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爱残障儿童存在的问题
关爱残障儿童存在的问题【摘要】残障儿童在社会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教育资源不平等、医疗保障不完善、社会融合困难、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家庭支持不足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残障儿童在生活中的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倡导社会关爱残障儿童,并提升全社会对残障儿童的包容度。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残障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支持,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残障儿童、关爱、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社会融合、心理健康、家庭支持、政府投入、社会倡导、包容度1. 引言1.1 残障儿童的生存现状残障儿童是社会中一个比较脆弱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生存上的困难和挑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超过一亿名残障儿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
残障儿童在教育、医疗、社会融合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和不公平待遇。
在教育方面,残障儿童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和不平等的问题。
很多学校缺乏适应残障儿童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培养机会。
这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医疗保障不完善也是残障儿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许多残障儿童由于家庭条件贫困或者缺乏对残障儿童的专业医疗服务,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服务,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残障儿童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改善残障儿童的生存境况,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儿童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1.2 社会对残障儿童关爱的认识在社会对残障儿童关爱的认识方面,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偏见。
部分人认为残障儿童是负担,对社会没有贡献价值;部分人认为残障儿童是“可怜的”对象,需要施舍和怜悯。
这种认识的存在导致了对残障儿童的歧视和排斥现象,使他们在社会中感到孤立和无助。
实际上,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也有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他们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及对策
2009年第2期•精彩推荐: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作者:仇雨临郝佳| 最后更新:2009-7-12【摘要】本文首先从政策体系、组织机构和儿童发展指标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然后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儿童;儿童福利;政策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福利状况的好坏是衡量一国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新老儿童问题日益严峻,如孤残儿童和流浪儿童等困境儿童的相关问题。
如何解决孤残流浪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进而推进我国儿童福利的整体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描述儿童福利的概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内容复杂。
本文试图从儿童福利政策、儿童福利组织机构、儿童发展的相关指标三个维度,对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做一个总结和描述。
1.儿童福利政策体系概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了许多儿童福利政策,大致可以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
上述法律虽然不是专门为儿童制定的,但其中都包含了儿童福利的相应条款。
在第一层次的立法中,还包括一些以儿童为对象专项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由国务院出台和相关部委颁发的各项行政法规,涉及到儿童养育、救济和教育等各个方面。
其中属于国务院制定的有:《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以民政部为代表的部委制定的有:《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通知》、《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近年来,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备受关注。
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一、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从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保障了儿童的福利权益。
儿童福利机构也在不断壮大,提供着养护、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服务。
此外,儿童福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进一步促进了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二、儿童福利事业存在的问题尽管儿童福利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地区的儿童福利机构设施陈旧、条件差,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设备。
与此同时,一线幼儿教师的待遇和培训也亟需改善。
其次,儿童福利服务不完善。
目前,一些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范围狭窄,无法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
同时,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亟需增加,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此外,儿童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升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儿童福利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
三、发展儿童福利事业的措施为了加强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投入。
政府应当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设施和服务水平。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其次,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培养更多的儿童福利专业人才,提高儿童福利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加强对一线幼儿教师的培训和待遇提升,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此外,加强儿童保护意识的普及和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编写读物等方式,提高儿童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儿童福利事业,共同参与到儿童保护工作中。
最后,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借鉴发达国家的儿童福利事业经验,吸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促进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现状分析
中国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现状分析【摘要】中国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现状分析主要包括残疾儿童的权利保障情况、教育福利、医疗保障、康复服务以及社会融合情况。
目前存在着残疾儿童社会福利不足的问题,如权利保障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医疗服务不完善、康复服务不足以及社会融合程度不高等。
