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意义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0f38a1ffc4ffe473368ab9d.png)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与本民族文化 内涵相似的词汇比较容易掌握,却常常忽 略了该词所具有的其他文化内涵。
三、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 现象
下转第 252 页
-250-
科技教育创新 中国科技信息 2009 年第 18 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p.2009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符号象征,它隐含 着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心理变迁、文化传 统、思维方式及衣食住行等,是文化的主要 载体。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 文化之间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 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 言差异。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化 差异在其中也有诸多不同的体现。英语与 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是世界上使用最 多最广的语言。本文将试从英汉词汇差异 的角度,探讨中西文化不同对语言表达所 产生的影响。
一、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 导致语义截然相反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 完全不同的联想,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 内涵。这些文化内涵截然不同的词汇在跨 文化交际中以及在翻译等方面常常引起误 解和导致交际的失败。
比如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就是如此。一 些颜色词为中西两种不同文化所共有,然 而他们的文化内涵却截然不同。如,在西 方,人们习惯用蓝色( b l u e ) 来表示沮丧、 消沉或者淫秽、下流,但在中国文化中蓝 色却表示恬淡、宁静,而淫秽、下流的 意思则是用黄色(yellow)来表示,如“黄 色书刊、黄色录像”。另一方面,y e l l o w 在英语中却象征正义、坚定、智慧、光 荣,如 yellow paper 或 yellow book 并非 “ 黄 色 书 籍 ”, 而 是 极 其 严 肃 的 政 府 报 告;红色(red)一词在英语国家是用来表示 愤怒,气愤的意思,但在中国文化中却被 用来代表革命。白色在西方文化中是纯 洁、天真无邪的象征,但在中国,白色 却象征着恐怖或者死亡。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6ccf0c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b.png)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方式,而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特点,翻译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
本篇文章将从语言、文化和思维等方面探讨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语言方面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的基础。
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对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例如,中文的语法比英文的语法更加灵活,句子的顺序可以任意调换。
而英文则注重顺序和时间的先后关系。
在翻译时,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有可能会造成句意不清的问题。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中文会有成语、俗语等表达方式,而英文则更注重具体的描述和措辞。
为了准确翻译中文中的成语和俗语,需要有深入了解中文文化的基础。
中英两种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文文化注重面子和礼貌,在交际中注重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
而英国文化则更加注重自由、独立和个人主义。
例如,在翻译商务文件中,对于礼仪的表达和态度的描写等方面,需要结合中英文化差异来进行翻译。
另外,两国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在翻译历史类文献时,需要对两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否则可能会误解文献的真实意义。
3. 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会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在翻译中文类似“大公无私”、“国家利益至上”这样的词汇时,需要结合中文文化的背景和思维方式,使翻译具有更真实的表达。
另外,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思维方式也不同。
中文注重抽象思维和整体观念,英文则更加注重具体化和抽象化。
在翻译时,需要结合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思维方式进行翻译。
综上所述,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3c01a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d.png)
2482018年41期总第429期ENGLISH ON CAMPUS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文/张植晟引言英汉翻译是通过使用语言机制,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目标,也是自身文化与他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多种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们想要达到思想交流,就需要以翻译作为媒介,由于其属性特点,翻译需要依赖文化而存在。
目前,英语是世界大部分国家沟通时使用的官方语言,因此保证其翻译精准度十分重要。
一、文化对于英语翻译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多,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双方沟通交流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脚步加快,建立与他国有效沟通是必然发展要求,英语翻译作为重要工具,可直接影响沟通效果。
同时也能进一步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中的影响程度,改变固有“闭门造车”的发展形势,不仅能引入国外优质文化,还能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
