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研究索引与综述-例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综述例文

《浮士德》研究索引与综述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学号:200813000000 姓名:虢彧尨

【内容摘要】《浮士德》研究从20 世纪70 年代至今得到了蓬勃发展,其研究范式逐渐多元化且极大的充实和加深了我们对其认识。在中国,其研究成果主要有《浮士德》主题研究、审美艺术研究和《浮士德》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在西方,对《浮士德》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审美研究;主题;西方文明;灵魂

中国有句古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原意是用来抒发诗人情丝缠绵的诗句,越过大洋赋予欧洲传奇人物浮士德的身上则折射出不同寻常的人文光辉。追求!不懈的追求成为歌德笔下具震撼力般的呐喊。浮士德这一传奇形象早已成为可代表德国甚至欧洲的精神实体。对此形象的评论有如雨后春笋在文学领域争鸣。下面我结合20 世纪70 年代至今的部分评论和我自身的观点对《浮士德》做一个综合性的叙述和概括,愿尽心探寻作品精髓。

一、主题和审美研究

从文章主题和艺术审美上说,有以下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剖析,其论述基调基本上一致或接近,角度选择大相径庭。【1】据笔者统计,有几个大的角度论说《浮士德》的精神内涵,入手点相同,方式各异,观点趋近一致,在此我做一下概述,具体说分这么几大方向:

……

(一)人生观问题

在欧洲文艺复兴之际曾讨论千百次的问题如哈姆雷特那句“生存还是毁灭”在浮士德这个传奇人物身上得到实践的解决——个人奋斗,无懈追求,成长蜕变的演化充满崎岖和反复的生活际遇使我们在痛苦和思索中渐渐明白灭亡是多么渺小的懦弱的想法,浮士德给予的人生观正如诗人所说“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简洁却铿锵有力。对人生观问题研究成果显著者主要有冯至先生……

(二)关于人文主义思想的探讨

诗中浮士德曾说:“这儿我是一个人”,即强调自我的价值,即存在的实质是独立的个体而非某种力量下的木偶。反思中世纪人文主义的突现第一次把欧洲从宗教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压抑于心中本能的欲望充溢于整个社会每个角落,于是,人的善与恶美与丑也一样如同潘多拉的魔盒被解禁般带来了不光是自由解放的兴奋,同时也带来了无束缚的极端化现象,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或是其他领域中慢慢成长……所谓物极必反,当一切如同无束缚和管束下的孩童一样,在他接受新的知识时,势必会形成一种本能的无所顾及,日久天长当然将会是一种无法估量的结局。对《浮士德》人文主义思想的探讨主要有……

(三)美学思想上

回顾歌德之前,文艺复兴的文化运动和古典主义不难看出两大思潮的影响仍点点滴滴地渗透在浮士德心中,显于歌德鹅毛笔下。启蒙运动大发展的德国和《浮士德》给予我们的享受是相辅相成的。歌德力图从现实中找到浮士德的生活轨迹却屡屡受挫,当他只身独行于罗马时,一种追寻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古典情结也成为他解脱抑郁压抑的伊甸园,诸如文中“与海伦结合生子”即是证明。文学艺术非简单再现,而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艺术凝结和升华,读者解读角度是不同的,作者的表现意图也是令人充满揣测的冲动。这也构成美学享受的多极化和极限化。

对《浮士德》美学思想的探讨主要有……

(四)主题和审美研究评价

上述阐释的是诸多研究者今年来的成果,概而论之即是一个人成长的各个方面来述说一个传奇,一段历史。浮士德作为一个从书海中解脱出来的智者,在一番彻悟后陷入到魔鬼诱惑之中,从此开始了“成长”,开始了另一种存在方式的生命阐释,在充满矛盾的道路上,一个契约是交代了这种实践性的实质即不是责任和义务而是一种交易,而且对方是魔鬼,于是乎,开头的戏剧性也从一场赌赛开始,这也为结束时的令人戏谑的结局埋下伏笔。由于人类命运的可塑性和其自身恶之本性的不可挣脱,造就了如此宏大充满思辩的艺术构思,不难看出,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具有西方文明上升时精神状态两重性;一方面它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唤起了人的欲望,追求和热情,从而改变了世界;另一方面这种精神又源于它的本性: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正是这种本性使浮士德一生同魔鬼结下了不解

之缘,浮士德每一项具体追求几乎造成了某种悲剧,如第一部中,其情人葛丽卿的无罪和第二部中将妨碍他填海造田的一对老夫妇毁屋焚身等,在这里无所谓身纯粹的善或是真正的恶,这是一个《浮士德》最具辨证以为和寓意最深之处,对于人类在新历史时代焕发出的热情和生命力,歌德热情颂扬:“我的精神要抓住至高至深东西不放,将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身上,于是小我便扩展成全人类的大我。这是积极一面,又是歌德对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精神和物质欲望无限膨胀,一面的担忧,如他要索取天上最美星辰……总不能满足他深深激动的心肠”,这是消极的一种情感提示,而全诗结局在一种幻觉中到了尽头,这可说是歌德用一种巧妙的艺术构思对西方文明进行的瞻望,并表达某种朦胧的预感,浮士德精神二重性及命运中喜剧悲剧的交织,是全诗一个基本矛盾,但上帝最终解决了它。浮士德显然终是肯定至上的,但其结局却是被救而非自救。

二、《浮士德》与中国文学关系

在德国最早注意中国的是莱布尼兹和歌德在中国最为普遍被拿来比较的是《离骚》冥冥中有一种牵引和相通,其文从多方面进行阐释,如主体意识,主体与自然,主体与社会这几个方面来比较《浮士德》中伦理道德,行为处事和民族心理深层的异同,中国历来推崇的是“德”的修炼,通常以“内省”方法达到,而西方则以“知”的探求为主,通常以外求方式实现中国以圣人为至高,而西方则为智者为上。就如同浮士德以学贯自然人文的博士学者形象出境,而屈原则更多的带着强烈的德行修养在内。浮士德在拥有知识后为建自己理想的人格而做,而屈原所持的精神气度只有忠,贤,正和忧国忧民犹如理性与感性的对比般突出。这种情感运行方式的不同体现出辐射型,折射型的民族心理概述。在主体意识上,浮士德屈原的差别更是在自我价值观的实现上有别。屈原心中,自我征服。人这主体的完美崇高性完全在内美外秀的道德模范中体现,而浮士德中却在真中寻求,最终是满足于个人气魄中诚挚而有实效的一面。具体到细节则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显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浮士德式西方人物尽是无法定说的样式。善恶美丑不是固定的模式,这在主题讨论中已有,故略过。而中国式人物很热心地被赋予一种肤浅的审美的模式,内秀且外美的完人比比皆是,毕竟中式作家不会正面塑造卡西莫多的形象。多少有些形式胜于内容的通病,中西方的比较在两个代表性人物身上得到显现,这不仅是文学上有其积极意义在思维的建构中也有可取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