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控制系统系统地分析资料报告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z 或 w 特征方程的系数,按照下述方法构造(2n-3)行、(n+1)列朱利阵列,见表8-2:
w 1 其中比较常用的代数判据就是劳斯判据。
式中z和w均为复数,分别把它们表示成实部和虚部相加的形式,即
其模等于1,与频率ω无关;其相角为ωT,随频率ω 而改变。
可见,S平面上的虚轴映射到Z平面上,为以原 点为圆心的单位圆。
当s位于S平面虚轴的左边时,σ为负数, z eT
小于1。反之,当s位于s平面虚轴的右半平面时,为 正数,z eT 大于1。s平面的左、右半平面在z平 面上的映像为单位圆的内、外部区域。
z 1 z 1
当动点z在Z平面的单位圆上和单位圆之内时,应满足:
式中z和w均为复数,分别把它们表示成实部和虚部 |a0|< an, |b0|>|bn-1|, |c0|>|cn-2|
可见,S平面上的虚轴映射到Z平面上,为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 082, 满足|b0|>|b3|
根据给定的D(z)知:
相加的形式,即 1(s),试求系统稳定时k的变化范围。
(1)当采样周期T分别为1(s),0.
z x jy
w u jv
因此,必须采用一种新的变换,使z平面上的单位圆,在新的坐标系中的映象为虚轴。
化简后,得W域特征方程
显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λ1、λ2、…λn即是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
因此,必须采用一种新的变换,使z平面上的单位圆,在新的坐标系中的映象为虚轴。
线性采样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图8-21:线性采样系统结构图
线性采样系统如图8-21所示。 其特征方程为
D(z) 1 GH(z) 0
EDA实验报告4_ADC采样控制电路
EDA实验报告4_ADC采样控制电路引言:ADC(模数转换器)是将模拟信号(连续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离散电压)的一种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ADC采样控制电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通过控制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ADC采样控制电路,以提高ADC的性能表现。
一、实验目的:1.了解ADC采样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2.学习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的设置方法;3.提高ADC采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器材:1.ADC模数转换器;2.电压源;3.可调电阻;4.示波器;5.杜邦线。
三、实验步骤:1.将ADC模数转换器与电压源连接,并通过示波器观察转换后的数字信号;2.调节可调电阻,改变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3.分别记录不同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下的ADC转换结果;4.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ADC采样控制电路的工作特点。
四、实验原理:ADC采样控制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控制ADC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采样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采样次数,采样时间是每次采样持续的时间。
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的设置直接影响到ADC转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得到不同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下的ADC 转换结果,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采样频率越高,转换结果的准确性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和功耗;而采样时间越长,可以减少ADC转换时的噪声干扰,但也会增加转换所需的时间。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利用ADC采样控制电路,通过控制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提高了ADC的转换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的设置对ADC转换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以实现满足系统要求的ADC采样控制电路。
1."ADC采样控制电路设计与实施",XXX,XX出版社;2.“ADC采样控制电路设计要点分析”,XXX,XXX杂志,20XX年,第XX期,第XX-XX页。
(自动控制原理)采样控制系统
且有 deg M( s ) ≤ deg N( s )以及 deg N( s ) = n . 展开成部分分式和的形式, 将 X(s)展开成部分分式和的形式,即
n
Ai X(s)= ∑ i =1 s + si 式中: 的零点, 的极点, 式中: i 为 N(s)的零点,即 X(s) 的极点,且设为 s
①线性性质 若 Z[ x1(t )] = X 1( z ), Z[ x2(t )] = X 2( z ) , a1, a2为常数 则 Z[a1 x1(t )+ a2 x2(t )] = a1 X 1( z )+ a2 X 2( z ) ②平移定理 若 Z[ x(t )] = X( z )
Z[ x(t + kT )] = z k X( z )− z k − j x( j ) ∑ 则 j =0 Z[ x(t − kT )] = z − k X( z ) 若 k = 1时,有 Z[ x(t + T )] = z[ X( z )− x(0)] Z[ x(t − T )] = z −1 X( z )
若上述级数收敛,则称 E ( z ) 为采样信号的z变换。 为采样信号的z变换。 若上述级数收敛, 为了书写方便, 为了书写方便,通常写成 E ( z ) = Z [e(t )] ,但仍理 变换。 解为是对取 Z 变换。
(2)常用函数的 Z 变换和 Z 变换的性质 变换见表8 1)常用普通时间函数的 Z 变换见表8-1 表8-1 Z 变换表
* n=0
+∞
( n 式中 e nT ) = e t )t = nT , (
自控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学习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控制系统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3. 掌握PID控制原理及其参数整定方法,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
4. 了解采样控制系统的特性,掌握采样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计算机:一台2. Matlab/Simulink软件:一套3. 控制系统实验平台:一套(含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三、实验内容1. 连续控制系统设计(1)根据给定的系统传递函数,设计一个稳定的连续控制系统。
(2)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3)调整系统参数,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
