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复习教学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者爱人》复习教学教案Review teaching plan of benevolent love

《仁者爱人》复习教学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文化思想

1.仁的内涵

“仁”作为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与孔子政治思想核心

的“礼”,是《论语》的基本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对每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搞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保证。

孔子对“仁”的论述贯穿在《论语》中,概括一下“仁”的内涵,其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等。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以他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

而墨子“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

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是墨子思想在后来衰落的原因。至于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一方面是说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着根本区别(一强调等级、一强调平等),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派之间互相争沦,批评对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所以儒家讽刺墨家的“兼爱”因平等而“无父无君”。

但是孔子对“仁”的理解也不片面,他也肯定管仲统一、匡正天下的“大仁”学习并全面正确地理解和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在今天,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每个人都能“我爱人人”、“我为人人”,那么也必将“人人爱我”、“人人为我”

2.忠恕——推己及人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忠,就是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

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想到其他的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与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3.孔子的仁爱观

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

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如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另一方面又肯定管仲

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二、基础知识

1.拼音:

厩焚()瞽者()沟渎()弋不射宿()()

齐衰()()

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谨而信⑵披发左衽

⑶己欲立而立人⑷老者安之

⑸敝之而无憾⑹尧舜其犹病诸

⑺愿无伐善⑻霸诸侯

⑼子钓而不纲⑽弋不射宿

⑾冕衣裳者⑿一匡天下

3.划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⑴弟子,入则孝⑵何事于仁,必也圣乎⑶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4.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⑴吾道一以贯之()

⑵门人问曰:“何谓也?”()

⑶固相师之道也()

⑷非尔所及也()

⑸子退朝()

⑹过之,必趋()

⑺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⑻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5.重点字词(解释)

⑴霸诸侯,一匡天下⑵出则弟,谨而信

⑶见之,虽少,必作⑷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⑸愿无伐善,无施劳⑹盍各言尔志

⑺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⑻忠恕而已矣

6、默写

⑴弟子,出则弟,谨而信,。

⑵夫子之道,。

⑶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

(4)子曰:老者安之,,。

三、阅读题

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

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

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

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1·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

(3)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

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

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