在英汉翻译工作中,其核心内容在于推进两国之间有效联系,从根本上来看,一切翻译工作均有其实际意义,除带来的经济效益外,在保证交流质量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国文化,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共享文化”的理念,实现文化互动,建立与他国之间的深厚友谊。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多种影响1.地域差异带来的影响。
地域差异的影响往往与当地人们日常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其日常生活中涵盖着当地的经济水平、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
因此相关语言的运用要符合地域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应用的目的。
翻译人员要重点注意,不能仅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要分析其文化背景,例如:西方文化中,白色white代表着纯净与天使,因此新娘需要身穿白色婚纱,而在我国文化中,red(红色)寓意着幸福美满,所以中式婚礼上,新娘往往要穿大红色喜服。
在美英民族中将红色视为血液的颜色,意为危险、可怕。
为中华民族中,则用白色表示对已逝亲人的哀悼。
不同的地域会繁衍出不同的地域特色,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会导致英语翻译受到一定影响。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2286e3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2.png)
- 228-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李文婷【摘要】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人群的重要纽带,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的人类,虽然民族语言不尽相同,但是却可以用同样的概念来解释词义,这也为不同语言之间的可译性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翻译在促进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言 翻译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具有着着鲜明的差异性与地域性,且各民族的语言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影响,语言既是文化的一种思维转换,又是思维的一种工具和结果,因此,语言的翻译就涉及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思维转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何谓文化? 文化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但学界对文化这个概念本身的内涵还不甚确定。
文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领域的学者给文化下过的定义达 160种之多。
文化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你的所作所为,相互之间的沟通等,都是文化的一种反应和功能。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文化又给语言提供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基础。
文化的形成依托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要熟练的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文化的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处。
语言是构成文化成分中的重要部分,其承载着大量的信息。
两种语言的相互交流实际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而两种语言无法直接相通,需要利用翻译。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转码,更要反映的是语言文化所承载的文化,那么,翻译不可避免的同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翻译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语文体的生成活动。
译者既要准确传递原文的内容、意图、风格等,又要满足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译文读者的要求。
“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https://img.taocdn.com/s3/m/63e378310912a21614792993.png)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
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
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
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仅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
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64a413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e.png)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都知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其所在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翻译过程中,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语言层面英汉两种语言的基础词汇和语法结构有很大差异。
例如英语的动词时态非常丰富,而中文则使用助词表示时态。
这就导致了在翻译过程中,英文句子可能需要在语法和逻辑层面做出调整才能更准确地表达中文原意。
同时,两种语言的词汇中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文中通常使用成语、典故等表达方式,而英语的表达方式更倾向于实用性。
在翻译过程中, translators 需要注意不能只字翻译,而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和转换。
二、文化层面除了语言差异之外,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也会对翻译造成影响。
首先,英汉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
中文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而英语文化更强调个体主义。
因此在翻译中,如果将一个英语句子中的个体主义理解为中文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就会使原意产生严重误解。
其次,不同文化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中文中的“狗尾巴草”就有“愚弄人”的意思,而在英语中“dog's tail grass”则只是一种植物的名字。
在翻译过程中, translators 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挖掘和理解,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意。
