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分析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分析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 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 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 进而提出科学的指导性意见, 以使检测目标向着有益方向发展. 基因测序应用范围较广, 主要分为科研服务、医疗应用服务以及非医疗基因检测服务. 其中, 医疗应用服务是目前基因检测产业中最为活跃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部分, 涉及无创产前筛查、遗传病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肿瘤诊断、个性化用药、伴随诊断等诸多领域.中国人口红利为基因测序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推动产业飞速发展. 发展至今, 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经历了无监管、叫停、试点申报、取消申报试点四个阶段.2017年, 中国“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基因测序行业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成功登陆A股, 国产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获批投产, 政策持续加码、资本积极助力、技术加快创新, 标志着中国基因测序产业进入健康发展飞速轨道.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72.5亿元, 同比2016年的59.7亿元增长了21.44%, 近几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情况目前, 基因测序产业链主要分为测序设备和耗材、测序服务、测序应用三个环节.中国拥有200多家高通量基因测序服务公司, 主要集中在疾病预防与早筛、辅助疾病诊断、伴随诊断和大数据服务等领域. 其中, 测序服务行业集中度较高, 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龙头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市场格局较为稳定. 随着行业参与者增多, 政策监管趋严, 利润空间下降, 小型测序服务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规模约72.5亿元, 其中, 仪器及耗材规模22.2亿元, 基因测序服务市场规模46.7亿元, 基因应用市场规模3.6亿元.各国来看,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是基因检测大国, 基因检测已经成为这些发达国家新兴的主导产业. 其中, 美国2014年就有超过500万人接受基因检测;在英国, 基因检测则已在健康超市里出现.中国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基本与全球发展同步, 发展初期主要通过引进国外的第二代测序仪以用于开发下游的应用. 2008年, 将第二代测序技术用于研究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联, 2010年, 开发出可用于临床的应用, 代表产品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国内代表企业是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博奥生物、上海伯豪生物、药明康德等. 新一代DNA测序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种子公司及其它生物公司的研发工作, 国内代表企业是华大基因、博奥生物、上海伯豪生物、药明康德等.到现在, 中国的基因测序市场行业呈现了四面开花之势, 在短短十几年时间, 有200多家公司进入该行业, 仅2017年就有7家企业登陆A股上市.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内大部分企业为初创期, 成立1-3年的企业有125家, 占比38.34%;成立4-5年的企业有93家, 占比28.44%. 2015年奥巴马宣布实施精准医疗计划以及2016年中国将基因组学纳入“十三五”规划, 推动大量创业公司进入基因测序领域发展.除了初创企业之外, 中国基因测序行业成立6-10年的公司有76家, 占比23.31%;成立10年以上的公司有32家, 占比9.82%, 其中大部分是传统医疗公司主动追随市场, 如迪安诊断、金域医学等, 在基因检测行业进行布局, 将其传统业务向精准医疗方向转变.我过基因测序企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由于长三角地区具备较好的产、学、研条件, 众多高校、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推进该地区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 因此该地区成为基因测序产业集中的重点地带, 汇集了中国基因测序40%的企业, 尤其以上海为重点, 拥有生工生物、美吉、康成生物等一批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服务较全面的企业.从企业数量来看, 珠三角基因测序产业并不占优势, 然而该地区诞生出了全国基因测序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 有了行业龙头的带领, 加上广阔的需求基础, 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基因测序产业的集中地.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基因检测企业总部偏爱一线城市, 其中北京81家, 占比24.85%;上海79家, 占比24.23%;而广东有52家, 占比15.95%, 总计65.03%. 除此之外, 随着江浙地区经济实力的逐渐提高, 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越来越多的基因检测企业在此布局, 其中江苏省有34家, 占比10.34%;浙江省有28家, 占比8.59%.在中国, 基因检测设备自主研发能力相比发达国家比较弱, 目前, 二代测序技术应用还主要依靠美国公司Illumina, Inc.和Life Technologies 等提供的新一代测序仪.