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菊儿胡同

合集下载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改造工程——一场关于北京旧城的新试验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改造工程——一场关于北京旧城的新试验

科技博览菊儿胡同新四合院改造工程——一场关于北京旧城的新试验 杨 戈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青砖红檐、典雅古朴的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全长438米,宽6米,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与南锣鼓巷的热闹不同,菊儿胡同更具文化气息。

这里可谓是繁华喧闹之外的一片静谧之地,旧石墩和青色小瓦砌成的房脊屋檐无不显示着它显赫的过去。

追溯这条胡同的过去,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历史古迹。

在晚清实政改革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位关键人物就是荣禄,他是清朝末年的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在军政改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事件中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菊儿胡同3号、5号和7号正是他的宅邸(3号是祠堂,5号是住宅,7号是花园)。

7号院后来还用作过阿富汗大使馆。

整个宅邸可分为3部分:西为小洋楼,中为花园,东为住宅。

住宅部分又分为五进院落,包括倒座、过厅、正房及两进家祠,中间花园已全部拆除改用,这一建筑群于1986年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荣禄宅邸,还有一座消逝在历史中的宏德禅林,曾经位于菊儿胡同41号。

20多年前,这个由破旧的寺庙发展而来的大杂院里,一度住了44户人家,却只有一个水龙头和一个下水道,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平方米左右,超过80%的地面覆盖了房子,只有近20%的院落空间还被两棵老树占据着。

整个菊儿胡同是一个积水、漏雨、危房的典型地区。

因为建筑密集,许多家庭没有日照,厕所都在院外,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居民存在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心情与强烈愿望,在客观上形成了要求改造旧城的巨大冲击力。

但老城保护和改造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怎样在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让老建筑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1987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受邀对菊儿胡同操刀“动手术”。

他在经过仔细研究后,提出了居住区的“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设计方案。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

• 形态构成旳角度 城市肌理是一种抽象旳城市 形态,这种城市形态有一定 旳规模和组织规律
两个方面
(1)反应在建筑密度上,城市肌理可 以了解为城市旳图底关系
(2)反应在空间尺度上,能够了解为 多种要素构成旳城市空间构造。
• 人文旳角度
蕴含着丰富旳生活内容-----了解 (1)城市肌理能够体现城市旳历
道胡同体系,继承和发展合院 住宅
有机更新、类四合院。
重新修建旳菊儿胡同按 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 设计 ---------所谓旳“类四合院”模式,
即抽取老式空间形态旳原型,用新 材料和理念发明新旳人居环境,同 步处理某些目前面临旳问题。
菊儿胡同旳总平面
菊儿胡同规划旳一种要点是整个街区向城市开放,沿街没有任何形式旳围墙, 区内部经过鱼骨式旳小巷相通,能够自由旳到达每个院落单元内部。这种开放 街坊体系给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带来旳便利
• 清末民初,这座寺庙逐渐衰败。日本占领 北京期间曾在此驻军。日本投降后,不断 有人搬进去居住,李福增家就是1945年住 进41号院旳第一批。大殿、佛堂、厢房都 被改成了住宅。后来,这里总共住进了24 户,80多口人。
旧城改造计划
• 发展旳原因-----上世纪 80年代,这条胡同被 列为北京危旧房改造 项目---危旧房集中旳 街区
• 新四合院旳布置方式也采用了周围布置旳庭院式 ,一期容积率为1. 32,166/ha,二期容积率为1 .56.196套/ha,所以能比层数相同旳旳、采用 其他布置方旳低层高密度住宅取得更高旳容积率 。(在我国。低层高密度住宅定义为;建筑容积率 不太于0. 9,或者套密度不不小于3 5套/1000 m2 ,且层数在四层下列檐口高下于15米旳住宅
• 主要遵照旳原则-------

北京菊儿胡同

北京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工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左川菊儿胡同是北京旧城内鼓楼东南约500米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

从1987年起,吴良镛教授带领师生组成的课题组选择这里开始了新四合院危房改造的试验工程,到1994年末在拆除出的1.255公顷用地上共建成了两期共2万余平方米面积的、拥有13个新四合院院落建筑的建筑群。

原有的236户居民居住情况得到根本改善。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创造了若干个“第一”:首批被拆除的原41号院居民成立了北京第一个组织危旧房改建的住宅合作社;第一期工程是北京第一批危改结合房改的试点;获国内外奖项最多,其中1992年世界人居奖和1992年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金奖是我国建筑师在国际首次获得的此类奖励。

一、菊儿胡同的成就是清华建筑学院师生继承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学术思想,重视住宅研究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持续进行综合研究实践的结果1947年早在创系之初,梁思成先生就提出“住者有其房”林徽因先生以带病之身开设西方国家战后住宅建设课程,并大声疾呼保护北京这一“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在他们的引导下,吴良镛教授主持推动了一系列研究。

—1950年吴良镛作了崇文门外花市地区胡同与四合院研究。

—从1978年开始,建筑学院对北京市旧城整治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当时一方面着手进行北京市总体规划研究,另一方面进行了什刹海地区的规划研究。

这两部分工作同时开展,意在将其整体与局部互相配合进行系统研究。

—在1979年由吴良镛教授带领研究生完成的什刹海规划研究已基本形成居住整治的“有机更新”和“新四合院”住宅设计方案的思路。

—1983年,清华城市规划教研组张守仪、李德耀教授带领学生在北京法华寺一带对“危、积、漏”地区作了调查与探索。

这项工作对推动破旧危房的研究很有影响。

—从1986年起,继续对北京旧城“整体保护”的全局性战略进行了探讨,并在旧四合院的利用与整治方面继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