为了改善现状,可通过加强政策制定、提高医疗和康复服务水平、加强教育投入、促进社会融合等方面进行改进。
未来应该注重提高残疾儿童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以及增加福利资源的投入,为残疾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
【关键词】中国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现状分析、权利保障、教育福利、医疗保障、康复服务、社会融合、不足之处、建议、改进措施、政策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中国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现状分析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中不少孩子出生时就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残疾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对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保障尤为重要。
在中国,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状况并不乐观。
在权利保障方面,许多残疾儿童的权利受到侵犯,缺乏必要的保护和支持。
在教育福利方面,很多残疾儿童由于缺乏适当的教育资源和支持,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
在医疗保障方面,一些残疾儿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在康复服务和社会融合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残疾儿童在康复和社会融合过程中面临困难和阻碍。
综合以上所述,中国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加大对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的投入和支持,提升其权利保障水平,改善教育、医疗、康复和社会融合服务质量,让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获得平等的社会福利待遇。
2. 正文2.1 残疾儿童的权利保障情况分析在中国,残疾儿童的权利保障情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残疾儿童面临的歧视和排斥现象较为严重,他们往往受到教育、医疗、康复和社会融合等方面的不公平对待。
这导致了残疾儿童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残疾儿童的权利意识较为薄弱,他们往往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了解和维护意识。
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浅析_0
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浅析一、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教师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
我国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设置的较少,对特殊教师进行培训的机构也较少,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低,从而特殊教师的就业面比较窄,很多特殊教育的教师找不到适合的岗位,造成人才的流失,导致大量非专业人士的介入,造成特殊教育质量的下降。
(二)特殊教育机构少,经费不足。
从当前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看,大陆地区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生为340621人,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率为4.53%,这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中”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80%左右”的目标和我国大陆普通儿童98.7%的入学率相比尚有一段距离。
由于特殊儿童康复所需的器材和对特殊儿童的服务所成本很高,政府对各地的拨款不能满足需求,而社会力量办的福利机构又经常缺乏持续性的资金来源难以持续。
(三)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
中国建国以来虽通过宪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对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力和特殊教育的实施做了规定,但由于这些法律都不是专门的特殊教育法规,对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特殊教育实施的细则都规定得不够具体,因此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使特殊教育实施既缺乏明确的指导,又缺乏应用的法律保障。
此外,我国普通学校中特殊教育的专业化组织体系和专门化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从组织制度和人力,物力上难以保证特殊教育的顺利进行。
(四)家庭、社会观念落后。
目前,在社会和绝大多数家庭中存在这样一种观念:特殊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他们达不到正常儿童的水平,接受普通的教育存在着极大的难度,接受特别教育难以找到相应的学校和教师,并且费用高昂,即使接受教育之后,他们也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有一部分群体认为特殊儿童接受教育是不必要的。
二、我国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一)普及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特殊儿童的认识。
孤儿保障制度的运行状况与问题分析
孤儿保障制度的运行状况与问题分析孤儿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孤儿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教育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然而,目前我国孤儿保障制度在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加以分析和改进。
一、孤儿保障制度的运行状况1. 救助机构与政府政策的配合程度:我国各级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涉及孤儿救助的政策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与救助机构之间的配合程度仍有待提升。
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实际救助效果不尽如人意。
2. 孤儿救助的资金来源:目前,孤儿救助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但资金仍然紧缺。
各级政府应更加重视孤儿救助,增加专项经费用于孤儿保障工作,同时加强与社会捐助机构的合作,确保孤儿能够得到及时、充分的救助。
3. 机构建设与服务质量:救助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是保障制度运行的基础。
然而,由于一些机构管理经验不足、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救助机构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需要加强对救助机构的建设与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避免潜在的不良影响。
二、孤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1. 儿童救助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儿童救助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全覆盖全国各地,导致救助工作的开展面临困难。
应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儿童救助信息共享,确保救助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2. 孤儿救助政策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孤儿救助政策,但对于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孤儿群体需求的细化和全面覆盖仍有待加强。
应针对孤儿的特殊情况,制定更为细致、全面的救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孤儿都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和关怀。
3. 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社会监督是保障制度运行的重要保证。
然而,目前社会对于孤儿保障制度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导致一些不规范、不公正的现象存在。
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强化对救助机构的监管,保证救助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三、优化孤儿保障制度的建议1. 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孤儿保障工作的资金保障力度,确保资金到位并合理使用,满足孤儿基本生活和教育需求。
