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详细讲解共96张PPT-2024鲜版
2024/3/28
16
淋巴管道及淋巴结分布
淋巴管道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 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是淋巴液回流的 通道。
淋巴结分布
淋巴结遍布全身,主要分布于颈部、腋 窝、腹股沟等区域,是淋巴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
2024/3/28
17
淋巴液生成与回流机制
淋巴液生成
淋巴液主要由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形成,其成分与组织液相似。
2024/3/28
药物治疗(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等)
27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2024/3/28
28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心理社会因素
预防措施
2024/3/28
29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降压、降脂、控 糖等)
3
2024/3/28
32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024/3/28
01
药物治疗(利尿剂、ACEI/ARB、β 受体阻滞剂等)
02
非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移植等)
33
其他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简介
心律失常
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 致的心跳不规则,包括 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
性心律失常。
2024/3/28
压力感受性反射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受 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从而维持动 脉血压的稳定。
21
体液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1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由肾上腺髓质分泌,通过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上 的受体结合,增加心率、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张力。
循环系统图示课件
蜂胶的作用
蜂胶与高血压 :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连续服用富含黄酮类物质及具 有很强抗氧化能力的蜂胶,不仅可以减少过氧化 脂质对血管的危害,防止血管硬化,而且还能有 效地降低甘油三脂的含量,减少血小板聚集,改 善微循环,可以降低过高的血压,防止意外事情 的发生。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心脏 病、动脉硬化患者,经常服用蜂胶,对健康长寿 颇有裨益。
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
2、抗氧化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能在大脑,眼球视网膜和心血
管系统中可发挥抗氧化特性。其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 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止因年龄导致的大脑功能衰落。 银杏叶提取物在大脑中的抗氧化功能特别使人感兴趣。大 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易受自由基攻击。自由基导致大脑 损伤被广泛认为是导致伴随衰老而来的多种疾病的影响因 素,其中甚至包括阿兹海默症。
四、烟酒过度
烟中含有烟碱、焦油、尼古丁等。点燃后还有一氧化碳等有害物 质,一氧化碳可以使血红蛋白带氧功能降低,使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壁 细胞缺血,导致弹性降低。饮酒增加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促进动脉硬化。
五、代谢综合症
三、循环系统的相关疾病
1、血栓
动脉血栓 血管壁增厚,造成血管腔变狭窄,血液流速变快,使内皮 细胞一直被冲刷,血小板粘连部分显露出来,更容易与血 小板结合,堆积凝结。 心血管内皮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 内皮细胞的损伤,暴露了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激活血小板 和凝血因子Ⅻ,启动了内源性凝血系统。血小板还可与纤 维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粘附,促使血小板彼此粘集成堆, 称为血小板粘集堆。
内弹性膜
内皮细胞
内膜
中膜
外膜
血管的一般结构
内皮细胞 内弹性膜
内膜 中膜
外弹性膜
外膜
循环系统本科ppt课件
四、静脉
与同等动脉比较
数目多、壁薄、腔大、不规则 内、外弹性膜不发达(三层不明显) 中膜薄,外膜厚,有纵形平滑肌(大、中V) 常有静脉瓣(2mm以上)—防止血液逆流
小动脉 小静脉
毛细血管
静脉
五、微循环
定义— 指从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
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微动脉
动 静 脉 吻 合 微静脉
3.外膜—CT、营养血管、外弹性膜(部分血管)、神经
循环系统组成
动脉 淋巴管道 静脉
血 循 环
(一)心壁结构:由内向外分三层
心内膜 心肌膜 心外膜
心内膜
内皮—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下层
内层—薄,细密结缔组织(平滑肌)
外层—心内膜下层,疏松结缔组
织,含心脏传导系统(除窦房结)
内皮
内皮下层 内层
分布— 结缔组织,肌组织,肺,中枢神经系统
连续 毛细血管
电镜图
2.有孔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上有孔(孔径60~80nm)
特点 孔上有隔膜(厚4~6nm)封闭
基膜连续
分布—胃肠粘膜,内分泌腺(甲状腺),
肾血管球
易化了血管内外 中、小分子物质 的交换
有孔毛细血管
有孔 毛细血管
电镜图
3.窦状毛细血管(血窦)
器官(organ)
定义—由多种组织组成,完成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分类 中空性器官 中央有腔并允许物质通过的器官如心血管 实质性器官 中央无明显的腔的器官如肝
有腔但内含物不流动的器官如骨
空腔器官 管壁多分内、中、外三层,
内
外 如心血管、呼吸道。
实质器官 结构分被膜、间质、实质
外
内 三部分,如肝、脾、肾。
