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血。
本品能顺气降火而凉血止血。常配牛膝、牡丹皮、栀
子、生地等同Leabharlann 。用法用量:煎服,5—12g。研末服,2.5g。
使用注意:不宜与丁香同用(十九畏)。
24
性能特点:本品行散降泄,性寒清热,既入血分,又 入气分。入血分能行血凉血;入气分可行气解郁。既 具活血、凉血清心之功,又有行气解郁、退黄之效。 故可治血瘀气滞,肝郁化火之胸胁腹痛及吐衄、倒经 之证,也可治热病神昏,湿热黄疸诸证。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茨烯、倍半萜烯、姜黄烯 等。尚含姜黄素、去甲基姜黄素、淀粉、多糖、脂肪 油、水芹烯等。 药理作用 本品有轻度的镇痛作用,能减轻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 膜斑块的形成和脂质沉积。姜黄素对肝脏损伤有保护 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减少尿中的尿胆元。 郁金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1
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 一.定义: 凡能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治疗瘀血证为主 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又称活血祛瘀药,简 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祛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 血药。 和血—和利血脉,作用较缓。 活血—作用较强,使瘀血流动消散,不再瘀滞。 破血—作用猛烈,攻逐停止于体内的瘀血(又称破瘀)
二.功效:
性味:多辛苦温,辛能行散,苦能疏泄,性温通行
归经:肝、心经,入血分。
善走散通行——活血、化瘀、止痛、调经、疗伤、消肿
等作用。
2
三.适应范围:瘀血证 包括内、妇、外、伤各科。 瘀血特征: 1.疼痛(疼痛固定不移,呈刺痛) 由于瘀血阻滞,“不通则痛”常有胸、腹、头诸痛, 如小腹瘀痛(月经痛、盆腔炎瘀血痛);真心痛(心 绞痛、心肌梗死);跌打损伤和内脏出血后瘀血内停 之疼痛。 2.肿块(身体内外发现肿块或外伤引起的血肿) 3.内出血(在出血时夹有紫黯色血块) 4.瘀斑(皮肤黏膜或舌质出现瘀点瘀斑) 5.脉涩或有发热(低热、午后加重)
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3. 改善微循环:
使微循环血流加快 血管网开放 解除血细胞聚集现象。
中 药 药 理 学
活血化淤9
药理作用 4. 抗脑缺血
对缺血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抗脑缺血机理
TXA
中 药 药 理 学
降 低 2脑 的组 生织 成
氨抑 基制 酸兴 释奋 放性
改 微善 循脑 环组 织
活血化淤 10
5.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促进肝、骨、皮肤部位等修复与再生. 抗肝损伤(作用显著), 抗肝纤维化 肝 损 伤 作 用 机 制 提高肝血流量 抗氧化 减少TNF-a合成
中 药 药 理 学
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
活血化淤 21
药理作用
3.抗心肌缺血
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心肌血流量 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
中 药 药 理 学
有效成分:川芎嗪
活血化淤 22
4. 抗脑缺血
药理作用
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 提高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降低细胞内钙的超载 抗氧化作用
中 药 药 理 学
活血化淤 17
[成分]:生物碱---四甲基吡嗪(川芎嗪)、 酚性成分---阿魏酸 挥发油---藁本内酯 内脂类---丁烯苯肽,等
中 药 药 理 学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活血化淤 18
药动学
川芎嗪----- 半衰期: 25分钟 体内分布: 依次为肝 心 脾 脑 代谢途径: 氧化反应 口服药时曲线: 二室开放模型
中 药 药 理 学
作 用 环 节
1 . 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氧供应
2. 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扩张 外周血管 3. 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
活血化淤7
药理作用
2. 抗血栓:
抗血栓 抑制血小板聚集
使微循环血流加快 血管网开放 解除血细胞聚集现象。
中 药 药 理 学
活血化淤9
药理作用 4. 抗脑缺血
对缺血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抗脑缺血机理
TXA
中 药 药 理 学
降 低 2脑 的组 生织 成
氨抑 基制 酸兴 释奋 放性
改 微善 循脑 环组 织
活血化淤 10
5.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促进肝、骨、皮肤部位等修复与再生. 抗肝损伤(作用显著), 抗肝纤维化 肝 损 伤 作 用 机 制 提高肝血流量 抗氧化 减少TNF-a合成
中 药 药 理 学
