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合集下载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布迪厄观察到社会中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以及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冲 突,这促使他思考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和人类行为的动力。
人类学与哲学的融合
布迪厄深受人类学和哲学的影响,他尝试将这两种学科的理论框架结合起来,以更全面 地理解社会现象。
主要观点与理论框架
实践的概念
布迪厄认为实践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它不仅包括行动,还包括思维、感觉和沟通等方面。实践是人类与 环境互动的产物,受到个体和群体的社会背景影响。
03
资本与权力的相互依 存
布迪厄认为资本与权力之间存在相互 依存的关系,资本的积累可以增加权 力的支配力,而权力的运作也可以促 进资本的积累。
04 语言与社会实践
语言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语言是社会实践的媒介
布迪厄认为语言是社会实践的媒介,人们通过语言交流和 沟通,传递和共享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指知识、技能、文化修养和艺术品味 等非物质资源,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承 获取。
04
符号资本
指声誉、名望和符号意义等非物质资 源,通过符号象征和认同获取。
权力的概念与运作
权力概念
布迪厄认为权力是一种支配力,是社会行动者通过控制资源、制定 规则和策略性行动来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权力运作
权力运作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如意识形态、制度化、法律和暴力等。
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跨学科交流
03
布迪厄的理论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跨学
科研究的开展。
布迪厄理论的争议与批评
01
概念模糊性
布迪厄的理论中存在一些抽象和 模糊的概念,导致理解和应用上 的困难。
阶级局限性

布迪厄_实践的文化理论与除魅

布迪厄_实践的文化理论与除魅

2003年1月2003年 第1期外国文学F oreign LiteratureJan.2003N o.1,2003布迪厄:实践的文化理论与除魅张 怡 内容提要: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试图洞察日常生活中个体心智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其生成和运作的规律。

布迪厄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深入广泛地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中的不平等结构,他对时风所张扬的文化平面化、民主化大唱反调。

文化与符号权力(象征权力)的问题意识,是他跨越多个研究领域、将宏观理论建构和微观社会学分析相结合的工作中的主脉。

关键词:布迪厄 文化与符号权力 文化资本 惯习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5529(2003)0120061208 今年元月,从法兰西学院退休不久的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因身患癌症在巴黎停止了他的思想历程,匆匆辞世。

法、德、英、美等国的主要报纸都用大量篇幅作了报道。

法新社引用了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评价:布迪厄是积极力行的思想家,也是推动思潮的积极分子,此双重形象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他为饱受苦难的人们所作的努力将成为历史上最深刻的见证。

布迪厄是个多产的作者,其身后留下卷帙浩繁的著作和文章。

他是个锐意创新的社会学家,在此之前社会学在法国曾一度衰落,经过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社会学家的修整,社会学得到自涂尔干以来的全面复兴,不再受制于传统的学科设置,而是深入到教育、宗教、文学艺术、政治和经济等领域中,对教育支配、文化正当性、社会苦难、男性统治和知识分子角色等问题进行了新颖独到的分析。

布迪厄出生于法国西南部一个偏僻的山区小村,50年代进入有知识分子摇篮之誉的巴黎高师求学,60年代初到阿尔及利亚服兵役的经历促使他完成从哲学家到人类学家,再到社会学家的转变。

