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论中国佛教文化摘要: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关键词:佛教,文化,丰富性,影响,作用价值正文:一、佛教的简介: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佛教原产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历史。

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

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为两部分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

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转。

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入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

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

印度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的佛教。

二、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教派别繁多。

一在汉语系的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为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

另外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七、八百万颂。

合计约为一千万颂。

藏文《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共收译典五千块九百六十二部,为和梵文三百万颂,藏文著述数量亦极庞大。

二在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地由于长期对教义进行钻研和辨析,逐渐形成许多宗派。

如地论师、摄论师、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净土宗、三阶教等,禅宗后来又分为七宗。

佛教史学研究论文

佛教史学研究论文

佛教史学研究论文中国佛教史学[1],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布与发展逐渐形成的。

它一方面适应着佛教在中国传布的需要,另方面又深受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

通常人们只把它作为佛教史的一个分支,仅从佛教史、社会史等角度来审视某些佛教史籍的史料价值,却很少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些史籍的史学意义。

其实,佛教史学应该属于交叉学科。

这里,从史学发展的角度来谈一点关于佛教史学的发展源流。

佛教自汉代传入,经魏晋南北朝至唐,达到鼎盛。

宋元时期,又有新的发展。

随着佛教在中土的长足发展,佛教史籍编纂逐渐呈现出三个阶段:东晋至唐初出现记录佛事的史籍,唐代佛教史籍范围不断拓展,宋元时期佛教史籍体裁不断完备。

一、最先记录佛事的史籍佛教自汉代传入,经魏晋南北朝至唐初,西行求法高僧携回大批梵文佛经,译经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运用儒学注经的方式对佛经进行注疏,同时编纂各种工具性的著录。

在这一过程中,自觉记述各个教派、众多名僧史事的文字、撰著不断涌现,反映着佛教史学的形成。

东晋南北朝时期,最先推出的记录佛事的史籍,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有关佛教史的著述,二是关于阐扬佛理的史籍,三是记述佛教在中土传布的史籍,四是官方史书的记载。

一、有关佛教史的著述,东晋、南朝时期主要有《佛国记》、《释迦谱》。

《佛国记》1卷,沙门释法显撰。

又名《高僧法显传》、《历游天竺记》。

法显(约337-约422),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属山西临汾)人。

“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与同学等,“发自长安,西渡流沙”,越葱岭、度小雪山,“自力孤行,遂过山险”,遍历天竺及师子国。

义熙八年(412)回到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第二年至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

《佛国记》为其西行求法,前后15年所见所闻。

“凡所经历三十余国”[2],不仅是4世纪亚洲佛教史的重要著述,还是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交往史的重要著述,也是中国现存史书中有关陆海交通最早、最详细的记录。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有哪些影响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有哪些影响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有哪些影响三江学院佛教文化选修期末论文12011041063其实,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佛教文化的影响远远没有对我们祖辈的影响大了。

相信大家的祖宅里基本上都供奉了观音的瓷像,要按时上香的,可见佛教文化早已渗透进了中国的每家每户,直到现在,就算是不信佛教的我们,考试之前还是会默念几句“菩萨保佑”之类的“咒语”,仿佛说了之后考过的可能性又大了几分。

由此看来,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已不局限于一个宗教产生的影响,而是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入了华夏文化,形成了带有中原特色的中式佛教文化,并渐渐与其他主流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

说起佛教,是由两汉时期传入中原,被当时的统治者大加赞赏,其缘由在于,佛教提出了因果报应的理念,指出只有多行善事,死后进入地府轮回可以有个好的转世,而行恶事之人会转世为畜甚至打入地狱受尽折磨不得翻身,这就为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借口。

在正统思想中,天子是上天指定的,若是推翻天子或违背天子的命令无异于逆天而行,绝对是天大的恶事,死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这样,信奉佛教的平民百姓们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安守本分,从不敢生出一丝造反的意思。

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的传入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也维护了中原的稳定,更大的意义在于佛教创造的信仰鼓励人们多行善事,心中有神佛的人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凡是尚存一点畏惧之心的人都不会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治安。