民政部工作人员的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研究
民政部工作人员的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研究近年来,我国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民政部工作人员,我们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积极参与和深入研究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的相关问题。
本文将针对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的现状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是最脆弱的群体,需要我们社会的关注和保护。
目前,我国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例如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儿童福利服务平台等。
然而,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二、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存在的问题1. 儿童权益保护工作不到位:一些地区和单位对儿童权益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例如,一些儿童福利机构的设施陈旧,人员不足,无法充分满足儿童的需求。
2. 儿童福利服务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儿童福利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城市地区儿童福利服务机构设施较好,服务项目齐全,而农村地区则存在服务项目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3. 高龄儿童福利保障不足: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高龄儿童福利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在医疗保障、生活待遇等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障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
三、改进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的政策建议1. 完善儿童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儿童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社会对儿童权益保护的关注度。
2. 建立健全儿童保护机制:加强各地区儿童保护机构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儿童福利服务。
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确保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工作的质量。
3. 加强跨部门合作:儿童保护是一个多部门多领域的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
例如,要加强民政部与教育部、卫生健康部门的合作,促进儿童保护工作在学校、医院等场所的全面推进。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共筑中国梦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将来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也逐渐提上了议事的日程,而且在近些年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关于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现状据有关统计至2013年末,我国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共有22329万人1,是世界儿童总数最多的国家。
由于儿童所处地位特殊,长久以来我国从事儿童问题研究的阵容强大,研究范围广泛,而且成果累累。
但是,关于特殊儿童社会福利领域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
特殊儿童是指孤儿、聋哑、智力低下和肢体残障等儿童,他们在生理或精神上存在不同的缺陷,但他们和普通儿童一样都是祖国独特的瑰宝。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特殊儿童和其他的正常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的成长。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的抽样调查,中国残疾儿童为504.3万人,占总残障人口的 6.08%,城镇的残疾儿童占19.20%,农村则占到80.80%2。
儿童是社会的弱者,这些数量庞大的特殊儿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中更为脆弱的弱者,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照顾。
2010年被称之为儿童福利元年,在这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并建立孤儿国家保障的制度旨在切实保障孤儿的权益,与此同时部分特殊儿童也被纳入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这些说明国家对特殊儿童越来越重视。
但是,总体上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水平偏低,保障范围较小。
由于我国社会福利总体发展缓慢,这也影响到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而且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其发展。
二、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供需矛盾明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总数及工作人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1.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供需矛盾突出首先,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数量不足。
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不足与改进建议一、引言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社区为了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权利,提供的经济、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帮助。
然而,在当前社会福利领域中存在一些重要的不足之处,如资金短缺、服务不均衡等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资金短缺导致的不足1. 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由于资金短缺,许多社会福利项目无法长期维持运营。
很多时候,政府在社会福利上的投入往往处于有限状态,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2. 不充分覆盖贫困地区:由于资源有限,贫困地区往往得到较少关注和支持。
这导致了贫困人口在受教育、医疗等方面比其他地区更加困难。
针对资金短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应当增加对社会福利领域的财政补贴,确保社会福利项目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探索多种筹款方式,如社会捐赠、公益彩票等,增加福利项目的资金来源。
2.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方案,确保资金更好地覆盖到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
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数据系统和监督机制,及时调整资源分配方案,并对使用资金进行透明化管理。
三、服务不均衡导致的不足1. 基础服务不平等:城市与农村之间、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服务不均衡现象。
城市地区通常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服务,而农村和内陆地区则相对缺乏这些基本服务。
2. 弱势群体得不到关注: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在社会福利领域中未能得到充分关注和支持。
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困境和挑战,需要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1. 完善基础服务网络:加大对农村和内陆地区的基础服务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和养老院等。
同时,加强城乡之间的交通或物流网络建设,以方便资源优化配置。