三、社会层面不同的社会背景、习惯和风俗也会对翻译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例如,在英语中“United Nations”通称为“UN”,而在中文中则通常直接称为“联合国”。
这是因为中文中通常不使用缩写,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不能直接将英语缩写翻译成中文。
此外,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国,男女年龄相差较大的情侣被称为“couple”,而在中国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老少配”。
在翻译过程中,translators 需要对这些区别进行注意和把握。
结论总的来说,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避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afc09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2.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词汇选择:中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在翻
译时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词汇。
例如,中文中通常使用
“家庭”来表达亲情关系,而英文中可能会选择“family”、“household”或者其他词汇。
2.文化隐喻和象征:文化中的隐喻和象征是表达文化特点和意义的重
要方式。
在翻译中,需要理解并传达源语言文化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同
时找到目标语言中相似的表达方式。
例如,中国文化中常使用“牛郎织女”来表达爱情,而英文可能会使用其他故事或表达方式。
3.社会礼貌和文化习俗: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文化中
的社会礼貌和文化习俗。
例如,在中文中由于注重尊重和礼貌,常常使用
敬语和称谓来称呼他人,而在英文中则可能更常用名字或直接称呼。
4.文化背景知识:理解和传达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准确翻译文本非常重要。
例如,中文中的一些成语、典故和历史人物可能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相
应的等价物,此时翻译者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传达文本的意义。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的影响非常大,翻译者需要通过深
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确保翻
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3771ff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8.png)
- 217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乔蔚薇【摘要】文化的多样性使各民族语言差异十分复杂。
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我们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
从价值标准、宗教信仰、历史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地域文化几个方面的探讨可见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 文化差异 语言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什么是翻译。
自从人们的翻译活动开始以来,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给翻译下过定义。
关于翻译,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翻译家们对翻译不断产生新的认识,不同的翻译家以及不同时期的翻译家对翻译概念的解释也有所不同,这些解释各有千秋,有的比较全面,有的则比较片面。
如何给翻译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受到人们对翻译实践过程的认识的约束。
目前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定义有许多种。
但比较公认的解释是: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载体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部分和载体。
2.什么是文化。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
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3.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翻译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使语言也具有了某些共性的成分,这使翻译活动成为可能“但由于各民族文化又存在着差别,在语言方面表现为词语理解与运用,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的差异,这些就是各民族在语言文化上的个性,它给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设置了障碍,正如汉语和英语,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的不同,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就存在很大差异,而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8b46a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2.png)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1. 文化差异导致翻译困难文化语境的不同往往导致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的礼貌称谓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汇,而某些英语习语在汉语中也难以直接翻译。
在翻译时,如果不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很容易导致翻译困难和错误。
2. 文化背景影响翻译选择翻译活动中,翻译者往往会受到自己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度本土化或异化的现象。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者难免会受到自己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影响,导致译文和原文在情感色彩和意境上产生差异。
3. 跨文化传播效果受限文化语境的差异使得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受到限制。
即使翻译工作做得再好,也很难完全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原始意义。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1. 政治和社会环境对翻译的影响2. 经济因素影响翻译市场3. 社会价值观影响翻译内容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也会对翻译内容产生影响。