循环系统 ppt课件
★功能:
①调节血流阻力; ②影响血压; ③控制微循环血流量。
2、毛细血管Capillary
●结构特点: ★数量多(长度小于7mm),分布广;口径小(5~9μ m);
★管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细胞基底面附着在基膜上,内皮细胞为 扁平梭形,长径沿血管纵轴排列。内皮细胞外可见周细胞
★通透性大,血流速度慢,是血液与组织液物质交换的理想部位。故 又称交换血管(exchange vessel)。 ●分类:根据电镜下内皮的结构特点,可将capillary分为三类
●微动脉——阻力血管(resistance vessel)
口径在0.5mm以下的动脉。特点: 管壁只由内皮细胞和1-2层平滑肌构成。内弹性膜消失,外膜很薄。收缩 性好,通过舒缩活动能明显改变血管口径,从而调节血流阻力,即调 节血流速度和进入器官、组织的血流量。故称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正常血压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阻力血管产生的外周阻力。
●功能:当右心室收缩时,三尖瓣环缩小和血液推动使三尖 瓣关闭。因乳头肌和腱索的牵拉,三尖瓣不能翻向右心房, 可防止血液倒流。
三尖瓣(标本)
左心房
内腔呈长四方形,长轴为横位,壁厚3mm 。左心房 一般具有五个口:两对肺静脉口和左房室口。
左心室
位居右心室的左后下方,内腔呈圆锥形,横切面为圆形,壁厚 9--12mm 。肉柱较右心室的细小。
★小静脉(small vein):口径0.2-1mm;
★微静脉(venule):口径50-200um;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口径10-50um
3、静脉Vein
⑵结构特点:管壁也分三层。 与同级动脉相比有以下特点
★管腔大,管壁薄;
★管壁结缔组织成分多、平滑 肌成分少,排列疏松; ★内、外弹性膜不发达,三层 膜分界不太清楚。
循环系统ppt课件
可分为膜部和肌部
室间隔膜部
室间隔肌部
编辑版ppt
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中枢神经系统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紧密连接 吞饮小泡
15
有孔毛细血管
特点:
• 內皮细胞连续 • 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 內皮细胞不含核处有贯穿全厚的孔,孔上有或无隔膜
封闭。 • 胞质內吞饮小泡较少 • 基膜完整
分布:胃肠粘膜,內分泌腺,肾血管球等处。
编辑版ppt
面静脉的特点、交通及危险三角。
直肠静脉丛的位置和交通 。
了解内容:翼静脉丛的位置与交通 。
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交通的其它途径。
编辑版ppt
1
第三章 循环系统
心
心血管系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组
成
淋巴管道
淋巴管系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第一节 心血管系
一 概述 (一) 小循环和大循环
体循环(大)、肺循环(小)
编辑版ppt
10
(二) 毛细血管壁的结构
内皮+基膜 基膜
内皮
编辑版ppt
11
:
内皮细胞 基膜 周细胞
编辑版ppt
12
(三)毛细血管电镜下的分类
连续毛细血管 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
编辑版ppt
13
连续毛细血管
特点: • 內皮细胞连续 • 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 內皮细胞含核的部分厚,不含核的部分薄。 • 胞质內含许多吞饮小泡 • 基膜完整
编辑版ppt
2
(二)血管壁的组织结构
1. 动脉: 分类:大动脉、中动
脉、小动脉、微动 脉 1)中动脉:內膜、 中膜、外膜
编辑版ppt
循环系统的ppt课件
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的泵送下,经过动脉 、毛细血管、静脉回到心脏,完 成一个循环。
03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心脏
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核心, 负责泵血,将血液泵向全 身各个部位。
血管
是运输血液的通道,包括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
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 小板和血浆等组成的流体 。
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
• 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之间的微小 血管,负责氧气和营养物质的 交换。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 和淋巴器官。
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
• 淋巴管负责输送淋巴液,回 收多余的液体和废物。
• 淋巴结是免疫器官,负责过 滤并清除病毒、细菌和其他 有害物质。
• 淋巴器官包括胸腺、脾脏和 骨髓等,参与免疫反应和调 节血液成分。
心脏通过收缩将血液泵入动脉 ,推动血液流向全身。
血管阻力
血管的阻力会影响血液的流动 ,阻力大的地方血流慢,阻力
小的地方血流快。
心脏舒张
心脏舒张时,血液会回流到心 脏,形成下一次的循环。
血液黏度
血液黏度会影响血液的流动性 ,黏度高的血液流动性差,黏
度低的血液流动性好。
04
循环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高血压的防治
循环系统的ppt课件
目 录
• 循环系统概述 • 心脏的功能与结构 • 血液循环系统 • 循环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 循环系统的健康维护 • 循环系统的研究展望
01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的定义
循环系统是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部分,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的系统 。
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01
血液在心脏的泵送下,经过动脉 、毛细血管、静脉回到心脏,完 成一个循环。
03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心脏
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核心, 负责泵血,将血液泵向全 身各个部位。
血管
是运输血液的通道,包括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
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 小板和血浆等组成的流体 。
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