70年代中期,他执教于巴黎高师,并创办《社会科学研究行为》杂志,杂志风格独树一帜,并突破国界在欧洲范围内发行,旨在传播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五、反思社会学
1、反思社会学的宗旨:把理论作为一种“做法” 2、反思社会学的根据:科学方面与政治方面 3、反思社会学方法与意义: “对象化的对象化”:将建构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研 究的对象 两次决裂:与常识决裂 与盛行的学术理论决裂 对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和方法原则的反思—基础地位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一、生平与学术背景
1、生平: 1930年4月生于法国东部比安地区的小镇,公务员家 庭,早年生活地区属农村—理解农民的生活和心 态—阿尔及利亚的卡比尔人研究 学术界—“陌生人”感觉—学术反思与批判 巴黎高师(福柯晚三年,比德里达早一年) 阿尔及利亚的经验研究(1958年征兵入伍) 从哲学到社会学(列维-斯特劳斯、阿隆) 欧洲社会学中心主任、法兰西学院社会学教授、 《社会科学研究探索》
实践理论
实践的逻辑: 实践的特征:紧迫性—时间、模糊性—实践感(惯 习是身体性的)、总体性(理论与经验、跨学科) 从规则到策略: 模型的机械力学→策略的辩证法 固守规则→生成性在原则 如“礼物”交换策略—时间的不确定性
1、实践感的特点与意义
① 实践感的特点:前逻辑 a.总体性, b.直观性 c.意义性 d.模糊性 ② 实践感的实质:行动者因关系的作用在场域中产生 的实践意识、感性意识
4、关系主义方法论
后实证主义方法论: 观察→假设→实验化→理论→再观察 与常识的决裂→科学对象的建构→事实检验 科学是通过与常识的决裂赢得的—科学的革命性 对象的建构是科学的重要环节—去实在化的趋势 理性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克服观念论与经验论 的障碍 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关系—独立于个人意识的客观 关系 反对二元论:结构主义—唯智主义、理论与经验、 历史与现实、普遍与特殊
实质是社会实践结构: 个体与群体 创造与限制 理想与现实 理性与感性 选择与资源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28页PPT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28页PPT
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课件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课件

学习交流PPT
4
3、主要著作:
❖ 结构主义色彩的人类学阶段:《阿尔及利亚社会学》
❖ 实践理论的形成:策略社会学—比安地区农民的婚 姻策略研究、《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 符号权力理论和反思社会学阶段:《语言与符号权 力》、《区隔》、《实践的逻辑》、 《实践与反 思》、《实践感》
学习交流PPT
5
③ 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间的对应关系具有政治作用。
④ 各种分类系统成了争夺的焦点。各种社会系统都有自己的价 值原则、话语方式、表象符号和体验特点。
学习交流PPT
11
4、关系主义方法论
❖ 后实证主义方法论:
观察→假设→实验化→理论→再观察
与常识的决裂→科学对象的建构→事实检验
科学是通过与常识的决裂赢得的—科学的革命性
学习交流PPT
7
2、关于两级结构的双重解读 (double reading)或二元解读
① 社会物理学对初级客观性结构的解读 特点: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和决定性 代表人物:马克思、迪尔凯姆 缺失: a.把人类建构的社会结构物化 b.把人类看成初级结构的承受者或执行者 c.忽视了人在社会过程中的主观性、创造性和选择性
❖ 从哲学到社会学(列维-斯特劳斯、阿隆)
❖ 欧洲社会学中心主任、法兰西学院社会学教授、 《社会科学研究探索》
学习交流PPT
3
2、学术风格与背景: 综合、概括、创新、现实的学术风格
学术渊源: ❖ 法国社会学传统:涂尔干的实证社会学、认知图
式—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的探寻 ❖ 结构主义与关系论:经验是一个关系系统 ❖ 马克思与韦伯的学说:资本、符号暴力、实践 ❖ 哲学教育的影响:批判精神
号暴力
学习交流PPT

