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地面沉降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专题】外力作用与地貌-专题(含解析)

【高三地理专题】外力作用与地貌-专题(含解析)

外力作用与地貌(专题)(2019年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1)~(3)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 C.冰川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地区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泥沙淤积是形成山前平原的主要原因,而泥沙是流水搬运来的,B对;构造运动形成高山和盆地,主要使地表高低不平,故不是形成山前平原的力量,A错;该地无冰川分布,且冰川运动往往侵蚀地表而导致地表崎岖不平,C错;该平原为冲积平原,故形成动力不可能是风,D错。

[答案] B(2) [解析]断流期间,山前平原失去了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断流使植被生长较差;该地风力较大,风力侵蚀导致风蚀洼地形成,且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整体地面沉降会形成巨大的盆地,不会形成数量众多的洼地,A错;断流期间流水侵蚀微弱,平原地区以流水堆积为主,B错;如果存在冻融塌陷,则该现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只发生在断流期间,D错。

[答案] C(3)[解析] 洼地不断增多增大,使洼地周围地区本来就少的水渗流到地势较低的洼地之中,土壤缺水现象不断加重,导致植被死亡,加之风力影响大,使土地沙化,C对;水土流失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沼泽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水分,而该山前平原洼地增多增大期间河流断流,因此周边地区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和沼泽化,A、B错;土壤盐碱化过程与水、盐运动密切相关,在缺水状态下,地下盐分难以到达地表集聚,D错。

[答案] C(高考经典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其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2020年高考地理 点拨与精析 考点20 选修6 新课标 精品

2020年高考地理 点拨与精析 考点20 选修6 新课标 精品

考点20 选修61.(2020·福建文综·T40·C.【选修6——环境保护】)C.【选修6——环境保护】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6分)【思路点拨】由题目图中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本题在结合图例读取坐标图的基本信息,纵坐标为沉降面积、横坐标沉降深度归纳获取空间变化特点。

抓住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口、工业最为集中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用水量大,区域人类活动密集频繁角度分析导致沉降变化的人为原因。

(2)从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入手进行防治,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分析即可解决,即防、管、治。

【精讲精析】第(1)题,首先要看清题目是指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从纵坐标可以看出三个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规模不断扩大;从横坐标可以得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深度不断加深。

其次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成因主要要从区域人类活动特点分析: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口、工业最为集中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对水资源需求也就越来越大,造成过度开采地下水。

第(2)题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主要要针对过度开采地下水这个问题入手,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分析即可解决,即防、管、治。

具体就是: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参考答案】(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2020·江苏地理·T30·选做题·10分)2.【选做题】D.【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巨大。

图26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7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示意图。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必修第1册 第6章 第6讲 核心素养专练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必修第1册 第6章 第6讲 核心素养专练

核心素养专练(2020·湖北荆州中学月考)地面沉降,俗称“地陷”,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并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质现象。

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全国累计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地区达到7.9万平方千米。

完成1~2题。

1.以下关于我国地面沉降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密集,工程建设破坏地表B.呼伦贝尔草原地陷区的主要成因是草原露天煤矿的开采C.地面沉降具有速度缓慢的特点,所以对城市影响不大D.沿海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伴随海水倒灌2.监测地面沉降并分析带来的影响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A错误。

呼伦贝尔草原地陷区的主要原因是小煤窑地下开采造成的,B错误。

地面沉降会破环建筑物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对城市危害大,C错误。

沿海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伴随海水倒灌,D正确。

第2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定经度、纬度和高程)和导航,地面沉降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地面高程降低,因此监测地面沉降要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数据信息,分析地面沉降带来的影响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C正确。

(2020·安徽六安一中月考)帕隆江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流域内山高谷深,气候湿润。