2. PID控制(1)根据给定的系统传递函数,设计一个PID控制器。
(2)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PID控制器的效果。
(3)调整PID参数,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
3. 采样控制系统(1)根据给定的系统传递函数,设计一个采样控制系统。
(2)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采样控制系统的效果。
(3)调整采样频率和控制器参数,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
四、实验步骤1. 连续控制系统设计(1)建立系统传递函数模型。
(2)根据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类型(如PID控制器)。
(3)设计控制器参数,使系统满足稳定性、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等要求。
(4)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系统性能。
2. PID控制(1)根据系统传递函数,设计PID控制器。
(2)设置PID控制器参数,使系统满足性能要求。
(3)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PID控制器的效果。
(4)调整PID参数,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
3. 采样控制系统(1)建立系统传递函数模型。
(2)根据系统要求,设计采样控制系统。
(3)设置采样频率和控制器参数,使系统满足性能要求。
(4)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采样控制系统的效果。
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采样控制系统(2)
11
脉冲传递函数(10)
1.有采样开关分隔的两个环节串联时,其脉冲传递函数等于各 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之积。
X (z) G1(z) R(z)
C(z) G2 (z) X (z)
将X(z)代入C(z) C(z) G2 (z)G1zRz
Cz Rz
G1
z
G2
z
2.没有采样开关分隔的两环节串联时,其脉冲传递函数为各个
2021/2/20
第九章 计算机采样控制系统
15
脉冲传递函数(14)
令
G' p s Gp ss
并根据前面介绍的环节串、并联脉冲传递函数求取方法,参照上图
,则带保持器的广义控制对象脉冲传递函数
Gz
C1
z C2 U z
z
G1z
G2
z
G1z
C1 z U z
Z
Gp' s
Z
g p' t
G2z
1 G1H (z)
闭环传递函数 (z) 的推导步骤:
1) 在主通道上建立输出 C(z)与中间变量 E(z)的关系;
2) 在闭环回路中建立中间变量 E(z) 与输入 R(z) 的关系;
3) 消去中间变量 E(z),建立C(z) 和 R(z) 的关系。
2021/2/20
第九章 计算机采样控制系统
21
脉冲传递函数(20)
Gz ZGs
即符号 ZGs、ZL1Gs 和 Z g*(t) 、 ZgkT 是等价的。
Gz Zg*(t) ZgkT ZL1Gs ZGS
2021/2/20
第九章 计算机采样控制系统
7
脉冲传递函数(6)
如果系统的输入为任意函数 的采样脉冲序列 r(kT) ,其Z变换
系统控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系统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最少拍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3. 了解输入信号对最小拍控制系统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最少拍控制系统是一种直接数字设计方法,其目的是使闭环系统对于某种特定的输入在最少个采样周期内达到无静差的稳态,使系统输出值尽快地跟踪期望值的变化。
其闭环传递函数具有形式:\[ G(s) = \frac{1}{(z-1)^N} \]其中,N是可能情况下的最小正整数。
这一传递形式表明闭环系统的脉冲响应在N个采样周期后变为零,从而意味着系统在N拍之内到达稳态。
三、实验设备1. 硬件环境:- 微型计算机一台,Pentium 4以上各类微机2. 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仿真软件:MATLAB6.0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计算控制器:- 按照系统要求计算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
2. 构造系统结构图模型:- 在Simulink下构造系统结构图模型。
- 取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和单位速度信号。
3. 设计控制器:- 设计控制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型,标明参数,打印结果。
4. 观察系统输出波形:- 观察系统输出波形在采样点以外的波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位阶跃输入下的最少拍有纹波控制系统:- 通过仿真,可以得到单位阶跃输入下的最少拍有纹波控制系统的输出波形,如图1-2所示。
- 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在3个采样周期内达到稳态,且稳态误差较小。
2. 单位速度输入下的最少拍有纹波控制系统:- 通过仿真,可以得到单位速度输入下的最少拍有纹波控制系统的输出波形。
- 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在3个采样周期内达到稳态,且稳态误差较小。
3. 输入信号对系统的影响:-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可以观察到输入信号对系统输出波形的影响。
- 例如,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系统输出波形呈现出明显的纹波现象;而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速度信号时,系统输出波形则较为平滑。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姓名胡晓健班级13学号08001331课题内容1、应用采样工作原理和离散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设计采样控制系统。
2、掌握采样控制系统的特点及采样控制系统仿真的特殊问题,运用采样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的一般方法(差分方程递推求解法和对离散、连续部分分别计算的双重循环法)及Simulink 对系统进行仿真。
3、给出仿真设计方案和仿真模型。
4、仿真分析。
具体内容:采样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一. 设计要求① 设被控对象sss G o +=21)(,采用零阶保持器,数字控制器为5.015.2)(+-=z z z D ,采样周期T=0.1s 。
应用差分方程递推求解法求系统输出的单位阶跃响应,并求其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
设计方案和实现差分方程递推求解法在构成采样控制仿真模型时,若连续部分不要求计算内部状态变量或不含非线性环节,则可以同样的采样周期分别建立离散部分和连续部分的差分方程,然后采用差分方程递推求解。