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
活血化淤 21
药理作用
3.抗心肌缺血
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心肌血流量 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
中 药 药 理 学
有效成分:川芎嗪
活血化淤 22
4. 抗脑缺血
药理作用
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 提高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降低细胞内钙的超载 抗氧化作用
中 药 药 理 学
活血化淤 17
[成分]:生物碱---四甲基吡嗪(川芎嗪)、 酚性成分---阿魏酸 挥发油---藁本内酯 内脂类---丁烯苯肽,等
中 药 药 理 学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活血化淤 18
药动学
川芎嗪----- 半衰期: 25分钟 体内分布: 依次为肝 心 脾 脑 代谢途径: 氧化反应 口服药时曲线: 二室开放模型
中 药 药 理 学
作 用 环 节
1 . 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氧供应
2. 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扩张 外周血管 3. 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
活血化淤7
药理作用
2. 抗血栓:
抗血栓 抑制血小板聚集
中药药理学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活血调经药
活血疗伤药
破血消癥药
.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改善血液流变学 改善血流动力学
改善微循环 对子宫平滑肌作用
镇痛作用
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
改善血液流变学
活血化瘀药及其复方均可改善血瘀病人血液的 浓、黏、凝、聚状态。 抗血栓形成:1)活血化瘀药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 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某些活血化瘀还可使已聚 集的血小板发生解聚;多种活血化瘀药可提高血 小板内cAMP的含量或直接抑制环加氧酶而使 TXA2的合成减少,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2) 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经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 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
川芎
抗肿瘤作用:川芎可降低肿瘤细胞的 表面活性,使其不易黏附成团而易于 在血液中单个杀灭。川芎还可改善微 循环,增加放射损伤部位的血氧供应, 抑制胶原合成,有利于化疗药物到达 病灶,杀灭癌细胞。
.
川芎
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表 明川芎对多种细菌、 致病真菌均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
.
莪术
.
主要成分
主含挥发油,主要有莪术呋 喃烯酮、龙脑、莪术醇、莪 术二酮、姜黄素等。还含有 少量酚性成分和生物碱四甲 基吡嗪。
.
川芎
扩血管:川芎嗪可扩张犬的多种离体动 脉条,如股动脉、冠状动脉、肠系膜动 脉等,其中扩张股动脉的作用较强。 降血压:川芎、川芎总生物碱、川芎嗪 可降低麻醉犬的外周阻力,对犬、猫、 兔等麻醉动物均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 用。其挥发油部分无降压作用。
.
川芎
抗心肌缺血:
川芎嗪可扩张冠脉,增加 冠脉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线 粒体,从而可减少结扎冠脉所 致犬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 病变程度。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课件 活血化瘀药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功效主治】活血化 瘀、理气止痛,用于 胸中憋闷、心绞痛;
• 【药理作用】 • 1 增加冠脉血流量; • 2 增加心肌耐缺氧能
力、保护缺血心肌;
• 3 抗血小板聚集防止 血栓形成;
• 4 改善微循环。
•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 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 病,冠心病,脉管炎。
• 祛瘀生新。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心经。
•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调经、破血消
•
癥、疗伤消肿、活血消痈。
• 适应症:各种瘀血证
•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 胸腹头痛如针刺,部位固定;癥瘕积聚;
• 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出血色紫夹瘀;
