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腰椎后路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PPT课件
疼痛控制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镇痛药物, 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以缓解术
后疼痛。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可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尝试,有助于减 轻疼痛。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心理调 适减轻疼痛感受。
功能锻炼指导建议
早期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如床上翻身、四肢关节活动等 ,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
注意事项
在麻醉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麻醉史、过敏 史等相关情况;同时,在麻醉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03
手术步骤详解
体位摆放和切口设计
体位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以减少术中出血。
切口设计
根据病变节段和手术入路选择合适的切口,一般选择后正中切口,以病变节段为中心,上下各延伸23个棘突长度。
出院后6个月随访
全面评估患者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依据。
05
临床效果评价与案例分析
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介绍
01
02
03
04
疼痛缓解程度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或 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 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的变化。
神经功能恢复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量表,如 Frankel分级或ASIA评分,评 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内固定技术
使用金属棒、螺钉、钩等 内固定装置,将相邻的椎 骨连接起来,增加脊柱的 稳定性。
优点
能够有效地纠正脊柱畸形 、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和稳 定性,缓解疼痛症状。
椎管减压术原理及目的
原理
通过切除部分椎板、关节突等结 构,扩大椎管容积,减轻对脊髓 和神经根的压迫。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通用课件
通过经皮椎弓根螺钉在椎弓根内 形成三点固定,提高脊柱的稳定
性。
分散应力
内固定物通过椎弓根分散脊柱的应 力,减轻椎体负担,促进骨折愈合 。
矫正畸形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可以矫正脊柱畸 形,恢复生理曲度。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步骤与技巧
1.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和 程度,制定手术方案。
优点
阐述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优点,如减小手术创伤、提 高手术效果等。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在胸椎骨折中的应用
适应症
详细解析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用于治疗胸椎骨折的适应症,如 各种类型的胸椎骨折、胸椎爆裂性骨折等。
手术技巧
介绍在胸椎骨折治疗中,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技巧 和方法。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在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
适应症
• 脊柱骨折: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等。
• 脊柱滑脱:对于腰椎滑脱、颈椎滑脱等脊柱滑脱病变,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可起到 稳定脊柱的作用。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后凸等畸形病变,可通过经皮椎 弓根内固定进行矫正。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阐述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在脊柱侧弯矫正中的适应症,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成人脊柱侧弯等。
疗效评估
详细介绍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进行脊柱侧弯矫正后,如何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 。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常见并发症
列举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等。
防治措施
详细介绍针对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包括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等方面。
脊柱固定的手法
脊柱固定的手法
脊柱固定的手法包括多种,下面列举其中的一些:
1.手提法:一种古代的正骨手法,适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
患者立于桌前,助手
立于桌上从高处握患者两手臂将患者提起,使患者悬空双脚离地,医者在患处按压整复,给予固定。
这种方法与脊椎悬吊复位法近似。
