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学(全套课件117P)
合集下载
中医按摩学(全套课件117P)
作用:通络、滑利关 节、兴奋神经、消除疲劳。 应用:颈、肩、腰、
背、臀部及四肢肌肉较丰
厚部位。
2.揉法
以手掌或手指紧贴 于皮肤上或穴位,作直 线来回或圆形回旋的揉 动,分为掌揉法和指揉 法。用力均匀,动作协 调,速度不宜过快。用 力较大时,作用力直达 深部肌肉,手法操作后 皮肤表面不应发红。
作用:松解粘连、缓解疼 痛、促进血液循环 应用:各部位、各伤病。
3、调和五行、平衡阴阳: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 乃绝”。
按摩手法分类
由于不管哪种手法,均是通过力来实现, 故根据“力”可将按摩手法分为: 1、垂直用力:如按、压、点、掐、踩法等。 2、平面用力:摩、擦、推、抹法等。 3、对称用力:拿、捏、拧、挤、搓法等。
4、对抗用力:拔伸、牵引法等。
生理效应——对皮肤的作用
(1)按摩直接作用于皮肤,能清除局部 衰亡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的呼吸,有利于汗
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2)按摩能促使体内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
物质,能活跃皮肤的毛细血管和神经,使皮肤
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从而改善皮肤
的营养,使皮肤润泽而富有弹性。
(3)提高皮肤的温度。
生理效应——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使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心脏工作。
(2)按摩能直接挤压淋巴管,促使淋巴液回流,
有助于渗出液的吸收,对局部水肿的吸收有良好作用。
(3)按摩能使血液重新分配,调整肌肉和内脏 的血流量,以适应运动时的需要。 (4)长时间按摩,可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 增加。
生理效应——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按摩腹部,通过机械作用和反
按摩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四、柔和——动作 (一)变换——自然协调 (二)用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中医保健常用按摩手法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3
天宗穴
天宗穴位于后背上,在两肩胛骨凹陷处。
主证:颈肩部酸痛,疲劳,上肢酸痛麻木等。
完整版ppt课件
24
足太阳膀胱经
在人体后背部,脊柱旁开一点五寸处。
作用:对感冒 头痛 后项强直 疲劳 腰酸背痛。
完整版ppt课件
25
腰阳关穴
在腰部,当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11
3)推法
以拇指腹、掌根或肘等部位作着 力点,按压在患者肌肉、肌腱,作与 肌肉肌腱走行一致的单方向直线运 动。
功用及适用症:功用:舒筋。适 应证:最广。尤以肌肉丰厚处。广泛 用于保健中。
要点:着力点要实,移动中要沉 稳着实,不能跳跃。
完整版ppt课件
12
3)抖法
功用及适用症:通络、滑利关节、 肩周炎、劳损、保健。
21
风池穴
此穴位于人体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 陷窝中。相当于和耳垂齐平。
主证:头痛 头重脚轻 眼睛疲劳 颈部酸痛 落 枕 失眠 脑供血不足等。
完整版ppt课件
22
风府穴
位于人体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的中点,颈顶窝处。
主证:按摩此穴对于治疗各种颈部疾病,头部疾病 有特效,是督脉的一个重要穴位。
要点:牵法上操作,关节周围肌肉 要完全放松,由小到大,力量要从 弱到强,不可超过生理活动范围。
完整版ppt课件
16
完整版ppt课件
17
百会穴
两耳尖连线中点。
头痛 头重脚轻 高血压 低血压 眼花 失眠健忘 耳鸣 鼻塞等。
完整版ppt课件
18
印堂穴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主证:头痛
失眠
眼部疾病等。
中医按摩基础参考PPT
•
(1)垂直轴 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轴。
•
(2)矢状轴 为前后方向的水平轴,与垂直
轴相垂直。将人体纵切为左右完全等份的两半,
则称为正中矢状切面。
•
(3)冠状轴 又称额状轴,为左右方向的水
平轴,与上述两轴垂直。
•
•9
• 2.面
•
人体或其局部在解剖学姿势条件下均可设置互相垂直
的 3 个面。
•
(1)矢状面 是沿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
•22
•23
•24
• 2.胸骨 是位于胸前部正中的一块扁骨,由上而 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上部 较宽称为胸骨柄。胸骨中部呈长方形称为胸骨体, 其侧缘连接第2~7肋软骨。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 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 表触及,它平对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胸骨的下端为一形状不定的薄骨片称为剑突,幼 年时为软骨,老年后才完全骨化。
•
•25
• 3.肋 共12对,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肋骨 为细长弓状的扁骨,可分为中部的体及前、 后两端。肋骨前端接肋软骨,后端膨大称 为肋头。肋体有内、外两面及上、下两缘。 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肋间血管和神经沿 此沟走行。
•26
上肢骨
• 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侧 共计64块。
• 1.上肢带骨 包括锁骨和肩胛骨。 • 自由上肢骨 包括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 • 除手骨的腕骨外,其他都属长骨。
• 2.骨膜为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 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含有丰富的神经、 血管和成骨细胞,故感觉敏锐,并对骨的 营养和生长有重要作用。
•
•14
• 3.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及骨松质间隙内,分 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内含大量不同 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 呈红色,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为大量脂肪 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胎儿和幼儿 的骨内全是红骨髓,六岁以后,长骨骨髓 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但红骨 髓仍保留于各类型骨的骨松质内,继续保 持造血功能。
中医的推拿按摩PPT课件
17
四.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 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法,包括“推,拿,按、摩、揉、擦、点、击、搓,