2. 强化弱势群体保障:在社会福利政策中增加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规定。
提高他们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特殊儿童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策影响着每个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身体、情感、行为和社交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的儿童,包括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听力障碍、视觉障碍等。
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我们应该关注其现状,并制定对策,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一、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资源不足。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的特殊学校、特殊教育机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2.师资力量不足。
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领域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更是稀缺。
3.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发展和未来,但是目前仍有部分特殊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资源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4.社会融合不足。
特殊儿童在学校和社会中常常面临歧视和排斥,社会融合程度不高,导致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受到伤害。
为了改善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2.加强特殊儿童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
3.优化特殊儿童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改进特殊儿童教育课程设置,设计更加符合特殊儿童需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4.推动特殊儿童社会融合。
加强对特殊儿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倡导社会尊重和包容特殊儿童,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特殊儿童在社会中的融合。
5.加强对特殊儿童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特殊儿童家长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教育困惑,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对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关爱和教育特殊儿童。
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工作研究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杨无意近年来,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状大:儿童早期教育和大病医疗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与困境儿童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因此,梳理回顾近年来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足,对于建立健全我国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成效儿童保护法制建设加快,司法保护加强。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变迁,儿童的生存环境恶化与权益被侵害等问题时有发生,引起国家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近年来修改、制定了数部与儿童权利保障相关的法律,强化了对儿童的保护:2012年3月,《刑事诉讼法》修正,增设“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以更加有效地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及其它合法权益。
2015年8月,《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加大了对性侵幼女、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虐待儿童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2015年12月,《反家庭暴力法》颁布,为儿童家庭暴力的预防、矫治和惩处等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6年2月,《民法总则》颁布,其中多个条款涉及规范和保障未成年人民事权利义务。
立法层面的发展,完善了儿童保护的法律体系,推动了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法制化进程。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印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在我国建立起未成年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
2015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作为统筹协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临时机构。
在此基础上,最高检于2019年增设第九检察厅,作为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专门机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力度与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儿童福利政策体系逐渐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有所改进。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近年来,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儿童的权益和健康成长,各国纷纷加大儿童福利事业的投入和保障力度。
本文将探讨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旨在提供对于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福利事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儿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相继设立了儿童福利机构,为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医疗和保护等全方位的服务。
然而,儿童福利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资源分配不均衡。
在一些贫困地区,儿童福利设施和服务严重不足,导致这些地区儿童福利事业的滞后。
其次,儿童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地区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缺乏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和关注。
此外,缺乏专业人才也是制约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儿童福利事业存在的问题1.资源不足:由于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和贫富分配上存在差距,导致儿童福利资源的分配不均衡。
2.保障措施不够完善:一些国家对于儿童福利事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3.服务覆盖面不广:儿童福利事业的服务内容和范围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
4.专业人才缺乏:儿童福利事业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但是目前专业人才的供给量不足。
三、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对策为了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以下是一些应采取的对策:1.加大政府投入。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的资金投入,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服务。
2.完善法律法规。
各国应加强对儿童权益的法律保护,建立健全的儿童福利制度和政策。
3.拓宽服务范围。
儿童福利事业应扩大服务范围,涵盖儿童教育、医疗、保护等多个领域。