1987年在伦敦举行了“城市规划与文物保护”(Planning and Conservation)国际学术会议,吴良镛教授是这次会议的副主席,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及文物局委托负责准备北京旧城保护整治展览,在此会议上展示了北京旧城整治及新四合院的专题研究,图版及模型先后在英国、西德、加拿大展出。

全国老旧改小区典型案例

全国老旧改小区典型案例

全国老旧改小区典型案例一、北京菊儿胡同小区。

北京菊儿胡同那可算是老旧改的明星案例。

以前啊,菊儿胡同就跟好多老北京胡同一样,房子破破旧旧的,基础设施那叫一个差劲儿。

胡同里电线乱拉,跟蜘蛛网似的,排水也不好,一下雨就积水,居民出门都得蹚水,那滋味可不好受。

后来呢,改造的时候可没少下功夫。

设计师们保留了老胡同的韵味,把传统四合院的元素巧妙地融合进去。

房子重新翻盖,外观还是古色古香的,但是里面的设施可就完全现代化了。

家家都通上了暖气,冬天再也不用靠蜂窝煤取暖,又脏又危险的。

下水管道也重新铺设,下再大的雨,胡同里都清清爽爽的。

而且啊,还规划出了一些公共空间,像小花园啥的,居民们没事儿就在花园里遛遛弯儿,晒晒太阳,唠唠嗑儿,那小日子过得别提多美了。

二、上海彭浦新村。

上海彭浦新村可是个有年头的老小区了。

以前这里到处都是乱搭乱建的小棚子,那是居民为了放点杂物自己搭的,搞得小区里乱糟糟的,像个大杂烩。

楼道里也是黑乎乎的,墙皮脱落,灯也不亮,晚上走在楼道里还怪吓人的。

改造的时候就从这些问题入手。

首先把那些违建小棚子都给拆了,然后重新规划小区的布局。

新建了好多停车位,这可解决了大问题,以前居民停车那叫一个难,为了个停车位能争得面红耳赤的。

楼道也重新粉刷了,还装上了感应灯,一有人经过就亮堂堂的。

小区里还增添了健身设施,老人们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到公园去锻炼身体了,在家门口就能活动活动筋骨。

另外,社区还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像老年合唱团啊,书法班啊,把小区里的文化氛围搞得浓浓的,居民们的归属感也大大增强了。

三、广州德政北小区。

广州德政北小区的老旧改也很有特色。

这个小区在改造之前啊,那房屋的外立面就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又破又旧,而且隔热效果特别差,夏天屋子里就像蒸笼一样。

小区的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的,老人小孩走在路上很容易摔倒。

改造的时候就着重改善居住的舒适度。

给房屋的外立面做了隔热保温处理,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件清凉的小外套,夏天室内温度明显降低了不少。

二十世纪建筑遗产试验——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

二十世纪建筑遗产试验——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

二十世纪建筑遗产试验——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的经典作品“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在1992年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但如今,“新四合院”底层临着巷子的墙被打破,底层居所被私自拆改成了酒吧、餐厅等现状,他坦言对此不满意。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用风趣的比喻来形容所有建筑师面对此类情况的心情,“就像自己悉心养了个女儿,出嫁之后担心会遇到什么样的婆家,等过两天去看,发现女儿蓬头垢面”,他表示,希望业主和使用者都能有“娘家人”的爱护心态。

菊儿胡同的改造模式后来并未推开。

在旧城四合院保护区至少不能建三层楼,改造后菊儿胡同的历史风貌已经无存。

对新四合院的住户来说,那段日子被喜悦和赞誉充满了。

40多家住户搬进了新房,很长时间里,每家每户都是宾客盈门,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这些人中,有菊儿胡同的老街坊,有各级政府组织的观摩团。

到后来,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参观者都来了。

菊儿小区简直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然而,在交口称赞的背后,还有一番不被外界所知的争论。

来自新加坡的建筑师参观后却说“看不懂新四合院。

当年“喜出望外”的老住户,在20多年过去、有太多更高标准的住宅出现后,他们也会对新四合院的某些设计产生不满。

比如户型面积小,一居40平方米、二居64平方米、三居73平方米,比如客厅面积小,仅相当于一个饭厅……其实,如果公平地把新四合院中的几种户型和同时代的住宅户型比较,就会发现,那些现在被住户们抱怨的问题,新四合院的设计反倒是“超前”的。

在营造新四合院之初,吴良镛确定了几个原则,第一,采用普通材料,造价不能贵;第二,面积不能太大,让中等收入的家庭也能买得起,住得起。

在三层楼高的新四合院中安排下46个住户,已经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把这种建筑的容积率利用到了极致。

旧城改造限高9米,盖高了会对鼓楼的中轴线有破坏,但菊儿胡同改造恰到好处,胡同口看不出有楼,尺度感好,形成了视觉走廊。

”这个结果让人惋惜却无奈。

吴良镛在其著作《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表示:从国内到国际,菊儿胡同项目获得了众多奖项,这表明了它所具有的创造性、开拓性和真实的价值。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优秀案例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优秀案例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优秀案例一、菊儿胡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菊儿胡同那可是北京老旧小区改造里的明星案例啊。