由题意可知被控对象不含非线性环节且不要求计算其内部状态变量,为了简化仿真过程并提高仿真精度,将连续部分的离散化模型嵌入到整个仿真模型中,即求出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离散化模型),得到系统的差分方程后递推求解由题意得数字控制器(离散部分)为5.015.2)(+-=z z z D求解传递函数的程序如下:Ts=0.1 %采样周期num1=[1]den1=[1,1,0]G1c=tf(num1,den1)G1d=c2d(G1c,Ts) %采用零阶保持法进行系统变换G2d=tf([2.5 -1],[1 0.5],0.1)Gd=G1d*G2dGHd=feedback(Gd,1) %建立闭环系统模型Ts =0.1000num1 =1den1 =1 1 0%G1c的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1-------s^2 + s%G1c转换后的Z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0.004837 z + 0.004679----------------------z^2 - 1.905 z + 0.9048Sampling time: 0.1%G2d的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2.5 z - 1---------z + 0.5Sampling time: 0.1%开环系统的Z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0.01209 z^2 + 0.00686 z - 0.004679------------------------------------z^3 - 1.405 z^2 - 0.04758 z + 0.4524Sampling time: 0.1%闭环系统的Z 传递函数 Transfer function:0.01209 z^2 + 0.00686 z - 0.004679 ------------------------------------z^3 - 1.393 z^2 - 0.04072 z + 0.4477Sampling time: 0.1由上式可知当采样周期为T =0.1s 时,连续部分的脉冲传递函数为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系统差分方程为求解差分方程的MATLAB 程序如下clear allm=2;n=3; % 明确脉冲传递函数分子m=2;分母n=3 A=[-1.393 -0.04072 0.4477]; % 脉冲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的系数行向量 B=[0.01209 0.00686 -0.004679]; % 脉冲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的系数行向量R=zeros(m+1,1); % 建立参与递推运算的输入信号序列存储列向量Y=zeros(n,1); % 建立参与递推运算的输出信号序列存储列向量 T=0.1; % 明确采样周期T =0.1sM=150; % 设定仿真总时间为M*T=15s(进行M=150次递推计算) yt=0;t=0;for k=1:MR(k)=1; % r (t )=1(t )的离散序列R(0)=R(1)=…R(k)=1 R=[R(k);R(1:m)];% 刷新参与递推运算的输入信号序列 yk=-A*Y+B*R; % 递推运算21219048.0905.1104679.0004837.0)(----+-+=zzz z z G 3213214477.004072.0393.11004679.000686.001209.0)()(1)()()()()(------+---+=+==zz z zzzz G z D z G z D z R z Y z G cl )3(004679.0)2(00686.0)1(01209.0)3(4477.0)2(04072.0)1(393.1)(---+-+---+-=k k r k r k y k y k y k yY=[yk;Y(1:n-1)];% 刷新参与递推运算的输出信号序列yt=[yt,yk]; % yt 为记载各采样(kT)时刻输出响应的行向量 t=[t,k*T]; % t 为记载各采样(kT)时刻的行向量(与yt 对应) endplot(t,yt,'*k'); % 绘制各采样(kT)时刻的输出响应图 grid;xlabel('time(s)'); ylabel('y(kT)');超调量 σ% 指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p)与终值h (∞)的差与终值h (∞)比的百分数h(tp)-h %*100%h σ∞=∞()()峰值时间 tp 指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 tr 指响应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需的时间求超调量的程序 maxy=max(yt); yss=yt(length(t));pos=100*(maxy-yss)/yss求峰值时间的程序 for i=1:50if yt(i)==maxy,n=i;end endtp=(n-1)*15/length(t)求上升时间的程序 for i=1:50if (yt(i)<yss*0.1),t1=i;end if (yt(i)<yss*0.9),t2=i;end endts=(t2-t1)*15/length(t)测试和结果.输出的单位阶跃响应为由程序算出的超调量,峰值时间和上升时间超调量pos = 14.0155峰值时间tp =3.5762上升时间ts =1.6887由上面两张截图算出的超调量σ%=(1.163-1.02)/1.02=14.02%峰值时间tp=3.6由上面两张截图可得上升时间tr=2-0.4=1.6性能分析该仿真算法不仅简单易行且仿真精度高。
自控原理II实验采样系统校正报告
采样系统校正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连续系统设计方法对采样系统进行设计。
2.掌握采样系统中采样周期的选择方法。
二、实验内容采样控制系统如图10-1所示,选择合理的采样周期,设计串联校正装置的参数k 、a 和b ,使校正后系统满足的期望性能为:Mp ≤5%,tp ≤0.5秒。
图10-1 采样控制系统三、实验步骤1、 从期望的性能指标,求出2阶系统的期望极点。
*17.077.07j λ=-+*27.077.07j λ=--2、 按照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设计校正装置参数k 、a 和b 。
(1) 设计校正器为:s a ks b ++ 使得它的一个零点与可控对象的一个极点抵消,加入校正器后,开环传递函数为:()010()kG s s s b ∴=+(2)加入校正器后,特征多项式为:2100s b s k ++=(3)利用期望极点求出希望的特征多项式:**212det()()()14.1100sI A B K s s s s λλ--=--=++(4) 对比(2)、(3)步中的特征多项式,求出K 和b 。
K=10 a=0.1 b=14.13、在MA TLAB环境下,对校正后的系统性能进行仿真验证。
四、实验结果:T:0.5ST:0.1ST:0.01ST:0.005S结论:采样周期设置得越小,超调量越小,峰值时间也越小,五、思考题1、将连续系统的设计方法用于采样系统设计,应注意那些问题?注意采样周期的选择。
2、设计采样系统的校正网络,可采用那些方法?如果性能指标以单位阶跃响应的峰值时间、调整时间、超条量、阻尼比等时域特征量给出时,一般采样根轨迹校正。
如果性能指标以稳定裕量的形式给出,采用频率法校正。
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分析
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分析在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中,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帮助工程师们了解设备的状态,还可以帮助他们预测问题并对其进行修理。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分析。
数据采集技术为了收集工程师们所需的数据,采集技术使用了大量的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可以收集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振动、电流等等。
这些数据可以被采集、存储和分析,以便工程师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设备状态和运作情况。
