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保护文化生态
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是什么
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是什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它们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当我们谈到生态环境保护时,往往想到的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具体的行动。
但其实,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能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滋养。
文化传承则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它涵盖了语言、习俗、艺术、宗教、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文化传承让我们了解自己的根源,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
它塑造了我们的身份认同,让我们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归属感。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而成的,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么,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生态环境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
许多文化传统都与特定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在一些以渔业为生的地区,人们形成了独特的捕鱼技艺和与海洋相关的文化习俗;在山区,人们发展出了适应山地环境的农耕方式和建筑风格。
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些与之相关的文化传统也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例如,随着森林的减少,一些依赖森林资源的少数民族文化可能会逐渐消失;河流的污染可能导致沿岸的水乡文化失去原有的韵味。
其次,文化传承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价值观。
许多传统文化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比如,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倡导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些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中,也有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保护自然的教义。
这些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再者,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都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洗礼与深厚积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精神财富,包括汉字、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服饰、礼仪、哲学等多个领域。
在当今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成为了重大的文化课题,涉及到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一、传统文化的发展1. 科技手段的应用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工具,推出各种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人们在方便的方式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例如在线书法练习、传统音乐和戏曲的app等。
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也可以利用VR技术来再现传统文化的厚重历史和多元文化形态。
2. 创新和变革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旧有的形式和模式,应该充分利用当代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进行创新和变革。
例如,对于戏曲的传承,可以尝试结合当代的话剧和电影元素,以创新的方式来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吸收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和欣赏。
3. 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多元化的文化生态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使得不同地域和种族的中国人更多的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避免唯一化或者单一化的文化现象。
例如,在全国各个地区,可以设置专门的文化中心,打造不同的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更多人对传统文化形成共感和联系。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1. 文化传承机构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文化传承机构在其中显得格外重要,包括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传统文化研究院、博物馆等。
这些机构能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更加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2. 保护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大段落的文化形态,也包括了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由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况逐渐形成的,也是传统文化中最为直观的一个方面。
因此,保护民俗文化,也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服务“四个转变”大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底蕴,指明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对我们做好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路径。
根据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结合厅党组年初开展文化名省大调研的安排部署,通过多半年的工作调研,与省垣相关专家、传承人的交流座谈,组织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论坛等方式,重点就如何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四个转变”这一课题进行了理论和工作层面的研究思考。
一、我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情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的重头戏,已成为全省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目前,文化部已批准设立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涉及17个省(区)。
其中,青海省占了3个,分别是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是目前全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最多的省份。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08年8月批准设立。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保护区在改善热贡文化传承环境、提升热贡文化传承活力、营造传承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地区保护文化生态的新路子。
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4年7月批准设立。
保护区设立后,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传统工艺设计研发、传播载体丰富拓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7年1月批准设立,其《总规》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另外,省厅还批准设立了土族(互助)、德都蒙古(海西)两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青海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得到了文化部的肯定和认可。
文化部先后于2011年、2017年两次在青海黄南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交流会、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的数百名代表考察学习了热贡的做法和经验。
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推动“四个转变”之间的内涵关系2016年12月29日,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聚焦“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结合青海的发展任务,提出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文化传承与文化生态保护
文化传承与文化生态保护引言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承与文化生态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生态是文化赖以生命的环境。
如何在保护文化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延续其历史智慧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传统习俗、艺术表现形式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和道德观念的延续。
通过文化传承,一个民族能够保持其独特性,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方式1.教育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例如_(填写具体课程内容)_,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家庭教育家庭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课堂。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故事、习俗等方式,对孩子进行文化的启蒙和引导。
3.社区活动社区作为文化的活跃场所,定期举办_(填写具体的社区活动)_等,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的共同体意识,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文化生态保护是指在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同时,关注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
良好的文化生态不仅能保护独特的文化形式,更能促进社会和谐。
保护措施1.法律保护国家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通过立法手段,确保传统文化遗产不被侵害。
(填入具体法律或条款)。
