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写作技巧】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6方法(附3篇精析版模拟范文)

【写作技巧】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6方法(附3篇精析版模拟范文)

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6方法(附3篇精析版模拟范文)概述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总给人以深刻感、新颖感。

找到题目或材料中的"关系",是达成文章思辨性的逻辑基础。

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

找到"关系"就可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是实现思辨的重要因素。

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

找到"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

人和事物是具有复杂性的、多样性的、又是具有可能性的,这就为我们实现思辨性的目标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是无处不在的。

联系就是"关系"。

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任何题目或材料都可以找到"关系",从而写出思辨性作文,以获得青睐。

那么,怎样找到"关系"呢?技法指津1找出关键词例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

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

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在生长了,没精打采,枝蔫叶稀。

是缺少阳光吗?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

是氧气不足吗?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

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子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

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这则材料有很强的对比性,这是材料的特征。

绿萝在没有水中石子的情形下,“枝蔫叶稀”,有了则“枝繁叶茂”。

分析一下原因,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依托”,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知道,材料无论是写动物,还是写植物,其实都是暗指人,要求我们写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那么,人有依托和没有依托会怎样?题意豁然开朗。

2找到“角度”例1:在审题立意时,分析作文“材料”,找到矛盾的双方,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破解矛盾,揭示其意义,从而达到准确立意的目的。

关系立意法就是从内在关系辨析题旨,挖掘材料的内在意义和实质。

审题步骤1.读题,找出“材料”中涉及到的人物、事物,即立意的角度。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课件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课件
阅读下面的材料,精准立意。古人云:“修身,同道相益;事国,同心共济。”亦有人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两句都在强调“同”的重要作用,“同”是志同道合、同心同德,是成人成事、富民强国的重要保证。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和”是指每个人既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又能够和睦相处、和谐共生,这不仅是人际交往的智慧,是万事万物共存共生之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境界,历久弥新,永放光芒。同:和:看似对立,互补统一:
既要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
保持一致,保持一心。
保持个性,保持不同。//和睦、和谐
和,指不同,异中有同,不同因“同”而和谐。不同的个性,共同的目标,和谐共生。觉醒年代中不同个性的人,为了相同的目标——拯救中国 而相聚在一起。当今时代不同个性的人,为了相同的目标——复兴中华 而奋斗在一起。教室里不同个性的同学,为了共同的目标——理想大学 而相互支持。同,指相同,同中有异,虽异,却和谐。相同的德行,不同的性格。同样都是忠君为国,不同的忠臣良将却呈现了不同的性格:邹忌讽齐王,婉转有致;魏征谏太宗十思,循循善诱;比干劝谏,坚定执着,不惜生命。相同的目的,不同的做法。同样都是为了解救水深火热中的国家,为了这相同的目标,人们采取不同的做法,有的人凭靠职权为民请命,有的以笔作枪针砭时弊,有的聚众演讲开启民智,有的举兵起义勇于抗争。
成功既要抓住机遇,更要拒绝诱惑。
1.审题不准确,偏离题意,是这次作文最大的通病,也是最大的失分点。(1)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忽略写作要求,仅选取材料、写作任务或写作要求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2)未能准确全面理解材料内容和含意,断章取义只抓住材料的某个关键词甚至撇开材料另起炉灶,没有涉及“有益”与“无益”来写作,(3)只阐述对“有益”与“无益”的权衡取舍,未能涉及国家、时代、人民的要求,也没谈到青少年的人生规划。2.结构混乱,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谨。在行文中体现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思考,但观点不够集中鲜明,不能基于关键词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二元思辨,感悟不够深刻,层次不分明,逻辑混乱,有拼凑之感。3.大段抄袭作文材料、现代文、文言文阅读材料、语言运用语段,想蒙混过关,也充分暴露出学生阅读积累的匮乏。4.内容单薄,素材匮乏,所举的例子啰嗦冗长,有的甚至一个例从开头讲到结尾,成了“四不像”作文。5.语言干枯、乏味,字数不够,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涂抹严重。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写作指导2: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指津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写作指导2: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指津

2024届高考语文思辨性作文写作指导2: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指津概述所谓思辨型材料作文,是指这样的一类材料作文:该作文题中的材料所列举的对象、话题、认知、观点或者做法往往是相反或相对的,但又都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我们把这种具有较强思辨性的材料作文称之为思辨型材料作文。

