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a4654a1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5.png)
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这是一句经典的论断,几乎在每个中国人的耳熟能详。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伦之道。
学习礼仪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立足社会至关重要。
学习礼仪可以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和行为规范。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人相处,与人交往。
懂得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可以使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得体、自信。
学习握手礼仪可以使我们在见到别人时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和真诚;学习打招呼的礼仪可以使我们在社交场合更具亲和力和可信度。
这些基本的礼仪规范,虽然看似简单,但却体现了我们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更能够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同。
学习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气质。
世界是个细致而复杂的舞台,每个人的形象都会给别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懂得一些正确的举止姿态和仪态动作,可以使我们在社交场合中显得更加得体、大方。
学习正确的走路姿势和站立姿势,可以让我们显得更加自信和威严;学习正确的用餐礼仪,可以使我们在餐桌上表现得更加优雅和文明。
这些细微的改变,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气质,还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竞争中更加脱颖而出,取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学习礼仪可以加强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懂得一些社交礼仪,可以使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更加得体、大方,更容易与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在公共场合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和关怀,可以使我们赢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在处理冲突和分歧时保持冷静和斟酌,可以使我们更加容易与他人沟通和协商。
当我们能够以礼待人、以和为贵时,我们的社交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更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学习礼仪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标志,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学习礼仪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华文化,还可以帮助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礼仪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民族团结和进步的源泉。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d128685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3.png)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西实验小学五年级曹世卿
《论语》里说:“不学礼,无以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有一个小毛病——
—别人正讲话时,如果我想说话,就会打断对方。
起初,妈妈说我这样不礼貌,我却不以为意。
但那一次的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我跟朋友们一起聊天儿,每当我想开口说话,总有朋友插话。
几次三番后,我有点儿生气了。
看我情绪不对,朋友转头对我说:“你平
时跟我们聊天儿时也常常打断我们,我们也会感到不舒服。
”听到这里,我脸上的温度迅速上升。
察觉到了我的羞愧,朋友又安慰我:“我知道你没有恶意,只是想跟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可总是打断别人的话,被打断的那个人会很不舒服。
”我恍然大悟,真诚地向朋友们道歉。
小小的礼仪差点儿引发我的“友谊危机”,可见礼仪多么重要。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我们都应该讲文明,懂礼仪,让生活更美好。
不以为意几次三番。
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讲话稿
![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讲话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6ac3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6.png)
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国旗下,向大家发表讲话。
国旗是国家的
象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共同的荣耀。
站在国旗下,我感
到无比的自豪和庄严。
不学礼,无以立国。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准则。
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
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只有懂得尊重自己,才能赢得自己的尊重。
在国旗下,我们更应该珍惜礼仪,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尊重国旗,
学会尊重祖国。
不学礼,无以立国。
礼仪之邦,必定是一个文明之邦。
我们要
以礼待人,以礼相处,以礼立国。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
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加团结奋进。
在这里,我呼吁大家,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做一
个尊重礼仪的人,做一个尊重国旗的人,做一个尊重祖国的人。
让
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国旗在风中飘扬,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谢谢大家!。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bc7caf73af45b307e8719762.png)
不学礼,无以立本文是不学礼,无以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
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50XX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
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
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
当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学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当我们是老人的时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车上,总是渴望能有人为站立不住的自己让个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
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在家里,如果家长能够带好头;在学校,如果师长能够带好头;在单位,领导如果能够带好头;在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带好头……推而广之,要在全中国推广、普及文明礼仪,如果首都一千多万人民能够带好这个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毫不疑问,我们的文明礼仪推广和普及工作,就会更加容易。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7fc1c62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a.png)
不学礼无以立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学习礼仪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正如古语所言:“不学礼无以立”。