以前呢,菊儿胡同就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房子破旧,布局也乱得很。

改造的时候可真是下了大功夫。

设计师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那种传统的韵味,你看那灰砖灰瓦的,一走进胡同,就感觉像穿越回了老北京。

但是呢,又不是简单的复古,里面的居住设施可是现代化得很。

房子里面有了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这在以前的老房子里可是不敢想的。

而且啊,整个胡同的空间布局也重新规划了,不再是那种狭窄又杂乱的感觉。

现在走在菊儿胡同里,既能感受到老北京的传统文化氛围,又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舒适,就像一个既有内涵又时尚的老北京人,换了一身新衣裳,精神着呢。

二、劲松小区:“劲松模式”的贴心改造。

劲松小区以前的问题可不少,设施老化、环境差,居民们住着那叫一个糟心。

不过这一改造,就像是给这个老旧小区来了个大变身。

首先在环境上,那是下了大力气整治。

原来小区里乱堆乱放的垃圾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的小花园。

停车位也重新规划了,以前车停得乱七八糟,现在整整齐齐的,居民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车没地方停了。

更重要的是社区服务的提升。

他们搞了个社区食堂,饭菜又实惠又可口,这对小区里的老年人来说,简直是太方便了。

还有社区的活动中心,里面各种设施齐全,老人们可以在里面下棋、唱戏,年轻人也能在里面健身、看书。

这“劲松模式”啊,就像是给小区注入了一股活力,让整个小区从里到外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居民们的幸福感那是蹭蹭地往上涨。

三、西城区手帕口南街小区:绿色与智能的结合。

手帕口南街小区的改造也是相当出彩。

这个小区在改造的时候,把绿色环保的理念贯彻得很彻底。

小区里增加了很多的绿化空间,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而且啊,这些绿化可不是随便种种的,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比如说,有专门的雨水花园,可以收集雨水用来浇灌花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让小区里多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智能化方面也做得特别棒。

参观菊儿胡同有感

参观菊儿胡同有感

参观菊儿胡同有感北京菊儿胡同里的人居气氛十分优雅:黑瓦白墙的色彩,高低错落的楼群,安静宜人的环境。

那里看不到旧四合院那种拥挤和随意堆放的杂物。

从外面看不出,每一户人家的贫富差距,人们在里面生活很惬意。

夏天有树和爬山虎,在院里非常凉快,傍晚可以乘凉。

现在这里住着法国、美国、意大利、德国、芬兰或者更多国家的友人。

他们或者没有像生活在后海的外国人那么深入北京,却不约而同地聚集起来,因为这里有着胡同的外貌,同时也有着良好的内部生活环境,足以满足他们的北京梦。

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有它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也有一个延续的过程。

一个城市是怎样发展过来的,这对城市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首都北京,实行的大规模危旧房改造的模式对于各个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起着示范作用。

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和发展。

”这一理论在菊儿胡同改造时得到成功实践,建立了“新四合院”体系。

200多户居民居住在这条438米的菊儿胡同里。

两条南北通道和东西开口,解决了院落群间的交通问题。

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单元式公寓组成的“基本院落”,即新四合院体系。

原有树木尽量保留,结合新增的绿化、小品,新的院落构成了良好的“户外公共客厅”。

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胡同—院落体系,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现在独门独户地居住四合院的人少了。

传统的四合院通常都是“独院”,而实际上,现在多数“独院”早已变成为“杂院”,许多人家挤在一个小院里,没有煤气,没有卫生间,有的甚至还没有厕所。

显然,这样的四合院,居住质量是并不高的。

既要满足老北京对居住四合院的喜好,又要让他们住得舒服,这就是设计“菊儿胡同”的宗旨。

恭王府老北京四合院菊儿胡同

恭王府老北京四合院菊儿胡同
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 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 “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恭王府主要建筑
银安殿 俗呼银銮殿,恭王府最主
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 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 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 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 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 现银安殿院落为复建。 嘉乐堂
老北京四合院实例
清代经典府宅四合院: 孚王府、恭王府、 崇礼宅、张之洞宅、 纪昀宅等
近现代文化名人故居 的四合院:鲁迅故 居、老舍故居、齐 白石故居、梅兰芳 故居等
菊儿胡同
探昨日繁华,访旧城遗话
何谓胡同
胡同,也叫“里弄”、“巷”,是指城镇 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 一直通向居民区的内部。它是沟通当地交 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道路通达情况, 胡同分为死胡同和活胡同。前者只有一个 开口,末端深入居民区,并且在其内部中 断;而后者则沟通两条或者更多的主干街 道。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
恭王府的更迭
•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开始在 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 豪华宅第,时称“和第”。
• 嘉庆四年,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 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而宅子本身, 则如愿归“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 僖亲王永璘所有。
• 咸丰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 人物恭亲王奕䜣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 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 用至今
恭王府内部构造
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 采用绿琉璃瓦
东路: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 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
西路: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 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 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 寿宫式样

