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合集下载

高校一流农业学科建设

高校一流农业学科建设

高校一流农业学科建设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引言•一流农业学科建设的内涵与特点•高校一流农业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高校一流农业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01 CATALOGUE引言背景介绍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

高校一流农业学科建设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学科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高校一流农业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加快推进一流农业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分析农业学科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规律,总结优秀经验,为提升农业学科整体水平提供借鉴。

为高校制定农业学科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指导,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思路和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数据来源于公开出版物、官方网站、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等。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02CATALOGUE一流农业学科建设的内涵与特点•一流农业学科建设是指高校在农业学科领域内,通过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科研成果、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实现农业学科的卓越发展。

它是一种全面的、系统性的建设过程,旨在提高农业学科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人才培养。

一流农业学科建设的定义一流农业学科建设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国际化视野:一流农业学科建设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关注全球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国际标准为参照,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 创新性科研:一流农业学科建设应以创新性科研为引领,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 跨学科融合:一流农业学科建设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发展,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推动农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和优势领域。

4. 社会服务能力:一流农业学科建设应强化社会服务能力,紧密结合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发展战略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未来1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科技作为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必将推动农业结构深刻调整、农村经济深刻转型、农村社会深刻变革.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农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轨道,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制定本规划。

一、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后15年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战略规划与部署,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

农业科技进入新的发展起点,肩负着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

必须立足现实,植根产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

(一)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

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重点的“科技入户”工作深入展开,创新了农技推广机制;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科研体系建设取得进展,科技队伍得到加强,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尽管如此,面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面对世界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除主要农作物育种外,一些畜产品、园艺产品的品种和重大农业装备还主要依赖进口;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提高农业资源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

试论创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途径

试论创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途径
人, 通过成 果 、 发 明的长 期积 累 , 源 源 不 断国农 业科 学 院启 动实施 “ 现
代 农 业科 研 院所建 设 行动 ” , 未 来 5~1 0年 ,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要 围绕 建 设 “ 世界一流 农业科研 院所 ” 的 总 目标 , 按照 “ 引领创 新 、 支撑 产业 、 开放 合作 、 和 谐 有 序” 的总要求 , 全 面提 升 学术 水平 和影 响力 , 成 为 国 家农业科技 新思想 、 新 理论 、 新 技 术 和 重 大 科 技 命 题 的策 源地 ; 全 面 提 升对 高 层 次 科 研 人 才 的 吸 引 力 和 凝 聚 力 ,成 为 国家农 业 高 层次 科 研 人才 的培 养基 地 和 创 新 创业 基 地 ; 全 面提 升 宏观 决策 咨询 能力 , 成为 “ 三
步推 进 现代 农业科 研 院所 建设 。
关键 词 : 现代 农 业科研 院所 ; 创 新 团队 ; 创 新 文化 ; 运行 机制 ; 创建途 径
中图分 类号 : G3 1 1 文献标 识码 : A
2 0 1 2年 , 农 业部 副部长 、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 院 长李
业科研 院所 , 就是要 通过人才的培养创造出领军 式名
国农业科 技 综合 实力的重要 基础 。文 章结合 现代 农业 科研 院所建 设行 动和我 国现代 科研 院所制度 建设 的 实践 , 从农 业科 研 院所
的定位 、 研 究 团队的创 建 、 管理 和运 行机 制的创 新及 创新 文化 建设 等方 面总结 并提 出了创 建现代 农 业科研 院所 的途 径 , 以期进 一
辉煌 的成就 , 通过 现代化设施 的建设 , 创 建 出一 流研
究 所 必 备 的先 进 实 验 平 台[ 2 - 3 1 。