某些敏感话题或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可能会受到社会审查和道德规范的限制,从而在翻译过程中面临一些难题。
三、应对策略1.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者需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的意义和情感,并将其准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中去。
2. 注重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翻译者需要注重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保持翻译工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避免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保证翻译质量和可靠性。
3. 加强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翻译者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提升自己在不同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翻译情况。
4. 注重实践经验和专业培训翻译者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参与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市场需求。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翻译者需要加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翻译情况。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31145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f.png)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中西文化差异是英语翻译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差异涵盖了语言、价值观、社会习惯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考虑这些差异,以便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本文将讨论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一、语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核心之一,中西两种语言在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1. 词汇差异中西两种语言的词汇体系有很大的区别,有些概念在中文中有对应的词汇,而在英文中则需要使用表达方式来表达。
在翻译时,需要从文化角度考虑选择合适的词汇,以便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解决办法:熟悉两种语言的词汇体系,掌握其相关文化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注释或者脚注,提供适当的补充说明。
2. 语法差异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文的主语可以省略,而英文则不行;中文的修饰语通常在前,而英文则在后。
解决办法:学习英文的语法规则,了解其与中文的差异。
在翻译时,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保持意思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二、价值观差异中西两种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英语翻译中经常引起了误解和困惑。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而中国文化则注重集体利益和家庭观念。
1. 社会礼仪中西两种文化在社会礼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方文化中的问候通常是握手,而中国文化则是鞠躬。
在翻译时,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和礼节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办法: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礼貌和礼节习惯,适当调整翻译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可以在翻译过程中给出必要的文化背景说明,以帮助读者理解。
2. 价值观冲突中西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在很多方面存在冲突。
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辈,而西方文化中重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权。
这些冲突会在翻译中产生一些困惑和歧义。
解决办法:翻译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价值观,并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翻译中,需要保持中立和客观,避免将个人观点和偏见引入翻译中。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8283d0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0.png)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而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翻译工作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在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下,英语翻译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1.文字和语法差异的影响中西方式思考和表达的不同,会导致文字和语法差异,造成翻译的难度。
例如,英语采用主谓宾语语序,而汉语采用主谓宾定状语语序,这样的句子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是比较难的。
2.语言意义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意义的差异也是英语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中文的“礼尚往来”在英语中可以翻译为“courtesy demands reciprocity”,但“礼尚往来”包含的文化含义在英语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产生影响。
例如,中文中经常使用成语、歇后语等,而这些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翻译。
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进行英语翻译的前提。
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把握原文的含义,避免语义和文化的误解,有效的解决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问题。
2.灵活运用英语翻译的技巧针对中西文化差异,英语翻译需要灵活运用一些技巧来解决翻译问题。