华大控股为提高在测序仪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并降低测序服务成本, 于2013 年完成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 从而拥有了自主产权的DNA 测序仪, 扩大了服务和解决方案组合. 博奥生物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及相关仪器、软件数据库, 并成功的开拓北美、欧洲、亚洲、中东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2015 年发布了新型国产基因测序仪.2014 年6 月华大基因推出的BGISEQ-100 和BGISEQ-1000 率先获得了CFDA 的上市审批, 目前已广泛用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 BGISEQ-100 是基于Life Technologies Ion Proton 技术的测序仪, BGISEQ-1000是基于Complete Genomics 技术的测序仪. 此后国内主要基因检测机构的测序仪器和检测试剂盒相继获得了CFDA 注册, 国家卫计委临床应用试点单位也陆续公布. 2016 年10月国家卫计委放开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试点单位, 无创产前筛查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开展.总体上, 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基因产业发展的宏观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条.随着基因测序市场迅速发展, 测序成本下降和测序技术日趋成熟, 基因测序的应用领域也在迅速扩大. 基因测序最主要的下游应用是临床检测和科研服务两方面, 其中临床检测项目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 以科研机构、药企、CRO 公司和第三方实验室等一线科研单位为用户群体的科研服务也占据了25%左右的市场.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转化的不断深入, 临床检测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极大, 未来临床检测的市场比重将会继续增加. 在科研服务方面, 测序市场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 但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刚性需求, 整个科研服务的测序市场一直维持稳定增长, 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此外, 近年来基因测序也逐渐开始涉及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牧业育种、司法鉴定等多个领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测序市场规范化, 中国测序市场增速明显, 中国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有望成为全球NGS市场的大本营之一.基因测序是精准医疗的重要一环,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下降, 未来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278.5亿元.。
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分析报告914
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目录一、基因测序:解读遗传密码的颠覆性技术 (4)(一)基因和基因测序 (4)(二)测序的操作流程 (6)二、基因测序加速发展,三代技术各有所长 (7)(一)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7)(二)第一代测序技术:零的突破 (8)(三)第二代测序技术:以读长换通量 (10)1、可逆链终止测序法原理 (10)2、第二代测序技术平台 (11)3、第二代测序技术的优势和局限 (13)(四)第三代测序技术:优势明显替代空间大,准确率低亟待解决 (14)1、单分子实时测序原理 (14)2、第三代测序平台 (16)3、第三代测序技术的优势和局限 (16)(五)测序行业的现状:第二代测序主导市场,第三代测序后劲十足 (18)三、基因测序的产业链 (20)(一)上游:Illumina一家独大 (21)(二)中游:测序服务一片红海,数据分析尚有潜力 (24)(三)下游:“基因测序+”优势初显,应用服务遍地开花 (29)1、成本下降催生终端需求,政策配套推动市场发展 (29)2、无创产前检测(NIPT):基因测序临床转化最成熟的项目 (31)3、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D/PGS):继NIPT 之后,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下一个爆发点 (33)4、肿瘤基因检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基因测序全方位覆盖 (34)5、其它应用:由点到面,静待花开 (36)四、行业相关企业 (37)技术为本-二代测序主导市场,Illumina垄断上游市场:测序行业上游为测序仪、测序试剂和耗材的供应。
测序试剂和耗材通常与测序仪配套使用,因此测序行业上游竞争的核心在于测序仪的竞争。
而测序仪的面世都是基于测序技术理论和方法的突破,故而测序仪市场准入壁垒很高。
目前,全球市场长期被Illumina、Life Technologies、Roche 等国外几家大的测序仪生产商所垄断。
借助于HiSeq系列测序仪的升级和推广,近年来Illumina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测序市场逐步由三足鼎立演发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2016-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研究报告
2016-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研究报告导语随着国家对于产业的支持和国产品牌的努力,在3-5年内我们一定可以看到国产测序产品的崛起。
测序行业3-5年后的产业趋势必然是如今的化学发光,提前在风口布局,静待良机,测序行业进口独霸中国的局面也会面临民族力量的挑战。