北京菊儿胡同

北京菊儿胡同
• 有机更新 • “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
造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 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 集无数相对完整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 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更新方式:立新≠破旧
• 城市和街区的发展需要织补而不是彻底的重建
• 由于历史原因,旧城居住区存在着严重的住房问 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口拥挤、住房 困难;住房严重老化;生活设施落后与不足,居 民存在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心情与强烈愿望。
设计理念
• 吴良镛先生提出了“有机更新”思想及建造“类四合院” 住房体系,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能适应旧城环境及 其机理的原则
5新四合院:神似≠形似
新四合院以传统四台院为原型,每一个院 落组团由三个院落单元组成,每一个院落 的中心是一个10m×10m的院子,高度2—3 层 特点 (1)向心性 (2)封闭性 (3)开敞性
6建筑形式:统一≠单调
• 为了不打破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菊儿胡同的改 造是采取“肌理插入法”,即对四合院的改造并不 是将它全部拆除,而是根据其肌理局部地以旧代 新,用“新四合院”代替原有的传统四合院。
土地开发:低层≠低密度
• 根据菲涅尔(Frcsncl)的正方形 原理,每一个环的面积都和中 心正方形的面积相等。英国剑 桥大学建筑学院据此进行了一 项对住宅形式和居住密度关系 的比较,得出在建筑进深和层 数相同的情况下,庭院式住宅 的容积率可以达到塔式住宅的5 倍和行列式住宅的1.67倍,提 出了庭院式、内天井式和周边 式等更能有效利用土地的住宅 形式H。
北京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的历史
• 从南锣鼓巷出来,就近就可以到菊儿胡同。菊儿胡同是一处充满历史文 化色彩的地方.北京那些老城文化中最能沉淀下来的部分都以建筑的形 式呈现在这里,这里的每个胡同都有着历史的故事。比如说,东城菊 儿胡同内3号院,5号院,7号院是清直隶总督大学士荣禄府邸。整个 荣府占了菊儿胡同的一半,中间有花园,西边立着洋楼,东边则是四 合院. 3号院是祠堂,5号院是住宅,7号院是花园。荣禄后迁至东厂 胡同。3号、5号于1986年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7号院 菊儿胡 同曾作过阿富汗大使馆。41号院原为寺庙。

菊儿胡同7号近代建筑

菊儿胡同7号近代建筑

菊儿胡同7号近代建筑
菊儿胡同7号近代建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菊儿胡同7号,菊儿胡同7号是清末重臣荣禄(一八三十六年四月六日—一九零三年四月十一日)府邸的西洋楼,为当年荣禄府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清晚期,该建筑位于清末北洋大臣荣禄旧居原西路范围内,新中国建国成立后此处曾作为阿富汗大使馆使用,楼房呈欧式风格,占地坐北朝南,楼体平面呈不规则形,为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带半地下室,西部为类似八角攒尖顶的塔楼构造,中部和东部屋顶形式亦多样化,局部各不相同,大部分为坡顶,上覆不同瓦面和石片,外立面柱式为圆形,开拱券大门、尖券和圆券窗,南立面二层出两处阳台,一层东南角出露台,带西式宝瓶栏杆,该建筑体现了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设计精美,结构坚固,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现为东城区第三批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同对比

胡同对比

养鸟本是清朝八旗子弟和太监们的爱好, “提笼架鸟”在过去是对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的一种贬词。后 来,这种爱好才传到一些辛苦忙碌的人中间,使他们能得到一些休息和安慰。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个修鞋的、 卖老豆腐的、钉马掌的摊前的小树上看到一笼鸟。这是他的伙伴。不过养鸟的还是以上岁数的较多,大都 是从五十岁到八十岁的人,大部分是退休的职工,在职的稍少。近年在青年工人中也渐有养鸟的了。
四合院
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 椽以及门窗、隔崐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 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 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
9 11
35 37
期棚一需仅历钱钱 金,个要 史市 融旁人得 上胡市 市有推有米和同 场铺着一,现位胡 的房一人最在于同 雏,辆先窄一北 形是自退处直京 。清行入仅是市 代车胡 北珠 官就同米京宝 办难中,最市 的以的两窄街 银通门人的西 、行楼对胡侧 钱了,面同, 交。街走。临 易尽内过胡近 的端南都同著 是北 全名 钱一共要长的 市庭有侧 商 身 遗院九而米业 存,组行,区 ,上建,平大 是有筑或均栅 早罩。者宽栏 。
北京 台
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 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大 街,西至南锣鼓巷。明称局 儿胡同。清乾隆时称桔儿胡 同。桔,两音。一读"洁";一 读"橘"。桔是橘的俗写。清 末又谐音作菊儿胡同。菊儿 胡同三号,五号,七号是清 光绪 大臣荣禄的宅邸。三号 是祠堂,五号是住宅,七号 是花园。荣禄后迁至东厂胡 同。七号做过阿富汗大使馆。 四十一号原为寺庙。据传, 寺里的开山和尚是皇帝的替 僧。菊儿胡同,1965年改称 交道口南大街,"文革"中一 度称大跃进路八条。后恢复 今名。

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

1989年10月开工的菊儿胡同危改工程,是北京市第一个危改与住房制度改革相结合的试点项目,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地区菊儿胡同内。

总占地面积 1.46 公顷。

总建筑面积 18666 平米。

由国家级建筑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主持设计。

先后获得联合国年度世界人居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年度优秀建筑设计金牌奖、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国家和建设部的优秀设计奖等。