应该说,思辨型材料作文侧重于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符合当下国内重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大趋势,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同时,思辨型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的立意切入点不是唯一的,是灵活而开放的,考生不容易偏题,只要稍有点理解能力的人都能谈一谈,都能拿到一个保险的分数。

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老师认同度高,学生也很喜欢写。

但是,正是因为思辨型材料作文没有审题方面的难度,因此它对考生写作水平的要求就高了,也就是说,考生想要拿高分也不容易,你得好好构思构思,写出点深度(体现出你的思辨能力)。

思辨型材料作文是最能拉开考生写作水平、拉大写作分差的作文题,因此它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思考:这些成语体现了怎样的辨证思维?1.水能载跑,亦能覆舟。

矛盾的对立统一性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3.三上每河东,三十年河西。

发展的眼光看问题4.聚沙成塔、集腋成装、积羽成舟——量变严生质变高考议论文与辨证思维2021年高考作文文题:[2021·新高考全国I卷]体育之效与强弱之变。

[2021·新II卷]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2021·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为主题。

[2021电全国乙卷]“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主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2021·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为主题。

[2021·浙江卷]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络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2021·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2021年全面开花:二元思辨,三元思辨。

2024高考精选4篇思辨性材料作文范文+审题立意

2024高考精选4篇思辨性材料作文范文+审题立意

2024高考精选4篇思辨性材料作文范文+审题立意1.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存基础上的美好生活。

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例文】践行真善美,求索真境界自古以来,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探求从未停歇。

贤哲智士、世间学者,倾尽聪慧智量,历遍千辛万苦,旨在描摹出生命价值的底蕴。

然而,无论过去、未来,生命的价值,都不仅停留在追求个人的生存及发展层面,而始终凌驾于自身之上,始终在于对真、善、美的无穷探寻、无尽求索。

探索真理为生命之本。

探索真理是科学、技术、社会等各领域进步和创新的基础,是人类智慧的永恒主题,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对未知的渴望,反映了我们追求真实、理性、公正的内在需求,还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和有道德的决策,让我们对世界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能始终保持好奇心,承认并接受世界的复杂性,提取出一种对深入理解世界和自我、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的渴望。

追求善行为生命之魂。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理论中,“自我实现”与“超越”是作为最高级别的增长需求而存在的。

当满足了个体生命的基本需求之后,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为人谋福、替人着想等美好的精神品质就会出现,人性中的光明与温暖便如火烛般照耀着身边每一寸空间。

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点滴善意,八方汇聚,最后形成匡扶正义、人心向正、积善成流的社会正能量,不仅能够闪现生命的光辉,更能传递生命的意义、书写生命的价值。

追寻美好为生命之色。

生命如一场无尽的寻宝之旅,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发现散落的奇珍。

壮丽河山、名胜景观、华美建筑、艺术珍品固然可谓大美无言,生活中的点滴温情、细微体贴、平凡劳动也尽显至美无华的风采。

追寻美的形象,让我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让生命本身充满了收获和喜悦;追寻美的品质,让我们的生命境界得以完善,让生命过程闪耀着高尚与纯真。

生命价值,绝不仅在于生存及发展,乃在于探索真理、追求善行、寻找美好。

思辨性作文训练教学提纲

思辨性作文训练教学提纲

思辨性作文训练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备考:思辨性作文训练专题1、高考真题体验(2018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做出一个令他五内俱焚的决定。

当时盟军已经破译了德军的绝密通信密码,并由此得知德军下一个空袭目标是英国的一个城市考文垂。

但是,一旦通知这个城市做出任何非正常疏散和防备都将引起德军的警觉,使破译密码之事暴露,从而丧失进一步了解德军重大秘密的机会。

所以丘吉尔反复权衡,最后下令不对这个城市作任何非正常的提醒。

结果考文垂在这次空袭中一半被焚毁,上千人丧生。

然而通过这个密码,盟军了解到德军几次重大战役中兵力部署情况,制订了正确的反应战略,取得了重大军事胜利。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舍与得;牺牲局部与顾全整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立意须体现出思辨性,如只选取单一角度酌情扣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

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

但有位大科学家却不以为然。

他表示尊敬这位物理学家,但却不能容忍这样的做法,这就好比寻找一块木板最薄的地方,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了许多孔。