什么是礼仪?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怀。
在不同的文化中,礼仪的内容和形式可能各异,但其核心价值却是相同的。
学习礼仪,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懂得为他人着想。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一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来维持秩序和和谐。
学习礼仪,就是学习这些规范和准则,以确保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得得体、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感受。
学习礼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习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
在人们眼中,一个懂得礼仪的人通常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被认为是有修养、有素质的人。
尤其在社交场合中,懂得如何礼貌地与人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礼仪可以增强人格魅力。
懂得如何待人接物、注重细节、尊重他人,都是展现个人魅力的方式。
当我们能够以礼待人,他人也会更加愿意与我们交往,从而使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得以更好地发展。
学习礼仪可以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当我们懂得遵守社交规范,了解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我们就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社会场合,并与他人和谐共处。
学习礼仪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礼仪不仅包括外在的行为举止,还包括对他人的关心、尊重和爱护。
通过学习礼仪,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出善良、友善和有责任心的品格。
如今的社会风气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人对于礼仪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缺乏基本的素养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在公共场合,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人们的言谈举止粗鲁,礼貌待人的现象不够普遍。
有人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喧哗,不尊重他人的正常休息环境;有人在餐厅中大声嚼食,打扰到了他人的用餐体验;有人在街头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破坏了环境卫生。
这些行为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形象,也减弱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好程度。
我们也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外部环境。
作为个体,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学习礼仪,做一个守规矩、尊重他人的人。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国旗下的讲话3篇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国旗下的讲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a713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b.png)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国旗下的讲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国旗下的讲话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今天在国旗下,我想在和同学们谈谈“文明礼仪”这个永恒的话题。从教育成长的角 度,文明是告别昨日的无知和粗俗,是人性战胜不符合社会、法律、纪律、公德的本能欲望。
同学们,一粒种子虽小,却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滴水虽微不足道,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不被人注意 的礼节虽小,“老师好,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 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争做文明的潘中人。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国旗下的讲话2
文明是一种认识,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文化,文明是在内心不断生成,积累而又外显于形的。伴随着社会进 步发
展的规范,它存在于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每个人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习惯都是它最具体的表现。 我们现在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做作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将来的发展。一个不讲 文明的人,一个低级趣味庸俗的人,一个放松了自身思想品质培养的人,一个迷失文明和道德标杆的人,那一定是 现在最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让我们相互帮助,相互 督促,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着装得体,不求时尚;说话文明,举止大方;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尊敬师长, 学会关爱;遵守交通,讲究卫生等等。
当我们是消费者的时候,经常把个人的怨气往服务人员身上撒,还总说他们态度不好;当我们是服务人员的时 候,又总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却总怨顾客太挑刺。
当我们和朋友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朋友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工作上、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 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二
第四课《不学礼 无以立》
![第四课《不学礼 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e05e853af46527d3250ce007.png)
第四课《不学礼无以立》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学礼无以立》的出处。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礼仪。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礼仪。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礼仪。
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教学过程:
(一)读典明理
1、出示: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
2、古语今说,向学生简介一下意思。
人不能不学礼。
礼的作用就是让自己谦卑,同时还要尊重别人。
3、礼仪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中国人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礼仪。
(二)绘本启智
1、讲《裴秀学礼》的故事。
2、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各国也需讲礼仪,知道中国是礼仪之邦。
3、学习了解新西兰毛利人的碰鼻礼。
(三)知行合一
1、读格言,借助图画理解意思。
2、指导背诵。
(四)拓展阅读
1、读《弟子规》节选。
2、读释义,明白怎么做。
3、拓展活动:学习《公共礼仪》,指导背诵。
(五)星星点灯
学生谈收获:
看演出时要有礼貌地鼓掌。
上下楼梯时要右行礼让脚步轻。
阅览室里要安静地读书,不喧哗。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a22d97e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9.png)
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是一句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及现实意义的名言。