2.双踝悬吊法:这是一种整复脊柱的方法,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描述
过此方法。
患者俯卧床上,两踝部衬上棉垫后用绳缚扎,两足由床上徐徐悬吊,使躯干
前倾于0°~30°位约15分钟,利用患者体重将压缩椎体拉开。
复位后患者仰卧硬板床,骨折部垫软枕使脊柱过伸,维持整复效果。
此外,对于整复后的脊柱,应予以适当固定。
一般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须仰卧于硬板床,骨折部垫软枕,卧床时间3周~4周。
对于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应采用脊椎骨折夹板或石膏背心、金屬支架固定,固定时间4周~6个月,必要时亦可手术治疗。
对于颈椎骨折脱位者,经整复与持续牵引后,可给予颈托或石膏围领固定。
常用的固定方法还有外固定,如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
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请注意,上述手法和固定方法都需要在专业的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建议非专业人士自行操作,以免对脊柱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脊柱内固定原理
1,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2,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 3,限制脊柱的自由度 4,简单安全,容易安装 5,有足够的强度,以去除外支架 6,不影响术后影像学检查(CT,MRI )
内置物的基本构成
* 长构件结构:棒,钢板,线缆 * 固定椎体构件: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椎板下
Luque首先将节段性棒 与钢丝技术应用与临床
用Luque技术治疗侧弯 和后突的效果很好,但 穿过椎板的路径中会有 神经损害危险,如使用 线缆可以减少危险
后路胸腰椎器械-钢丝
适应证:神经肌肉性侧弯 侧弯合并胸椎前
突 特发性侧弯
禁忌证:椎管狭窄 后突
腰椎一般不用钢丝
后路胸腰椎器械-钩棒
),最好用椎弓根螺钉 代替椎板钩 侧弯病人建议使用双棒 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横 连
后路胸腰椎器械
对脊柱器械已进行了广泛的 基础科学的研究
动物实验的数据表明:后路 脊柱内固定可以促进骨的融 合
当内固定的强度增加时,融 合骨块的强度也随之增加。 但是,强度增加的越多,会 发生与器械有关的骨质减少 。这种骨质疏松是否具有临 床意义还不清楚
脊柱内固定原理
寇 万 福
脊柱内固定发展史
最初是为治疗脊柱侧弯设计的: 作为临时复位系统并辅助脊柱融合
上世纪60年代, Harrington和Luqne 问世后,扩大到脊柱创伤治疗
上世纪70年代,椎弓根螺钉装置,例 如Dick钉、RF钉杆装置
上世纪80年代,由法国的Cotrel和 Dubousset发明了C-D钉棒结合装置 系统
胸腰椎后路钩棒 系统分为节段性 与非节段性
非节段性: Harrington 和 Knodt系统
Harrington系统很 少用于腰椎侧弯 ,后路单纯撑开 会引起平背畸形
脊柱 身体重心 承重原理
脊柱身体重心承重原理
脊柱是人体的支撑结构之一,由多个椎骨组成,它不仅支撑着
身体的重量,还保护着脊髓。
身体的重心是指人体重量的平衡点,
通常位于髋部以上的中心位置。
承重原理是指身体在站立和行走时,通过脊柱和骨骼系统来承受重力的力量,保持平衡和稳定。
首先,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
尾骨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椎间盘连接。
脊柱不仅支撑着头部和上半
身的重量,还通过生理曲度的设计来吸收和分散身体重量的压力,
减轻对椎间盘和椎体的压力,保护脊髓和神经。
此外,脊柱还通过
韧带、肌肉和肌腱的支撑,使身体保持姿势稳定和灵活性。
其次,身体的重心位于髋部以上的中心位置,这个位置会随着
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而变化。
当身体重心位于脊柱的中心线上时,脊
柱可以更好地支撑身体重量,减少肌肉和韧带的负担,保持身体的
平衡。
同时,身体的重心也是站立和行走时保持平衡的关键,通过
调整身体的姿势和重心位置,可以更好地减少脊柱和骨骼系统的压力,保持稳定的站立和行走姿势。
最后,承重原理是指身体在站立和行走时,通过脊柱和骨骼系
统来承受重力的力量。
脊柱通过生理曲度的设计和椎间盘的缓冲作用,分散身体重量的压力,减轻对椎体和椎间盘的压力,保护脊髓
和神经。
骨骼系统通过肌肉、韧带和肌腱的支撑,使身体保持稳定
的姿势和平衡,同时减少对脊柱和关节的负荷,保护身体不受损伤。
综上所述,脊柱、身体重心和承重原理是人体结构和功能密切
相关的重要概念,它们共同保证了人体的支撑、平衡和稳定,对于
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脊柱和骨骼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身 体 头部检查
☆
检 、 双瞳孔检查
上 颈 颈部检查(颈部检查完毕可以指示上颈托)
托
胸部检查
☆
双肺听诊
腹部检查
会阴、骨盆检查
四肢检查(检查浅表动脉搏动)
★
病人翻身前上颈托
☆
测量颈部和调整颈托手法正确
☆
上颈托方法正确,安置得当
患 者 整体侧翻检查背部及上脊柱板
★
侧 翻 使用头胸锁固定,手形正确
★
并 上 使用改良斜方肌挤压法手形正确
☆
固定胸部(吸气)
☆
固定双手
术者换头胸锁,与头部助手上头部固定 器
★
头部固定器安置得当
☆
助手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
规范固定患者
整理固定带
术者检查固定带,固定带松紧度适当、 平整
☆
医生护士站患者头侧,单脚蹲式
☆
统一指令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
谢谢聆听
主要的方法:水平搬抬法(视频),原木滚动法
原木滚动法
适用于颈椎损伤患者的翻转和移动,最大限度地进行,稳定受伤 脊椎,避免脊髓神经损伤或加重损伤。
方法: 头锁、头胸锁、 头肩锁、肩锁、胸背锁
头锁
头胸锁
头肩锁
肩锁
胸背锁
重点 项
操作要求
有无
目
☆ 准 戴手套,观察周围环境安全,看表,
备 记住开始抢救的时间
☆
从患者足部向头部接近患者
☆ 整 初步判断伤情(意识、对答、桡/颈动
体 脉、周围血渍)
评 告诫伤者不能随意活动
估
★
指示护士对外伤进行止血包扎处理
☆
护士止血包扎规范
固 定 操作人员位置正确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讲义
