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 消化系统知识点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消化系统)

教案(消化系统)
厦门卫生学校教案
专业:护士科目:内科护理学班级:护59甲、乙班2006年11月15日
教 学
章 节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教学
时数
2
教学
目的
1、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概念、主要致病因素。
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预期目标。
3.掌握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
教具或
参考书籍
内科学
内科护理学
通过列表比较胃溃疡与十二指肠的不同评估要点
让学生讨论
让学生从评估的内容及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共同探讨护理措施,尤其是饮食的护理
思考:如何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课后记:
学生反映此章节内容太多,杂,教材与外科穿插,不好理解,今后多通过提问与复习的方式进行加深理解。
教师:石蕾职称:第3页
通过举例及讲授突破难点
通过举例及看多媒体课件、解剖图让学生理解
举例并讨论护理措施,让学生明白护理的重点保护肝脏及预防并发症
让学生演习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思考:肝硬化的健康史及身心状况收集什么?
课后记:
学生反映此课较难理解,因此,课上反应较慢,但是经过多次讲解,举例说明,看图解等学生认为还比较有效果。
教师:石蕾职称:第2页
厦门卫生学校教案
专业:护59甲、乙科目:内科护理学班级:英10、11班2006年11月6日
教 学
章 节
第一节概述
教学
时数
3
教学
目的
1、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
2、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护理诊断、预期目标。
3、掌握其护理评估要点、护理措施
教具或
参考书籍
内科学
内科护理学

教案消化系统精选全文完整版

教案消化系统精选全文完整版

【复习旧课】1、肌肉根据形态的分类。

2、肌肉根据作用的分类。

3、肌肉根据位置的分类。

【授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为什么每天都要吃东西吗?因为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这正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通过我们咀嚼、吞咽的食物去了哪里?又如何被消化吸收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4页——第三章消化系统。

第三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概述一、概念(教学:先回顾“系统”概念,再引出“消化系统”完整的概念。

)消化系统:由多种形态功能相近的器官,有序结合在一起完成以摄食、分泌、消化、吸收、排泄这一连续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消化系统。

二、组成1、消化管: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分部:口腔至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至肛管为下消化道。

(教学方法:逐一讲解每个分部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抽学生复述重点)(互动:给学生讲解“十二指肠”名称的来源,引导学生用手示范十二指合并长度。

)2、消化腺:分部:大消化腺:肝、胰、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小消化腺: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功能:开口于消化道,分泌液体,参与食物消化。

(提问:大唾液腺是外分泌腺还是内分泌腺?回顾内、外分泌腺的区别。

)三、消化管壁的结构1、黏膜:具有消化吸收和保护功能。

(1)上皮:黏膜的表层,位置不同,其形态功能各有差异。

(2)固有层:含有腺、血管、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组织。

(3)黏膜肌层:1——2层平滑肌构成。

2、黏膜下层: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粘膜下神经丛。

3、肌层:分两层,内层为环形,外层为纵行。

4、外膜:消化管最外层,分为纤维膜和浆膜。

(教学:画简图示出以上4大结构)四、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1、胸部的标志线(1)前正中线(2)胸骨线(3)锁骨线(4)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5)肩胛线(6)后正中线(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学这一小节内容,找学生试说如何作这些标志线,再找学生当标本,在其身体上找到正确部位,示范教学。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汇报人:日期:•消化系统概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与目标目录•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支持系统建立01消化系统概述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部分。

消化系统结构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营养需求。

消化系统功能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疾病分类01020304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如胃炎、肠炎等。

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如胃癌、肝癌等。

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包括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或减弱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体征症状02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病史收集与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症状、饮食习惯、用药情况等,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初步判断病情。

通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及消化道出血情况。

实验室检查通过X线、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

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病情变化沟通技巧评估技巧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及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心理、社会等方面。

030201护理评估的方法与技巧0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与目标常见护理诊断与目标评估疼痛的性质、程度和部位,制定缓解疼痛的措施。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穿孔等。