不光是对推动历史进程有重大意义,佛教在人们生活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很多人信奉佛教,讲究不杀生于是吃斋念佛,不亚于现在正流行的健康素食主义,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生活中还有很多节日也与佛教有关,每当到了某个佛或者菩萨的圣诞日,也就是生日的时候,人们便成群结队前往庙里参拜。

印象中每年观音菩萨圣诞日的时候便会有非常多的人去观音山拜菩萨,还有烧香礼敬的,似乎观音圣诞日一年还不止一次,上网查过才知道据说观音菩萨生于夏历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

佛家文化与思政

佛家文化与思政

佛家文化与思政佛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

佛教思想强调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人世的境界。

在中国,佛教的传播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的融入也让中国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本篇论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其核心价值观、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挑战。

佛教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佛教思想源于古印度的文化环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由印度的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起源于印度的中部地区,当时印度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矛盾激化,人们的生活困难,思想上也在寻求新的出路。

悉达多在反思生命意义和苦难的本质时,创立了佛教。

佛教思想于公元前2世纪传入中国,随着汉武帝的统治,佛教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时期的影响和变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思想魅力,也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密切相关。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和中国的儒、道、法家等文化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波折和变革。

唐朝时期佛教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宋朝时期,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佛教面临着衰落的局面。

明清时期,随着禅宗和律宗的兴起,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

当代中国,佛教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关注,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显现。

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佛法、菩提、般若。

其中,佛法是指佛教的教义和法则;菩提是指悟道、证道、修行和成佛的过程;般若是指了解和体悟世间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佛教思想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苦难,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轮回转世的循环中,只有摆脱轮回才能得到解脱和超脱。

佛教思想主张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强调内心的净化和修行,追求智慧和慈悲。

佛学与中国文化论文

佛学与中国文化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课程名称:佛学与中国文化任课教师:付优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班级:戏剧影视文学学号:222013308022019姓名:尹楚文2014年12月20日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说来补充,充当儒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流传千年,与其理论的深刻精致是分不开的。

严格来说,它所探讨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问题,关于死后的世界的描述吸引了芸芸众生。

佛教的许多观念与儒家倡导是孑然对立的,如佛教宣称人生虚幻,鼓励人出家修行,这在倡导以孝为先,积极面对人生责任义务的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

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是佛家和儒家思想的争斗。

但是,佛教的很多理论,日渐深入人心,这些理论恰恰又能为儒家的很多主张提供佐证。

因此,在世俗层面,在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上就存在儒佛并存混用的局面。

尤其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

(一)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新一轮生命的继起。

但是来世并不一定是人,要在六道也即天、人、阿修罗、恶鬼、畜生、地狱中轮回。

这种轮回是无休止的。

也没有规律可循,到底在哪一道中重新轮回。

佛教认为,一个生命死后来生要生于何道,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做人是的行为决定的。

做人时多行善事,死后会生于善道,做人时多行恶事,死后会生于恶道。

要看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即佛家讲的“业”。

这种由生前行为的善恶决定下世生于何处的理论叫做“因果报应”。

轮回也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

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

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佛教的这一理论,是对儒家学说的补充。

儒家把人的贫富、贵贱、寿夭归结为气秉不同,与任梦在现世的作为无关。

儒家只是让人们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不计得失,而佛教从另一个角度则看到了人们造善业的功利性结果:我今天的积德行善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会在下一阶段的人生正落得好的去处。

鸠摩罗什论文:论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论文:论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论文:论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中文摘要】鸠摩罗什作为我国佛教文化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为佛教的中国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什大师的弘法活动,使“法鼓重振于阎浮,梵轮再转于北天”(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诔文》)。

其间虽有弥天法师为其先导,僧肇、慧远等作为辅助,究其实乃大师博大精深的佛学造诣使然。

罗什大师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从如下三个方面阐述:一、对中国佛经翻译的影响。

罗什大师作为中国佛教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结束了“格义时期”,对佛典的翻译开创了一个新世纪,在中国佛教史上建立了不朽的金字塔。

可以说,没有鸠摩罗什,就没有中国佛教。

他一生翻译出《大智度论》、《中论》、《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三十余部佛经要典,达数百卷之多,流传广、影响大,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佛教的面目,使一个真正中国佛教的清晰轮廓开始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中国佛教从此步入了大发展的时代。

