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材料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作文。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这句谚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提示写好此题,首先要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含意。材料的主要信息就是两句话,一句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句是“世界为我而造”。“我只是一颗尘埃”,是说自己渺小,要以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世界为我而造”,是说自己的伟大,“我”能够主宰世界。这两句话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很强,写作的范围较广。综合两方面的意思,可以得出:人需要自信,但更需要谦卑和有所敬畏,而谦卑和有所敬畏的人,常常更有自信。写作时,必须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阐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立意一:自信与谦卑
重点论述一个人既要自信,又要具有谦卑的品格,自信让人更好地走向世界、创造世界,谦卑让人成就美好的心灵。
立意二:渺小与伟大
一个人在宇宙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十分渺小的,渺小得如一颗尘埃,但又是伟大的,可以创造最伟大的事业。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立意三:认识自己
犹太人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目的是告诫自己要正确认识自我,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占领人生的制高点。
立意四:心态与人生
心态决定人生的成败。良好的心态是人生与事业成功的保障,而消极的心态往往导致人生的失败。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要拥有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材料一:聪明的钓者,钓上来一只螃蟹,往往会盖住钓篓子盖子。钓上来第二只、第三只,就用不着盖盖子了。原来当有两只及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拥去。而竹篓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螃蟹通过。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
材料二:古代日本渔民,打捞的鲇鱼很快就会死去,后来他们发现放上一群沙丁鱼在里面,鲇鱼被活泼好动的沙丁鱼一搅,有了危机感而奋力游动,从而避免了由于窒息而亡。
提示两则材料,均围绕垂钓展开。第一则材料中的螃蟹只知道竞争,结果害了自己;第二则材料中的沙丁鱼和鲇鱼彼此合作而保住了鲇鱼的性命。立意时,我们可以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从合作与竞争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这个话题素材丰富,构思立意的选择性极大,有利于考生写出个性文和才情文。此外,此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可以联系起来。面对激烈的升学与就业的竞争压力,或许合作可以造就双赢。当然,失去了竞争的一团和气,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材料对我们的人生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作文。
小和尚问师父:“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师父笑问:“你说呢?”小和尚说出孤独、误解、绝望等十几个答案,师父都说不对。最后,师父告诉他:“人最害怕的是自己,你刚才所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都是人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人生的许多悲剧,都从害怕自己开始。
提示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生命,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旅途中,每个人真正的对手都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也是自己。清醒地认识内心世界恐惧、懦弱、孤独的影子,并且战胜它们,就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汪国真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我们无法改变风向,但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至少可以调整心态。毕竟,强者的内心无比坚毅、无比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角度一:可以从“强大内心,端正心态”的角度立意。审读材料,小和尚最怕的正是自我内心的影子。端正心态,让自己变得强大,便能去除内心灰暗的影子,战胜自己,从而避免人生的诸多“悲剧”。
角度二:可以从“走出‘心影’,摆渡生命”的角度立意。“人最害怕的是自己。”克制自我,走出“心影”;摆渡生命,成就辉煌。也许,你在“心影”中感受到了美之所在;也许,你在惧怕中顿悟了生命之真谛;也许,你在直面内心的忧惧中迈向了事业的巅峰。
角度三:可从“孤独也有正能量”的角度立意,直面孤独,在孤独中集中精神,思考人生、社会的问题,孤独便会生出智慧,进而成为一种境界。
角度四:从“心影”的危害角度立意。谈“心影”对人心灵、精神的伤害及导致的结果,由此引起人们的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作文。
小镇里住着一位先知。当异乡人来到先知的住处时,已是入夜时分,门开着。他叫唤两声,无人答应,就自行进入。
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一盏点燃的煤油灯,就摆在离门口不远处的一张大桌子上,但桌边却空无一人。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慢慢适应屋内的明暗后,异乡人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对着烛光看书。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了意,疑惑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暗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下,反而在这里看书呢?”
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地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①先知角度先知之所以弃较亮的煤油灯而使用光线暗淡的蜡烛,是因为他不愿放弃自
己坚守的一种操守,一种追求,那一盏微弱的烛光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同执著、信念、坚守等话题如出一辙,只是侧重点应该放在对一种心灵纯净、灵魂自由坚守上更加贴题。
②飞蛾角度它是作为干扰先知的对立面出现的,应该是世俗的载体,是一种诱惑人们
心灵走向崇高反面的力量。先知对付它的方式是任它追逐它的所好,不为诱惑所动。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可以是人与人的追求是不同的,世俗之人有他们的快乐,高尚之人有自己的准则,这就是世界多样性的写照。我们不可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独守心灵的净土。
③灯光角度灯光本身并没有错对之分,区别在于人们对它的感受和好恶不同而已。光
彩熠熠固然美丽,光线微弱未必不好,关键是在什么外在条件下去审视。先知对灼灼之光并不偏爱,因为它过于热闹;而飞蛾对灼灼之光情有独钟,因为那是它的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仍然可以回到人们,回到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回到人们的生活观,甚至是人生观的分析判断上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半‛,相对于完整而言,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相对于传统而言,是一种失落的缺憾,例如,‚半途而废‛,‚半壁江山‛等。但是,‚半‛,往往又是一种美妙的境界,例如,‚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一种羞涩、朦胧之美,‚行百里者半九十‛赞扬一种坚持、执着之美,‚事半功倍‛展示一种技巧、功力之美……生活中,因‚半‛而产生的美非常多,请你展开想象和联想,说说你所发现的生活中的‚半‛之美。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这道试题,是典型的哲理思辨类作文命题,符合近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具有较强的哲学内涵。命题者力图引领考生跳出传统的审美视角,对‚半‛的审美价值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种命题意向,对培养考生辩证的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受传统的审美观念的影响,考生普遍对‚半‛的缺憾印象较深,而对‚半‛的美学价值知之甚少,因此思路一时难以畅通。破解此症的技巧是:充分利用材料中所列举的‚半‛之美的实例,沿着这一思路向自然和社会领域拓展思维,‚半‛之美就会纷至沓来;如果思路仍然堵塞,可以‚急中生智‛,干脆就拿材料中的示例做文章,具体解说那些‚半‛美在何处,有何哲理,这样写,也基本符合要求。
【写作指导】这道作文题富有哲理,闪烁着思辨的光彩,而且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倘能用‚半‛所蕴含的哲理指导自己的人生,将受益匪浅。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说说你所发现的生活中的‘半’之美‛这一限制条件。如果审题不严,就会有跑题的风险。行文时,要么只写‚半‛之美,对‚半‛之丑只字不提;要么以美为主,以丑为宾,千万不可平分秋色,更不可喧宾夺主。对于‚半‛之美,考生大多比较生疏,如能充分利用材料中示例的引导作用,展开想象和联想,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半‛之美,几乎随处可见,列举难以穷尽。思路畅通后,要精心选材,可集中笔墨专写一种‚半‛之美,对自己体验最深的事理尽情阐述;也可展开笔墨写多种‚半‛之美,通过多角度的论述使‚半‛之美多姿多彩。不论写‚一种‛还是写‚多种‛,都要把其蕴含的哲理揭示出来,这样才符合哲理思辨类文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