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通俗哲学》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一观点()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5、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
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6、“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之所以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违背了发展的观点C、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7、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总是企图“立竿见影”。
这样的做法违背了()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8、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C、金无赤足,人无完人D、满招损,谦受益9、在考试来临之际,一些学生群体中流行拜“考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
从世界观角度看,这种做法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0、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试题姓名:专业: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A.运动绝对性原理B.普遍联系的原理C.矛盾普遍性原理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3.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C.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5.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6.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间接经验B.社会实践C.人的意识D.客观事物7.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C.社会基本矛盾D.人民群众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的方法B.逻辑推理的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归纳和演绎的方法9.量与事物的关系()A.量与事物直接同一B.二者不是直接同一的C.事物可以没有量D.量可以脱离事物10.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本质的表现C.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表现本质D.真象是稳定的,假象是多变的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1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物质的可知性B.运动的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发展的规律性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世界普遍联系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15.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16.实践标准的辩证法是()A.是绝对确定的B.是不确定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1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两种不同的真理B.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两种相似的真理D.两种相同的真理18.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9.在各种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艺术B.政治法律思想C.哲学D.道德2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2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心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2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A.出现时间的先后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C.形式上是否新奇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3.规律是( )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24.偶然性是指( )A.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B.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前途和方向的趋势C.客观事物中不确定的趋势D.客观事物中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2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6.唯物主义一元论 (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27.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8.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9.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这体现了()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30.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工具B.劳动者C.科学技术D.劳动产品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在于()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意识能够改变客观规律E.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简单重复B.不仅包括重复而且主要是质变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E.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质的变化3.下列论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世界是意志的自我认识E.“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4.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A.镜中月B.水中花C.阶级斗争D.引力场E.梦中树5.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表现为()A.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补充B.重点论是一点论,与两点论对立C.两点论是均衡论,与重点论对立D.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E.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6.在下列现象中,属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是()A.生产力不断增长,引起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形状和体积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生出小鸡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进化E.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达到100℃水就变成蒸汽7.“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A.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B.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的原理C.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D.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的原理E.关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8.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A.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B.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共同性的C.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D.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E.现象是感官能够感知的,本质只能通过思维才能把握9.“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因为()A.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环节B.它能够解放生产力C.它能够极大地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D.它消灭了私有制E.它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移到先进阶级手中的根本途径10.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表现在()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B.社会存在一发生变化,社会意识立即发生相应变化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在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有阶级性E.在阶级社会中,同经济基础有紧密联系的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马原理期末考试卷
马原理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 C. 观念唯物主义和唯物唯心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和经验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实用主义 C. 唯心主义 D. 经验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特点是()。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实用主义 D. 辩证法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根本观点是()。
A. 统一性 B. 唯一性C. 多重性D. 相对性5.阶级斗争是()。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二、问答题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请简要解释。
答: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对事物本质、变化和发展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论。
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辩证法和唯物主义。
辩证法强调对矛盾、统一和变化的认识,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源,统一是矛盾的基础,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主义是辩证法的基础,强调物质是世界的实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辩证法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统一和变化,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体系,而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辩证法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彼此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中的事物也存在矛盾、统一和变化的规律,因此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成果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深度。
三、论述题请选取以下两个题目中的一个进行论述,字数不少于400字。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2.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不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A. 事物内部的矛盾B. 事物之间的矛盾C. 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D. 事物的绝对静止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人的意志B. 地理环境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统4.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下哪项不是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5.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唯物性B. 辩证性C. 革命性D. 神秘性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A. 政治制度B. 法律规范C. 宗教信仰D. 物质生产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以下哪项不是阶级斗争的表现?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文化斗争D. 个人斗争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B. 社会地位C. 自我实现D. 社会贡献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 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C.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问题D.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10.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意识决定物质答案:1-5 B C D D D;6-10 D C D A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具有能动性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的?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科技进步13.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条件?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 社会关系的合理化C. 人的全面发展D. 个人财富的积累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A. 教育B. 劳动C. 社会制度的改革D. 个人努力答案:11 ABCD;12 ABC;13 ABC;14 ABC;15 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 19世纪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ABC
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谢林
BC
8、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代表是 A.托马.斯莫尔 B.昂利.圣西门 C.沙尔.傅立叶 D.诺埃尔.巴贝夫 E.易伯特.欧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2、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 C.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
