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课型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课型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4T11:46:43.81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5月10期作者:李远良
[导读] 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李远良(广西梧州市新地第一初级中学广西梧州 543000)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5-0167-01
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在观念上,教师普遍接受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念。在课堂实践上,很多学校也开展了专门的探究性阅读的教学。近年来,我们在语文双本多课型单元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了探究式教学课型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探究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即探求学问、真理和探求本源,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从广义上是指追根究底、好奇等。狭义探究指科学探究或科学研究等。语文学科在发现问题、整合知识、思维训练等方面,探究的空间具有拓展性,语文探究式教学是以科学探究式教学为基础,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而形成的教学形式,实际上就是把探究引入语文课堂,以学生间的合作讨论为形式,以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前提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为途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要点而探究构建的学生学、教师教的教学模式。语文的探究式教学,把文字、文化、语言、历史、道德相融合,既遵循了母语习得的规律,也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与探索精神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养成,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实行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总结学习经验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语文探究性阅读虽然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相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但是,同时,又作为一种主张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探究教学的特征以及语文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则表现为:重视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阅读,充分信任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重视互相合作的过程,一方面是要学生之间的合作,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另一方面则是师生合作,在共同探究中求知,促进思维水平的提高;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体验、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逐步养成对语文美的认识,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与对自我存在的超越。
二、探究式教学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探究式语文教学课型的基本模式确定为:“激发情趣——探究教学——评价激励”。
激发情趣: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伊始,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已知和未知的矛盾,将学生引入到一种认知矛盾的状态,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未知领域。引导质疑是探究的发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在问题情境中实现思维向纵深发展的过程,所以,探究性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阅读课文的内容很丰富,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有了问题,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教师要善于将平凡的学习转变为充满刺激的复杂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刺激点来设计问题情境,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归纳了三种探究方式。
1.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学生在了解探究方向的基础上,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它包括初步感知文本和自主探究阅读两个层次。在“初步感知”中,至少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初步验证题目猜读中的问题或有关的生活话题;二是提出阅读障碍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三是师生共同筛选重点研究的问题。在“自主探究阅读”中,也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通过自读自练解决一般性问题;二是搜集和分析相关的语言信息资料,做好点评,记下观点;三是梳理、整合意见,做好参与交流的准备。
2.合作探究: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注重人际的交往和沟通,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对语文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开辟信息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开展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焕发个体生命力,提高综合素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很多独立学习和竞争学习所没有的优点,它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拓展学生探究的空间,加大学生参与的力度,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互相配合,互相协作,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探究教学把学生学习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然而,如果不加强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见解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片面性悲剧之中,因为有些探究活动决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
3.拓展探究:“拓展探究”,目的是拓宽学生学习与交流的空间,学生由于自己所处的年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也不是相同的,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探究性问题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从而使学生建构起更高层次的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教学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们开发的校本阅读教材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补充内容,通过开设“校本教材阅读课”,并通过校本教材的延伸阅读提示,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更加广泛的课外阅读,学生阅读小组组织开展读后交流活动。
当然,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抓住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课文类型与学生实际加以灵活应用,巧妙设立问题,推进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关键环节,加强引导和点拨,探究式教学一定能够取得实效,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定能得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