科研项目管理与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建设

科研项目管理与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建设

面临 的新情 况 、 问题 和新 特点 , 新 以努力 提高项 目管 理 水平和产 出效能为宗 旨, 制定 了《 国农业科 学 院 中
收稿 日期 :0 2 0 — 8 2 1— 6 0
作 者简 介 : 蓉蓉 ( 9 9 ) 女 , 研究 员 , 刘 17 一 , 副 主要研 究方 向 : 业科 技管 理 。 农
理 的要 求
2 1 围绕 新 时 期 农 业 科技 发 展 方 向和 院所 学 科 建设 . 规 划 布 局 科 研 项 目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有 着 明 确 的 方
向, 即确保 国家粮食 安全 、 突破资 源环 境约束 、 加快
现 代 农 业 建 设 , 现 农 业 持续 稳 定 发 展 、 期 确 保 农 实 长 产 品有 效 供 给 『。作 为 农 业 科 技 的 “ 家 队 ” 中 国农 2 ] 国 , 业 科 学 院 应 加 强 科 技 宏 观 战 略 研 究 , 眼 长 远 , 高 着 提 对 农 业 科 技 发 展 方 向 的把 握 能 力 , 准提 升 农 业 科 技 瞄 创 新 驱 动 支 撑 能 力 和 参 与 国 际 农 业 科 技 竞 争 能 力 的 需 求 , 前 部 署 农 业 基 础 研 究 、 沿 高 新 技 术 研 发 与 超 前 产 业 关 键 共 性 技 术 攻 关 。 院 所 科 研 项 目选 题 策 划 应 在统 一 规 划 和整 体 布 局 之 下 进 行 , 紧 围绕 学 科 建 设 紧
中国农业科学 院高度重视科研项 目的顶层设计 , 注意
把握 国家 农 业 重 大 科 技 战 略需 求 , 针对 不 同 国家 科 技 计 划 的具 体 要 求 , 可 能 集 聚 学 科 、 队 、 技 平 台 尽 团 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综合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综合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综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组织实施好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创新工程”),根据农业部、财政部批复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和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工程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突出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第三条创新工程按“3+5+5年”梯次推进,全面实施。

2013—2015年为试点探索期,2016—2020年为调整推进期,2021—2025年为全面发展期。

第四条创新工程管理服务于创新工程使命和目标,以保障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施为宗旨,建立院为统领、所为基础、共建共管、分级负责的管理新机制,突出创新、强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活力、整体运行效率和投入产出率,推动创新工程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实施。

第五条创新工程相关管理办法,要根据创新工程不同时期的实施与发展要求,进行修订完善。

第六条创新工程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第七条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各科研团队和首席科学家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操作程序,做到科学公正、实事求是,提交的相关报告、材料、数据等应当客观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第八条本办法适用于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及参与创新工程任务的相关单位。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九条创新工程的组织管理体系由咨询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科研团队组成。

第十条院科技创新工程战略咨询委员会是创新工程咨询机构,由中农办、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著名科学家组成。

主要职责是:对科技创新方向、重大科研任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提出指导意见,对创新工程重大事项等提出决策建议。

第十一条院科技创新工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是创新工程决策机构。

提升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五化”的实践路径

提升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五化”的实践路径

提升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五化”的实践路径摘要:本文基于档案管理对新时代农业科研单位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探索了推进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责任化、制度化、专业化、绩效化、信息化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实践做法档案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凭证价值和文化价值。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作为记载人、财、物和科研活动开展的真实记录,是衡量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业绩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做好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效能,促使农业科研单位工作更好开展。

1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1.1做好档案工作对农业科研单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农业科研单位的档案记录保存了单位在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装备研发、开展对外合作交流、重要事项决策、重要活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价值的重要文件资料,是反映单位在不同发展阶段、各项工作、各项活动的历史积累和真实记忆,为单位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客观、详细、真实的信息资源。

因此,从历史的高度来看,档案是记载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历程的重要数据与信息库,它不仅代表单位的发展经历,还代表着单位的发展未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价值。

