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医患关系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医患关系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医疗卫生领域,医患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医患关系问题。
本文将就医患关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沟通不畅沟通不畅是医患关系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
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有限,而医生可能因为专业知识和术语的难度,未能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造成信息传递不畅,患者理解不到位。
解决方案:1. 医生应该学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2. 医生应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陈述和问题,积极回答患者的咨询,确保信息能够双向传递。
3. 医生还应该鼓励患者主动提问,及时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
4. 医院可以设置专门的沟通培训课程,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和患者交流能力。
二、医生与患者利益冲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和患者的利益有时会发生冲突。
医生可能由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原因,对患者提供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从而增加患者的负担;患者则可能因过度要求或不理性的医疗期望,给医生造成压力。
解决方案:1. 制定医疗纪律,明确医生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并加大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力度。
2. 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医疗行为审查,对医疗费用、医疗质量等进行评价和监督。
3. 提升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普及医学知识,增强患者对治疗手段的理性认知。
4. 医保政策的完善,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三、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医患关系中比较复杂且敏感的问题。
医患在诉讼过程中往往陷入情绪化的辩论中,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
解决方案:1. 加强医患纠纷的预防,提倡通过协商、调解等民事化方式解决矛盾。
2. 医院设立独立的医患纠纷调解机构,组织专业调解人员介入,帮助各方找到共同利益点。
3. 建立全面、公正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确保医疗事故的客观、公正的认定,减少纠纷的发生。
4. 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医学伦理观念,增加医生责任感和为患者着想的意识。
如何构建和谐医患信任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医患信任关系作者:张晓波徐虹来源:《党政论坛》 2016年第21期信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兼有理性与感性的双重特征。
信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直接的问题,支配着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与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到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医患信任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以保护患者利益为根本目的形成的一种相互认同和相信的社会关系,包括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公众对医疗体系的信任问题。
医患信任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
信任危机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
医患冲突、医疗纠纷、医疗诉讼频频见于报端,医患信任岌岌可危,已折射出一种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并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医务人员在拥有良好的医疗技术之余,还应不断增强自身责任感,敬畏生命、尊重病人,注意良好职业操守的培养,发扬职业精神,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病人的信任与尊重。
参与、对话、理解是建立医患信任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解决当前医患信任危机的一个基本途径。
医患间要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和谐医患间信任关系。
一、医患信任关系的现状1.医疗风险机制不健全受政府投入不足、自负盈亏等压力的影响,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仁术变成了待价而沾的商品,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承受医院公益性的消失,医患间的戒备心理越来越严重。
医疗保障覆盖面窄,医疗费用高居不下,患者难以承受,加剧了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
在信任缺失的环境下,医务人员为避免冲突而倾向于采取防御性措施,如不必要的会诊和转诊,扩大范围的辅助检查,避免采用高风险的治疗方法等。
2.医疗卫生领域法制不完善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发生的频次快速上升,暴力伤医事件显著增加,对医疗服务满意的民众比例逐年减少,医患间彼此关系的评价持续下滑。
患者通过正常法律途径维权需要花费高额的诉讼费且案件周期较长,医院为尽快恢复正常的诊疗秩序,往往以经济补偿来息事宁人。
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医患危机的不断加深,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刻不容缓。
本文分析了医患关系目前状况,从医、患、医疗行为三方面分析医患危机因素,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应对措施我国近期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医患危机频发,给广大卫生行政人员、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广大学者等敲响警钟。
为什么医患现象频发?如何应对医患关系中的不良行为?一、医患关系目前状况医患危机,是指重大医疗事件之后,患方或患方聚众大闹医院事件,或者通过媒体过度渲染或炒作,损害医务人员名誉及生命健康权的事件。
[1]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不甚乐观,形形色色的不良医患事件屡见不鲜。