统一 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
果
C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
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
学说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
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
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
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
导思想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
级
A
19、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 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
坚持
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了
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卷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卷5一、在下面各题的 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 A.对世界状况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模式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趋势的不同回答 2.承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观点( )A.是一切哲学的观点B.只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C.只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D.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世界观和人生观B.唯物论和辩证法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认识论和真理观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感性认识B.意识的能动性C.理性认识D.社会实践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6.承认自然界对人类意识的根源性是( )A. 一切哲学派别的共性B.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C.唯心主义哲学的共性D.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前提7.“物质是永恒的”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 ) A.都是正确的 B.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C.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D.都是错误的 8.。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承认联系与承认孤立的对立B.承认发展与承认静止的对立C.承认全面与承认片面的对立D.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的对立 9.认识的本质是 ( )A.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摹写B.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在头脑中对客体的重构D.主体对客体的创造 10.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 B .否定世界的统一性 C. 坚持世界不可知性 D. 坚持世界可知性 11.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生产关系B.地理环境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12.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A.人和人的关系B.人和物的关系C.物和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 13.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主要是看 ( )A.劳动者的技能状况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状况D.运输设备的状况 14.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是( )A.科学技术B.经济管理C.劳动者D.生产资料 15.在下列社会心理中,最稳定的是( )A.阶级心理B.阶层心理C.团体心理D.民族心理1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好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
马克思期末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践基础上的 ( C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2.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按图纸施工,建成大楼。
这一事实说明 ( B )A.意识在先,意识的产物在后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3.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 ( D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D,世界的统一性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首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同时又不忽视支流。
这在哲学上坚持了 ( C )A.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观点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7.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8.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B )A.社会规律具有自觉性、自然规律具有盲目性 B.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C.社会规律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社会规律是复杂多变的,自然规律是稳定不变的9.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 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和综合 D.总结和概括10.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 D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11.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A )A.真理的客观性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全面性 D.真理的具体性12.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C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技术科学、哲学、艺术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期末马原试题及答案
期末马原试题及答案【正文】二〇二一年期末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A. 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B. 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C. 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理论D. 科学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经济答案:A2.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 世界是物质的B. 世界是可知的C. 世界是感性的D. 世界是发展的答案:D3.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指出,帝国主义是()。
A. 资本主义发展的终极阶段B. 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阶段C. 资产阶级专政的形式D. 全球化经济的标志答案:A4.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 社会主义制度B. 公有制经济C.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D. 实现共同富裕答案:C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
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其核心是辩证法。
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有哪些重要观点?答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过程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重要观点。
3.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实践?答案: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通过改造社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4.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有哪些特点?答案: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具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和危机加深等特点。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50分)1.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精神支柱,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A. 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B. 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C. 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的哲学体系D. 既包含社会科学又包含自然科学的哲学体系答案:C2.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 唯物论以物质为唯一真实存在,唯心论以意识为唯一真实存在B.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论认为意识决定物质C. 唯物论强调实践基础,唯心论强调观念基础D. 唯物论注重经验验证,唯心论注重逻辑推理答案:A3. 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区分答案:B4. 观察事物不能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而要以全面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这是因为A. 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B. 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C. 事物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D. 事物的发展是历史的答案:B5. 人的历史是社会历史,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哪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否定?A. 形而上学的历史观B. 唯物史观C. 概念史观D. 唯意识史观答案:D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说明其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人世界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生活的总和。
这一原理的含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通过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现实状况。
2.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分别简要阐述其含义。
答案: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质量、量、形态转化、因果关系等。
- 矛盾:指事物内部相互矛盾的两个侧面,辩证法认识事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揭示矛盾。
- 质量:指事物性质的内在特性,主要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第一章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 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5.A
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6.C
2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26.A
27、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 应,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可观的 27.C
3、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哲学不同 派别的依据。其中,对思维与存在是否一 致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划分()的依据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C
4、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4.C
2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巨大 B.事物的变化是否能够感知 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2.D
23、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 是指 A.抛弃 B.事务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23.D
28、“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 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28.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 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29.A
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 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 整体与局部关系 B 一般与个别关系 C 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关系 3、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 万物皆备于我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 C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生死由命, D 心外无物 4、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的唯物主义 C 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 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 的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 )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 A 是否承认社会的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4、产业资本的循环是如何实现的?