1.头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置, 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 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掌放在伤者头 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颊, 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盖住耳朵。助 手食指指在胸骨正中,以便术者调整颈部位 置。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2.胸背锁:
检查头部、颈部伤情。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检查胸部1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检查胸部2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检查腹部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检查骨盆 (挤压试验)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检查下肢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5.改良斜方肌挤压法(长短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于伤者头顶部,与 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稳定自己双手手肘 (放在大腿或地上),一手如斜方肌挤压法 般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像头锁般固定伤 者头部,手掌及前臂须用力将头部固定。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初步判断伤情,固定伤者头颈部; 2、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直
保护裸露皮肤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绳结在膝上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总体效果,及侧面观。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谢谢!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7.操作者查体(头、肩锁、胸、腹、四肢 ),及查 体后助手位置。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四十一分。
哈灵通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和脊柱侧弯
骨科史萃哈灵通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和脊柱侧弯苏钟毅,尹芸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太原 030001) 哈灵通(Paul R H arrington)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卓越的外科医生和睿智的医学预言家。
他在改变脊柱融合术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许多患者的生活。
在矫形外科史上几乎没有人像H arrington的钩棒系统那样作为金标准流传广泛而少有改变。
许多人认为这一记录的保持是与H arrington个人的坚强意志与不懈努力分不开的,是他改变了脊柱侧凸的治疗方式。
20世纪初,哈灵通出身在美国Kansas州摩门教区一个普通家庭,他曾在日记中写到他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哈灵通对脊柱固定革命性的想法源于他早期的医疗实践。
在他是Baylo r大学医学院的Jefferson D avis乡村医院医生时,他负责过一个脊髓灰质炎治疗小组,那时,他目睹了患者遭受的苦难和患者家庭的痛苦。
随着战后脊髓灰质炎的爆发,哈灵通看到他的脊髓灰质炎患者由不多几个到超过两千名,随着他治疗患者的增多,他越来越被脊柱侧凸与由此而产生的心肺并发症所困扰。
从一开始,H arrington就把脊柱侧凸视为生物力学问题而非简单的疾病。
在1949年,他的生物学知识引导他通过一个长达20公分切口的手术来对矫形后的脊柱进行固定。
尽管,这一伴有4~6个月全身无法活动的外科矫正技术充满风险。
但这一术式的前景却使许多患者,尤其是许多年轻患者的父母宁愿忍受长时固定的痛苦也要选择用这一术式。
H arrington认为最初的效果是明显的,但随时间的进行,不适之处变地明显起来。
在1952~1955年间,H arrington创造性采用螺纹金属棒2钩系统,它可以用来加压或撑开矫形。
这一装置是H arrington术前晚上用手工完成的,它包含了H arrington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
随着首个装置满意矫形效果的获得,H arrington开始试图把这一装置用于骨折和因为脱钩带来的手术失败。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蜘蛛 带固 定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防止病 人呕吐 误吸同 时检查 固定效 果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用蜘蛛 带和头 部固定 器固定
卸头盔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检查背 部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翻转 身体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车内颈椎 损伤固定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头锁、 胸背锁
由内到外的原则检查见步骤⑦。
9、检查后如无损伤和出血可以准备翻转伤员,助手A胸锁,救助者换头肩锁,助手A 与助手B准备翻转伤员,见步骤⑧。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翻转伤员
10、助手A抓住伤员肩、髋部,助手B抓住伤员腰、膝部,由救助者发令,3人同时翻