二、对中国佛教哲学的影响。

在罗什大师以前的佛教传播,大多靠神通来显化,罗什东去带来的大乘空宗理论,它以丰富的内含极大地启发了中国哲学界,魏晋的玄学讨论因而得以上升到一更高的层次。

他的译籍,大部分都成为了中国佛教各派立宗的经典依据,所译大品和小品《般若经》,当时就是般若学的要典,他翻译的《维摩诘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翻译的《金刚经》和《心经》是在中国被引用最多的佛经;他翻译的《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他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促成了天台宗的形成;他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是隋唐高僧吉藏创立三论宗的依据,《十住毗婆沙》也是华严宗所重的经论之一,所译禅经和戒律类经典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罗什的译籍,为佛教的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使佛教哲学,与儒、道两家分庭抗礼,变成中国文化学术的一派巨流,以后才有儒、释、道三家之学,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之全貌。

三、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说到佛教,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它带给我们的有益部分,总是会先想到那些不太好的东西;我估计这是因为受平时所看的电视剧的影响;而且在不少人眼中,宗教意味着愚昧、迷信等,年轻人多信基督教,并认为佛教应该是老年人的信仰;因此有相当大的一批人在心里对佛教文化有一种抵制的心理,对佛教产生了广泛且持久的误解,尤其是在我们中国,这种误解更是严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佛教是指导个人修身与解脱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全人类、乃至全社会健康、平衡地沿着精神与物质的双行道稳步上升的理论及实践体系;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制度,即可以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没有宗教信仰;既可以有这种宗教信仰,也可以有那种宗教信仰;我不主张大家都去信仰宗教,有时我们会信佛,大数多时候纯粹是兴趣使然;所以我更提倡大家去了解佛教文化,而不是信佛,而且这有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受到佛教的影响,如节日、风俗、语汇等;若要简述佛教的价值,从个人方面而言,佛法好比一盏明灯可以驱除我们内心的黑暗,开启我们的慧眼,让我们得以透过智慧的审视和判断来观待事物,当然也包括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内心各种不正确的想法以及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将在自我调节中得到医治;如此一来,人人都可远离痛苦、获得安乐;若从佛法对家庭、单位或社会的指导作用而言,它无疑可以协调我们与别人和谐共处于一个社会范围之内,并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总之,佛教所倡导的是要人们做真正的智者觉悟,做真正的好人慈悲;佛教中有一些话,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因此有人就会这样认为佛教是一种厌世的代表;生活当中遇到了很不顺心的事了,种种想不开了,唉呀,算了吧我遁入空门;凡是这种人呢,真正有智慧的那些出家人是不会收他的;自己为什么要出家,他还没有搞明白,想不开了就去出家;应该是想开了才去出家,那才对呀;所以他这个搞反了;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将佛教研究确立为一个具有独立学科地位的国家在日本,“佛教学”,自其创立以来,一直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得到国家的承认和护持,以东京大学为首的着名国立大学,比如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大阪大学和名古屋大学都设立有“佛教学”专业,配备专职教员,招收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生;授予“佛教学”学位;据统计,日本最大的佛教学术团体“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自成立迄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会员达2600余人;会员数之多,可以说是日本人文学科之最;但个人觉得此课善有不足之处,现提出一些想法;大家选了这门课,说明大家对于佛教文化还是有兴趣的,但是大家是希望了解佛教文化中有意思的东西,而不是在繁重的课程之外,还来听枯燥无味的理论,这样很打击大家的兴趣;所以,对于这门课的内容,可以是这样的:1.佛教发展史仍然必不可少;建议在原有的课件上大幅压缩;2.经典教义配以精彩故事;譬如缘起、因果报应、四谛、五蕴、六道轮回等,而佛经中有不少精彩的故事,以及历代高僧的“公案”如拈花微笑、幡动心动用以诠释这些教义,一定会激起大家的兴趣;3.佛教经典应当介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六度集经、闲愚经、金刚经等,尤其是佛经中的经典故事,如“舍身饲虎”、“以肉贸鸽”、“给孤独园精舍”等等;4.佛教中的人物;汉传佛教四大菩萨,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四大天王,罗汉等等;5.佛教节日;沐佛节、盂兰盆节、腊八节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腊八粥的最早来源吧6.佛教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例如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就有不少来自佛教,还有因果报应思想等;7.其它佛教常识,如寺院布局,认识寺院中的塑像各是哪些人物,佛教法器等;8.播放的录像以汉传佛教为佳,毕竟藏传佛教在西藏以外很少可见到其痕迹;。