• 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之间的微小 血管,负责氧气和营养物质的 交换。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 和淋巴器官。
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
• 淋巴管负责输送淋巴液,回 收多余的液体和废物。
• 淋巴结是免疫器官,负责过 滤并清除病毒、细菌和其他 有害物质。
• 淋巴器官包括胸腺、脾脏和 骨髓等,参与免疫反应和调 节血液成分。
心脏通过收缩将血液泵入动脉 ,推动血液流向全身。
血管阻力
血管的阻力会影响血液的流动 ,阻力大的地方血流慢,阻力
小的地方血流快。
心脏舒张
心脏舒张时,血液会回流到心 脏,形成下一次的循环。
血液黏度
血液黏度会影响血液的流动性 ,黏度高的血液流动性差,黏
度低的血液流动性好。
04
循环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高血压的防治
循环系统的ppt课件
目 录
• 循环系统概述 • 心脏的功能与结构 • 血液循环系统 • 循环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 循环系统的健康维护 • 循环系统的研究展望
01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的定义
循环系统是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部分,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的系统 。
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01
循环系统PPT课件
与免疫调节。
04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CHAPTER
血液的组成
血浆
血液中除血细胞外的液体部分, 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 酸、蛋白质等物质。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具有维持生理平衡、免疫和止血 等功能。
血液的生理功能
物质运输
血液能够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 激素等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03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CHAPTER
血管的分类与分布
动脉
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 组织,分布广泛,分为大动脉、
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
静脉
负责将血液从组织回流到心脏,分 为深静脉和浅静脉,分布广泛。
毛细血管
连接动脉和静脉,是血液与组织进 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管的解剖结构
01
血管壁由内层、中层和外层组成 ,内层光滑,中层有弹性纤维和 平滑肌,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
维持血压
心脏通过泵血功能,维持 全身血压的稳定。
物质交换
心脏通过血液循环,为全 身各部位提供氧气和营养 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心脏的电生理传导
心电的产生
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 位,形成心电。
心律失常是指心电传导系统的异常, 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心电的传导
心电通过心脏的电生理传导系统,使 心肌细胞按一定顺序收缩和舒张。
02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CHAPTER
心脏的解剖结构
01
02
03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胸腔中部,呈圆锥形, 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四个腔室。
心房与心室的构造
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 负责泵出血液。
瓣膜的作用
04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CHAPTER
血液的组成
血浆
血液中除血细胞外的液体部分, 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 酸、蛋白质等物质。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具有维持生理平衡、免疫和止血 等功能。
血液的生理功能
物质运输
血液能够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 激素等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03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CHAPTER
血管的分类与分布
动脉
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 组织,分布广泛,分为大动脉、
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
静脉
负责将血液从组织回流到心脏,分 为深静脉和浅静脉,分布广泛。
毛细血管
连接动脉和静脉,是血液与组织进 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管的解剖结构
01
血管壁由内层、中层和外层组成 ,内层光滑,中层有弹性纤维和 平滑肌,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
维持血压
心脏通过泵血功能,维持 全身血压的稳定。
物质交换
心脏通过血液循环,为全 身各部位提供氧气和营养 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心脏的电生理传导
心电的产生
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 位,形成心电。
心律失常是指心电传导系统的异常, 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心电的传导
心电通过心脏的电生理传导系统,使 心肌细胞按一定顺序收缩和舒张。
02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CHAPTER
心脏的解剖结构
01
02
03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胸腔中部,呈圆锥形, 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四个腔室。
心房与心室的构造
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 负责泵出血液。
瓣膜的作用
循环系统ppt课件
.
