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原理及器械
脊柱内固定课件
脊柱内固定
24
脊柱内固定
25
我们的产品
颈椎前路 钉板系统
表面2型阳极氧化技术, a抗腐蚀,b生物相容性好, c降低缺口敏感性。
低切迹 半限制性板 胀圈锁定设计
脊柱内固定
26
颈、枕、胸 后路固定系 统
脊柱内固定
27
胸腰椎前路 钉板系统
脊柱内固定
28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A型)
脊柱内固定
脊柱内固定
14
• 手术设计可分为前入路和后入路及前后联合入 路,但各有其适应症:
• 前路可以有效的解除来自前方的压迫,恢复脊 柱良好的生理曲度,适合单节段的病变。
• 后路手术可以利用“弓弦原理”进行多节段的间 接减压,但却不能进行前方直接、有效的减压。 适合多节段的病变。
脊柱内固定
15
内固定的相关知识
脊柱内固定
马尾
5
脊柱内固定
6
脊神经(spinal nerves)
• 共31对 1. cervical nerves 8 2. thoracic nerves 12 3. lumbar nerves 5 4. sacral nerves 5 5. coccygeal nerve 1
脊柱内固定
7
• 前根和后根----脊神经
29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B型)
脊柱内固定
30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滑脱)
脊柱内固定
31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3D)
脊柱内固定
32
胸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单内锁)
脊柱内固定
33
腰椎后路 钉棒系统 (白金)
脊柱内固定
34
腰椎白金系列卖点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脊柱内固定是一种外科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脊柱疾病,如脊柱骨折、脊柱侧弯、脊柱滑脱等。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患者的脊柱上植入金属器械(如螺钉、钩子、棒子等),将患者的脊柱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使其能够愈合并维持稳定性。
脊柱内固定的手术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和消毒手术部位
2.进行全麻或局部麻醉
3.通过小切口进入患者的脊柱
4.植入金属器械(如螺钉、钩子、棒子等)
5.对器械进行调整,使脊柱处于正确的位置
6.关闭手术切口
脊柱内固定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手术后康复时间,同时减少了手术期间的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但是,它也有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器械损坏、神经损伤、感染等。
因此,患者在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之前,应该仔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利益,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决策。
- 1 -。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PPT课件
的脊柱前路重建。
脊柱内固定组成
安置内固定的部位
s 枕骨:钉板、钩棒 s 颈椎侧块:螺钉 s 颈1、2关节突:螺钉 s 齿状突:螺钉 s 椎板:骨钩、椎板夹、钢丝、钛缆 s 棘突:钢丝、钛缆 s 椎弓根:螺钉 s 横突:骨钩 s 椎体:螺钉、椎体间融合器 s 骶骨:螺钉、棒 s 髂骨:螺钉、棒
类型
s 位置:前---椎体间植骨
后---椎板间、横突间、小关节间植骨
植骨的来源:自体骨:髂骨,肋骨,胫骨,腓骨
异体骨
脊柱融合术
s 内固定物的要求:
1,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2,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 3,限制所有的自由度 4,简单安全,容易安装 5,有足够的强度,以去除外支架 6,与CT,MRI相兼容---钛合金
s 单纯螺钉(拉力螺钉) s 单纯钢丝(作为张力带) s 钩棒结合 s 钉棒结合 s 钢丝与棒结合 s 钢板与螺钉结合
枕颈
颈椎侧块,椎弓根
C1,2关节突、齿状突
椎板----颈椎
骨钩
s 椎弓根钩:
s 钩刃的切迹在中央,使其紧 抱于椎弓根的下缘。
s 钩刃向上,置于椎弓根的后 部,神经根的后方。
s 用在T2-T10
椎弓根钉
椎弓根螺钉
s 椎弓根螺钉的 植入位置:
s 横突的平分线与 小关节外缘垂线 的交点向外侧2 mm
脊柱内固定原理及器械
椎间融合器
• 带螺纹的融合器经生物 力学测定,在屈曲和侧 向弯曲时稳定性明显提 高。拔出力也高于取出 骨桩的力。 • 水平放置两个带螺纹的 融合器比单独放置一个 要稳定,其稳定性可以 与椎间植骨伴后路椎弓 根固定相比拟。
椎间融合器
• 后来的发展:既 有前路,又有后 路带螺纹的圆柱 形融合器
• 最近发展为可从 镜下放置
后路胸腰椎器械-钢丝