在数据采集方面,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第一个是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是指数据的更新速度,它必须足够快,以便工程师们能够即时了解设备状态。
其次,数据的精度也非常重要。
精确的数据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分析的准确性。
最后,数据采集的可扩展性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系统必须可以轻松添加或减少传感器,并且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
数据处理技术获得数据后,需要进行处理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被分析。
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分析、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方面。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预测设备的维护需求,优化生产过程,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在数据分析方面,有几个主要的技术。
首先是关联分析。
关联分析可以自动识别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第二是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可以将相似的数据分为一组。
这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识别设备运行中的特定事件,例如故障、停机或维护事件。
最后是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可以自动检测异常数据点,例如粘滞点或功率异常。
统计学方法也可以用于工程数据分析。
他们可以用于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来说,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预测未来生产过程及问题,并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成功率。
最后,机器学习方法也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
机器学习基于数据来训练模型,以便能够自动分类、预测和识别模式。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机器学习可以自动识别设备运行中的特定事件,并在出现问题时发出警报。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实验报告引言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扰动作用下,能否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实验,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对结果进行报告。
实验设备和方法设备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如下:1.一台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实验设备2.一台电脑方法1.将实验设备接通电源,等待设备启动完毕。
2.打开电脑,运行实验软件。
3.在实验软件中设置实验参数,包括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采样时间等。
4.开始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结论。
6.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二阶惯性系统作为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G(s)=\\frac{1}{(s+1)(s+2)}$。
我们使用了PID控制器进行控制,并设置了合适的参数。
实验过程中,我们输入了一个单位阶跃信号,观察系统的响应。
通过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系统的超调量为5%;2.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1;3.系统的调节时间为2秒。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系统的超调量很小,说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2.系统的稳态误差较小,说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系统的调节时间较短,说明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快。
综上所述,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通过实际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无。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
系统性能的保证
01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只有稳定的系统才能保证
其性能。
避免系统失控
02
不稳定系统可能导致系统失控,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需要进行
稳定性分析。
优化系统设计
03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指导系统设计,优化系统参数,提高系
统性能。
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时域分析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响应曲线来判断系统的稳定 性。
采样周期过长
可能导致系统对快速变化的过程参数响应不足,同样影响系统的 稳定性。
合适采样周期
选择合适的采样周期是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关键,需要根据具体应 用场景和系统特性进行合理设置。
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01
02
03
控制增益过大
可能导致系统超调量增大, 甚至出现振荡,影响系统 的稳定性。
控制增益过小
案例二:某电力系统的采样控制稳定性改进
总结词
该案例针对某电力系统的采样控制稳定 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VS
详细描述
该案例中,研究者首先对电力系统的采样 控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发现系统存在不 稳定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提 出了一种新的采样策略和控制算法。通过 实验验证,新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 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效果。
采样控制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推动 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采样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采样控制系统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样 控制系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采样控制系 统的理论和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核酸采样上机情况汇报材料