捻、掐、抖”。 上述十二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
的。
18
推法: 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上,向上或向两边推挤肌肉。推法可分为平推法、旋推法
、合推法等。现仅以平推法说明之。平推法又分指平推法、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 在运用推法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此种
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可使人 气机通畅,起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24
揉法: 用手指罗纹面或掌面吸定于穴位上,作轻而缓和的回旋揉动。揉法又分为:指
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等 。 揉法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
4
人体一旦有病痛时,会在体表的某些部位或某些点上出现酸胀或冷热的现 象,而当时推拿刺激这些部位或点时,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及治疗作用,同 时这些部位或点还会产生酸、胀、麻、热等感应,这种感应往往会循着人体的经络 扩散到人体的脏腑或其它组织器官,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的功 效。
5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及脏腑,外达四肢、皮肤九窍,分布 于全身,所以中医学认为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许多种疾病,都可以 通过推拿按摩经络循行的部位和上面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挛痛、腰腿疼痛等病症 。
27
击法: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用桑枝棒叩击体表,可分为拳击法、小鱼际
击法、指尖击法、棒击法等。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用力要快速而短暂 ,垂直叩打体表,不能有拖抽动作,速度要均匀有节律。其中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 ;掌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臀及四肢部;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
四.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 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法,包括“推,拿,按、摩、揉、擦、点、击、搓,
捻、掐、抖”。 上述十二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
的。
18
推法: 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上,向上或向两边推挤肌肉。推法可分为平推法、旋推法
、合推法等。现仅以平推法说明之。平推法又分指平推法、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 在运用推法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此种
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可使人 气机通畅,起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24
揉法: 用手指罗纹面或掌面吸定于穴位上,作轻而缓和的回旋揉动。揉法又分为:指
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等 。 揉法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
4
人体一旦有病痛时,会在体表的某些部位或某些点上出现酸胀或冷热的现 象,而当时推拿刺激这些部位或点时,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及治疗作用,同 时这些部位或点还会产生酸、胀、麻、热等感应,这种感应往往会循着人体的经络 扩散到人体的脏腑或其它组织器官,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的功 效。
5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及脏腑,外达四肢、皮肤九窍,分布 于全身,所以中医学认为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许多种疾病,都可以 通过推拿按摩经络循行的部位和上面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挛痛、腰腿疼痛等病症 。
27
击法: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用桑枝棒叩击体表,可分为拳击法、小鱼际
击法、指尖击法、棒击法等。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用力要快速而短暂 ,垂直叩打体表,不能有拖抽动作,速度要均匀有节律。其中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 ;掌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臀及四肢部;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
中医推拿按摩PPT课件
本法刺激较重,适用于浅表的肌肤。常用于脊 背、四肢以及颈项部,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 功用。 操作要领:
用拇指指面顶住皮肤,用食指或其他指指面将 皮肤加紧提起,一松一紧向前挤压推进。动作须 轻快柔和,有连贯性,均匀有规律性。不可用指 甲掐压肌肤,更不可以跳动。
25
捏法示范:
26
课堂练习:捏脊
捏脊能很好地调节 脏腑的生理功能, 特别是对胃肠功能 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捏脊能调理胃肠蠕 动,促进消化吸收, 提高人体抵抗力的 作用,并对失眠有 一定效果。
5
2、推拿的作用
(1)疏通经络 (2)调和气血 (3)调整脏腑 (4)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5)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
6
3、推拿的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 (二)各种炎症性疾病 (三)各种慢性疾病 (四)内分泌及功能紊乱疾病 (五)妇儿科疾病 (六)美容、减肥 (七)保健养生、休闲放松、娱乐
7
4、推拿的禁忌症
各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 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2
1、滚 法
概念: 将第五指掌关节背侧紧贴于治疗部位上,以腕
关节的屈伸动作与前臂的旋转运动相结合,使小 鱼际与手背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的手法称为滚法。 作用:
疏经活血,温经散寒。临床上运用于颈项部、 肩背部、腰臀部以及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病症。
饭半小时以内者,皆不宜推拿。 9、诊断不明者不宜推拿。 10、急性损伤24小时不能推拿。
8
5、推拿手法的补与泻