中国佛教历史渊源

中国佛教历史渊源

中国佛教历史渊源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中国佛教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一、佛教的传入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汉朝时期。

当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大量的佛经和佛像。

这些佛经和佛像成为了中国佛教的最初源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二、佛教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期,佛教逐渐成为了一种信仰和文化,吸引了大量信徒。

同时,佛教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佛教寺庙和石窟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三、佛教的繁荣唐朝时期是中国佛教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佛教得到了皇家的支持,大量的佛教寺庙和艺术品被建造和制作。

同时,佛教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中国佛教的特点逐渐形成,如禅宗、净土宗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四、佛教的衰落与复兴在元朝之后,中国佛教逐渐衰落。

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等原因,许多佛教寺庙被破坏或关闭。

然而,在近代以来,中国佛教逐渐得到了复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开放,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提升。

五、中国佛教的特点中国佛教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中国佛教注重实践和修行。

在中国佛教中,修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念佛、禅修等。

中国佛教注重融合和创新。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中国佛教也注重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许多佛教寺庙和组织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结论中国佛教历史渊源悠久,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

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佛教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在未来,中国佛教将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佛教文化论文

高校佛教文化论文

高校佛教文化论文一、“佛教文化概论”选修课程开设的背景笔者对高职学生进行的课堂随机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是佛教文化的“边缘观察者”,他们虽然耳闻目睹了生活中的佛教文化现象或事件,但对佛教文化的内涵和实质等缺乏应有的、必要的认识。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佛教文化缺乏正规的了解和学习途径,因此,在高职学校开设“佛教文化概论”等选修课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为学生准确了解佛教文化提供了学习机会。

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作为选修课而开设的课程,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可见,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高职院校选修课的实际状况,探讨“佛教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优化其教学效果是必要而又迫切的。

本文主要探讨在高职层次学生中开设“佛教文化概论”选修课的定位及教学设计,以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佛教文化并受益于佛教义理;同时,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众多高职同行对佛教文化课程的关注和讨论。

二、高职学生对佛教文化的了解现状及途径此外,也有学生描述了自己对佛教内涵的认识,这种描述约分为三个方面:(1)佛教是正面的。

如“佛教最重要的是教人向善的信念,教人思考人生的方法,教人饱满精神的修炼”、“我认为佛教就是人们的一种信仰,能让人心平气静,微笑、自信、开朗地面对生活的挫折”等;(2)佛教是负面的。

如“佛教是烧香拜神,求福消灾的”,“佛教是敬神怕鬼的”,“遇到生活挫折而心灰意冷的人便出家做和尚”等;(3)对佛教认识是迷惑的。

如“关于佛教在人们心中,是否是拜神多自有神庇佑其实我最纠结的问题是对佛教的信仰,是否是一重唯心主义是不是一种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东西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一些自称为少林寺的和尚在表演一些‘耍杂’,如喉顶樱枪、铁头功、胸口碎大石之类,是一些佛教精神文化使然,还是当中另有奥妙”从以上七种认识途径及三种认识来看,佛教文化已或多或少在学生的心灵占有一席之地,但整体上他们对佛教文化的认识还处在一种模糊的、表面的和散乱的阶段。

三、“佛教文化概论”课程的具体教学设计(一)设计的整体思路和定位(二)教学内容的设计及选取(三)教学方法的设计本质上看,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根据学生的现场接受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佛教地狱论文佛教地狱伦理思想论文:论佛教的地狱文化和地狱伦理思想

佛教地狱论文佛教地狱伦理思想论文:论佛教的地狱文化和地狱伦理思想

佛教地狱论文佛教地狱伦理思想论文:论佛教的地狱文化和地狱伦理思想摘要:佛教六道轮回之一的地狱是众生受恶业而遭受苦难的所在,在古代印度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了这一个充满黑暗的悲惨世界,这就是“地狱”(梵语niraja直译是泥犁或捺落伽),它暗示的是“众生皆苦”的佛教伦理,同时它在意识领域里更彰显的是另外的一个时空观念。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地狱文化就是从历史的签转中逐步走向成熟的。

