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选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选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选题与答案

试题单选:8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辩(覆盖面标识: 1、辩证唯物主义——物,2、唯物辩证法——辩,A、不起任何作用3、认识论——认,4、历史唯物主义——历,5 、绪论——绪)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C、有时起作用 , 有时不起作用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绪D、起决定性作用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9 、人的本质在于()。

历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A、人能够改造世界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自私自利C、人有思想和理性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历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A、生产力的发展B、科学文化的发展10 、人民群众的主体()。

历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A、是体力劳动者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

历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 但不11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个观点是()。

历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A、辩证法的正确观点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落后的社会意识先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物A、运动的绝对性12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辩B、客观实在性A、事物的积极方面C、可知性B、事物的消极方面尽D、矛盾性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5、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历A、前进的、上升的13 、衡量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

历B、周而复始的循环A、看他职务大小C、直线式的连续发展B、看他社会地位高低D、不可认识的C、看他向社会和他人索取的多少D、看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了贡献及其大小6、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A)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A)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_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3.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哲学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6.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唯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7.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D)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8.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这是对运动的(C)A、唯心主义理解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C、辩证唯物主义理解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9.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C)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1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D)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B、集体智慧的调动C、解放思想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1.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这种观点属于(C)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历史唯心主义1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一种(C)A、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1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D)A、人可以改变规律B、人可以创造规律C、人可以消灭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1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D)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15.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C)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规律16.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C)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C、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17.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D)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19.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马克思哲学原理选择题题库

马克思哲学原理选择题题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B )。

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B.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D.人类各种知识的总汇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4、哲学是( A )。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D.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

A.德国古典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6、马列主义毛泽东东思想的精髓是( C )。

A.对立统一B.革命性和批判性C.实事求是D.理论联系实际7、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C )。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或灵魂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B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以观1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D )A、历史性B、真理性C、科学性D、实践性1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B )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D、绝对真理的体现20、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C )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反映论2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D )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23、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D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2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B、古代唯心主义与近代唯心主义C、辩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D、中国的唯心主义与西方的唯心主义26、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A、等同的B、一致的C、可相干的D、整体和部分关系2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态度应是(B )A、剖析它的根源,从局部上保留它B、具体分析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以它为对立面,作为批判的靶子D、它是根本错误的,要全部抛弃它的内容28、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C )A、对立统一B、革命性和批判性C、实事求是D、理论联系实际29、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B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思想C、共产主义精神D、无私奉献30、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D )A、是否坚持唯物论B、是否支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31、世界观就是(B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32、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C )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33、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D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3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A )A、只有剥削阶级的哲学B、既有剥削阶级的哲学又有被剥削阶级的哲学C、只有劳动人民的哲学D、哲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二、多项选择题1、一个哲学素质较高的人( ABCD )A.能高瞻远瞩B.有宽广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C.有很强的全局与整体观念D.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秋毫的能力E.能全面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2、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在于(ABCDE )A.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B.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C.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个人、自我生存意义上的特殊表现D.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也必然不同E.世界观也就包含着人生观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BD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附答案(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附答案(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和答案第一章哲学基本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3.“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A、宿命论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5.哲学是( C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物质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的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8、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9、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2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复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5.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过程D、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7.哲学上的二元论()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C、本质上属于唯物论D、不能把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E、是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派别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E、自然唯物主义9、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A、否认世界可知性B、机械性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10、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人的主观意识B、人的主观感觉C、人的心D、宇宙精神E、绝对观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机械力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律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律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理论和实际的关系5.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基本原理作了否证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向社会实践学习的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对立统一规律B、实事求是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为人民服务8.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A、坚决批判、彻底否认B、避而远之,不闻不问C、弃其槽粕、取其精华D、有用则取之,无用则舍之9.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A、黑格尔B、尼采、叔本华C、萨特D、费尔巴哈10.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1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代表人物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周恩来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E、非理性主义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A、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结合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D、使哲学发展到顶峰E、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4.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发生任何变化5.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A、唯意志主义B、实证主义C、马赫主义D、存在主义E、逻辑实证主义6.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A、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B、中国共产党建党学说C、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C、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D、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E、一般与个别的关系8.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应该是()A、揭露其错误的本质B、揭示其产生的根源C、全盘抛弃D、批判的吸取其合理的因素E、与其融为一体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它()A、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B、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统一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E、是高居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第三章辩正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第一部分辨证的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C)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B)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精神和物质的关系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C)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 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5、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C)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7、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B)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B)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D)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C、不可知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10、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B)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发展的C、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C)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错误及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 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单项选择题