所谓“礼”,指的是社会文化中规定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聚合力。
一方面,它可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规范、和谐;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习俗,具有历史沉淀和民族传统的代表性,对传承和发展国家文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果不学礼,就无法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也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发展,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注重传承礼仪文化,例如孔子就非常重视“礼”的学习和实践。
他认为:学习礼仪文化,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促进社会和谐。
他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强调了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让人们明白了在社会中保持纯洁、诚实、正义的品格,是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礼仪文化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学习礼仪文化不仅可以增强个人的修养,也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载体,除了节日活动本身的庆祝外,还有许多文化追溯与故事,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土壤,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团结和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此外,学习礼仪文化还有助于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大量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和谐人际关系、增强自己在不同场合的优势,都需要讲究一定的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不仅有助于人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协调、合作,而且还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和素养,增强个人的信誉与形象,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助力个人的成功发展。
总之,学习礼仪文化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也是个人立足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积极弘扬礼仪文化,融入其中,从中感悟和汲取经验和智慧,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良好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公民,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留下美好的印迹。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58a9a05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a.png)
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
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曾说过:“礼仪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如今,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社交面的扩大,礼仪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人们的正常生活都离不开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仪不仅是自尊的表现,而且是对他人的尊重。
礼仪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有无教养的尺度,也是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
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想健康成长,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然而,在今天的年轻学生中,许多人礼仪观念薄弱,思想道德水平下降。
学校里有些人不尊重他人,不礼貌不礼貌;在这个社会里,我不知道如何称呼别人,甚至做我想做的事,充满了粗俗和腐朽的话语;在家里,我不知道如何孝顺长辈,尊重自己,为所欲为??校园和教室墙上随处可见脏话;上课迟到早退;说粗话、扔纸屑、剥皮等。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些中学生认为无视校规校纪、放荡不羁、只顾自己、无视他人是有个性的。
同学们,请扪心自问,这些现象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吗?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成才先成人,学习礼仪,必须从现在起,从我们自身做起。
首先,青少年学习“礼仪”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作为起点。
其次,学习“礼仪”应该建立在提高自尊的基础上。
自尊就是自尊。
一个正确的自尊应该具有谦虚而不傲慢的品质。
当年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时,他们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虽然他们的自尊在提高,但他们内在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第三,学习“礼仪”应注重实践。
一个人的礼仪只能体现在他的言行中。
如果他什么都不说,他就不能说某人是否有“礼仪”。
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彼此督促,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那时,我们的校园将会因为你而变的更加和谐美好!七年级二班。
不学礼 无以立 主题教育课件
![不学礼 无以立 主题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b2f81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1.png)
为什么学礼仪?
对
个
1. 不学礼,无以立;
体
2. 使个人的 言行 在社会
活动中与其身份、地
位、社会角色相适应;
3. 衡量个人 道德 水准高
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
对
集
1. 塑造组织 形象 ,提高
体
办事效率;
2. 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
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
的反映。
礼仪故事
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带钱了,便 对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 “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了酒菜, 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 改日送来”。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的 衣服不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帐,我就不行?”
言谈之礼
待人之礼
用语文明、心平气和 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尊敬师长、友爱伙伴 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游览之礼
仪式之礼
善待景观、爱护文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民俗、恪守公德
面容整洁、衣着得体 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表之礼
01
着装要考虑时间、地点、场合三要素, 着装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
04
02
始终保持衣着整洁。在校期间穿校服, 佩带胸卡。
用餐时先请长辈、客人就座再动筷。 为别人夹菜要用公筷。 提前离席,向长辈、客人礼貌打招呼。 吃不完的食物要打包。
言谈之礼
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 讲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的清楚。 不打听不泄露别人隐私,不说使别人感到伤
心羞愧的话。 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 不强迫别人回答不愿意说的问题。 多人交谈时不滔滔不绝。