疼痛营养失调焦虑潜在并发症了解患者的病情、症状、体征等基本信息。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症状护理讲课教案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症状护理讲课教案
朋友和同事的支持
与朋友和同事保持联系,分享经历和感受,减轻孤独感和压力。
社区资源
利用社区提供的康复、护理和心理咨询等资源,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帮 助。
线上支持群体
加入线上支持群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症状护理 讲课教案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1
目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护理 • 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 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注
意事项
目录
• 消化系统疾病的病情监测和评 估
• 消化系统疾病的心理护理和社 会支持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运动和过度疲劳。
热敷或按摩
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 在腹部,或进行轻柔的 腹部按摩,以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
在医生建议下,可适当 使用止痛药或解痉药来
缓解疼痛。
腹泻的护理
补充水分
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以 预防脱水。鼓励患者多食用含
电解质和葡萄糖的饮料。
调整饮食
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尽量选择易消化、低脂肪的 食物。
引起腹痛、反酸等症状。
肝炎
肝炎是指肝脏的炎症,常常由 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有甲型
肝炎、乙型肝炎等。
肝硬化
肝硬化是指肝脏组织结构发生 改变,导致肝功能受损的一种
疾病。
02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护理
腹痛的护理
腹痛的评估
评估腹痛的部位、性质 、程度和持续时间,以 及伴随症状,以便确定
病因。
休息与体位
让患者保持安静,采取 舒适的体位,避免剧烈
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 ,保证身体充分休息。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ppt课件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ppt课件

• 小肠平均直径4cm,回肠最窄,异物常嵌顿于回肠 下段,形成肠梗阻 • 功能:消化和吸收
大肠
由盲肠(包括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 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组成 全长1.5m,与回肠连接处有粘膜皱襞形成的回 盲瓣,使回肠中的食物残渣间断进入结肠,并防止 饱含结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 结肠粘膜主要由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构成,只 具有吸收水、盐、葡萄糖的功能
腹泻
• • • • • 病因 急性腹泻 1、细菌、病毒、真菌感染 2、食物中毒 3、全身性感染、变态反应、药物副作用
• 慢性性腹泻: • (1)胃源性因素; • (2)肠源性因素,如慢性菌痢、肠结核、溃疡性 结肠炎、等; • (3)胰源性因素,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 (4)肝胆因素,如肝硬化、阻塞性黄疽等; • (5)内分泌代谢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 尿病等。
• (3)对症护理 • 指导病人进行缓慢的深呼吸,减少进入胃内的气体; 遵医嘱给予镇静药,解痉药,止吐剂等;呕吐后及时清 理,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衣被,开窗 通风。
• (4)心理护理 • 告诉病人焦虑、抑郁等情绪会降低自身对恶心、呕 吐的耐受力,帮助其调整身心状态;安慰、帮助病人; 指导病人通过深呼吸、冥想、转移注意力等缓解负面情 绪,减少呕吐的发生。
24
护理评价
• • • (1)体液是否保持平衡; (2)恶心、呕吐是否得到了缓解或消失; (3)营养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
腹痛
• 腹痛(abdominal 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表 现为不同性质的疼痛或腹部不适感。多数由腹腔器官疾 病所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
腹痛
护理评估
35
护理评估
• 病史: 腹泻发生的时间、起病原因或诱因、病程长短 • 粪便的性状、次数和量、气味和颜色 • 有无腹痛及疼痛的部位,有无里急后重、恶心呕吐、 发热等伴随症状 • 有无口渴、疲乏无力等失水表现,有无精神紧张、 焦虑不安等心理因素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常见病种。

3.掌握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1.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

2.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和常见病种。

3.护理评估:(1)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目前病情与一般情况、心理-社会状况、生活史。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皮肤和粘膜、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其检查。

难点:胃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胃肠道免疫结构与功能。

重点:消化系统疾病的身体评估。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3.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教学具体内容】1.恶心呕吐:(1)病因。

(2)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3)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补充中枢性呕吐与胃源性呕吐的区别2.腹痛:(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尤其是教会病人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

3.腹泻:(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吞咽困难、嗳气、反酸、灼热感、畏食或食欲不振、腹胀、便秘、黄疸:简介概念和病因。

难点:腹痛的病因及特点。

重点:常见症状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二节胃炎二、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慢性胃炎的定义、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2.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理解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及治疗要点3.理解本病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4.掌握纤维胃镜检查术前、术后护理【教学具体内容】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临床分类与病因:B型胃炎主要由Hp感染引起;A型胃炎主要由自身免疫引起。