• 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
• 日久;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疮疡。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 临床应用:
• 血瘀气滞诸痛:
• 止痛佳品“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
• 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 心血瘀阻胸痹心痛+丹参、川芎
•
或+瓜蒌、薤白;
• 胃脘痛偏寒+桂枝、高良姜;
•
偏热+川楝子; 偏气滞+木香;
•
偏血瘀+丹参、五灵脂;
• 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柴胡、郁金;
• 疝气睾丸肿痛+橘核、川楝子;
• 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 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
• 活血化瘀的近义词: – 活血—和血、和营、调血(弱); – —活血、行血、散血、通血(中) – —破血(强); – 祛瘀—化瘀、消瘀、散瘀(弱); – —通瘀、行瘀(中); – —破瘀、逐瘀、攻瘀(强)。
• 【功效主治】活血化 瘀、理气止痛,用于 胸中憋闷、心绞痛;
• 【药理作用】 • 1 增加冠脉血流量; • 2 增加心肌耐缺氧能
力、保护缺血心肌;
• 3 抗血小板聚集防止 血栓形成;
• 4 改善微循环。
•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 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 病,冠心病,脉管炎。
• 祛瘀生新。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心经。
•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调经、破血消
•
癥、疗伤消肿、活血消痈。
• 适应症:各种瘀血证
•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 胸腹头痛如针刺,部位固定;癥瘕积聚;
• 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出血色紫夹瘀;
• 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
• 日久;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疮疡。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 临床应用:
• 血瘀气滞诸痛:
• 止痛佳品“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
• 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 心血瘀阻胸痹心痛+丹参、川芎
•
或+瓜蒌、薤白;
• 胃脘痛偏寒+桂枝、高良姜;
•
偏热+川楝子; 偏气滞+木香;
•
偏血瘀+丹参、五灵脂;
• 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柴胡、郁金;
• 疝气睾丸肿痛+橘核、川楝子;
• 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 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
• 活血化瘀的近义词: – 活血—和血、和营、调血(弱); – —活血、行血、散血、通血(中) – —破血(强); – 祛瘀—化瘀、消瘀、散瘀(弱); – —通瘀、行瘀(中); – —破瘀、逐瘀、攻瘀(强)。
活血化瘀药精品PPT课件
作用表现为:
① 改善微血流: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 原因:改善浓、粘、凝、聚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② 微血管形态改善:解除微血管痉挛,袢顶瘀血减轻,or消失。 微血管轮廓清晰,形态趋于正常。
③ 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微血管周围渗血↓或消失。
4、其它作用
(1)加强子宫收缩作用
(2)镇痛作用:疼痛是血瘀的重要症状。 镇痛机理: * 中枢抑制作用:如元胡对CNS抑制作用很强。 * 活血化瘀改善器官组织供氧
凝血速度 加快 聚: 血红细胞聚集性↑ 指标:红细胞电泳速度↓血沉越快 血小板聚集性↑ 指标:血小板聚集率↑
血液流变异常的原因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受损伤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从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大量渗出,造成血液浓缩等 等,是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
正常人血液流变学指标
124例 全血粘度 (与水比) 男4.29±0.51 女3.85±0.31
(1) 微血流缓慢、瘀滞、微血管变形 临床可观察手指甲皱 眼球、结膜、眼底 等部位微血流 舌尖、口唇 实验室常观察 蛙肠系膜、大鼠、家兔、豚鼠肠系膜 兔球结膜、兔耳微循环。 可观察到血瘀症患者 微血管中血细胞流速↓ 微血管襻顶端扩张or血液积聚形成无效的 “微血池”
(2)微血管周围出血、渗血:
荧光微血管造影: 10%荧光素钠剂量100mg/kg静注。 I正常:显影清晰,血柔和自然;Ⅱ级显影模糊,管周围有黄绿