1.2做好档案工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决策和管理提供重更依据。

档案是一项长期性、延续性工作,上一项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可以很快成为下一项同类工作的参考,对以往档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单位的发展规律、发展成果决策过程、人员信息、文化作风等,为单位重要事项决策、重要改革推进、纠纷问题处理、职工权益维护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从而引领新的科技研究、科学管理和改革发展。

若没有做好归档工作,导致有些关键领域的资料不全,家底不清,信息不明,将严重影响到决策的出台、改革的推进和工作的开展。

1.3做好档案工作是农业科研单位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

档案管理工作是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到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鉴定、保管等,其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涉密性、服务性都比较强,建设一流农业科研院所,迫切需要提升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健全档案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手段,做到依法依规治档,提升档案利用效率,为单位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五个一流建设,构建区域创新高地基础支撑

强化五个一流建设,构建区域创新高地基础支撑

强化五个一流建设,构建区域创新高地基础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加速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大变革,对全球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新科技革命同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形成了历史性交汇,给我国加快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增长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重大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定创新自信,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速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劲动力。

一、强化五个一流建设,构建区域创新高地基础支撑十四五时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的新高地,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创新高地建设的内涵与特征,要强化五个一流建设。

(一)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从国际经验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创新高地必不可少的坚实组成部分。

比如,美国硅谷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国家实验室,拥有直线高能电子加速器、正负电子加速环、同步辐射光源、正负电子对撞机与直线对撞机等10余个大科学装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拥有先进光源、粒子加速器、电子显微镜等众多大科学装置,雇员超过5000人。

依托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家们发明了喷墨印刷术、光盘记录仪、鼠标输入器和计算机用户界面等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颠覆性技术,进而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产品、演化出新的模式、催生出新的产业、引领着新的发展。

(二)一流的新兴学科群建设创新高地,必须依托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新兴学科群和工业实验室,为学科交叉、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比如,作为美国硅谷引擎的斯坦福大学,通过发展核物理、半导体、互联网等新兴学科,建立斯坦福科技园,把硅谷变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再比如,在北京中关村,得益于中科院、北大、清华在微电子、软件工程、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雄厚基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成就了该地区在全国的创新领导者地位。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佚名【期刊名称】《国际融资》【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5页(P23-27)【正文语种】中文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简称:《纲要》,其中所涉战略任务包括: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以及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等八方面《纲要》的战略任务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

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质量升级。

1.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

加强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子与光电子等技术研究,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加大集成电路、工业控制等自主软硬件产品和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和推广力度,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2.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

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等技术,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对传统制造业全面进行绿色改造,由粗放型制造向集约型制造转变。

加强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和试验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水平。

构建热带农业科技“大宣传”工作格局路径探析

构建热带农业科技“大宣传”工作格局路径探析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5期构建热带农业科技“大宣传”工作格局路径探析赵慧阳,赵云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海口 571101)摘要:农业科研院所的宣传工作要坚持服务院所中心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坚持弘扬正面典型,加快构建热带农业科技“大宣传”工作格局,以加强宣传工作机制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为提升现代院所治理的有效路径。

内聚人心,外展形象,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凝聚推动院所科研工作的强大力量,为创建世界一流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营造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关键词:农业科技;宣传工作机制;宣传平台;路径探析0 引言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宣传思想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农业科研院所的宣传工作要坚持服务院所中心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坚持弘扬正面典型,加快构建热带农业科技“大宣传”工作格局,内聚人心,外展形象,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凝聚推动院所科研工作的强大力量,为创建世界一流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营造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1 内涵意义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必须明确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目标,这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战略任务,也是开展宣传工作的根本遵循。

宣传工作是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组成,是科研单位业绩和成果展示的有效载体[1],农业科研院所须认清“大宣传”工作理念对推动院所工作发展的重要性。

办公室作为农业科研院所的运转中心[2],着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首先要破除壁垒,打通关联,广泛动员全院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将科研院所的宣传工作同行政、管理、科研、科普、党建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关于创建一流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建一流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几点思考