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地方磨砺,才能取到火种。

但是也有人说,一辈子钻“最厚的地方”,不如多钻几处“最薄的地方”,那样更有成就感。

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1.“最厚的地方”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人生总有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53张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53张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 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 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 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 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 800字。5,不得抄袭。
无成。另一则材料则强调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两则材料的观点从某种角度 看都是正确的,但细思后发现两则材料又都有失偏颇,需要从辩证切入,进行 整体而又全面的审视。
整合后确定立意:兼听明辨方可成事。
思辨类作文的类型
3.辩证思考型: 就是对某个材料或某种认识、
观点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而应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深 入探究的作文。
2018年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
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
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
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
学生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深入挖掘,会发现每一个意想不到的偶然的“转折”背 后都存在着一种必然,这是历史的,客观的,必然的。平常的生活可能突现危机, 这是一种“转折”,危机中抓住转变的风口,积极应对,这何尝不是新的转折呢。 危机中有转机,困局中开新局,还能说我们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吗?这样, “转折”的思辨性就脱颖而出!

2023高考作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之思辨性材料

2023高考作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之思辨性材料

作文审题立意之思辨性材料何为思辨?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

人和事物是具有复杂性的、多样性的、又是具有可能性的,这就为我们实现思辨性的目标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材料往往是具有“争议性”的,这里的“争议性”就是指站在哪个角度看都有一定的道理。

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如新与旧,得与失,拙与巧等等。

审题时,找到题目或材料中的"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准确立意。

那么,怎样找到"关系"呢?如何思辨?1找出关键词思辨性材料往往有两个及以上的关键词,找出关键词才能正确立意。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三个关键词:本手、妙手、俗手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战国策》中有言:“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意思是一个人辩论的力量比九鼎还重,凭借三寸之舌能够胜过百万雄兵。

这里赞美了能言善辩的好处。

《论语》中有言:“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焉用佞!”意思是伶牙俐齿地与别人争辩会惹人厌恶,一个人为何要能言善辩呢?孔子的话肯定了讷言的好处。

有时候,不同古人的言论看似矛盾,但实则是他们在辩证地看待问题,这体现出他们独特的人文思想和精神特征,而这些思想在当代国家、民族、社会的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能言”和“讷言”有何个人的理解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详细描述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需要将材料中的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思考这些问 题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影响。同时,考生还需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从更广阔的 角度审视问题,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社会意义。通过联系实际和拓展思维,考生
的文章将更具现实意义和价值。
04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要 点
实例二: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
总结词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智能语音助手、自动驾驶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如 数据隐私、人工智能的道德和法律责任等问题。
实例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结词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
详细描述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 矛盾,但也可以实现平衡发展,如绿 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需要我 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特点
材料内容丰富多样
强调逻辑严密
思辨类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内容广 泛,涉及社会、文化、历史、科技等 多个领域,要求考生具备较为全面的 知识储备和视野。
思辨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论述时注 重逻辑严密,能够清晰地阐述观点, 并运用充分的论据支持自己的立场。
注重辩证思考
思辨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 时注重辩证思考,从多个角度分析问 题,并能够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解决方 案。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contents
目录
• 思辨类材料作文概述 •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立意技巧 •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要点 •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实例分析
01 思辨类材料作文概述
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定义
• 思辨类材料作文是一种基于材料展开思考、辨析和论述的作文 类型,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注重对材料的深入分析和逻辑思 考。

高考材料作文思辨性(材料作文教案)

高考材料作文思辨性(材料作文教案)

高考材料作文思辨性训练(材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材料作文的概念与特点2. 思辨性作文的审题与立意3. 思辨性作文的结构与论证4. 思辨性作文的语言表达与修辞5. 思辨性作文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思辨性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结构与论证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思辨性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思辨性作文能力。

4. 反馈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指导学生修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思辨性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构建合理的论证结构,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材料作文的概念与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思辨性作文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思辨性作文的审题与立意,让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3. 第三课时:讲解思辨性作文的结构与论证,让学生掌握论证方法与技巧。

4. 第四课时:讲解思辨性作文的语言表达与修辞,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观点。

5. 第五课时:分析优秀思辨性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

6. 第六课时: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7. 第七课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指导学生修改。

8. 第八课时:总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复习与巩固。

六、教学内容1. 思辨性作文的常见问题分析2. 修改方法与技巧3. 写作练习与点评4. 拓展阅读与借鉴5. 总结与复习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思辨性作文的常见问题,让学生了解并避免这些问题。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掌握修改方法与技巧。