(03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革命性和科学性想统一的世界观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3.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费尔巴哈B、马克思C、恩格斯D、列宁4.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是: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不可知论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6.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A、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B、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C、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D、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7.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A、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B、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C、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D、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8.20 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A、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离B、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分离C、主体与客体相分离D、自然观与历史观相分离10.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性是指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B、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11.古代西方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成果是:A、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B、赫拉克立特认为或是万物本原C、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D、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基础1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A、指导性B、实践性C、先进性D、与时俱进1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A、革命性B、阶级性C、实践性D、科学性14.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A、坚持以人为本B、强调人的主体性C、高扬人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D、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15.下列命题属于存在主义观点的是:A、生命本身是权力意志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人就是自由16.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A、唯意志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03 单项选择题) 第二章1.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个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是:A、普遍性B、特殊性C、科学性D、客观实在性3.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庸俗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D、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5.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C、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6.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实践B、运动C、静止D、空间和时间7.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A 4.A 5.B 6.C 7.B 8.B 9.C 10.A 11.B 12.D 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答案)B 2.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近代唯物主义D.宗教哲学 (答案)A 3.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答案)D 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 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 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答案)B 5.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经验主义C.不可知论D.二元论 (答案)C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答案)B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答案)B 8.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 9.实践是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答案)B 10.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 A.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实现的 B.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C.精神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D.主体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所实现的 (答案)A 11.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A.自然界的产物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C.自在之物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答案)D 12.“信息是与物质、意识并列的第三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这是A. 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多元论观点D.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 13.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马哲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马哲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马哲选择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在以下哪个时期?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答案: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来源是?A. 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 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C. 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法国启蒙思想D. 费尔巴哈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B. 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C. 理论性、科学性、革命性D. 实践性、理论性、革命性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答案: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人民群众答案:C二、多选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答案:A B 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 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A. 阶级斗争规律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 历史唯物主义答案:B C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A. 反映论B. 辩证法C. 实践论D. 唯物主义答案:A C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解放的途径是?A. 阶级斗争B. 经济建设C. 政治革命D. 科学发展答案:A 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对)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附答案)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答案)B2.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近代唯物主义D.宗教哲学 (答案)A3.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答案)D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答案)B5.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经验主义C.不可知论D.二元论 (答案)C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答案)B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答案)B8.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9.实践是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答案)B10.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A.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实现的B.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C.精神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的D.主体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所实现的 (答案)A11.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A.自然界的产物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C.自在之物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答案)D12.“信息是与物质、意识并列的第三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这是A. 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多元论观点D.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13.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A、世界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4、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A、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何唯物主义辩证法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C、古代原子论近代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D、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6、哲学上的两大基本别是指()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7、哲学史上,第一位全面系统阐述辩证法思想的伟大哲学家是()A、赫拉克利特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8、古希腊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代表是()A、巴门尼德B、赫拉克利特C、毕达哥拉斯D、芝诺9、古希腊唯物主义最高成就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最主要的最显著的特征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C、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细胞学说B、牛顿力学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星云假说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2、哲学史上著名的不可知论者是()A、狄德罗B、笛卡尔C、休谟D、贝克莱E、康德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A、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一切科学和知识的总汇D、认识论和辩证法E、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4、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科学发展状况C、阶级斗争情况D、哲学自身的发展情况E、宗教信仰的变化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费尔巴哈唯物主义B、黑格尔的辩证法C、培根的经验论D、康德的认识论E、狄德罗的认识论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E、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否辩证发展的问题C、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的问题D、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E、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8、下列判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性质的有()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的一切C、人为自然界立法D、存在就是被感知E、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9、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10、一切唯心主义都()A、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质B、是不可知论C、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坚持精神到物质这个认识的基本路线E、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11、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不可知的C、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E、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2、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B、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课题C、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概括材料D、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总结E、新技术方法可以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的作用(三)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A.18世纪末B.20世纪初C.19世纪末D. 19世纪40年代中期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实践条件是()A.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B.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准较之以前有很大提高C. 世界地理大发现D.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的尖锐化3、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条件的有()A. 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万有引力定律B. 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C.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D.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现代系统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法国的启蒙哲学C. 美国的经验论哲学D. 德国的宗教改革理论5、世界观是()A. 人们对世界的看法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C. 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D. 人们对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6、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 哲学就是世界观B.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 世界观就是哲学D. 哲学与世界观没有联系7、哲学基本问题是指()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问题C.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8、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B. 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的C. 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9、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D. 唯意志论和存在主义10、评判一种哲学是否为“真正的”哲学,即是否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看()A. 是否以思想的形式表现时代精神B. 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C.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D. 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11、思维和存在无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论B、二元论C、诡辩论D、不可知论12、正确处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学习科学的关系表现为()A.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代替学习科学B. 只求学习科学,认为没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C.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学习科学是相辅相成的D.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当作平行的知识学科去学习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14、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就是()A. 发展B. 就是位置的移动C. 物体形状发生变化D. 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16、下列命题中未能正确反映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有()A.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 不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B.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C.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17、“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A、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正确观点B、行而上学的错误观点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D、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的错误观点1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19、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20、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A. 劳动改变了自然界B. 劳动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C. 劳动制造了生产工具D. 劳动形成人脑,产生语言,丰富了意识的内容21、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 脱离人身的纯粹的逻辑思维运动B. 物质C. 高度复杂的物质——人脑的机能D. 高等动物的脑活动22、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第2套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A.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B。

