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泾音乐梓潼起源说
浅说洞经古乐源流
浅说洞经古乐源流
侯光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洞经古乐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洞经古乐发祥于四川,起源于古蜀氐羌祭祀音乐,自唐代开始流行,南宋时四川梓潼七曲山则用于演唱《文昌大洞仙经》,因而得名“洞经音乐”。
其曲调优美、清新、舒展、飘逸,民间誉为“人间仙乐”。
【总页数】5页(P50-54)
【作者】侯光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联(成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
【相关文献】
1.从洞经音乐到“纳西古乐”——丽江洞经音乐的本土化与身份重构 [J], 杨杰宏
2."重塑"古乐之源流略论——以华夏古乐团复原古乐为例 [J], 楚小利
3.大理白族洞经古乐的“民间性”传承模式研究 [J], 杨雪团
4.昌宁洞经古乐文化研究 [J], 禹燕杰;黄秀兰
5.昌宁洞经古乐文化研究 [J], 禹燕杰;黄秀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族传统音乐概观
白族传统音乐概观白族的传统音乐:简介白族传统音乐属于东亚乐系,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
大理自古有“妙香古国”之称,可归于宗教或与宗教信仰活动有关的音乐,包括与道教信仰有关的“洞经音乐”,巫师祭祀时唱的祭祀调,斋奶女佛教徒唱的“拜佛调”和“念经调”等多种内容。
“洞经音乐”原是一种祭奉道教“文昌梓潼帝君”诵讲“洞经”经文时奏唱的祭祀音乐,由民间宗教性组织“洞经会”表演,近年也常用于自娱或娱乐表演、喜庆节日等场合。
这种音乐形式在白族地区非常盛行,仅大理州活跃着的洞经会就有340个;音乐包括人声演唱的“经腔”及由丝竹乐队或打击乐器演奏的“曲牌”,乐曲丰富,常见的有[颂仙腔]、[咒章]、[甘州歌]、[江儿水]等。
由于其风格古朴典雅,旋律流畅、庄重,洞经音乐常被誉为音乐中的“活化石”。
白族的传统音乐:民歌大理也是歌舞之乡,民间音乐丰富多彩,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民俗节日联系密切。
民歌是白族地区最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包括山歌、小调、风俗歌和儿歌等几种。
“白儿枯”是各年龄层次男女在野外或节日庙会场合对唱的一种白族山歌,一般用三弦伴奏、大嗓演唱,歌词多用“三七七五,七七七五”式的“山花体”,音乐自由高亢,具有鲜明的本族特色。
各地的“白儿枯”有大理白族调、剑川白族调、洱源西山白族调等多种。
除这种民族特征较强的山歌外,各地白族中也有一些融合其它民族如汉族、普米族等音乐成份的山歌调,以及受汉族民歌影响较大的白族小调家曲。
前者如邓川汉调、大理汉调、甸南调等,音乐形式特征和风格等皆有别于“白儿枯”,并常用唢呐或竹笛、月琴伴奏;后者类似于汉族小调,所唱内容常与爱情无关故能在家中、街巷自由演唱,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曲调如《泥鳅调》《麻雀调》《栽秧调》等。
大理地区流传的“大帛曲”又称“花柳曲”是一种叙事性较强的民歌,常在每年农历四月间的民俗盛会“绕三灵”活动中演唱,唱时有简单装扮和表演,音乐诙谐活泼,常用曲调有《出门调》《叹五更》等。
旅游背景下文昌洞经古乐的传承研究
156引言文昌洞经古乐简称“洞经音乐”,是一种道教祭祀音乐,因用于谈演道教经典《文昌大洞仙经》(全称为《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它是一种说唱体,采用散、韵结合,叙述与赞颂相交织的形式进行谈演,乐曲风格优美、朴实、典雅。
演奏时以鼓为号,管弦合奏,钟鼓齐鸣,古韵飘逸,轻曼悠扬,并组成乐棚,被广泛运用文昌祭祀、文昌出巡、洞经谈演等活动。
文昌洞经古乐起始于何时何地,历来众说纷纭。
现大多专家学者认为,文昌洞经古乐起源于南宋乾道年间的四川梓潼。
在《文昌大洞仙经》的《序》里就有“乾道戊子(1168年)秋降于鸾台,刘安胜捧”的记载。
元仁宗加封张亚子为文昌帝君之后,文昌洞经古乐随《文昌大洞仙经》,从其发源地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传向西南和中原,走出庙堂,根植民间,成为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文昌洞经古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旅游背景下文昌洞经古乐的发展七曲山大庙是文昌洞经古乐的发源地,集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于一体,为国家级4A 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随着旅游的发展,文昌祖庭七曲山大庙从一个宗教场所演变成了一个集宗教、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民俗考察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如今的七曲山大庙已经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寺庙,因为它虽有“庙”但没有“宗教职业人员”,景区按照企事业单位进行配置,直接由政府和企业直接管理,即七曲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和绵阳七曲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经营管理,其中七曲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是事业编制单位,隶属旅游文化体育局管,按副县级编制单位进行配备。
在景区管理上,七曲山大庙以108国道为界分东西两个片区进行管理,东片区为大庙主体片区,包括魁星楼、文昌正殿、桂香殿和关帝庙等10余座殿宇,实行封闭收费制管理模式,门票是42元/人,庙会期间12元/人,进去朝拜的香客只能在景区内购买祭品,不准私带香、纸、鞭炮等祭祀物品进去。
而108国道以西的区域,包括盘陀殿、应梦仙台、雷神庙等景点,承包给旅游公司进行开发,未收门票。
丽江洞经音乐调查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2017年3月No.lMar.2017丽江洞经音乐调查和雪梅(丽江市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云南丽江674199)[摘要]洞经音乐原本是中原礼仪音乐,然而在中原内地早已失传,只有云贵高原的部分“蛮野”之地 尚有留存,成为稀世之乐、绝世之响。
丽江洞经音乐又有别于其他洞经音乐,在流变中赋予了纳西族 的秉性和品格,在众多洞经音乐中独树一帜、特点鲜明,成为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作。
抢救、保护和合 理利用这一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是继承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和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发展当代文化旅游业的现实需要.[关键词]洞经音乐;调查;保护A Research of L ijiang Dongjing MusicHe Xuemei(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Management Center ofthe Old Town District,Lijiang.Lijiang674199, Yunnan)Abstract:Dongjing music was originally the ceremonial music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but it fails to be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generations.Now it only remains in part of"pretty wild"place of Yunnan-Guizhou plateau,becoming the most valued rare music art.Lijiang Dongjing music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kinds of Dongjing music,it is endowed with the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of the Naxi nationality in its changing course,being a unique and distinctive national music magnum opus among numerous kinds of Dongjing music.Therefore,to rescue,protect and make full use of this precious music culture heritage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inheriting splendi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intaining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it is also the realistic need to develop the contemporary culture tourism. Keywords:Donning Music;survey;protection调查时间:2016年4月10日一5月15日调查区域:古城区玉龙县调查方法:田野调查音乐鉴赏查阅文献讨论分析引言2013年11月,《丽江洞经音乐》被云南省 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析洞经音乐的特点
