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发展1970至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结构调整70年代初中东战争与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对一个能源缺乏的台湾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73年,台湾批发物价上涨了22%,城市消费物价上涨了8.2%;1974年又分别上涨40.6%与47.5%,创下1952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一时岛内市场混乱,出现抢购风潮,台湾经济出现新的困难。刚刚实现三年外贸顺差的局面再度出现逆差,经济增长率由1973年的12.8%降到1974年的1.1%,创下50年代以来的最低增长率。经过这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与洗礼,台湾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将原制订的第六期“四

年经济建设计划”重新改为“六年经济建设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交通设施,建立现代化的运输系统;开发能源与海洋资源;拓展对外贸易。台湾经济发展也进入所谓的“第二次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时期”。1973年,台湾当局提出“十大建设计划”,分别是中山高速公路(也称南北高速公路),西部纵贯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台中港第一期工程,苏澳港第一期工程,桃园国际机场,高雄炼钢厂,高雄造船厂,石油化学工业,核能发电厂,总投资达2580亿元新台币(约60亿美元)。到70年代末,十大建设工程大部分完工,建立了发达的交通与港口运输系统以及现代化的钢铁与石油化学工业,奠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形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配套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台湾经济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978年,重工业产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58%,彩色电视机产量超过200万台;1979年,工业产品出口比例突破90%,与30年前刚好相反;对外贸易突破3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21位,初步确立了台湾经济的实力与地位。1979年,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爆发,再次对台湾经济产生冲击,特别是石化工业受影响更大。台湾当局不得不再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发展所谓的“策略性工业”,即发展技术程度高、附加价值高、能源密集度低、污染程度低、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潜力大的所谓“两高、两低、两大”产业,并选择100多项优先发展的产品项目,对原重化工业发展项目进行了调整,而且修改“奖励投资条例”,对策略性工业发展提供优惠,尤其对技术密集工业投资给予10%至15%的投资抵减优惠待遇。为了发展高科技工业,台湾于1980年正式设立新竹科学园区,提供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可连续五年免征营利事业所得税,免征进口自用的机器设备、原料与半成品等进口关税及货物税,免征外销产品货物税、营业税及厂房建筑税等;对海外留学人员投资提供创业低利贷款与研究经费补助等。经过二十的发展,新竹科学园区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硅谷之一。到2000年6月底,园区厂商达291家,员工达9万多人,资本额达6551亿元新台币,全年营业额达9293亿元新台币。如果说,加工出口区是以轻纺电子工业为主,是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标志与厨窗;那么新竹科学园区就是以信息半导体产业为主,是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摇篮。到2001年,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有14项产品如监视器、主板机、鼠标等市场占有率高居世界第一,也都是由这里的

企业创造的。台湾是世界第四大集成电路生产地区;芯片产值占了全球的70%,资讯产业产值一度世界排名第四位(曾一度居第三位)。经济自由化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台湾新台币开始被迫大幅升值,接着工资迅速上涨,土地价格飙升,台湾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又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自由化、国际化与制度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开放市场,减少干预,实现经济自由化,于是台湾开始走向了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体系。随后,台湾当局又进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主要包括解除外汇管制,逐渐实行利率自由化,在美国压力下逐步开放内部市场,大幅降低进口关税与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公营企业民营化,开放民营银行的设立,等等。这些改革措施旨在鼓励自由竞争、健全市场调节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达到充分发挥市场机能、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竞争力与效率之目的。然而,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为台湾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夕阳产业或传统产业在新台币大幅升值、工资与土地等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下,生存困难,被迫外移。于是

80年代后期起,台湾传统产业迅速向大陆、东南亚转移。从此时起,对外投资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与特征。经济的自由化与国际化,传统产业的外移,则为岛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产业升级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台湾经济也得以迅速转型。2000年后,第三产业产值已占了GDP的65%以上,成为台湾经济的主体。在制造业内部,以信息半导体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则成为台湾支柱性产业,技术密集性产品也成为新的出口主力。不断更新的重大经济计划90年代以后,台湾当局在经济发展上先后提出许多重大发展计划,主要包括了“六年建设计划”、“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全球运筹中心计划”与“六年重点发展计划”等。为了适应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大力发展台湾经济,1991年6月,台湾当局制订

了一个庞大“六年建设计划”(1991-1996),其目标是“提高‘国民’所得,厚植产业潜力,均衡区域建设,提高生活品质”,该计划投资规模达约3000亿美元,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7%,人均GDP从1990年的约800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4000亿美元,商品与劳务出口从1400亿美元增至2400亿美元,六年间实现农业零增长,工业增长6.9%,服务业增长7.8%。然而,这一计划提出后,就引起很大争议,不少学者对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持怀疑态度。同时由于岛内政治斗争激烈,随着主导推动这一计划的负责人退出权力核心,使得这一计划的推动受到很大影响,后来大幅压缩与调整。在这一计划尚未完成之时,台湾当局又提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1995年1月,台湾“行政院”正式通过建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1995-2005),分为三个阶段执行。短期目前是在两年内完成相关法规的修改,修改的主要方向是大幅放宽资金、人员、货物与资讯的自由流通。中程目标是到2000年,完成硬件建设。该计划长期目标是将台湾建成制造中心、海运中心、空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与媒体中心等六大中心。其中制造中心是核心,金融中心是血液,电信中心是神经,航运中心是手脚,媒体中心是耳目。即要通过自由化、国际化、效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终把台湾建设成“科技岛”,预计到2005年,制造业产值达到3000亿美元,建设成20多个智慧工业园区。当时,台湾当局提出这一计划的一个重要考虑是以大陆为腹地建立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然而,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李登辉却对此提出质疑,于1996年8月对以大陆为腹地发展“亚太营运中心”大加批判,进而提出以“根留台湾,加强建设”,“戒急用忍,行稳致远”的政策口号,这是台湾当局大陆经贸政策与总体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建设受到影响。随后,台湾当局对“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进行了修正与调整,重点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科技岛”建设。民进党执政后,继承了李登辉反对以大陆为腹地建立“亚太营运中心”及建立“科技岛”的思想,很快放弃“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提出“全球运筹发展计划”,希望将台湾建成“全球运筹中心”。民进党执政后不久,当局高层就表示,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竞争优势)不在传统劳动力,而在智慧、知识技术,“亚太营运中心”格局太小,因此提出“营造台

湾成为全世界高科技制造服务中心”的经济发展构想。同时认为,“亚太营运中心”以大陆为腹地有很多盲点,限制影响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的优势,因此主张应修正为把台湾建成为“绿色硅岛”与全球高科技制造及服务中心即所谓的“全球运筹中心”,这样可以避免台湾经济的“大陆化”,从而增强与欧美高科技国家的经济联系。2000年10月起,台湾正式推动“全球运筹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协助企业发展全球运筹管理,使台湾成为国际产业供应链的重要环节,运用台湾制造业优势,推动全球布局,全力提升台湾的物流、资讯流、金流效率,协助企业整合跨区域资源,发展高附加价值转运服务。同时,规划建立示范性全球运筹资讯共同交换平台,即建立一个岛内系统商、零组件厂商、银行、物流及国际采购商接轨的共同网路平台。2001年2月15日,台湾“经建会”举行针对“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最后一次检讨会议。主管官员认为,该计划自1995年推动以来,已带动1万多亿元新台币的投资,未来将不再专门列管,尚未完成事项纳入“全球运筹发展计划”与“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