从经络循行方向来说,沿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 逆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泻,即“顺经为补,逆经为 泻”。
从手法刺激的强度来说,轻刺激操作手法为补,重 刺激操作手法为泻,即“轻为补,重为泻”。
用拇指指面顶住皮肤,用食指或其他指指面将 皮肤加紧提起,一松一紧向前挤压推进。动作须 轻快柔和,有连贯性,均匀有规律性。不可用指 甲掐压肌肤,更不可以跳动。
25
捏法示范:
26
课堂练习:捏脊
捏脊能很好地调节 脏腑的生理功能, 特别是对胃肠功能 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捏脊能调理胃肠蠕 动,促进消化吸收, 提高人体抵抗力的 作用,并对失眠有 一定效果。
5
2、推拿的作用
(1)疏通经络 (2)调和气血 (3)调整脏腑 (4)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5)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
6
3、推拿的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 (二)各种炎症性疾病 (三)各种慢性疾病 (四)内分泌及功能紊乱疾病 (五)妇儿科疾病 (六)美容、减肥 (七)保健养生、休闲放松、娱乐
7
4、推拿的禁忌症
各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 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2
1、滚 法
概念: 将第五指掌关节背侧紧贴于治疗部位上,以腕
关节的屈伸动作与前臂的旋转运动相结合,使小 鱼际与手背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的手法称为滚法。 作用:
疏经活血,温经散寒。临床上运用于颈项部、 肩背部、腰臀部以及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病症。
饭半小时以内者,皆不宜推拿。 9、诊断不明者不宜推拿。 10、急性损伤24小时不能推拿。
8
5、推拿手法的补与泻
从经络循行方向来说,沿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 逆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泻,即“顺经为补,逆经为 泻”。
从手法刺激的强度来说,轻刺激操作手法为补,重 刺激操作手法为泻,即“轻为补,重为泻”。
中医推拿疗法PPT课件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推拿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医 推拿疗法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标准与认证
建立并完善中医推拿疗法的国际标准与认证体系, 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竞争力。
谢谢
汇报人:XXX
推拿手法能够促进血液循 环,增加血管弹性,改善 血液供应不足等问题。
03
促进身体放松
中医推拿疗法能够使人身 心放松,缓解压力和疲劳, 增强身体免疫力。
推拿疗法的安全性
手法轻柔安全
中医推拿采用柔和、舒适的手法,不会对皮肤或深层组织 造成伤害。
个体化治疗
推拿疗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避免了 一刀切的风险。
与其他医学领域的结合
与现代医学结合
中医推拿疗法与现代医学技术 相结合,提高诊疗效率和治疗
效果。
与康复医学结合
中医推拿疗法在康复医学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恢复
身体功能。
与预防保健结合
中医推拿疗法注重预防保健, 通过按摩等手段预防疾病,提
高健康水平。
国际化发展趋势
海外需求增长
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海外对中医推拿疗法的需 求逐年增长。
调和气血
通过推拿,调和身体内的气血, 使身体恢复健康。
02
中医推拿疗法分 类
按摩法
舒筋活络
通过轻柔的手法,放松肌肉,缓解疲劳,改善血液 循环,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调理脏腑
运用按摩手法刺激穴位,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 流通,增强身体免疫力。
治疗疾病
按摩法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 关节炎等,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缓解疼痛
推拿疗法通过舒缓肌肉紧张和促 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各种原因
中医推拿疗法PPT课件
01
摆动类手法
以指或掌、腕关节做协调的摆动动作,包括一指禅推法、滚法等。
02 03 04 05
摩擦类手法
以掌、指或肢体其他部分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形移动的手法, 包括摩法、擦法等。
挤压类手法
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分按压或对称性挤压体表,包括按法、拿 法等。
振动类手法
以较高频率的节律性轻重交替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包括抖法 和振法等。
03 成本效益分析
推拿疗法通常成本较低,且不需要昂贵的设 备或药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较于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推拿疗法具有 更低的副作用风险,更安全可靠。
02 副作用评估
05
中医推拿疗法的 学习与实践
学习推拿疗法的基本条件
01
02
03
理解中医理论
学习推拿疗法需要深入理解中医 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
在实践中结合中医理论知识,理解推拿对人体经络、穴 位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03 注重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灵活运用推拿手法,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推拿疗法的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安全性的重要性
推拿疗法虽然安全有效,但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年龄等因素,以避免因治疗不当而导致 的不良后果。
叩击类手法
用手掌、拳背、手指、掌侧面、足侧面等叩击体表,包括拍法、 击法等。
常用推拿手法介绍
按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特定部位施 加压力,以舒筋活络、调理气血。
摩法
用手掌或指腹在身体表面做柔和 的圆周运动,有助于调和气血、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可编辑ppt
14
推拿治疗原则