2.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公众参与文化保护活动。
例如,成立文化保护协会,组织志愿者对_(填写具体文化遗产名称)_进行保护和宣传。
3.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应制定相关政策,保护_(填写具体的自然遗产名称)_,为文化传承创造良好的自然背景。
文化传承与文化生态保护的结合文化传承和文化生态保护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密不可分的。
有效的文化传承能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基础。
案例分析以_(填入具体地区或项目名称)_为例,该地区通过保护当地特有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实现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赢。
关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传承长江文化的作文
关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传承长江文化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们中国有一条母亲河,就是长江。
它从青藏高原发源,穿过十几个省市,最后注入东海。
沿江有数以亿计的人们在这里安家。
长江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滋养着沿岸的子民。
可是,近些年来,人们对长江的污染和破坏让母亲河伤痕累累。
长江流域生活着1700多种动物和3000多种植物,可这些生物现在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有些珍稀动物如白暨豚、中华鲟等已经快要绝种了。
河床里到处是塑料袋和废弃物,河水也变得黑乎乎的。
许多鱼儿离开了家园,一些水鸟也离开了长江。
伤害长江的罪魁祸首就是工厂排放的废水和生活污水。
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化学品和细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有些农民还滥用农药和化肥,这些也会通过雨水流入长江。
还有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在河边非法采砂、乱建工厂,破坏了生态平衡。
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威胁到动植物生存,也危及到沿江百姓的健康。
我们难道就这样任由母亲河受伤害吗?不行!我们要集中力量,努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让她重现青春活力。
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
比如说,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中小学生要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企业要加强管理,把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政府也要加大整治力度,禁止非法排污行为。
只要大家通力合作,长江一定能够重现碧波万顷的美景。
长江不仅滋养了我们生存,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两岸有许多古镇、古迹、民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们要像珍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保护好这一文化瑰宝。
比如说,在重庆有一座悬在半山腰的"阎公桥",桥上刻有众多石刻,记录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广东的开平关帝庙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华南最大的关帝祠庙。
四川的"张飞庙会"更是每年都要举行8天的盛大庙会。
这些都是我们可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如今有些人对保护文化遗产不够重视。
有的古迹旁边拆建新房,有的古建筑破败不修。
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意识,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生态环保经验,我们可以分享一些有关此话题的思考与总结。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不断地进行实践。
近年来,中国政府透过加强环境规范与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成功地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改善了环境状况。
例如,国家实施了首个全国性的土壤污染调查,着力采取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是非常关键的,环保组织和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起到了便于监督和促进环境保护预防工作的关键作用。
其次,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在生产生活中。
对于那些扰乱生态的活动和产品,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或者加以改良。
例如,最近10年,以“绿色建筑”为基础的建筑设计不断发展,通过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和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有助于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负担以及人类生活中的能源浪费。
同样,对于城市交通而言,绿色交通是有效保护环境的一个和平方案。
例如,采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和自行车,这些都可以降低交通污染,减少碳消耗,减少能源消耗,有助于实现绿色交通,使城市更加生态、安静、健康。
第三,我们应该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文化和生态保护法规体系。
保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是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的挑战。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包括法规条款和国际环保,《生物多样性公约》、《全球变暖现象缓和框架公约》、《联合国消除化学武器公约》、《世界遗产公约》等重大文化法律对于野生动植物和其栖息地的保护规范是充足的。
同时,世界各地的国家和地区都探索了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的道路,例如中国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就是一种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的先进做法。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思想和方法。
坚持尊重和爱护自然,强调生态文化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和生态文化传承是保护自然环境中的脆弱生物群体和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步骤。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里,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
文化多样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甚至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性。
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保护文化多样性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做到的事情。
首先,文化多样性能够促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文化习惯和传统,这些习惯和传统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
这些经验不仅仅是关于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更包括着关于人类社会如何治理、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对待各种社会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和观念。
因此保护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可以让我们不断汲取各种智慧和经验,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注入新的能量。
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地理区域不再是制约人类交流的因素。
各地区的文化在交融、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新的传承和发展,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不仅仅让世界更加美丽,也让人们能够了解到其他文化中那些独特而有意思的东西,这不仅仅丰富了每个文化体系,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
其次,保护文化多样性有助于维护人类的多元性。
人类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每个人都不完全相同,因此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环境中成长,形成独特的人格和思考方式。
如果我们能够保护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就可以让不同人群继续保持其独特性,避免了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压制和统一。
同时也让文化多元化成为了我们人类的财富,凸显了人类的多样性。
然而,如今,文化多样性正在受到很大的威胁。
全球化的进程让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状况日益同质化。
在这种同质化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世界上的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大众文化的内容平淡无奇,缺乏独特性,而这种同质化的文化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当多样性的价值被忽视,它们就会逐渐消失,文化生态就会被破坏,来自不同社群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诗歌、音乐和传统手工艺等的知识传承也会受到威胁。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与会代表,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此向大家分享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希望能够与大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该项目旨在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建设经验。
首先,要注重生态保护。
我们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倡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
我们加强对区域生态状况的调查和监测,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湿地恢复、植被修复和水质改善等,全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恢复。
其次,要注重文化传承。
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保护区的核心资源。