3. 反馈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指导学生修改。

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 课件

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 课件

(1)围绕什么说——确定话题 精准:圈画关键词句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 ·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 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 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 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 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 ·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 平整墩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 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 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1)围绕什么说——确定话题 完整:梳理概括
中心话题:木匠、石匠在竞争 ①木匠的竞争观 :急于求成
②石匠的竞争观 :合作双赢 ✔
两个角度: 石匠?木匠?
(2)我要说什么——树立观点 1、在竞争中,不要急于求成 2、要有“双赢”的竞争智慧
多则材料
跑题原因:不完整读完,不进行梳理概括, 只看自己熟悉的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 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选择:热爱的行业。根植于热爱,是因
创造:在热爱的行业里想好创造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方向,是程。
未来:在实践行动上要看到开启未来的力量。开启力量,是果。
话题转化:如何看待选择、创造、未来的关系?
选择·创造·未来,三个概念,三元关系。这三元关系比较复杂。
【多个例子同时引用,篇幅会过长,不妨像上面的段落一样,采用“XXX就像(扣 材)XXX一样”的表述方式,把二者结合起来分析,这样既然可用材料引出论据,也可
节省篇幅。】
苍鹰有个本能,翅短的会刻苦地练习滑翔,颈弱的会拼命地 练习俯冲,腿瘦的会竭力地练习爪力,练就过硬的本领,成为 出手必获的捕猎能手。

高考语文复习-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思辨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课件

• [审题]
• 作文题材料列举了三种对待“得与失”的认识。这三句话具有内在的联系,讲 的是对待“得与失”的三种态度,也是三种人生“认知”。材料的关键词是“得 与失”“终点”“起点”“过程”。考生在体悟这段材料时,思考不能仅限于表 面,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发掘出关键词的深刻内涵。“终点”,侧重于结束、 盖棺定论、结果;“起点”,侧重于总结经验后继续前行,是面向未来,是新的 征程;“过程”,是重在享受、体味经历过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考生需要由此 及彼,联想与材料相关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去 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得与失”的选择,很多人在做 出选择后懊悔、无奈,但也有很多人能够正确权衡两者关系。积极的人生,应该 从得中看到失,从失中捕捉得,这样,才能让自己收获从容美好的人生。写作时, 考生可以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从中发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突出起 点、过程、终点的关系;可以设计“断、舍、离”的曲折情节,表现人生境域的 不断升华;可以选择时代热点,写大国崛起之用人理念;也可以定位人性人情, 写人与人赤诚相交,互相成绩……可以从多角度审问反思,表达具有个性化的观点 认识。
•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 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审题]
• 材料部分着眼于围棋、象棋和跳棋当中蕴含的智慧,要求考生写一篇作文 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围棋、象棋、跳棋,三类棋各有特点: 围棋棋子地位均等,重在谋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掠地为旨;象棋各 子自有规则,各按规则,各司其职,以取对方主帅为旨;跳棋多人参与,棋 子平等,需要彼此借力前行,以最快到达终点为旨。作文题以棋为喻,微言 大义。棋虽小,道则深,小中喻大,其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成功之道、立国 之道,耐人寻味。审题时可以某种棋为写作重点,也可以三种棋综合思考。

思辨色彩作文集锦(含审题、提纲)(一)

思辨色彩作文集锦(含审题、提纲)(一)

思辨色彩作文集锦(含审题、提纲)(一)常审题,列提纲,多思辨。

思辨色彩作文集锦(含审题、提纲)(一)作文一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届9月份九师联考)2020年疫情期间,武汉仅用时3天就新建了三所方舱医院,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

建好的方舱医院内,饮水机、洗漱台、淋浴间、移动厕所和空调、电视机、微波炉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满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wi-Fi、图书角,满足放松休闲、辅助治疗,也成为了方舱医院“标配”。

这些充分展示了人文关怀和“中国温度”。

“小慢慢”是普速列车的昵称。

这种列车大都在山区穿梭,速度不快,逢站必停,票价实惠,最低仅1元,如果进行简单的经济成本核算,显然是亏本的,但它大大降低了沿线人民的出行成本,是沿线百姓出行离不开的生命线、致富路。