受某次突发灾害影响,灾害点(L地)上下游河道横断面发生骤变,图a示意L地上游P地断面,图b示意L地下游Q地断面,P地与Q地距离较近。

灾害发生数日后,断面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

河道横断面指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

据此完成3~5题。

3.引发L地临近下游断面突变的原因最可能是()A.强降雨致山洪暴发B.滑坡土石阻塞河道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D.上游大坝开闸泄流4.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L地下游水量()A.不断增加B.不断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5.河道断面骤变至水位恢复正常水平期间,L地下游应()A.迁离沿岸居民B.清理河道淤泥C.大坝蓄水防旱D.积极恢复生产答案 3.B 4.D 5.A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L地上游P地断面为正常状态的河流断面,河床侵蚀岸水位较深,水位最深处可以达到14米,堆积岸水位较浅;而L地下游Q地断面,整个河床水位变浅,最深处仅3米,而且河床中部水位很浅,而P地与Q地距离较近,正常情况下河床水深应该不会相差太大,结合材料提到的流域内山高谷深,气候湿润的特点,容易产生滑坡,所以判断应该是滑坡土石阻塞河道,使该断面位置的水位变浅,B对。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防灾减灾(讲解版)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防灾减灾(讲解版)

专题06 自然灾害考点03 防灾减灾2020年8月,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雅西高速公路一侧山体发生崩塌,导致交通中断。

下图示意该处山体崩塌之后的无人机航拍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山体崩塌导致南桠河()A.上游流速加快B.上游含沙量增大C.下游水质改善D.下游水量减少2.此次崩塌前期变形未被准确发现,主要由于当地()A.山坡陡峭B.天气阴郁C.植被茂密D.交通不便3.对交通安全仍然构成直接威胁的是()A.崩塌源区B.潜在变形区C.堆积区D.残留体【答案】1.D 2.C 3.D【解析】1.由图可知,崩塌堆积体入河阻塞河道,导致河流上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减小,A、B 错误。

由于堆积体阻塞河道,下游水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由图可知,该地附近山坡植被茂盛,影响了裂隙等崩塌前兆的发现,C正确。

山坡陡峭可以通过航拍等手段监测,A错误。

对崩塌的监测一般采用地表变形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相关因素监测,受天气影响小,B错误。

当地邻近公路,交通便利,D错误。

故选C。

3.由图可知,山体崩塌残留体前缘出现陡峭的凌空面,极易崩塌,再次造成灾害,对交通安全构成直接威胁,D正确。

崩塌源区大部分物质已经向下运移,继续发生崩塌的可能性不大,A错误。

潜在变形区移动将导致前方的残留体崩塌,间接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B错误。

堆积区物质移动缓慢,对交通安全威胁小,C错误。

故选D。

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国强降水,全省过程降水量在15.4毫米至285.2毫米之间。

其中最大降水出现在临汾市大宁县,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

其中,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

2021年10月12日,山西省举行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防汛抢险救灾有关情况。

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失踪3人,紧急转移安置12.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7.69万亩,倒塌房屋1.95万间,严重损坏1.8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河流袭夺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河流袭夺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河流袭夺典型例题一:(2019·安徽高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正常水系支流与主流交接关系应为顺交,雅鲁藏布江中游主要支流共37条,其中顺交支流4条,直交或近于直交支流12条,逆交支流21条(占总支流的56.8%),这一特征说明古雅鲁藏布江流向可能和现在不同。

甲图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河网构成图和雅鲁藏布江部分河段河谷平面图。

材料二:河流袭夺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乙图是河流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大峡谷是先成河(一条河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地壳上升运动,而河流下蚀速度大于地壳上升的速度,所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来的流路。

由于该河的发育早于隆起构造,故称先成河),而近年来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峡谷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造成的。

(1)指出雅鲁藏布江干流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的特点,并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推断雅鲁藏布江可能是一条“袭夺河”的证据,并推测古雅鲁藏布江被袭夺前可能的流向。

(3)若雅鲁藏布江是一条“袭夺河”,试描述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的过程。

(4)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对藏东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呈现出宽谷(U型谷)和峡谷(V型谷)相间分布的特点。

从谢通门至加查不同河段由于板块挤压不均匀,导致抬升速率不同,峡谷段抬升速率高,河流下切作用强,河谷形态发育成V字型,而宽谷段抬升速率低,河流流速慢,大量的泥沙卵石沉积使得原来的V型河谷变成U型河谷,即发育成宽谷。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一个巨大的拐弯,可能是河流袭夺后留下的袭夺湾;古雅鲁藏布江被袭夺前可能自东向西流。