S in e a c oo ) ce c nd Te科技管理研究 n s a c hn lg,Ma a e n g me tRe e r h
2 09 No 1 0 .1
文章 编 号 :10 7 9 《0 9 1 — 22— 3 0 0— 6 5 20 ) 1 0 1 0
关 于 创建 一 流 省级农 业科 研 院所 的几 点思 考
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 ,农业 的内涵和特点都发生 了变化 农业 的内涵领域 已经拓展到农业 、食 品和环境 ,农 业的范畴拓展到生产 、生 活和生态 ,农业产业链拓展到产前 、 产中 、产后 。从现代农业发展面临 的挑战来看 ,现代农业建 设既面临着工业化 、 城市化 、 市场化加速推进 中, 资源约束不断
策措 施 。
关键 词:一流 ;农业科研 院所 ;创 建;对策措施 中 图 分 类号 :G 1 3l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在 国家整个农业科研体 系中起着承上 启下的重要作 用 ,是一 个地 区农 业重 大关键 技术创新 中心 、 农业科技 型产业发展中心 、农 业高层次人 才聚集中心… 。尤 其是新形势下 ,农业发展 面临资源约束 、环境污染 、气候变
技 开 发不 应 为 研 究 而 研 究 ,而 要 提 高 针 对 性 、有 效 性 、适 应 性 ,重点解决生产实际 中的重大关键 问题 ,加快研发与产业 发展相适应 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技术模式 ,加强科技协作攻关 , 力求在动植物种子种苗 、食 品质量 与环境安全 、资源综合利 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取得 突破。二是科学研究 和应 用要 对 接 。生 产 实 际 中 的 技 术 问题 能 及 时 反 馈 ,并 得 到 科 研 院所 的积极响应 ;科研 院所的研究成果 能及时得到生产部 门 的示范和推广应用 ,在生产 中及时发挥作用 。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两个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性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两个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性
sciences was discussed.
Key words: two first -class laboratories; state ke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研究院所,是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 “ 十 三 五” 提 出 的 发 展 战 略 目 标。
3. 1 把握研究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
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青年英才引进
自主培养的方针政策。 目前实验室拥有中国工程院
院士 1 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5 名、优秀
青年基金获得者 4 人,“ 百千万工程” 人才 6 名,科技
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6 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
军人才 4 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3 名。
E-mail:dlchen@ ippcaas. cn
1 实验室简介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988 年
12 月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1992 年 1 月通
过国家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对国内外全面开放。
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安全、生物安全和
生态安全的重要生物灾害,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
挑战。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定位
于应用基础研究,针对国家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
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植物病虫害基础生物学、暴
发成灾机理以及综合治理问题,开展前沿性、创造性
和探索性研究,培养植物保护高层次人才,开展国内
外学术交流。 通过“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 的运行
机制,努力建成我国植物保护学科的自主创新中心、
平 [5-6] 。 “ 十一五” 以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深刻总结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得出的重大成果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深刻总结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得出的重大成果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深刻总结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得出的重大成果十四五期间,要立足我国庞大工程师红利、市场空间广阔、资源能源供给相对充裕等优势,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实际和需求,最大限度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强化产业全局统筹和重点推进,加速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深刻总结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得出的重大成果在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中华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

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技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讲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3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教派和人物能比这3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我国历史上的发展和辉煌,同当时我国科技发明和创新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长期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带来了经济繁荣,社会昌盛。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所著《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数据表明,古代中国长期牢牢占据世界经济文化中心位置,直到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仍然高达32.9%,当时西欧国家经济总和只占全球的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

汉代时,我国人口就超过6000万人,垦地超过8亿亩。

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人,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

诗人岑参就有长安城中百万家的诗句。

北宋时,国家税收峰值达到1.6亿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浅析构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路径