纤溶酶 ↓
凝血酶
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形成
FSF ↓
Ca2+
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
抑制血小板聚集
(体内、体外)实验均证实能抑制 ADP 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胶元
机理分析:
1、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液的浓、粘、凝、聚倾向缓解; 2、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 3、可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降低TXA2活性,含量↓
① 改善微血流: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 原因:改善浓、粘、凝、聚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② 微血管形态改善:解除微血管痉挛,袢顶瘀血减轻,or消失。 微血管轮廓清晰,形态趋于正常。
③ 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微血管周围渗血↓或消失。
4、其它作用
(1)加强子宫收缩作用
(2)镇痛作用:疼痛是血瘀的重要症状。 镇痛机理: * 中枢抑制作用:如元胡对CNS抑制作用很强。 * 活血化瘀改善器官组织供氧
凝血速度 加快 聚: 血红细胞聚集性↑ 指标:红细胞电泳速度↓血沉越快 血小板聚集性↑ 指标:血小板聚集率↑
血液流变异常的原因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受损伤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从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大量渗出,造成血液浓缩等 等,是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
正常人血液流变学指标
124例 全血粘度 (与水比) 男4.29±0.51 女3.85±0.31
(1) 微血流缓慢、瘀滞、微血管变形 临床可观察手指甲皱 眼球、结膜、眼底 等部位微血流 舌尖、口唇 实验室常观察 蛙肠系膜、大鼠、家兔、豚鼠肠系膜 兔球结膜、兔耳微循环。 可观察到血瘀症患者 微血管中血细胞流速↓ 微血管襻顶端扩张or血液积聚形成无效的 “微血池”
(2)微血管周围出血、渗血:
荧光微血管造影: 10%荧光素钠剂量100mg/kg静注。 I正常:显影清晰,血柔和自然;Ⅱ级显影模糊,管周围有黄绿
纤溶酶 ↓
凝血酶
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形成
FSF ↓
Ca2+
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
抑制血小板聚集
(体内、体外)实验均证实能抑制 ADP 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胶元
机理分析:
1、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液的浓、粘、凝、聚倾向缓解; 2、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 3、可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降低TXA2活性,含量↓
常用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药
生止痛、调经、破血消瘀,活血消痈等作
理
用。
学
活血化淤
分类
重点
按其功效特点特点和主治之不同来分:
⑴ 活血止痛药
⑵ 活血调经药
中
⑶ 活血疗伤药
药
⑷ 破血散结药
药
理
学
活血化淤
分类
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来分
养血活血药:丹参、赤勺、当归、鸡血藤
活血去淤药:川芎、红花、益母草、乳香、
中
没药、元胡、五灵脂
药
使微循环血流加快 血管网开放 解除血细胞聚集现象。
活血化淤
药理作用
抗脑缺血
对缺血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抗脑缺血机理
TXA2
降 氨抑
改
中 药 药
低
的 生 成
脑 组 织
基制 酸兴 释奋 放性
微善 循脑 环组
织
理
学
活血化淤
药理作用 5.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促进肝、骨、皮肤部位等修复与再生. 抗肝损伤(作用显著), 抗肝纤维化
中
放射线照射、盐酸局部刺激
药
药
理
学
活血化淤
中
药
药
理
学
微循环测定仪
活血化淤
三、血液流变性:
1.浓:红细胞压积、血浆蛋白浓度、血脂浓度
2.粘:全血及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
3.凝 A. 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速度)
B. 凝血因子活力及含量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白陶土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
C. 纤维蛋白溶解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药
药
理
学
活血化淤
`
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郁金