文 艺评 论
浅析洞经音乐 的特点
廖 红 梅 ( 川省 内江 师 范 学院 四
摘要 :洞经音 乐是一种中国古乐。起源 于古蜀人的祭祀 活动 。发 祥于四川 ,自唐代 开始流行。南宋时四川梓 潼七曲山用于演唱 《 昌 文 大洞仙经》,因而得名 “ 洞经音乐”。其表 演形式、传承特点 、演唱 风格和伴 奏配器都体现 出中国传统音 乐的基 本风貌 ,同时也显现 出道 教 音乐、儒教音乐和四川民间音 乐的综合特点。 关键词 :洞经音乐;道教音 乐;儒教音 乐;民间音乐
圣 功圣 德 。以上 二经 ,洞 经会 俗称 为 “ 经 ”、 “ 文 武经 ” ,是各 地洞 经会 谈诵 的主要 经典 。
“ 洞经 ”是 指洞 真— —上 清经 系 统 的 《 玉清 无 极 总真文 昌大 洞仙经 》 。简称 《 洞仙 经 》或 《 经 》 。洞 经音 乐产 生并 流传 大 洞 于文 昌祖庭— — 四 川梓潼 七 曲 山大 庙 及周 边 的一种 民 间祭祀 文 昌 帝君 时的伴 奏音 乐 ,因演 奏 《 昌大 洞仙 经》 而得 名 ,是个 珍贵 文 而 独特 的 古典 乐种 。关 于洞经 音乐 的起源 历来 争议 较少 ,而 就洞 经 音乐 的性 质而 论 ,学界 看法 却不 统 一 。普遍存 在 三种 观 点, 即 认 为洞 经音 乐是 “ 教音 乐 ”、 “ 教音 乐 ”和 “ 间音 乐 ”之 道 儒 民 纷 争 。另外 ,也 有学 者认 为洞 经音 乐 既具 有宗 教色 彩又 具有 民 间 色 彩 ,如甘 绍成 曾指 出 ,洞经 音乐 最初 属道 教科 仪音 乐 ,但在 其 发 展过程 中,随着 用 途 的扩 大 、活 动场 所 的改变 、谈 演 内容 的增 加 和演 奏形 式 的扩 展 , 以及受 佛教 音 乐、儒 家音 乐 、宫廷 雅 乐 、 民间俗 乐及少 数 民族 音乐 的影 响 ,使其 变成 了现 今 “ 既具 有 宗教 色彩 又具 有民 间色彩 的 民俗 音乐 ”。 更 多的学 者肯 定 了甘 绍成 的观 点 。认 为 “ 经古 乐发 祥于 四 洞 川 ,起源 于古 蜀人 祭祀 音 乐, 自唐代 开始 流行 ,南宋 时 四川梓 潼 1 七 曲山用 于演 唱 《 昌大洞 仙经 》 , 因而得名 ‘ 文 洞经 音乐 ’,也 是 中国历 代朝 廷科 举考 试 、士子 求取 功名 使用 的音乐 ,又 被称 为 儒 门洞 音 ’。东 汉末 , 中国道 教发 祥于 青城 山后 ,部分 青城洞 经古 乐逐 渐纳入 道 教祭 祀音 乐之 中 ; 自宋 以后 , 洞经 古乐又 广 纳 兼容 中 国西南 地区 各 民族 民间音 乐 ,逐步 形成 以 自然 、典 雅、 抒 情 、飘逸 为 主调 的 洞 经 音 乐 ’流 派 。此后 , 经 古 乐又 成 为 中 洞 国道 教音 乐 、中 国传 统音 乐和 川 剧 、 曲艺 以及 佛教 音 乐的 重要源 泉 之 一 。 ” 千百 年 来 , 经音 乐 对 中 国古 代音 乐 、 民族 音 乐 、 洞 地 方戏 曲和 曲艺有着 广泛 而深 远 影响 。可 以说 ,洞 经音 乐是 中 国 古 代音 乐遗存 下来 的 “ 化石 ” 。 活
浅谈民族音乐之洞经音乐
浅谈民族音乐之洞经音乐作者:易星君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01期摘要:洞经音乐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道教音乐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发祥于四川巍山,起源于古蜀氐羌祭祀音乐,因以谈演道经《太上无极文昌大洞仙经》为主,故称为洞经音乐。
本文主要经本人的亲自调研及研究资料的整合与总结从洞经音乐的起源、分类、表演乐器与方式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关键词:洞经音乐起源分类表演乐器与方式一、洞经音乐的起源洞经音乐产生并流传于文昌祖庭——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及周边的一种民间祭祀文昌帝君时的伴奏音乐,因演奏《太上无极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是个珍贵而独特的古典乐种。
东晋蜀人张育战死后,人们在梓潼为其立祠,尊为文昌帝君,然后与道教的文昌信仰相结合,成为了道教的文昌帝君。
南宋时,蜀地宝屏山玉虚台道人刘安胜作《太上无极文昌大洞仙经》,此经以劝善为宗旨,以道教的礼仪为主要内容,并融有道教修炼方法。
直到元朝,以唱诵《太上无极文昌大洞仙经》为主要内容的洞经音乐也逐渐形成。
明朝末年,洞经音乐由四川梓潼传入大理,再由大理传到各地。
也有传说明代末年中后期传入丽江,再由丽江的白沙经大盐古镇再到金沙江沿线传到各地。
二.洞经音乐的分类洞经音乐如今在云南大致分为了以丽江地区为主的纳西古乐与大理地区的南诏雅乐。
丽江的纳西古月,在乐器方面运用了纳西族的特色乐器,承袭并综合了古氐羌文化、吐蕃文化,在其传入丽江的近四百年中,又不断融汇了纳西文化的特定氛围之中。
而大理的南诏雅乐俗称“巍山洞经古乐”,巍山乃南诏国,所以它吸取了中原文化和宫廷音乐的韵味,也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的风格特色,成为庄严典雅、高亢深沉、唱词优美的风格,是研究民族古乐的活化石。
而丽江的纳西古乐偏向丝竹,比较喜欢用吹打乐器,所以造成了音乐的个性风格不同。
三.洞经音乐的表演乐器与方式在云南麗江納西古乐的主要表演队是纳西大研古乐会,而在大理则是以南诏古乐为主在大理古城蒋公祠表演的南诏古乐学会。
洞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四川梓潼和云南大理为中心
作者: 侯延爽[1,2];任力志[3]
作者机构: [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2]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21;[3]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出版物刊名: 东岳论丛
页码: 187-19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洞经音乐;梓潼;大理;地域文化
摘要:洞经音乐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洞经音乐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笔者多次来到四川、云南洞经音乐繁盛之地调研后发现,两省洞经音乐由于同源一宗,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随着岁月的流逝,环境的变迁,两地的音乐又各具特色,尤其是传承现状及未来前景让人挂牵。
通过找寻梓潼、大理洞经音乐的共性、个性、现状,进一步探索洞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论梓潼文昌洞经音乐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及传承对策
论梓潼文昌洞经音乐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及传承对策“洞经”是指洞真——上清经系统的《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大洞仙经》或《洞经》。
洞经音乐是产生并流传于文昌祖庭——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及周边的一种民间祭祀文昌帝君时的伴奏音乐,因演奏《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是个珍贵而独特的古典乐种。
关于洞经音乐的起源历来争议较少,而就洞经音乐的性质而论,学界看法却不统一,普遍存在三种观点,即认为洞经音乐是“道教音乐”、“儒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之纷争。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洞经音乐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具有民间色彩。
如甘绍成曾指出:“洞经音乐最初属道教科仪音乐,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用途的扩大、活动场所的改变、谈演内容的增加和演奏形式的扩展,以及受佛教音乐、儒家音乐、宫廷雅乐、民间俗乐及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使其变成了现今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具有民间色彩的民俗音乐。
”二、传承梓潼文昌洞经音乐的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保护的意义是什么,进而制定如何保护的对策,才能够使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三、洞经音乐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1.能够适应学生身心素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音乐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能够根据不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因材施教,体现了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性。
同时,音乐源于生活,具有各种表现手段,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多样性。
2.洞经音乐鉴赏能启迪智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启迪智慧、提高素质,使学生在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们实现主动地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天籁之音何处去?