浅析构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路径

建设 内容. 战略管理等在 内 的现 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进行 了 深度 分析, 并相应提 出 了 相关的战略 构想。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 建设 思路 中图分类号 : F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0 8 X( 2 0 1 3 ) 0 2 ( a ) - 0 2 2 6 - 0 2
价值观念 、 科学精神、 道 德 与学风 、 工作 氛 的 数 量 , 支 持 部 门开 放 实验 室 和 试 验 示 范 围、 管理 文 化等 方面 的 因素 。 只有 建 立 科 研 基 地 建 设 等 重大 战 略 决 策 ; 从 内部 环 境 来
农 业 科 研 院所 建 设 ”的战 略 思 路。这是 基 科 研 水
行 的 比较 , 社 会 责 任 与资 源 危 机调 查 , 市 场 平和 层 次 、 学 术 水平 的 主要 标 志 之 一 。 学 科
对 国内 国际 农 业 科 技 发 展 和 竞 争 形 势 的科 竞争 与 淘汰 规 则 , 有 效 管 理 的 具体 显示 , 团 专 业 建 设 水 平 的 高 低 对 提 升 科 研 层 次 , 增 学分析 和综合判 断, 也 是 中国 农 业 科 技 发 队分 享 与成 就 感 , 社会 形 象 与优 质 工程 。 领 强 核心竞 争力, 促 进 农业 科 研 院 所 又好 又快
展的必 由之 路 。 现 代 农 业 科 研 院 所 是 以 现 代化 服 务 农
导的水平要在职 工的行动上见效, 就 像 信 发 展 起 着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同时, 对 学 术 梯 徒 对 神 圣事 业 的 忠 实一 样 。 对少 数 管 理 者 队 、 学 科 平台 建 设 、 科 学研 究 水平 改革 起 着 良好 的环 境 , 这 不仅包 括外 部 环 境 , 也 包括 年 是 中国 农 业 科 学 院 发 展 的 黄 金 期 , 2 0 l 2

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优质充足、高品质、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也更为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通过创新民生科技,提供更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社会服务。

一、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打通通道,要强化企业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

要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

要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调整目录管理方式,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

要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

打通通道,要激发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要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发明人拥有成果所有权。

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坚持长期产权激励与现金奖励并举,探索对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权激励,加大在专利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股权、岗位分红权等方面的激励力度。

对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对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对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作者:许瑞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3期摘要本文研究了新形势、新时期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分析学科管理、科研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以及创新团队等方面管理制度建设,探索了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科研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中图分类号 F127.8;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267-01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具体明确的农业科研和学科方向,有现代化高端农业科技装备、实验、试验以及示范设施,拥有一批高、中、低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和较强创新力的专家团队,有科学规范的管理保障体系,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创新引领和农业技术支撑作用的组织。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大部分省份的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些省份将部分研究所设为公益二类,均为国家科研机构组成的一部分[1]。

当前,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建设是推动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关键。

自科技部启动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以来,要求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在运行机制等方面必须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中国农业科学院率先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宏伟规划,全国各省农业科学院以及各农业科研院所一起响应,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改革。

1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设现代科研院所首先必须要有优质的管理,缺乏管理将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要遵循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资源效用最大化,提高科研院所整体运行效率。

本文就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作逐一介绍。

1.1 学科管理制度学科管理是创新发展的方向和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设立三级学科,一级为优先发展的学科,二级为发展前景良好的学科,三级为国家加大扶持的新兴学科。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思考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思考

外试验观测条件
室/技术中心等
服务平台
为农业发展、社会提 供服务,为政府决策 提供科学咨询
农产品质检中心、转基因产品检 测中心、国家参考实验室等
(2)科研基地建设
上中下游结合,规划设计和建设综合性、专业性 试验基地、示范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试验基地:以温室、网室、试验地等为主体,支 撑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等。包括综合性 试验基地和专业性试验基地。