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做了一项医患关系的调查,对全国1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医患关系很好或较好的比例是36.4%,一般的比例是42.9%,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是20.7%。
[2]医患危机已经成为一种高风险性、高扩散性、高关注性的国计民生理由,合理有效地缓解医患危机,改善医患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作用。
二、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从“医”的角度界定 1.医疗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正当经济竞争现象。
医疗商业贿赂主要发生在药品、设备采购等方面,医疗人员为了从中获得回扣、折扣、捐赠等不合理经济收入,购买昂贵药材、药品。
2.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就是不必要的医疗、多余的医疗,甚至不良后果和危害的医疗,是与医疗目的背道而驰的名义上“医疗”。
与过度医疗有关的概念,还有过度检查和防御性治疗等。
“走廊医生”事件就是过度医疗的典型案例,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患者进行诸多不必要的检查、治疗,甚至还是有害的治疗。
3.医疗资源不规范获得。
医疗资源不规范获得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未经患者同意,泄露患者隐私,变卖患者器官等非法利益行为。
4.不规范收费。
由于医院具有收取医疗费用的权利,医疗机构在向患者收取医疗费用之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物价政策,不按照医疗收费标准收费,没有依据收费,由此造成看病贵等理由。
医患合作共治管理制度
医患合作共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文章目的为了促进医院医患合作共治的工作,规范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医生、护士、患者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定义1.医患合作共治:医生与患者之间基于平等、互信、敬重的合作关系,共同订立治疗方案,实现治疗效果最佳化和患者满意度最大化的目标。
2.患者:指接受医院医疗服务的个人。
第二章医生的责任与义务第四条诊疗行为规范1.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科学、合理、规范地开展诊疗工作。
2.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伦理,敬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3.医生应向患者供应诚信、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4.医生应自动告知患者治疗风险和不良反应,并与患者共同决议治疗方案。
5.医生应及时更新医疗知识,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供应最佳治疗方案。
第五条沟通与解释义务1.医生应耐性倾听患者的需求和疑虑,并予以明确的回复和解释。
2.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供应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帮忙他们理解治疗过程和预期效果。
3.医生应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解答疑问,及时反馈治疗进展情况。
第六条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1.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和帮忙。
2.医生应敬重患者的信仰和文化差别,为其供应充分的人文关怀。
3.医生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患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第三章患者的权利与义务第七条诊疗要求1.患者应如实准确地告知医生病情、病史和用药情况,搭配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患者应依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必需的检查和检验。
3.患者应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时服药,依照医嘱进行病愈训练。
4.患者应如实反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乐观搭配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第八条敬重和合作1.患者应敬重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保持基本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2.患者应与医生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订立治疗方案,遵守治疗规定,乐观参加病愈训练。
3.患者应自动向医生和护士供应与治疗相关的信息和反馈。
如何有效应对医患纠纷与投诉处理
如何有效应对医患纠纷与投诉处理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关系,涉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社会公平等重要问题。
然而,由于医疗技术的复杂性和患者期望的增加,医患纠纷与投诉的情况也日益频繁。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有效应对医患纠纷与投诉处理。
一、加强医患沟通与倾听医患纠纷的发生常常与沟通不畅有关。
医务人员应该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提供清晰、准确的医疗信息,化解疑问和误解。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该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尊重患者的权益,从而建立起互信、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确保投诉能够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处理。
投诉受理部门应简化投诉手续,提供便捷的投诉渠道,并对投诉进行专人负责的调查和处理。
对于已经调查完毕的投诉案件,医疗机构应及时向患者反馈调查结果,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风险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机构应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可靠。
四、推进第三方调解与仲裁对于复杂的医患纠纷,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与仲裁。
第三方机构可以提供客观、公正的评判,帮助医患双方达成和解。