3.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胃镜和胃粘膜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可确诊。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
倾听与理解
护士需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求,理解他们的 感受,建立信任关系。
放松训练和应对技巧
教授病人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帮助他 们应对焦虑和压力。
提供信息和教育
向病人解释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康复过 程,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
鼓励积极心态
通过鼓励、肯定和正面的反馈,帮助病人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庭与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 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原则 •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 消化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 • 消化系统疾病的康复护理
01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 肠、大肠等器官组成,每个器官 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抑郁和沮丧
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生活质 量下降可能导致病人感到沮丧 和无助,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
否认和回避
一些病人可能不接受自己患病 的事实,采取否认和回避的态 度,这会影响他们的治疗和康 复。
依赖和无助感
随着病情的加重,一些病人可 能会变得过分依赖他人,感觉
自己无法独立处理问题。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废 物,同时还有分泌消化液和激素 等辅助功能。
消化系统疾病分类
01
02
03
04
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癌 等。
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 胃癌等。
小肠和大肠疾病:如肠炎、肠 癌等。
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 胆结石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护理消化系统教案设计模板

护理消化系统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护理专业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2. 技能目标: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管理、症状观察、药物护理等。

3. 能力目标:培养护士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1. 针对不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方法。

2. 症状观察和评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消化系统组成、功能、疾病及护理措施。

2. 模拟病人: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模拟。

3. 护理操作物品:血压计、听诊器、注射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吗?它们的功能是什么?2. 引导学生回顾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2. 讲解消化系统的功能:摄取食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废物。

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护理1. 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症状和护理措施。

2. 以模拟病人为例,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要点。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模拟病人,如何进行饮食管理、症状观察和药物护理?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掌握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吗?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1. 饮食管理: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原则,如:少食多餐、易消化、低脂肪、低纤维等。

2. 症状观察: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观察要点,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3. 药物护理: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药物护理要点,如:按时给药、观察药物反应等。

三、护理操作演示1. 教师演示血压测量、听诊等护理操作。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要点。

护理消化系统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消化系统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及常见疾病。

(2)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3)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及营养支持。

2. 技能目标:(1)能够根据病情,正确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问题。

(2)能够制定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3)能够指导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进行饮食调整,保证营养摄入。

3. 学习态度:(1)培养学生对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的重视程度,提高护理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关注病人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2.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及护理评估3.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4.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及措施5.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

(2)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

2. 教学难点:(1)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及营养支持。

(2)如何根据病情调整饮食,保证病人营养摄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要点。

3. 讨论法:针对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护理技能。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护理工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

3. 讲解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及护理评估,让学生掌握病情观察要点。

4. 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引导学生分析病情,提出护理诊断。

内科护理学中消化系统的教学设计

内科护理学中消化系统的教学设计

内科护理学中消化系统的教学设计【内科护理学中消化系统的教学设计】1. 引言消化系统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负责摄入、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并排出废物。

对于内科护理学的学习来说,消化系统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针对消化系统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教学目标- 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和护理措施;- 知晓常用的检查和检测方法;- 掌握消化系统护理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关心与敏感度。

3. 教学内容安排3.1 概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解释消化系统的功能,包括消化、吸收、排泄等。

3.2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和护理措施3.2.1 胃炎、胃溃疡和胃癌- 介绍这些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强调护理措施,如饮食宜忌、生活习惯调整等。

3.2.2 肝炎和肝硬化- 讲解病因、症状、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 重点讲解护理措施,如饮食调理、药物管理和定时的体检等。

3.2.3 胆结石和胆囊炎- 解释这些疾病的发生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强调护理措施,如饮食调整、定时排空胆囊等。

3.3 检查和检测方法- 介绍消化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如胃镜、肠镜、超声检查等;- 解释每种检查方法的原理、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3.4 消化系统护理的基本技能- 培训学生掌握常见的护理技能,如胃管、肠造口和胃造口的护理;- 强调术后护理,如观察病情、监测体征和提供心理支持等。

4. 教学方法4.1 基于案例的学习- 提供真实的病例,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 鼓励学生组织小组讨论,加深对病情的理解和护理措施的掌握。

4.2 视频和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演示护理技能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3 实地参观和临床实习- 安排学生参观消化科,观察临床工作流程和护理操作;- 安排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与患者互动,学习实际护理技巧和沟通技巧。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症状护理讲课教案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症状护理讲课教案