• 适应证:神经肌肉性侧弯 侧弯合并胸椎前突 特发性侧弯 • 禁忌证:椎管狭窄 后突 腰椎一般不用钢丝
后路胸腰椎器械-钩棒
• 胸腰椎后路钩棒 系统分为节段性 与非节段性 • 非节段性: Harrington 和 Knodt系统 • Harrington系统很 少用于腰椎侧弯, 后路单纯撑开会 引起平背畸形
颈 椎 器 械-螺钉
• 前路单纯螺钉固定 用于齿状突II型骨折 的轴向固定 • 适应证:禁忌用 Halo架的病人 C1-C2的运动对于病 人很重要的病人 • 生物力学及临床数 据表明,单螺钉比 双螺钉 更有效
颈 椎 器 械-钢丝
• 后路钢丝技术是 张力带技术
• 禁忌证:后方附 件骨折或缺损存 在严重的扭转或 矢状面不稳定 • 在扭转或伸展时, 钢丝的稳定性不 如侧块钢板
• • • •
前柱承担80 %的应力
中柱和后主承 担20%应力
脊柱手术三大原则
• 减压 • 固定 • 融合
固定原则
* 重新再分配脊椎载荷
* 限制局部运动从而维持稳定
* 在稳定的环境中,促进坚固的骨融合
脊柱融合术
• 原理: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在病变的上一个
椎体和下一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使其成为 一个整体。
1,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2,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 3,限制脊柱的自由度 4,简单安全,容易安装 5,有足够的强度,以去除外支架 6,不影响术后影像学检查(CT,MRI)
最全脊柱内固定系统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上胸椎前方入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颈前路钢板系统
• AO 钢板及ORION 钢板 • 颈前路减压后一个局部的椎体固定方
式,维持暂时的稳定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Z-plate的适应证
• 中下胸段、胸腰段和腰段创伤的前 路手术内固定
• 中下胸段、胸腰段和腰段肿瘤的前 路手术内固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用于恢复椎间盘 的高度并促进植 骨的融合
• 术后取得即刻稳 定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适应证
1. 颈椎骨折脱位致颈椎不稳,脊髓 压迫,需行颈前路减压术者
2. 颈椎退变性疾病需行前路减压者 3. 颈椎爆裂性骨折,有严重不稳者
为其禁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胸腰段、腰椎肿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
对于轻度滑脱可采用钩棒系统或经皮椎弓 根螺钉固定,重度滑脱则需采用开放手术 内固定。
脊柱肿瘤
脊柱畸形
根据肿瘤性质和位置选择内固定方法,如 椎弓根螺钉固定、钢板固定等,同时需考 虑肿瘤切除后的脊柱稳定性重建。
根据畸形类型和程度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方 法,如椎弓根螺钉固定、钩棒系统等,同 时需结合截骨矫形等手术操作。
长期随访管理策略建议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术后定期接受随访 ,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或内固定失效等 问题。
影像学复查
在随访过程中,定期进行影 像学复查,以监测脊柱和内 固定物的稳定性及可能出现 的变化。
功能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计划,帮 助患者逐步恢复脊柱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力学性能评价
通过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 等方法评价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 等力学性能,以确保植入后能够承受 相应的力学负荷并保持稳定。
04 脊柱内固定操作技巧与 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与准备工作
影像学评估
通过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详细了解脊柱病变的性质、 范围和程度,为内固定手术提供准确依据。
疼痛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数字评分法(NRS)等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术前、术后 的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神经功能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相应的神经功能评估量表,如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等,对患者术 前、术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