(3)古雅鲁藏布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属两条不同的水系。

布拉马普特拉河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又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古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先切断山脊,使古雅鲁藏布江改道,流向布拉马普特拉河。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雅丹地貌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雅丹地貌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雅丹地貌典型例题一: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14分)材料一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区内有我国规模最大的雅丹地貌区。

雅丹原是维吾尔族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土丘景观(如图乙所示)。

材料二图甲区域生产的枸杞具有颗粒大而饱满,肉质肥厚而核少,色泽鲜艳而味甘等特性,且富有氨基酸、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图中M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1)解释雅丹地貌的成因。

(2分)(2)分析图甲区域种植枸杞不利的自然条件。

(4分)(3)分析说明M市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8分)参考答案:(1)定向风的长期吹蚀(2分)。

(2)地势高,热量不足(2分);降水少,水源短缺(2分)。

(3)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强烈(2分),可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热(2分);地势高,风力大(2分),可大力发展风电(2分)。

典型例题二:位于南北天山之间的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

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

由雪岭云衫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三图中区域内有我国规模最大的雅丹地貌区。

雅丹原是维吾尔族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土丘景观。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该地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解释雅丹地貌的成因。

(3)西北边陲小城--霍尔果斯定为经济特区。

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1)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降水多,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和夏季热浪侵袭。

专题13 水循环(精品讲义)-备战2023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解析版)

专题13 水循环(精品讲义)-备战2023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解析版)

专题13水循环一、课程标准深解读【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区域认知: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人地协调观:结合图文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地理实践力:通过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知识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是有普遍联系、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辨证唯物观。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考点1.水循环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类型:3、意义:(1)联系四大圈层,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3)促进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4)塑造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考点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1、陆地水:(1)概念:分布在陆地的各类水体的总称。

(2)分类:①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地表水体。

②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

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3、河流的补给类型:4、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自然环境制约了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自然环境陆地水体特征气候湿润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多冰川发育地势较低的地区易形成湖泊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的湖泊(2)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②冰川、河流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3)陆地水体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密切:①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淡水资源;②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拓展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拓展2.区分水循环类型的方法(1)联系的圈层不同。

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区域地理之中国自然地理(附答案)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区域地理之中国自然地理(附答案)

中国自然地理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地形起伏度=(最高海拔-最低海拔)×(1-100 km2范围内的平地面积/100 km2)/500。

下图分别为我国沿102°E和35°N地形起伏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形单元中,位于两幅图示范围内,地形起伏最明显的是() A.江南丘陵B.藏北高原C.天山山脉D.黄土高原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在地形区()A.平均海拔①地高于③地B.④地在①地的西北方向C.②地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D.③④两地位于平原雾凇是过冷却雾滴(低于0 ℃的雾滴)在寒冷的物体上撞冻而形成;雨凇是过冷却雨滴(低于0 ℃的雨滴)碰到冰点以下的地面或物体,立即冻结而成坚硬的冰层。

下图为中国主要雾凇及雨凇观赏地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有关我国雾凇及雨凇观赏地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雨凇山谷多山顶少B.雨凇南方多于北方C.雾凇多分布于北方和南方高山D.雾凇与雨凇皆是季风区多于非季风区4.我国华南地区雨凇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冻结核少B.低温少C.降水多D.低山多5.黄山观赏雾凇、雨凇的季节也是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季节()A.昼长长,日照时间长B.太阳高度小,阳光充足C.气温高,低云的凝结高度升高D.气温低,层积云的高度下降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

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

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

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6~8题。

6.丹霞梧桐特征可能是()A.四季常青B.根系发达C.喜阴喜湿D.耐盐耐碱7.野外实地调查丹霞梧桐植株数量的最佳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8.丹霞山地区是我国的()A.热带植被南界B.亚热带植被北界C.暖温带植被南界D.中温带植被北界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图一),其中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最为壮观。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面沉降(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面沉降(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面沉降(附参考答案)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面积41万平方千米,人口3769万(全美第一),人口密度86人/km2,是美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州,2000年,94%的加州人口居住在城市或城镇。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有发达的航空运输系统及高速、快速公路系统。

