地项目成功落地。
正是在这个“龙头”项目的强力带动下,国家863软件孵化器、鼎盛国际等重大服务业项目接踵而至。
到“十二五”末,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的陆续投用,产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总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实现就业10万人,未来这里将成为中原经济区产业转型的亮点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