菊儿胡同小区内景
联合国年度世界人居奖菊儿胡同小区外观
菊儿胡同小区模型
菊儿胡同小区施工中
菊儿胡同小区户型图。

传统建筑的传承与活化案例

传统建筑的传承与活化案例

传统建筑的传承与活化案例一、北京菊儿胡同。

1. 传承。

菊儿胡同那可是老北京胡同的代表之一呢。

它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布局精髓。

比如说,四合院那种围合式的空间形态,在菊儿胡同的改造中得到了延续。

以前四合院不是讲究个家族聚居嘛,有正房、厢房,这种空间关系在菊儿胡同的新建筑里还有体现。

像正房的位置可能变成了相对重要的居住或者公共空间,厢房的布局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而且,建筑的外观上也保留了老北京建筑的特色元素,像灰砖、坡屋顶这些,一眼看过去就有老北京的韵味。

2. 活化。

这里可不仅仅是把老房子原样保留就完事儿了。

它进行了很巧妙的功能更新。

以前四合院可能就是单纯的居住功能,现在菊儿胡同里有一些建筑被改造成了小型的工作室、特色民宿或者是文化展示空间。

就拿民宿来说吧,游客住在这种传统建筑风格的房子里,能感受到老北京的生活气息,早上起来在胡同里溜达,听听鸟儿叫,看看大爷大妈遛弯儿。

那些工作室呢,也给创意人士提供了独特的创作环境,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结合起来。

而且胡同里的公共空间也重新规划了,有小广场,居民们可以在这儿举办一些民俗活动,像春节写春联啥的,让这个传统的胡同又有了新的活力。

二、上海田子坊。

1. 传承。

田子坊原来是上海的老弄堂,那些老房子的石库门建筑风格可是上海的标志之一。

石库门的门框、黑色的大门,还有那种里弄式的布局都保留了下来。

你走进田子坊,就像走进了老上海的历史画卷里。

建筑的外立面虽然经过一些修缮,但依然保留了石库门建筑独特的砖石结构和色彩风格,让人能一眼认出这是老上海的房子。

2. 活化。

这里简直是把老建筑玩出了新花样。

以前的石库门房子大多是居民居住,现在呢,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小店。

有特色的咖啡店,坐在店里透过窗户就能看到老弄堂的景色,咖啡的香气和老建筑的韵味融合在一起。

还有很多小的手工艺品店,那些传统的上海手工艺品,像绒线编织、海派剪纸,在这些老房子里展示和售卖,既传承了文化,又吸引了游客。

另外,这里还有一些小剧场,上演着各种具有上海特色的小话剧或者评弹表演,让老建筑里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菊儿胡同调研

菊儿胡同调研

被遗弃的“合院形式”的复萌与创造四合院在50年代后的规划中是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全盘保之若有之,全盘否之者有之。

在规划实践中从50年代学苏的周边式与行列式之争,以至当时作为“先进”的小区规划的推行……已经不怎么采用“合院形式”,它被遗忘了,被遗弃了。

上述这一过程并不是中国的孤立现象,还要从西方近现代城市建筑史上的思潮谈起。

(一)从城市肌理的被忽略到寻找失去的肌理现代建筑学派的历史功勋这一点从住宅建设也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就住宅设计本身来说,在现代建筑学派影响下,它逐步在改进,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它经历了下述的历程:—由于近代城市化带来住宅问题的严重性,一些旧的街坊沦为民窟,粗制滥造的廉价工宅充斥于各工业城镇。

经“工业慈善家”等提倡,出现各种工人新镇的理想,住宅的建设在改进,如芝加哥帕曼企业城镇(ComPanyTown)等。

—一些杰出的建筑师代表人物开始投入住宅与居住区设计这一域,井作了一定的推动,例如1917年的向勺斯特丹规划等住宅的兴起,推进住宅建设。

(二).寻找失去的城市秩序和机理从房屋脱离街道.到对传统城市空间的不屑一顾,忽略城市的整体性和历史的连续性,差不多走了几十年扭长的过祖。

这不是一种孤欧洲周劝式住宅的复翁。

当然,这时立的现象,而是近代建筑在这个历的周边式无论住宅单元本身与院内史转折前进过裸中的片面性。

二次大战前后城市建设的复杂性,捉也在这一时期前后,无论建筑徽见肘,应接不暇。

建筑与城市设与规划界逐步认识到CIAM所倡导计脱节,失去了城市的整体观念和的机械的概念化的“功能分区”空间组合的艺术。

(原因当然多端,所带来的恶果,很合分区(Mixed 从这一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Zoning)的思想重新被认识。

由此建般。

)虽然早在1904年在世纪转折之筑的形态学、类型学、城市建筑学交,CamilloSitte就提出城的种种思想逐渐形成。

1979年Rot市的空间艺术原则与城市的设计问Krie『着眼于广场和街道研究,题,40年代Saarinen总结古代城再塑造城市空间,提出城市规划与市与中世纪城市的创造原则,对更新必须要从属于城市的整体的逻Sitte理论重新予以提倡,呼吁城市辑。