同时,第三方机构还可以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为医患双方提供法律保障和帮助,推动医患纠纷的快速解决。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通过法律知识、沟通技巧、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培训,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医患纠纷的形成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提高其处理医患纠纷的能力。
六、加强医疗监督与管理政府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评价制度,推动医疗机构提质升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政府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医患纠纷的法律监督和司法救助,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术前第三方见证谈话制度
术前第三方见证谈话制度为维护患者术前知情同意选择权,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及投诉的发生率,更好贯彻落实《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条例》及省卫健委《第三方见证谈话制度》相关规定,依据医院医疗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第三方见证谈话的目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患沟通效果,构建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二、第三方见证谈话的适用范围(一)术前或高风险操作见证谈话的申请范围1.择期的重大手术;2.四级手术;3.存在潜在医疗纠纷或已经产生医疗纠纷手术;4.择期的非计划再次手术;5.高风险二、三级手术;6.70 岁以上老年患者;7.基础性疾病较多、病情危重或手术麻醉风险较大的手术;(二)高风险见证谈话的申请范围1.不配合合理诊疗行为或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患者;2.患方对医生治疗存在质疑的;3.欠费数额较多,且患方抵御医疗风险能力较差的患者;4.临床科室认为需要见证的其他患者三、第三方见证室配置为方便临床开展见证谈话,营造良好见证环境,指定 3 号住院大楼临床科室谈话间、6号心血管病医院 2 楼示教室、13 号行政办公楼 2 楼东侧接待室作为第三方见证室,见证室配置由海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统一设计配置。
存在潜在医疗纠纷或已经产生医疗纠纷的见证谈话统一引导至13号行政办公楼2楼东侧接待室作为第三方见证室进行见证谈话。
四、第三方见证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第三方见证工作由医院医患关系办公室负责协调海南省医疗纠纷调解协会开展,各科室主任或负责人协助配合。
第三方见证工作组组织架构1.医院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调解协会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秘书:第三方见证工作组工作职责医院工作小组(1)负责制定第三方见证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2)制定第三方见证工作推广方案;(3)对第三方见证工作成效进行评价;(4)负责协调临床科室与第三方见证人员对接工作。
(5)调解协会工作小组(6)负责组织部署第三方见证工作;(7)制定第三方见证工作中重大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8)配合医患关系办公室做好临床科室医疗安全防控和培训工作;(9)对见证人员能力进行考核,提升见证人员工作能力;(10)对见证人员日常工作成效进行分析,并及时向医院工作小组报告;(11)按月度出具见证工作总结;(12)留存见证视频资料;(二)见证人员管理1.见证人员实行 8 小时驻点制度,超过八小时的执行排班调配制度,由调解协会工作组组长负责组员排班统一管理,在每月 25 日前向医患关系办公室递交下月人员排班表,并在医患关系办公室备案管理。
医疗行业的医患关系问题及改善建议
医疗行业的医患关系问题及改善建议一、医疗行业的医患关系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疗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医疗行业中存在着许多医患关系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1. 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患者对于自己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
而医生往往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和专业知识,这导致了信息上的不对称。
有些医生或机构可能会利用这种不对称来获取经济利益,使得患者感到被动和被欺骗。
2. 沟通不畅: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缺乏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去与医生进行充分有效地沟通。
加之某些医生因为职业习惯或个人素质原因,在与患者交流时缺乏耐心和细心倾听,导致沟通效果不佳。
3. 医疗纠纷: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中的错误和纠纷难以避免。
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或结果不如预期时,往往会认为医生存在责任,产生不满和争议。
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仅损害了医患之间的信任,还对整个行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二、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为了改善医患关系,并构建一个互信、友好的环境,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1. 加强沟通培训:对于医生而言,他们需要通过相关培训提高有效沟通技巧,并学习如何与患者进行平等、尊重和耐心的交流。
同时,在既有的专业知识培训中也应该加入相关沟通技巧的教育内容。
对于患者而言,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和了解就诊流程等知识。
2.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医疗机构应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医生应及时向患者提供相关健康诊断、治疗方案和费用等信息,让患者对自己的健康决策有更多参考依据。
3. 加强法律保障: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的医疗损害赔偿机制,以减轻患者在医疗纠纷中所承担的风险和负担。
4.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为了解决医生与患者之间信任缺失导致的争议问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来评估和调解双方之间的矛盾。
中医师与患者关系的管理与沟通技巧
中医师与患者关系的管理与沟通技巧在中医治疗中,医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加强患者的信任感、增进医患之间的共识,并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中医师应该注重管理患者关系并熟练掌握沟通技巧。
一、中医师与患者关系的管理1.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医师要以友善的态度面对患者,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需求。