佛教地狱文化主要表现在地狱名号、地狱时空、地狱昭示的思想伦理上。

从而使佛教地狱文化对佛教伦理约束自我、适应社会的必然性提供论证,使得佛教善德在中国生根,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的必然。

关键词:佛教地狱;地狱文化;地狱寿量;佛教地狱伦理思想佛教在早期经典里“地狱”一词,梵语原称为niraja音译为“泥犁”,本义是“无有喜乐”的一个地方。

佛教的轮回观点认为,人造恶业死后就落入此地受尽苦难,丝毫没有喜乐可言,故叫做“泥犁”。

在中国文化两晋时期以前“地狱”概念是指人死后魂魄归于地下,与佛教所说的“泥犁”稍有差异。

两晋以后中国文化里逐渐有了“地狱”是指黑暗而悲惨的环境的意识。

到魏晋南北朝时(吴)支谦,(陈)真谛等人在译经时将佛教所说的“泥犁”直接翻译为“地狱”,开始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佛教地狱文化。

到了唐代,玄奘译经时始立“五不翻”的原则,就多不用“泥犁”而用“捺落伽”( naraka)。

由此,在中国文化中将这一词一直理解为地狱,意思是造恶之人所受苦厄的地方。

一、佛教典籍中记载的地狱名号佛教的地狱数目繁多、名称各异,但主要则分为“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增生地狱)”、“孤独地狱(零散地狱)”三大类,或者分为“八寒地狱”、“八热地狱”、“边缘地狱”、“孤独地狱”四大类。

佛教中通常所说的地狱主要是指根本地狱。

在佛教典籍中讲述地狱情况的经典不胜枚举,但详细介绍地狱名号的主要是《十八泥犁经》《长阿含经世纪经地狱品》和《大智度论》,以及《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和《大乘义章》卷八,《大楼炭经》等《大藏经》经典为最具代表性。

关于佛的文章

关于佛的文章

关于佛的文章
佛,作为东方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智慧与慈悲。

在佛教中,佛被视为觉者,教导人们如何摆脱痛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首先,我们来探索佛的教义。

佛陀认为,人类之苦源于欲望与无明。

他教导我们要通过修行与参悟,超越欲望的束缚,达到开悟的境地。

佛陀的教诲强调了慈悲、善行和慎思的重要性,以帮助我们摆脱痛苦,实现内心的安宁。

其次,佛陀的教导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这个快节奏、物质追求的时代,人们往往感到迷茫和心灵的空虚。

佛陀的教义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

通过慈悲与善行,我们能够建立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培养出善良与智慧。

同时,佛教的智慧也在科学界产生了影响。

例如,正念冥想在心理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焦
虑与抑郁。

这证明了佛陀智慧的现代意义,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践方式,来改善内心的健康与幸福。

然而,我们也需要理解佛教并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指引我们摆脱痛苦、追求内心安宁的智慧之道。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佛陀的教诲,运用其中的智慧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总之,佛教是一门充满智慧与慈悲的学问,其教义对于我们解决内心困惑、追求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解和实践佛陀的教诲,我们可以摆脱欲望的束缚,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让我们以佛陀的教诲为指引,追求智慧与慈悲,让世界充满和谐与平静。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系别: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班:自动化0904班学号:u200914359 姓名:刘剑佛教论文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从这些名人的眼中,我们不难看到佛教对于各时期、各领域、各阶级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传介到我国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

禅宗是与《金刚经》结缘最深的中国佛教宗派。

《金刚经》全文没有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

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服”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的心理进行克服?这一开始的发问便饱含了值得我们积极思考的深刻人生内涵。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现代化的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变化应接不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生存,人们已渐渐麻木,渐渐缺少人生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却是我们自古至今一直都需要的。

如果缺少了思考,人们便很容易陷入思想的恐慌。

那么,到底该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了?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转瞬即逝。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世界上真正的形相是“无相”。

这样,世界上的一切便都不值得执着。

不执著,无念系,就可以达到真正的解脱。

虽然在现实生活我们每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然而我们可以告诫自己不必太执着于俗世的种种“沽名钓誉”,学会有所“放弃”,一切随心所至就好。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化论⽂佛教⽂化佛教⽂化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