北京四合院 菊儿胡同之浅析

北京四合院    菊儿胡同之浅析
形势与品味
什锦窗
用以装点墙面的小型牖窗。 在四合院中, 多用于垂花 门两侧的看面墙上, 其功 能在于装点墙面, 同时也 有沟通内外宅的作用。
形势与品味
廊心墙
特指房屋外廊两侧的墙面, 这部分墙面一般很窄, 分 为下碱、上身两部分, 多 见 于金柱大门的外廊, 以及 内宅正房( 或厢房) 的廊子 两侧。廊心墙虽面积不大, 但因其位置重要, 常作为 重点加以装饰。
构 造 与 技 术
北京四合院属于 典型的木构架建 筑,砖墙木梁架 和方砖铺地的砖 木结合体,这些 都为雕刻艺术提 供了广大的空间。
构造与技术
构造与技术
大门又叫街门、宅门,是 北京四合院与外界沟通的 通道,一般都修筑在整个 院落的东南侧,以取“紫 气东来”之意,也有说法 是占据八卦中的巽位,即 风位,是和风、润风吹进 的位置,以引进东南风, 挡住冬天的西北风,是吉 祥之位,体现“坎宅巽门” 的原则。
2、儒家观念 —— 天人合一 其建筑立意就是充分体现了 中国的宗教制度和伦理教化, 以空间的等级区分出人群的 等级,以建筑的秩序展示了 伦理的秩序,整个四合院格 局成了尊卑有等、贵贱有分、 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礼的 物化形式。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明清规整式民 居的主要特点是
1.中轴对称向心凝聚的格局 2.内部是开敞的院落
3.外部封闭的宅墙
建筑特色总结
北方四合院
——北京 四合院
四合院对比
南方四合院 ——徽派民居
四合院对比
中国四合式民居的类型: (1) 房房相离的四合 (2)天井式四合院 院宽敞舒适的院落布局 (以南方长江中下游的徽派民 居为代表) (以北方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这种民居的特点是: 特点是: A、房房相连,多为楼居 (1)院落宽敞 B、天井狭小,阳光不能 (2)日照足,采光好,有利 直射室内 于冬季保暖 C、天井高深,产生自然 拔风的效果 D、这样的房屋夏天阴凉 舒适

菊儿胡同名称由来

菊儿胡同名称由来

菊儿胡同名称由来一、菊儿胡同名称的有趣猜测菊儿胡同啊,这名字听起来就特别有韵味。

我就琢磨啊,会不会以前这胡同里种满了菊花呢?想象一下,每到秋天的时候,满胡同都是金黄的、雪白的菊花,那场面得多美啊。

说不定啊,以前有个特别爱菊花的人家住在这儿,慢慢地大家就管这儿叫菊儿胡同了。

二、从历史角度探寻菊儿胡同名称由来其实啊,菊儿胡同有着挺长的历史呢。

在以前的老北京,胡同的名字往往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来源。

菊儿胡同可能和当时的一些社会情况或者家族有关。

也许是有个姓菊的大家族在这儿居住过,不过这也只是我的一种猜测啦。

也有可能是和某个古代的典故有关,但是我找了好多资料也没找到特别确切的说法。

不过老北京的胡同名字很多都是这么神秘,背后藏着好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三、民间传说中的菊儿胡同名称我还听到过一个民间传说呢。

说以前有个小神仙,他特别喜欢人间的菊花。

有一天他来到了这个胡同,就用他的仙法让这儿长满了菊花。

从那以后啊,这个胡同就有了菊儿胡同这个名字。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是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菊儿胡同这个名字在人们心中是和菊花紧密相连的。

四、菊儿胡同名称可能的地域文化关联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可是非常丰富的。

菊儿胡同的名字可能也和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也许在当时的北京,菊花代表着某种美好的寓意,比如长寿啊、吉祥啊之类的。

人们就把这个寓意赋予了这个胡同,用菊儿胡同这个名字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现代对菊儿胡同名称的理解现在啊,菊儿胡同已经成为了老北京的一个标志。

它的名字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了。

对于我们来说,菊儿胡同这个名字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老北京的记忆之门。

不管它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它都承载着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老北京的胡同里有一支建筑界的奇葩你知道在哪吗?

老北京的胡同里有一支建筑界的奇葩你知道在哪吗?

老北京的胡同里有一支建筑界的奇葩你知道在哪吗?在北京的旧城,有着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的最后杰作,凝集着一个悠远而古老民族的文化。

老城中有条胡同非常的有名气,它就是菊儿胡同。

这条胡同青砖红檐、典雅古朴,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镶嵌在古老的北京城。

菊儿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局儿胡同。

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称桔儿胡同。

桔,两音。

一读“洁”;一读“橘”。

桔是橘的俗写。

此处当以后者为是,宣统时称菊儿胡同。

民国后沿称。

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交道口南二条。

“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大跃进路八条,后恢复原名。

1979年将小菊儿胡同并入,复称菊儿胡同。

从南锣鼓巷出来,就近就可以到菊儿胡同。

这一带已经是北京的东城,最沉重的地方也就是这里了。

北京那些老城文化中最能沉淀下来的部分都以建筑的形式呈现在这里,这里的每个胡同都有着显赫的过去和令人胆颤的故事。

比如说,东城菊儿胡同3号、5号和7号是清光绪大臣荣禄的宅邸。

3号是祠堂,5号是住宅,7号是花园。

荣禄后迁至东厂胡同。

往后,7号做过阿富汗大使馆。

41号原为寺庙。

据传,寺里的开山和尚是皇帝的替僧。

从1978年开始,由吴良镛先生领导的清华城市规划教研组对北京市旧城整治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1987年选定了菊儿胡同41号院作为试点。