天籁之音何处去?[摘要]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浅析云南纳西古乐的原生状态、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关键词]纳西古乐洞经音乐白沙细乐原生文化形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桂冠的云南丽江纳西古乐是多元文化相融汇的艺术结晶。
由多种文化背景构成的纳西古乐,具有一种独特而神秘的韵味,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宝贵遗产。
纳西古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洞经音乐,传自中原,主要用于谈演《文昌大洞仙经》、《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道教经典;二、白沙细乐,纳西族远古遗留的传统音乐。
一、洞经音乐据纳西族音乐学家桑德诺瓦考证,洞经音乐是四教合流在纳西族地区异变的形成,即儒教、佛教、道教、东巴教文化的交融汇合。
在谈演洞经时供奉有道教的文昌帝君,佛教的释迦牟尼、观世音,儒家的孔子,和纳西族东巴教的地方保护神“桑多”,所以由此推论。
纳西多才子,才子好古音,从而养成了他们温文尔雅的审美情趣。
但是,从音乐历史观来看,“即使在不同文化间发现共同的音乐现象,也不表明它们之间有一个一致的发展规律。
每一个语言群、地理群、社会群,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
”纳西族学习、接受儒、释、道的文化、音乐传统,存有中原遗风,又融入自己本族宗教的风格,已经不同于原生的洞经音乐了。
而且,丽江洞经音乐虽然传承自中原(四川梓潼县七曲山灵应庙,即后来的文昌宫,丽江洞经会曾派人拜访学习),但是它现在所保有的稳态特征与中原的濒临灭绝相比,是有着全然不同的发展规律的。
丽江洞经音乐整个谈演过程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唱诵也有不同的种类,有专门用于开场的调音曲——“笃”;唱诵《大洞仙经》等经文的“大调”;还有曲牌来源于唐宋词、南北曲的“小调”,《水龙吟》《山坡羊》《浪淘沙》《柳摇景》等,来源于明清小曲的《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东来》《桂花香》等;一些在洞经谈演仪式之外,茶余饭后演奏的“杂曲”,曲牌亦出自唐宋、明清的《柳青娘》《步步娇》等。
乐队中的特别之处是有一些中原已近消失的古乐器,如源于古埃及、古波斯一代的四弦弹拨乐器“苏古独”(即火不思,其演奏技法“每音必滑奏”的特点,与中原古琴音乐的游移音有几分相似,也许这也是文化融合的又一特征)、唐代型制的曲项琵琶和竹管乐器“波波”(隋唐时单管小筚篥)等。
论文昌洞经古乐的价值
论文昌洞经古乐的价值作者:张盼来源:《艺术评论》 2013年第1期张盼文昌洞经古乐是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是谈演《文昌大洞仙经》时的伴奏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音韵高雅、风格朴素、品种繁多,具有一种高雅、淳厚的格调,它将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熔于一炉,在乐曲、乐器、演奏技艺、演出场景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是一笔珍贵的音乐遗产。
文昌洞经古乐是音乐学、器乐学、曲谱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化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艺术资源,是浓缩众多历史文化信息的活化石。
因而它具有多重性、共生性、综合性与全体性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
[1]考察文昌洞经古乐的历史和现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昌洞经古乐的历史价值(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是由对文昌信仰而产生的重要历史产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走出庙堂,步入世俗,不断吸收各地、各民族的音乐营养,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研究善行文化、民族音乐、宗教信仰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二)珍贵的音乐遗产文昌洞经古乐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文化,它将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民族音乐熔于一炉,从乐曲、乐器、演奏技艺到调音方式、演出场景,乃至乐队修养,都有独特之处,是一笔颇可珍贵的音乐遗产。
文昌洞经古乐是一种广泛吸收营养而自成体系的乐种,这一乐种近千年的长期流传和广泛传播,表明它深受群众喜闻乐见。
不仅如此,其音乐的魅力,也一直吸引着一些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家。
目前的川剧、滇剧、梓潼阳戏等都吸收了古乐的不少曲牌和演奏技艺。
二、文昌洞经古乐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一种社会产物,人不仅仅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而且是文化价值的承担者。
文化价值任何时候都是为人服务的,当然,文化价值又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不管是人的文化需求,还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文化产品,都只能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
人们创造文化需求和文化产品的能力,本身也是文化价值,而且是最本质的文化价值。
传统艺术的地方性传承_永胜洞经古乐会现状调查
[民间音乐]National folk music“洞经音乐”就是指大约于宋、元之际创立于四川梓潼的以谈演《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崇拜“文昌帝君”的道教科仪音乐,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普遍共识。
洞经音乐是专为祭祀“文昌帝君”和谈演“文昌大洞仙经”服务的道教科仪音乐,或称法事音乐,并与文昌祖庭和文昌盛会即文昌崇拜的形成密切相关。
云南也是国内重要的洞经音乐传承重地,至今在昆明、大理、保山、红河、玉溪、曲靖、昭通、丽江等地广为传播。
丽江、大理、通海等地洞经音乐借助旅游发展而名扬海内外,而一些旅游市场仍未形成的地区,洞经音乐仍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状态。
它们的生存境遇及未来命运如何?这引起了课题组思考与注意。
与丽江市区一江之隔的永胜县是滇西北汉文化重镇,也是洞经音乐兴盛之地。
据史料记载,在明清时期已有洞经音乐在永胜境内流传,至今全县境内仍活跃着80多支洞经古乐队,是云南省内洞经古乐传承规模、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