其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其他重要的产业还有航空及硅谷的高科技产业。

材料三美国“调查报道中心”在报告中说,加利福尼亚州2014年出现了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地面下沉,2015年情况继续恶化。

(1)指出2014年加州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加州主体经济虽然为农业,但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3)分析加州人口多、密度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1)夏季;加州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农业发达,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下沉。

(2)加州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率高;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少。

(3)加州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对内、外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就业机会多;科技水平高,各产业发展活力强,吸引力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2003年,全国有40多个大中城市地面下沉,其中尤以沿海大城市沉降现象最为明显,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200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沿海大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2)试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2分)(3)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角度分析,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应该属于那一种人为自然灾害?请简要列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4分)(4)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给沿海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4分)参考答案:(1)沿海大城市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且地表水污染严重,不得不大量抽取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区,使地面沉降;且沿海大城市建筑物过于高大密集,也使地面沉降。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喀斯特地貌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喀斯特地貌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喀斯特地貌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

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

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 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材料三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

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2 )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形成的原因。

(3 )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

试分析原因(4 )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 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1 )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让钙华溶解。

(2 )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横断山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积多;(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差,水中二氧化碳易逸出)(3 )因为横断山区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

而华南地区地壳比较稳定,由于流水溶蚀常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

(4 )因为横断山地区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滑坡,崩塌多发,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之地球地图(A卷真题卷B卷19模拟)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之地球地图(A卷真题卷B卷19模拟)

地球和地图(真题+模拟)A卷1.(2015年全国Ⅰ卷)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 66.5°NB. 60°NC. 53°ND. 40°N(2014年全国Ⅱ卷)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2~3题。

2. 甲国位于()A. 欧洲B. 非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3.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 好望角B. 苏伊士运河C. 巴拿马运河D. 麦哲伦海峡(2012年新课标卷)读下图,完成4题。

4.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2019年北京文综)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5题。

5. 乙图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A. 50千米B. 200千米C. 500千米D. 2 000千米6.(2018年北京文综)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

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

读图,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A. 甲B. 乙C. 丙D.丁7.(2014年北京文综)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8.(2013年重庆文综)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A.东 B.南 C.西 D.北9.(2014年重庆文综)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高度单位:米)。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盐河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盐河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盐河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地面下沉,困扰世界很多城市:雅加达在过去的20年里,地面下沉了1.5米;墨西哥城在过去的100年里,地面下沉了11米;日本城市集中地区的地面下沉,严重损坏了其自然环境。

据此回答下列解决地面下沉的措施,可行的是A.加固地壳B.用海水回灌地下水C.增强城市建筑的坚固程度 D.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增加雨水下渗参考答案:D2. 图9是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3一24题。

23.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服务业和工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是A.②、① B.①、② C.②、③ D.③、①24.我国处于A.I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参考答案:B B3.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

10.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A.南太平洋 B.北大西洋C.南印度洋 D.北太平洋11.按洋流的性质分,属于寒流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②D.①④12.P洋流流经地区沿岸的气候类型依次为A.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B.热带雨林、亚热带湿润、温带海洋性C.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温带大陆性D.地中海、热带稀树草原、热带沙漠参考答案:10.C 11.C 12.B4.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

完成11-12题。

1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A.a、b、c B.c、b、aC.c、a、b D.b、c、a1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参考答案:11-12 BD5. 根据用户的需求个性化定制产品已成为制造业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如果能大规模的改造生产制造系统,使之都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业留在中国。

选考地理:沼泽的形成

选考地理:沼泽的形成

高考地理小专题——沼泽的形成典型例题一:(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分)(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8分)典型例题一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典型例题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了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其原因。

(2)图中B处河流封冻日数H的取值范围是。

(3)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简要分析其成因。

(4)近年来,我国已停止了在C地区的农垦项目,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是?典型例题二参考答案:(1)说明A处河流封冻日数少于同纬度附近地区。

A处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附近地区。

(2)160日<H<180日(3)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有冻土层分布;水系发育;河流有凌汛。