恶心、呕吐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 气味,及时清理呕吐物。
黄疸
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肤,多 饮水。
腹膜疾病症状护理
腹部疼痛
保持舒适体位,避免剧烈运动和 情绪激动,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恶心、呕吐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 和气味,及时清理呕吐物。
发热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穿过多 的衣物,遵医嘱给予退热药。
3.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 正确使用药物,如质子 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 剂等,并定期进行复查 。
案例二:肝硬化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肝硬化是一 种严重的慢性疾病, 需要精心的护理和关 注。
详细描述
1. 饮食护理:肝硬化 患者的饮食应遵循高 蛋白、低脂肪、易消 化的原则,避免过度 饮酒和暴饮暴食。
02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病史
包括症状起始时间、疼痛部位、伴随症状等。
进行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体征、测量生命体征等。
了解家族史和既往史
了解患者家族中消化系统疾病情况以及既往治疗情况。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进行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等 ,以及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特 殊检查,如便潜血、肝肾功能等 。
07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案例分享与讨 论
案例一: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
01
02
总结词:慢性胃炎是消 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 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和护 理。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饮食护理:慢性胃炎 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 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同时保 证营养均衡。
2. 心理护理:长期患病 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不 稳定,因此需要关注患 者的心理状况,鼓励患 者保持乐观心态。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教案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教案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探讨内科护理学中与消化系统相关的内容,包括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技术和护理计划。

通过学习本教案,将能够深入了解消化系统的生理学、病理学和护理学知识,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1. 消化系统的结构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病理变化至关重要。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附属腺体等器官。

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和排泄三个方面。

消化是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是将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排泄是将消化残渣排出体外。

3. 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消化系统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了解这些调节机制对于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消化系统的疾病1.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肠道感染等。

对于每一种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其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技术针对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护理技术。

例如,对于胃溃疡,我们应该注意饮食调理、药物管理和疼痛缓解等方面的护理技术。

消化系统的护理计划1.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目标针对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我们应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实现特定的护理目标。

例如,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我们的护理目标可能包括改善患者的食管功能和减轻症状等。

2.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为了实现护理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肝炎患者,我们应注意饮食调理、药物管理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结论通过学习本教案,我们深入了解了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常见疾病、护理技术和护理计划。

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消化系统患者的护理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的医学知识,以跟上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教案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教案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措施。

3.掌握消化系统检查方法和护理技巧。

二、教学内容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措施。

3.消化系统检查方法和护理技巧。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知识讲解(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腺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口腔是食物摄入后最先接触到食物的部位,牙齿咀嚼食物并混合唾液使其变软;食管将食物顺利送入胃中;胃通过分泌胃液将食物进行初步打碎并杀死其中细菌;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器官,通过肠壁上的绒毛吸收营养物质;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肝脏和胰腺分别分泌胆汁和胰液,帮助消化食物。

(2)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措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结肠癌等。

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会有不同的表现,如胃溃疡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等;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部隐痛、发热、黄疸等。

针对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保持患者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等。

(3)消化系统检查方法和护理技巧:常见的消化系统检查方法包括内镜检查、X线检查等。

在进行这些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者需要空腹或低温饮食,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内镜检查时需要注意消毒和麻醉等操作;对于检查出问题的患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过程和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练习与总结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并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过程和方法。

3.练习与总结法:通过练习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护理消化系统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消化系统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护理措施。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观察和护理操作能力。

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关爱病人、耐心细致的护理精神。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2.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3.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与观察4.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操作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观察和护理操作。

2. 教学难点:对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进行综合护理评估,以及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病人的病情,并讨论护理措施。

3. 实操演示法:教师演示护理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2. 回答:消化系统是人体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和排泄废物的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摄取、运送、消化食物,吸取营养物质和排泄粪便。

二、讲解消化系统疾病概述1. 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症状和体征。

2. 举例说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等。

三、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消化系统疾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病人的病情。

2. 引导学生讨论针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1. 回顾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2. 强调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和观察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1. 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原则。

2. 讲解针对不同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

二、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与观察1. 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方法。

2. 讲解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操作1. 教师演示护理操作,如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

2. 学生跟随操作,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消化内科护理教案范文模板

消化内科护理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消化内科护理二、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2)了解消化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流程;(3)熟悉消化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2. 技能目标:(1)能够观察和记录消化内科患者的病情变化;(2)能够正确进行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操作;(3)能够进行消化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

3.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2. 消化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流程;3. 消化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消化内科护理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3. 实践操作法:进行消化内科护理操作的演示和练习;4.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消化内科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1)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2)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3)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 讲解消化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流程:(1)病情观察;(2)治疗护理;(3)心理护理;(4)健康教育。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第二课时1. 实践操作:进行消化内科护理操作的演示和练习,如:(1)胃管插管术;(2)鼻饲法;(3)灌肠术。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3. 学生讨论:针对消化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进行讨论。