11月26日中午,传出了一则爆炸性的新闻: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露露和娜娜在中国诞生根据中外媒体报道,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一组学者向外界公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她们的基因已经经过人为修饰,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
露露和娜娜是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
随后,122位科学家在新浪微博“知识分子”账号上发布联合声明,对“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强烈谴责。
这条联合声明称,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
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
国家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做这个项目的人叫贺建奎。
在贺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之前,普通大众对于这个名字是相当陌生的,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在基因测序界有很大名气,“业界都知道他”。
公开资料显示,贺建奎于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美国莱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期间师从MichaelDeem教授从事生物物理学研究,2011-2012期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读博士后,期间师从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斯蒂芬·奎克教授,从事基因测序研究。
而事实上,贺建奎并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位企业家,而所做的产品便是他博文中多次提到的第三代测序仪。
据企查查显示,贺建奎目前在8家基因相关公司参股或任高管,主要包括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合生物”)及其几个子公司、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海基因”),深圳市南科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瀚海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综合此前报道和知情人士消息,大致可确定因合生物与瀚海基因为其主要的企业。
2017年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7月目录一、基因检测临床应用及市场概况 (4)1、生殖生育诊断 (5)(1)技术对比-NIPT无创、安全、灵敏度高 (5)(2)临床应用现状 (6)2、遗传病诊断 (8)3、肿瘤个体化诊疗 (8)(1)肿瘤早期筛查,著名事件 (9)(2)肿瘤个体化治疗 (9)(3)液体活检,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游离DNA(ctDNA) (10)二、行业公司和市场现状 (12)三、商业合作模式 (16)四、肿瘤个体化挑战和问题 (18)1、产品超前,数据解读有待提高 (18)2、技术创新不足 (19)3、行业以小规模公司为主 (19)五、相关公司简析 (20)1、华大基因:NIPT行业领导者,国内基因测序服务龙头 (20)(1)全球最大基因测序服务商,国内绝对龙头 (20)(2)跻身上游测序仪生产商,全产业链优势明显 (21)(3)NIPT行业领导者,经验有望复制其他疾病领域 (21)2、迪安诊断:医学诊断行业龙头,受益分级诊疗快速成长 (22)(1)全国化布局不断完善,区域检验中心打开更广阔市场 (22)(2)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多平台保障外延增长 (23)(3)定位全方位检测服务供应商,打造新利润增长点 (23)目前基因检测行业公司众多,主要提供科技服务、医疗服务、仪器耗材三种产品形式,商业模式有第三方服务和医院整体合作,在临床上主要应用生育诊断、遗传病筛查、肿瘤检测等。
本文基于行业调研和笔者工作经历,通过梳理临床应用及市场概况、行业公司、商业模式、问题和挑战,客观论述行业现状,我们认为,无创产前筛查是高通量测序成功商业化项目,虽然目前渗透率逐渐提高,但市场天花板可见;肿瘤检测对应的市场空间更大,二代测序技术以第三方服务模式提供检测,如果相应诊断试剂盒尽快获批,将促进在临床大规模应用,获批公司在激烈竞争中胜出。
NIPT 是二代测序商业化最成功项目,但肿瘤检测对应市场空间最大。
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技术飞跃+政策护航,测序成为精准医疗基石 (8)一、突破传统医学痛点,引领精准医疗时代到来 (8)二、细分领域成长性突出,未来渐成主流 (9)1、基因测序所属的分子诊断细分市场增速突出 (9)2、NGS引领IVD市场走向高端 (10)3、NGS成为细分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11)三、技术加速迭代,成本硬约束突破 (11)1、技术革新使测序成本适应消费端的支付水平 (11)2、二代测序有适应商业化发展的技术优势 (13)3、基因测序技术的演变历程 (14)四、政策破冰暖风频吹,产业爆发指日可待 (16)1、早期野蛮发展,监管趋严 (16)2、政策破冰,重归快轨 (17)五、测序产业空间巨大,中国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 (21)1、技术突破助力,行业蓝海性质凸显 (21)2、地域存在差异,亚太潜力巨大 (22)3、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二代测序的集中营 (23)第二节基因测序产业链:仪器+服务+应用,长期看平台整合 (26)一、全产业链概览 (26)二、产业上游:外资寡头垄断格局短期难以打破 (28)1、上游呈现明显的寡头竞争格局 (28)2、封闭式系统提供利润空间保障 (29)3、意欲摆脱上游束缚,国内企业在测序仪领域跃跃欲试 (30)4、产业上游未来发展趋势 (32)三、产业中游:群雄逐鹿,数据解读和渠道价值是胜出之道 (32)1、行业地位突出,临床附加值高 (33)(1)测序服务商承接上下游,行业地位稳固 (33)(2)准入标准提升和政策推动利好测序服务长远发展 (33)(3)测序服务规模和增速不断提升,助推行业持续繁荣 (34)(4)测序服务实现临床价值,产生最大附加值 (35)2、核心竞争力:数据解读构筑未来护城河 (36)(1)生物信息学分析是测序服务的门槛,细分市场增长迅速相对活跃 383、国内竞争格局:百家争鸣,渠道为王 (40)(1)政策框架下商业模式有所受限,独立实验室成未来突破口 (40)(2)市场资源有限,渠道价值凸显 (43)4、中游未来发展趋势:云服务、专业外包、产业链整合、数据挖掘 (44)(1)云平台是未来数据存储和分析的趋势 (44)(2)专业化外包(测序服务或数据分析)将会是另一大主流趋势 (48)(3)实现全产业链平台整合是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 (48)(4)数据积累和挖掘将是永恒的行业主题 (49)(5)中游企业未来商业模式的突破 (49)四、产业下游:技术不断推进,应用前景广阔 (50)1、遗传病筛查与生育健康 (51)(1)无创产前诊断(NIPT) (52)(2)NIPT的技术优势 (52)(3)高危人群为主,市场潜力巨大 (52)(4)国外NIPT市场:专利无效,寡头争霸 (53)(5)国内NIPT市场:监管试点,先行占优 (54)(6)NIPT的支付模式探讨 (55)2、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56)(1)我国PGD进入世界领先水平 (56)3、肿瘤筛查与个性化治疗 (57)(1)肿瘤市场需求广阔 (57)(2)肿瘤预测和早诊:遗传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和液态活检 (58)(3)肿瘤中后期个性化治疗:伴随诊断和个性化用药 (58)(4)伴随诊断属于目前欧美流行的个性化用药技术方案 (59)(5)NGS为肿瘤基因检测插上翅膀 (60)(6)液态活检火热,肿瘤血检前景诱人 (61)(7)液态活检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内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64(8)技术突破和政策引领有望打开国内肿瘤广阔市场 (65)第三节国外基因测序公司案例分析 (67)一、测序产业上游代表企业 (67)1、Illumina:依托上游优势向中下游整合,意图打造测序整合平台 (67)2、Roche:意图凭借三四代测序弯道超越,瞄准肿瘤个性化 (68)二、测序产业中游代表企业 (69)1、Sequenom(SQNM):基因分型专家抢占NIPT市场 (69)2、Foundation Medicine(FMI):肿瘤检测龙头 (70)3、Myriad Genetics(MYGN) (71)4、23&me:个人基因组测序先行者,数据积累价值逐步显现 (72)第四节国内基因测序公司梳理 (74)一、华大基因: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平台,IPO将引爆国内测序市场 (74)二、新开源:转型精准医疗,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79)1、呵尔医疗:肿瘤早期诊断企业,产品渠道俱佳 (79)2、三济生物:个体化用药诊断领航者,向分子诊断全面进军 (80)3、晶能生物:二代测序新贵,向临床应用进军 (80)三、荣之联:数据中心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80)四、其他相关上市公司 (81)1、达安基因 (81)2、北陆药业 (81)3、中源协和 (81)4、迪安诊断 (82)5、东富龙 (82)7、澳洋科技 (82)8、广生堂 (82)9、紫鑫药业 (83)10、千山药机 (83)11、仟源药业 (83)图表目录图表1:精准医疗与传统医学的比较 (8)图表2: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9)图表3:我国IVD市场“橄榄型”结构 (10)图表4:测序成本偏离摩尔定律超速下降 (12)图表5:数据分析将会是未来的成本约束 (12)图表6: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历程 (14)图表7:美国基因测序进入临床的两种通路 (17)图表8:中国基因测序暂行准入机制 (18)图表9:2007-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 (21)图表10:全球二代测序市场份额按地域划分 (22)图表11:中国测序市场发展与未来预测 (22)图表12:全球测序市场增长情况 (23)图表13:全球不同国家二代测序仪数量排名 (24)图表14:全球主要测序中心二代测序仪数量排名 (24)图表15: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 (26)图表16:基于波特模型的基因测序产业链分析 (28)图表17:2013年全球基因测序仪供应商的市场份额 (29)图表18:2014年ThermoFisher收入结构 (30)图表19:2014年Illumina收入结构 (30)图表20:中游测序服务商在产业链的核心地位 (33)图表21:中游测序服务行业推演历程 (34)图表22:全球基因测序市场产品和服务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 (34)图表23:测序服务临床端的标准化流程 (35)图表24:数据解读将在NGS测序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37)图表25:NGS数据只是精准医疗大数据中的“冰山一角” (38)图表26:2012年全球NGS大数据相关的细分市场份额 (38)图表27:全球NGS生物信息学市场规模预测及增速 (39)图表28: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软件琳琅满目,集成标准化是趋势 (39)图表29:NGS临床试点政策下的测序服务公司商业模式 (41)图表30:国内主流测序公司独立实验室的全国分布 (43)图表31:华大基因BGI-online云服务生态系统商业模式示意图 (45)图表32:DNAnexus联手Google打造云端DNA数据库 (46)图表33:专业化的基因组数据分析公司可能成为细分市场的黑马 (48)图表34:测序中游发展趋势和企业应对模式 (49)图表35:测序终端应用结构 (50)图表36:未来NGS应用领域发展趋势 (51)图表37:国内部分企业NIPT业务介绍 (55)图表38:PGD技术发展历程 (56)图表39:PGD检测技术特点对比 (57)图表40:肿瘤的个性化治疗 (59)图表41:华大基因的TumorCareCancerPanel (61)图表42:肿瘤患者血液中的ctDNA和CTC (62)图表43:CTC主要的富集捕获方法 (63)图表44:NGS为肿瘤诊疗带来的市场空间 (66)图表45:Illumina近年股价走势 (67)图表46:23&me业务流程 (72)图表47:23&me近期事件一览 (73)图表48:华大基因业务已经覆盖全球多个地区 (74)图表49:华大基因构筑多组学检测信息网络平台 (75)图表50:华大基因的IPO历程 (76)图表51:华大基因2012-2015H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76)图表52:华大基因2012-2015H1盈利能力分析 (76)图表53:华大基因业务收入结构 (77)图表54:华大基因业务毛利结构 (78)表格目录表格1:2015年全球及中国IVD市场概况 (10)表格2:基因检测细分市场对比 (11)表格3:基因检测技术对比 (13)表格4:基因测序三代技术及仪器平台对比 (15)表格5:基因测序主要参数说明 (16)表格6:国内测序行业政策梳理 (19)表格7:全球基因测序仪器数量 (29)表格8: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汇总 (31)表格9:华大BGISEQ-500与IlluminaNextSeq500参数对比类 (31)表格10:新一代主流测序仪数据参数对比 (32)表格11:部分基因多态性与个性化用药对应关系 (36)表格12:国内获批NGS临床试点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汇总 (41)表格13:部分上海、北京独立实验室列举 (42)表格14:我国主流NGS测序服务企业一览 (43)表格15:华大基因现有大型计算集群运算存储能力一览表 (44)表格16:目前国际主流的基因组云平台一览 (46)表格17:传统方法与NIPT的比较 (52)表格18:国外主流NIPT公司介绍 (53)表格19:遗传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列表 (58)表格20:肿瘤靶向药物的个性化用药检测 (60)表格21:国外部分从事液态活检业务的公司介绍 (64)表格22:国内部分公司的ctDNA产品对比 (65)表格23:Illumina、Roche在测序领域并购步伐 (68)表格24:Sequenom公司产品布局 (69)表格25:FMI公司产品线布局 (70)表格26:华大基因本次募集资金用途 (79)第一节技术飞跃+政策护航,测序成为精准医疗基石基因测序技术由来已久,第一代测序技术已经发展成为鉴定DNA序列的金标准,而快速、低成本、高通量的基因测序方法的出现则极大地推动了科研的进步。
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6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与产业政策法规 (4)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系 (4)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6)(1)主要法律法规 (6)(2)产业政策 (9)二、行业概况 (11)1、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规模 (11)2、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 (13)(1)生育健康领域产品相对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3)(2)肿瘤诊断治疗应用成为基因测序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14)三、行业壁垒 (14)1、技术壁垒 (14)2、人才壁垒 (15)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1、有利因素 (15)(1)技术飞速发展、检测周期逐渐缩短 (15)(2)成本不断降低,符合患者消费能力 (16)(3)市场需求巨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6)2、不利因素 (16)(1)行业标准缺乏 (16)(2)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17)五、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7)六、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18)1、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显 (18)2、行业季节性特征较明显 (18)3、行业区域性特征较明显 (19)七、行业风险特征 (19)1、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19)2、受上游仪器设备制造商垄断影响的风险 (19)3、行业监管政策变动的风险 (20)4、人才流失的风险 (20)八、行业竞争格局 (20)1、华大基因 (21)2、源宜基因 (21)3、佰美基因 (22)一、行业监管体制与产业政策法规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系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应用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关注及管理行业之一,国家和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宏观上制定基因检测产业的发展规划;公司的基因检测服务应用主要接受国家和地方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监管;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经营主要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各省、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指导、审批及监督管理。
国家和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实施产业政策,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及实施行业管理,对基因检测产业进行宏观管理。
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一、基因测序的定义基因测序是指通过测序设备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碱基排列顺序进行测定,从而解读DNA的遗传密码,为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提供指导的过程。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基因决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靓丽、长寿之因,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如癌症或白血病,运动天赋,酒量等。
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可以说基因测序技术,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
二、基因测序发展现状DNA测序技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