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

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

实践是场域和惯习之间辨证关系的产物,即 实践={(惯习)(资本)}+场域。一方面, 实践受惯习的指引。人们在惯习的指引下,运 用各种可得的资本,通过实践不断建构起场域,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不断地创造、再生惯 习本身;另一方面,惯习又受场域的制约,是 场域在个体主观世界中的内化,场域通过塑造 惯习而制约着实践。因此,实践既是被动的, 又是能动的。
布迪厄认为有四种主要的资本: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每一种资本 都有自身的运行规则,并且不同的资本可以相 互转化(可兑换性)。
➢经济资本是指可以直接兑换成货币的那种资本 形式,它可以制度化为产权形式。
➢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 物品,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即身体化的形式、 客观化的形态和制度化的形态。文化资本的传承 是阶级再生产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化资本比经 济资本更顽固。
➢结构主义是客观主义认识论的代表,它过于强调结 构对行动的制约,而忽略了实践的现实性、紧迫性与 时间感。
➢理性选择理论是主观主义认识论的代表,它过于强 调人的主观理性,而忽略了选择背后社会结构因素。
布迪厄认为,实践才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实践原则应该在各种外在约束(它们往往为选 择留下了可塑性非常大的余地)和各种性情倾 向(它们是各种经济和社会进程的产物)之间 的关系中去寻找,即,要到结构和惯习的交织 作用中理解实践。布迪厄称这一立场为“建构 主义的结构论”或“结构主义的建构论”。
➢社会资本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社会 关系网络时,这种社会关系便成为他实际或潜在 拥有的资源。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量不仅取决 于他可以有效调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也取决于 网络中各个成员所拥有的资本的数量。社会资本 实际上是有彼此之间有来往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义 务构成的。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揭示其理论框架的核心观点及其对当代社会科学的贡献。

布迪厄,作为法国社会学的杰出代表,他的理论具有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和深刻的现实洞见,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本文首先将对布迪厄的生平及学术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对他的理论产生背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随后,本文将重点阐述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场域、惯习、资本等核心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布迪厄理论对社会科学的贡献,包括它如何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来审视社会问题,以及它如何推动社会科学的跨学科发展。

本文将对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进行客观评价,探讨其理论优势与局限性,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精髓,并引导读者运用这一理论去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

二、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概述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是一个全面且深刻的社会科学框架,它试图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结构和动力。

布迪厄特别关注社会不平等和权力关系,他的理论旨在揭示这些不平等和权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构造、维持和再生产。

在布迪厄的理论中,社会实践被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行动者(agents)与他们的社会环境之间进行不断的互动和交换。

这些行动者不仅仅是理性的决策者,而是受到他们的习惯、直觉、情感、以及社会结构和历史条件的深刻影响。

社会实践因此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其中行动者试图通过他们的行动来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但同时也被他们的社会地位所限制。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field)和“习性”(habitus)这两个核心概念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实践。

场域是一个由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构成的网络,它规定了行动者可能的行动范围和策略。

场域、惯习与实践活动的“双向模糊关系”——关于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

场域、惯习与实践活动的“双向模糊关系”——关于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

场域 、 惯习与实践活动的“ 双向模糊关系 ”— — —关于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 董晋骞要〕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是建立在超越传统实体思维 、 主张关系思维、 超越二分对立的传 统哲学观念、 树立客观化和生成性的实践观念的基础上的 。

他认为, 行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惯习活动, 是在场 〔摘 域中才发生的。

实践活动表现的是人的客观化的实践关系, 是与理论关系相对应的 。

实践活动具有两可性和模 而实践活动理论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 糊性的特征。

布迪厄立志要建构一门名副其实的关于人类实践的科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布迪厄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 。

〔关键词〕布迪厄; 实践活动; 惯习; 场域; 历史客观化 〔作者简介〕董晋骞, 1959 年生, 哲学博士,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编审( 辽宁 沈阳 110036 ) 。

〔中图分类号〕B565.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6198( 2013) 04 - 0025 - 04一布迪厄认为, 实践活动是在场域中发生的。

按 照布迪厄的观念, 所谓场域( field) 是由附着于一些 资本权力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 。

关系群形成 系构成的。

首先, 场域是“关系群 ” 系列或系统, 这些系统的关系既是客观化了的, 也 是历史发展而来的, 他们存在于社会空间的各种位 而制约这些关系的则是权力 ( 政治权力、 置之间, 经济权力 ) 或资本 ( 社会 资 本、 经 济 资 本、 文化资 本) 。

因此, 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不同于梅洛 · 庞蒂 “场” , 前者是一个专业学术概念, 后者只是 所说的 单纯指橄榄球场。