在高铁快速普及的时代,“小慢慢”承载着沿线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人的“心头爱”,展示了发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以“速度与温度”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解析】这是一则多材料作文,主题显示的是关系型话题,充满了思辨色彩,要求行文时要进行辩证分析,逻辑性很强。

材料一:第一层写武汉快速建方舱,展现了“中国速度”;第二层写放舱内设备齐全;第三层写武汉方舱展示了“中国温度”。

整体概括:武汉快速建方舱,展示了“中国速度”,展示了“中国温度”。

材料二:第一层写“小慢慢”速度慢是沿线百姓的生命线、致富路;第二层写“小慢慢”慢步运用,展示了“中国温度”。

两个材料段合起来可概括为:快速展示了温度,慢速也展示了温度。

任务段:以“速度与温度”为主题,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主题已定,适合议论文,且是关系型思辨类作文,要注意行文的逻辑。

要求段:较为常规。

整体而言,材料段,第一层谈快速展示了温度,第二层谈慢速展示了温度,交集就是主题“速度与温度”,速度与温度不是正比或反比的关系,而是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关键得有“温度”:速度显温度/速度提升温度(“温度”的深意即人文关怀,“不让一个人掉队”。

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审题立意如何过材料关?(详尽教案)

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审题立意如何过材料关?(详尽教案)

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审题立意如何过材料关?(详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的审题立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传统文化素材。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传统文化素材的批判性分析与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的思考。

2. 讲解:讲解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的概念和特点,阐述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传统文化素材,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和评价。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素材的批判性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优秀的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示例。

2. 传统文化素材的案例。

3. 批判性思维的指导资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传统文化素材,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的审题立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作文题目,让学生理解如何从材料中提炼核心思想。

2.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梳理思路,明确作文的立意方向。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作文的立意和论证方法。

4. 反思修正: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和修正,提高作文的质量。

七、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几个传统文化作文题目,学生尝试提炼核心思想。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思辨类作文身体立意之法》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思辨类作文身体立意之法》

写作指导40:思辨类作文立意之法命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总给人以深刻感、新颖感。

找到题目或材料中的“关系”,是达成文章思辨性的逻辑基础。

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

找到“关系”就可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是实现思辨的重要因素。

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

找到“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

人和事物是具有复杂性的、多样性的、又是具有可能性的,这就为我们实现思辨性的目标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是无处不在的。

联系就是“关系”。

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任何题目或材料都可以找到“关系”,从而写出思辨性作文,以获得青睐。

那么,怎样找到“关系”呢?一、找出关键词例: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

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

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了,没精打采,枝蔫叶稀。

是缺少阳光吗?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

是氧气不足吗?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

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子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

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这则材料有很强的对比性,这是材料的特征。

绿萝在没有水中石子的情形下,“枝蔫叶稀”,有了则“枝繁叶茂”。

分析一下原因,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依托”,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知道,材料无论是写动物,还是写植物,其实都是暗指人,要求我们写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那么,人有依托和没有依托会怎样?题意豁然开朗。

二、找到“角度”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作文思辨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作文思辨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作文审题、立意和论证的方法,提升写作水平。

3.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二、教学对象初中或高中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重点1. 思辨能力的培养2. 作文审题、立意和论证的方法3. 思辨写作技巧五、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将思辨能力运用到作文写作中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辨分析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范文3. 写作练习题目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思辨?2. 引导学生思考:思辨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思辨?- 讲解思辨的定义和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思辨的具体表现2. 作文审题- 讲解作文审题的方法,如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辨清主次等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作文审题的技巧3. 作文立意- 讲解作文立意的方法,如因果思辨、辩证思考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作文立意(三)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作文题目,进行审题和立意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经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思辨能力运用到作文写作中?(二)教学内容1. 作文论证- 讲解作文论证的方法,如因果论证、类比论证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作文论证2. 思辨写作技巧- 讲解思辨写作的技巧,如提出观点、分析论据、反驳对方观点等 - 通过范文分析,让学生了解思辨写作的结构和风格(三)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写作:根据教师提供的作文题目,进行思辨写作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九、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思辨类文章,分析其写作技巧2. 写一篇思辨类作文,尝试运用所学的思辨方法和技巧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思辨能力的认识程度2. 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3.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二元交叉关系思辨性作文之审题立意

