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第五课 小康家园 第2框 总体小康已经实现教案 人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小康已经实现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康的来历,知道小康生活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了解小康的标准,懂得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具体奋斗目标。
3.明确:在20世纪末,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教学重点】
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具体奋斗目标。
【教学难点】
小康的含义、小康生活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民劳苦够了,渴望稍微得到安康,这里的小康指的是一种“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原意是指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
二、讲授新课
(一)小康的来历
从先秦至近代,尽管小康社会在思想家的笔下被描绘得极为诱人,但这种理想的社会从末有过,然而,小康思想在人民中间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它作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普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盛行千年而不衰。
大同小康论是古代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两种构想。语出《礼记·礼运》,假托孔子之口,将古代社会加以美化,称尧舜时代为“大同”,夏、商、周三代为“小康”,将“大同”作为最高理想,“小康”作为近期目标。《礼记·礼运》描绘“大同”理想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一幅理想化了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图景,但其内容包含着反对剥削,主张财产公有和人人劳动,天下为公。尽管天真而不切实际,却朦胧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后世大同理想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从朦胧到鲜明,从天堂到人间,从仰望神明到依靠自身力量的趋势。
在19世纪末叶前的漫长的时期内,大同理想并未为儒学继承者普遍注意,只是到近代才受到特别的重视。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继承和发展中国以往农民革命中的平等,平均思想,吸取《礼记·礼运》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思想,提出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人间天国。戊戌维新领导人康有为利用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大同思想,糅合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进化论,写成《大同书》,提出建立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把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行了“平等地权”、“节制资本”以后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涂上一层《礼运》所描绘的大同世界的色彩。他给民生主义下定义:“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孙中山选集》下卷,第765页)。事实上,民生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大同理想与科学社会主义也有着原则的不同。但大同理想所包含的反对剥削,主张财产公有,要求人人参加劳动,达到天下为公的基本精神,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却是非常宝贵的。《礼记·礼运》把“大同”视为最高理想,但真正的注意力却不在大同而在小康。《礼记·礼运》描绘小康说:“今大
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 (型) 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它描述的实际是继原始社会后夏商周三代相继而起的阶级社会的“盛世”景象。这时已是家天下,为适应家天下的要求,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公理道德,为保卫和争夺家天下,又不得不出现城郭、沟池、阴谋、兵战。这样的社会当然不如大同世界美好,但毕竟有礼、信、义、仁、让,有正常秩序。在《礼记·礼运》作者看来,尧舜时代的大同盛况已很遥远了,典章制度无可稽者,因此只能根据传说,将其作为最高理想加以宣传,待将来条件成熟去实现; 而西周时代比较切近,典章文物,礼乐制度犹存,所以应把重建西周“小康”社会作为终生奋斗的近期目标。《礼运》的论述重点即在“小康”,在私有制条件下,以礼治天下。小康理想成为后世儒家继承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是到了近代才不如大同理想受人青睐。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对于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还应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先实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的。小康社会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让每一个主体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讲是越来越好;每一个主体的自由度、权利、人权状况才会越来越得到改善。
从治理理念来说,“小康社会”并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相反却是法家治理思想的体现,法家重“法”(商鞅)、重“术”(申不害)、重“势”(慎到),其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就是统一和富强。之所以说小康社会是法家的传承而不是儒家的承继,是因为其根本价值理念同法家是一致的:首先实现经济和生活的富足;遵守法令和纪律,法不阿贵(表现在当代中国便是90年代的“依法治国”);尊重个体价值,鼓励个体独立;积极入世,奋力进取,以实现“争于气力”的国家统一和富强为责任。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思:“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
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6页)中共十三大把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构想写进大会的报告中,作为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依据邓小平的论述,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八百美元为基础并不断提高,向中等发达国家不断接近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步进入世界前列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里,国内外市场将不断扩大,国家宏观调控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不断完善和定型;科学和教育投入将有较多增加,精神文明建设将有大的变化;经济在沿海地区继续发展的同时,将解决好内地的发展问题;农村将发生重大变化,就业问题也将逐步解决;军事装备得到改善和更新,国防实力将有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国家影响将大大扩大。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建设“小康之家”的设想。邓小平所说的“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从此,小康社会在为中国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