转伤员,见步骤⑨、⑩)。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头肩 锁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原木滚动 法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二)颈椎损伤患者的手锁翻转法 适用于颈椎损伤患者的翻转和移动,最大限 度地进行“原木滚动”,稳定受伤脊椎,避 免脊髓神经损伤或加重损伤。 手锁方法包括头锁 、胸锁、头肩锁、肩锁、 胸背锁等。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头锁
胸锁
头肩锁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肩锁
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1、确保环境安全。 2、救助者呼唤伤员以了解其清醒程度,向伤员表明自己的身份,根据伤员的叙述,当怀疑有 颈椎损伤时,应按颈椎损伤处理,并嘱咐脊伤柱损员伤不固定要和动搬运,见步骤①。
3、救助者招呼助手携带器械共同处脊理柱,损伤见固步定和骤搬②运 。
助手B
助手A
救助者
4、助手A首先用胸锁将伤员固定在地上,见步骤③。 5、救助者头锁,固定好后,助手A可离开脊。柱损伤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教学课件
VS
详细描述
胸椎损伤患者需立即进行固定与搬运,以 避免二次伤害。在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 者的呼吸通畅,避免呼吸道梗阻。同时, 需注意保护患者的胸腹部器官,避免剧烈 晃动和挤压,以确保安全转运。医护人员 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
案例三:腰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使学员能够准 确、清晰地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和安全性。
培养学员在团队中合理分工、密切配 合的能力,确保固定和搬运工作的顺 利进行。
THANKS
感谢观看
搬运时应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如使用过猛或不当的搬运方式。
遵循正确的搬运姿势
搬运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如保持患 者头部、颈部和躯干在一条直线上, 避免扭曲或旋转。
常用搬运方法与技巧
平板搬运法
滚动搬运法 抱持搬运法
搬运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搬运前评估
在搬运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 估,了解患者的伤情和搬运难度,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教学课件
• 脊柱损伤概述 • 脊柱损伤固定技术 • 脊柱损伤搬运术 •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案例分析 •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教学总结
01
脊柱损伤概述
脊柱损伤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脊柱损伤的原因与症状
原因
症状
脊柱损伤的紧急处理
01
0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稳定伤情
03 呼叫急救
02
制定合适的搬运方案。
搬运人员培训
确保搬运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 悉正确的搬运技巧和注意事项。
搬运设备选择
根据患者的伤情和搬运难度选择 合适的搬运设备,如担架、床等。
04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案例分析
脊柱内固定原理基础知识
理想的稳定
载荷分布原则
无支撑物/6.35 钛棒
前方支撑/3.6 钛棒
前方支撑/6.35 钛棒
张力带法则
张力带法则
背部肌肉
载荷发生变化
支撑作用
局部后凸或脊柱 滑
生物力学上的张力带原则:
肌肉
脊柱后柱关节
脊柱功能单位的伸直与排序
对后方关节产生压力
脊柱出现直立
韧带结构的弹性强度---被动的限制因素(如棘间 韧带黄韧带后纵韧带)
各种材料的生物力学N
松质骨
2200N
钛合金 25000+ N
弹性模量(Gpa)
松质骨
0.5-5
PEEK
3.7
碳纤维合金
8.8
PEEK
皮质骨
18
商业用纯钛
100
钛合金(Ti-
110
6Al-4V)
脊柱内固定原理
内固定原则
对重新排列的脊椎给予载荷
在脊柱融合过程中,限制局部运动 从而维持稳定
促进坚固的骨融合
内固定生物力学基础
张力带法则 和 载荷分布法则
后路加压作用内固
定 系统张力带原则
≈ 正常生物力学
椎体或/和椎间盘缺 陷
前柱的载荷分布
脊柱前路重建
脊柱后方融合方式
横突间融合
椎板间融合
弹性模量: 不锈钢:高于骨12倍 钛合金:骨的6倍
钛是脊柱固定更上乘的内固定材料。
疲劳断裂是重复性负荷造成累及损害 的结 果。
脊柱的重复运动平均大约每年300万次。
过低的应变(高应力)可造成 骨的废用或 应力遮挡而出现骨 质不良。
过高的应变(低应力)可造成 局部失稳,融合失败,假关节 形成。
脊椎骨折的固定与搬运手法(香港)
2021/9/8
40
• 另一手肘放在膝部後,手掌放在傷者前 額;
• 使用適當壓力以維持頭頸的位置。
• 切勿旋轉頭部或將頭、頸壓向傷者身軀。 翹起手掌,使另一隊員有足夠位置去移 走或放置沙包/臨時固定物,或轉換鎖 法。
2021/9/8
1/ 傷者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傷 者脈搏停止而要進行心肺復甦法者例外。
2/ 正確檢查及處理傷處,儘量避免不必要的 搬動和檢查。
3/ 必須採取正確的搬運方法,這是搶救和治 理脊柱、脊髓損傷最首要及重要的一環。
2021/9/8
17
處理脊柱骨折原則
✓ 處理脊柱骨折前,需先檢查傷者全身狀 況,給予急救後,再作固定。
✓ 確保氣道通暢,必要時吸痰,防止窒息。 ✓ 保持血管通道通暢,脈搏不受障礙。 ✓ 必須採用正確的搬運方法。頸部要使用硬
頸套固定,並要將患者全身固定在硬質擔 架。 ✓ 搬運時要讓傷者平臥於硬質擔架上,避免 加深骨折和脊髓神經受損。
2021/9/8
18
✓轉往硬板時, 由4-6人分別抱其頭、 肩、 腰背及臀部,用平穩動作,一致地使傷者 平放在硬板擔架。
✓固定的總原則是使傷者在搬運時,不能夠 讓骨折處有絲毫移動,以避免加深骨折損 傷或加重脊髓損傷。
✓送院途中嚴密監察傷者的神志、呼吸、心 率、血壓及受傷體位等情况變化。
2021/9/8
19
四、 ‘Stifneck’ 硬頸套使用 法
•(1)一種舖上墊料的輕 型支撑配備。
•(2)有六個不同高度的 尺碼,不是長度。
2021/9/8
15
三、 處理脊柱骨折要點