一般来说,根据原理的不同,人们将测序技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三代)。
目前,由于3代测序技术各有优缺点,应用的领域也不尽相同,因此第一代测序技术仍未被淘汰,目前的测序市场是3代测序技术并存的局面。
第二代的基因测序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市场商用主流。
三代测序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但是预计在将来5-10年内二、三代基因测序会共存,但二代测序仍将是测序市场商业应用主流。
三代测序和二代测序相比较,潜在优势明显,但是劣势也限制了三代测序的商业应用。
目前国际上三代测序主要公司有Oxford Nanopore和Pacific Bioscience,主流的应用技术为纳米孔和SMRT,三代测序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错误率的问题,达到了15-40%。
这也是限制三代测序最关键原因。
近年来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快速增长。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目前测序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是亚洲市场,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增长率均超过了20%,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
随着东南亚地区生物医药行业持续的快速发展,未来中国基因测序市场的增长仍将引领全球。
三、基因测序产业链基因测序仪是基因测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基因检测上游是测序仪器与试剂耗材,中、下游是基因测序服务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面向医院、制药公司、科研机构以及消费者等群体。
2017年NIPT基因测序技术前景分析报告
2017年NIPT基因测序技术前景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7月正文目录一、NIPT受益测序工具发展,技术不断完善 (4)二、NIPT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期 (7)三、从NIPT到大众基因测序 (14)四、国内NIPT公司高速发展 (16)1、华大基因 (16)2、贝瑞和康 (18)五、相关建议 (20)六、风险提示 (20)图目录图1:NIPT技术原理 (5)图2:NIPT可以对大片段基因缺陷进行量化分析 (6)图3:基因检测成本以指数级别下降 (7)图4:NIPT全球市场仍维持高速增长 (8)图5:二胎政策或继续提振国内NIPT需求 (9)图6:近年我国孕妇死亡率变化 (10)图7:唐氏患者预期寿命低于正常人 (11)图8:唐氏婴儿风险随年龄增加明显上升 (11)图9:三种综合征均与产妇年龄有密切关系 (12)图10:美国产妇呈高龄化趋势 (13)图11:国际测序仪厂家集中度较高 (14)图12:测序业务是Illumina高速增长的基础 (15)图13:单细胞个体化检测是Illumina的新方向 (16)图14:华大基因BGISEQ-500测序仪 (17)图15:华大基因供应商变化 (17)图16:贝瑞和康NextSeq CN500测序仪 (18)图17:贝瑞和康供应商相对集中度较高 (19)表目录表1:部分常用孕期检查对比 (4)表2:NIPT诊断基础获得临床追踪认可 (6)表3北美地区主要NIPT公司介绍 (8)表4:NIPT相关政策梳理 (9)表5:NIPT效果横向对比 (13)表6:Illumina近年并购情况一览 (15)表7:部分国内NIPT创新公司一览 (19)一、NIPT受益测序工具发展,技术不断完善无创产前诊断(NIPT,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或NIPD,Non-invasive PrenatalGenetic Diagnosi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产前检测技术。
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报告
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报告2017年10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4)1、行业管理体制 (4)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5)(1)主要法律法规 (5)(2)主要产业政策 (6)二、产业链关系 (7)1、产业链上游对本行业的影响 (8)2、产业链下游对行业的影响 (8)三、行业周期性、季节性与区域性特点 (9)四、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0)1、技术壁垒 (10)2、行业准入壁垒 (11)3、人才壁垒 (11)4、客户渠道壁垒 (11)5、资金壁垒 (12)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2)1、有利因素 (12)(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2)(2)全球基因测序行业持续取得技术突破,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14)(3)行业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14)(4)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14)2、不利因素 (15)(1)新的检测项目落地受到价格和技术限制 (15)(2)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15)六、行业市场规模 (16)1、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展概况 (16)2、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 (17)3、基因测序细分市场:法医DNA检测鉴定市场规模 (18)(1)全国DNA 数据库总量增加 (18)(2)全国DNA-Y数据库的开展 (19)(3)司法鉴定业务 (19)(4)DNA实验室建设 (20)七、行业风险特征 (21)1、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风险 (21)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21)3、人才流失的风险 (22)4、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 (22)八、行业竞争格局 (22)1、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23)2、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3)3、江苏苏博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23)4、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4)5、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24)一、行业管理1、行业管理体制目前,国内行业的主要行政管理部门为司法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下属各地市行政部门等,上述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2017年基因测序分析报告