▪ 治疗原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 本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症制订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 法则,和具体的治疗方法不同。任何具体的治疗方法,总是 由治疗原则所规定,并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由于疾病的 证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极为复杂,且病情又有轻重缓 急的差别,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个体,其病理变化和 病情转化不尽相同。因此,只有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 中,抓住病变本质,治病求本;根据邪正斗争的虚实变化, 采取相应的措施扶正祛邪;按照失调的脏腑功能,调整阴阳 ;并针对病变轻重缓急以及病变个体和时间、地点的不同,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⑵ 望体态 《灵枢·寒热病》云:“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 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指出肢体损 伤及受风寒均可导致肢体活动不利,称之为体惰。注意观察体 态,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骨骼及筋脉损伤,或因感受风寒 致痹、致痿,可出现肢体活动丧失及各种保护性体态。如小儿 桡骨小头半脱位呈前臂旋前,肘半屈曲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使脊柱代偿性侧弯。望体态是骨伤科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内容,应予重视。
可编辑p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 之间,以行气血,营阴阳。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 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 ),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 而该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 衡。推拿通过各种刺激或能量传递的形式将一定的生物信息 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对该部位或穴位的推拿作用, 将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 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
可编辑ppt
8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继承和发扬祖国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全
8
柔和
• 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 暴或用蛮力。
9
深透
• 手法不仅作用于体表,还 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 组织。
10
3.手法的选择
两轻夹一重
• 准备-轻:揉法、滚法、摩法 • 中间-重:点法、按法、推法、扳法、拔
伸法 • 整理-轻:揉法、抖法、搓法
11
推拿手法要诀歌
临症如迎敌,知已要知彼。 法从心里出,手法有次序。 聚气又疑神,刚柔两相依。 两轻夹一重,快慢轻重因人异。
62
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患膝屈曲,术者站于患膝外侧, 一手从膝后托拿住患膝,拇指压住痛处,一手 拿住踝关节上方,屈伸和摇动膝关节。
63
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 一手握住足跟,一手 握住足趾,屈伸、内 外翻和环转摇动膝关 节。
64
65
15. 拔伸法
• 又称牵引法。 • 用力应稳而持续,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
67
指间关节拔伸法
• 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腕掌部,一手捏拿住指端, 两手同时做反方向用力拔伸。
• 滑利关节,缓解手指疼痛麻木。治疗指间关节 扭挫伤,肌腱复位、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68
膝关节拔伸法
• 受术者仰卧,患侧膝关节屈曲约90度(膝关节 交锁者在交锁位)。助手用前臂托抱住受术者 大腿下端,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两人向 相反方向用力拔伸膝关节。
10s 30s~1min
22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柔和
• 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 暴或用蛮力。
9
深透
• 手法不仅作用于体表,还 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 组织。
10
3.手法的选择
两轻夹一重
• 准备-轻:揉法、滚法、摩法 • 中间-重:点法、按法、推法、扳法、拔
伸法 • 整理-轻:揉法、抖法、搓法
11
推拿手法要诀歌
临症如迎敌,知已要知彼。 法从心里出,手法有次序。 聚气又疑神,刚柔两相依。 两轻夹一重,快慢轻重因人异。
62
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患膝屈曲,术者站于患膝外侧, 一手从膝后托拿住患膝,拇指压住痛处,一手 拿住踝关节上方,屈伸和摇动膝关节。
63
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 一手握住足跟,一手 握住足趾,屈伸、内 外翻和环转摇动膝关 节。
64
65
15. 拔伸法
• 又称牵引法。 • 用力应稳而持续,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
67
指间关节拔伸法
• 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腕掌部,一手捏拿住指端, 两手同时做反方向用力拔伸。
• 滑利关节,缓解手指疼痛麻木。治疗指间关节 扭挫伤,肌腱复位、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68
膝关节拔伸法
• 受术者仰卧,患侧膝关节屈曲约90度(膝关节 交锁者在交锁位)。助手用前臂托抱住受术者 大腿下端,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两人向 相反方向用力拔伸膝关节。
10s 30s~1min
22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中医推拿原理及技巧课件
推拿
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120次/分左右。
手法 • 临床应用: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
手法。具有理气和中、消积导滞、调理脾胃等功能。
适用于脘腹胀痛、食积胀满、胸胁胀痛等病症。
28
• 擦法:用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或掌跟部附着在受
术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的一种手法。
常用 推拿 手法
推拿手法要求
• 所谓"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 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 一定的刺激量.手法有力是手法操作必 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力是一种技巧力. 根据治疗对象,施术部位,手法性质和病 证虚实以及患者的体质而变化应用.用 力的基本原则是既保持治疗效果,又避 免产生不良反应.