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各级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应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尽管儿童福利事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社会对儿童福利事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
儿童福利调研报告
儿童福利调研报告儿童福利是指社会各界为了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政策。
儿童福利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保护权和参与权。
本调研报告主要以中国儿童福利状况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儿童福利的现状在中国,目前儿童福利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的儿童福利设施不足,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庞大的儿童群体的需求。
其次,儿童福利工作的权责不清,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再次,儿童福利的财政投入不足,政府对儿童福利的投入相对较低。
最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福利措施存在差异,一些贫困地区的儿童享受的福利待遇较少。
二、儿童福利的问题在中国的儿童福利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儿童福利政策的完善和法律的规范性;一些地区的儿童福利设施建设滞后,不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一些儿童福利机构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提供质量较高的儿童保育服务;儿童福利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儿童福利待遇差异较大等。
三、改善儿童福利的措施为了改善中国的儿童福利状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儿童福利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加儿童福利资源的供给。
其次,完善儿童福利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儿童福利工作的制度和机制。
同时,加强儿童福利工作的组织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加强儿童福利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儿童福利工作的专业水平。
最后,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福利的投入,减少城乡差距,保证儿童福利待遇的平等和公正。
四、结论儿童福利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而中国的儿童福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改善儿童福利状况,我们应该加强儿童福利设施的建设,完善儿童福利法律法规,提高儿童福利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增加对贫困地区儿童福利的投入。
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儿童的正常成长和健康发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析农村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农村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儿童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农村地区的特殊儿童教育情况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教育资源和条件的不足,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的不利因素,给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带来了种种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农村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农村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农村地区的特殊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匮乏。
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特殊儿童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缺乏专业的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导致很多特殊儿童无法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
2. 家庭条件落后。
农村地区的家庭普遍条件较为落后,家庭对特殊儿童的关爱和教育水平有限,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3. 社会环境不利。
农村地区的社会环境对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存在不利因素,缺乏包容性和融合性,导致很多特殊儿童难以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活。
4. 保障措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的特殊儿童教育保障措施相对不完善,政府投入有限,特殊教育政策执行难度大,导致特殊儿童难以享受到应有的教育权益。
2.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地区的家庭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长普遍没有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无法正确引导和教育特殊儿童。
2. 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建设。
加大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的建设力度,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资源保障水平。
3. 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引导。
加强对农村家庭的特殊教育知识普及,提高家长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包容性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农村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体系中的一大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特殊儿童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资源保障水平。
家庭和社会也应加强对特殊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特殊儿童教育问题,让每个特殊儿童都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特殊教育儿童的教育现状以及社会福利调查研究
特殊教育儿童的教育现状以及社会福利调查研究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殊教育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家更多的精力放在普通教育的发展问题上,导致我国的特殊教育仍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
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社会福利渠道的稀少也使得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不容乐观。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让他们接受教育固然是使他们更好地与社会接轨的重要平台,但必要的社会福利对他们来说也尤其重要,来自于社会的关爱能让他们更好地敞开心扉,融入社会。
一、对贺州市的特殊教育学校调查引发的思考据了解,贺州市只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该学校的前身是三小的一个特教班,是经过不断发展而成立为一个专门的学校的。
目前该校共有一百一十多个学生,分为启聪班、启智班等四个班级。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特教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
该校目前只有18个教师,而且只有12个教师是从特教学校毕业的,其他6个教师都是非专业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力量是比较缺乏的。
通过对校长的访问我们了解到对于很多的年轻教师来说,他们是不愿意来这里教学的,因为相对于其它正常教育学校来说,这里收入低教学压力又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只能请一些非专业的老师来学校维持教学。
2.学校的学生人数少且分布不平衡。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从贺州市八步区残联了解到他们目前所知道的特殊儿童有三百多名,而在特教学校接受教育的却只有一百多人,特殊儿童的受教育人数不足三分之一。