战略实施 资源分配 组织结构构建 战略领导控制 制度文化建设
战略评价
战略评价
1、战略分析
优势和劣势 机会和挑战 分析工具:SWOT
外部分析
战略分析
内部分析
机会
威胁
优势
劣势
内外部交叉分析
2、战略制定
主要任务 确定战略目标(愿景) 确立战略内容 选择战略路线
战略选择 优势主导 蓄势防御 借势联盟
理论 方法 技术
人才团队 平台基地 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和制度 内外合作与交流机制与制度 外部政策环境
2)制定学科发展规划
明确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 设目标、主要任务、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
3)制定学科建设具体方案
定位和布局
学科建设体系
人才 团队 建设 方案
平台 基地 建设 方案
科技 创新 工作 方案
国家 部门 农科院
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支撑平台 科技服务平台
布局合理 条件完善 开放流动 运行高效
类别
定位
范畴
创新平台
推动科技创新,实现 科技重大突破
国家实验室、国家及部门重点实 验室、品种改良中心、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等
支撑平台
为科研活动提供基础 重大科学工程/科学中心、农业

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汇报(2篇)

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汇报(2篇)

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汇报一、引言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园区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旨在加强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现将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共计3000字。

二、发展规划我市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和基本国情,制定了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明确了园区的种类、布局、产业发展方向等。

目前,全市已确定了10个现代农业园区,涵盖了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领域。

三、园区建设情况1. 农产品种植园区我市各县市区都建设了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种植园区。

这些园区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采用了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高产、高效。

典型的种植园区有X县的草莓园区、Y市的花卉园区等。

2. 农产品养殖园区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农产品养殖园区的建设,以提高养殖业的现代化水平。

目前,已建成了规模较大的规模养殖园区,包括X县的畜牧园区、Y市的水产园区等。

这些园区注重科学养殖、绿色环保,加强了农产品的养殖质量和产品的品牌效应。

3. 农产品加工园区我市通过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强了农产品的加工环节,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目前,已建成了多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包括X 县的粮食加工园区、Y市的食品加工园区等。

这些园区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通过加工优势资源,生产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四、发展成效1. 经济效益园区的建设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引进,农业产业化程度得到了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明显增加。

一些园区成立了专业的合作社和企业,通过合作经营和市场化运作,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农民增收。

2. 社会效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园区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农民就业难题。

同时,园区的建设也推动了农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9.11•【文号】国发〔2016〕52号•【施行日期】2016.09.1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9月11日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坚持和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以构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为强大支撑,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着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撑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形成全球开放创新核心区;着力深化改革,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持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二、发展目标按照“三步走”方针,不断加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使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

第一步,到2017年,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和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质量实现新跨越,开放创新、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全国,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现代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现代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关系人民温饱和国家命脉。

农业发展问题被摆到国家战略的关键地位,它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农业能否赢得未来竞争,关键在于人才。

作为我国农业人才的主要集聚地,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关键,也是实现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核心。

然而,由于编制有限、农口单位提供的待遇条件有限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的公益性、特殊性,农业科研院所人才薪酬待遇普遍偏低,传统的激励手段往往比较单一,又存在着研究周期长、受外界不确定因素干扰多、出成果难等客观因素,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农业科研院所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原有的干部人事激励机制逐渐失去其强大的激励作用,日渐暴露出其弊端,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和问题。

农业科研院所对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研究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1]。

只有构建有效激励和评价创新人才的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创新能力,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进而保障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因此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及调查问卷概述本研究共选取15个单位,其中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11家,省级农业科研院所4家,研究领域涉及农作物、粮油作物、农业机械、兽医兽药、农业信息、环境保护以及基因遗传等,选取样本单位时充分考虑了地域分布。

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68份,回收率为94.67%,其中有效问卷为557份,占回收问卷的98.06%。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笔者设置了物质激励、人才培训现状、人才工作状况认知、人才考核制度、人才评价政策认知情况等调查项目,在每个项目之下又设定了若干问题,各个问题中的选项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满意度依次统计赋值为5、4、3、2、1。