推拿手法要求
(1)病在经脉关节或是在脏腑气血。前者一般10-20分 钟,后者15-30分钟或更长。
(2)选用何种手法。一般使用摆动类及轻柔缓和的手 法,时间可稍长些,而压力大、刺激强的手法,如按、 压、点等手法,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甚 至不良后果。
初次治疗时间不宜太长,视治疗部位和多少灵活 掌握。
常用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的注意事项
• 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 精神集中,手到神到。
• 2、医者要保持双手清洁和适当温度,勤剪指 甲。
• 3、诊断明确,辩证施治,合理选用手法。 • 4、操作时,一般由轻而重,以病人对手法反
应敏感为准。压力一般因人、因病、因部位而 异。
推拿手法的注意事项
• 5、操作时间:临床应用时,操作时间掌握得当与否, 对疗效有一定影响。但其长短很难做明确的限定,一 般从两方面考虑:
• 动作要领:肩、臂要放松,肘关节微屈约 120°,动作过程中不可有跳动现象,手法频 率120~160次/分。
中医推拿疗法PPT课件
推拿疗法与中医理论
1.中医推拿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推拿通过手法按摩,增加皮肤温度,促进血管扩张,提高血液流速, 实验显示,推拿后血液循环速度提升20%。 2.推拿缓解肌肉疼痛 推拿能放松肌肉,缓解慢性疼痛。研究表明,持续四周推拿治疗后,患 者疼痛评分平均下降30%。
02
科学验证
实验与研究方法
01
推广难度与认知差异
中医推拿疗效显著
据统计,80%的推拿治疗患者在一次疗程后表示疼痛得到缓解,显示推拿对舒缓肌肉紧张 效果显著。
推拿实践面临标准化挑战
由于缺乏统一的推拿操作标准和评价体系,推拿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质疑。
现代医疗体系的融合
中医推拿的科学原理
中医推拿基于经络理论,通过手法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与气血平衡,有效缓解疼痛和 肌肉紧张。研究表明,推拿能提升免疫系统功能,减少炎症反应。
中医推拿疗法的科学原理 与实践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uina Therapy
分享人-XXX
20XX/XX/XX
01 基本原理 02 科学验证 03 实践技巧 04 健康生活指导 05 面临的挑战
中医推拿通过手法按摩,可调和气血,缓解 气血不和症状。研究显示,推拿后患者血液 循环明显改善,有助于疾病康复。
推拿能刺激机体产生修复物质,加速软组织 修复。临床数据表明,推拿后患者疼痛减轻, 软组织恢复加快。
推拿能刺激穴位,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 研究显示,推拿后患者免疫力显著提升,疾病 康复率提高。
推拿缓解肌肉紧张
推拿促进神经调节
健康生活指导预防疾病
《中医推拿按摩》课件
机器人按摩师 研发具有人类按摩师技能的机器人,实现24小时 无休的按摩服务,且力度和技巧更加精准。
3
虚拟现实技术 结合VR技术,让客户在享受推拿按摩的同时, 沉浸于舒缓的环境中,提高放松效果。
个性化定制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客户需求多样化
01
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和健康状况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推拿
按摩方案。
案例二
推拿按摩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部及下肢疼痛,经过推拿按摩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疼痛逐渐减轻,活动能力恢复。经验总结:推拿按摩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可起到辅助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疼 痛、加速康复。
失败案例剖析及教训汲取
案例一
推拿按摩治疗腰肌劳损失败。患者因腰肌劳损寻求推拿按摩治疗,但治疗过程中疼痛加剧,未能取得预期 效果。教训总结:针对腰肌劳损患者,推拿按摩手法应轻柔、适度,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疼痛加重。
05 推拿按摩在现代 医学中应用价值
推拿按摩在康复医学中作用
缓解疼痛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肌肉,舒 缓紧张,有效减轻各种疼痛,如
颈肩痛、腰背痛、关节炎等。
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按摩能够刺激皮肤和深层组织, 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 局部血液循环。
调整神经功能
推拿按摩对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 用,既可以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 也可以激活抑制状态的神经,有助 于恢复神经功能平衡。
疑难杂症二
产后缺乳。部分产妇在分娩后可能出现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淤积的情况。解决方案:运用推 拿按摩手法刺激乳房周围穴位,促进乳汁分泌和排出,同时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和休息。
疑难杂症三
慢性疲劳综合征。这是一种以长期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伴有肌肉疼痛、睡眠障碍等 症状。解决方案:通过推拿按摩放松全身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疏 导进行综合治疗。
3
虚拟现实技术 结合VR技术,让客户在享受推拿按摩的同时, 沉浸于舒缓的环境中,提高放松效果。
个性化定制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客户需求多样化
01
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和健康状况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推拿
按摩方案。
案例二
推拿按摩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部及下肢疼痛,经过推拿按摩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疼痛逐渐减轻,活动能力恢复。经验总结:推拿按摩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可起到辅助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疼 痛、加速康复。
失败案例剖析及教训汲取
案例一
推拿按摩治疗腰肌劳损失败。患者因腰肌劳损寻求推拿按摩治疗,但治疗过程中疼痛加剧,未能取得预期 效果。教训总结:针对腰肌劳损患者,推拿按摩手法应轻柔、适度,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疼痛加重。
05 推拿按摩在现代 医学中应用价值
推拿按摩在康复医学中作用
缓解疼痛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肌肉,舒 缓紧张,有效减轻各种疼痛,如
颈肩痛、腰背痛、关节炎等。
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按摩能够刺激皮肤和深层组织, 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 局部血液循环。
调整神经功能
推拿按摩对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 用,既可以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 也可以激活抑制状态的神经,有助 于恢复神经功能平衡。