4. 总结:总结消化内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强调学生在临床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八、课后作业:1. 阅读消化内科护理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内科护理的最新进展;2. 撰写一篇消化内科护理案例分析报告;3. 准备消化内科护理实践操作,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胃炎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一、急性胃炎分急性幽门螺杆菌胃炎,出幽门螺杆菌之外的急性感染性胃炎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其中以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最常见,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常伴有胃黏膜出血,可伴有一过性浅表溃疡形成。

1.病因:A.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B.急性应激:各种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颅脑病变和休克等,甚至精神心理因素等均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胃黏膜缺血、缺氧。

C.乙醇2.临床表现:多数病人表现不明显,有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上腹不适或隐痛,上消化道出血是该病突出的临床表现,突发的呕血和或黑便为首发症,体检可有上腹不同程度的压痛。

3.实验室检查:A.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阳性B.胃镜检查:胃镜检查一般应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镜下可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4.治疗要点:去除诱因;常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用硫糖铝和米索前列醇等保护胃黏膜;治疗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等5.护理诊断及措施:A: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本病的病因及防治知识:饮食护理,进食应定时、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一般进少渣、温凉半流质饮食。

急性大出血或呕吐频繁时应禁食。

B: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二、慢性胃炎1.病因:A.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B.饮食和环境因素C.自身免疫D.其他因素: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食用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服用大量非甾体类抗炎药等2.临床表现:70%-80%的病人无任何症状,部分有上腹痛或不适、食欲不振、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和呕吐等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表现。

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轻压痛。

3.实验室检查:A.胃镜: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见红斑,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粘膜血管显露B.幽门螺旋杆菌健侧C.血清学检查D.胃液分析4.治疗要点:A.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适用于B型胃炎活动期,Hp感染阳性。

多采用三联疗法,即一种胶体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生素,2周为1个疗程。

B.对症处理:使用制酸药或胃黏膜保护药;抗胆汁反流药,如氢氧化铝凝胶;促胃肠道动力药,如潘立酮、西沙比利等C.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恶性贫血可肌注维生素B12D.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轻中度异型增生关键在于定期随访,肯定的重度异型增生可选择预防性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5.护理诊断与措施A.疼痛:腹痛与胃黏膜炎性病变有关休息与活动,可用转移注意力法;热敷,以解除胃痉挛,减轻腹痛;用药护理,胶体铋剂宜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服用过程中可使齿、舌变黑,可用吸管直接吸入,部分病人服药后出现便秘和粪便变黑等,抗菌药物中甲硝唑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应在餐后半小时服用B.营养失调:第二节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

临床上DU比GU多见,两者之比约为3:1。

DU好发于青壮年,GU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病较女性多。

秋冬和冬春之交是本病的好发季节。

1.病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确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其他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部分GU病人胃排空延缓,可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而损伤胃黏膜;部分DU病人胃排空增快,可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

2.临床表现:典型的消化性溃疡有以下临床特征: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发作时呈节律性上腹痛。

A.症状:腹痛,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钝痛、灼痛、胀痛甚至剧痛,或呈饥饿样不适;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中部、偏右或偏左,多数病人疼痛有典型节律;DU 表现为饥饿痛,即餐后2-4小时和或午夜痛,进食后可缓解,GU则表现为饱餐痛,躲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部分病人无上述典型疼痛,仅表现为无规律性的上腹隐痛不适。

也可伴有厌食、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多见于GU。

B.体征:溃疡活动期可右上腹部固定而局限的压痛,DU压痛点常偏右,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C.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复合性溃疡,指胃与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溃疡,多数DU先发生于GU;球后溃疡,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一下的溃疡,多位于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其夜间痛和背部放射性痛较为多见;球后溃疡≠球后壁溃疡。

D.并发症: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约50%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由于消化性溃肠所致,表现为呕血、黑便;穿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以急性最常见,急性穿孔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三联征:腹肌强直,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慢性穿孔表现为腹痛规律发生改变,变的顽固而持久,疼痛常放射至背部;幽门梗阻,主要有DU或幽门管溃疡引起急性梗阻多为暂时性,随炎症好转而缓解,慢性梗阻由于瘢痕收缩而呈持久性,幽门梗阻患者可感上腹饱胀不适,且有反复大量呕吐,呕吐物为酸腐味宿食,体检可见胃型和胃蠕动波,清晨空腹时检查胃内有振水音及抽出胃液量>200ml是幽门梗阻的特征性表现;癌变,长期GU病史,年龄在45岁以上,经严格内科治疗4-6周症状无好转,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者,应怀疑癌变。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A.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