通过以人为本的关怀、关注患者的生活背景和需求,中医师可以建立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沟通与共识中医师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同时,中医师还应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以促成医患之间的共识和理解。
3. 清晰的辅导和指导中医师应该向患者提供清晰明确的辅导和指导,告知患者关于饮食、生活方式和其他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
这样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医师与患者关系的沟通技巧1. 倾听和尊重中医师要学会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并尊重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决策权。
通过倾听和尊重,中医师可以建立起患者的信任感,增进医患之间的合作和共识。
2. 清晰表达中医师在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时,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确保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
3. 鼓励患者参与中医师可在治疗过程中鼓励患者主动参与,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鼓励患者参与可以让他们更加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4. 积极解答疑问中医师需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并提供专业、准确的解答。
这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病情,还能增强患者对中医的信心。
5. 患者隐私保护中医师在沟通过程中要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权。
不论是在病历记录还是在对话和交流中,中医师都应遵守相关法规,不将患者个人信息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结语中医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对治疗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将更加愿意配合治疗,并提高治疗的效果。
浅谈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
浅谈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从“肖志军案件”谈起[内容摘要]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医患关系作出明确的规定,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一直是学术界争执的问题。
本文以肖志军案件为讨论背景,进一步思考医疗关系的概念、医疗关系的法律属性以及其中包含的行政管理因素。
[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疗服务[正文]案情介绍:2007年11月21日,22岁的李丽云在“丈夫”肖志军(同居关系)的陪同下来到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呼吸内科就诊,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和怀孕36周。
李丽云入院后,由于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危及母胎生命,医生建议马上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以挽救母子生命。
肖志军签字称:“拒绝剖腹产生孩子,后果自负。
”医生反复劝说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肖志军始终拒绝。
最终,李丽云抢救无效,母胎双亡。
看到这样的真实案例,每个人都会对离我们而去的两条人命扼腕痛惜。
一个手术签字,两条人命。
悲剧的发生是如此的简单,实在可悲。
一边是家属致死抗拒在手术书上签字;另一边是按照医疗制度规定,要实施医疗手术必须有其家属表示同意手术的签字方可进行。
虽然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但医生在履职时同样要承担医疗风险,出了医疗事故医生、医院要承担责任,更何况还有一些无法预知的情况可能发生,如果没有其家属的签字,万一发生意外,即便不属于医疗事故,其家人怪罪于医院,医院本身“违法”在先,恐怕也难逃其责。
在没有得到家属签字的前提下医生是不敢贸然行事的。
在两边各自坚持的僵局中,是生命处于极度危险急待救助的两条生命的消逝。
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不禁要问,应该追究谁的责任?对于相关医疗制度的立法设计对于生命的保护体现在哪?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国家、医院、患者之间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法律关系?他们之间应该各自履行什么样的义务责任呢?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核心的便是要理清在现在国家医疗体制下,国家、医院和患者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其中的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1、医患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1)医患关系的概念要明确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首先必须对医患关系的概念有个明确的认识。
医患冲突处理的技巧与策略
医患冲突处理的技巧与策略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医患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如果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影响医患双方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医疗结果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掌握一些处理医患冲突的技巧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医患冲突处理技巧与策略。
一、倾听与沟通技巧在处理医患冲突时,倾听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医生应当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意见,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情感,并通过沟通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在倾听中,医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倾听并尊重:当患者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疑虑时,医生应当保持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并尊重患者的感受。