布迪厄的场域及其社会空间实 际上是与传统哲学所说的社会概念相对抗的概念 : 布迪厄不认为社会像传统理论和一般马克思主义 理论所武断的那样: 社会是各种系统和各方面功能 围绕核心所构成的总体, 整个社会有一个总体逻辑 和总体规划。

学术研究中的布迪厄实践理论方法

学术研究中的布迪厄实践理论方法

学术研究中的布迪厄实践理论方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布迪厄实践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布迪厄实践理论是一种关注社会实践的哲学框架,强调实践的内在逻辑、行动者的动机和情境因素在决定实践中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布迪厄实践理论的主要观点,并阐述如何将其应用于学术研究中。

一、引言学术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然而,传统的学术研究方法往往侧重于对客观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而忽视了实践的动态性和情境性。

布迪厄实践理论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强调实践的内在逻辑、行动者的动机和情境因素在决定实践中的作用。

二、布迪厄实践理论的主要观点1.实践的内在逻辑:布迪厄认为,实践是由行动者的动机、能力、知识和经验等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内在逻辑。

这种逻辑决定了实践的性质、方向和结果。

2.行动者的动机:行动者的动机是决定其行为的重要因素。

行动者的动机可以来自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权力的渴望、对认同的追求等。

这些动机会影响行动者的行为选择和行为结果。

3.情境因素:情境因素是指影响实践的各种外部条件,包括社会结构、制度、文化等因素。

情境因素可以影响行动者的动机和行为选择,从而影响实践的结果。

三、布迪厄实践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1.深入理解实践:在学术研究中,应深入了解所研究的实践,包括实践的内在逻辑、行动者的动机和情境因素。

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关注行动者:在学术研究中,应关注行动者的动机和经验,理解他们的信念、价值观、能力等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

通过与行动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主观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实践的性质和结果。

3.重视情境因素:在学术研究中,应重视情境因素对实践的影响。

通过对社会结构、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分析,理解它们如何影响行动者的动机和行为选择。

通过比较不同情境下的实践,发现情境因素对实践结果的影响规律。

第五讲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第五讲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一、实践、惯习和场域
1、实践理论(Praxeology)
实践既是自由的又是受限制的。实践既非全然有 意识也非全然无意识。它植根于连续不断的习得 过程。其特点是: (1)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同时还有暂存性。 (2)具有模糊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3)策略性。
2、惯习(habitus)
惯习是一种内化的、具体化的社会结构,是人们对社会 世界的结构进行内化的产物。是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 一种主观精神结构,其表现形式为知觉、评判和行动的 各种身心图式。其包括: (1)从微观上看,惯习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2)从经验上看,惯习是人们的实践; (3)从感知上看,它具有一种发生性的分类功能,这种 功能也是植根于实践之中的。
其次,反思有利于推动科学进步和知识增长。
再次,反思有利于科学而独立地建构起自己的研 究对象。
最后,反思有利于消除幻觉,使知识分子获得更 大的自由。
4、反思社会学的启示
第一,反思社会学的理论自觉要求研究者不仅对 理论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入的理解,而且对理论 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谱系学”具有批判性 的把握。第二,反思社会学家自身所处的生存条 件和社会境况现状实在令人难以愉悦。第三,社 会学的学术场域中存在的大量失范现象一时还难 以改观。第四,受常识性知识的影响,社会学家 的科学惯习令人担忧。
从反思的目的来看,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不是要 破坏社会学的认识论保障,而是要巩固它,不是 要削弱它的客观性,而是要扩大社会科学知识的 范围,增强它的可靠性。正是这一目标使布迪厄 主张的反思性与现象学的、文本的和其它后现代 的形式的反思性分道扬镳了。
3、反思社会学的作用
首先,反思有利于增强社会学科学的自主性。
谢谢!
断改变着行动场域)。