**懷疑有脊柱、脊髓損傷的患者,均應依照 脊柱骨折、脊髓損傷進行處理,以免加重 傷勢,造成難以禰補的後果及後遺症。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脊柱内固定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一种金属的内置物放到体内去矫正脊柱骨折或者脊柱病变所引起的畸形、错位,对脊柱进行稳定,帮助脊柱恢复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按照三柱分类的概念说法,脊柱的稳定性是依赖中柱的完整,后方韧带复合结构对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柱分类中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其中前柱是指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一、椎间盘的前部;中柱是指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盘后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后柱是指关节突、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进行脊柱内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植骨、椎间盘植骨融合器(BAK)、钛钢螺纶椎体融合器(TFC)等将脊柱复位并进行固定,通过机械装置避免上、下椎体负荷过重,增加脊柱稳定性,最终达到骨性融合。
脊柱内固定最初是为治疗脊柱侧弯设计的,作为一种临时的复位系统辅助脊柱融合。
进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主要原则就是减压、固定以及融合,对脊柱的载荷进行重新分配,限制局部运动来保持其稳定性,在稳定的基础上促进骨融合。
进行脊柱内固定融合术的原理。
主要是以患者出现病变的椎体为中心,对其上下两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将他们变成一个整体。
进行手术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肢体的运动,防止椎体畸形的发生。
植骨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自体骨和异体骨两种。
自体骨主要包括肋骨、胫骨、腓骨和髂骨。
脊柱内固定时要使用专有的内固定器械。
那么这些内固定器械又是如何使用的,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
脊柱内固定器械有他的优点,可以帮助脊柱复位,维持复位的稳定性,防止畸形进一步发展,并促进骨性融合。
1.内固定物的基本构成内固定物可以分为长构件结构,固定椎体构架以及将上述二者连接起来的部分。
长构件结构包括棒、钢板和线缆。
固定椎体构架包括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椎板下钢丝、前方椎体螺钉。
2、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使用(1)颈椎器械螺钉的使用颈椎单纯的螺钉固定在在使用的最初是为了治疗上颈椎的不稳定。
C1-C2后路关节间螺钉固定技术可以保持C1-C2复合体的稳定,促进融合,并且不需要Halo支架,前路单纯螺钉固定用于齿状突Ⅱ型骨折的轴向固定。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脊柱内固定是一种手术方法,通过植入脊柱钢板、螺钉等器械,将脊柱骨折、错位等问题进行固定,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脊柱结构和功能。
脊柱内固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器械固定和支撑脊柱结构,使患者的骨折或错位部位得到稳定,避免进一步受伤或影响神经功能。
同时,脊柱内固定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脊柱内固定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手术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技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 1 -。
腰椎内固定手术
• 手术入路:前路和后路。
• 后路手术:分正中入路、肌间隙入路、微创置
钉术。
六、退变
• 脊柱融合技术 • 融合材料:钛合金、peek • 融合方式:PLF 、PLIF、TLIF 、ALIF、 XLIF 、NTLIF。
PLIF
TLIF
七、椎体成形术
• 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对因骨质疏松或肿瘤 导致被破坏的椎体进行加固。
• 神经监测 • 术后镇痛 • 术后是否进ICU:原则根据术前、术中、术后病醉
• 体位:防止颈部过伸,黄韧带突入椎管,压迫脊髓。保护骨突部位
防止血管神经受压;眼睛保持湿润、闭合状态。铺巾过程中检查各种 管道是否受压通畅。颈椎前路手术用拉钩牵开气道时将插管气囊气体 部分抽出,保持15至20mmHG,以防止声带麻痹。
• 减少出血技术:自体血回输;腹部腾空;血压控制-平均动脉压6065 mmHG;
二、内固定针对的患者
• • • • • 畸形 退变 创伤 肿瘤 感染
三、内固定是什么?
四、矫形
五、创伤
• 骨折分型:
• 按骨折形态分型:压缩骨折;爆裂骨折;chance骨折;骨 折并滑脱;脱位。 • 脊柱稳定性分型:稳定骨折和不稳定骨折;脊柱前中后三 柱。 • 脊柱骨折、横突骨折、单纯压缩骨折为稳定骨折;伴有后 柱损伤的爆裂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压缩骨折伴有棘间韧 带断裂的颈椎胸腰段及腰椎骨折为不稳定骨折;L4/5峡部 骨折视为不稳定骨折。 • AO分型
腰椎内固定手术
脊柱科
一、脊柱内固定手术的前世今生
• 1、AO最开始是没有脊柱内固定,原因:解剖复 杂;技术复杂。 • 2、最早的内固定手术线缆环扎,固定钢板(哈氏 棒):80年代开始出现uss系统,利用椎弓跟固 定技术;90年代出现椎间融合技术;2000年出现 内镜下融合技术、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置换 术。
多用途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
多用途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肖乃方;王以进;许立【期刊名称】《医用生物力学》【年(卷),期】1999(14)2【摘要】目的:提高脊柱内固定的复位内固定效果,使其更符合脊柱生物刀学原理。