2.理解并同理:医生应该努力理解患者的处境和情感,并尝试用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
3.避免过度解释:医生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问题,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二、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在医患冲突处理过程中,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应该通过以下方式来建立与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关系:1.耐心与尊重:医生应保持耐心,并尊重每个患者的个人需求和意见。
只有把患者当作平等的合作伙伴,才能建立信任。
2.与患者沟通:医生应定期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虑和问题。
3.共同决策:医生应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让患者参与决策过程,增加患者的控制感和满意度。
三、专业与情感支持医患冲突处理不仅需要医生展现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医生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1.专业建议:医生应当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给予患者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处理疾病问题。
2.情感支持:医生应该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关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通过关怀和安抚缓解患者的情绪。
3.疼痛管理:医生应该积极控制和缓解患者的疼痛,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四、寻求专业帮助与仲裁在一些冲突无法通过沟通和合作解决的情况下,寻求专业帮助与仲裁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解决医患有哪些部门,职责是什么
No matter where there is a genius, I use the work of others to drink coffe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解决医患有哪些部门,职责是什么解决医患有医患关系办公室它们的职责是:1、在院长、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疗投诉、纠纷处置工作。
2、负责组织制定或修订医疗投诉、纠纷处置等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医疗投诉、纠纷的接访工作,协调相关科室及时处理。
做好医疗投诉、纠纷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及各类档案的保管工作。
在发生医患纠纷的时候,我们一般是需要及时、理性的进行解决的,在进行解决的时候,我们是有一定的流程的,而且一般医院也是有专门的部门来进行辅助的。
那么,解决医患有哪些部门呢?接下来,会为大家介绍相关的部门以及部门的职责都是有哪些。
一、解决医患有哪些部门解决医患有医患关系办公室它们的职责是:1、在院长、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疗投诉、纠纷处置工作。
2、负责组织制定或修订医疗投诉、纠纷处置等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医疗投诉、纠纷的接访工作,协调相关科室及时处理。
做好医疗投诉、纠纷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及各类档案的保管工作。
4、负责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做好医疗纠纷接访和调解工作;负责牵头组织律师、涉案科室参加医疗纠纷应诉工作。
做好医疗纠纷调解、医疗纠纷应诉材料准备工作。
5、定期归纳、总结医疗投诉、纠纷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科室。
6、负责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培训工作。
7、做好上级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二、发生医疗纠纷怎么办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即和解,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由此可见,在我国,发生医疗纠纷有三种解决方式,即和解、调解和诉讼。
从“细微化防范”与“第三方调处”联合机制谈医患关系管理
从“细微化防范”与“第三方调处”联合机制谈医患关系管理近年来,医患关系成紧张的态势,引起了广泛关注。
患者对现代的医疗现状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不但技术要精,救治要快,疗效要佳,而且服务态度要好。
随着新版《侵权责任法》的实施,患者举证医方有过错缺乏针对性,在举证不能的情况下难免发生新的冲突,纠纷赔偿数额也明显增长,医院负担进一步加重,致使医患纠纷发生率又有明显提高。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医患关系来说,主导方面还是医务人员。
医方因素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医疗质量问题,医风医德问题,医患沟通问题,技术性违规问题,“以药养医”问题等。
由此看来,真正处理好医患关系医方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我院自2007年以来在医患关系管理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主要从“细微化防范”医患纠纷与坚持“第三方调处”两方面着手,坚持不懈,取得良好效果。
近3年来,我院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经济赔偿明显降低,引起社会的广泛称赞。
所谓“细微化防范”,是指各科室结合本科情况,换位思考,集体总结可能发生纠纷的每个环节,然后形成书面形式、制度化、操作性强,全科人员必须做好每个环节的防范工作。
以产科为例,制定了“产科易发医患纠纷50条”,具体如下。
1.“烦死了”、“又来一个”、“真倒霉”、“命真苦”、“还叫人活嗎”等怨言,说者不觉,听者有意。
2.接诊语言生硬、缺乏亲和力。
3.问病史不仔细、遗漏重要病史,出现意外。
4.查体不详,如心肺听诊等。
5.记录不详,该记录没记录、病历涂改等。
6.告之不详,该签字不签字。
7.治疗处理不及时,急危不分。
8.治疗不当,方案错误。
9.手术指征不明确,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10.缺乏相应辅助检查,如胎心监护、心电图、B超等。
11.产程处理不当,人为缩短产程,扩宫口、滴缩宫素、不耐心、诱导、误导产程等。
12.助产技术不过关,增加损伤,如刀口裂开、感染、延伸、血肿、新生儿损伤。
13.产程中服务不到位,缺乏同情心、关爱心。
医患关系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医患关系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医患关系是医疗行为中最核心的关系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医疗体制的稳定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医患之间存在种种问题的报道。