不同人群对某项内容的满意度为此类人群的此种需求满意度所选答案的平均值,以此来对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人才就人才激励的共性问题进行调查[2]。

对于回收问卷中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个体特征要素的初步数据统计分析详见表1至表4。

对于个体特征要素进行初步统计分析有助于归纳出总体样本情况规律的个体因素特征。

首先,对样本数据情况进行性别特征的统计分析(表1)。

通过统计可以发现,总体样本中男性所占比例远高于女性,约是女性占比的2倍。

其次,不同学历特征的统计结果详见表2。

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受访对象的学历是硕士及以上的占比超过了80%,这与科研院所是人才聚集地这一特点相吻合。

再次,不同职称的统计结果详见表3。

样本职称分布呈现出两头尖、中间宽的橄榄样态,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超过70%,充分体现了科研院所的人才素质普遍较高,有很强的研究实力。

最后,对于工作年限的统计结果详见表4。

从工作年限的分布情况来看,工作年限较长(≥21年)的人员比例较低,仅为约15%。

超过50%的科研人员工作年限处于6~20年范围内,而这正是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年龄段。

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2.1总体情况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梳理可以发现,满意度最高的是人才评价政策认知情况的满意度调查,总体满意度为3?0846,其次是物质激励,总体满意度平均值为3.0154,其他评价内容排序依次为人才培训现状(满意度平均值为1.8615)<人才工作状况认知(满意度平均值为2.3615)<人才考核制度(满意度平均值为2.8385)(表5)。

以上数据说明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对人才评价政策认知、物质激励较为满意,两者满意度平均值都超过3.0;同时反映出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对人才培训现状、人才工作状况认知、人才考核制度的满意度稍低。

因此,接下来在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对后3项的激励和评价工作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不同年龄层次人才激励评价的满意度农业科研院所人才评价在不同年龄层次下的满意度统计结果见表6:从年龄层次分布可以看出,在50岁前,随着年龄的增大,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对各种激励的满意度总体升高,这是因为50岁前,农业科研院所人才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在不断提高,更多的激励也较倾向于这部分人群。

年轻科技人才对精神激励和成长激励的不满意度较高。

而50岁以后,大部分人才已经过了科研创新创造的黄金时期,离退休年龄较接近,所以5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对单位的各种激励满意度都在降低。

2.3不同工作年限人才激励评价的满意度从表7可以看出,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在工作年限区间为21~30年的满意度总体上较高。

相比较而言,对于人才工作状况认知这一项的满意度最低,在不同工作年限的人才群体中,均在2.40以下。

事实上,对于人才考核制度、人才评价政策认知的满意度平均值较高。

工作年限≤5年的群体主要对于人才评价政策认知的满意度较高,其满意度平均值为2.64。

2.4不同学历人才激励评价的满意度从表8可以看出,拥有博士学历的人才其满意度普遍高于硕士和本科学历,高学历人才群体所吸纳的科研绩效相对高于其他人才群体,依附于科研绩效所增加的成果奖励势必会助力其满意度的增加。

而从单项维度来看,物质激励和人才评价政策认知呈现满意度博士>硕士>本科,人才培训现状和人才工作状况认知呈现满意度博士>本科>硕士。

但在人才考核制度上呈现满意度本科>博士>硕士。

2.5不同职称人才激励评价的满意度从表9可以看出,高级职称(正高级、副高级)关于人才激励5类评价内容的满意度总体高于其他3种职称(中级、初级、未定级)。

从单向评价内容来看,关于物质激励的满意度为正高级>初级>副高级>中级>未定级的演变规律;对人才工作状况认知的满意度排序则是副高级>正高级>初级>中级>未定级。

此外,关于所调查的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评价政策认知满意度的排序为副高级>正高级>中级>初级>未定级。