菊儿胡同新建的房子因为建筑的特色曾经获奖,几年来渐渐聚集了一大批喜欢北京或者初到北京的外国人。

现在这里住着法国、美国、意大利、德国、芬兰或者更多国家的友人。

城市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古都神韵依然流动在古老的街巷和红墙黄瓦间。

散发着迷人光彩的菊儿胡同,在历史和现实中摇曳,它如同一朵继往开来的建筑之花,绽放在古老的北京城里,表达着中国建筑应有的文化自信,被誉为中国建筑界的一支奇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老舍说:“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乡风市声》)。在现在拥挤的城市中,这些“空闲”的美已经难以寻觅了。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利用住宅的里巷、大门围墙、乔灌木、铺地…,以至一些细致、朴素的建筑处理,用以丰富胡同的空间环境,使孩子们有嬉戏之地,青老年们有驻足寒喧之所,取得相对的空闲感。
一、菊儿胡同的成就是清华建筑学院师生继承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学术思想,重视住宅研究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持续进行综合研究实践的结果
1947年早在创系之初,梁思成先生就提出“住者有其房”林徽因先生以带病之身开设西方国家战后住宅建设课程,并大声疾呼保护北京这一“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在他们的引导下,吴良镛教授主持推动了一系列研究。
要在占地仅2000多平方米土地上进行施工,进出胡同困难,缺少施工堆料场地,再加上要保留好立在两个院子中央的两棵老树,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难题。但是施工单位尽了最大的努力,特别可贵的是他们不仅仅努力地把房子盖出来,还在一些细部处理上,在色彩的运用上与设计者共同协商,别具匠心地对设计作了改进,取得良好效果。如果说,在西方建筑业务中有所谓公众参与,菊儿胡同试验工程还有建设者参与(builder's participation),这是难能可贵的,也可以说是菊儿胡同的创造。
—1983年,清华城市规划教研组张守仪、李德耀教授带领学生在北京法华寺一带对“危、积、漏”地区作了调查与探索。这项工作对推动破旧危房的研究很有影响。
—从1986年起,继续对北京旧城“整体保护”的全局性战略进行了探讨,并在旧四合院的利用与整治方面继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施工图阶段,对这个2760多平方米、仅收一万元设计费用的小工程,一般设计院是看不上眼的,并且建筑结构、设备、室内外工程特别复杂,地下工程现状弄不清楚,工程虽小,难度不小,完全因为“改造危旧房,社会效益大”,图纸竟出到95张;从方案到施工图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用吴良镛教授的话说,就是“杀鸡用牛刀”。
当时选定以菊儿胡同的41号院为试点的理由首先是因为该院外部环境条件差,地势低于院外马路约80~100厘米,院内易积水;其次是居民的住房条件很差,人均建筑面积为7~8平方米,最差的住户人均建筑面积仅为5.3平方米,院落中普遍建有简易房,建筑密度达83%,有三分之二家庭无日照,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公共厕所远在院外100米处,属于典型的“危、积、漏”地区,环境质量亟待改进;第三,由于菊儿胡同位于锣鼓巷平房保护区的北侧,故可试行低层高密度的“新四合院”住宅方案;第四,该院居民1987年曾两次给市长写信,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非常拥护住房制度改革,有自己买房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合院小组群”
鉴于上述方案容积率过低,铺开面积过大,实现可能性受局限。经研究一方面谋求缩小合院组群的规模,并将方案容积率加以提高。
第三阶段“标准院落”
找到为院落建筑群组合的一种基本模式:作到居民围着一个院子居住,在可能条件下得到最高的容积率,同时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的满足和宜人环境的取得。这样在设计上就可以以“标准院落”为核心排列组合,向四周伸张。这种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团比较易于适应因拆迁而形成边界不一的方块地段。
在这个试验方案审定以前,虽已经与北京市有关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商讨、酝酿,然而在审批时,对这“未见经传”的规划设计方案,前后仍审查了六、七次之多。虽然颇费周折,但是我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借以改进设计。如在消防通道设置、胡同拓展等方面最终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因为这次危旧房改建是以住户自愿原则加入的,在菊儿胡同工程中,“拆迁”是颇为难过的一关。特别是在第一期拆迁中,因无先例可循,住户就更为慎重。东城区房管局和东城区住宅开发公司一方面执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还要逐家逐户商量,作了十分细致的工作,最终作到让居民放心。
2.建筑艺术的创造
创造美好的院落空间是合院建筑设计最为关键的问题,在设计中注意了:掌握好四周建筑尺度,努力避免有“井”的感觉;院内外增加附属建筑,如花架、坐凳、铺地等,以增进院落的“生活意趣”;精心保留并充分利用原有树木,使院落的小景丰富而有变化;利用坡顶修建楼阁与平台,在有限的建筑高度内,争取最大可能的建筑空间和室外空间,楼阁的变化还可以增加建筑群轮廓线的变化,从整体上构成屋顶的韵律美;利用传统建筑语言(如民居大门、影壁、砖雕)予以新的创造,丰富建筑物文化内涵。
上述工作已不仅是一般地作为乙方单纯地承担设计任务,而是较全面地参与住房改革的试验,它的意义在于:即建筑师不仅是单纯接受甲方设计任务的设计绘图师,而是较全面地发挥建筑师应有的社会职责,维护社会公益,积极地推进人居环境的创造任务。