而且从学校校长那里我们了解到,该校大部分学生是来自贺州市内的,只有十几名学生是来自农村的。
这就可以看出对于农村来说这些特殊儿童并没有很好地接受教育,甚至是没有。
而通过对贺州市桂岭镇平安村的调查走访我们发现,一方面,由于生活贫困,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出现,而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说,他们接受教育是需要家长的陪同的;另一方面,很多家庭都不知道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存在。
于是,就导致了特教学校来自农村的特殊儿童学生较少,很多的农村特殊儿童因此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我国儿童福利现状分析及问题建议
我国儿童福利现状分析及问题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儿童福利问题也越发明显,关注并分析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儿童福利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阐述我国儿童福利现状基础上,结合我国儿童福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儿童福利;现状;对策建议1 前言儿童是一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福利状况的好坏是判定一国福利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改革开放的发展使我国社会成功转型,各种新、旧儿童问题也越发突出,像残疾儿童和流浪儿童等。
怎样解决残疾、流浪儿童的福利问题,从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水平。
2 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一个国家儿童福利政策是否全面,对儿童的保护力度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衡量儿童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多项指标中反映出来。
儿童发展的相关指标涉及儿童的健康状况、教育状况以及法律保护状况等等。
2.1儿童健康状况这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新生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通过《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年,我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极大减少;第二,免疫接种率:通过《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表明,2013年,儿童卡介苗、百白破、脊灰和麻苗等免疫接种率都极其高;第三,儿童营养状况:通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3-2012年)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表明,我国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稳步下降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2012年超过儿童纲要2010年85%的目标。
2.2教育方面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义务教育。
2012年我国小学阶段净入学率高达99.8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11年的95.3%提高至2013年的99.5%。
2012年普通小学和初中的升学率分别为99.8%和88.92%,比2011年分别提高了10%和42 %。
第二,学前教育。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已全面实现幼儿入学。
0~3岁儿童早教得到加强,并有逐步向三岁以下延伸的趋势。
第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备受关注,家长学校数量增加。
社会实践见闻关注儿童福利问题的现状与挑战
社会实践见闻关注儿童福利问题的现状与挑战社会实践见闻:关注儿童福利问题的现状与挑战在当代社会中,儿童福利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儿童福利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亲眼目睹了一些儿童所面临的困境,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本文将以所见所闻为基础,分析当前儿童福利问题的现状,并探讨这一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部分:儿童福利的现状首先,儿童贫困问题是当前的突出现象。
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无法享受到足够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他们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
这一问题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就连一些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儿童贫困现象。
其次,儿童教育的机会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
虽然在一些地区教育资源得到了改善,但城乡之间、富贫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较大。
一些贫困地区的儿童往往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给他们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儿童保护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
儿童面临暴力、虐待、性侵等形式的伤害和剥夺,这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尤其是在一些冲突和灾难中,儿童成为了最脆弱的群体,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第二部分:儿童福利问题面临的挑战首先,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儿童福利问题的加剧。
一些社会资源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导致一些儿童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福利保障。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投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法律与政策的不完善也是儿童福利问题的挑战之一。
缺乏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使得儿童福利事务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和保障。
应该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确保儿童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此外,社会关注度不足也是儿童福利问题面临的挑战之一。
儿童福利问题往往被人们关注的程度不够,导致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不够完善。
需要加强媒体、社会组织等的宣传力度,唤起公众对儿童福利问题的关注。
结论通过对社会实践经历的见闻,可以清晰地看到儿童福利问题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2)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2)当前,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政策不完善、资源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政府应该加强对儿童福利的政策制定和实施。
当前,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还不够完善,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力度还有待加强。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儿童福利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儿童福利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福利项目的实施和维持。
加大对儿童福利资源的投入。
当前,我国的儿童福利资源还相对不足,存在着供需矛盾。
政府应该加大对儿童福利资源的拨款力度,支持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政府还应该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儿童福利机构,提高福利资源的供给能力。
加强对儿童福利服务的质量管理。
当前,我国的儿童福利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一些机构乱收费、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服务质量的提升。
鼓励建立儿童福利服务质量评估机制,依据评估结果对机构进行奖惩,激励优质服务的提供。