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C.否认了精神的作用 D。

否认了人的自觉能动性3.生产关系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 D。

物与物的关系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 。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劳动者 D。

生产资料5.国家是代表( )A.统治阶级利益的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的本质问题C.世界的本原问题 D。

实践的本质问题8.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B。

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 D。

认为一般就是个别9.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阶级关系 D。

人的理性1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会导致()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1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机器设备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项选择题

第一、二、三章单选练习单选练习(一)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4.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5.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6.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8.“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中()A既要坚持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又要做好其他各项工作B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实行改革开放C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进取D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有克服困难的准备9.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属于()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 把握事物的度10.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生活习惯 C伦理道德 D物质生产11.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形式12. 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D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1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4.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C.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15.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不同回答D. 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问答17.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世界统一于精神 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1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19. 规律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A.普遍的、永恒的联系 B.间接的、短暂的联系C. 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本对的、偶然的联系20.意识的本质是()A.各种感觉的综合 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绝对精神”的体现2l.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 B. 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D.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22.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以及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是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时代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希腊罗马哲学 D.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体现的是A.二者都是辩证法 B.前者是辩证法,而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二者只是强调的方式不同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B.社会实践C.以现代西方哲学为主 D.理论联系实际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A.独立思考 B.确立一般的世界观C.同唯心主义斗争 D.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唯一标准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7 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一认识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9.爱因斯坦曾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一认识表明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研究的对象C.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10.人的各方面素质中,其基础是A.哲学素质 B.人生理想C.文化素质 D.工作能力11.“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体现的是A.实用主义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实证主义观点12.“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苏格拉底 B.德谟克里特C.赫拉克利特 D.希罗多德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A、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B.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C.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D.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的社会历史观14.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建立的基础是A.人本主义 B.科学主义C.自然主义 D.自由主义15.一种哲学是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取决于它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而是取决于它是否A.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B.以思想的形式表现了时代精神C.放之四海而皆准 D.体现了“绝对真理”16.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A.坚持和发展 B.全盘接受C.一概抛弃 D.绝对信仰1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必然和自由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18.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极大影响是A.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性B.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的真理体系C.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D.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19.哲学上的二元论指的是A.唯物论和唯心论B.先验论和反映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主张物质和精神共同组成世界本原的理论20.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思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实质是A.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21.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的过程中采取的态度是A.批判其错误观点 B.采纳其合理思想C.批判地继承 D.把二者简单地结合在一起22.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C.群众路线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3.最早提出世界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A.机械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24.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世界是“感觉的复合” B.世界是上帝创造的C.世界是不可知的 D.世界是精神的产物2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A.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B.它是具体科学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D.人类哲学思想已发展到了尽头26.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为A.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马克思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7.实证主义哲学追求的是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B.“确实的”知识C.辩证法和历史观的统一D.逻辑和历史的统一28.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地形成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29.“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3、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