本文将探讨医患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沟通不畅沟通是医患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医生对患者的解释和建议,以及患者对病情和疗效的反馈都需要通过沟通来实现。
然而,由于双方知识背景和信息获得方式的不同,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阻碍。
解决办法:1.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
医生应该以平和、友善的态度对待患者,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同时,患者也应该积极参与沟通,提出问题和疑虑。
2. 简化专业术语。
医生在和患者交流时,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3. 提供信息支持。
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资料或宣传册,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
二、缺乏信任医患之间的信任是一个稳定医患关系的基石。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疗纠纷的频发等因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解决办法:1. 提高透明度。
医院和医生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详细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并及时更新治疗进度和信息。
2. 增加权威认证。
医院和医生可通过公开的第三方机构的认证,提高患者对治疗结果和医术的信任度。
3. 加强医德教育。
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和医术的培训,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积极回应患者的需求和关切。
三、费用纠纷医疗费用一直是医患关系中敏感的问题。
患者普遍存在对医疗费用的不认同和不满,尤其是在医保政策不完善的地区,医疗费用纠纷时有发生。
解决办法:1. 完善医保制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医保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力度,保障患者能够获得合理的医疗费用报销。
2. 提供明细账单。
医院和医生应向患者提供详细的费用明细,如药品、检查等费用的明细和解释,以便患者核对和理解。
3. 加强医疗费用公示。
医院应该公开费用标准和计费方式,让患者有所准备并能够提前知晓治疗费用。
医患纠纷能否“托出去管了”:不要让“托管”成为“托儿”
的 难 题 。美 国 、英 国 、 日本 、德 国 等 西方
国家 有 一 些 成 功 的做 法 ,其 共 同之 处 就 是 处 理 医患 纠纷 的规 则 和 办 法 ,是 国 家 或行 业 立 法 统 一 制 定 的 ,其 相 关机 构 是 与 医 院 无 利 益 关 系 的真 正 第 三 方 。 我 国 现 阶段 还 未 能建 立 与 西 方相 似 的 医 患 纠 纷 处 理 机 制
双 方 为 医 患 纠 纷 主 体 , 医 院 单 方 委 托 医
院 管 理 公 司 处 理 纠 纷 , 是 转 移 了 医方 的
法 律 关 系 主 体 , 患 方 能 答 应 吗 ? 目 前 我
国 社 会 人 群 的 法 律 意 识 和 维 权 能 力 在 显 著 增 强 ,第 三 方 是 否 会 被 患 者 认 为 不 是 “ 管 ” 而 是 “ 儿 ” 呢 ? 此 外 , 政 府 托 托
维普资讯
不 要让 “ 管 ”成 为 “ 儿 ” 托 托
“ 患 关 系 第 三 方 管 理 ” 模 式 在 当 医
今 我 国 国 情 和 医疗 环 境 下 ,对 解 决 医 患
较 强 的 人 际 沟 通 能 力 , 才 能 满 足 合 同 中
医院 高期 望值 的要求 。如果 不 具备 必要
和 机 构 。我 国相 关机 构 和 人 员 应尽 快 从 加 快 医疗 立 法 、 完善 医疗 服 务 体 制 、建 设 医
疗 保 险 制度 、 优化 医 院 内 部 管理 和 人 文 服
卫 生 部 门 、 法 院 、 新 闻 媒 体 的 态 度 也 决 定 了这 种 第 三 方 管理 模 式 的生 存 尴 尬 。 二是 该 模 式 的 运 行要 求第 三 方 人患 矛盾 和 医 院管理 中存 在 的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也关系到医疗行业的声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痛苦,也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那么,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呢?首先,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关键。
医务人员应该以耐心、友善和专业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在面对患者时,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担忧,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确保患者能够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例如,在解释一种疾病的治疗过程时,可以打比方或者用简单的图示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
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患者也应该积极与医务人员沟通。
在就诊前,尽量准备好相关的病情资料和问题,以便能够清晰地向医生陈述。
在交流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尊重,避免过度情绪化或者不理智的行为。
如果对治疗方案有疑问或者不同的看法,应该以平和的方式提出,与医生共同探讨。
其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根本。
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
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减少医疗失误的发生。
同时,要注重医疗服务的细节,比如保持医疗环境的整洁舒适,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对于患者的投诉和建议,要及时处理和反馈,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另外,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也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要保持诚信和廉洁,不接受患者的红包和贿赂,不谋取不正当利益。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不进行过度医疗。
同时,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的风险和收益。
患者也要信任医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职业操守。
不要盲目怀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不要轻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传言和谣言。
如果对医务人员的行为有疑问,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了解和核实。
建立良好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医患纠纷发生时,医疗机构应该及时介入,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不可忽视的第三方