2017年基因测序分析报告WORD可编辑文本目录一、基因测序临床项目:重点覆盖生育和肿瘤 (4)二、无创产前检测:基因测序临床转化最成熟的项目 (4)(一)准确安全周期短,无创产检是方向 (4)(事)叐益事孩红利市场空间大,龙头企业先収优势强 (6)三、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继NIPT 之后,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下一个爆发点 (12)(一)试管婴儿染色体异常高収,基因测序劣力优质胚胎筛选 (12)(事)胚胎植入前检测借力试管婴儿谋収展 (15)四、肿瘤基因检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基因测序全方位覆盖 (18)(一)当前以筛查诊断为主,未来有望实现完全闭环 (18)1、肿瘤易感基因筛查 (19)2、肿瘤早期诊断 (20)3、肿瘤伴随诊断和用药指导 (22)4、肿瘤愈后监控 (24)(事)增长潜力巢大,千亿市场可期 (24)五、相关标的:贝瑞基因关注现在,华大基因布局未来 (26)(一)贝瑞基因:与注基因测序癿临床转化 (26)(事)华大基因:布局全面,国内测序龙头;厚积薄収,业务转型顺利 (27)(三)其它相关上市公叵 (28)六、风险提示 (29)图表目录图1:基因测序在临床检测中癿应用 (4)图2:无创产前检测収展历程 (5)图3:无创产前检测原理 (5)图4:无创产前检测操作流程 (5)图5:无创产前检测产品在全球各个国宧癿分布(戔至2014 年底) (6)图6:国内无创产前检测监管模式 (8)图7:2010-2020 年我国出生人数预计发化 (9)图8:唐氏综合征収病率随孕妇年龄增长显著升高 (9)图9:2011-2015 年我国高龄产妇(≥35岁)产儿比例 (9)图10:政府定价对无创产前检测市场价格癿影响 (10)图11:2015-2020 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预计市场觃模 (10)图12:2015 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市场格局(按检测例数计算) (11)图13:2016Q1 我国无创产前检测市场格局(按检测例数计算) (11)图14:国内主要无创产前检测产品检测样本量(戔至2016.3) (11)图15:胚胎植入前筛查对人巟叐精生育癿影响 (13)图16: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収展历程 (13)图17: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癿操作流程 (14)图18: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特点 (15)图19:全球试管婴儿累计数量 (16)图20:丌孕丌育比例随女性年龄增长迅速升高 (16)图21:2011-2015 年我国30 岁以上产妇产儿比例 (16)图22:2013-2020 年我国预计体外叐精治疗周期数 (17)图23:2016-2020 年我国NGS-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预计市场觃模 (18)图24:肿瘤基因测序癿应用领域 (19)图25:肿瘤中突发频率最高癿20 个基因 (20)图26:肿瘤细胞通过循环系统迚行迁秱 (21)图27:坏死戒凋亡癿肿瘤细胞DNA 和外泌体迚入血液 (21)图28:EGFR 基因突发影响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癌癿疗敁 (22)图29:非小细胞肺癌分子分型癿个体化治疗策略 (23)图30:PD1 单抗治疗肿瘤原理 (24)图31:2008-2035 年全球癌症新增和死亡人数 (25)图32:2018 年全球基因测序在部分常见癌症领域癿预测渗透率 (25)图33:2000-2011 年我国癌症収生率和死亡率(22 个样本点数据) (25)图34:2012-2035 年我国癌症新增和死亡人数 (25)表1:无创产前检测不传统产前检测方法对比 (5)表2:国外无创产前检测产品参数对比 (7)表3:国内无创产前检测行业相关政策 (7)表4:2020 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预计市场觃模 (10)表5:国内无创产前检测产品参数对比 (12)表6: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材料癿对比 (14)表7:国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 (15)表8:丌孕丌育主要治疗方法对比 (17)表9:2020 年我国NGS-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预计市场觃模 (18)表10:三种液态活检方法癿对比 (21)表11:靶向突发基因癿非小细胞肺癌重点药物研収迚展(戔至2016 年9 月) (23)表12:国内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相关政策 (26)表13:贝瑞基因检测服务产品 (27)表14:华大基因检测服务重点产品 (28)表15:A 股部分测序相关公叵(2017 年8 月28 日) (28)一、基因测序临床项目:重点覆盖生育和肿瘤基因测序目前已经覆盖了临床检测癿各个领域,其中应用最多癿是生育健康和肿瘤诊断治疗两大板块。