2010年6月、2012年8月,课题组对永胜洞经古乐进行了为期一月的调查,对永胜洞经古乐会的生存发展现状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永胜洞经音乐研究概述有明一代,云南受汉文化影响的规模及程度属史无前例。
与丽江一江之隔的澜沧卫(永北府,今永胜县)也是进行这种“习礼乐”的重镇,永胜洞经音乐也是明清时期兴起。
据考证,也是由大理传入永胜,这从经卷、曲目、规程、音乐风格的比较中也可确证。
洞经音乐在永胜的传播、兴盛,既与周边文化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明清时期大量汉族移民进入永胜,传统汉文化在此扎根、发展也有深刻的历史关系。
前人对永胜洞经音乐的研究主要以张金云、张兴荣二位学者为主,二人对永胜洞经音乐都做过调查。
张金云教授的调查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到90年代,并在《中国音乐》1984年第2期上发表了《寻千年古声谱四化新曲———云南永胜的洞经音乐》一文,堪称永胜洞经音乐首篇研究论文,并在2007年出版的《永胜民间音乐》中作有专题论述。
云南洞经音乐述略
中国音乐!""!#$!"吴学源云南洞经音乐述略云南洞经音乐,是云南省特有的地方民间音乐品种,是一种以民俗祭祀为主要内容的民间音乐形式。
“洞经音乐”是以谈演《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奏唱经书中诗赞的音乐,即是“洞经音乐”。
《文昌大洞仙经》原名《上清大洞真经》,最早始于汉代,俗称《三十九章经》,是一本修身养性,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久视的“丹经”书。
魏、晋时先后经茅盈、魏华存夫人、许迈等传至唐代;冠以“文昌”是宋、元道士所为。
“文昌”本是斗魁六星的总称,民间也称为“文曲星”或“文星”,原本传说是天上主宰文化教育的星宿。
而“文昌帝君”则是唐、宋、元三朝皇帝诰封出来的一位神,原型是晋代四川梓潼县的一个民间传说人物张亚子,仕晋而战死,后人立庙祀之,为当地七曲山的土地神。
唐、宋间先后被唐玄宗、唐僖宗以及宋光宗、宋理宗追封为“左丞相”、“济顺王”、“圣烈王”、“忠仁王”等。
南宋时,道士借机以降乩方式宣称“玉皇大帝”已将张亚子封为“文昌帝君”,为了说明封赠原由,还编出了叙说梓潼神圣迹的《清河内传》;四川道士刘安胜遂改《上清大洞真经》书名为《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元代,元仁宗正式诰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辅元”即辅佐元朝,明、清时云南文人将“辅元”改为“九天”);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最终合二为一。
元延.年间,四川道士卫琪又将经书名改为《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之后,文昌崇拜在历代朝廷的倡导下,日趋兴盛。
由于“文昌帝君”掌管着天下的科举文籍、官禄爵位大权,文人儒士为了读书做官,升官晋爵,光拜孔子不行,更要祀拜这位声威赫赫的文昌神。
明、清两朝,文昌信仰风靡全国,这一信仰习俗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中叶。
以上各个版本的经书及《清河内传》尔后全部收入了明代正统《道藏》。
明初,大量中原音乐文化随移民进入云南,在部分中心城镇,陆续出现了一些雅集型文人乐社,常聚会唱奏从中原各地带来的各种曲调以抒情怀,其中也唱奏一些道乐诗赞,这为尔后洞经音乐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音乐文化基础。
四川梓潼文昌大庙道教科仪音乐考察
四川梓潼文昌大庙道教科仪音乐考察【摘要】流行于中国西南的文昌祭祀活动是一种较普遍的文化现象,目前主要流行于云、贵、川三省。
同时,文昌祭祀活动的内容因地域的差异而各有特色与差别,如云南的文昌祭祀活动以洞经音乐为集中代表、四川地区的文昌祭祀活动以梓潼文昌大庙及民间的文昌祭祀活动为典型代表。
本人查阅了相关文章,却发现有关梓潼文昌大庙目前的道教祭祀文昌这一领域之文章至今罕见。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以四川梓潼文昌大庙的道教科仪音乐为调查对象,从经典文籍、道场科仪、音乐曲调等方面作深入调查,最终得出本课题结论。
【关键词】文昌大庙文昌祭祀道教科仪一、梓潼文昌大庙简史南宋人王象之编著的《舆地纪胜》记载:“县城北10公里有古神祠——善板祠。
”此庙又名梓潼庙,北宋名七曲祠,南宋名灵应祠,清名太庙、后又改大庙。
据《梓潼县志》载:东汉末年,道教传入梓潼。
南宋人所著《搜神后记》云:“有神姓张名恶,道术显著,庙在梓潼。
”传说张亚子为道家元始天尊门徒,在梓潼七曲山盘陀石坐化成仙。
《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一》记载:“梓潼神乃文昌君,道号六阳真君,庙在九曲之北,玉阶七曲,丹桂千株,称梓潼君焉。
道德圆通,久证真位,上帝命为太玄无上上德真君,上管三十三天仙籍,中管人间寿夭祸福,下管十八地域轮回。
上帝封文昌为九天开化主宰,统领神仙人鬼生死爵籍,主宰儒宗”。
唐代,道教在梓潼传播较普遍,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道徒在梓潼庙(七曲祠)之南修造天尊殿,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等道教三大神灵。
五代十国时,梓潼庙(七曲山、善板祠)仍为道家住持。
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998至1003年),道徒在御马岗修建登真观,供奉道德真君。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道徒又在今马鸣乡境内修建道光寺,供奉李老君。
晚清以后,随着道教的衰微,到民国2年(1913年),梓潼县知事公署调查统计,全县有大小道观9处,道士49人。
民国37年(1948年)梓潼县政府再次统计,仅有岩庙子、太皇铺、三清观、上清观、果龙寺、金刚寺、蛟龙祠(兜鍪寺)等7处道观,有道士5人,道姑3人。
基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的 MG 动画创作研究
2021-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艺设计基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的MG动画创作研究郑小庆(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本文立足于文昌洞经古乐非遗文化的传播困境,结合MG动画形式新颖、受众广等特征,来分析文昌洞经古乐非遗文化能与MG动画这种新兴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传播优势,并以文昌洞经古乐主题MG动画《南韵》为例,阐述洞经古乐非遗文化与MG动画形式相结合的方法策略,为洞经古乐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MG动画;文昌洞经古乐;数字媒体技术;传播中图分类号:J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1-0160-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1.080一、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汉族宗教音乐,起源于南宋乾道年间的文昌祖庭“梓潼七曲山大庙”,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