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4、经济社会形态()。

A.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5、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

B.人在神的启迪下熟悉世界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6、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子7、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8、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C.政治和经济的矛盾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熟悉的矛盾同一9、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折衷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折哀主义概念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1、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电脑的发展会超过人脑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12、人的本质在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5.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6.人在价值关系中A.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工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1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15.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B.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D.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16.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选题:1、哲学是(B.世界观的理论体系)2、哲学是(C.关于世界观的学说)3、世界观是(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4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D.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C.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9.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德国古典哲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D.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1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C.实践性)1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B.去其糟粕、取其精华)1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C.创立了唯物辨证的社会历史关)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D.作为“知识总汇”和“科学之科学”的哲学)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1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19、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只适用于(C.整个世界的一切领域)20.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1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C.世界的本原问题)22.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23.“存在就是被感知”是(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24.存在主义的所谓“存在”是指(D.个人的存在)2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26.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D.理在事先,以理为本)27.“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8.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9.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实质是(A.主观唯心主义)30.实证主义哲学取消哲学的世界观职能,主要是由于它(B.排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1.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认识根源是夸大了人的(D.情感意志)32.尼采哲学是(D.唯意志论)33.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哲学传统是(A.中国哲学、希腊哲学和印度哲学)34、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3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原则是(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3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理论联系实际)38、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实事求是)39、哲学基本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方面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4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坚持和发展)41.最早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42.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A.某种精神)4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D.“原初”物质)4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45.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46.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 D.社会运动)47.离开物质谈运动必然导致(A.形而上学)4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4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C.运动的特殊状态)50.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C.相对主义和诡辩论)5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的观点是( B.唯物辩证法)5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53.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54.哲学上的二元论是指(D.主张物质和精神共同组成世界本原的理论)55.否认世界统一性是(C.二元论)5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B.物质性)5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58.时间空间是(B.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9.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60.空间的特性是(C.三维性)61.时间是指(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62.时间的一维性是指(D.不可逆性)63.时间的无限性是指(C.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64.空间的无限性是指(B.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65.时间和空间是(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66.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特征(A.具体事物时空的可变性和有限性)67.能够坚持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B.辩证唯物论)68.历史上的二元论是(D.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导致唯心主义的哲学)69.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沦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70.坚持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的观点,是(B.辩证唯物主义)71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是(C.统一性是多样性的基础和本质,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形式和表现)72.从意识的起源上看,它是(D..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73.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B.唯心主义)74.从意识的形式上看,它是(B.主观的)75.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抹煞了意识的主观特征)76.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合乎逻辑的)77.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D.反映)78.规律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C.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79.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80.“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属于(C.辩证唯物主义)81.能坚持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的是(B.辩证唯物主义)8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D.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83.“光阴一去不复返”是指时间的(C.一维性)8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C.必要条件)85.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A.决定性环节)86.一切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D.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87.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实践的)88.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有意识的;必然导致(C.物活论)89.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9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的东西而已”,这是(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9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9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社会实践)93.“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94.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B.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部分思维活动)95.信息论以新的科学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门科学论断,它表明意识(C.是一种特殊信息,是一切信息过程的最高形式)96.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现是能够(B.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97.物质和意识的正确关系是(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98.关于意识的作用问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C.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99.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B.社会实践)100.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0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