需要改变语序、交替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添加注释等,能使翻译更达到准确传达文化信息的效果。
3.合理运用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翻译在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
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词汇来传达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翻译更准确的表达语义信息。
4.对比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英语翻译要正确使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例如,在使用词汇时,需要注意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翻译,有效的传达中西方文化差异。
结论:中西文化在语言方式、文化背景、语言意义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为英语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论英汉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论英汉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c4d6d4b77232f60ddcca13a.png)
MING RI FENG SHANG203文 教 研 究文|张 幸论英汉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摘要:语境,就是语言存在且被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环境。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将语境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语境高低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在表意方面对文字和语境的依赖程度差异很大,而这些差异会对翻译产生诸多影响。
本文从英汉高低语境的差异出发分析文化的多样性,以及高低语境差异对于实际翻译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高语境;低语境;文化差异;汉译英一、英汉语境的基本概念霍尔[1]认为,人类交际都要受到语境的影响。
他把语境定义为“the information that surrounds an event, it is inextricably bound up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event”,分为高语境(high context)与低语境(low context)。
(Hall,1976)高语境文化又叫强交际语境文化,语言表达婉转含糊,担心冒犯对方。
低语境文化又叫弱交际语境文化,所有的信息都反映在语言表达当中,简单直接,毫不含糊。
如若想通过暗示、间接或者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会别人认为是回避问题的表现。
二、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1、高低语境文化产生的主要原因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生活较为稳定,节奏缓慢,社会变化幅度小,人们的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趋向单一化,正是由于社会所赋予人们的这种缓慢的性格,高语境文化下的人们的表达方式趋向于含蓄委婉。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不悠久,人口组成关系复杂,人口流动大,再者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缺乏明确的集体主义,由此形成的低语境文化采取直接明确的快语方式。
2、高语境和低语境的特点在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中》,将高低语境文化概括为:高语境文化:1)内隐;2)暗码信息;3)较多的非语言编码;4)反映很少外露;5)圈内外有别;6)人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文化差异对词义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词义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663a80190c69ec3d5bb75e7.png)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
语言和文化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带有明显的文化烙印。
一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呈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尤其反映在词汇上,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语言意义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民族中引起不同的联想,赋予了词汇更多的内涵意义。
比如。
以“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为例,表面上则是有相同意义的对应词,但汉语中“知识分子”范畴比英语中的“intellectual”广泛得多,泛指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包括大、中学教师、大学生、工程师、医生等一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在美国“intellectual”指大学教授或学术上有学术成就的人,不包括普通大学生。
Dove(鸽子)和olive leaf(橄榄叶)对于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联想绝对不同。
据《圣经?创世纪》称,上帝因世人行恶太多,于是将降洪水毁灭世界。
上帝命义士诺亚造一艘大船,命名为诺亚方舟,全家避难于内。
洪水退去后,诺亚放出鸽子,鸽子口衔一片新的橄榄叶子飞回来,由此诺亚知道洪水已退。
后来,在西方文化中,鸽子和橄榄叶象征和平与希望。
这种联想意义对于不谙《圣经》的人来说,按照字面意思的理解,就不能理解其中蕴涵的文化联想意义。
而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和君师的崇拜最为突出。
天地是人的生存环境,祖先是人的生理纽带,而君师则是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不了解中国人的信仰就领会不了某些词汇里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讨论文化差异对颜色词汇和动物词汇的意义的影响:黄色是中国古代皇帝衣服的颜色,天子穿的衣服叫“黄袍”,皇帝称帝叫“黄袍加身”,因此它代表着权势、威严,具有崇高、辉煌的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黄”字却成了一个不好的字眼,是“失败”的同义词,如某件事情没有成功,我们就说“这事儿黄了”。
此外,黄色还和污秽、下流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如把描写性行为的书刊和电影称为“黄色书刊”和“黄色电影”。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c676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0.png)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而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不同语言中的词语虽然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但由于语言的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差异,词语的意义也会存在差异。