方法:采用新鲜固定人尸脊柱标本7具,对标本造成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然后用本研制的多用途脊柱内固定器械加以固定,测定标本在4种不同生理工况下腰椎的应力(应变),位移,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变化。
结果:腰椎的压缩、弯曲、扭转强度、刚度、总体稳定性、防跳杆、极限强度均比对照组(Dick内固定,Steffee内固定)强,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采用多用途脊柱内固定器械作脊柱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总页数】6页(P112-117)【关键词】内固定器;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作者】肖乃方;王以进;许立【作者单位】江阴市中医院骨科;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205;R687.32【相关文献】1.脊柱前后路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 [J], 朱建炜;成红兵;潘丞中;曹涌;王洪;胡克苏2.GSS型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J], 王宏伟;孙爽;穆尚强;梅继文3.脊柱通用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手术配合体会 [J], 刘慧4.多爪钳夹式脊柱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应用 [J], 黄令坚;郑文忠;孔培成;黄圣排;徐新华;凌小明;王以进;刘爱刚5.ZH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J], 邹天明;王以进;黄士中;郑祖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新技术新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新技术新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脊柱手术技术,通过在椎体椎弓根部位植入螺钉进行内固定,实现脊柱的稳定和恢复功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逐渐成为脊柱手术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技术原理、操作步骤及优势。
同时,结合新技术和新项目的介绍,探讨这些创新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效果评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关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知识,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组织架构及各部分内容的主要意义和逻辑关系。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背景和意义;文章结构部分便是当前所在的这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所要讨论和分析的主题与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简介、新技术介绍和新项目实施步骤三个小节。
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简介中,将介绍该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新技术介绍部分将通过分析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来评价其应用前景;新项目实施步骤将详细介绍新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结论部分将包括新技术应用前景展望、临床效果评价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小节。
在新技术应用前景展望部分,将对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临床效果评价部分将通过案例分析和临床实验来评价新技术的实际效果;未来发展趋势将探讨该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应用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新技术新项目的相关内容,探讨这一技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
通过全面介绍这一新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效果,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多关于脊柱内固定治疗的参考资料,促进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简述脊柱的连接方式
简述脊柱的连接方式脊柱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连接并支撑着整个身体,同时也保护着脊髓的神经根。
脊柱由许多骨节组成,每个骨节之间都有特殊的连接方式。
这些连接方式是非常关键的,它们确保了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允许我们进行各种动作和活动。
脊柱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椎体连接、椎间盘连接和关节连接。
首先是椎体连接。
椎体连接是脊柱的主要连接方式,它是由一系列六角形的椎体组成的。
每个椎体上下相连,形成了一个坚固的结构。
这些椎体之间通过硬结缔组织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整体。
这种连接方式确保了脊柱的稳定性和强度,使其能够承受体重和运动的负荷。
其次是椎间盘连接。
椎间盘连接是脊柱的一个特殊连接方式,它位于相邻的椎体之间。
椎间盘是由一个纤维环和一个类似胶囊的胶原核组成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和分散脊柱上从头到脚传来的冲击力,使其不会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椎体上。