(4)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蓄水、调节气候功能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6分)材料一: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三江平原地区矿产、城市、交通分布图。

材料三:三江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单位:°C)及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变化趋势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含解析

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地表形态塑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地质作用。

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热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1)地壳运动:1运动形式:A.水平运动:造成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B.垂直运动:造成岩层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两种方向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过程缓慢,不易察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岩浆活动:1形式:主要有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两种形式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但作用微弱。

而喷出岩又分为裂隙式(线状)喷发或中心管道式(点状)喷发。

(3)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二)作用主体: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三)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1.风化:风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温度、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进行分解,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实质是“大块变成小块”。

注意:风化不过多与风联系,风化之后的产物我们称之为风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从地表风化壳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植物茂密的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大。

【类型】1物理风化:岩石机械破碎,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分:热力风化;冰劈作用。

2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

在干燥的环境中,以物理风化为主;在湿润的环境中,以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化学风化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

3生物作用: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

主要有:机械破坏,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五陆地水体(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五陆地水体(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陆地水体1.三峡水利枢纽为季节性调节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运作模式。

由于防洪和发电的需要,水库年内下泄量实行规律性调度,进而会对洞庭湖水位和泥沙淤积的变化及洲滩的出露、不同植物群落产生相应的影响。

洞庭湖的植被类型主要有水生植被(生长在水域中,是鱼类的饵料来源)、草甸(2月底-3月初返青,春、秋季均能生长,多分布于洲滩上)、芦苇(株高3~4米,分布于海拔较高的浅水区,7-9月为开花生长期)和常绿阔叶林。

下图为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口城陵矶月均水位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0月,三峡工程运行后,水位的变化利于糊区内大面积生长、发展的植被类型是()A.水生植被B.草甸C.芦苇D.常绿阔叶林(2)洞庭湖水位增加最头的时间,三峡水库正处于()A.为防洪腾空库容B.汛期时排泄洪水C.为调水净化水质D.保证下游河道通航2.新疆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新疆地区最大的淡水湖(下左图),湖面海拔1048米。

每年某个季节湖泊表面的水体都会昼化(部分融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下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湖泊多为咸水湖,博斯腾湖却为淡水湖,其主要原因是()A.地处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此湖为外流湖C.湖水可通过河流排出D.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2)与A河段水文特征相比,B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更大B.流量更小C.有凌汛现象D.结冰期更长(3)一年中,博斯腾湖最有可能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天河工程”是指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

该项目利用三江源区天然水汽输送格局,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部分天然落入长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实现空中调水,此项目引起广泛争议。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A.地球内部的热能B.地球的重力能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D.太阳辐射能(2)目前人类跨流域调水主要影响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3)“天河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下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系列(12)(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系列(1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地理一轮基础系列(12)李仕才(一)(2018·江苏卷)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1~2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答案】1.A 2.A【解析】【点睛】地质构造的判断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

2.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间老,两翼新。

3.断层:岩层发生错误,从而显得不连续。

(二)(2018·江苏卷)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答案】1.D 2.C【解析】2.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较目前下降,A项错误;冷锋过境,气压升高,且降水强度大,B项错误;冷锋会形成降水,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会减少,故C项正确;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偏北风控制,读等压线图,该地区附近等压线比较均匀,风速变化不大,D项错误。

(三)(【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46%,已超过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500万。

下图为“2001-2017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A. 土地资源B. 水资源C. 生物资源D. 矿产资源2.上海市A. 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B. 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15%C. 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D. 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答案】1.A 2.C【解析】【点睛】该题主要考察人口问题,弄清“常住人口”“常住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几个概念的关系。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5 地面沉降 含详解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5  地面沉降 含详解

2023微专题训练5 地面沉降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

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10分)(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处,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10分)【答案】(1)特点:沉降幅度由东北向西南减小;沉降幅度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距主城区越近沉降幅度越大,靠近河流的地方沉降幅度较小)。

成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发生沉降。

(2)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

(答出两点即可)2.下图为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l)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答案】(l)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在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已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面积的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沧州大约沉降了2.4米。