本次报告旨在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语意义,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和语境因素。
通过此次研究,希望能够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词语意义对比分析1. 生活词汇(1)友谊(Friendship)在英语中,友谊一词常指来自于共同的兴趣或目标而建立的友好关系。
而在汉语中,友谊更强调情感上的亲近和信任。
这种差异反映了英语文化注重实际利益和目标导向,而汉语文化则更看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2)家庭(Family)英语中的家庭一词通常指核心家庭,即父母与子女的组合。
而汉语中的家庭更加广义,可以包括三代人、亲戚、兄弟姐妹等。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对核心家庭的重视,而汉语文化更注重家族和亲情的概念。
2. 社会词汇(1)权力(Power)在英语中,权力通常指个人或组织对他人的控制或影响力。
而在汉语中,权力更加强调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的价值观,而汉语文化则注重整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2)公义(Justice)英语中的公义通常指法律和道德的公正与合理。
而在汉语中,公义更加强调道德和伦理的原则。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法律体系和法治的重要性,而汉语文化更注重道德与人情之间的平衡。
3. 文化词汇(1)自由(Freedom)英语中的自由强调个人行动和选择的自主性。
而在汉语中,自由更强调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受束缚。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追求个人独立和自主的价值观,而汉语文化更注重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义务。
(2)文化(Culture)在英语中,文化一词通常指一定地域和社会群体内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
而在汉语中,文化更强调传统、历史和人文底蕴。
这体现了英语文化中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而汉语文化则更注重传统和历史的传承。
浅析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文化对翻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558931df705cc175427096e.png)
浅析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关键词: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词义;语句;影响一、引言不同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
诸多的文化因素势必导致不同的语言形式。
因为人的一切语言都自觉不自觉地反映一定的文化内涵,其语言结构、交际模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另外,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和文化不可分,不同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结构,进行翻译,就必须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并对比两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障碍,实现语际转换。
二、文化差异对词汇语义的影响词汇是人类语言和生活经验的紧密衔接点,人们想把客观世界同主观抽象思维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必须选择适当的词汇。
英语语言异常发达,词汇语义众多,且拥有许多蕴涵特定的文化信息。
有些表达特定国情的词语在汉文化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有的是表面上或部分意义的对应,而深层语义发生变化。
如,“ tree” 和“ 树”基本对应,但前者所指范围比后者大得多:不仅表示木材、木造器具、家谱,还有行刑的台或架之意,而这是汉语文化中没有的。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翻译时,不能单独孤立地进行词语的译码转换,而应警惕文化内涵,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语言情景等,请看下句:In the evening after a huge tea,including a big Christmas cake covered with a frosting as sweating as candy and as smooth as pudding,the family will probably sit round the fire eating nuts,sweats and fruit,talking or watching Television or playing party games.原译:在晚上,先喝浓茶,常有一只圣诞大蛋糕,蛋糕上的糖霜甜如糖果,滑似布丁;然后,全家人可坐在篝火旁,一边吃干果和水果,一边聊天看电视,或做集体游戏。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dc159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7.png)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翻译,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
然而,文化差异的存在却给翻译带来了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
每个语言都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称呼。
例如,在英语中,“tea”一词常用来指代茶叶或茶水,但在中国文化中,“茶”这个词更常用。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根据文化背景和读者的理解能力,选择最合适的词汇。
其次,文化差异还影响到语法和句式的使用。
不同语言拥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式习惯,因此,将原文的句子结构直译过来可能会导致语句不通顺或意义不准确。
在英语中,时间先后顺序通常由时间状语词(如yesterday、tomorrow)决定,而在中文中,时间顺序则由动词词组的顺序来表达(如“明天我去看电影”)。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理解原文的语法结构,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习惯用法。
此外,文化差异还涉及到价值观和社会观念的不同。
不同文化对行为、礼仪和道德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要求。
例如,中国人注重家庭观念和尊重长辈,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