核酸采样上机情况汇报材料
近期,我单位对核酸采样上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总结。
在此,我将向大
家详细介绍我们的工作情况和成果。
首先,我们对核酸采样上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统计。
经过统计分析,我
们发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核酸采样上机情况整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各项指标均有所提升,说明我们在核酸采样上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次,我们对核酸采样上机的流程和操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优化。
我们针对
核酸采样上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通过不断地优化流程和操作,我们提高了核酸采样上机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核酸采样上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设
备管理制度,加强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了核酸采样上机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对核酸采样上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估。
我们对过去一段时
间内的工作成绩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我们还对未来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进行了规划和部署,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在核酸采样上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和不足。
我们将以此次汇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核酸采样上机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实验室之吉白夕凡创作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热工过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名称:采样控制系统的阐发院(系):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热能动力姓名:范永学学号: 03013409实验室: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 2015.12.15评定成绩:审阅教师:实验八采样控制系统的阐发一、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Simulink 的使用;2.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理解香农定理和零阶坚持器ZOH 的原理及其实现办法;3. 研究开环增益K 和采样周期T 的变更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二、实验原理1. 采样定理图2-1为信号的采样与恢复的方框图,图中X(t)是t 的连续信号,经采样开关采样后,变成离散信号)(*t x .图2-1 连续信号的采样与恢复香农采样定理证明要使被采样后的离散信号X*(t)能不失真地恢恢复有的连续信号X(t),其充分条件为:式中S ω为采样的角频率,max ω为连续信号的最高角频率.由于T S πω2=,因而式可为T 为采样周期.2. 采样控制系统性能的研究图2-2为二阶采样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图2-2采样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的根均位于Z 平面上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且这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均只与采样周期T 有关.由图2-2所示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按照上式,按照朱利判据可判别该采样控制系统否稳定,并可用迭代法求出该系统的阶跃输出响应.三、实验设备:装有Matlab 软件的PC 机一台四、实验内容1. 使用Simulink 仿真采样控制系统2. 辨别改动系统的开环增益K 和采样周期TS,研究它们对系统动态性能及稳态精度的影响.五、实验步调5-1. 验证香农采样定理利用Simulink 搭建如下对象,如图2-3.图2-3设定正弦波的输入角频率w = 5,选择采样时间T 辨别为0.01s 、0.1s 和1s,不雅察输入输出波形,并结合香农定理说明原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选正弦波频率和采样时间T 的值..5-2.采样系统的动态特性利用Simulink 搭建如下二阶系统对象,如图2-4.当系统的增益K=10,采样周期T 辨别取为0.003s,0.03s,0.3s 进行仿真实验.更改增益K的值,令K=20,重复实验一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设定采样时间以及增益K的值,要求能够说明系统的动态特性即可.系统对象simulink仿真图:图2-4六、实验数据及阐发5-1. 验证香农采样定理Simulink所搭建对象,如上面图2-3所示.1正弦波的输入角频率w = 5,采样时间T为0.01s时,输入输出波形为由香农定理推导得,=5=0.628,此时T=0.01<0.628,由采样图可知,能够完全复现原有连续信号.2正弦波的输入角频率w = 5,采样时间T为0.1s时,输入输出波形为由香农定理推导得,=5=0.628,此时T=0.1<0.628,由采样图可知,虽然不克不及够完全复现原有连续信号,但已能够大致复现.3正弦波的输入角频率w = 5,采样时间T为1s时,输入输出波形为由香农定理推导得,=5=0.628,此时T=1>0.628,由采样图可知,完全不克不及复现原有连续信号.5-2.采样系统的动态特性系统的增益K=10时,系统对象simulink仿真图如上面图2-4所示.当系统的增益K=10,采样周期T取为0.003s时此时由于采样周期小,频率高,输入输出曲线几乎重合.当系统的增益K=10,采样周期T取为0.03s时此时由于采样周期变大,频率变小,采样器的负作用变大,减低了系统的稳定性裕量,动摇相对于理想值变大,但此时系统依旧稳定.当系统的增益K=10,采样周期T取为0.3s时此时由于采样周期很大,频率很小,使系统出现不稳定的现象.系统的增益K=20时,系统对象simulink仿真图:当系统的增益K=20,采样周期T取为0.003s时两曲线基天性够重合.当系统的增益K=20,采样周期T取为0.03s时与K=10时相比,偏差已经较为明显,采样图线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干趋于稳定.当系统的增益K=20,采样周期T取为0.3s时与K=10时相比,采样图线振荡更加剧烈.七、思考题1.采样周期T的变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于有采样器和坚持器的反应系统,如果采样周期很短,采样系统就很接近于连续系统,加大采样周期而不改动系统的整定参数必定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裕量,甚至使系统变成不稳定.但是过分地缩短采样周期会受到实际设备的限制,并且也失去了采样控制系统的优点.2.为什么离散后的二阶系统在K大到某一值会产生不稳定?连续二阶线性定常系统,不管开环增益K多大,闭环系统均是稳定的,在加入采样器和零阶坚持器后,随着开环增益增大,系统稳定性也会变更.。