不学礼无以立_高二作文
![不学礼无以立_高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af79e1a58da0116c1749b9.png)
不学礼无以立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一年四班李星辰荣誉:“双十”之星格言:不学礼,无以立。
出处:《论语》释义:如果不学会文明礼貌和基本礼节,那么在社会中我们就会很难立足。
一本好书,可以带给我们一个美的世界;一句良言,同样似一位良师益友,把我们带入真善美的殿堂。
“不学礼,无以立”。
它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如果不学会文明礼貌和基本礼节,那么在社会中我们就会很难立足。
通过它,我们不难看出文明礼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传,张良在投奔刘邦之前,有一天在下邳桥上,一位老人故意三次将鞋掉入河中,而张良毕恭毕敬地三次将鞋捡起。
于是,老人便送给了他一部兵书。
通过这部兵书,张良的军事韬略增长了不少,为他在日后的楚汉战争中立下奇功奠定了基础。
之后,有人写诗称赞到:“张良尊长辈,孔融能让梨。
”“古人方少时,文明知礼仪。
无礼人所憎,有礼人所喜。
人不知礼仪,寸步也难移。
”现代的中国:孙中山尊重护士,彭德怀向警卫员鞠躬,贺龙与保健医生同看一部名著,鲁迅给青年朋友写信常称“先生”“兄弟”……这样许许多多的事情被人们传为佳话。
周恩来总理也凭借其许多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外交故事成了我们许多同学的偶像。
一个人的礼貌程度便是他内在心灵的展现。
我们首先就应该做到文明礼貌。
因为一个人的礼貌程度还是他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最直接体现。
什么样的品德修养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举止言谈。
哥德有句话说:“一个人的礼貌便是照出他品德的镜子。
”试想,如果一个人不讲礼貌,处处飞扬跋扈,那怎么能显示出他具有高尚的品质呢?他又怎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呢?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的确,语言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社会进步的一大特征。
然而,倘若你是有心人,便常能从校园里的闲聊中听到不堪入耳的粗话。
茶余饭后,课堂内外,谈笑之间,一不留神,粗言脏语便会喷口而出。
在如今的社会上,好讲粗话也不仅仅是一些低文化的小市民了。
曾有一机关干部在会上竟粗话连篇;有些人说话也是三句不离粗口“三字经”。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5942803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6.png)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1500字不学礼,无以立——从学习礼仪到塑造品格的重要性人们常说:“礼仪之邦,立身之本。
”这句古语表达了礼仪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学习和遵守礼仪的重视程度似乎有所降低。
一些人不再重视基本的礼貌、礼仪,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培养学习礼仪的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于学习礼仪的重视,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礼仪的定义。
简单地说,礼仪就是人际交往的规范和准则,它包括了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如尊重、礼貌、谦逊等等。
同时,礼仪也是展现一个人修养和品格的重要途径。
通过遵守礼仪,我们能够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促进互相理解和和谐发展。
其次,学习和遵守礼仪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学习礼仪能够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有了合适的礼仪,我们能够更加自如地与他人进行交谈,有效地传递信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学习礼仪还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个人形象和修养。
当我们注重礼仪时,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塑造出文明、优雅的形象,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最后,学习礼仪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其成员的行为规范和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习和遵循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尊重、宽容和和谐。
那么,如何培养和学习礼仪呢?首先,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儿童的礼仪意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从小事做起,教育他们尊敬父母、帮助他人、注意礼节等。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礼仪教育。
学校是人们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各种礼仪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社会应该加强对礼仪的宣传和引导。
媒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普及礼仪知识,提高人们的礼仪意识和素养。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68eee6e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9.png)
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这是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
礼仪是指社会行为中的一套规范。
含义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举止言谈和待人接物等方面,还涉及到各个方面的行为和表现。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学习礼仪,不仅可以使人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还能使人的品格更加高尚,体现出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首先,学习礼仪可以让人更加自信。
在社交场合中,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它能够让人更加出色地表现自己。
学习了礼仪规范,可以让人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表现出自信的姿态。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自信都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学习礼仪不仅能锻炼出自信和自信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让人更加从容地面对挑战和压力。
其次,学习礼仪可以让人更加体面。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的举止言谈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形象和地位。
如果我们的行为不够得体,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嫌弃。
可是,只有通过学习、练习才能掌握得体的举止和言谈。
并且,当我们在遇到正式场合时,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仪态和细节。
像出席晚宴、婚礼等场合,我们就需要学习如何穿着得体、言谈得当等细节问题。
学习礼仪,可以让人在正式场合中更加得体,优雅的表现自己。
再次,学习礼仪可以让人更加热爱生活。
礼仪不仅是社交场合中重要的素质,同时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身份。
初学礼仪时,我们也许会觉得它是一种不必要的规矩,但当我们逐渐掌握各种礼仪规范时,我们会感到更多地热爱生活。
如果你在生活中抱有热爱的态度,你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更加注重自己的细节和素质。
这些都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最后,学习礼仪可以让人更加注重他人。
学习礼仪不仅是为了表现自己,也是为了照顾和尊重他人。
因为礼仪规范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在多人互动的情况下形成的。
在社交场合中,通过举止和言谈,我们可以表达我们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
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融洽。