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平等观念佛教在印度不是产⽣最早的宗教,⽽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在印度历史上产⽣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婆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

这种宗教主张: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上的。

在佛教产⽣前的相当长的⼀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

印度社会中流⾏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

这种状况⼀直到了佛教产⽣后才发⽣了明显的变化(⼆)克⼰观念这⾥所谓“克⼰”即克制⾃⼰,特别是克制⾃⼰的欲望、⾃⼰的⾏为、⾃⼰的意识。

“克⼰”是我们在此处对佛教这⽅⾯伦理观念的概括。

佛教学说中与克⼰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

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的观念。

(三)慈悲利他观念佛教讲“平等”,讲“克⼰”,就⾃然也要讲“慈悲利他”。

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直讲的,⽽“利他”则主要是在⼤乘佛教形成后才⼤⼒强调的。

慈悲也可分开讲,“慈”指使众⽣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

《⼤智度论》卷第⼆⼗七中说:“⼤慈与⼀切众⽣乐,⼤悲拔⼀切众⽣苦。

”佛教的⽂化源于婆罗门教的⽣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依照出⽣种姓等级⽽认定命运,⽽是相信⼈⼈都可以通过⾃⾝的修⾏来达到成佛——正所谓“⼈⼈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圭峰宗密禅师也说过“⼀切众⽣⽆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殊”。

所以佛教⽐其他宗教更加注重⾃⼰的修养,⽐较适应于东⽅的天⼈合⼀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世界得到⼴泛的传播。

最终稿:庐山旅游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以东林寺佛教文化为例 毕业论文

最终稿:庐山旅游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以东林寺佛教文化为例 毕业论文

最终稿:庐山旅游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以东林寺佛教文化为例毕业论文JIU JIANG UNIVERSITY毕业设计题目庐山旅游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以东林寺佛教文化为例英文题目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Lushan Tourism Culture——Taking Donglin Temple Buddhist Culture as an Example 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学姓名曹先梅班级学号A103105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殷明芳二O一四年六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摘要庐山的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山水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教育文化等等,有史以来一直备受研究,研究过后但没有一部系统的影视作品来介绍和宣传佛教文化。

佛教作为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修行、慈善、环保等功能在东林寺得到很大的传承和发展,这对社会是有益的。

东林寺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佛教文化也得到更大程度的弘扬,寺院建筑文化、佛教思想、弘法善行活动、艺术文化和素食文化是佛教文化的具体体现。

研究东林寺的佛教文化,一方面,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巨大功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庐山和东林寺旅游文化的知名度;另一方面,研究后拍摄制作的影视作品对宣传东林寺佛教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庐山,旅游文化,东林寺,佛教文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AbstractLushan's tourism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mainly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arts and culture, religious culture, educational culture, etc., ever been much research, after a systematic study but no video works to introduce and promote Buddhist culture.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ddhist religion,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 practice, char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get great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in Donglin Templ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society. Donglin Temple increasing scal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culture has also been a greater degree of carry forward, temple architecture culture, Buddhist thought, preaching good deeds activities, arts and culture and vegetarian culture is embodied Buddhist culture.Donglin Temple of Buddhist culture studies, on the one hand, show a great function of Buddhist cul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visibility and Donglin Temple in Lushan tourism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earch of film production and television work publicity Donglin Temple Buddhist culture plays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Keywords:Lushan, Tourism Culture, Donglin Temple, Buddhist Culture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1.1简介 (1)1.2研究意义 (2)1.3研究现状 (2)1.4庐山旅游文化 (4)1.5东林寺 (5)2 《东林寺佛教文化》文字稿本的设计2.1作品形式的选择 (9)2.2《东林寺佛教文化》剧本的设计 (10)2.3《东林寺佛教文化》分镜头稿本 (11)3 影视作品拍摄流程3.1素材的获取 (40)3.2拍摄 (42)3.3器材和软件的说明 (43)4 影视作品的实践4.1拍摄回顾 (45)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4.2后期编辑 (46)4.3合成输出 (53)5总结 (57)致谢 (57)参考文献 (58)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1 绪论1.1简介1.1.1庐山庐山,相信很多人都去过。