35
.
36
.
37
.
38
(二)自律性
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地发生节 律性兴奋的能力称为自律性。心内特殊传导系统 (房室结的结区除外))的细胞具有自律性。
心脏起搏点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 为正常起搏点。其他组织称潜在起搏点。
异为位起搏点
.
39
• 自律细胞的膜电位变化
• 特点: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4期自动
• 三缘:左缘
•
右缘
•
下缘
• 四沟:冠状沟
•
前室间沟
•
后室间沟
•
房间沟
.
10
出入心血管: 左、右(各2个)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主动脉弓 肺动脉
.
11
二、心脏的结构
•(一)心脏的基本结构 •分为四心腔:左心房、左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 •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
.
12
右心房
•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组成: • 1)心内膜 • 分三层: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构成瓣膜
.
25
• 2)心肌层 • 包括: • 心房肌和心室肌。 • 纤维环:心房和心室间
的两个纤维性结缔组织 环。纤维环环绕在左、 右房室口处,作为心肌 支架。使得心房与心室 可以不同步收缩和舒张 作用是收缩性心肌和特 殊传导系 • 3)心外膜 • 是透明光滑的浆膜,属 于心包的脏层,外表面 被覆间皮,间皮内面是 薄层结缔组织,其中有 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
第六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
1
第一节 概述
心
循 血液循环 环 系 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静脉 海绵窦
眼上静脉
内眦静脉
面静脉
颈外静脉
为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由下颌后静脉 的后支与耳后静脉及枕静脉汇合面成 ,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降,至该肌下 端后缘处,穿过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 脉。
颈外静脉位置 表浅,是静脉 穿刺的重要部
位。
颈外静脉
上肢的浅静脉是静脉输 液常用的血管。其中, 肘正中静脉还是静脉采
血液流动方向
静脉
心房
心室
动脉
动脉瓣 房室瓣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肌 普通心肌细胞: 细胞 收缩功能
特殊心肌细胞: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 房室束支(His束)、浦肯 野纤维。
功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控制心的节律性活动。
ppt课件
13
心的传导系统
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 窦房结 之间心外膜深面
毛细血管 静脉
新生儿心脏重量约20~25克,占体重的 0.8%
1-2岁: 60克,新生儿的2倍, 5 岁: 4倍 9 岁: 6倍 青春后期: 12~14倍
不同年龄的心率
(1)心脏的位置
心脏的位置
• 位于胸腔纵隔内,外围裹 以心包
• 正中线:2/3位于左侧, 1/3位于右侧
• 两侧:纵隔胸膜、胸膜腔静脉 ,它借其各级属支收集腹、盆 及下肢的静脉血。
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 由左、右髂总静脉在第5腰椎体 右前方汇合而成,沿腹主动脉 右侧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 穿膈的腔静脉孔至胸腔,注入 右心房。
大隐静脉
为人体最长的浅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经 内踝前方,沿小腿、膝关节 和大腿内侧上行,穿大腿深 筋膜注入股静脉 。
结间束心正常节律运动的起搏点
房室结 位于冠状窦口与右房室口之 间的心内膜深面
房室束
左、右束支
心内膜下支(浦肯野纤维网)
ppt课件
心室肌细胞
14
血管——血流的管道
• 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种。 •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去的血管。 •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
血管。 • 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 上方:出入心的大血管
• 下方:膈
• 后方:食管、迷走神经、 胸主动脉
• 前方:胸骨、肋软骨
ppt课件
7
心包
