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单选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主义原理概论
一•单选题
A
3. 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 (A)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15.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A)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决定物质
C.意识等于物质
D.人的头脑可以自动产生意识
17.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
A.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22.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唯物史观
D.国家政权
2.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A)
A.因果联系
B.必然联系
C.主观联系
D.本质联系
10.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做出的两大理论贡献是:(A)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12.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
A.理论联系实际
B.理论联系工作
C.理论联系学习
D.理论联系思想
29. 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在同一意义上使用:(A)
A.经济的社会形态
B.政治形态
C.意识形态
D.生产形态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A):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B.实践 C.规律 D.运动
10.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
A.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运动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工业革命
D.阶级斗争
11.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9. 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A)
A.物质生产劳动
B.政治实践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科学文化实验
13.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A)
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8.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A):A.物质范畴 B.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30.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A)
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
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
1. 价值评价的功能之一是:(A)
A.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
B.实践发展的目的
C.满足客体的需要
D.认识事物的客观性
4.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17.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19.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 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10.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A)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否认运动的存在
C.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D.否认静止的存在
13. 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做出了准确的预报。这件事说明:(A)
A.认识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D.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24.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这表明:(A)
A.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B.没有人类就没有自然界
C.自然界的人与社会的人的本质是不同的
D.人的本质时有时无
12. 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A.社会基本矛盾 B.阶级斗争 C.杰出人物 D.人民群众
17.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A)
A.反映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唯心论
20.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22.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23.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决定性条件是指:(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
2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3. 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A)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正确揭示
B.真理的绝对性
C.真理的相对性
D.真理的一元性
29.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5.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6.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成立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的发现
2. 从世界演进的过程看,()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A)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B.实践
C.规律
D.运动
8.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中对马克思启发最大的是:(A)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B.康德和黑格尔
C.康德和费尔巴哈
D.谢林和费希特
10.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特点:(A)A.目的是为了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排除异己的力量
B.总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C.总是通过暴力的形式进行调节
D.总是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A)
A.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接收、加工和抽象的过程
B.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反应
C.认识是人类纯粹的主观构造过程
D.人类一切活动都是认识活动
14.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A)
A.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B.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
C.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
D.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17.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A)
A.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B.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19. 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23. 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A)
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29.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30.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