B.X线钡餐检查:适用于对胃镜检查有禁忌或不愿意接受胃镜检查者,溃疡的X线直接征象是龛影,间接正想是切际。

C.幽门螺旋杆菌检查D.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溃疡有活动。

4.治疗要点:A.降低胃酸的药物:包括抗酸药和抑制胃酸分泌药两类。

前者常用碱性抗酸药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后者有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类,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PPI)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B.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硫糖铝和枸橼酸铋钾,此外前列腺药物米索前列醇可增加胃十二指肠的防御能力,但可引起腹泻和子宫收缩,孕妇忌服。

C.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推荐三联疗法,即以PPI或胶体铋剂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每天分两次服用,疗程7-14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PPI或胶体铋剂常规剂量1个疗程。

D.手术治疗:对于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疑有癌变及正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可选择手术治疗。

5.护理措施及依据:A.疼痛-腹痛:a.去除病因:对服用NSAID者,若病情允许应停药;避免暴饮暴食和进食刺激性食物;对嗜烟酒者,劝其戒除.b.指导缓解疼痛:c.休息与活动:病情较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d.用药护理:抗酸药,应在饭后和睡前服用,片剂应嚼服,乳剂给药前应充分摇匀,抗酸药应避免与奶制品同时服用,酸性食物及饮料不宜与抗酸药同服,氢氧化铝凝胶可引起磷缺乏症,长期大量服用还可引起严重便秘,若服用镁制剂则易引起腹泻;H2受体拮抗剂,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也可把一天的剂量在睡前服用,若需同时服用抗酸药,则两药应间隔1小时以上,若静脉给药应注意控制速度,速度过快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可引起头晕,特别是用药初期,应嘱病人用药期间避免开车或做其他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兰索拉唑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头痛、口苦、肝功能异常等,泮托拉唑偶可引起头痛和腹泻;其他要物,硫糖铝宜进餐前1小时服用,可有便秘、嗜睡等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a.进餐方式:规律进餐,少食多餐,每天进餐4-5次,使胃酸分泌有规律,细嚼慢咽b.食物选择:症状较重的患者以面食为主c.营养监测:定期测量体重、检测血清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第三节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IBD)专指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溃疡性结肠炎: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多见于20-40岁。

1.病理: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范围多自肛端直肠开始,逆行向近端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场,病变一般仅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

2.临床表现:起病多数缓慢,病程长,呈慢性经过。

A.症状:消化系统表现: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与腹痛。

腹泻和黏液脓血便见于绝大多数病人,轻者每天排便2-4次,可混有黏液、脓血,便血轻或无,重者腹泻每天可达10次以上,大量脓血,甚至呈血水样粪便;腹痛,为左下腹或下腹阵痛,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多伴有里急后重,若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腹膜炎,测腹痛持续且剧烈;其他症状,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全身表现:中、重型病人活动期有低热或中等热度发热,高热多提示有并发症或急性暴发型,重症病人可出现衰弱、消瘦、贫血、低清蛋白血症、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表现。

肠外表现:口腔粘膜溃疡,结节性红斑,外周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虹膜睫状体炎等。

B.体征:慢性病容,重者症消瘦贫血貌,轻者仅有左下腹压痛,重者常有明显腹部压痛和鼓肠,若有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等应注意中毒性巨结肠和肠穿孔。

C.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直肠结肠癌变、大出血、急性肠穿孔、肠梗阻等。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A.血液检查:可见RBC、Hb减少,活动期WBC增多。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重症患者可有血清清蛋白下降。

B.粪便检查:有助于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

C.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UC和CD的诊断和鉴别。

D.结肠镜检查: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直接观察病变肠黏膜并进行活检。

E.X线钡剂灌肠检查:结肠袋消失,呈铅管状。

4.治疗要点:A.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吡啶(SASP)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适用于轻型、中型或重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

B.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疗效,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轻、中型病人,特别是重型活动期病人及急性暴发型病人。

其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

常用药为泼尼松,可口服和静滴。

C.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和巯嘌呤。

D.手术治疗:并发大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癌或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且伴有严重毒血症状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5.护理诊断及措施:A.腹泻: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SASP、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注意药效及不良反应,应嘱病人餐后服药,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血象B.疼痛-腹痛:病情监测,见腹痛护理C.营养失调:饮食护理,忌食牛乳和乳制品;营养监测D.第四节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和长期大量饮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