这对于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人际关系都非常有帮助。
礼仪的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的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a23d1c0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73.png)
不学礼‖无以立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不学“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
礼仪能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素质,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的反映。
礼仪的含义。
古代礼仪的概念:指的是行礼的仪式,有时也讲礼制。
礼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指导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仪就是礼的各种仪节、仪式。
总合起来就是礼仪。
礼仪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并且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道德准则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并且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体现这些准则的各种礼法、礼节、礼数、礼貌和各种仪式的综合体系。
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不学“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为了别人讨厌的对象。
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就拿我们学校里一些不好的文明礼仪来说吧。
学校里的草坪有很多,但是因为学校里的一些设计问题,导致有的地方路要绕一下,这就造成了我们学生的麻烦,所以很多同学为了抄近路,就大步地把脚踩在了草坪的上面。
久而久之,那里俨然成为了一条小路,在学校里的道路上甚是显目。
尤其是经管系文科楼A的前面那块草坪,每天都会有很多人从那边过,本来是一块绿色的草坪,现在走的人多了,就成了一条黄色的小路。
每天都能够看到,这就体现了我们学校里的某些人的礼仪做的不够,给我们学校增添了一处不文明的现象。
学校里宣扬要文明礼貌,要有礼仪,可是在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同学说脏话,有的人甚至是出口成脏,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礼仪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讲话稿
![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讲话稿](https://img.taocdn.com/s3/m/e6853a6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4.png)
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国旗下,向大家发表讲话。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不学礼,无以立国。
礼仪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底蕴。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遵循礼仪,我们
的国家才能够立于世界之林,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佩。
作为一名国家的代表,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成为社会的模范。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这样才能够建立一
个和谐的社会。
我们要遵守规则,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样才能
够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
我们要遵循礼仪,尊重长辈,关爱弱
势群体,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道理,将它们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
家才能够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才能够更加团结奋进。
最后,我要呼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让我们的国旗在世界上更加鲜艳夺目。
谢谢大家!。
不学礼,无以立——刘丹
![不学礼,无以立——刘丹](https://img.taocdn.com/s3/m/92ec27a4f61fb7360b4c6579.png)
不学礼,无以立--学《论语选读》有感刘丹不学礼,无以立。
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它的意思是: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
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不学礼,无以立身。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慢慢习惯了与人擦肩而过,涌入人群,似乎忘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忘记了如何学礼、行礼、懂礼、知礼,也渐渐的忘记了礼的重要性。
孔子曾经教育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鲤:“您在老师那里,能得到独特的传授吗?”孔鲤答:“没有。
”他告诉陈亢,有一次父亲独自站在院子里,我从那里经过,父亲问:“学诗了吗?”我说:“没有。
”父亲说:“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与人交流。
”于是我回来学诗。
后来又在院子里遇到父亲,父亲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
”父亲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么立身。
”于是我回来学礼。
父亲对我的教导就这些。
陈亢回去后,很高兴地对人讲:“我想问一件事,却有了三个收获,听到了关于诗的理论,礼的理论,也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圣人。
孔子很清楚礼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要懂得礼是如此重要。
“礼”是需要学习的,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
”那么要如何才能具备礼呢?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礼的人呢?礼是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而非以命令行事,因为命令是无法打动人心的,况且命令执行只有做做表面功夫而已,无法打从心里真心诚意的表达出来,这样子到头来也只是白费功夫罢了。
一个人待人首先必须有礼貌,因而这样才会有人瞧得起他。
总而言之,“礼”在生活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缺一不可的。
有一句话说:“礼节为处世之本”,因此礼节是应有的礼貌,也是做人处事应该具备的态度。
无论在何时何处,人人都应该具备礼貌,这样才会受到众人的欢迎。
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讲话稿
![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讲话稿](https://img.taocdn.com/s3/m/f28834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5.png)
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讲话稿标题:不学礼,无以立国旗下讲话稿
引言概述:礼仪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学习礼仪不仅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更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不学礼的后果、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如何学习礼仪、学习礼仪的方法以及学习礼仪的意义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不学礼的后果
1.1 礼貌缺失导致人际关系疏远
1.2 礼仪不懂引发社会矛盾
1.3 礼节失范影响国家形象
二、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2.1 增进人际关系和谐
2.2 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
2.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如何学习礼仪
3.1 从家庭教育开始
3.2 参加礼仪培训班
3.3 长期坚持练习
四、学习礼仪的方法
4.1 学习书籍和资料
4.2 观摩模范人士