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
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1. 引言采样控制系统是现代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被控对象进行采样和控制操作,实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对采样控制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系统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2. 采样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采样控制系统是基于采样周期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周期性采样对被控对象的状态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控制操作。
采样系统由采样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2.1 采样器采样器是采样控制系统中用于对被控对象进行采样的部件。
它包括传感器和采样信号处理器两部分。
传感器将被控对象的状态转换为电信号,而采样信号处理器则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采样和处理,获得被控对象在每个采样周期内的状态。
2.2 控制器控制器是采样控制系统中用于根据采样结果进行控制操作的部件。
它根据被控对象的状态和目标控制要求,计算并输出控制信号。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等。
2.3 执行器执行器是采样控制系统中用于执行控制操作的部件。
它接收控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对被控对象的操作,实现对被控对象状态的调节。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等。
3. 采样控制系统的特点采样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3.1 时变性由于采样控制系统是周期性的,它对被控对象的控制是离散的。
这使得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外界干扰下,能够对被控对象的状态进行实时调节。
3.2 数字化采样控制系统使用数字技术对被控对象进行采样和控制,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数字化还使得系统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远程控制。
3.3 离散性采样控制系统是离散系统,它通过周期性采样和控制操作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这种离散性使得系统具有一定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但也会对系统的控制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4. 采样控制系统的应用采样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电力系统等领域。
4.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中,采样控制系统用于对机械设备、生产线等进行控制。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实验报告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实验报告引言:控制系统是现代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各种物理过程的自动控制。
而根轨迹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根轨迹分析方法,对一个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目的:1. 学习根轨迹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通过实验分析,了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3. 掌握如何根据根轨迹分析结果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搭建好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b. 确定实验所需的输入信号和采样频率。
2. 数据采集:a. 将输入信号输入到系统中,并采集输出信号;b. 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将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 数据处理和分析:a. 使用MATLAB等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并进行根轨迹分析;b. 根据根轨迹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根轨迹分析,我们得到了系统的根轨迹图。
根轨迹图是描述系统极点随控制参数变化而轨迹的图形,可以直观地反映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
根据根轨迹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系统的稳定性:根轨迹图上的点都位于左半平面,则系统是稳定的;若存在点位于右半平面,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2. 系统的阻尼比:根轨迹图上的曲线越靠近实轴,则系统的阻尼比越小;曲线越远离实轴,则系统的阻尼比越大。
3. 系统的自然频率:根轨迹图上的曲线越接近原点,则系统的自然频率越小;曲线越远离原点,则系统的自然频率越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控制系统的一些优化建议:1. 若系统不稳定,在根轨迹图上找到导致不稳定的点,并调整控制参数,使其移动到左半平面,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 若系统的阻尼比过小,可能导致系统的动态响应过度振荡,可以通过调整控制参数来增加阻尼比,从而减小振荡幅度。
3. 若系统的自然频率过大,可能导致系统响应过快,可能引起过冲或不稳定,可以通过调整控制参数来减小自然频率,从而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采样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自动控制原理中采样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的理解。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采样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自动控制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采样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采样系统的基本原理,验证采样定理,分析采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实验仪器:采样系统实验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计算机等。