疑难杂症二
产后缺乳。部分产妇在分娩后可能出现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淤积的情况。解决方案:运用推 拿按摩手法刺激乳房周围穴位,促进乳汁分泌和排出,同时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和休息。
疑难杂症三
慢性疲劳综合征。这是一种以长期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伴有肌肉疼痛、睡眠障碍等 症状。解决方案:通过推拿按摩放松全身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疏 导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推拿按摩法 ppt课件
• 着力部位: 拇指 或 食、 中、无名三指
• 特点:产热量最小
• 适用部位:四肢小关节、 胸骨、锁骨下窝
ppt课件 43
第一节 推拿手法——摩擦类
2、摩法
• 操作:用手掌掌面或指腹轻放于体表治疗部位,腕关节做主动环形、
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的手法。
• 分类:指摩法;掌摩法。 • 要领:
①肘关节微屈120°-150°之间。 ②腕关节放松,掌指、指间关节自然伸直。 ③指面或掌面要紧贴体表治疗部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动。 ④摩动时压力要均匀,动作要轻柔。 ⑤指摩法操作时宜轻快,频率约120次/分钟;掌摩法操作时宜稍重缓, 频率100次/分钟。
ppt课件
15
推拿学基础理论
七、推拿适应证
• 推拿适应证涉及骨伤、内、妇、儿、五官、
神经科疾病; • 亦用于减肥、美容及保健医疗等
ppt课件
16
推拿学基础理论
八、体位、介质与热敷 • 体位
患者体位 卧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坐位
医者体位
端坐位 俯坐位
ppt课件 17
推拿学基础理论
• 介质
— 是指手法操作时涂在受术体表的 油剂、水剂、酊剂、膏剂或粉剂等。 用于减少与皮肤的摩擦,或借助其中 的药物作用增强手法的功效。
掌揉法着力面积大,刺激柔和舒适,适用于面 积大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腹部、腰背部以及 四肢 1.掌揉腹部
• 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 常用于治疗脘腹疼痛。 2.掌揉腰背部及四肢肌肉 • 具有放松肌肉,松解痉挛的作用; • 用于治疗腰背部以及四肢肌肉的酸痛及强刺激手法 作用后引起的不适感。
ppt课件 37
ppt课件 25
第一节 推拿手法——摆动类
• 特点:产热量最小
• 适用部位:四肢小关节、 胸骨、锁骨下窝
ppt课件 43
第一节 推拿手法——摩擦类
2、摩法
• 操作:用手掌掌面或指腹轻放于体表治疗部位,腕关节做主动环形、
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的手法。
• 分类:指摩法;掌摩法。 • 要领:
①肘关节微屈120°-150°之间。 ②腕关节放松,掌指、指间关节自然伸直。 ③指面或掌面要紧贴体表治疗部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动。 ④摩动时压力要均匀,动作要轻柔。 ⑤指摩法操作时宜轻快,频率约120次/分钟;掌摩法操作时宜稍重缓, 频率100次/分钟。
ppt课件
15
推拿学基础理论
七、推拿适应证
• 推拿适应证涉及骨伤、内、妇、儿、五官、
神经科疾病; • 亦用于减肥、美容及保健医疗等
ppt课件
16
推拿学基础理论
八、体位、介质与热敷 • 体位
患者体位 卧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坐位
医者体位
端坐位 俯坐位
ppt课件 17
推拿学基础理论
• 介质
— 是指手法操作时涂在受术体表的 油剂、水剂、酊剂、膏剂或粉剂等。 用于减少与皮肤的摩擦,或借助其中 的药物作用增强手法的功效。
掌揉法着力面积大,刺激柔和舒适,适用于面 积大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腹部、腰背部以及 四肢 1.掌揉腹部
• 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 常用于治疗脘腹疼痛。 2.掌揉腰背部及四肢肌肉 • 具有放松肌肉,松解痉挛的作用; • 用于治疗腰背部以及四肢肌肉的酸痛及强刺激手法 作用后引起的不适感。
ppt课件 37
ppt课件 25
第一节 推拿手法——摆动类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文字可编辑
产生热量。
击法
03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用桑枝棒叩击体表,可分
为拳击法、掌击法、侧击法、指尖击法和棒击法等。
04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及环境要求
推拿师资质要求
具备专业中医推拿知识和技能的推拿师进行操作 。
环境准备
选择安静、整洁、温暖的室内环境,避免患者受 凉。
患者准备
患者需保持身体清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便 于推拿操作。
现状
目前,中医推拿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医疗体 系,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同时,推拿也作 为一种保健养生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基本原理与作用
基本原理
中医推拿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 部分之间密切联系。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特定部位,可 以影响内脏功能,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避免部位禁忌
对于某些禁忌部位,如脊柱、关节等,推拿师应谨慎操作或避免操 作。
避免时间过长
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患者疲劳或不适。
注意事项及禁忌人群
注意事项 推拿前患者应排空大小便。
推拿后患者应避免立即洗澡或受风寒。
注意事项及禁忌人群
• 对于年老体弱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推拿师应适当减少力度 和时间。
注意事项及禁忌人群
起源
中医推拿起源于远古时期,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本能行为和自我保护反应。随着中医理论的逐渐形成, 推拿手法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古代发展
在《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中,已有关于推 拿的详细记载。汉代华佗创制的“五禽戏” 中也包含了推拿手法。
近现代发展
近现代以来,中医推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 传播和应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 康观念的更新,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无创 伤的自然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针灸推拿学习PPT幻灯片
行”,故称“奇经”。 ➢名称多反映其循行分布和各自的功能特点。
24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不象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除任督脉,其余六脉借道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