4.3 多参加社交活动
五、学习礼仪的意义
5.1 增强国家软实力
5.2 塑造良好社会风气
5.3 促进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
总结:学习礼仪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才能真正做到“不学礼,无以立国”。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礼仪教育,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感谢大家的聆听。
不学礼无以立优秀范文1200字【3篇】
![不学礼无以立优秀范文1200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82d40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d.png)
不学礼无以立优秀范文1200字【3篇】【篇1】不学礼无以立优秀范文1200字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
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在不停地变化之中。
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
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
当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学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当我们是老人的时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车上,总是渴望能有人为站立不住的自己让个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
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在家里,如果家长能够带好头;在学校,如果师长能够带好头;在单位,领导如果能够带好头;在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带好头……推而广之,要在全*推广、普及文明礼仪,如果首都一千多万*能够带好这个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毫不疑问,我们的文明礼仪推广和普及工作,就会更加容易。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 无以立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 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b7e530c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a.png)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1500字不学礼无以立人们常说:“礼仪之邦兴,无礼则败。
”礼仪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品质的体现,对于维系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塑造道德风尚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不学礼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与人际关系,也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不学礼既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也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首先,不学礼损害了个人形象与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礼仪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因素。
在社交场合中,一个人是否懂得礼仪、遵守社会规范,直接关系到他人对其印象的好坏。
如果一个人不学礼,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么他就会给人留下粗鲁、无礼的印象,进而导致他人不愿与其交往。
长此以往,他的人际关系将变得疏远,甚至可能遭受社会孤立。
因此,不学礼不仅仅损害了个人形象,更影响了个人的社会交往。
其次,不学礼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国家,如果其公民都不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基本礼仪,那么这个国家的社会秩序将会陷入混乱。
人们将会互相冲突,彼此不满,无法形成互助互爱的社会环境。
长此以往,社会将趋于分裂,社会矛盾也将日益加剧。
更严重的是,不学礼可能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一个不懂礼貌的人,在处理矛盾冲突时容易情绪激动,对他人采取过激行为。
这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混乱。
因此,不学礼不仅仅是对个人形象的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的阻碍。
最后,不学礼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
礼仪作为人伦关系的基础,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
每个人都有义务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如果一个人不学礼,不注重他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权益,那么他就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成为了社会的“败类”。
在这个个人主义盛行、人情冷漠的社会中,人们更需要学习和弘扬传统的中华礼仪,以传统文化为指导,重新塑造社会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不学礼是对社会价值观的背离,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与人际关系,也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学礼无以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不学礼,无以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
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曾说过:“礼仪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如今,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社交面的扩大,礼仪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人们的正常生活都离不开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仪不仅是自尊的表现,而且是对他人的尊重。
礼仪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有无教养的尺度,也是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
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想健康成长,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但是,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礼仪观念淡薄,思想品德滑坡。
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在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污言秽语;上课迟到早退;讲粗话、乱扔纸屑果皮等。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中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有个性。
同学们,请扪心自问,这些现象是否曾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过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成才先成人,学习礼仪,必须从现在起,从我们自身做起。
首先,青少年学习“礼仪”要以学会尊重他
人为起点。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
自尊,即自我尊重,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
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
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无“礼仪”。
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彼此督促,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那时,我们的校园将会因为你而变的更加和谐美好!
七年级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