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C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10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C.一切从实际出发)10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10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06.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107.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属于(D.辩证法)108.关于联系的观点,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C.联系的客观性)109.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B.系统的整体)110.久早下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水涝成灾,下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害,这说明(C.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1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B.对立统一规律)112.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1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14.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C.它是任何具体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的重要根据)115.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B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16.新生事物就是(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117.辩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的(C.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关系)118.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C.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119.构成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指(D.矛盾的特殊性)120.“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观点是(B.形而上学的观点)12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C.源泉和动力)122.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是说(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23.战国时期的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在于(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125.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126.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A.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27.“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

这个论断的正确含义是(B.个性就是共性)128.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129.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本质,这是由(C.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13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13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13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133.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134.事物的质是指(A.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35.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C.质是内在的,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136.区别问质事物的依据是(C.事物量的规定性)137.事物的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它的外在表现是(D.属性)138.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B.量变和质变)13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140.事物的度是指(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141.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B.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关系)142.“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C.质量互变规律)143.质变的复杂性是指(A.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过程中渗透着量变)144.辩证否定观的重要特点是(C.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145.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否认了(C.事物的发展和事物的联系)146.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是(B.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47.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14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149.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A.事物完成一个周期完整地表现出来的)150.直线论的错误在于(C.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151.事物的发展是上升的运动,这是由(C.辩证否定的本性决定的)152.因果联系是(A.事物之间的一种必然的本质的联系)153.下列哪种说法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54.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D.偶然中隐藏着必然)155.概率论所研究的“机遇”现象是(C.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156.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D.起促进或延缓作用)157.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者(A.只承认必然性)158.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D.客观事物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159.只有必然性的东西才会或将会成为现实的,这是(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160.可能性是指事物内在的(D.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161.抽象可能性足指(B.在现实中还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162.在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卜,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在人所干预的自然过程中,都会促使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16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B.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164.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165.现象和本质是揭示(C.内因和外因关系的一对范畴)166.事物的本质是不可感知的,所以(D.科学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167.现象是指(D.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168.“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着本质”这是(B.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169.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C.真象从正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的本质)17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171.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原则的是(B.所有唯物主义者)172.实践是指(A.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物质性活动)17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D.前者坚持反映论,后者主张先验论)17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表明(C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17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是强调(C.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76.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社会实践)17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认识中的“源”和“流”的关系)178.感觉、知觉、表象是(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79.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C.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18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实践的观点)181.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C.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182.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陛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是(B.唯理论)183.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84.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种观点(D.既可以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观点)185.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是(C..唯理论)186.属于经验论的哲学派别(D.既有唯物主义又有唯心主义哲学)187.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8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B.实践——认识——实践)189.里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D.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19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191.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D.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20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直接经验”,这是(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201.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D.概念、判断、推理)202.人作为主体的最本质的规定是(C.社会性)203.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B.实践)20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种观点是(D.辩证唯物主义)205.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间接性、抽象性)20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社会实践)207.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C.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8.真理是指(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209.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B.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210.客观真理是(C.人们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11.真理和客观真理的关系是(D.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212.相对真理是指(C.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21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214.真理的绝对性是指(D.它的客观性)215.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A.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216.真理多元论错误的实质在于(A.否认真理的客观性)217.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是(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18.“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219.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D.真理具有客观性)220.在真理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C.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221.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于它是(D.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222.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它(D.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223.“任何具体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24.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D.社会实践)22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D.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226.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终极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D.形而上学观点)227.下列论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是(B.有用即是真理)228、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B.生产劳动)2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D.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230.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