《布迪厄之实践理论》课件

《布迪厄之实践理论》课件

习,在一定的社会场域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约条件的客
观环境和结构中,不断的同时创造和建构自身以及生活在其
中的社会。我们可以理解为:行动者在一定的场域中凭借各
自拥有的资本,在特定的惯习指导下,为提高自己在场域中 的位置以及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所采取的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被誉为法国的“精英大学”, 建于1794年,现在的学校由建立于1794年的巴黎高 等师范学院和建立于1881年的巴黎女子高等师范学 校于1985年合并而成,目前拥有6个人文科学学院 和6个自然科学学院。共计有10位来自物理、化学、 经济学、文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奖 (Field Medals,数学”诺贝尔奖“)得主出自巴 黎高师。
布 迪 厄 之
实 践 理 论
报 告 大 纲
一、作者简介
二、总述实践理论
三、分述场域、惯习及资本内涵及其
关系 四、对“实践理论”的不同看法
一、作者简介
皮埃尔·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 (1930——2002) 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 学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
· 1951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习,在一定的社会场域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约条件的客
观环境和结构中,不断的同时创造和建构自身以及生活在其 中的社会。我们可以理解为:行动者在一定的场域中凭借各
自拥有的资本,在特定的惯习指导下,为提高自己在场域中
的位置以及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所采取的活动。
实践理论的概括
生活在社会空间中的行动者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来 确定其社会位置的,他们凭借各自拥有的特定资本和特定惯
富和发展,使我们深化了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认识。

《2024年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分析》范文

《2024年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分析》范文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本文以布迪厄实践理论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本质和过程,试图解析其发展机制,以期望对当前及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二、布迪厄实践理论简介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主张从个体的社会实践中去理解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

该理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动态性和互动性,特别关注了社会位置、权力关系和文化资本在知识生产中的影响。

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独特性和内在规律。

三、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特殊性1. 实践性与应用性: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与普通教育知识生产相比,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它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更接近于现实社会和职业需求。

2. 情境性: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是在特定职业情境中进行的,它需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反映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

3. 多元参与性:职业教育知识生产需要行业、企业、学校、教师等多方参与,形成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机制。

四、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分析1. 社会位置与知识生产:不同社会位置的人在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在知识生产中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权力关系,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知识生产的走向和结果。

2. 文化资本与知识传播:文化资本在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积累的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个体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进而影响其在职业领域的发展。

3. 实践与反思: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反思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学生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向。

五、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机制与路径1. 机制: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机制包括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评价机制。

动力机制主要来自社会需求、行业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互动机制强调各方参与者的合作与交流;评价机制则是对知识生产过程和结果的评估与反馈。

第五讲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第五讲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场域的总体特征
• 第一,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 如经济场域、艺术场域、宗教场域。 • 第二,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 如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等。 • 第三,场域是一个充满争斗的空间。场域 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各种策略来保证 或改善其在场域中的位置。
场域变化的原动力
• 社会资本是场域变化的原动力,同时社会资本也 不能离开特定的场域。“只有在与一个场域的关 系中,一种资本才得以存在并且发挥作用”。 • 一方面,只有在场域中才有社会资本,只有在场 域中社会资本才能发挥支配力量。 • 另一方面,场域是关系网,而只有凭借各种社会 资本才能占据场域中的不同位置,才能形成不同 位置间的关系,场域这个关系网才能存在。
第五讲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一、学术历程
• 1949年考入巴黎高师,学习哲学,结识福柯、德里达等人。 • 1956年应征入伍,到阿尔及利亚服役,开始思考阿尔及利亚社 会问题,认识到一个思想家如果像德国古典哲学家那样停留在 精神理念的玄思中,给出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则无 法解决那些困扰人们生活的实际问题,从而转向社会学研究。 • 1958年发表《阿尔及利亚社会学》。 • 1960年回法国,在巴黎大学工作,旁听列维·斯特劳斯在法兰 西学院的人类学课程,曾任雷蒙·阿隆的助手。 • 1964年-1968年任法国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跻身上层学术界。 • 1968年开始担任欧洲社会学中心主任,此后一直保持着法国社 会学界领袖人物之一的角色。 • 1982年获任法兰西学院唯一的社会学教授职位。 • 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院颁发的赫胥黎奖章。
基础原则就存在于这种区别之中。支配取决于形势、 资源和行动者的策略。
● 某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是支配者,当他进入新的领
域就变成了被支配者。这种角色转换或地位差距, 来自于两个不同领域间的分化对照。这些领域被布 迪厄称为场域。