加大对特殊群体儿童的关注和帮助。
当前,特殊群体儿童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生活困境,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政府应该加大对特殊群体儿童的救助力度,制定专门的政策和措施,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福利保障。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参与,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政府应该加强对儿童福利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加大对儿童福利资源的投入,加强对儿童福利服务的质量管理,同时关注和帮助特殊群体儿童,努力打造一个健康、和谐、幸福的儿童福利制度。
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
【题目】中国现有儿童福利制度构建探析---------------------------------------------------------------------------------------------------------------------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引言】我国儿童福利体系优化研究引言【第一章】儿童和儿童福利【第二章】我国儿童福利现状梳理【第三章】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方面面临得现实问题【第四章】我国儿童福利领域问题存在得原因【第五章】我国儿童福利建设路径选择【结论/参考文献】中国儿童福利体制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三、当前我国儿童福利领域面临得现实问题通过以上对我国儿童福利现状得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我国儿童福利建设得发展和进步,儿童福利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制度体系日益完善,保障对象不断拓展,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我国儿童福利已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方向转变。
但是受社会发展和政策体制得影响,我国儿童福利建设任务仍然十分严峻,一些突出得问题需要我们来研究和解决。
(一)孤儿基础保障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儿童福利主要保障对象是孤儿和弃婴,2010 年《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意见》出台后,孤儿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得建立使孤儿得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
但是,一些孤儿保障现实问题我们也必须正视,特别是2013 年河南兰考袁厉害收养得 18 名孤儿中有 7 名孤儿和弃婴葬送火海得惨剧,无不警醒着我们,孤儿保障我们“欠账”仍然太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共筑中国梦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将来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也逐渐提上了议事的日程,而且在近些年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关于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现状据有关统计至2013年末,我国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共有22329万人1,是世界儿童总数最多的国家。
由于儿童所处地位特殊,长久以来我国从事儿童问题研究的阵容强大,研究范围广泛,而且成果累累。
但是,关于特殊儿童社会福利领域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
特殊儿童是指孤儿、聋哑、智力低下和肢体残障等儿童,他们在生理或精神上存在不同的缺陷,但他们和普通儿童一样都是祖国独特的瑰宝。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特殊儿童和其他的正常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的成长。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的抽样调查,中国残疾儿童为504.3万人,占总残障人口的 6.08%,城镇的残疾儿童占19.20%,农村则占到80.80%2。
儿童是社会的弱者,这些数量庞大的特殊儿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中更为脆弱的弱者,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照顾。
2010年被称之为儿童福利元年,在这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并建立孤儿国家保障的制度旨在切实保障孤儿的权益,与此同时部分特殊儿童也被纳入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这些说明国家对特殊儿童越来越重视。
但是,总体上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水平偏低,保障范围较小。
由于我国社会福利总体发展缓慢,这也影响到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而且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其发展。
二、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供需矛盾明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总数及工作人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1.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供需矛盾突出首先,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数量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社会福利院单位从2009年1611家增长到2012年1719家,三年间共增加108家。
其中儿童福利机构从303家增长到463家,共增加160家。
社会福利院的职工总数仅为4.2万人,儿童福利机构的职工为1.1万人3。
虽然每年我国儿童福①国家统计局/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②国家统计局/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③国家统计局/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利机构都在增加,不过我国的残疾儿童却达到了504.3万,其中每年我国0~6岁的残疾儿童还在以19.9万人数增加。
到了2012年末,大约仅有17.6万的特殊儿童生活在各种福利机构中。
另外据央视《新闻1+1》在2013年1月10日播出节目《孤儿救助从弥补漏洞开始》的相关报道中指出,我国省级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只有9家,地级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相对较多,333家,县级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仅有64家。
换个角度看,我国共有2853个县,其中只有64个县有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也就是说县级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平均仅占有2%的比例。
总之,我国儿童福利机构还存在比较大的缺口,满足不了现实的社会需求。
其次,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人员与社会需求之间供需矛盾突出。
第一,服务人员与收养的特殊儿童比例差距大。
根据现有的《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收养的特殊儿童与服务人员的比例应为1:1.5。
但是至2012年底,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收养人员仅孤儿人数达到10.9万人,而社会福利院的职工数却只有4.2万人,其中儿童福利机构的从业人员为1.1万人,收养的特殊儿童与服务人员的比例大约是11:1。
换句话说,现有的服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每人至少要负责照顾十一位特殊儿童,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也使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的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有所下降。
而且如果将后勤、科室人员等从这些服务人员中扣除,意味着直接服务于特殊儿童的一线员工如医生和护士、护理员和保育员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人员的不足直接阻碍其扩展和发展。
第二,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人员性别结构不合理。