二元交叉关系思辨性作文之审题立意

二元交叉关系思辨性作文之审题立意学习目标:1.通过交叉关系概念的学习,辨明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2.掌握交叉关系型作文的审题方法,快速明确写作方向;3.探讨交叉关系的立意之法,并进行明、隐材料的立意。

前置性学习一、关系型作文(一)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

(二)常见关系:并列、对立、从属、交叉关系、因果、递进等(三)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主要关系1.对立统一关系即构成题目的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如“强与弱”这个作文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强”无所谓“弱”,没有“弱”也就没有“强”,二者对立统一。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题目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

如“修身处求强则可,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3.并非绝对关系——交叉关系即指构成题目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如“先锋者与成功者”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有的先锋者是成功者”,“有的先锋者不是成功者”,“成功者也并非全部都是先锋者”。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题目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二、高考对关系型作文的考查三、交叉关系概念: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外延间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阐释:在类A和类B中,如果有A是B,有A不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反应这两个类的概念A与B就有交叉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 B不是A。

学习任务一:回顾考题,把握考情(2021连云港高三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思辨性作文的审题立意

思辨性作文的审题立意

• 聚讼什么? • 如何看待舆论和梁启超的做法? ——辨析正误 • 舆论做法 梁的做法 • 攻击协和,否定西医 回护协和,支持西医 • 事件性质 • 借题发挥,借机发难 宽宏谅解,任公舍己 • 行为动机 • 排外自保,包含“私心” 用心良苦,忧心国运 • ——辨析动机(意图、原因)
• 思辨的出发点和归宿:辨析正误
• ——辨析正误
• 结论:在停车次序问题上要求师生绝对平等的 观点似是而非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一排写着 “NL”(诺贝尔桂冠得主的英文缩写)标志的停 车位,是专门为诺奖得主服务的,这是学校的唯 一奖励,也是学校向他们致敬的特有方式。得了 诺贝尔奖,不涨工资不升职,照样上课、监考、 做实验,不同的是他们的车终于有地方停了。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Fra bibliotek温儒敏•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是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作文题要使那 些能深入观察现实、思辨能力强的高素质考生 在考试中获 益。 •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专家
• 什么是思辨能力?
•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思辨能力,
是指对于现实生活中复杂纷纭的现象,能认
清本质、发现内在联系、把握发展趋势,从
而得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 怎样培养思辨能力?
通 告
为了进一步规范校园停车秩序,杜绝
乱停乱放现象。现将靠近大门的停车场地
划定为教职工专用停车区,学生车辆一律
不得停放,违者将强制搬离,后果自负。
学校政教处
xx年xx月xx日
• 这一通告却在学生中引起较大争论。请问:议 论纷纷为哪般? • 师生应该平等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一排写着 “NL”(诺贝尔桂冠得主的英文缩写)标志的停 车位,是专门为诺奖得主服务的,这是学校的唯 一奖励,也是学校向他们致敬的特有方式。得了 诺贝尔奖,不涨工资不升职,照样上课、监考、 做实验,不同的是他们的车终于有地方停了。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写作指导19:思辨性作文深刻立意方法指导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写作指导19:思辨性作文深刻立意方法指导

写作指导19:思辨性作文深刻立意方法指导2023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指出,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提出问题、开放作答、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这充分表明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要求。

思辨的重要性2021年全国高考8套试题,其中有7套是关系型思辨作文。

全国甲卷:“有为与可为”全国乙卷:“修身、矫思、立义”全国新高考Ⅰ卷:“强与弱”全国新高考Ⅱ卷:“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浙江卷:“取与舍”……大多为二元思辨。

2022年全国高考,教育部命制的四套试题,都是思辨性话题。

全国甲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全国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全国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多呈现三元思辨关系。

随着话题内容在广度上的拓展,必然带来深度思考上的难度,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胸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

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

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

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

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事件性质
• 借题发挥,借机发难 宽宏谅解,任公舍己
• 行为动机
• 排外自保,包含“私心” 用心良苦,忧心国运