(3)实验步骤:①连接采样系统实验台,设置采样频率。
②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观察采样系统输出波形。
③分析采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验证采样定理。
2. 计算机控制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2)实验仪器:计算机控制实验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3)实验步骤:①连接计算机控制实验台,设置控制参数。
②输入控制信号,观察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出波形。
③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性能,验证控制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采样系统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采样系统能够有效地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满足采样定理。
(2)采样频率越高,采样误差越小,系统性能越好。
(3)采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相位延迟和幅值误差上。
2. 计算机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实现精确控制。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取决于控制算法和控制参数。
(3)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可以优化控制效果。
六、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自动控制原理中采样系统及计算机控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3.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4. 团队合作是完成实验的关键,通过与他人合作,我学会了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意识。
七、总结本次自动控制原理采样实训,使我受益匪浅。
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装
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系专业班
1
姓名学号授课老师
预定时间实验时间实验台号
的脉冲信号周期,此脉冲由多谐振器 (由MC1555和阻容元件构成
MC14538和阻容元件构成) 产生,改变多谐振荡器的周期,即改变采
订四、线路示图
装
1.实验对象的结构框图:
1.信号的采样保持:电路如图所示:
连续信号x(t) 经采样器采样后变为离散信号x*(t),香农 (Shannon) 采样定理指出,离散信
号x*(t)可以完满地复原为连续信号条件为:ωs≥2ωmax (5.1-1)
式中ωS 为采样角频率,且,(T 为采样周期),ωmax为连续信号x (t) 的幅频谱|
x (jω)| 的上限频率。
式 (5.1-1) 也可表示为:。
若连续信号x (t) 是角频率为ωS = 22.5 的正弦波,它经采样后变为x*(t),则x*(t) 经保
持器能复原为连续信号的条件是采样周期:,[正弦波ωmax=ωS=5 ],所以
2.闭环采样控制系统
(1) 原理方块图
装
订
上图所示闭环采样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装。
自动控制原理--脉冲传递函数及采样系统的分析
系统输出
Y
(z)
G1G2
(
z)E(z)
1
G1G2 (z) G1G2H (z)
R(z)
闭环系统的误差脉冲传递函数
E(z)
1
Ge (z) R(z) 1 G1G2H (z)
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为
GB (z)
Y (z) R(z)
G1G2 (z) 1 G1G2H (z)
当系统有扰动作用时 ,可得闭环系统的误差与扰动间 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2
r t
et T
e* t
1 eTs s
100.5s 1
yt
s2
解: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G(z)
(1
z 1 ) Z
10(0.5s s3
1)
z
1 5T 2z(z 1)
z
(z 1)3
5Tz (z 1)2
解: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G(z)
(1
z 1 ) Z
10(0.5s s3
1)
x
x
x
xx
x
暂态响应与极点位置关系
• 1)当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位于z平面上以 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时,其对应的暂态分量是 衰减的。
• 2)要使控制系统具有比较满意的暂态响应,其闭 环极点应尽量避免分布在Z平面单位圆内的左 半部,最好分布在单位圆内的右半部。
• 3)极点尽量靠近坐标原点,相应的暂态分量衰减 速度较快。
二、串联环节的脉冲传函
1、两个环节有采样开关时
rt
r*t G1s y1t
y1*t G2s
y*t yt
根据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
G(z)
Y (z) R(z)
环境采样情况汇报稿
环境采样情况汇报稿近期,我们对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采样工作,以了解当前环境的污染情况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采样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现将汇报如下:一、采样地点。
我们选择了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作为采样地点,以全面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情况。
在城市地区,我们选择了工业区、居民区和商业区进行采样;在郊区,我们选取了农田、森林和河流等地点进行采样;在农村地区,我们重点关注了农田和水源的情况。
二、采样内容。
我们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进行了采样。
在大气方面,我们使用了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对不同地点的空气进行了采样和分析;在水体方面,我们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采样,并检测了水质的各项指标;在土壤方面,我们采集了不同深度和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并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在生物方面,我们对植物、昆虫和微生物进行了采样,并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
三、采样结果。
经过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果。
在城市地区,空气质量普遍较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超标现象严重;水体方面,一些地表水受到了污染,水质较差;土壤方面,部分土壤受到了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生物方面,生物多样性较低,部分物种数量明显减少。