椎间盘连接不仅能够增加脊柱的灵活性,还能够吸收运动中产生的力量,减少对椎体的冲击。
最后是关节连接。
关节连接是脊柱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它是由两个相邻椎体之间的关节面组成的。
关节面被覆盖着光滑的软骨,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关节连接不仅能够增加脊柱的灵活性,还能够让我们进行各种动作和活动,如弯曲、伸展和旋转等。
脊柱的连接方式对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当我们进行日常活动时,脊柱的连接方式会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免受损伤,同时还能够吸收运动中产生的冲击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和维护好我们的脊柱,以免出现各种脊柱相关的问题,如脊柱畸形、骨质疏松等。
总而言之,脊柱的连接方式是脊柱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基础,它由椎体连接、椎间盘连接和关节连接三种方式组成。
了解这些连接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脊柱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引导我们采取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方式,保护和维护好我们的脊柱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王先祥脊柱内固定最初是从下肢体骨折的外固定支架构思而来的,作为临时复位系统并辅助脊柱融合。
上世纪60年代, Harrington和Luqne问世后,扩大到脊柱创伤治疗上世纪70年代,椎弓根螺钉装置,例如Dick钉、RF钉杆装置上世纪80年代,由法国的Cotrel和Dubousset发明了C-D钉棒结合装置系统。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材料技术的发展,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脊髓脊柱病变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重点介绍临床常用的与神经外科关系密切的的神经脊柱内固定的前路和后路常用的方法技巧,仅供我们共同参考学习。
一、颈椎内固定1.颈椎后路固定颈椎后路固定可通过颈椎重建固定板或钉棒系统来完成。
这些技术均基于侧块螺钉的应用。
所谓侧块,亦称关节突侧块,为脊柱后外侧柱较为短小的部分,在颈椎侧块垂直方向为圆柱状,前后方向稍微扁平,前内侧与椎弓根相连,前方为横突后根,内侧为椎板,通常每一阶段均与神经根相邻,C3至C6阶段同时与椎动脉相邻。
矢状面直径约12-18mm。
1.1上颈椎后路固定(C1-C2)1.1.1 C1侧块螺钉的置入C1侧块进针点和C2侧块进针点在同一直线上,正好位于C1后椎板的下方,C1/2关节间隙的上方。
通过神经剥离子,剥离C1椎板下的软组织,显露C1侧块,进针点为侧块中点,钻头与C1后弓平行向C1前方,通常具有10゜-20゜(根据术中C臂定位)向上的倾斜角度。
在矢状面上,钻头向内侧倾斜约10゜,必须穿过双层皮质,在侧位片上,当钻头至C1前结节约3mm处时停止钻入,探子探查,并测量长度,必要时进行攻丝,双皮质置入3.5mm , 多轴螺钉。
1.1.2 C2侧块螺钉置入C2侧块峡部做骨膜下剥离,显露侧块的上下椎间关节和侧块内外侧缘,进针点为侧块中点。
矢状面上位于C2关节突中垂线的上下关节面连线的中点,钻头向上倾斜约25゜,向内侧倾斜15゜-25゜,一般选择3.5mm螺钉。
1.2下颈椎侧块螺钉置入(C3-C7)下颈椎的C3-C6,一般均置入侧块螺钉,极少经过椎弓根。
手术是经后路显露,先辨别侧块的界限,内侧界限为椎板和侧块交界处的沟,上下界限分别为上下关节面,方法较多,以Mager法l最常用。
Magerl方法:进针点位于侧块中心点内侧和上方各约2mm 处,进针方向为向外侧倾斜20゜-25゜,向头端倾斜35゜-40゜基本与关节突关节面平行,这也术中X线定位的参考标志(与关节突关节面平行)。
或通过关节间隙插入一细的剥离子来确认头端的角度。
进针点确认后,用2.5mm钻头进行皮质钻孔,可将钻头导向器深度开始设置为14 mm,然后每次增加2mm,直至穿透前缘皮质,探测器确认深度,采用3.5 mm对皮质进行攻丝。
C7椎弓根螺钉的置入。
由于颈椎椎弓根横径较小,一般情况下不常用,然而C7阶段,椎弓根的横径较大,且椎动脉也不穿过C7横突孔。
与侧块螺钉相比,在C7选择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更佳的效果。
进针点位于C7椎体上关节突下缘,或关节面中点向上约1mm,可咬出C6下关节突下半部分。
垂直线上通过这一表面的中点。
角度头尾端为0度。
与矢状面夹角为15-45゜,术前应根据CT确认椎弓根的宽度和进针方向与矢状面的夹角。
螺钉直径一般推荐3.5-4.0mm。
2.颈椎前路固定颈椎前路固定,需要熟悉,颈前部几个解剖学标志:●甲状软骨---相当于C4-C5颈椎水平。
颈动脉在此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舌骨---位于甲状软骨上方约1.5cm处,相当于C3椎体水平。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下方,相当于颈6椎体水平。
或:●C3-C4间隙---平舌骨下缘,位于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安全区域小●C4-C5间隙---平甲状软骨中部。
●C5-C6间隙---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之间。
●C6-C7间隙---环状软骨下缘。
颈前路固定,首先要熟悉颈前如来的血管和神经的关系,一般选择无大血管和神经区域。
另外椎体前方有前纵韧带连接,前纵韧带起到张力带的作用。
前路显露椎间盘时,必须与该阶段的上下终板水平做2个横切口,切断前纵韧带。
但不应将前纵韧带从相邻上位或下位椎间盘上分离,同时注意不应将固定板遮盖相邻的椎间盘,哪怕是一点都不可以(作者在德国学习时教授的原话)。
2.1颈前路钢板:临床上使用的颈前路钢板系统有很多种,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颈前路钢板有两类:(1)以AO Orozco钢板及Caspar钢板为代表的双皮质螺钉(皮质骨螺钉)类型;(2)以Morscher钢板及Orion window AST钢板为代表的单皮质螺钉(松质骨螺钉)类型。
AO钢板由H型钢板发展而来,4个固定螺钉尾部各有一个锁定螺钉,中间螺钉位置固定。
Caspar钢板呈现梯形,无锁定螺钉,中间螺钉位置可适当调整。
这两种钢板的共同特点是两端的固定螺钉与椎体垂直,并穿透椎体后皮质。