2017年基因检测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17年基因检测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目录基因检测临床应用及市场概况 (4)基因检测领域之一:生殖生育诊断 (4)基因检测领域之二:遗传病诊断 (6)基因检测领域之三:肿瘤个体化诊疗 (6)行业公司和市场现状 (10)商业合作模式 (13)肿瘤个体化挑战和问题 (15)投资建议 (16)华大基因 (17)迪安诊断 (19)图表目录图表1. 基因检测在临床主要应用 (4)图表2. 不同产前诊断技术比较 (5)图表3 NIPT 全球主流厂商图表 (5)图表3 .遗传病分类 (6)图表4. 基因检测能在肿瘤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 (7)图表5. 肿瘤靶标基因发现历程 (7)图表6. 基于NGS 的肿瘤个体化治疗产品线 (8)图表7. 液体活检主要产品 (8)图表8. 全球肿瘤液体活检230 亿 (9)图表9. 市场上主流基因检测公司 (10)图表10. 基因检测公司常见产品形式 (11)图表11. 市场上主要公司产品形式总结 (11)图表12. 基因检测公司的发展第一阶段:个体化治疗应用为主 (12)图表13. 基因检测公司的发展第二阶段:二代测序时代 (12)图表14. 基因检测公司主要商业模式 (13)基因检测临床应用及市场概况目前基因检测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1)生殖生育,代表产品是NIPT(目前有试剂盒,商业化最成功)、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S/PGD(小众应用领域),代表公司华大基因、贝瑞和康(st 天仪)、安诺优达、达安基因等;2)遗传病筛查,从DNA 水平检测遗传病缺陷基因,代表公司华大基因、博奥;3)肿瘤个体化诊疗,主要是检测肿瘤突变基因,达到量体裁药目的,代表公司华大基因、广州燃石、厦门艾德。
图表1. 基因检测在临床主要应用资料来源:中银证券基因检测领域之一:生殖生育诊断1) 技术对比-NIPT 无创、安全、灵敏度高产前诊断传统的技术方式有:1)血清学筛查,虽然通过抽血无创方式检测,但是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低,孕周确定不准,结果准确性有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3)
3
1、行业主管部门 ....................................................................................................
4
2、行业法律法规政策 ............................................................................................
二、行业发展概况 (5)
5
1、行业市场规模 ....................................................................................................
2、行业发展历程 ....................................................................................................
7
10
3、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
(1)上游,基本由欧美企业所垄断 (10)
(2)中游,基因测序服务作为国内主要竞争激烈的环节 (10)
(3)下游,科研机构是基因测序服务的主要应用机构 (11)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2)
12
1、有利因素 ..........................................................................................................
(1)基因测序成本的降低 (12)
(2)基因测序行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 (13)
(3)基因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提升促进基因测序的应用 (13)
14
2、不利因素 ..........................................................................................................
(1)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 (14)
(2)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15)
四、行业风险特征 (15)
15
1、政策风险 ..........................................................................................................
2、市场竞争风险 ..................................................................................................
16五、行业竞争格局 (16)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
基因测序行业从上游的测序仪研发公司至中游的基因测序服务
公司再到下游的科研机构和生物科技公司,行业涉及的产业较多。
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和地方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组织制定、公布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
用质量管理规范及医疗器械互联网销售监督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医疗器械注册并监督检查;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建立问题产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并监督实施。
各省、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国家总局颁布的医疗器械
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及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要求,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并将有关情况
及时报送上一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国家和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实施产业政策,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及实施行业管理,对医疗器械行业进行宏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