材料二:天津市地面下沉,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及塘沽海平面变化关系图材料三北京和伦敦各月降水量表(1)根据材料二,描述1950~1995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导致地面下沉的主要原因。

(8分)(2)北京地面沉降比伦敦严重,根据材料三,分析原因。

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地面下沉,困扰世界很多城市:雅加达在过去的20年里,地面下沉了1.5米;墨西哥城在过去的100年里,地面下沉了11米;日本城市集中地区的地面下沉,严重损坏了其自然环境。

据此回答下列解决地面下沉的措施,可行的是A.加固地壳B.用海水回灌地下水C.增强城市建筑的坚固程度 D.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增加雨水下渗参考答案:D2. 下表中的四个地点有三个位于我国,读四地的部分气候资料,回答20~22题。

20.四个地点中,不位于我国的是A.① B.② C.③D.④21.关于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濒临海洋,所以①地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大B.表中②地年降水量小的原因是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C.表中③地夏季多雨的原因主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D.由于海拔高,故④地气温年较差较大22.关于四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是雨热同期B.②地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C.③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D.④地应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参考答案:20-22 ABC3.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低的地区A. 经济发达B. 气候干燥C. 雪峰连绵D. 名校林立2. 由图可知,于北京相比,上海A. 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噶B. 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高C. 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D. 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参考答案:1. B2. C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计算可得,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低的为宁夏。

宁夏为西部落后省份,A错;雪峰连绵是西藏的地形特征, C错;名校林立应该是北京、上海,D错;宁夏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少,故选B。

2. 由图可知,自然增长率上海低于北京,A、B错;根据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计算可得,死亡率上海比北京高,D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地面沉降典型例题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面积41万平方千米,人口3769万(全美第一),人口密度86人/km2,是美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州,2000年,94%的加州人口居住在城市或城镇。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有发达的航空运输系统及高速、快速公路系统。

其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其他重要的产业还有航空及硅谷的高科技产业。

材料三美国“调查报道中心”在报告中说,加利福尼亚州2014年出现了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地面下沉,2015年情况继续恶化。

(1)指出2014年加州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加州主体经济虽然为农业,但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3)分析加州人口多、密度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1)夏季;加州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农业发达,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下沉。

(2)加州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率高;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少。

(3)加州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对内、外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就业机会多;科技水平高,各产业发展活力强,吸引力强。

典型例题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2003年,全国有40多个大中城市地面下沉,其中尤以沿海大城市沉降现象最为明显,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200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沿海大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2)试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2分)(3)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角度分析,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应该属于那一种人为自然灾害?请简要列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4分)(4)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给沿海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4分)参考答案:(1)沿海大城市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且地表水污染严重,不得不大量抽取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区,使地面沉降;且沿海大城市建筑物过于高大密集,也使地面沉降。

(4分)(2)由于温室效应影响,极冰融化,海水又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建筑物过于高大密集又导致地面沉降,使海平面相对上升。

(2分)(3)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因果链:地表水污染——水危机加重——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地面沉降。

(4分)(4)主要危害有:减弱港口功能,使城市排水设施功能下降;沿海风暴潮破坏程度增加,加大对沿海城市的洪涝威胁,加剧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变坏;建筑物因沉降而发生塌陷(答出任两点即得全分)措施:限制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雨季对漏斗区进行人工回灌;对危险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海堤,改善排水设施(答出任两点即得全分)(4分)典型例题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在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已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面积的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沧州大约沉降了2.4米。

材料二:天津市地面下沉,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及塘沽海平面变化关系图(下图)材料三:北京和伦敦各月降水量表表(1)根据材料二可知:天津市1950~1995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导致地面下沉的主要原因。

(4分)(2)北京地面沉降比伦敦严重,根据材料三分析原因。

(2分)(3)例举地面下沉的危害以及缓解华北平原地面下沉的措施有哪些?。

(4分)参考答案:(1)1950年到1980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80年到85年下降速度变缓,85年之后呈上升趋势。

(2分)地下水开采(2分)(2)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降水少的月份需开采地下水进行工农业生产,开采的地下水多;而伦敦降水均匀,水源补给稳定,需开采的地下水少。