活动能力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行走、坐立等日常活动能力,以及进行相关的量化评估,如Oswestry功能 障碍指数等,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脊柱的生理曲度
脊柱具有四个生理曲度,即颈椎 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 椎后凸,这些曲度对于维持身体 平衡和减轻震荡具有重要作用。
脊柱内固定器械
2020/3/10
21
2020/3/10
22
2020/3/10
23
骨科常用内固定器械
2020/3/10
24
简介
金属骨科植入物为骨科医师进行骨固定手术提 供了一种手段,在骨折处理和重建外科中颇具 帮助。但植入物本身的作用,仅仅是协助骨的 愈合,而并非企图取代正常的骨结构。
是安放于骨折部位的体内夹板。骨及周边软组 织的大小和承载可能会最终导致金属植入物的 断裂。
①双手操作,即一手操纵剥离器,另一手稳定剥 离器。
②剥离器应始终紧贴骨面,推进时宜作轻轻的摆 动。
③锐角方向推进原则 骨膜剥离器应向着肌纤维或 骨间膜与其附着的骨干成锐角方向推进。反之,如 向成钝角的方向推进,则剥离器易于偏离骨面滑入 周围软组织中,造成出血和组织损伤。如在剥离肋 骨骨膜时要遵循“上顺下逆”的原则,否则可撕破 胸膜造成气胸。
骨科常用手术器械及内固定物
赵彬
2020/3/10
1
骨科常用手术器械
2020/3/10
2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应用
一. 目的: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二. 原理:驱血后,压迫止血,消除术野因静脉回流而致之出血
三. 用途:四肢手术,如肘,膝部及以远部;截肢术
四. 禁忌:感染,肿瘤,血管病变;幼儿及体瘦者
性部分如股骨头或髋臼缘,撬压软组织以达到充分暴露的目的。
2020/3/10
4
(三)膝关节专用牵开器
1.膝半月板牵开器 膝关节手术中使用可大大改善手术视野,易于显露半月板。
2.双头膝关节牵开器 其弧形远端可插入膝关节内,置于半月板近端,显露半 月板;而宽柄部可牵开浅层软组织。此牵开器尤其适应于内侧半月板手术,其 月芽状远端可插入关节囊内,附着于股骨内侧髁,这样即可暴露内侧半月板在 胫骨平台内面的附着点。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与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以及三柱韧带均有损伤者为手术禁忌
Luque 器 械 固 定 术
用于脊柱侧凸 及脊柱骨折脱位
适应证
1. 损伤在两周内,伴或不伴瘫痪 者
2. 屈曲旋转骨折脱位或平移剪力 骨折脱位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TSRH 固 定 术
适应证
前路或后路胸腰椎骨折、肿瘤、结 核、畸形
腰椎、骨盆固定(适用于骶骨肿瘤)
枕颈部内固定
适应证
上颈椎因创伤、畸形、炎症、、肿瘤 和感染等所致的不稳
不可复位的寰枢椎脱位 如有寰椎前脱位脊髓压迫者,先行寰
椎后弓切除减压
枕颈CDC
适应证
上颈椎因创伤、畸形、炎症、、肿瘤 和感染等所致的不稳
不可复位的寰枢椎脱位 如有寰椎前脱位脊髓压迫者,先行寰
椎后弓切除减压
脊柱内固定系统介绍和要求
脊柱内固定系统 介绍和要求
脊 柱 脊 髓 的 功 能
脊柱的功能
使四肢有所依附,支持头颅 传导重力,吸收震荡,缓冲暴力 平衡机体,维持姿势 容纳脊髓,保护神经 保护胸腔、腹腔及盆腔内脏器等 幼年时参与造血
脊髓的生理功能
传导感觉 运动 简单的反射
手术入路
前方入路
侧方入路
颈椎前外侧入路
TENOR系统
• 属经椎弓根内固定的螺 钉/棒系统
脊柱内固定原理基础知识
理想的稳定
载荷分布原则
无支撑物/6.35 钛棒
前方支撑/3.6 钛棒
前方支撑/6.35 钛棒
张力带法则
张力带法则
背部肌肉
载荷发生变化
支撑作用
局部后凸或脊柱 滑
生物力学上的张力带原则:
肌肉
脊柱后柱关节
脊柱功能单位的伸直与排序
对后方关节产生压力
脊柱出现直立
韧带结构的弹性强度---被动的限制因素(如棘间 韧带黄韧带后纵韧带)
各种材料的生物力学N
松质骨
2200N
钛合金 25000+ N
弹性模量(Gpa)
松质骨
0.5-5
PEEK
3.7
碳纤维合金
8.8
PEEK
皮质骨
18
商业用纯钛
100
钛合金(Ti-
110
6Al-4V)
脊柱内固定原理
内固定原则
对重新排列的脊椎给予载荷
在脊柱融合过程中,限制局部运动 从而维持稳定
促进坚固的骨融合
内固定生物力学基础
张力带法则 和 载荷分布法则
后路加压作用内固
定 系统张力带原则
≈ 正常生物力学
椎体或/和椎间盘缺 陷
前柱的载荷分布
脊柱前路重建
脊柱后方融合方式
横突间融合
椎板间融合
弹性模量: 不锈钢:高于骨12倍 钛合金:骨的6倍
钛是脊柱固定更上乘的内固定材料。
疲劳断裂是重复性负荷造成累及损害 的结 果。
脊柱的重复运动平均大约每年300万次。
过低的应变(高应力)可造成 骨的废用或 应力遮挡而出现骨 质不良。
过高的应变(低应力)可造成 局部失稳,融合失败,假关节 形成。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王先祥脊柱内固定最初是从下肢体骨折的外固定支架构思而来的,作为临时复位系统并辅助脊柱融合。