分内外两层 –脏层:紧贴于心脏表面 –壁层 –心包腔:脏层与壁层 之间形成的间隙。在 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起 润滑作用 –感染引起心内膜炎、 心肌炎、心包炎、心 包积液。
上腔 静脉 8
11 动脉瓣 右心房 3
• 治疗
• 下肢静脉曲张有穿弹力袜、注射硬化剂、手术剥除等治疗方法,深静脉瓣膜 功能不全,可作瓣膜修复手术和腔镜下交通支结扎术等。下肢静脉曲张也可 能提示其他疾病存在,需积极治疗原发病;若深静脉回流不畅,则手术处理 浅静脉更应谨慎。
循环系统 The Circulatory System
一、什么是循环系统
构成: 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功能: 血液在循环全身的过程中,把携带的氧
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和细胞,再把二 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送到肺及排泄器官。
心血管系统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组成:心脏 动脉
• 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受重力的长期 向下的吸引,原本正常机制的瓣膜 长期承受这样的重力作用,逐渐受 到了损伤,不能形成很好的开关作 用,也会导致静脉血液积压不能及 时回流到心脏。
• 当身体感受到静脉的血液始终无法 回流到心脏时,身体就会选择另辟 新径,想方设法要把这部分积压的 血液输送回心脏,这时候,在原来 的静脉附近,会慢慢形成新的静脉 通道来输送血液。由此就形成了一 系列的静脉曲张的症状。如腿部皮 肤冒出红色或蓝色、像是蜘蛛网、 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树瘤般的 硬块结节;静脉发生异常的扩大肿 胀和曲张。
的血管。
动脉
动脉管壁厚、弹性强、 血液流速快。分布在身 体内较深部位。
静脉
静脉管壁薄、弹性较小、血 液流速慢。分布在身体内浅 表部位。
二、体循环的动脉
头臂干
升主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
左冠状动脉
营养心
右冠状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营养上肢
头臂干
右颈总动脉
主 动
主动脉弓
左颈总动脉
营养头颈部
内踝前方大隐动脉位置 表浅,是大隐静脉穿刺
或切开常选部位。
小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 ,经外踝后方,沿小腿 后面上行至腘窝处,穿 深筋膜注入腘静脉。
大隐静脉和小隐 静脉是下肢静脉 曲张好发部位。
静脉曲张
静脉是人体心脏的扩张,往回输送血液的血 管,每个静脉血管都有很多的瓣膜,就像开关一 样,当心脏扩张吸收血液时,瓣膜开关打开,静 脉管血液回流一段距离,当心脏收缩排出血液时 ,静脉血管的瓣膜开关就关闭,静脉里的血液停 止流动,就这样通过心脏的不停的扩张收缩,让 静脉的血液形成流动性,输送回心脏。
脉
左锁骨下动脉
营养上肢
降主动脉
胸主动脉(营养胸部) 腹主动脉(营养腹部)
腹主动脉(营养腹部)
右
左
髂
髂
总
总
动
动
脉
脉
髂髂
髂
髂
外内
内
外
动动
动
动
脉脉
脉
脉
盆部
下肢
体循环的静脉分为浅、深两种
浅静脉(皮下静脉) 行于皮下组织内,不与动脉伴行,因其位置表浅,临床上常 通过浅静脉进行注射、输液和采血。
深静脉(伴行静脉) 位于深筋膜深面或体腔内,除少数大静脉以外,多数与动脉 伴行,其名称亦与伴行的动脉相同。
静脉角: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 合处形成的夹角。
静脉角处有淋巴导管注入。 左侧静脉角:胸导管注入 右侧静脉角:右淋巴导管注入
面静脉在口角平面以上部分一般无 静脉瓣,因此,面部尤其是鼻根至 两侧口角的三角区内,发生化脓性 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如挤压等) ,感染可经上述途径传入颅内,故
临床上称此区为危险三角。
上腔静脉系 收集头、颈、上肢、胸部 的静脉血
心静脉系 收集心的静脉血 收集下肢、盆部、腹部
下腔静脉系 的静脉血
⒈上腔静脉系
右颈内静脉
构成 主干为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 脉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是由颈内 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
右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
左头臂静脉
收集范围 头颈部、上肢、胸部(除心、肺)和 脐以上的腹前外侧壁的静脉血。
右心室 4 下腔 7 静脉
5主动脉
输
6 肺动脉 送
9 肺静脉 血
1左心房 10 房室瓣 2 左心室
液 的 泵
——
心 动力器脏官
心脏结构
为什么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 能从心室返流回心房呢?
这和房室瓣的特殊构造有关。
瓣膜
种类:
房室瓣:心房和心室之间 动脉瓣:心室和动脉之间
作用: 保证血液沿一定方向流动 而不会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