• 【答案要点】 • (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次相应的是资 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第一,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 职能。(1分) 第二,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 段,在这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上生产资 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1分) 第三,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产业资本执 行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1分) • (2)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1分) • 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继起。(1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以实践为基础,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研究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
2. 唯物主义答: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它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 辩证法答: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主要研究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它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基本规律。
4. 历史唯物主义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阶级斗争和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阶级斗争答:阶级斗争是指在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中,不同阶级之间为争取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阶级斗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二、填空题(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是______和______。
答:马克思、恩格斯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______。
答:基础3.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______。
答:社会意识4. 辩证法中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_、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答:对立统一5.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______。
答:动力三、单项选择题(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 自然界;B. 人类社会;C. 人的思维;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答: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不包括: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答:D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A. 世界是否可知;B. 世界是否运动;C. 世界是否联系;D.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D4.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答:A5.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决定;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答:A四、多项选择题(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实践性;B. 辩证性;C. 阶级性;D. 时代性答:A、B、C2.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包括: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A、B、C、D3.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答:A、B、C4.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 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B. 促进上层建筑的变革;C.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D. 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答:A、B、C、D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在:A. 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 坚持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 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A、B、C五、判断题(5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干脆的理论来源是(C)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一切思辩的哲学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A.驾驭基本理论B.亲自参与实践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人求教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A.实际存在B.运动变更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A.夸大运动的确定性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7.时间和空间(C )A.同物质运动无关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8.医学科学证明,假如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丢失思维实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B)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A.物质确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驾驭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相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接着取得巨大的成就和成功。
这说明(D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分在于(D )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D.真相从正面干脆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3.两条根本对立的相识路途是(C )A.可知论和不行知论的对立(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意识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期末考试复习选择题(马克思)
2008.10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D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B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C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D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D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C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B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009.1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B>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
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 阶级矛盾
C. 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矛盾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A. 1844年
B. 1846年
C. 1848年
D. 1850年
4.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B.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C.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D. 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源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
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
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面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7. 阐述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8.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其周期性特征。
9. 论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10. 请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五、论文题(30分)
11.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结合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
201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2
本卷共有4大题。
一、单项选择题(15道小题,共15分)1、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
(1分)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1分)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反映论3、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
(1分)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4、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
(1分)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B、文字的产生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1分)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6、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
(1分)A、人的实行或行动B、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的存在方式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7、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1分)A、辩证统一的关系B、因果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等同关系8、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1分)A、出现时间的先后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C、形式上是否新奇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9、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 )。
(1分)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1分)A、唯物主义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变化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1、技术社会形态是( )。
(1分)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构划分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1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
(1分)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D、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13、人民群众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概要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所研究的规律适用于A.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C.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D.整个精神世界的一切领域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在获奖感言中说道:“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人和自然的关系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6.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9.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0.“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A.一致,都是唯物主义观点B.一致,都是唯心主义观点C.不一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不一致,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一切思辩的哲学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A.掌握基本理论B.亲自参加实践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人求教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A.实际存在B.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7.时间和空间(C )A.同物质运动无关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B)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
这说明(D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D )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意识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在强调(B)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 )A.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B.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16.在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多数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定是非17.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D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D.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D )A.自然条件的单纯富饶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19.人口因素可以(C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20.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2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B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D)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5.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D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6.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d )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C.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D.思想路线27.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C)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C.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28.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C)A.社会秩序的稳定B.民主程度的提高C.生产力的发展D.自然环境的改善29.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 )A.个人对社会所作奉献的多少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C.个人知识才能的多少D.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3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D )A.两个不同的阶级B.两条不同的道路C.两种不同的结果D.两种不同的状态二、多项选择题3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这是因为(ABC)A.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B.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C.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D.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E.它把现代社会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32.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有(.ACDE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就搞好了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互为条件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协调发展E.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3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CE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E.物极必反,乐极生悲3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ACE)A.否定是自我否定B.否定与肯定的区别C.否定中包含着肯定D.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E.否定是“扬弃”35.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ABCD )(在一种唯物论下)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E.第二性与第一性的关系3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的有(BD )A.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人口状况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C.人口增长的快慢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E.人口的结构和人口分布状况决定国家的强弱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BCD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C.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E.政治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38.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的形式和道路的基本原则有(BC)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惟一形式的原则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的原则E.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39.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有(ABD )A.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B.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E.保守落后思想的消极作用40.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是(ACD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C.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D.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E.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4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7分)42.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
(7分)43.简述劳动在从猿到人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6分)44.简述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2分,共24分)45.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12分)(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4分)(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条件。
(4分)(3)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步。
(4分)46.运用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
(12分)47.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A4.C5.D6.D7.C8.B9.C 10.B11.D 12.D 13.C 14.B 15.A 16.D 17.D 18.D19.C 20.A 21.A 22.B 23.D 24.D 25.D 26.C 27.C 28.C 29.A 30.D二、多项选择题31.ABC 32.ACDE 33.ACE 34.ACE 35.ABCD 36.BD 37.BCD 38.BC 39.ABD 40.ACD三、简答题41.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真正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
(2分)(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的全部优秀成果,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从而成为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使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伟大认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