上世纪60年代, Harrington和Luqne问世后,扩大到脊柱创伤治疗上世纪70年代,椎弓根螺钉装置,例如Dick钉、RF钉杆装置上世纪80年代,由法国的Cotrel和Dubousset发明了C-D钉棒结合装置系统。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材料技术的发展,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脊髓脊柱病变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重点介绍临床常用的与神经外科关系密切的的神经脊柱内固定的前路和后路常用的方法技巧,仅供我们共同参考学习。
一、颈椎内固定1.颈椎后路固定颈椎后路固定可通过颈椎重建固定板或钉棒系统来完成。
这些技术均基于侧块螺钉的应用。
所谓侧块,亦称关节突侧块,为脊柱后外侧柱较为短小的部分,在颈椎侧块垂直方向为圆柱状,前后方向稍微扁平,前内侧与椎弓根相连,前方为横突后根,内侧为椎板,通常每一阶段均与神经根相邻,C3至C6阶段同时与椎动脉相邻。
矢状面直径约12-18mm。
1.1上颈椎后路固定(C1-C2)1.1.1 C1侧块螺钉的置入C1侧块进针点和C2侧块进针点在同一直线上,正好位于C1后椎板的下方,C1/2关节间隙的上方。
通过神经剥离子,剥离C1椎板下的软组织,显露C1侧块,进针点为侧块中点,钻头与C1后弓平行向C1前方,通常具有10゜-20゜(根据术中C臂定位)向上的倾斜角度。
在矢状面上,钻头向内侧倾斜约10゜,必须穿过双层皮质,在侧位片上,当钻头至C1前结节约3mm处时停止钻入,探子探查,并测量长度,必要时进行攻丝,双皮质置入3.5mm , 多轴螺钉。
1.1.2 C2侧块螺钉置入C2侧块峡部做骨膜下剥离,显露侧块的上下椎间关节和侧块内外侧缘,进针点为侧块中点。
矢状面上位于C2关节突中垂线的上下关节面连线的中点,钻头向上倾斜约25゜,向内侧倾斜15゜-25゜,一般选择3.5mm螺钉。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脊柱内固定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一种金属的内置物放到体内去矫正脊柱骨折或者脊柱病变所引起的畸形、错位,对脊柱进行稳定,帮助脊柱恢复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按照三柱分类的概念说法,脊柱的稳定性是依赖中柱的完整,后方韧带复合结构对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柱分类中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其中前柱是指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一、椎间盘的前部;中柱是指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盘后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后柱是指关节突、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进行脊柱内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植骨、椎间盘植骨融合器(BAK)、钛钢螺纶椎体融合器(TFC)等将脊柱复位并进行固定,通过机械装置避免上、下椎体负荷过重,增加脊柱稳定性,最终达到骨性融合。
脊柱内固定最初是为治疗脊柱侧弯设计的,作为一种临时的复位系统辅助脊柱融合。
进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主要原则就是减压、固定以及融合,对脊柱的载荷进行重新分配,限制局部运动来保持其稳定性,在稳定的基础上促进骨融合。
进行脊柱内固定融合术的原理。
主要是以患者出现病变的椎体为中心,对其上下两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将他们变成一个整体。
进行手术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肢体的运动,防止椎体畸形的发生。
植骨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自体骨和异体骨两种。
自体骨主要包括肋骨、胫骨、腓骨和髂骨。
脊柱内固定时要使用专有的内固定器械。
那么这些内固定器械又是如何使用的,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
脊柱内固定器械有他的优点,可以帮助脊柱复位,维持复位的稳定性,防止畸形进一步发展,并促进骨性融合。
1.内固定物的基本构成内固定物可以分为长构件结构,固定椎体构架以及将上述二者连接起来的部分。
长构件结构包括棒、钢板和线缆。
固定椎体构架包括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椎板下钢丝、前方椎体螺钉。
2、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使用(1)颈椎器械螺钉的使用颈椎单纯的螺钉固定在在使用的最初是为了治疗上颈椎的不稳定。
C1-C2后路关节间螺钉固定技术可以保持C1-C2复合体的稳定,促进融合,并且不需要Halo支架,前路单纯螺钉固定用于齿状突Ⅱ型骨折的轴向固定。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药品说明书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
英文名称:暂无
成份: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主要由开路锥、直开路器、弯开路器、压棒器、后路加压器、原位弯棒器、椎弓根定位器、复位螺钉折断器、横连折弯器、椎弓根直探针、椎弓根弯探针、梅花起子、插塞起子、万向钉起子、短尾万向钉起子、单