有关于茶文化与佛教的论文

有关于茶文化与佛教的论文

有关于茶文化与佛教的论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有关于茶文化与佛教的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和乐感的,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

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1论佛教与中国茶文化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佛教茶文化形成...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和乐感的,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

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1论佛教与中国茶文化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佛教茶文化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揭示佛教与中国茶及茶文化的内在联系,分析佛教对中国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佛教佛教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佛教发源于印度,后经长期发展,才逐步构筑起庞大复杂的唯心主义宗教体系,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茶的故乡在中国,约在南北朝时期始向外传播。

如今,茶已香飘世界,味布五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

在中外文化关系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日趋紧密、商战方酣的今天,进一步探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与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有联系,联系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将不仅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工作,而且是一个深具现实意义的工作。

中国茶文化是指茶艺、茶道、茶的礼仪、精神以及在各阶层人民中的表现和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

它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而是二者巧妙的结合,即中介文化。

同时,它又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内容。

本文拟通过中国佛教茶文化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揭示佛教与中国茶及茶文化的内在联系,分析佛教对中国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贡献。

一、"养生"、"清思助谈",佛与茶开始结缘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

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

浅析佛与人生论文

浅析佛与人生论文

浅析佛与人生【摘要】:现代社会节奏飞快,压力无处不在,人们往往来不及多想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盼望。

如何在繁芜的快生活节奏中,保持心境的豁达和明澈,可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道路,或者影响到我们人生的某一个时期,抑或是影响我们一生。

其实,我们每一个生活于时间的凡夫俗子们都有一颗明净的心,只是在世俗的尘埃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那么,佛在哪里?净土又在何方?当我们苦思冥想扪心自问时,豁然间会发现:净佛,其实就在我们心里。

【关键词】:佛,佛法,心态,人生,价值【正文】: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但是,那种美是非常短暂,十年,二十年,抑或说三十年,都不是长久地。

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

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停息。

所谓长生不老,所谓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抗争。

几千年来,多少人为驻颜有术而费尽心机,但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过是延缓衰老的速度罢了。

对于外在身相来说,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

从佛法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

那么,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怎样达到内在美,又是怎样理解佛法与佛菩萨呢?一、佛与佛教佛,既是佛陀,源于梵语的音译。

其意义是指觉者或智者,觉知各种事物的原理,而能了解分明,就想睡梦中觉醒一般,称作觉悟。

自己觉悟之后,又能使他人觉悟的,智慧圆满,功德无量,这才叫做“佛”。

悉达多太子断绝一切烦恼,悟道成佛之后,即自号为释迦牟尼佛。

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中的一位。

在大乘佛教的理论里,只要人能断除烦恼、悟彻心性本源,都能成佛,因此,佛不是特指释迦牟尼。

依据宋代高僧普济的《五灯会元》所列的释迦牟尼佛传的记载,佛陀生活的年代为公元前566年——前486年,他与孔夫子是同时代的人。

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圆满而无可挑剔的。

佛教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佛教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
摘要:
佛教开始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及思想都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思路:
文章主要与时间轴为论文主干,每一个朝代中佛经传入和传教士到中国地区传教,佛经的传入及佛教建筑的新建来放映当时佛教文化的发展,
收集当时佛教信徒的数量和分布来阐述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

古代汉文史籍中,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秦始皇时沙门室利防等18人到中国的记载。

根据《海内经》和《山海经》记载,佛教在两晋时期传入中国。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和传承,探究佛教文化在历史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建筑、工艺、等方面的影响。

论文主要内容
1.佛教传入
2.大乘佛教
3.两汉
4.三国
5.两晋南北
6.隋唐
7.两宋
8.元明清
9.藏传佛教
10.当代佛教
11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哲学
社会教化
建筑艺术
研究方法
搜集一些影视资料,查看文献,检索相关论文与期刊
统计、收集、整理已有的数据
与相关专业的学者专家交换意见,了解佛教文化对各方面的影响。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历经两千余年的演变,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内涵,还对民众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传播。

东汉末年,楚王刘英首开官方信佛之先河,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随后,佛教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扩散,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

2.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如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使得佛教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同时,佛教的修行方法也为道教所借鉴,促进了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3. 佛教宗派的兴起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等。