1.寒性。 2.解郁:用于血瘀 肝郁之胁肋疼痛。 3.利胆退黄:用于 肝胆湿热黄疸。 4.清心凉血(开 窍)。
14
姜黄
为姜科多年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
15
功用
活血行气 血瘀或兼气 滞之脘腹疼痛、 胸胁疼痛、痛 经、闭经、产 后腹痛。
通经止痛 治肩臂痛之 良药。 此外:治痈 疮、牙痛、 高血脂症。
改善血液流变性
调节血脂
促进肝细胞再生
24
红花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 物红花的筒状花。
25
桃仁
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或山桃的成熟种仁。
26
红花
桃仁
共同点
活血祛瘀,用于多种血瘀较重证:
(1)跌打瘀肿疼痛。 (2)血瘀之闭经、痛经。 (3)癥瘕积聚。 (4)心腹瘀痛。
27
不同点
红花
活血兼能通经、 止痛,用于斑疹透 发不畅、 脱疽。
近治:冠心病心 绞痛、脑血栓。
桃仁
1.祛瘀之功较强, 善泄血分之雍滞。
2.润肠通便,用于 肠燥便秘证。
此外:止咳平喘, 治咳嗽气喘。
28
益母草
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 本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
29
牛膝
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 (怀牛膝)和川牛膝等的根。
生用牛膝、川牛膝:长于活血祛瘀,引火下血; 熟用牛膝、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腰膝。
王不留行
为石竹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 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
35
月季花
为蔷薇科常绿或半常绿灌木月 季的花蕾或初开放的花。
36
蟄虫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 地鳖雌虫的全体。
37
自然铜
为天然黄铁矿的含硫化铁矿石。
中药第章活血药PPT课件
马钱子 续筋接骨 有大毒;亦治顽痹、半身不遂
苏 木 祛瘀通经—月经病;心腹痛;疮肿
自然铜 主治跌扑 伤科要药;外用亦治疮肿;少烫伤 骨碎补 骨折筋伤 补肾强骨—肾虚腰痛;肾虚久泻 血 竭 金疮出血 儿 茶 及其它一 刘寄奴 般血瘀证 等。 降 香 止血生肌—外伤出血;生肌敛疮
清肺化痰—肺热咳嗽;生肌敛疮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活血药的含义、作用、主治及使用注意。 2.明确活血祛瘀,破血消徵,祛瘀生新及引血下行 等概念。 3.掌握具体药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药物的鉴别。
二、课程内容
1. 掌握:川芎 延胡索 郁金 丹参 红花(番红 花) 益母草(附:茺蔚子) 牛膝(附:土牛膝) 鸡血 藤(附鸡血藤膏) 马钱子 穿山甲; 2. 熟悉:姜黄 乳香 桃仁 自然铜 骨碎补 莪术 三棱 水蛭 土鳖 虫; 3. 了解:没药 五灵脂 泽兰 王不留行 苏木 血竭 儿茶 刘寄奴 虻虫 斑蝥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药物 共同功效 不 同 点 川芎 活血止痛 祛风止痛—诸头痛。 元胡 主治: 行气止痛---治诸痛,作用持久无毒 瘀血而兼 行气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证; 气滞疼痛 凉血清心---湿温病神昏及吐.衄.尿 较甚者, 郁金 经闭痛经 血等以及痰阻心窍之癫痫或癫狂 产后腹痛 利胆退黄—用于湿热黄疸。 胃脘疼痛 姜黄 胸胁疼痛 行气止痛散风湿---善治上肢痹痛 乳没 风湿痹痛 消肿生肌---疮疡溃破久不收口。 等。 利湿退黄—黄疸;清热解毒—烫伤, 虎杖 疮毒; 化痰止咳—肺热咳嗽; 泻下 通便; 通淋排石---尿结石,胆石症。 灵脂 化瘀止血--炒碳治崩漏色黑紫块等
本品所含总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结核杆菌均有 抑制作用,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也有效,此外并有抗炎作用及降 低体温的作用。临床上用总丹参酮治 疗骨关节化脓性感染、一般软组织感 染、扁桃腺炎等,有较好疗效,常用 丹参酮片。
第19章活血化瘀药PPT教案
第20页/共43页
【性能】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 【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应用】 1.妇科血瘀诸证 2.水肿,小便不利 3.疮痈肿毒、皮肤痒疹等证 【用法用量】10~30g,煎服;或熬膏,入丸剂。外
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血虚无瘀者慎用。
第21页/共43页
酒送服为佳。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第29页/共43页
骨 碎 补 《药性论》
Rhizome of Fortune's Drynaria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 Drynaria fortunei
(Kunze)J.Sm.或中华槲蕨 D.baronii
(Christ) Diels 的根茎。前者主产于浙江、福 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后者主产 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全年均 可采挖,除去叶及鳞片,洗净,切片,干 燥。以条粗大、棕色者为佳。生用或砂烫 用。