——辨析动机(意图、原因)
• 思辨的出发点和归宿:辨析正误 • 思辨的过程和基本环节: • 辨析背景 • 辨析原因(动机、目的) • 辨析手段、分寸 • 辨析后果、影响 • ……
• 小试身手:
通告
为了进一步规范校园停车秩序,杜绝 乱停乱放现象。现将靠近大门的停车场地 划定为教职工专用停车区,学生车辆一律 不得停放,违者将强制搬离,后果自负。
学校政教处 xx年xx月xx日
• 这一通告却在学生中引起较大争论。请问:议 论纷纷为哪般?
• 师生应该平等 • ——辨析正误
• 结论:在停车次序问题上要求师生绝对平等的 观点似是而非
(洛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 1926年,梁启超因尿血症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经透
视发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手术后,经解剖 ,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它不是恶性肿瘤 ,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 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 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这 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错割肾脏”案。
• (2014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 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 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 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 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 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 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 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 公交车临时“违规”停靠点是杭州市湖墅学校(招收 智障儿童的学校)。这里不是一个公交站台,却是130 个特殊孩子上下车最方便的地方,而司机冒险“违规” 的初衷也正是为了这些特殊的孩子 。“驾驶员帮助孩 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车队我们不能赞扬和鼓 励这种行为。”车队负责人坦言。
• 而“爱心站台”已被提上议程,新设立的站台计划位 于校门口西面20米处。54路和303路都会在这里停靠 。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
•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是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作文题要使那 些能深入观察现实、思辨能力强的高素质考生 在考试中获 益。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专家
• 什么是思辨能力? •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思辨能力,
是指对于现实生活中复杂纷纭的现象,能认 清本质、发现内在联系、把握发展趋势,从 而得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 怎样培养思辨能力?
• 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激烈争论的是什么? • 这组选手是否违反了规则?能否打破规则? • 辨析正误 • 输赢衡量,价值衡量(道德价值、社会价值) • 辨析后果 • 从辨析后果的角度,你怎么看待“田忌赛马”? • 规则是不是必须刚性执行毫无变通? • 规则、规章、制度究竟该如何遵守?
• 近日,58岁的西安环卫工人丁权清扫积雪后 在马路边烤火,被环卫公司辞退。公司称丁权 的行为违反公司的管理规定,存在安全隐患, 违反减霾规定,不仅没有制止点火行为,反而 参与烤火,应予处罚。
• 此事经报道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同情,“冰 天雪地,环卫工人衣服和手套湿透了,烤火烘 干取暖,情有可原,因此而丢了工作太残酷” 。三天后,环卫公司承认此事的处理过于简单 ,存在不妥之处,撤销了辞退决定。

——辨析分寸
• 众所周知,公交车不到站点不能随意停靠。在杭州的 余杭塘路上有一件稀罕事:两路(54路和303路)公交 车常常“违规”停靠,但此举却引来了周边居民的频频 点赞。
• 网友对什么议论纷纷? • 灾区孩子追星 • ——辨析正误 • ——辨析环境(背景)
• 下面的话题,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对其进 行思考并发表看法。
• 1、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2、众多中国文艺明星加入外国籍让人气愤 • 3、反对成功学,反对导师,青年不需要人生
• 而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 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 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 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 对此事,学界至今聚讼不已。
• 聚讼什么?
• 如何看待舆论和梁启超的做法?
——辨析护协和,支持西医
把思辨进行到底
——论辩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 1、“每一个成就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 ——美国
• 2、“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法国
• 3、“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 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 ——新加坡
•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 能力,语文高考责无旁贷。高考作文应当回归 理性,强化思辨。
•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一排写着 “NL”(诺贝尔桂冠得主的英文缩写)标志的 停车位,是专门为诺奖得主服务的,这是学校的 唯一奖励,也是学校向他们致敬的特有方式。得 了诺贝尔奖,不涨工资不升职,照样上课、监考、 做实验,不同的是他们的车终于有地方停了。
•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一排写着 “NL”(诺贝尔桂冠得主的英文缩写)标志的 停车位,是专门为诺奖得主服务的,这是学校的 唯一奖励,也是学校向他们致敬的特有方式。得 了诺贝尔奖,不涨工资不升职,照样上课、监考、 做实验,不同的是他们的车终于有地方停了。
• 曾在四川地震后前往灾区做过志愿者的网友“ 夜色漫漫”,次年再次探访地震重灾区北川,他 想要帮助灾区孩子们实现一个愿望。当他向北川 中学的学生问起什么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时,孩子 们不要书,不要礼物,他们只说:“想见周杰伦 哥哥。”网友“夜色漫漫”在某论坛上发帖,号召 网友们帮助北川中学的学生实现这个愿望——见 大明星周杰伦。这则帖子引起网友议论纷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