Morscher钢板即CSLP(cervical spine locking plate),由AO钢板改进而来,两端固定螺钉分别与椎体平面呈12°角,上下各两个锁定螺钉。
Orion钢板即ACLPS(anterior cervical locking plate system),钢板的冠状面与矢状面有一定弧度以适应椎体的生理曲度,可紧贴椎体。
两端固定螺钉分别与椎体平面呈15°角,上下各一个锁钉螺钉,中间螺钉与椎体垂直,位置可调整。
这两种钢板的共同特点是两端的螺钉与椎体成一定角度,和钢板一同形成弓形,不穿透椎体后皮质。
单皮质骨螺钉钢板是通过螺钉与椎体成一定角度而固定,较双皮质螺钉钢板安全,操作也简便,还能缩短钢板的长度。
带锁钢板的优点是螺钉钢板连为一体,钢板可阻止螺钉退出,即使螺钉松动并从椎体退出时,也会和钢板一同移动,螺钉尾部不会独自从钢板中脱出,减少了损伤食道的危险。
内固定材料使用钛合金已成为一种趋势,其强度是普通钢板的80%-90%,优点是重量轻,生物相容性好,不易腐蚀,无磁性,对MRI和CT检查影响小。
二、胸椎内固定与神经外科密切相关的是胸椎的后路固定,目前后路固定的主要形式是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同颈椎一样在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关键是进针点和进针方向以及进针深度。
根参考文献作者对20具尸体表本研究,胸椎椎弓根自上而下的中轴均位于上关节突关节面的下缘,即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与横突上脊之间。
根据上述解剖数据:进针点T1--T11的进针点为横突上缘的水平线与经过上关节突中点或上关节突中外1/3的垂线的交点。
该交点位于椎板后凹基地部外侧的2—3mm。
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不是一个恒定的标志,其下部可用一个薄形的骨刀切除,从而显露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
T12胸椎由于缺少横突而比较特殊。
然而它却有着如腰椎“乳突”样的骨性结构,成为重要的解剖标志。
在该结构的下方也存在一个小的突起。
椎弓根的进针点可位于这两个骨性突起之间。
在确认进针点后,可将定位针浅表的插入椎骨皮质,然后进行前后位X 线透视。
定位针的尖端应当位于椎弓根卵园区域的中央或中央和外侧之间。
进针方向矢状面上:一般来说矢状面上的螺钉方向应垂直于钻孔节段的生理弯曲。
但多需要内固定的椎体存在病变,术中应在透视下进行:侧位片显示胸椎各节段椎弓根螺钉进钉方向与椎体上缘平行。
横断面上:进针方向与矢状面的夹角:T1 20゜-25゜,T2 15゜-20゜,T3 10゜-15゜,T4-T12 5゜-10゜进针深度螺钉植入的深度各学者意见不一致。
Magerl和Aebi置螺钉达椎体前皮质下;Roy-Camille使螺钉约进入50%-60%的骨一螺钉通道长度,唐天驷主张以80%的骨螺钉通道植入深度较为合适,Kreg分别对螺钉通道全长(上关节关节面后缘至椎体前缘的长度)的50%、80%和100%进行模拟脊柱屈,扭转导致螺钉松动的加载强度测定,80%的深度较50%深度抵抗加载强度增加32.5%,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100%深度较80%深度强度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螺钉穿透椎体后有可能损伤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重要结构。
因此,80%的骨一螺钉通道插入深度是较佳的选择方法。
三、腰椎内固定与神经外科关系密切的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
腰椎关节突基本呈矢状位,略向上向外。
进针点腰椎的进针点位于上关节突关节面后方止点的外侧缘,平乳突水平或向外2mm,乳突和附突之间。
S1的进针点位于骶骨关节突关节的尾侧和外侧缘在选择进针点时,应让所有的进针钉尾能拍成一直线,便于固定棒的连接。
矢状面方向,螺钉的置入方向,应尽可能平行椎板,一般情况下与脊柱的弧度向垂直,S1矢状面上不应平行与椎板,而应使其轻微的倾向S1的终板前缘,这样使螺钉有更好的把持力。
冠状面上与矢状面的夹角:一般为10゜-15゜,L1到L5逐渐增加。
脊柱内固定的方法很多,上述介绍只是其中的很小的一部分。
涉及到脊柱的生理、解剖、脊柱力学、脊柱骨质的发生学等多方面内容,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很多。
希望和全省的同仁们共同学习,为我省神经脊柱外科的发展奉献一份汗水。
在本文完稿时,笔者经过德国的专项学习后,我科已经在我省成功独自开展了5例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脊柱内固定术。
这是我科近年来在省内继率先开展神经内窥镜手术后,再次在省内神经外科率先开展神经脊柱内固定手术,为我省神经脊柱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
在此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同仁: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主要参考书目:1.Daniel H.Kim,Gun Choi ,Sang-Ho Lee.Endoscopic Spine Procedures.2.Kern Singh,Alexander R.Vaccaro.Procket atlas of spine surgery.3.Max Aebi,Vincent Arlet,John K Webb.Aospine manual.Dr.Alyouzbashi 手术中,脊柱导航内固定Anmona 护士,神经外手术专职护士3个月学习很快结束和Prof.Deinsberger拥别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及超声技术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肿瘤显微切除术,术中以体感诱发电位、自发肌电图监测和超声定位辅助肿瘤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病理诊断:室管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1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出院时神经功能改善或稳定9例,加重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有效措施,术中辅助神经电生理监测及超声技术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病人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