社会学家

社会学家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是当今社会学界炙手可热的大师。

作为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学术活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笔者认为,要理解布迪厄实践理论应该注意这样的一条线索即布迪厄寻找新的理念框架来解释结构与人的关系,力求在结构与人的行动之间寻求可以互通的中介,他通过场域(field)、惯习(habti-us)这两个概念连同各种各样的资本(capital)来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继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实践理论。

其次就是对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理解。

(1)惯习和场域何谓惯习?布迪厄说,条件制约与特定的一类生存条件相结合,生成习性(habitus)。

习性是持久的、可转换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是一些有结构的结构,倾向于作为促进结构化的结构发挥作用,……。

惯习使人们可以“即兴”运用多种策略以应付生活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情境。

惯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惯习同客观条件的长期浸润密不可分。

它是由客观条件包含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自由和必然、方便和禁忌所持久地灌输的,产生一些客观上相容的、可以说预先适应这些条件的的行为倾向。

其次,惯习具有历史性和共时性。

惯习是历史产物,是既往客观条件和经验在行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存在,同时又是现时客观条件和情境在行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存在。

第三,惯习具有生成能力。

虽然惯习是历史和现实的客观条件的体现和存在,但是它可以生产很多“意料之外”的结果。

正是这一点使得外在力量能以一种非机械决定论的方式在行动者身上起作用,使得行动体现出自由度和创造性。

这也是外在性的内在化过程。

何谓场域?布迪厄认为,从分析的角度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惯习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

正是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specific profit)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situs),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

《2024年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分析》范文

《2024年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分析》范文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知识生产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旨在运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进行研究,以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布迪厄实践理论概述布迪厄实践理论强调社会实践的个体性和历史性,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通过符号、语言等手段进行意义的生产和交流的过程。

在知识生产领域,布迪厄认为知识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实践活动不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因此,本文将运用这一理论,探讨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机制和特点。

三、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机制1. 职业教育的知识生产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社会文化环境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价值观念,影响着知识生产的方向和内容。

2.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是个体和群体共同参与的过程。

教师、学生、企业等不同主体在职业教育实践中,通过交流、合作、实践等方式共同参与知识生产。

3.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知识生产需要紧密结合实际需求,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分析1.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符号性和语言性。

在职业教育中,知识是通过符号和语言进行传递和交流的。

教师通过语言、文字等符号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则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符号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2.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受到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方向。