轴钉起子、短尾单轴钉起子、万向复位钉起子、万向螺钉起子、单轴复位钉起子、临时锁紧起子、最终锁紧起子、横连接起子、T型扳手、六角旋棒扳手、套
筒扳手、对抗扭矩扳手、丝攻、快速连接手柄、模棒、复位套筒、横连接模板、撑开钳、大力钳、加压钳、持棒钳、弯棒钳、横连接钳、蛙式复位钳、折断钳、摇摆钳等多个品种规格组成。
适应症:
适用于脊柱骨折复位,椎体滑脱复位及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操作。
用法用量:
暂无
不良反应:
暂无。
禁忌:
暂无。
注意事项:
暂无。
贮藏:
暂无
有效期:
暂无
标准文号:
鲁威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1100013号。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新技术新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新技术新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脊柱手术技术,通过在椎体椎弓根部位植入螺钉进行内固定,实现脊柱的稳定和恢复功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逐渐成为脊柱手术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技术原理、操作步骤及优势。
同时,结合新技术和新项目的介绍,探讨这些创新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效果评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关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知识,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组织架构及各部分内容的主要意义和逻辑关系。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背景和意义;文章结构部分便是当前所在的这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所要讨论和分析的主题与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简介、新技术介绍和新项目实施步骤三个小节。
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简介中,将介绍该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新技术介绍部分将通过分析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来评价其应用前景;新项目实施步骤将详细介绍新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结论部分将包括新技术应用前景展望、临床效果评价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小节。
在新技术应用前景展望部分,将对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临床效果评价部分将通过案例分析和临床实验来评价新技术的实际效果;未来发展趋势将探讨该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应用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新技术新项目的相关内容,探讨这一技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
通过全面介绍这一新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效果,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多关于脊柱内固定治疗的参考资料,促进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固定的目的
– 复位 – 固定:增加脊柱稳定 – 最终达到骨性融合
效果好的融合定义
– 初始稳定性 – 保持脊柱稳定性,通过机械装置避免上、下椎
体负荷过重 – 长期的生物弯曲的保持
内固定置入物最终目的
• 骨性融合或骨愈合 • 植骨 • 椎间盘植骨融合器(BAK) • 钛钢螺纶椎体融合器(TFC)
•
C1-C2的运动
对于病人很重要的
病人
• 生物力学及临床数 据表明,单螺钉比
双螺钉 更有效
颈 椎 器 械-钢丝
• 后路钢丝技术 是张力带技术
• 禁忌证:后方附 件骨折或缺损存 在严重的扭转或 矢状面不稳定
• 在扭转或伸展时, 钢丝的稳定性不 如侧块钢板
颈 椎 器 械-钩棒
• 用于颈椎的钩棒系 统包括:椎板夹和 儿童钩棒系统
* 放置植骨块或者器械构件后,载荷会从 椎体向植骨块或内置物转移
* 固定的内置物将为主要的载荷支持部分, 随后将会有骨的重塑
融合期间载荷分布的变化
• 随时间变 化,植骨 块与内固 定材料支 持载荷的 分布发生 改变
载荷分布法则
椎间盘与椎体后部完整腰 椎的载荷分布
关节突承受17%垂直压力 90%的垂直压力通过椎体
• 作用:限制运动
•
维持解剖
•
防止畸形发生
脊柱融合术
• 范围:肿瘤---病变节段上一个正常椎体到下 一个 正常椎体;畸形---包括整个畸形区 域,再加上一个椎体及下一个椎体