翻译在文化差异存在的情况下,要注意传达原文中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为了应对,翻译人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翻译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熟悉原文所属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同时,了解目标语言文化的特点和读者的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翻译人员可以运用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增加原文的情感色彩。
例如,在诗歌翻译中,翻译人员可以运用目标语言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得译文更富有韵味和感染力。
此外,翻译人员还可以运用注释的方式来介绍和解释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文化解释,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
总之,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是翻译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论英汉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论英汉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c4d6d4b77232f60ddcca13a.png)
MING RI FENG SHANG203文 教 研 究文|张 幸论英汉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摘要:语境,就是语言存在且被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环境。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将语境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语境高低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在表意方面对文字和语境的依赖程度差异很大,而这些差异会对翻译产生诸多影响。
本文从英汉高低语境的差异出发分析文化的多样性,以及高低语境差异对于实际翻译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高语境;低语境;文化差异;汉译英一、英汉语境的基本概念霍尔[1]认为,人类交际都要受到语境的影响。
他把语境定义为“the information that surrounds an event, it is inextricably bound up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event”,分为高语境(high context)与低语境(low context)。
(Hall,1976)高语境文化又叫强交际语境文化,语言表达婉转含糊,担心冒犯对方。
低语境文化又叫弱交际语境文化,所有的信息都反映在语言表达当中,简单直接,毫不含糊。
如若想通过暗示、间接或者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会别人认为是回避问题的表现。
二、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1、高低语境文化产生的主要原因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生活较为稳定,节奏缓慢,社会变化幅度小,人们的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趋向单一化,正是由于社会所赋予人们的这种缓慢的性格,高语境文化下的人们的表达方式趋向于含蓄委婉。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不悠久,人口组成关系复杂,人口流动大,再者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缺乏明确的集体主义,由此形成的低语境文化采取直接明确的快语方式。
2、高语境和低语境的特点在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中》,将高低语境文化概括为:高语境文化:1)内隐;2)暗码信息;3)较多的非语言编码;4)反映很少外露;5)圈内外有别;6)人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影响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e34d34b65ce05087732134c.png)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与其他使用英语的国家在文化习俗和语言使用习惯上有很大差异,这直接造成交流,尤其是翻译式交流中的很多障碍。
下面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日常用语和习语等方面就英汉语言和文化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1. 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不可缺少的手段。
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将语言意思表达出来,就需要理解和认识该语句所产生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
所谓译事之难,难就难在处理一些涉及文化意蕴、民族习俗、语言惯用法等的语言差异。
例如:汉语中的炕、旗袍、中山装、麻将、二胡等在英语中都属词汇空缺。
而英语中的tank 、jacket 、bus、nicotine 等在汉语中都没有准确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坦克、夹克衫、巴士、尼古丁。
2.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富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成分。
词之所以能表名表义,是因为它由词位(外部形式)和义位(内容、意义)两个部分组成。
义位又由数个义素组成,其中概念义素构成事物或现象的概念,非概念义素构成词汇的背景,亦称背景义素。
例如:英语的
“ yellow ”和汉语的“黄”同指一种颜色,它们的概念义素完全相同,但背景义素中的民族文化义素却大不一样,在汉语中,黄色在历史上是皇帝的颜色,象征帝王和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化差异对英 汉词汇概念意义的影晌
二、 文 化 差 异 对 英 汉 词 汇 内涵 意 义 的 影 响
词汇概念意义是指某一事物的总和 , 人们根据这些事物 的 特征 确定是否可用某一个词来 指称该事物 。 中西方民族文化 的
h i g h s c h o o l指美 国的 中学 , 汉语 中的“ 高等学校 ” 与英语 中 的
称 自己为龙 的传人 , 含褒 义。而西方人则认为 d r a g o n是守候在
地 狱之 门的怪物 , 含贬 义。所 以, 亚洲 四小龙译成 英文 是 f o u r t i g e r s , 而不是 f o u r d r a g o n s 。由于文化 的差异 , 中西 方人对 i n —
应词 。 2 . 概 念 意 义 不等 值
和作 战的牛 、 马等来说 , 狗的作用 比较小 , 主要用 于看家护 院。 因此 , 中国人把 狗看得很卑微 , 古代有 臣对君称“ 犬 马” 之说 。 由
于狗相对低下的地位 , 对 主人 的顺从 、 依赖反 而成 了骂柄 , 使其 附着 了贬多褒少的文化内涵。 缘于古代汉 民族厌恶狗的文化心 理, 汉语词 汇 中, 由狗组成的词语大多 含有贬义 , 如狼心 狗肺 、 狗 急跳 墙 、 猪 狗不如 、 狗仗人势 、 狗头军师 、 狐朋狗友 、 狗腿 子 、 狗嘴里 吐不 出象牙等 。 再如: 中国人对龙极力崇拜 , 认为 它威 力无 比 , 变化无 穷 ,