4.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工程是用吴良镛教授在“广义建筑学”中所提倡的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的,即较为自觉地、逐步地进行涉及多学科的系统的综合研究。
当方案本身基本可行后,继之而来的问题是寻找合理的较高容积率,因为新四合院的容积率如果仍不能与一般通用的公寓楼相抗衡,则难以立足。
对“新四合院”住宅体系的摸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合院组群(courtyard compound)
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一般民居因规模不大,院落单一,难以从中找出可供组织院落建筑群的直接借鉴之处;设计者从宫殿王府建筑群里并列的两座院落中间形成的长夹道,和苏州大宅第中的“备弄”(又称壁弄)对成串院落群起到“交通干线”的作用得到启发,找到了新四合院住房体系构成的关键。形成的最早的方案是一种大、中、小合院由一、二、三层楼房组成组群的“双走道串院式”,串通的大走道相当于大四合院群的服务性走道“备弄”。
3.菊儿胡同的实践在规划设计管理机制上也颇有特色。
八十年代以来,国家住房政策的改革推动了全国住房建设的进展。北京市人民政府也相应成立了住房改革办公室,拟定了具体政策,并把危旧房改造的职责下放到区,各区充分发挥了地方的政府职能。菊儿胡同试验工程的具体工作先由东城区房管局,后归东城区开发公司负责完成,它们是规划设计任务的“甲方”。东城区的街道组织及后来所形成的“住房合作社”,对这项试验起了支持协调作用。区政府—开发公司—社区,可谓“三位一体”互相促进。
第四阶段“院——巷体系”
在第一期工程试点基础上,进行第二期试验的规划设计时,规划思想继续有所发展:以“标准院落”为基础,结合保留的树木可以组成空间大小形式不一的院落体系,这些院子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出入口;以新的里巷将“新四合院”串通起来,串联成组。而构成新的里巷(胡同)体系。这是基本院落之间联系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即将联系通道从院内移至院落外,各院落可以借助里巷串联起来,里巷从合院间穿行,对院落减少干扰。
就新街坊尺度分析,菊儿胡同规划中为了更好地沟通新旧建筑群,在街坊内增加了一条与原有胡同平行的道路,形成了新的鱼骨式交通体系。
就新里巷尺度分析,从鱼骨式交通深入,还设立了里巷(即新辟的小胡同),用以沟通各个院落,形成里巷一院落体系。
就新院落尺度分析,从北京旧城“大杂院”的现实出发,运用规划设计手法,把住房重新加以合理地组织,构成新的庭院空间,以适应现代化生活要求,称之为“新四合院”。
三、在逐步发展的旧城整治理论研究基础上,探索新的住宅模式,并在实践中对旧城要“有机更新”的理论指导下,探讨了能适应旧城肌理的城市设计,并创造了有利于更新破旧危房的“新四合院”住宅模式。
在设计思想方面,首先从城市的各个层次,寻找旧城内在的“肌理”,抓住它的“体形结构”组成的内在规律,并利用它以确立设计的准则。
二、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进行规划设计建设试验工作
1987年在北京市住房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协助下,选定菊儿胡同作为住宅调查及居民参与改建研究的试点。从此,新四合院住宅开始进入建设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新阶段。
试验选点确定在位于北京旧城中心偏北,西临南锣鼓巷(北京市总体规划规定为北京旧四合院保护区),与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外大街为一街坊之隔的菊儿胡同。
—1950年吴良镛作了崇文门外花市地区胡同与四合院研究。
—从1978年开始,建筑学院对北京市旧城整治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当时一方面着手进行北京市总体规划研究,另一方面进行了什刹海地区的规划研究。这两部分工作同时开展,意在将其整体与局部互相配合进行系统研究。
—在1979年由吴良镛教授带领研究生完成的什刹海规划研究已基本形成居住整治的“有机更新”和“新四合院”住宅设计方案的思路。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从1987年起,直接接受菊儿胡同试验工程的任务,参与了下述具体的工作:
——作为政府部门的参谋,在政府的领导、支持下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种种建议。
——承担规划、设计任务,与开发公司、建筑公司密切合作。
——协助社区组织更好地发挥参与职能,如成立合作社、菊儿胡同小区管理委员会等等。
从城市尺度分析,北京有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全城,加上在它的两侧与之相平行的贯穿城市南北的两条主要交通干线,是“鱼骨式”交通体系的“脊骨”,连贯全城的命脉,与北京中轴线这一主要艺术骨轴相辅相成。
从传统街坊尺度分析,在居住区范围内也有一套“鱼骨式”的交通干线体系,它沟通了各个街坊群。
第一期工程1990年建成,我们在建成二年后,进行了住房使用后调查,证明这一设计已得到住户的认同,新四合院设想是可行的。
第二期工程1994年建成,它将若干院落组织起来,形成新四合院——里巷体系,并进行了第二次使用后调查,效果也是好的。
在第二期工程完工后,继续对整个街坊(8.2公顷用地)进行了三轮规划并完成了三期工程的设计。
1987年在伦敦举行了“城市规划与文物保护”(Planning and Conservation)国际学术会议,吴良镛教授是这次会议的副主席,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及文物局委托负责准备北京旧城保护整治展览,在此会议上展示了北京旧城整治及新四合院的专题研究,图版及模型先后在英国、西德、加拿大展出。
第一期试点选择了包括上述41号院在内的,条件最差、房屋最破旧的7个院落进行了改造,共有居民44户,139人。课题组对每一户进行入户调查,并参与了住宅合作社的准备和建立工作。在这个调查和对菊区胡同所在街坊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改造方案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