关于物质激励、人才培训现状、人才工作状况认知、人才考核制度、人才评价政策认知的满意度测评,未定级人员的满意度普遍低于其他不同职称层次的人才群体。

3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与评价存在的问题3.1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合理从调查的'反馈情况来看,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对人才考核制度的满意度平均值仅为2.8385。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对于目前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的认同度不高。

现行的人才考核办法尚未实现分级分类管理,考核与奖惩没有有效结合起来,导致目前许多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没有树立起绩效考核的意识,严重影响了此类人才及相关人才的科研和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3]。

此外,考核周期设置不合理。

考核周期的设置对激励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绩效考核不能拖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要及时兑现绩效考核所需要实现的奖励,这样才能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一旦失去了时效性,激励就达不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农业科研院所的绩效考核每年1次,一般是以年终考核的形式出现,使得绩效考核的激励缺乏时效性。

3.2物质激励不足通过调查问卷反馈的统计结果可知,物质激励的总体满意度为3.0154,可见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对于目前单位所提供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基本满意的。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经济发达地区物质激励与当地消费水平不匹配。

调查显示,在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人才对于物质激励的满意度较低。

原因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房价和消费水平比较高,但工资水平与全国其他兄弟院所差距不大,并且在引进人才时,住房补贴也较低,使得农业科技人才既要面临科研或管理工作的压力,又要承担沉重的住房负担,物质激励不足挫伤了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尤其是青年农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2)绩效工资所占比例较低,难以调动科研积极性。

目前农业科研院所人才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基本工资在总工资中的占比较大。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有63.4%的人认为薪酬结构中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应当是高绩效工资、低基本工资,有21.5%的人认为薪酬结构应当是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相近,可见绩效工资的占比对于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积极性影响很大。

(3)科研奖励力度不足。

科研奖励是科研院所中物质激励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的立项奖励、获奖成果的奖励、论文和著作的奖励等。

调查显示,有89.6%的人认为科研人员的收入中,最应该提高的是科研奖励这部分的收入。

可见物质激励中科研奖励的激励还不够充分。

3.3激励措施“一刀切”目前大部分农业科研院所没有遵循差别激励的原则,在激励措施上进行“一刀切”,这种“一刀切”的激励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

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中,忽视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背景成员的差异,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也一味地趋于数量化和等级化。

例如在对课题组进行考核评价的实际操作中,没有适当考虑到学术基础薄弱的课题组,使得起步较晚或者较弱势的课题组压力过大。

在对于管理人员的评价中,考核标准单一并且趋于量化,未能考虑到工作绩效的成本与产出以及不同部门工作的差异性。

针对不同的科技人才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直接影响到激励的有效性,激励措施“一刀切”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当前农业科研院所将物质激励作为激励的主要方式,忽视了具有长期效果的精神激励,导致精神激励形式单一,弱化了激励的效果。

而科技人才除了物质方面的需求之外,还非常在意精神方面的激励,比如是否受到所在单位同事和所在领域同行的赞赏和尊重。

农业科研院所设置了各种荣誉称号,用来表彰那些在农业科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例如年度先进工作者、优秀科研工作者、发表论文成绩显著等,但是由于奖项名额和条件的限制,很多科技人才可望而不可即,一些特殊的鼓励奖项比较少,难以全面激发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3.4目标培训不足样本总体激励满意度结果显示,人才培训现状的满意度平均值为1.8615,可见,科研管理人才对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培训的满意度很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目前参与培训的机会较少;二是人才了解培训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三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

总的来说,重培训、轻使用是当前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没能将人才成长与组织的发展结合起来,导致人才的积极性难以调动,甚至会出现个别科技人才在参加工作后能力退化的现象。

大部分农业科研院所都没有系统的人才培训计划,使得人才的培训机会少之又少。

培训的缺乏,使得科技人才在科研过程中出现知识老化、断层现象,从而影响农业科研院所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到农业科技创新的进展与速度。

4政策建议4.1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1)农业科研院所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实现考核评价由“以考核为中心”向“以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