第27页/共43页
地鳖虫 《神农本草经》
Ground Beetle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 Eupolypha gasinensis walk.或冀地鳖 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 雌 虫的全体。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野生者, 夏季捕捉;饲养者,全年可捕捉。以完整、 油润光泽、无泥者为佳。以浙江所产之个 体小、体轻、腹中无泥者品质最优。用沸 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第22页/共43页
【性能】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
引火(血)下行。 【应用】 1.妇科瘀血阻滞诸证及跌打伤痛 2.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等 3.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等 4.火热上炎、血气上逆所致诸症 【用法用量】煎服,6~15g。活血通经、利水通淋,
【性能】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 【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应用】 1.妇科血瘀诸证 2.水肿,小便不利 3.疮痈肿毒、皮肤痒疹等证 【用法用量】10~30g,煎服;或熬膏,入丸剂。外
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血虚无瘀者慎用。
第21页/共43页
酒送服为佳。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第29页/共43页
骨 碎 补 《药性论》
Rhizome of Fortune's Drynaria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 Drynaria fortunei
(Kunze)J.Sm.或中华槲蕨 D.baronii
(Christ) Diels 的根茎。前者主产于浙江、福 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后者主产 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全年均 可采挖,除去叶及鳞片,洗净,切片,干 燥。以条粗大、棕色者为佳。生用或砂烫 用。
第27页/共43页
地鳖虫 《神农本草经》
Ground Beetle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 Eupolypha gasinensis walk.或冀地鳖 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 雌 虫的全体。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野生者, 夏季捕捉;饲养者,全年可捕捉。以完整、 油润光泽、无泥者为佳。以浙江所产之个 体小、体轻、腹中无泥者品质最优。用沸 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第22页/共43页
【性能】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
引火(血)下行。 【应用】 1.妇科瘀血阻滞诸证及跌打伤痛 2.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等 3.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等 4.火热上炎、血气上逆所致诸症 【用法用量】煎服,6~15g。活血通经、利水通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气药
癥积——配软坚散结药
因瘀致虚或因虚致瘀—配补益药
4
2. 根据部位选取药:
头面——川芎 胸中——丹参 膈下——延胡 少腹—五灵脂 四肢—姜黄、牛膝 腰背—泽兰
5
• 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对月
经过多、出血而无瘀血证及孕妇 均应慎或忌。
6
• 分类:根据本类各药的作用强弱 及作用方式不同,分为 1.活血止痛药 2.活血调经药 3.活血疗伤药 4.破血消癥药四类。
风湿痹痛等——常相须合用
鸡血藤---甘温长于补血,舒筋活络 丹参----苦寒长于活血,清心除烦安神,凉
血消痈
25
丹参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祛瘀生血不伤 正,善活血化瘀,补血生血调经,为 妇科调经的要药,活血化瘀要药。
1. 活血化瘀止痛---治一切血瘀诸痛证, 性寒,尤其适用于血热瘀滞者。
26
1. 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 2. 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久痹、
肝肾亏虚的腰膝酸软和痿证。 3. 善下行:引火、引水、引血、引胎下
行。 治火:
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目赤 胃火上炎之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吐衄 注意:活血生用,补宜酒炙
36
益母草
1.为妇、产科活血祛瘀调经的要药, 故有益母之名。凡胎前产后瘀滞诸 证皆可用。