七曲山大庙既是文昌宫观之祖庭,又是文昌文化的发祥地。
用于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洞经古乐宣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以匡正德行、纯洁世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宝藏。
文昌洞经古乐流传至今已有840余年,在数千年的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文昌洞经古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被称为“音乐活化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人类宝贵文化遗产”。
2008年,由绵阳市梓潼县申报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二、“文昌洞经古乐”非遗文化传播的现状文昌洞经古乐主要用于文昌祭祀,文昌出巡,民俗表演,非遗展演。
随着梓潼“七曲山大庙”旅游业的发展,文昌洞经古乐成为现旅游中人们探古寻歌,感受文昌文化的重要资源,深受人们喜爱。
其中,文昌洞经古乐展演作为一种主要的传承方式,对其传承与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的是,受现代文明的冲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年轻一代的思想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与传统民间信仰联系在一起的文昌洞经古乐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发生了危机。
梓潼洞泾音乐初探
梓潼洞泾音乐初探作者:刘奠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9期摘要:本文阐述了梓潼洞经音乐的起源、特点及其与其它地方的洞经音乐的关系,提出了梓潼洞经音乐的传承机制,对促进与推动梓潼洞经音乐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传承将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洞经音乐;梓潼;传承机制[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126-011、引言梓潼的文昌洞经古乐源于文昌帝君的祭祀活动,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并与文昌崇拜密切相关,是奏唱经书中诗赞的音乐。
在不断吸纳各地各民族的音乐营养,既有道教音乐的飘逸,又有儒家音乐的庄严浑厚、宫廷音乐的古朴典雅,更兼江南丝竹的柔美抒情,洞经音乐是音乐的活化石,许多电视台争相录音录像,英国的《泰晤士报》等几家报刊发表评论,洞经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梓潼县是古蜀道南端的一颗耀眼明珠,以“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
梓潼洞经音乐,又因历史、地域以及民族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其浓郁的地方特色。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访,对流传在梓潼县境内的洞经音乐作了初步探究。
2、梓潼洞泾音乐起源从音乐视角看:中国是世界上音乐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唐宋音乐更加辉煌灿烂,丰富多彩。
民间音乐,宫廷宴乐,祭祀音乐十分发达。
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自周秦至唐宋,就是一个统一的多宗教、多民族国家;所有这些,都为洞经音乐的产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除上述基础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生洞经音乐:天师派及其后裔上清派的出现。
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入四川云南的天师道。
第二,文昌帝君的形成。
先秦时,梓潼县七曲山便有人称“善板祠”的雷神庙。
“文昌帝君”的产生经过了从雷神、星神、树神、蛇神到人神的缓慢变化过程。
唐朝时期,唐玄宗因安禄山造反,奔蜀避难,在梓潼县七曲山夜梦神仙张亚子,将张亚子封为“左丞相”。
道士在绍熙六年(1196)宣称“玉皇大帝”已将张神封为“文昌帝君”。
浅谈祖庭文昌文化洞经音乐成因
祖 庭洞 经音 乐 是中 国传统 文化 宝库 中一颗 璀璨 的 明珠 ,它 的形 成与发展历 时千年 ,所涉及 的 内容包括伦理道 德、祭祀 民俗及 宗教学 等 ,是 中国传 统文化 中珍 贵的遗产 。如今 ,被 称为 “ 活化石 ”的洞经 音乐经 大批 学者、专家和 工作人员的调查研 究,其蕴藏 的价值 和潜在 的能量 已在 当今经 济发 展和旅 游事 业兴 旺的热 潮 中焕发 出灿烂 的光 辉 ,产生 了深远的意义 。
优 美的乐 曲和高雅 的演奏 ,鲜活 的礼仪 。因而使 它所创造和展 现的旋 律美、形态美 、意境美 、声调 美、演奏美等丰 富的美学特 征都产生 了 祖 庭 文 昌文 化地 理分 布 梓 潼 ,位于 四 川 I 盆地 西北部 ,文 昌故 里 。梓潼 历史 文化 底蕴深 引人入胜 、发 人深省、感人至深 的积极作用和 艺术效果 。正是这种可 厚,五丁开 山、西汉司马相如长 卿山结庐读 书、诸 葛亮卧龙 山屯兵、 与任何音 乐文化 比美 的艺术价值 ,使 中国洞经音乐文化 在国际舞 台上 占有 了尊 贵 的 席 位 。 张飞植柏表道 、唐玄宗幸蜀 闻铃 、卧龙 山唐代摩 崖造像等 闻名遐 迩。 孕育 了丰 富多元 的秦文化 、汉 文化、三 国文化 、唐文化 。梓潼 文昌文 三、祖庭洞经音乐文化与宗教的关系 化博大精深 。文 昌经诰 的宗旨 以音乐艺术 的形式来宣扬 ,是梓潼宗祀 中国历来是 以儒家 治学 ,但道教 、佛教与之构 成中国传统文化 的 文 昌帝君 的一种很有特色 的活动 。全 国第 一座文 昌庙建 于梓潼 ,庙宇 三大 支柱,文 昌文化 是中华道学 中一个相对独立而 有及其重要 的组成 也逐 步扩 大 ,唐宋 时随着 张亚 子神 爵与封 号 的不断 晋升 ,现存 大庙 部 分 。 ( 即文 昌宫 )也成 为全 国最大的 同类建筑 ,每年都有 中外 游人到此朝 洞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洞经音乐文化。它有着表层 同深 拜 ,人数多达数十万人 。既然七 曲山大庙 被誉为文 昌祖 庭,那么跟 随 层 、纵 向与横向、内在和外在、部分和整体 的紧密联系。因此 ,要把洞 大庙 已久文 昌洞经 古乐也列入 “ 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被联合 国 经音乐文化在现代 社会 中的价值 问题弄清 ,先要阐明洞经文化 的体系和 教科 文组织誉为 “ 音 乐活化石 ”。 “ 南有文 昌,北有孔 子 ”文 昌与孔 来历 。因为洞经音乐文化 的成因至今仍保 留着洞经文化 的起源和发展 。 子 是 中国传 统文 化的集 中代 表 ,作为 炎黄子 孙的 中国 人一直 尊儒 从 佛 、道两 派一 直是 中 国的两 大宗 教 。