在现有的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者以中年女性为主,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民政部的一项调查表明:8个儿童福利机构的1047名服务人员中,女性人数为773名,占总体比例的78.3%,另外直接护理儿童的454名护理人员中女性工作人员为443名,占总体比例的97.6%[1]。
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人员性别差距大,缺乏男性服务人员。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儿童活动范围仅限院内,每天24小时接触的对象也只有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服务人员,所以这些工作人员在他们人格和性格塑造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
女性服务人员与男性相比更细心、耐心、富有同情心,对照顾对象容易产生感情,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女性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片面性,不利于儿童形成完整的人格,容易导致性格缺陷;依赖性强不利于其形成独立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差。
而男性工作者的稳定性、自制性和独立性要比女性强,也更为理性、果断,男性在特殊儿童的人格和性格塑造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工作人员性格结构不合理成为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瓶颈之一。
第三,服务人员队伍缺少专业化。
一方面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现有的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知识、专业水准偏低。
现今在儿童福利领域的工作者大多数都是八十年代初或更早参加工作的,80%以上的服务人员最高学历仅为高中学历,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社会背景,而且也很少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另外由于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在招收新的工作人员时受到编制紧缺的限制造成新分配的儿童康复治疗、心理和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服务人员较少,远不能满足现今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需要。
然而,特殊儿童身体的成长和智力的发育以及人格的塑造都是在儿童福利机构进行的,并且这完全是个不可逆转和不可更改的过程,所以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各岗位的服务人员比例不当,内部分工缺乏专业性,导致一线员工少,后勤员工多;医生、护士少,护理员、保育员多。
这种情况下,往往在开展特殊儿童康复和心理疏导活动中造成医生、护士不足。
而且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专业人员职位的设置也比较单一,目前专业的职位仅有医生和护士,缺少音乐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儿童社会工作者和理疗师等职位。
专业人才是儿童福利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服务人员队伍缺少专业化成为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2.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本身面临诸多问题家是任何一位儿童最好的福利,对于孩子来说亲情关怀比物质的满足更为重要。
但是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的特殊儿童中大多数都是孤儿或弃婴,对于他们来说福利院就是他们的“家”,日夜照顾他们的服务人员就是他们的“父母”,儿童福利机构在这些特殊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这些特殊儿童承担着相当大的责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本身的问题和压力不断凸显,这些问题和压力制约着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发展。
第一,经费不足是阻碍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首要问题。
我国儿童福利机构资金来源和筹资渠道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经费主要来源政府的财政投入,但这部分经费不足以支付逐年递增的收养儿童数所需的费用、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儿童福利机构康复器材的维护更新等日益增长的费用,儿童福利机构常常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各大城市的弃婴数量有增无减;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来自农村大量的弃婴也被带进城市,送往儿童福利机构。
总的来说,儿童福利机构的扩展速度远落后于弃婴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经费紧缺问题日趋严重,这不仅加重儿童福利机构的负担也降低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质量,使有限的资源显得更加紧张。
虽然,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儿童福利的发展,但是福利机构的各种设施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落后,儿童福利机构收养人员大多数都是特殊儿童,他们需要有专业人员照顾和特定的治疗康复器材。
但是因为经费不足,儿童福利机构的待遇较低无法吸引高素质专业人员就业,也不能及时维修或更新老化的康复器材、日常锻炼或智力开发的设备,这些都阻碍了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有悖公平,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管理理念落后,运行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是民政部的附属机构,机构管理层的官本位思想严重。
长久以来把儿童福利机构作为事业单位进行经营,以集中供养为管理理念,把收养被遗弃的特殊儿童当作政治性任务执行,往往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
管理人员传统的集中供养管理理念,缺乏竞争意识、成本意识和服务意识,导致儿童福利机构整体工作效率低下,这不利于儿童福利机构发展成为以人为本的服务性机构,也不利于儿童福利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使得我国儿童福利机构越来越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另外,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运行方式单一。
它采取的是单一的封闭式运行方式,缺乏灵活性。
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注重统一的“养、治、教”方式,忽视特殊儿童个体的特殊性,不利于其个人特殊潜能的发展;注重集体院内照料,忽视亲情及家庭伦理方面的人性化照料,不利于其完整人格的塑造。
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特殊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范围仅限于福利院内,缺乏流动性,缺少与社会上正常同龄儿童交流,造成院内特殊儿童的情感世界存在很大的盲区。
一般而言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是要等到16岁以后,才能独立走向社会[2]。
单一的封闭运行方式使得院内的特殊儿童无法像有家的儿童可以在家人保护下最大程度接触到社会,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
相反他们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往往错过了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这些可能导致他们长大离开福利机构后,因为生存能力较差、社会化程度较低而不能顺利融入社会,从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第三,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与主流社会脱轨。
国有儿童福利机构因建立的时间比较早,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较偏远,导致其逐渐游离于主流社会。
具体表现在现有的儿童福利机构的政治性往往超过了服务性,导致儿童福利机构内部膨胀,缺乏动力机制,绩效制度落后,忽视以人为本根本的服务理念。
另外,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将机构中要处理的问题都当作内部事务处理,而不是向社会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民主科学决策。
远离社会导致儿童福利机构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手段比较狭窄、片面,同时也使一些有志于帮助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因缺乏合法合理的渠道进入而最终不得不放弃,导致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资源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