3.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需要紧密结合实际需求,注重实践和应用。

同时,创新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重要特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资本
●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网络资源,其中的每一个成 员都可受益,但受益程度要依个人实践能力大小 而定。
● 社会成员在网络关系中获得收益要远大于他个 人拥有的资本。他越进入、利用网络资源,他的 收益越多,他也会因此去进一步开发、拓展、维
护他所占有的网络资源或社会资本。
各种资本的转换
●各种资本可以相互转换,彼此之间具有可兑换性
实践逻辑的模糊性
• 布迪厄论述的实践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面 对各种具体的行为,如婚姻行为、交往行为等, 既不能象非理性主义者那样把实践解释成完全由 本能支配的反逻辑过程,也不能象传统哲学把人 类历史解释为在绝对理性支配下展开的合逻辑实 践,也反对亚当斯密等人把人的经济行为解释为 清楚自觉的理性行动。 • 布迪厄提出“实践的模糊逻辑”,因为严格合逻 辑的、理性化的社会过程是不存在的,具体的、 活生生的人,乃是凭借着直觉的模糊感受生活在 社会之中。
基础原则就存在于这种区别之中。支配取决于形势、 资源和行动者的策略。
● 某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是支配者,当他进入新的领
域就变成了被支配者。这种角色转换或地位差距, 来自于两个不同领域间的分化对照。这些领域被布 迪厄称为场域。
场域 (field)
●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
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已翻译为中文的著作:
• • • • • • • • • • • • • 《实践与反思》(与华康德合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发生和结构》,中央编译2001。 《遏止野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 《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1997。 《男性统治》,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 《继承人》,商务印书馆2002。 《再生产》,商务印书馆2002。 《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 《单身者舞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帕斯卡尔式的沉思》,三联书店,2009。
五、实践的逻辑
布迪厄指出,所谓实践的标志就是‘合乎逻 辑的’,它具有某种自身的逻辑却不把一般意义 上的逻辑当成自己的准则。客观主义把行动理解 成‘没有行动者’的机械反应。主观主义则把行 动描绘成某种自觉的意图的可以盘算、苦心追求, 描绘呈某种良知自觉之心,通过理性的盘算,自 由地筹划着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使自己的效用 最大化。我们一开始就想摆脱这两种思路,以便 说明在最细微、最平凡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那些 实践行动,比如各种仪式、婚姻选择、日常生活 中的世俗经济行为等”
场域的总体特征
• 第一,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 如经济场域、艺术场域、宗教场域。 • 第二,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 如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等。 • 第三,场域是一个充满争斗的空间。场域 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各种策略来保证 或改善其在场域中的位置。
场域变化的原动力
• 社会资本是场域变化的原动力,同时社会资本也 不能离开特定的场域。“只有在与一个场域的关 系中,一种资本才得以存在并且发挥作用”。 • 一方面,只有在场域中才有社会资本,只有在场 域中社会资本才能发挥支配力量。 • 另一方面,场域是关系网,而只有凭借各种社会 资本才能占据场域中的不同位置,才能形成不同 位置间的关系,场域这个关系网才能存在。
场域的含义
• 场域是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 • 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 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 • 这些社会小世界是具有自身逻辑的客观关 系的空间,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 • “根据场域原则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 度进行思考”,场域结构和运动过程都是 以关系为本质特征而存在的。
四、场域中的资本
何为资本?
• 布迪厄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本是一个在特定的场域里有效的 资源。资本体现了一种积累形成的劳动,这种劳 动以物化和身体化形式积累下来。资本具有一种 生成性,总是意味着一种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 • 通过具体的、个别的劳动,行动者或社会团体占 据了某种位置及位置上的资源,并通过个别的具 体的劳动,资源被带入社会,引入实践中,资源 转变成实践的根据、场域运动的能量,资源就变 成资本。
关系主义方法论
• 目的:超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 的对立。 • 立论:“存在的就是关系的”。 • 意义:从过分关注社会事实,转移到 对关系及其维持和再生产的关注,超 越二元对立。
三、场域的结构
前提
● 社会是一个支配关系被隐藏起来的分化空间,隐
藏的原因是支配关系被每个个体深层内化。
● 任何社会中都有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社会组织的
第五讲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一、学术历程