洞 经文 化乃 是 中国传 统文 化 ,是 以文 昌帝君崇 拜为 核心 的道家 研究 体系 。通过 宗 教学 、 民族 文 ,所 以文 昌文化亦 国人学习 的典范 。 学、音乐 学、民俗学 、历 史学的考察对象 ,又包含哲学 、医学 、艺术 二 、祖庭 文 昌文化 洞经 音乐 的兴起 “ 神 姓张 名亚子 ,居 七 曲 山,仕晋 战役 ,人 为立庙 。唐 宋屡 封 学 、文学 以及预测学等众 多学科的研 究领 域。在这个具 有互溶性 、共 至英显王 ,道家谓帝命 掌文 昌府事及人 间禄 籍,故元加封 为帝君。 ” 体性 、互助性 、渗透性 的复杂体系 中,洞经音乐文化 的发生 、发展 及 (《 明史 . 礼 志四 》记 )文 昌, 又名 “ 文 曲星 ” “ 文星 ”。 《 集 说诠 其演变 己成为复杂研 究学的范 围,而 把 自己的根深深 地扎进 了多学科 真》云 , “ 西晋武帝太康八 年丁末二 月三 日,文 昌化身 ,变 形于越裳 互相 影响、共生共存 的文化土壤里 ,为洞经音乐文化 的生存与发展 提 之西 ,越 西之南金马 山老张 家 ,取名 亚。”张亚子确有 其人,文献资 供 了丰富 的营养 料早 已记 述,并带有一 定神秘色彩 。 《 历 代神仙通鉴 》载: “ 张亚子 首先, “ 洞经 ”一词它有广 、狭 二义之分 。广 义的 洞经 ”可 以 生于十六 国汉元熙二年 。二月三 日,里老 张家诞生一子 ,祥光隆户 , 泛指整个道藏 。 “ 洞真 ”、 “ 洞神 ”、 “ 洞玄 ”这些词对中 国道教早 黄云迷野 ” 从晋代 开始,对张亚子 的记 载更多 。从此 文献中 ,我们 就 用 自己的经书进行 分类 。由于和 道教、儒教 的分法完全不 同,所 以 可 以看 出人们对张亚子 的出生给予了神化。 世人多用 “ 三洞 真经 ”来泛指 道藏 。众所周 知,道教是影 响深远的思 从文献可 以看到梓潼 的悠久历史,从西周实行 “ 选 士”开始,这种 想 宝库 ,也是各 个学派坚持 不懈,努力捍卫 ,努力弘扬 的理 论基础 。 制度绵延很久,隋朝又开始分科取士,一直到唐代实行 开科取元,再到 虽然它 内容庞 杂,包括天文 、地理、气象 、医药、动植矿物 、风水 、 清朝教育 、科举、选官一条龙 ,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种严密而又完备 服食 、气功 、八卦 、阴阳、五行等等 ,但它 的理论核心 与学术要素终 的科举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奇观 ,然而科考黑暗,丑 闻不断, 究是 以得道 成仙 、消灾 去病 、长生不老 为终极信仰和最 高价值取 向的 徇私舞弊 ,买官卖官,内定录取等事件使得儒士学子唏嘘不 己。在这种 宗教 体系 。 因此古往 今来 皆有 道师 为 了达 到修 炼成仙 ,采 取 各种 方 风气之下 ,众多学子兼收天地之精华,综取人 间之英杰,制定神 明为偶 法 ,如外丹 、 内丹 、存神 、守一 、诵经 、持咒、行善 、符瑞、习武 、 像,文昌帝君一 张亚子从此就成为读书人命运的保护神 了。 辟 谷、房 中等 种种 手段 , 以期 超凡 入圣 ,名彪 紫府 , 已到达 飞升 太 文人认为张亚子应有光彩而显耀的 出身,于是说张亚子所乘的是 白 清 ,长 生不老 ,逍遥 自在的 目的 。故魏 伯阳写 出 《 周 易参 同契 》,大 特神兽是神物 ,走路威风凛凛 ,四平八稳。还给亚子安排两童子成为天 倡金丹之 术,葛洪 写出 《 抱朴子 》推波 助澜 。上清派 更编 出 《 大洞 真 龙地哑。为何要选此二人,意 思是 “ 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从这 经 》简 述金丹妙理 ,南宋乾道 四年 又有 四川道士 刘安胜编 出 《 太 上无 方面可 以彰显文昌帝君 的神灵英 明,说明他很有见地,善于用人。 极 总真文 昌大洞仙经》再扬金丹理论 。 那 么文 昌帝君 为 何 出现 在梓 潼七 曲山呢 ?古人 云 ,蜀 道难 ,难 洞 经音 乐文 化是 中 国道教 发展 的产物 ,长 期 为宣扬 道教 文化 服
七曲九曲说“文昌”
“七曲山,九曲水,古柏森森是圣地;十年木,百年人,众生芸芸仰文昌”——这是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文昌宫正殿前一副楹联。
身在古柏森森的七曲山中,俯看曲折多姿的潼江之水,当代人对“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古之赞辞,怀有一种不明究里的感受。
曲径通幽——“七曲山”“九曲水”,激发了我们探幽烛微的欲望。
从成都驱车向北直达七曲山中,费时不过两个小时——平去坡来,人们会明显察觉七曲山便是古蜀“金牛道”险路的开始。
然而,对于由北向南走往天府之国的古人来说,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跨越天梯石栈到达七曲山时,都会大出一口“坡去平来”的长气,也才会产生一种“头头是道,路放平,心乃放平”(送险亭一联之下联)的欣慰。
处于团团万岭,如龙如蛇山川中的梓潼,本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而七曲山原名也叫梓潼山。
遥想当年,因被迫将贵妃赐死而难以释怀的唐玄宗往四川奔逃,夜宿梓潼山北的“啷当驿”而忽有好梦——一位头戴方巾的儒生告诉他安史之乱将平——玄宗正待细问详情,山风忽来,吹响驿馆角铃,惊破其梦。
此情此景,皇上的侍臣便有诗咏叹了“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梓潼山就被感慨为“七曲山”了。
所以,当玄宗由成都天回镇返回再过七曲山时,见庙中所塑的“张亚子”与给他投梦的方巾儒生极为相像,感激不尽的皇上,便一道圣旨封这位当时的小神为“左丞相”。
诚所谓“皇恩浩荡,连绵不绝”——120多年后,黄巢起义军撵得唐僖宗踏上了祖宗的老路。
僖宗追思前事,立马加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到了宋代,已经成为国教的道教推波助澜,称“奉玉皇大帝旨意:张亚子晋封帝号为‘文昌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民间的这种追捧,得到了提倡“偃武修文”以利统治的元代皇帝的认同——元仁宗给张亚子加上了“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的封号。
就象自然界的造山运动一样,我们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也看到了一种费时费力的“造神运动”——有趣的是,圣人孔子也不过被皇帝追封到“文宣王”,比起这位后起之秀的“文昌帝君”,在级别上整整低了一个等级——孔子也只能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自然规律一哂了之。
大理历代洞经音乐文化人物
大理历代洞经音乐文化人物洞经音乐最初来源于道教,这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有关洞经音乐的人物涉及到道教人物也就不足为怪了。
大理洞经音乐文化在其70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仅内容上得到了大量的充实完善,形式上有了全面的创新,而且造就了一大批洞经音乐人才,也只有这样,洞经音乐文化最终才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事实上综观云南洞经音乐文化,不论何地何时,都有一批自己的洞经音乐英才在支撑着洞经会,促进洞经音乐文化的发展。
从洞经音乐产生至今,全省洞经音乐人才可谓多如牛毛,难以计数,他们是洞经音乐文化的一大笔财富。