• 位置: 前---椎体间植骨
•
后---关节突植骨
• 植骨的来源:自体骨:髂骨,肋骨,胫骨, 腓骨
•
异体骨
脊柱融合术
• 内固定物的要求: • • 1,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 2,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关系和
• 前路颈椎钢板用于创伤 已近十年
• 生物力学实验显示:在 扭转、侧方弯曲和伸直 的情况下,前路钢板系 统与后路钢丝提供同样 的稳定性;在后柱不稳 定的屈曲情况下,前路 钢板不是很适合
颈 椎 器 械-前路钢 板
但是临 床研究显示,前 路钢板固定植骨 融合可以有效地 治疗爆裂骨折, 颈椎半脱位合并 椎间盘突出和颈 椎肿瘤
三柱理论
前柱 中柱
前柱承担80 %的应力
后柱
1983年Denis提出三柱分类概念, 提出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 的完整,并强调后方韧带复合 结构对稳定性的作用。Denis提 出三柱分类:
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一、 椎间盘的前部。
中柱: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盘后 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
• C3-C6固定在侧块上 • C7既可以固定椎弓根,
也可以固定侧块
颈 椎 器 械-后路钢板
• 为了保护椎动脉, 脊髓和神经根, 每个病人在术前 均应进行放射学 检查以确定侧块 的正确位置;术 中放置螺钉时要 小心谨慎
颈 椎 器 械-后路钢 板
适应证:
创伤:不需椎体切除的爆裂骨折
位或半脱位
合并后方骨折的脱
* 脊柱前柱包括椎体和椎间盘,当其中一部分存在缺陷时, 仅依靠后路内固定器械则难以达到前柱的理想载荷分布。 因此,需行前路支撑植骨或其他方法的脊柱前路重建
脊柱内固定器械
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优点
• 脊柱复位(侧弯,后突,滑脱) • 维持复位的稳定,防止畸形进一步发
展 • 促进骨性融合
内固定类型
• 单纯螺钉(拉力螺钉) • 单纯钢丝(作为张力带) • 钩棒结合 • 钉棒结合 • 钢丝与棒结合 • 钢板与螺钉结合
颈 椎 器 械-螺钉
• 颈椎单纯的螺钉固定最初 设计是为了治疗上颈椎的 不稳定
• C1-C2后路关节间螺钉固 定技术是由Magerl发展的
• 可使C1-C2复合体保持稳 定,促进融合
• 无需Halo支架
颈 椎 器 械-螺钉
• 前路单纯螺钉固定 用于齿状突II型骨
折的轴向固定
• 适应证:禁忌用 Halo架的病人
与椎间盘 所有综合力量大于100%是
因为多个方向的合力
载荷分布法则
• 后路器械力的分布
载荷分布法则
* 对于应用后路脊柱内固定器械,应理解和采取张力带法 则进行脊柱载荷再分布
* 从临床的观察的结果,可以看到脊柱背侧起分离作用的 力阻碍了脊柱的正常生物力学行为;而背侧发生加压作 用的内固定系统,却与正常生物力学相接近
脊柱内固定发展史
• 最初是为治疗脊柱侧弯设计的: • 作为临时复位系统并辅助脊柱融合 • 上世纪60年代, Harrington和Luqne
问世后,扩大到脊柱创伤治疗 • 上世纪70年代,椎弓根螺钉装置,例
如Dick钉、RF钉杆装置 • 上世纪80年代,由法国的Cotrel和
Dubousset发明了C-D钉棒结合装置系 统
• 椎板夹系统适用于 单节段颈椎不稳定
• 在上颈椎,椎板夹 系统并不比螺钉技 术更稳定(1)
• 在中,下颈椎,椎 板夹可能侵占椎管, 因此操作时要小心
• 1李德强;李明;刘培来;张元凯;左振柏;胡 魁;周磊;;SSE寰枢椎挂钩内固定治疗寰枢 椎不稳[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年03期
颈 椎 器 械-前路 钢板
后柱:关节突、黄韧带、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
中柱和后主承 担固定 • 融合
固定原则
* 重新再分配脊椎载荷 * 限制局部运动从而维持稳定 * 在稳定的环境中,促进坚固的骨融合
脊柱融合术
• 原理: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在病变的上 一个椎体和下一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 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还可以 有效地应用于假 关节融合以及进 行多节段融合。
颈 椎 器 械-前路钢
板
• 适应证:
• 创伤:椎间盘突出 合并半脱位
• 泪滴骨折
伸直型
•
爆裂骨
折
•
严重旋转
型损伤,需前后内固定
• 退行性变:类风湿 关节炎造成的多节段不
颈 椎 器 械-后路钢板
• 在上颈椎,螺钉可以通 关节,穿过C1-C2的关节 进行固定,也可以打入 C2的椎弓根。
稳定性 • 3,限制脊柱的自由度 • 4,简单安全,容易安装 • 5,有足够的强度,以去除外支
架
内置物的基本构成
* 长构件结构:棒,钢板,线缆 * 固定椎体构件: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椎板
下钢丝,前方椎体螺钉 * 将二者连接起来的连接部分
张力带法则
融合期间载荷分布的变化
* 正常情况下,椎体支撑近75%~80%的脊 柱压力载荷,而后部结构支撑余下的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