• 1949年考入巴黎高师,学习哲学,结识福柯、德里达等人。 • 1956年应征入伍,到阿尔及利亚服役,开始思考阿尔及利亚社 会问题,认识到一个思想家如果像德国古典哲学家那样停留在 精神理念的玄思中,给出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则无 法解决那些困扰人们生活的实际问题,从而转向社会学研究。 • 1958年发表《阿尔及利亚社会学》。 • 1960年回法国,在巴黎大学工作,旁听列维·斯特劳斯在法兰 西学院的人类学课程,曾任雷蒙·阿隆的助手。 • 1964年-1968年任法国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跻身上层学术界。 • 1968年开始担任欧洲社会学中心主任,此后一直保持着法国社 会学界领袖人物之一的角色。 • 1982年获任法兰西学院唯一的社会学教授职位。 • 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院颁发的赫胥黎奖章。
• 布迪厄认为,古典社会学也谈论关系,但并不一 定是社会关系,而是指个人互动和个人意愿交流 的自然关系,而不能在主观意识同客观社会条件 的联系中把握各种社会关系,造成这种结果的根 本原因在于古典社会学用主观、客观二元对立的 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释世界。 • 布迪厄提出一种“关系”视角,即关系主义方法 论,在此基础上力图超越社会学长期以来根深蒂 固的二元对立。
• 在社会生活中,真正作为现实性而存在的一定是 各种社会关系,离开社会关系的各种因素只能是 观念中的抽象,只有在各种关系中发生复杂社会 联系的社会因素,才是真实的现实存在。 •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或者说社会学研究的各种 关系,一定是社会的关系,而不是个人之间的主 观性意识联系,而是向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是 离开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不论人们是否意 识到,或是否承认它,都实际存在的社会客观性。
场域的一般特点
• 场域对影响社会行动者及其实践的外在力量有自主 的形塑机制。 • 场域表现为不同类型与不同形式,各种场域都是在 特定的社会结构或阶级结构中存在的,都具有某种 特殊的利益要求和政治作用。 • 场域是人的活动结成的关系或发生的场所,离不开 人及其活动而存在,但场域作为关系的系统,一经 形成就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它不可还原为个人的 心理与个人的行为,它一定是社会层面上的现象。 虽然场域不能还原为个人心理与个人行为,但参与 制约着个人心理、个人行为及个人的地位和作用等。
构型(configuration )
• 尽管不同位置、不同社会成员有其自身的能力, 但在场域中,这些能力要经过场域结构调整之后 才能发挥作用。 • 构型说明场域具有能动性,它可以用自身的特殊 结构重新构造各种进入其中的关系或力量。 • 场域的构型表明它有自身的运动逻辑,它可以通 过调整各种要素的功能,从而使自身获得特定的 结构与秩序。
当然还有社会学,哲学。
二、关系主义方法论
“关系”视角
• 无论是以“社会”为中心,还是以“个人” 为对象,都是一种实体主义,一种机械视 角,这是古典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 布迪厄认为,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世界, 本质上就是各种社会关系。 • 社会学的概念以及由概念联系而成的各种 理论,实质上是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概括。
●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追问社会现象的深层
底蕴的同时,热切关注社会现象本身 。
● 研究兴趣广泛,如农民生活、工人失业、学校教
育、法律诉讼、宗教信仰、阶级冲突、党派斗争, 甚至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居民住房等。
● 思想综合多种学术资源:马克思主义,现象学,
解释学,实证主义,结构主义,人类学,政治学,
社会资本
● 社会资本是一种从中可以获得某种资源的持续 性社会网络关系。 ● 社会资本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关系,不是亲朋 关系,而是工作关系、组织关系。 ● 当社会网络被行动者利用时,它能以某种能量 或资源发挥作用,此时它是现实的社会资本;如 果社会网络未被利用,它仅仅是静态的网络关系, 是潜在的社会资本。
● 是一些相对均质、自主、有合适社会功能的小世
界,如艺术场域、新闻场域、大学场域等。
● 包括三个关键词:网络(network)、位置
(position)、构型(configuration)。
网络(network)
●场域是各种形式的社会网络,这是从网络结构理 论借用的概念。 ●人类社会的不同层面,都是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网,也即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互动交往形成的关 联形式。 ●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联接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 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虽然场域中包括社会行 动者、机构、制度和规则等因素,但场域的本质 是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所以场域是各种形 式的社会网络。
和“兑换率”。
●经济资本是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形成发展的根源。
●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又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经
济资本。
场域与资本的关系
(1)特定的场域是由特定的资本类型构成的,也就 是说,不同的资本类型构成了不同的场域,但这 不意味着某一场域当中只有某一种资本类型,而 是指主要的资本类型决定着场域的性质,在其中 各种资本类型都是存在的,只是其作用的力量不 同而已。 (2)资本是和某一位置相关联的,场域中一定的位 置决定着一定的资本。场域的结构也就是由资本 的类型以及资本的相对数量所决定的。因此,改 变资本的类型和相对数量,也就意味着在改变场 域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