曲 了 的 彼此 猜 忌 的特 殊 关 系 中 , 医务 人 员 系 , 由此 伴 生 出” 也 以药 养 医 “ 样 的生 存 了我 们 宝 贵 的 医 疗 资 源 。对 整 个 国 家 的 这 ”3 】 常 被 视 为强 势 一 方 而 被 推 到 风 口浪 尖 上 , 机制 。公 立 医 院 在 既 要 完 成 政 府 下 达 的 医疗 技 术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都 非 常 不 利 。 【
相 互 信 任 与合 作 的 前 提 下 构 建 起 来 , 样 姓交 税 以 后 的 再 次 消 费 。 而 作 为 提 供 医 地 医 疗 机 构 , 奔 大 城 市 大 医 院 , 受 尽 这 直 既 又 的一种互助 关 系对 于疾 病诊 治 和健康 恢 疗 服 务 主 体 的 公 立 医院 。 政 补 贴 也 已 成 来 回 奔 波 之 苦 , 在 无 形 中加 重 了城 市 医 财 复 是 相 当有 利 的 。 然 而 , 着 人 们 日益 增 为 象 征 性 的拨 付 。 往 1 的 拨 款 还 远 远 疗 机 构 尤 其 是 大 医 院 的 负 担 。 据 统 计 , 随 往 年 全
观的努 力 固然 重要 , 作 为 第 三方 的政 必 然 向 医疗 卫 生 服 务 上 转 移 , 得 政 府 卫 尽 管 具 有 看 病 便 宜 、 诊 方 便 等 种 种 好 可 使 就
成 府 、 会 在 和 谐 医 患关 系 中也 能起 到 不 可 生 投 入 的 减少 和 个 人 负 担 的 加 重 。 为 了 处 , 很 多 病 人 不 管 大 病 小 病 还 是 喜 欢 往 社 但 忽视的作用。 1 不 和 谐 中 的 第 三 方 因 素 导 致 医 患 关 系 紧 张 的重 要 因 素 。
.7 殊 表 现 形 式 。 良 好 的 医 患 关 系 需 以 平 等 只 占国 家 财 政 支 出 的 17 %… 。 也 就 是 健 需 求 根 本 无 法 得 到 满 足 ,与 义务 为基 础 , 尊 在 说 , 国 医 疗 事 业 大 部 分 的 贡 献 来 自老 百 病 , 中 因在 当 地得 不 到 有 效 治 疗或 不 相 信 当
医院第三方护工人员的管理
医院第三方护工人员的管理引言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医院引入第三方护工人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第三方护工人员在医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能够有效减轻医院内部护理工作的压力,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然而,对于医院来说,如何有效管理第三方护工人员,确保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第三方护工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在招聘第三方护工人员时,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只能招聘到符合要求的人员。
招募流程中,应该进行面试、背景调查、技能测试等环节,以确保护工人员的可靠性和专业性。
在培训方面,医院应该向第三方护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内容,包括医院的相关规定、护理技能、安全意识等内容,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工作并且保障患者的安全。
工作排班和监督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第三方护工人员工作排班系统,确保每个护工员能够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第三方护工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对于工作表现不佳的护工人员,医院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培训提升或者解除合作关系。
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医院应该为第三方护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医疗设备、指导他们规范操作等。
此外,医院还应该完善风险预防机制,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排查,加强对第三方护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宣传,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总结医院第三方护工人员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医院应该注重招聘、培训、排班、监督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第三方护工人员能够发挥作用,提高医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第三方介入——解除医患关系困局之道
第三方介入——解除医患关系困局之道
沈钦荣
【期刊名称】《前进论坛》
【年(卷),期】2007(000)00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生命健康将更加重视。
在今天看来很合理、很正常的医疗行为,也许会被认为是侵权,将被视为不合理、不合法;另一方面,即使科学最发达,也不可能满足所有患者的期望,医护人员尽最大努力,不可能不出一点差错。
因此,今后的医疗纠纷不但不会下降,很有可能呈上升趋势。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沈钦荣
【作者单位】农工党绍兴市委会委员;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6
【相关文献】
1.医患关系困局的伦理审视 [J], 王晓波
2.第三方介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 [J], 赵怀娟
3.基于医疗服务供需失衡逻辑的医患关系紧张困局与对策分析 [J], 谢春艳;程文迪;王常颖;陈多;丁汉升
4.医调委:医患关系困局能调了吗? [J], 刘建华
5.医患冲突频现成顽疾如何打开医患关系困局 [J], 姚培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成
2006年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目录
第一部分:医疗风险与纠纷现状及处 理模式
第二部分:医患关系创新服务模式
—— “第三方管理”
第三部分: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实施 方案
第四部分:医院支持与配合 第五部分:医患医患关关系第三方管系理 第三方管理的意义
第一部分
医疗风险与纠纷现状及处理模式
➢医疗是高风险、具有探索性的工作 ➢医疗是高人文色彩的工作 ➢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二)医疗风险普遍性
医疗风险统计显示:
●美国
美国国家科学院(IOM)统计披露,每年死于医疗过失 的患者居当年十大死因第八位,高于交通事故、艾滋病死 亡的人数。 2006年度统计,死于医疗事故的人数已达12万人。 医疗事故死亡率是每百万人333至817人之间。
➢ 影响社会的和谐 ➢ 对医院及医学科学的危害 ➢ 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沉重的负担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五、现有医患纠纷的处理模式与缺
陷
➢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
众多不利因素使处理艰难,不堪重负
➢
卫生行政部门调解
➢
裁决的公正性遭质疑
➢
司法诉讼方式
➢
程序复杂,费时费钱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纠纷处理方式比例