这些宗派各具特色,为佛教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禅宗和净土宗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成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两大主流。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特点1. 重视修行实践中国佛教文化强调修行实践,认为修行是达到解脱的关键。

各宗派都有独特的修行方法,如禅宗的参禅打坐、净土宗的念佛往生等。

这些修行方法旨在帮助信徒净化心灵,实现生命的升华。

2. 倡导慈悲为怀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佛教文化倡导慈悲为怀,强调关爱众生,尊重生命。

这种精神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民众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3. 融合多元文化中国佛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如佛教艺术、佛教建筑、佛教音乐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佛教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既注重保持传统,又不断进行创新。

各宗派在继承前人教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发展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佛教思想。

这使得佛教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佛陀更替的一些小发现和问题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学生愚钝,不曾有顿悟,上课只当长见识,听故事。

为作此文,查了一些关于佛教的东西,发现确实博大,仅把学生查到的东西作为发现,以及困扰学生的诸多问题提出于此,作为结课之作。

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原来“佛”,不止一位,而且不仅不止一位,还有类似“在位”与“退休”之说,所谓“三世佛”。

有“过去佛”,“现世佛”以及“未来佛”。

汉传佛教认为过去佛就是指燃灯佛。

即“燃灯佛”为过去佛,“释迦牟尼佛”为现世佛,“弥勒佛”为未来佛。

藏传佛教认为如来佛前尚有几位过去佛,过去七佛似乎应该是:
1、毗婆尸佛
2、尸弃佛
3、毗舍婆佛
4、惧留孙佛
5、俱那含牟尼佛
6、迦叶佛
7、释迦牟尼佛
所谓“过去七佛”。

过去七佛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过去六位佛,加上释迦牟尼佛为过去在娑婆世界度众的七佛。

燃灯佛(又名“定光佛”、“锭光佛”等)在已过去的庄严劫为佛,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曾在过去世预言释迦牟尼未来将成佛,是授记释迦牟尼佛之师。

许多佛、菩萨都曾是燃灯佛弟子。

释迦牟尼佛现在佛贤劫为第四佛,与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佛法济度娑婆世界所有众生。

弥勒菩萨未来佛是贤劫中的第五佛,弥勒时代尚未来临以前,还在兜率内院为菩萨。

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佛会有交替?而且是类似“上班”的体制,一位在位就只有一位,前任卸任而后有继任?
所查到的解释是:一是因为一个佛如果老也不死的话,那么世上的人就不知道珍惜佛法的宝贵之处,必须失去以后才特别看重。

二是当佛最快乐的事其实是涅盘(相当于休息睡觉),他们也不愿意整天待在世上。

三是众生缘尽,这就没有办法了。

另外,多佛只对于大乘佛教而言,对于小乘来说“释迦”是唯一的佛,其他人只能证罗汉果位。

第二个问题,对于大乘来说,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这个要如何来理解?为什么我们只讲三世佛而不讲其他诸多佛陀?
所查到的解释是,有些寺庙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三尊像即为三世佛。

中间释迦牟尼佛像,左边一尊是燃灯佛像,右边一尊是弥勒佛像。

佛教中还有三世三千佛的说法,即过去庄严劫
一千佛,统称燃灯诸佛;现在世贤劫一千佛,统称释迦诸佛;未来世星宿劫一千佛,称弥勒诸佛。

佛坛上的三尊像,即此三世三千佛的代表。

由此学生顺便查阅了“劫”的概念,粗略了解了下,限于篇幅,不赘述。

但学生仍然有问题:
1.既然过去佛有七佛,或者至少有“燃灯佛”一位,“封神榜”里也讲,燃灯是第一个成佛之(人?不知道怎么定义了),那么为什么讲“释迦”是第一个成佛的人称为“佛祖”?
2.卸任的佛去了哪里呢?
3.最后,有一个概念学生始终不明白,“入灭”是指什么?是“佛”还没成佛前,在娑婆世界“成佛”叫“入灭”还是前任佛“卸任”叫“入灭”?查到的“入灭”概念很模糊,说“依原语有二义,一为寂灭世间之烦恼执着,入无漏解脱;二为入无余依涅盘界,亦即漏尽者舍肉身而殁。

一般多采后者之义,此语不仅指佛陀之入灭,高僧、圣者之死亦称入灭。

”对此学生表示迷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