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尽管云南省各地洞经音乐英才辈出,历代精英难以计数,但在这里笔者惟有对苍洱境内历代部分主要人物进行介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鉴于洞经音乐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十分久远的过程,且与各种宗教相互牵连,因此对其有关人物一概而论,恐难显出真实面目,也不符合科学性和客观性,故拟将所介绍的人物分为三类:一类就是带有浓厚宗教神话色彩的道教神仙,如西王母等;第二类是从大理洞经音乐产生、形成至解放前的历史人物;第三类为解放后至今的大理洞经音乐文化英才,三分类法,贯穿大理洞经音乐文化的始终,是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教育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又一历史见证。
(一)神话传说人物西王母西王母,俗称金母、王母娘娘,是道教的女仙之长,玉皇大帝的妻子,也是中国民俗信仰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
据研究,她最初来自汉文化圈之外,是一个原始部落的图腾神,居住在昆仑山瑶池,后经过道教的几次大改造,才变成一个女神领袖。
最后又由于玉皇大帝信仰的兴起,她终于成了人们敬仰的玉皇大帝的正宫娘娘,道教的女仙之长。
传说大理的洞经音乐原为瑶池玉律,是天上的仙乐,属八部仙音之一的玉清音,由王母娘娘执掌。
《叶榆稗史》中的《八部仙音》载:“……玉清音为金母所有。
金(王)母游于人间,携乐工三十六,行乐于点苍山,遇童陈玄子而怜世无仙音,令侍女传之百曲,为大洞天音……”《叶榆稗史》和《淮城夜语》的其他记载亦与此大同小异,大致说的就是洞经音乐是王母娘娘瑶池宫中经常演奏的仙乐,在元末明初,王母常携侍女乐工到点苍山中和峰香草坪演奏;因其怜世无仙乐,便遣其属下乐工天音童子投胎到大理城,取名为玄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经音乐梓潼起源说摘要:“洞经音乐”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未可轻视的地位,千百年来,洞经音乐对中国古代音乐、民族音乐、地方戏曲和曲艺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
洞经古乐发祥于四川,起源于古蜀人祭祀音乐,以中国相应的思想、文化、社会、音乐和人才的背景与丰厚积淀为基础,以音乐艺术的形式宣扬文昌经诰的宗旨,是梓潼宗祀文昌帝君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活动。
本文分析了梓潼洞经音乐的起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它的传播情况,最后分析了梓潼洞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洞经音乐;起源;传承Abstract:Dongjing mus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plays, the music has a broad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Chinese ancient music, folk music, local opera and folk art . Dongjing music originated in Sichuan and ancient Shu people’s worship music .It based on China corresponding ideological, cultural, social, musical and talent background and rich heritage , it’s in the form of musical art of pr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s of Dongjing music,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ongjing music.Key Words:Dongjing music;origin;Inheritance摘要 (1)Abstract (1)绪论 (3)一、梓潼洞经音乐的起源 (3)二、梓潼洞经音乐的特点及其传播 (5)(一)梓潼洞经音乐的特点 (5)(二)梓潼洞经音乐的传播 (5)三、梓潼洞经音乐的影响因素 (7)(一)地域与人文历史 (7)(二)宗教文化 (8)1.对“文昌帝君”的崇拜 (8)2.多元宗教文化 (9)四、梓潼洞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3)“洞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它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未可轻视的地位。
对这项珍贵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最初是由云南巍山县洞经乐团1988年8月首次赴京展演而正式拉开帷幕的。
他们的精彩表演引起了强烈的振撼和极大的反响。
随后更由于丽江洞经乐团1995年9月和1998年5月相继到英国同挪威的展演,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巨大的成功。
洞经古乐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之一。
洞经古乐发祥于四川,起源于古蜀人祭祀音乐,自唐代开始流行,南宋时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演唱《文昌大洞仙经》,因而得名“洞经音乐”,也是中国历代朝廷科举考试、士子求取功名使用的音乐,又被称为“儒门洞音”。
东汉末,中国道教发祥于青城山后,部分青城洞经古乐逐渐纳入道教祭祀音乐之中;自宋以后,洞经古乐又广纳兼容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民间音乐,逐步形成以自然、典雅、抒情、飘逸为主调的“洞经音乐”流派。
此后,洞经古乐又成为中国道教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和川剧、曲艺以及佛教音乐的重要源泉之一。
千百年来,洞经音乐对中国古代音乐、民族音乐、地方戏曲和曲艺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
可以说,洞经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遗存下来的“活化石”。
英国的《泰唔士报)等几家报刊发表评论,许多电视台争相录音录像,从而使联合国所属的教科文组织也正式将中国的洞经音乐列为“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挪威的展演还多次得到了国王的接见与热烈的赞扬,中国古老的洞经音乐也更加名扬世界。
一、梓潼洞经音乐的起源“洞经音乐”是个珍贵而独特的古典乐种。
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得名,并与文昌崇拜密切相关。
探索它产生和演变的原因及特点需要哲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音乐学以及民俗学等多学科的合作。
只有多视角的研究,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它形成、发展的规律。