基本概况 • 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
后别道而行。 ——一源三岐 • 督脉——阳脉之海 • 任脉——阴脉之海 •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 定义: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深入体腔 (联络脏腑器官)的支脉。
• 命名:其名称以所别出的经脉名称而命名。 □□□之正 □□□经别
• 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
➢ 离 —— 从十二经脉分出称“离”(别)——四肢肘膝上下 ➢ 入 ——进入胸腹腔称“入” ➢ 合 ——与表里经别同行称“合” 各会合于相表里的阳经 ➢ 出 ——于头颈部出来称“出”
补充经脉循行之不足 强 灌
前:任脉别络 鸠尾 散布于腹
沟通腹部经气 表 气
躯干 后:督脉别络 长强 散布于头,别走足太阳 沟通背部经气 里 血
侧:脾之大络 大包 胸胁
沟通侧胸部经气 经
孙络、浮络
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输布气血
33
络脉
• 孙络——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分支 •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 血络——出现郁瘀血现象的络脉
• 作用 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传注病邪:皮→络→经→腑→脏 反应病候 ——临床上,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
41
经络的根结、标本 气街、四海
42
标本
• 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 标——上,本——下 • 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
43
根结
• 根,根本,开始;结,结聚,归结。 • 根结所表述的是一种向心性的经气循行输注,即从四肢末端流向
24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不象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除任督脉,其余六脉借道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
基本概况 • 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
后别道而行。 ——一源三岐 • 督脉——阳脉之海 • 任脉——阴脉之海 •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 定义: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深入体腔 (联络脏腑器官)的支脉。
• 命名:其名称以所别出的经脉名称而命名。 □□□之正 □□□经别
• 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
➢ 离 —— 从十二经脉分出称“离”(别)——四肢肘膝上下 ➢ 入 ——进入胸腹腔称“入” ➢ 合 ——与表里经别同行称“合” 各会合于相表里的阳经 ➢ 出 ——于头颈部出来称“出”
补充经脉循行之不足 强 灌
前:任脉别络 鸠尾 散布于腹
沟通腹部经气 表 气
躯干 后:督脉别络 长强 散布于头,别走足太阳 沟通背部经气 里 血
侧:脾之大络 大包 胸胁
沟通侧胸部经气 经
孙络、浮络
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输布气血
33
络脉
• 孙络——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分支 •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 血络——出现郁瘀血现象的络脉
• 作用 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传注病邪:皮→络→经→腑→脏 反应病候 ——临床上,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
41
经络的根结、标本 气街、四海
42
标本
• 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 标——上,本——下 • 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
43
根结
• 根,根本,开始;结,结聚,归结。 • 根结所表述的是一种向心性的经气循行输注,即从四肢末端流向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课件
04
推拿手法与技巧
揉法、摩法、擦法等基础手法
揉法
摩法
以指、掌、掌根、小鱼际、四指近侧 指间关节背侧突起、前臂尺侧肌群肌 腹或肘尖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带动 受术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 ,使该处皮下组织或深层组织产生一 定的松动,以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 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积理气 、软化瘢痕等功效。
按法、捏法、拿法等进阶手法
按法
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 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止痛、镇静、开通闭塞、放松肌肉等作用。
捏法
用拇指和食、中两指或在拇指和其余四指间夹住肌肤,作相对用力挤压,随即放松,如此 有节律地不断挤压、放松,并循序移动,可根据不同部位灵活变化运用。具有舒筋通络、 行气活血、调理脾胃等功能。
03 功能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 症候等功能。
常用穴位及其功能
合谷穴
位于手背,具有镇痛、通络、疏风解表等 功效。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具有滋阴补肾、调理月经 等作用。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 气等作用。
涌泉穴
位于足底,具有滋阴降火、安神定志等功 效。
穴位按摩方法与技巧
振法
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快速而有节律的振动动作。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频率要快, 每分钟大约振200~300次。具有温经散寒、祛瘀消积、消痞化块、平喘止咳等作用。
05
实践操作与注意事项
患者体位选择及调整方法
01 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胸腹、四肢 前侧部推拿治疗,需注意 保暖和隐私保护。
03
常见病症诊断与治疗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调和五行、平衡阴阳: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 乃绝”。
按摩手法分类
由于不管哪种手法,均是通过力来实现, 故根据“力”可将按摩手法分为: 1、垂直用力:如按、压、点、掐、踩法等。 2、平面用力:摩、擦、推、抹法等。 3、对称用力:拿、捏、拧、挤、搓法等。
4、对抗用力:拔伸、牵引法等。
按摩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四、柔和——动作 (一)变换——自然协调 (二)用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医宗金鉴》:“法之所施,使患者