姜黄----根茎,辛温,化瘀 力强,长于治 寒凝气滞血瘀诸证。祛风通络治上肢 风寒湿痹痛。
郁金----块根,苦寒,行气力强,长于治 血热瘀滞诸证。利胆退黄清心解郁开 窍,治湿热黄疸;热病、湿浊、痰热 神昏窍闭、昏聩、癫狂。
22
五灵脂 1、苦咸疏泄温通,专入肝经血分,故
长于活血化瘀止痛,为血瘀诸痛之要药。 2、炒用长于化瘀止血,治血瘀出血证。
行出血。尤气火逆乱之各种出血。
3、清心开窍----苦寒清降,入心经------热病 神昏,湿浊、痰火蒙心的昏聩、癫狂。
4、利胆退黄----苦泄寒清,入肝胆---湿热黄 疸和胆石症。
姜黄
善活血行气,通经止痹痛,长 于行上肢肩臂,治上肢风寒湿痹。
21
比较:郁金 姜黄
共性: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皆可活 血化瘀行气止痛-----血瘀气滞诸痛证。
之功) ——血瘀气滞诸痛证 ——胸痹心痛、脘腹胁肋疼痛、痛经及产后
腹痛、跌打损伤瘀痛等。
14
川芎
特点:辛散温通, “血中之气药”,“入 血祛一切风,调一切气”,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1、善治风湿痹痛,头痛。为治头痛要药。 凡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痰 浊等头痛均可使用。
2、善治血瘀气滞诸痛证,又为妇科活血 调经之要药。
共性:
——入心、肝 ——活血调经止痛,兼清热解毒 —— 治 内 、 外 、 妇 、 产 、 伤 科 一
切血瘀之证。
30
桃仁:破血药
1. 祛瘀作用较强,偏治有形的局部 的瘀血。
2. 本品为种仁,含油脂,能润燥 滑肠。又可清热消痈,善治肺 痈肠痈。肠燥便秘。
3. 降肺气止咳平喘
31
红花
辛温,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的要药,妇科血瘀证的常用药。为 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的要药。
2、凉血瘀散消痈----热毒疮痈,同 清热解毒药合用。
3、清心除烦安神----入心,热扰心 神,烦谵昏迷;内伤杂病血不 养心的心悸失眠。
鸡血藤
1. 苦温活血(行血),甘温补血, 对血瘀、血虚证均适合。
2. 以形治形,舒筋活络----风湿关 节痹痛、肢体麻木、中风后肢 体瘫痪等。
28
桃仁
29
桃仁--红花
外、伤科之要药 。
一切气滞血瘀诸痛。
18
乳香、没药用法:
1. 其含刺激性挥发油,此油对胃 有刺激性,故宜炒去油后使用。
2. 入煎剂成坨,沾粘药材,故宜 炒后研末,装入胶囊吞服。
3. 胃弱者不宜。因其气浊味苦, 易致恶心--肝郁气滞血瘀诸痛证。 2. 降气凉血止血----苦泄降寒清降,血热妄
15
川芎在复方中多作辅助药,作主药 者 不多,其应用范围可概括为四句话:
上行巅顶治头痛,下达血海治经产病 内通胸腹治胸腹痛,旁走四肢治痹痛
延胡索
行血中之气滞,气中之血滞,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无论何种疼痛, 尤气滞血瘀诸痛证效佳。为活血行 气止痛的良药。
消肿生肌,多用治 乳香长于行气伸筋
外伤科跌打损伤, 疮痈肿痛及疮疡溃 破久不收口。 没药长于散血化瘀
番红花(藏红花)功同红花, 但作用较红花强。甘凉活血,兼有 凉血解毒之功,尤宜于热毒血瘀的 斑色不红活者。
牛膝
33
益母草
34
益母草-牛膝 –泽兰
共性: ——苦泄归肝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1、妇、产、内、外、伤科,血瘀诸
证。 2、瘀血阻滞的水肿、小便不利,淋
证,尤适于水瘀互阻的水肿。
35
牛膝
23
二、活血调经药
---活血祛瘀,调畅血脉以调经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产后瘀滞腹
痛之证。 ---应用时,考虑到女子以肝为先天,肝
气疏则气血畅,经有定时,经行调畅。 故常配伍疏肝理气之品。 ---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用,孕妇慎、忌用。
24
丹参-- 鸡血藤
共性:
——苦泄入肝 ——活血调经止痛,祛瘀生新 ----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痛,
• 适应证:血行不畅、瘀血阻滞证。
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疼痛如针 刺,部位固定;痹痛日久;出血色紫 或挟血块;跌仆损伤,瘀肿疼痛;痈 肿疮疡;癥积等。
3
• 应用:
1. 根据血行不畅、瘀血阻滞的病因病情而
选药配伍,以达标本兼顾目的。
痰湿——配化痰除湿药
寒凝——配温经散寒药
热郁——配清热凉血药
均需配
风湿——配祛风除湿药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掌握:川芎、延胡索、 郁金、红花、 丹参、牛膝、三棱、莪术、水蛭、 穿山 甲
熟悉:乳香、没药、桃仁、益母草、骨 碎补
含义: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 用的药物,叫活血化瘀药。
性能特点:大多辛散、通、行,苦泄, 入肝、心经血分。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调经、消肿、疗 伤、消痈、破血消癥等。
一、活血止痛药
• 功效:活血散瘀止痛,多兼行
气,止痛作用明显。
• 主治:血瘀气滞诸痛证。 • 应用:根据痛证的病因病情而配
他药。
8
川芎
9
郁金
10
延胡索
11
乳香
12
没药
13
川芎-郁金-延胡索-乳香-没药-五灵脂
姜黄 共性: ——除郁金(寒)没药(平)外,皆辛温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除五灵脂无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