诉讼 处理 15.00%
医患关系创新服务模式 —— “第三方管理”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一、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 由独立于医患双方的保险服务机构,运用医学、 法学、保险等手段,建立医患关系管理系统,以 保险为载体,对医疗行为风险实施的一种事先预 防、事中调解、事后补偿的新型保险保障服务机 制。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医疗机构
患者
●医疗纠纷的调解与赔偿完全由专业的保险服务机构承担,
医院及医务人员完全从纠纷中解脱出来。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七、国内社会承担模式的
缺陷
发展动态与
(一)动态
●2004年底北京市卫生局制定《北京市实施医疗责任保险
的意见》 ,2005.1.1北京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
• 深圳、上海、吉林省等陆续开展。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一、在医院建立
医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 第三方管理中心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第三方 管理中心
部门结构
人员构成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医事咨询室 纠纷防范室 调解处理室
保安室
法学专家 医院管理专家 临床医学专家 医疗纠纷调解专家 保险理赔专家
二、规范的管理模式
➢ 工作宗旨 ➢ 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工作原则 ➢ 不求谁对谁错,只求问题解决。 ➢ 管理与运行 ➢ 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原则。 ➢ 工作模式 ➢ 一站式全程、全方位、人性化优质高效服务。 ➢ 24小时热线电话。 ➢ 工作制度
●国内医疗界在风险转移方面落后于其他高风险行
业10年或更长时间。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二)缺陷
➢ 现有的医疗责任保险只承担属责任事故的赔偿, 不承担医疗意外及协议赔偿;
➢ 保险公司未设立调解处理服务机构,纠纷调处完 全由医院承担;
➢ 险种责任的单一导致赔付的缺陷;模式的滞后导 致纠纷调处的缺陷,使医疗机构不能完全规避风 险,高效解决医疗纠纷,故多数医院不愿意参保。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法律依据 支持机构 合作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山东省卫生厅 山东保监局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山东省公安厅
山东省医师协会 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医患关中系第国三方管人理 民财产股份保险公司
第三部分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实施方案
●英国
英国统计通报,10%的住院病人出现医疗差错,每天有 100名患者死亡,有1000人留下了长期或严重损害。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中国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1年对全国各级医院调
查统计,99%的医院发生纠纷;采取过激方式的 占74%,对医院设施造成破坏和医务人员伤害的
分别为35%和34%。
有资料报告2001年全国各级医院用于纠纷赔 付的支出高达42亿,2004年支出高达65亿。
第三方管理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保险公司
二、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主要工作
医事咨询
医患关系 第三方管理
风险提示
纠纷防范与处理
投保与理赔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三、应运而生的 “第三方管理机构”——
山东大成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山东大成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 是2001年成立,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山东省工商 局注册的专业从事医疗责任保险的服务机构;
➢ 在山东省卫生厅、省高法、省公安厅和山东保监 局的大力支持下,自2004年10月起,历时2年,投 资200余万元,与山东省医师协会共同组织医学、 药学、卫生法学、保险等专家,根据医疗机构的 实际需求,在北京市开展医疗责任保险成功经验 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开发出适合山东卫生实际 情况的“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方案。
行政 处理 5.00%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协商 处理 80.00%
● 医疗风险与纠纷的发展势态及目前处 理模式的缺陷决定了必须采用社会承担模 式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六、国外发达国家社会承担模式
●医生的职业保险几乎与医生的职业责任融为一体,没有责
任保险医生或医院不能开业,属于行为强制性保险,投保率几 乎达100%。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 我国医疗纠纷的现状迫切需 求医疗风险的社会化承担方 式,开拓化解医疗纠纷的多 元化渠道,建立医疗纠纷防 范、调解处理与赔偿一体的 新型替代模式,把医疗机构 及医务人员从医疗纠纷困扰 中彻底解脱出来,这已成为 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努 力探索和实践的目标。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第二部分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一、医疗风险
医疗风险是指医患双方在 医疗过程中发生的风险。 即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
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医疗事故 医疗意外 并发症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医疗风险
医疗机构 面临的风险
患者面临的风险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医疗纠纷 发生的风险 医疗过失 赔偿的风险
意外伤害风险
索赔风险
(一)医疗风险是客观存在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现状
二、医疗纠纷的
及
➢ 医疗纠纷数量增加
➢ 单笔医疗纠纷赔偿数额增加
➢ 医疗纠纷解决难度加大 ➢ 医疗赔偿的法律适用复杂度增加
特点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三、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
医院因素
管理、服务、技术缺陷
社会因素
法规、处理缺陷
患者因素
要求、利益缺陷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
四、医患纠纷的影响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