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按摩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二、有力——力度 手法的力量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
(三)力量大小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部位
等确定。如肌肉丰厚处(臀、腰部)
可重,肌肉浅薄处(胸腹部)可轻。
按摩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三、均匀——节律
(一)幅度——大小一致
(二)速度——快慢一致,相对均匀 (三)力量——轻重一致
中医按摩学
( Chinese massage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Massage 文字起源
massa 希腊 masso masser
触摸推揉 触摸推揉 揉按
mass’h
轻轻按压
中医按摩 Chinese massage
按摩,是我国最古老的医治疾病方法。早在 《内经》中就有记载。 按摩又称推拿,是以人体的手、肘、足或器械, 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身体的特定 部位,通过“推而行气血,摩而顺其气,拿而舒其 筋,按而调其经,点而理其络,揉而活其血”等产 生的物理作用,改变人体的特定部位或全身的生理 病理过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之目的的一 种医疗方法。
(1)按摩能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扩张和 后备毛细血管开放,使局部的血液供应加强, 营养改善。 (2)按摩可加速疲劳肌肉中乳酸的排泄, 从而消除疲劳,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
(3)按摩能增加韧带的柔韧性和大关节
的活动范围,有利于运动,并能预防损伤。)
生理效应——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1)按摩可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促
射机制,能提高胃肠的分泌机能和加强
胃肠的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2)实验证明,在做腹部按摩时, 人体的需氧量增加10-11%。
生理效应——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1)推拿直接作用于胸部或通过神
经反射使呼吸加深。 (2)增加CO2排出量。
心理效应
(1)身体松弛 (2)降低焦虑及压力 (3)刺激身体活动
(4)减缓疼痛
(1) 压力
(2) 延展力
机械力可产生: (i) 流动的效果 机械力可影响淋巴、静脉血、肺分泌 液、小肠内容物的移动。 (ii) 增加柔软度 机械力可促进肌肉纤维、肌肉硬块、 肌腱组织、皮肤及皮下组织、疤痕部位等 的移动度、增进其柔软性。
生理效应——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按摩是一种良性物理刺激,对神经系统可起 兴奋和抑制作用,并可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各器官的 功能。叩打、重推器兴奋作用;抚摸、轻柔起抑制 作用。 (2)同一种手法,由于应用方式不同,对神经系 统起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缓慢而轻柔的手法有 镇静和抑制神经的作用。 (3)按摩对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平衡转化有促 进作用。 (4)按摩可减少感觉神经冲动的传入,从而起到 止痛的作用。
中医按摩 Chinese massage
按摩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法,也是中医
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按摩治疗必须在中 医基础学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诊断学、 内科学和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辨证施治 达到 “治病必求其本”的目的。
按摩起源
按摩手法起源于——劳动(日 常生活) 如:肢体受冻——摩擦取暖
外伤肿痛——抚摸、按压——
生理效应——对皮肤的作用
(1)按摩直接作用于皮肤,能清除局部 衰亡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的呼吸,有利于汗
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2)按摩能促使体内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
物质,能活跃皮肤的毛细血管和神经,使皮肤
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从而改善皮肤
的营养,使皮肤润泽而富有弹性。
(3)提高皮肤的温度。
生理效应——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使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心脏工作。
(2)按摩能直接挤压淋巴管,促使淋巴液回流,
有助于渗出液的吸收,对局部水肿的吸收有良好作用。
(3)按摩能使血液重新分配,调整肌肉和内脏 的血流量,以适应运动时的需要。 (4)长时间按摩,可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 增加。
生理效应——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按摩腹部,通过机械作用和反
(5)增进舒适感
中国医学对按摩作用的认识
1、疏通经络:
《素问.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胀腑外络肢节。” 《素问.调经论》说:“神不足者,视
其虚络,按而致之以通……其经,神
气乃平。”
2、流畅营卫气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卫气营血的充足,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疼痛减轻、肿胀消失、功能改善。 打呃、咳嗽——拍打胸背部等。 以上事实是为按摩手法的萌芽 和雏型,且至今被人们保存与沿用。
按摩起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发现:手法用力的 方向不同,对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各 种用力方向不同的手法。 如:从最原始的按(向下用力)发展为摩(四周 用力)。 向上用力——拿法 向前用力——推法、擦法 旋转用力——揉法 向里(对称挤压)——捏、搓法等 综上:按摩手法起源于——劳动(日常生活)
按摩的分类
1.医疗按摩:常见病按摩;急症的按摩。 2.运动按摩:局部的按摩;全身按摩。 3.美容按摩:面部美容按摩;全身健美按摩。 4.保健按摩:局部按摩;全身按摩。 5.情景按摩:夫妻按摩;美发按摩。
按摩作用的机制
机械效应 生理效应
心理效应
机械效应
按摩最直接的效应为对柔软组织产
生机械力,包括“压力”与“延展力”。
5、运动关节:摇、背、扳法等。
按摩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手法操作要遵循持久、有力、均匀、柔 和,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强调力的运用与 手法技巧结合。
按摩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一、持久——时间 包含二个方面意思。
(一)手法操作要持续运用一定时间,动作
与力量保持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二)某一部操作应维持一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