(2分)(3)危害:房屋倒塌,地下管道损坏,道路桥梁破坏,海水入侵(答对2点得2分)措施:南水北调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雨季雨水回补,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答对2点得2分)典型例题四:地面沉降已经是城市不能承受之痛,下图是北京市地面沉降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有关问题。

(1)地面沉降会给北京市带来哪些危害?(2)列举防治地面沉降的相关措施。

参考答案:(1)主要危害:破坏市政设施,例如对地下管网、轨道交通等都会有破坏;破坏地面建筑物,导致房屋出现裂隙;出现地面裂缝,危及工程建设以及人身安全。

(2)措施:加强地面沉降监测与管理;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在沉降中心区进行人工雨水回灌;植树种草,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

(任答两点)典型例题五: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

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10分)(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处,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10分)参考答案:(1)特点:沉降幅度由东北向西南减小;沉降幅度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距主城区越近沉降幅度越大,靠近河流的地方沉降幅度较小)。

成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发生沉降。

(2)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

(答出两点即可)典型例题六:(10分)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

地面沉降作为自然灾害,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地面沉降现象越来越频繁,沉降面积也越来越大。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

材料二漫画(下图)。

(1)试分析造成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2)请列举防治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措施。

(6分)参考答案:(1)过度开采地下水;(2分)城市建筑、市政工程建设不当。

(2分)(2)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2分)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2分)适当回灌,补充地下水;(2分);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2分)(任答3点给6分)典型例题七:(10分)读“华北某城市平原区地面沉降分布(数值单位:cm)”图。

回答问题。

简要说明该城市平原区局部地面沉降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为防止地面沉降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2分)。

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适当提高水价;雨季回灌;发展节水农业;限制高耗水]二业的发展。

(8分)典型例题八:(10分)读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回答问题。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6分)(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

(4分)参考答案:(1)特点:沉降幅度由东北向西南减小;沉降幅度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距主城区越近沉降幅度越大,靠近河流的地方沉降幅度较小)。

(4分)成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发生沉降。

(2分)(2)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开采层进行人工回灌;公众参与。

(答出2点即可,4分)典型例题九:如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6分)参考答案:(l)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典型例题十:下图示意的是我国某沿海大城市1921年至2011年地面沉降变化。

(1)简要说明导致该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6分)(2)列举该城市地面沉降所产生的主要问题。

(4分)参考答案:(1)土层土质松软,市政设施与建筑规模加大,过量开采地下水等(6分) (2)造成潮灾与洪涝加重,建筑物地基下沉,道路与房屋开裂,地下管道破损等一系列问题(4分)典型例题十一:(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2月20日央视《新闻1+1》播出《地面沉降,不能承受之重?!》,据悉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最严重的是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谷地。

而在武汉白沙洲高架桥修建过程中,地面沉降次数竟然高达70余次。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的人类活动。

(2)请为防治地面沉降提出至少两个可行性的措施。

参考答案:(1)过度开采地下水;大规模开采地下矿藏;建设高楼和重大的工程建筑;修建地下工程。

(2)加强地面沉降监测;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人工回灌地下含水层;加强管理和立法。

典型例题十二:(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3月26日17时20分许,深圳福田区商报东路景洲大厦小区过道发生地陷,路面出现直径5米的大坑,约四层楼深。

一名保安掉入坑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4分)(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请你为防治这一灾害提出建议。

(6分)参考答案:(1)(共4分) 特点:沉降幅度分布不均匀,由东北向西南减小;沉降幅度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距主城区越近,沉降幅度越大,靠近河流的地方沉降幅度较小)。

成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发生沉降。

(2) (共6分)加强宣传和监测;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开采部位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地面沉降防治。

(答出3点即可典型例题十三:下图为我国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地面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图。

描述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特点:地面沉降范围扩大,向东扩大较明显,以城区表现最为严重。

原因:城市向东部沿海扩展,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过度使用地下水资源;向东扩展较明显,城市化快速发展,湿地面积大幅萎缩;地表不断硬化,阻碍地表径流下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