词汇 空缺现象是指 由于文化的差异 , 一种语言里有 的词在
另一种语 言中没有对应或契合 的词 。英汉词汇概 念意义 的空
缺, 指的就是英语 中的某 些词 , 在 汉语 中找不到表示 相 同概念 的对应词 ; 或者是汉语 中的某些词汇 , 在英语 中找 不到表示 相
要 的劳动和生产 工具 , 不仅受到重视 , 还被当成 宠物来饲养 。 正 因为如此 , 英语 中的“ 狗” 多含褒义 , 经常用来喻指人 , 且含有亲 呢之意 。 像a l u c k y d o g ( 幸运儿 ) ,E v e r y d o g h a s h i s d a y ( 人人 都有得意 日) , L o v e me l o v e m y d o g ( 爱屋及乌 ) 。 有一位 中国学
3 . 概念意义所指范围不同
客观世界的反映。 不 同 民族 的 文 化 差 异会 影 响到 不 同语 言的 词
汇意 义。 本 文 主要 从 词 汇 的概 念 意 义 、 内涵 意 义 、 搭 配意 义来探
由于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 对客观事物 的划分方式 往往不 同, 从而造成了某些汉英词汇 的概念意义所指范 围不 同。有 时 英语词汇 的概念意义 比较笼统 , 而汉语对应词 的概念 意义却 比 较详 细 ,也就是说英语词 汇 比其对应 的汉语 词汇 的概念意 义 宽 。如 : 英文 u n c l e 可对 应汉语 的“ 伯父、 叔父 、 姑父 、 舅父 、 姨 父” ; a u n t可对应 “ 伯母 、 婶母 、 姑母 、 舅母 、 姨母 ” ; c o u s i n可对 应“ 堂兄( 弟) 、 堂姐 ( 妹) 、 表兄 ( 弟) 、 表姐 ( 妹) 。 ” 同样 , 由于文化 的差异 , 有时汉语词汇 的概念 意义 比较笼统 , 而英语 对应词 的
讲话 , 被 美国《 时代》 周刊错误 地翻译成 “ 我们会 埋葬你 ” , 从而
使 得美 国大搞太 空 、 导弹研究 ; 1 9 7 3年 , 美 国卡特 总统 出行波 兰, 开场 白“ 我今早离 开美 国” 被翻译成“ 我离开 了美 国 , 永远都 不 回去了” , 导致波兰人 为卡特总统 的言行 感到抓狂 ; 1 9 4 5 年,
c o l l e g e对 应 。“ r e s t r o o m” ≠“ 休息室” 。在美 国英语 中 , r e s t r o o m 是剧院 、大商店或大建筑物 中的一问房子 ,里面设有厕 所、 洗盥设备 等, 供顾客 、 雇员等使用 , 这是浴室 、 厕所 的委婉说
法 。汉语中的“ 休息室” 应译为英语 中的 l o u n g e或 l o b b y 。这些
差异对英汉词汇概念意义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
1 . 词 汇 空缺 现 象
内涵意义是指超 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 , 往往与客观事物 的本性和特 点有联系 。 词汇的内涵意义能明显地反映 出一种语
言 的民族个 性 , 它具体 体现在人们对事 物( 现象 ) 的褒贬态度 。
由于文化差异 , 中西方人对狗的态度就褒贬不一 。西方文 明最 早是 以渔猎 和畜牧文化为 主 , 在这种背景 下 , 狗 成为西方 人重
维方式 、 语言心理 、 行为规范 、 价值观念 和文化传 统 , 他 们对 同
一
概念意义却 比较详细 , 也 就是说有些汉语词 汇比英语 词汇的概
念 意 义 宽 。如 : 汉语 中的动词“ 穿” 可 对应英语 中的 “ p u t o n,
客观事物 的认识角度和结果各不相 同, 因而就赋予 了词汇不
同概念的对应词 。 这种现象常常和这两个 民族 的历史 、 文化 、 风
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 这些空缺 的词汇往往反 映的是 不 同民族 的特 有事物 ,因此无法 在彼此的语言 中找到其对应 词 。如英语 中的 “ c l o n e ” “ A I D S ” “ s a ) ( ” “ l f e a m a r k e t ” “ c o l d w a r ”
翻译是用一种 语言把另一 种语言所 要表达 的思想 内容准
确 而完 整地表达 出来 的语言 活动 。而语言又 与文化密不 可分, 翻译不仅是语言 的转化, 也是 文化信 息的传递 。因此 , 在进行 翻
译 时一定要 注意其 中的文化差 异。目前 , 各 国交 流 日益增 多 , 实 用易懂 的翻译 日益重 要。由于没有考 虑各民族的文化差异 , 历 史 上 曾有 过三 个翻译 错误 ,以至于 影响 了世 界 的格 局 : 1 9 5 6
d i v i d u a l i s m ( 个人 主义 ) 一词的理解也褒 贬不 一。中国儒家传统 讲 究礼仪 , 崇 尚团体精神 ; 而西方人 , 尤其是美 国人崇尚个人本
位, 提倡 自我表现和 自我肯定 。 所以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个人主义 ) 一 词, 在 中国人看来 , 它是一切从个人利益 出发 、 不顾集体或 国家
译者未能酌情选择措辞与词义 , 将 日本 首相铃木贯太郎的声明
中表 示 “ 不予评论” 的“ 默杀( m o k u s a t s u ) ” 翻译成“ 让 盟 军 放 马 过
后果. 小至人 际交往的终止 , 大至 国际争端的爆发。 本 文试 图帮
助 译 者树 立 文化 认 同 的观 点 , 以探 讨 翻 译 中文 化 缺 失 的 对 策 。 关键词 : 文化认 同; 跨 文化 ; 翻 译
概 念 意 义 是一 个 词 的基 本 意 义 。 由于 中西 文 化 的差 异 , 有
些概念在英汉 两种语言 中都有 ,但它们往往不是完全 同义的 ,
即它们 的概念 意义不 等值 。如 : “ l o v e r ” ≠“ 爱人 ” 。英 语 中 的 l o v e r一词指情人 ( 情夫或情 妇 ) , 汉语 中的“ 爱人 ” 一词指 自己 的配 偶 ( 丈夫或妻子 ) 。另外 , “ h i g h s c h o o l ” ≠“ 高 等学校 ” 。
・
利益的错误 思想 , 是应该摒弃的 , 是个贬 义词 。但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6 ・
2 0 1 3年 8 月
总 第2 8 8 期
文化教育
文化认 同前提下的跨文化翻译
王 勤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 院, 上海 摘 要: 若没有 文化认 同, 跨 文化 翻译可 能会导致 可怕 的 2 0 1 6 2 0 )
语言是跨文化交 际中最主要 的手段 , 翻译是具有鲜 明民族
文化特征的语 言的交 流。在翻译过程 中, 实际上就是如何在 目 的语 中处理源语 的文化们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 的核 心 , 是一 种社 会 伦理, 其含义是倡 导人们 发挥 个人 的 自由、 权 利 以及 独立思 考 与行动 , 是西方人 的生 活的基本 准则 , 是社会所倡 导的精神 , 是
新 校 同
X i n X i a o Y u a [ i
文化教育
浅谈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意义的影响
张 玉香
( 洛 阳理工学院 , 河南
摘 要: 词; 1 2 是 语 言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词 汇 意 义 是 人 们 对
洛阳
4 7 1 0 2 3 )
概念意义不等值的现象都是 由于 中西文化的差异引起 的。
者在访英时曾听到一位英 国人沾沾 自喜地说 : “I h a v e g o t t w o d o g s a n d t w o d a u g h t e r s . ”把 “ 狗” 与“ 女儿” 相提并论 , 这对 中国 人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 的 ,但对英 国人来说这是 习以为常的。 华 夏文明是 以农业文化 为核心 , 在农 业社会里 , 相对 用于农耕
就能一蹴而就 的, 其 中隐含着 一个有序的文化认 同机 制。本文 尝试在理解 文化认 同的基础上 , 从 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英汉翻译
中的问题进 行探讨 。
二、 文化 认 同的 含 义 及 在 翻译 中 的作 用
年, 赫鲁 晓夫针对美 国的一席 “ 当你 被埋葬时 , 我们会 在场 ”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