我们通过整理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弘扬民俗风情,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修复,提升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和传承文化传统,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使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文化交流、传统艺术展示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平台。
第三,要注重社会参与。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我们积极宣传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念和意义,组织市民和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活动,同时推动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保护区建设,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最后,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不仅仅是一时之功,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强调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推动保护区内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打造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同时,我们也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鼓励使用新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保护区的绿色发展。
以上就是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通过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会参与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保护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施方案
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施方案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区,我们意识到了文化生态的重要性,因此决定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该保护区的目标是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划分与管理1. 区域划分:根据文化价值和生态敏感性,将保护区划分为不同区域,例如文化遗产核心区、生态保护区、民俗村落等。
2. 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委员会,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包括资源保护、社区参与和文化传承等工作。
三、资源保护与修复1. 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严格的规定和标准,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控制开发和改建活动。
2. 生态保护: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禁止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
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濒危动植物和自然栖息地。
四、社区参与与教育1. 社区参与:鼓励当地居民和相关利益方参与保护区的管理与决策。
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对话和合作。
2. 文化传承教育: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公众对本地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对传统手工艺、民俗等方面的培训和推广。
五、宣传与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推广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的成果和价值,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保护区的工作中。
六、评估与监测建立科学的评估与监测体系,定期评估保护区工作的效果和进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经费保障与合作确保保护区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开展相关的项目和活动。
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施工作。
以上是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施方案,我们将以此为指导,全力保护和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够为后代留下一个繁荣、可持续的文化生态环境。
怎样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
怎样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怎样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怎样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希望大家喜欢!新春来临,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最近在北京举行,专家们座谈研讨传统节日文化。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说,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些主要东西比如对自然和宇宙规律的尊重,非常重要,中华民族敬畏自然天地,这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现在西方也在探讨人到底怎样的存在才合理。
对于人自身来说,中华传统节日文化重亲情、讲伦理,崇尚家庭和睦、邻里友善、社会和谐,人自身要有一种和谐,并且是天人合一的和谐。
这些观念是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非常重要,在现代社会,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文化传统,这对加强我们新的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研究员强调要保护非遗本真,防止异化倾向。
刘魁立说,他过节时对压岁钱、逛庙会、手机短信、春节联欢晚会等思考很深,这些事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变成为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对人进行控制、进行奴役。
压岁钱现在已失掉原来的祈福去灾本意,不断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对孩子来说,可能在精神上造成价值观的扭曲,对全社会来说也会产生不良的效果。
刘魁立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都自得其乐,都享受了它给我们的恩惠,但是想想,是不是我们也被绑架了呢?人们在手机短信的群发时可以同时发给许多人,但给每一个人的情感平均有多少?而且,好些年后不会仅仅是短信,还会发视频,直接跟对方讲话。
可是,如果这样的话,等于我们在天天听唱片、看光盘,而不到剧场听音乐、看戏,等于我们不会和自己的父母团聚而是视频。
刘魁立说,要认真思考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要保护它的最核心的、最基本的性质,保护它最重要的功能,不要让它的性质和功能产生非常严重的改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化传统能够很好的延续下去。
人文关怀与生态环保
人文关怀与生态环保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我们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而生态环保则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逐渐凸显,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文关怀成为了生态环保的必然选择。
人文关怀指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关怀,包括对弱势群体、社会环境和人类文化的关怀。
在生态环保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环境公正、社群参与和文化保护。
首先,环境公正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环境公正强调每个人都有权享受洁净健康的环境,无论他们来自何处或是社会地位如何。
这意味着在环境治理中,应该坚决反对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环境不公平现象。
例如,城市化进程中,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往往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受害者,过度开采和污染往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实现环境公正,政府应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洁净的环境。
其次,社群参与是人文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保工作不仅仅依靠政府和专业人士,更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
社群参与鼓励人们关注身边环境问题,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一些城市会组织志愿者活动,鼓励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清理,这不仅能够解决环境问题,还能够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感受到共同责任。
同时,社群参与也促进了市民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价值认同,形成了人人争当环保卫士的良好氛围。
最后,文化保护是人文关怀在生态环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生态环保来说至关重要。
文化保护可以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共同保护,促进地域特色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一些古村落和历史建筑通过保护,成为了旅游景点,不仅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人们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认知和保护。
总的来说,人文关怀是生态环保的重要理念和实践。
海岛游如何保护环境和当地文化
海岛游如何保护环境和当地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岛游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喜爱的旅游方式。
蓝天、碧海、细沙、椰林,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们纷至沓来。
然而,在享受海岛旅游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对环境和当地文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那么,如何在海岛游中保护环境和当地文化呢?首先,我们要从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入手。
海岛的生态系统相对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极为困难。
游客们在海岛上应该遵守相关规定,不随意采摘、践踏植物。
有些海岛特有的植物物种,可能是经过漫长岁月才得以生存下来的,我们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