在郊区和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尤其是农田和水源附近存在农药和化肥残留的情况,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建议和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最后,加强环境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五、总结。
通过本次环境采样工作,我们对当前环境的污染情况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支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环境监测和调查工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配合!以上为环境采样情况汇报内容,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实验室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热工过程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名称: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
院(系):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热能动力姓名:永学学号:03013409
实 验 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 2015.12.15 评定成绩: 审阅教师:
实验八 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并掌握Simulink 的使用;
2.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理解香农定理和零阶保持器ZOH 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3. 研究开环增益K 和采样周期T 的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 采样定理
图2-1为信号的采样与恢复的方框图,图中X(t)是t 的连续信号,经采样开关采样后,变为离散信号)(*
t x 。
图2-1 连续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香农采样定理证明要使被采样后的离散信号X *(t)能不失真地恢复原有的连续信号X(t),其充分条件为:
max 2ωω≥S
式中S ω为采样的角频率,max ω为连续信号的最高角频率。
由于T S πω2=,因而式可为 m ax
ωπ≤T T 为采样周期。
2. 采样控制系统性能的研究
图2-2为二阶采样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2-2
采样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的根均位于Z 平面上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且这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均只与采样周期T 有关。
由图2-2所示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2
5.05.01[)1(25])2(2[)1(25])15.0()1(25[)(21212++--=+-=+-==---S S S Z Z S S Z Z S S e Z z G S T
]5.015.0)1([)1(25221T
e Z Z Z Z Z TZ Z Z ---+----= )
)(1()]21()12[(5.122222T T T T e Z Z Te e Z e T --------++-=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
21(]12[5.12)1()]21(12[5.12)()(222222222T T T T T T T T Te e Z e T e Z e Z Te e Z e T z R z C ----------++-+++---++-=)(
5
.12)5.1125()5.115.1325()]21(12[5.12222222++-+-+--++-=-----T e Z e T Z Te e Z e T T T T T T )(
根据上式,根据朱利判据可判别该采样控制系统否稳定,并可用迭代法求出该系统的阶跃输出响应。
三、实验设备:
装有Matlab 软件的PC 机一台
四、实验容
1. 使用Simulink 仿真采样控制系统
2. 分别改变系统的开环增益K 和采样周期T S ,研究它们对系统动态性能及稳态精度的影响。
五、实验步骤
5-1. 验证香农采样定理
利用Simulink 搭建如下对象,如图2-3。
图2-3
设定正弦波的输入角频率w = 5,选择采样时间T 分别为0.01s 、0.1s 和1s ,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并结合香农定理说明原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选正弦波频率和采样时间T 的值.。
5-2.采样系统的动态特性
利用Simulink 搭建如下二阶系统对象,如图2-4。
当系统的增益K=10,采样周期T分别取为0.003s,0.03s,0.3s进行仿真实验。
更改增益K的值,令K=20,重复实验一次。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设定采样时间以及增益K的值,要求能够说明系统的动态特性即可。
系统对象simulink仿真图:
图2-4
六、实验数据及分析
5-1. 验证香农采样定理
Simulink所搭建对象,如上面图2-3所示。
1正弦波的输入角频率w = 5,采样时间T为0.01s时,输入输出波形为
由香农定理推导得,=5=0.628,此时T=0.01<0.628,由采样图可知,能够完全复现原有连续信号。
2正弦波的输入角频率w = 5,采样时间T为0.1s时,输入输出波形为
由香农定理推导得,=5=0.628,此时T=0.1<0.628,由采样图可知,虽然不能够完全复现原有连续信号,但已能够大致复现。
3正弦波的输入角频率w = 5,采样时间T为1s时,输入输出波形为
由香农定理推导得,=5=0.628,此时T=1>0.628,由采样图可知,完全不能复现原有连续信号。
5-2.采样系统的动态特性
系统的增益K=10时,系统对象simulink仿真图如上面图2-4所示。
当系统的增益K=10,采样周期T取为0.003s时
此时由于采样周期小,频率高,输入输出曲线几乎重合。
当系统的增益K=10,采样周期T取为0.03s时
此时由于采样周期变大,频率变小,采样器的负作用变大,减低了系统的稳定性裕量,波动相对于理想值变大,但此时系统依旧稳定。
当系统的增益K=10,采样周期T取为0.3s时
此时由于采样周期很大,频率很小,使系统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系统的增益K=20时,系统对象simulink仿真图:
当系统的增益K=20,采样周期T取为0.003s时
两曲线基本能够重合。
当系统的增益K=20,采样周期T取为0.03s时
与K=10时相比,偏差已经较为明显,采样图线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趋于稳定。
当系统的增益K=20,采样周期T取为0.3s时
与K=10时相比,采样图线振荡更为剧烈。
七、思考题
1.采样周期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对于有采样器和保持器的反馈系统,如果采样周期很短,采样系统就很接近于连续系统,加大采样周期而不改变系统的整定参数必然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裕量,甚至使系统变为不稳定。
但是过分地缩短采样周期会受到实际设备的限制,而且也失去了采样控制系统的优点。
2.为什么离散后的二阶系统在K大到某一值会产生不稳定?
连续二阶线性定常系统,不论开环增益K多大,闭环系统均是稳定的,在加入采样器和零阶保持器后,随着开环增益增大,系统稳定性也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