中国洞经音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这些普遍广泛、紧密而复杂的联系中产生的。
它有中国相应的社会、思想、文化、音乐和人才的丰厚积淀与背景为基础,还有充分而适当的生成条件为依据。
先秦时,梓潼县七曲山便有人称“善板祠”的雷神庙。
“文昌帝君”的产生经过了从雷神、星神、树神、蛇神到人神的缓慢变化过程。
唐朝时期,唐玄宗因安禄山造反,奔蜀避难,在梓潼县七曲山夜梦神仙张亚子,将张亚子封为“左丞相”。
道士在绍熙六年(1196) 宣称“玉皇大帝”已将张神封为“文昌帝君”。
元朝皇帝为控制汉民,便于公元1317 将张亚子正式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遗使献祭。
从此“文昌帝君”便成了中国境内掌管文籍官禄,受到平民百姓与仕人举子的广泛崇拜,文昌庙也遍及天下。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处在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复杂网络中,而且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
这些联系是: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深层联系和表层联系,局部联系和整体联系,本质联系同非本质联系。
因此,中国洞经音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这些普遍、广泛、紧密而复杂的联系中产生的。
它有中国相应的社会、思想、文化、音乐和人才的丰厚积淀与背景为基础,还有充分而适当的生成条件为依据。
从音乐的视角而言:中国也是世界上音乐发达较早的国家之一。
唐宋音乐更加丰富多彩,辉煌灿烂。
宫庭宴乐,祭祀音乐,民间音乐十分兴旺。
武后一度把内教坊改名为云韶府,玄宗不但令道士,大臣进献道曲,还亲自在宫庭内设道场教道士“步虚声韵”。
步虚声韵即是道教特有的科仪音乐,它是道士朝真礼斗,赞咏上帝,行道啸唱的玉洞乐章。
“步虚声”包括乐曲与唱词两个部份。
乐曲颂扬虚空神灵仙境缥渺之美,唱词歌咏众仙万圣玄妙之德。
约在魏晋南北朝时便已产生。
“著名道士寇谦之早在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写出(老君音诵诫经),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
’,º作为道士用音乐伴奏诵经的科仪。
当时所用的“八溉乐”即为后世之“步虚声”奠定了基础。
成书于五世纪的(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中收有(洞玄步虚吟)十首,即是道士最早在科仪中使用的步词。
”»其体或五言、或七言、八句、十句不等。
隋场帝、唐玄宗、宋太宗、宋徽宗皆好之。
“此时已有(玉音法事》之书辑录了唐宋道曲五十首。
明代永乐年间则将若干道曲编成(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元代以后,随着道教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流派后,道教音乐也分为“全真正韵”和“正一科韵”。
成为道士早、午、晚三朝诵经以及做各种法事使用的音乐。
特别是《玉皇经》于唐宋之际出现之后,道士即将谈演此经的道乐称为“钧天妙乐”。
所有这些,都为洞音乐的产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二、梓潼洞经音乐的特点及其传播(一)梓潼洞经音乐的特点从目前搜集到的曲目来看,梓潼洞经音乐不到百首,但梓潼洞经音乐有独自的个性与特点。
梓潼洞经音乐的乐曲可分为大调与小调两类。
这些所指的大调、小调是按照乐曲的结构特点无经文来划分的。
所谓小调则指无经文的纯器乐曲,大调是指随经文唱诵而伴奏的乐曲。
梓潼洞经音乐的乐曲结构形式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基本上包括了大调种类中的乐曲。
其特点是:前面的引子段是打击乐器,且引子有序段,然后再进入多次的变奏段落与主题段,且有尾声,最后的终止段是打击乐。
第二类基本包括了小调种类中的乐曲。
其特点是无间奏、引子或尾声。
诞生于巴蜀大地的洞经古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和地方戏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比如,洞经古乐与蜀派琴曲、四川川剧和曲艺等,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可以说,二者之间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形成了巴蜀乡韵繁盛皆博、异彩纷呈的兴旺局面。
洞经古乐与四川曲艺音乐存在着不解之缘。
洞经古乐吸收了四川民间曲艺音乐的部分曲调,反过来洞经古乐又成为现代四川曲艺音乐的源泉之一。
洞经古乐中的《回向赞》唱腔,与四川清音“背工调”中的《凤阳仕人》曲调相同。
洞经古乐《化笼赞》的尾腔唱调,与四川宜宾骆荣华、林开云传唱的连厢《四九求方》曲调相同。
洞经古乐《三柱香》的唱段,与四川泸县流传的花灯《一个大姐看花灯》曲调相同。
四川竹琴本称“道情”,可能产生于四川。
所谓“道情”,是在中国道教音乐步虚韵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洞经古乐与四川峨眉山、成都文殊院等著名佛教寺庙的音乐也有相通之处。
如洞经古乐中的《十供养》,在曲名、唱调和曲调上,便与四川峨眉山佛教梵呗《十供养》几乎完全相同。
洞经古乐中的《开宝笈》,与佛教梵呗《圣无量寿陀罗尼》曲调相同,不少洞经古乐器乐曲牌,也与佛教音乐相互通用。
(二)梓潼洞经音乐的传播洞经音乐从四川产生以后,便在元朝皇帝的大力扶持下逐渐向川外传播。
《清史稿·卷84》载“文昌帝君。
明成化间,因元祠重建,在京师地安门外久绝。
嘉庆五年,渔江寇平。
初,寇窥樟憧,望见祠山旗帜,却退。
至是御书‘化成眷定’额,用彰异绩。
发中努重新祠宇,明年夏告成。
仁宗躬渴九拜,诏称:‘帝君主持文运,崇圣辟邪,海内尊奉;与关圣同,允宜列人祀典。
’礼官遂定议。
岁春祭以二月初诞日,秋祭,仲秋佩吉。
将事,遣大臣往。
前殿供正神,后殿则祀其先世。
祀典如关帝。
咸丰六车跻中祀,礼臣清崇殿阶,拓规制,遣王承祭。
后殿以太常长宫亲诣,二跪六拜。
乐六奏,文舞八情,允行。
直省文昌庙有司以时飨祀。
无祀庙者,设位公所,毕,彻位随祝帛送燎。
”这段记载充分表明:第一,北京已在元代便有了文昌宫。
第二,清代仍将文昌祭祀列入国家祀典。
第三,祭祀必用音乐。
洞经古乐与四川川剧有着渊源关系。
据王纯五、甘绍成《中国道教音乐》介绍,川剧吸纳了大量的洞经古乐曲牌和唱腔,如洞经古乐中的《回向赞》,其中的“十洲三岛任逍遥”唱段,与川剧高腔《二郎神》曲调相同。
又如洞经古乐《四景赞》,与川剧高腔《懒画眉》曲调相同。
洞经古乐中的许多曲牌,与川剧音乐中的曲牌和风格一致,有的曲牌在开始、中间或结尾处部分地与川剧的皮簧腔、梆子腔、灯腔等一致。
清代则是洞经音乐在云南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大融合的鼎盛时期。
全省120多个县凡人口较多的大村镇,都有数量不等的洞经乐队定期活动。
而且组织健全,活动都已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了。
并已随着马帮的行踪,逐渐传到缅甸、越南。
明末清初因社会动荡,滇西楚雄、大理、保山、腾冲的人迁人缅甸密支那和曼德勒经商。
滇南的蒙自、个旧、石屏、建水的人跑到越南,洞经音乐流人异邦,在华人中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