在海滩上,也要注意爱护环境。
不随意丢弃垃圾,尤其是塑料制品。
塑料垃圾在海洋中难以降解,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
曾经有报道,海龟因为误食塑料而死亡,海豚被塑料绳缠住无法游动。
我们在享受海滩美景的同时,应该将自己带来的垃圾带走,或者正确分类投入垃圾桶中。
另外,对于海洋生物,我们应该保持尊重和距离。
不进行过度捕捞,不购买非法捕捞的海产品。
一些珍稀的海洋生物,如珊瑚、砗磲等,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好奇或者贪婪而触碰法律红线。
在潜水或者浮潜时,也不要触碰、惊吓海洋生物,让它们在自己的家园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除了生态环境,海岛的文化也是我们需要保护和尊重的重要部分。
每个海岛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些是海岛的灵魂所在。
在与当地居民交流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
了解并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做冒犯当地居民的事情。
比如,有些海岛可能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和仪式,我们应该以敬畏的心态去观察和了解,而不是嘲笑或者干涉。
尊重当地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
这些都是海岛文化的物质载体,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欣赏、购买,但不应该要求当地居民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而改变传统的制作工艺或者样式。
同时,游客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内涵。
比如,参加当地的节日庆典、学习传统的舞蹈或者音乐。
如何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
如何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在当今社会,生态保护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能传承和弘扬乡村独特的文化传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要深入理解生态保护与乡村文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生态保护,不仅仅是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如森林、河流、土壤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还包括减少污染、降低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而乡村文化,则涵盖了乡村的历史、民俗、传统技艺、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是乡村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和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
生态环境是乡村文化的孕育之地,乡村文化则是生态环境的人文体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需要加强规划引领。
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态与文化的因素,将其纳入整体规划之中。
比如,在划定生态保护区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与生态相关的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对于那些具有独特生态景观和文化遗产的乡村,应制定专门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和措施,确保生态与文化的完整性。
加强教育宣传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乡村居民对生态保护和乡村文化的认识。
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培训课程,向居民普及生态知识和文化传统,让他们明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乡村文化的价值。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生态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激发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积极探索生态与文化融合的新型产业模式。
比如,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产业。
生态农业注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既能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又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
而乡村旅游则可以依托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游客可以参与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欣赏民间艺术表演,从而在享受乡村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乡村文化。
此外,还可以发展特色手工艺品产业,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制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如竹编、木雕、刺绣等,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传承了传统技艺。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吴文汉广西贵港市群众艺术馆,广西贵港537100引言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对于生态保护区建设这项工作具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该项工作来说,即是在文化生态保护、遗产整体保护理论基础上,根据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区域文化保护经验所提出的整体性保护方案。
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则需要能够充分结合实际做好对策的应用。
一、发展思路(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社会、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指导,以此实现保护区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切实提升保护区政府与群众的意识,使其能够对保护、传承、合理开发利用与发展形成较高的意识,做好科学保护体系的建立,实现生态平衡的维持。
同时,要始终做好文化多样性的坚持,以此使文化能够在此当中获得持续的发展。
(二)坚持民族文化发展规律,把握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
对于文化生产发展来说,同人类社会当中的其他事物间都具有规律性,对此,即需要能够将我国真实、源头性的文化遗产有效的保护在所属的环境与区域当中。
(三)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实现职责明确的基础上形成保护合力。
要对以人民政府为主导的领导机制进行建立,将此项工作纳入到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纳入到政府领导责任制当中,做好经费的投入与保障。
同时,需要能够强化法律法规建设,以及生态保护队伍的建设,科学制定、落实生态保护规划。
要积极做好措施的采取与应用,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公民以及社会组织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当中,充分结合民间与政府保护,做好社会融资、财政投入间的结合,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工作开展效果。
(四)要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
将地区文化生态保护有纳入相关属地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当中,做好与村寨建设以及土地使用规划的衔接,做好保护区的科学建设。
三、保护对策(一)完善发展规划对于保护区来说,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与空间,也将以此影响到保护的措施与难度。
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事业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
本文结合对《决定》的学习,就大连市在文化生态保护方面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文化生态的内涵文化生态通常是指一座城市、一个地域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文化生态由“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部分构成,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文化生态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特性。
良好的文化生态构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形成风格鲜明、气质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就一座城市而言,文化生态让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使城市的文化底蕴丰厚,也是城市精神的有效载体。
在当下,文化生态保护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
二、大连文化生态的特征大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特别是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文化生态保护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大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作为现代意义的城市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是从考古发掘得到印证,从古到今,大连作为连接中原和东北亚地区的桥梁和枢纽,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连的文化生态形式多样。
大连的自然条件优越,独特的地理位置,涵养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宁静、祥和、干净、美丽是大连的基本素质,这里既有北方的剽悍,也有南国的清秀。
大连不仅以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异域风情而成为知名的旅游城市,更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文化码头”。
大连因其地域特点和历史原因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大连人因其独具特色的灵山秀水形成了融时尚与前卫于一体的禀赋。
近代以来,大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源地,这里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如何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如何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更关乎着子孙后代的未来。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加强环境教育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观念。
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让孩子们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以及每个人在保护环境中的责任。
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不可或缺。
可以利用社区活动、公益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广大民众普及环保知识。
例如,组织环保专家进社区,讲解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实用的环保方法;举办环保主题展览,展示环境污染的现状和生态破坏的后果,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其次,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这个信息时代,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应积极承担起宣传环保的责任。
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传播环保理念和知识。
媒体可以深入报道环境问题的案例,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反思;也可以宣传环保榜样和成功经验,激发人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
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开展环保话题的讨论和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的交流中来。
再者,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能够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提供有力的保障。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和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当公众看到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制裁,就会更加自觉地遵守环保法规,同时也会增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而且,法律法规的宣传也不能忽视。
通过宣传,让公众了解自己在环保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明白保护环境不仅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责任。
此外,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是提高环保意识的有效方式。
儿童生态和文化环境的认识和保护
儿童生态和文化环境的认识和保护作为孩子成长的环境,生态和文化环境的好坏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生态和文化环境的认识和保护,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环保和文化保护意识,并营造良好的生态和文化环境。
儿童生态环境的认识与保护环保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而儿童因为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很难从自己的角度认识并进行环保行动。
因此,父母、老师和社会大众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儿童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意义。
首先,儿童需要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即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包括人类)、环境(包括自然和人造环境)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然后,他们需要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例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等。
接下来,让孩子了解生态系统,即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通过了解草原、森林、河流等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命链,可以让孩子认识到生态系统是如何维持生命的。
而人类的行为,如砍伐森林、开采矿物、污染水体和空气等,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威胁。
在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之后,儿童需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例如,让孩子了解废品回收的价值,如纸张、金属、塑料等,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参与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儿童文化环境的认识与保护文化环境是指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习俗和传统等的总和。
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
首先,要帮助孩子认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多样性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理,在我们的学校、社区和家庭中,也应该尊重和维护每一个人的个性和文化传统。
其次,让孩子了解文明礼貌和公德心。
文明礼貌和公德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为人的标准,这是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尊重不同的意见和习惯,如何维护环境整洁等,都是我们应该教育孩子的内容。
最后,可以引导孩子参与文化活动,如欣赏音乐、艺术、文学等。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程。
它意味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文明,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我们要摒弃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尊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推动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制定科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和监管,确保企业和个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损害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公民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还应该鼓励和支持符合环保标准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推动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
我们应该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
同时,加大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度,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此外,还应该加大对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等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和城市发展走绿色、可持续的道路。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改变发展思路和方式。
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和制造业,推动经济增长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发展壁垒,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最后,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企业、公众等各个主体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生态建设。
政府要加强协调,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
企业要加强自律,将环保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供应链建设。
公众要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来,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而生态环境则决定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要关注并保护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的独特价值。
本文将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文化遗产的保护旨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群等人类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传承人类智慧与文化传统。
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保护遗址、古建筑、文物、传统艺术等方面。
1. 保护文物与古建筑为了保护文物与古建筑,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加大对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并普及文物保护意识。
此外,需要加强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引入先进技术手段,确保文物保存与修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传承与推广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艺术,需要加强传统艺术团队的培养和传承,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并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方式推广传统艺术。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1. 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监管,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加强对濒危物种和保护区的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借助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实施方案
文化生态保护实施方案文化生态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生态,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文化生态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对自然资源、历史遗迹、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调查,全面了解文化生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建立健全文化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立法、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文化生态保护的责任主体、保护范围、保护标准等内容,为文化生态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文化生态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各界对文化生态保护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另外,加强文化生态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对文化生态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文化生态的违法行为,形成有效的震慑效果。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文化生态是全球共同的宝贵财富,各国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保护好文化生态资源,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最后,建立健全文化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通过制定长期的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文化生态保护工作能够持续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文化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调查研究、建立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希望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共同努力,为文化生态保护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该如何保护文化生态
谌强《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2日 14 版)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徽墨生产得到很好保护谌强摄
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谌强摄
在最近举行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交流会上,一个近年来各地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时时关注和思考的话题,第一次作为中心议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这就是,我们该如何厘清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路?为什么在《非遗法》的法律条文中没有“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提法?我们该如何对文化生态实行法律所规定的“区域性整体保护”?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说,今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
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乌丙安说,这是唯一的一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法律表述。
据悉,在《非遗法》实施之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工作依据的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民族文化保护”章节中提出的“确定十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工作目标,推进卓有成效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并获得巨大成功。
目前,已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十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在此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交流会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开展四年多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各地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对其规律和途径的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文章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强调的动态、整体性保护方式是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恒定性和整体性特征而采取的一种科学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探索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尝试,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创举,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一些探索还在进行,不免让专家学者和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感到困扰:在较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晚出台的《非遗法》中,有关法律条文中却没有“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提法,即使在已经国家批准建设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名称中,都还保留着“实验”的字样。
乌丙安说“这不能不让我们觉察到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路还不够清晰、不够准确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做科学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区‟顾名思义不等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它至少还包括有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及其资源保护和其他人文精神财富保护等等在内。
”乌丙安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法律规定必须与这些相关文化相适应、融汇和协调并居于核心内容的中心位置,才能实现。
乌丙安同时指出一些地方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上的做法尚待思考。
譬如今年全面启动建设的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当地认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潍坊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工程,大力推进保护区建设对于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整体提升全市文化建设水平、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乌丙安说,非遗整体保护虽然在其中居于核心位置,值得肯定,但提出保护区创建是全市文化产业的龙头工程、对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等思路还有待厘清。
王文章在此次会议上强调,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是经济开发区,也不是文化产业园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必须遵循自身特有的规律,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在保护实践中努力探索正确把握好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但在一些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被不恰当地强调为开发利用、大展宏图,甚至有地方提出了当地的唐卡要搞五百传人、产值十亿,有的地方天天都在搞祭祖仪式并通过售票获得收益,有的地方大张旗鼓地宣传当地天天都是泼水节。
对此,专家们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区建设应该是一项公益事业,而不是产业,像唐卡、祭祖、泼水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蕴涵着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历史、宗教和情感价值,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在保护上大做文章,保护这些精神文化净土。
对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说,在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中,“保护”是文化生态区建设的出发点、立足点,区域性整体保护方式是我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可借鉴的国外经验少,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内容、保护方式、管理模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区内各项事业的相互关系等需要深入探索,总结出规律性的经验,推动整个文化生态保护的发展。
祁庆富同时指出,当前各地在制定文化生态区《规划纲要》、《总体规划》时,比较普遍
地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定位出现偏差,把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变成了“开发规划”,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
一些地方积极申报,出发点是出于经济考虑,弄一块“国家级”的大牌子,为“旅游开发”和打造GDP平台而向国家财政要钱。
祁庆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文化遗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譬如说卢沟桥老桥是文化遗产,必须得到保护,而要开发和发展,则是再建一座卢沟桥新桥,让新桥满足开发和发展的需求。
祁庆富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比作是桥归桥、路归路。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陈华文认为,从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四年历程,各地对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理解,更多地限制于实验和各自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和特色、文化传统和环境来进行,但其中一些问题还没有厘清,如何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陈华文提出的思考包括,如何处理好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与区域内其他文化的关系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点面不同的存在与整体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的关系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保护与民众利益协调的关系问题、非均衡分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与区域民众认同的问题、文化生态整体性保存与民众生活现代性关系的问题、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互动问题等。
陈华文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我们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中获得方式方法和效率的提升,使困扰我们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难题得到突破和科学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