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

•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幼儿亲社会行为发 生频率最多的是合作行为、合作游戏,占 亲社会行为的一半以上。 • 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 象的不同而变化 • 3、出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 • • •
四、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社会生活环境 (二)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 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榜样的作 用;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 2、同伴的相互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亲社会 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3、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
• 社会文化。比如,东方文化中强调群体和谐, 因而赞扬亲社会行为。这种倾向使亚洲国家的 人们重视在儿童早期就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从而使儿童的游戏和儿童之间的社会互动为孩 子进入成人社会打下了基础。因此,从宏观上 讲,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 大众传媒:电视是儿童学习亲社会行为的一个 重要途径。有个实验表明,观看亲社会节目的 五六岁儿童不仅能懂得节目的特定亲社会内容, 而且还能将其应用到其他情境。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
第四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一、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 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 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 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 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 (同情),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亲社会 行为。
• 三、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 (一)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研究 表明,15---18个月的儿童有与同伴分享玩具的 行为,尽管比例不高,但已有分享;所有的2岁 儿童有对母亲或陌生成年妇女的援助行为,这 都说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萌芽。 • (二)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表现出明 显的个别差异。 •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讲义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讲义

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一些这样的现象:小朋友愿意和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汽车,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饼干分给另一个同伴。

这些都是什么行为呢?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具体还包括:谦让、帮助他人等。

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儿童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3岁以前,2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助人等行为。

经常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或送给他人玩。

第二阶段是3-6/7岁,此时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孩子的合作行为发展迅速,这也是幼儿发生频率最高的亲社会行为。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具体表现为:均分”观念占主要地位,什么都要一人一半,分享时还容易受物品数量的影响,如果多则更可能分享;另外分享对象不同,幼儿分享的反应也不同,比如如果对方是他亲近且喜欢的,更可能分享;分享时,相对于玩具,幼儿更注重食物的均匀;幼儿亲社会行为在这一时期也出现明显个别差异,有差异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幼儿日常生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同伴相互作用。

其中家庭是主要影响因素。

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温和型父母则更可能培养利他幼儿,温和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是同伴的相互作用。

在幼儿同伴的安慰、帮助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是社会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大众媒体。

每种文化对于亲社会行为的鼓励是不同的。

东方文化强调群体和谐,这也使得亚洲人们更加重视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宏观上说,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物。

大众媒介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有影响,其中电视是一个重要途径,像幼儿喜欢看动画,也会学习里面的人物互帮互助。

2021年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幼儿社会性发展

2021年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课题: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目标:掌握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含义,了解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重点: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含义难点:社会性发展的意义方法:讲授、讨论课时:课时过程:一、社会性及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1.社会性: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 ___的处理。

2.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

儿童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是在个体与 ___、儿童 ___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社会性发展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___的人格对一个人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

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社会交往能力等对其事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

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人的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其未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一)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

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幼儿与 ___的关系,主要指幼儿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二是幼儿与同伴的关系。

(二)性别行为的发展性别行为是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对儿童的影响: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
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
自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
23
2.专制型
家长的做法: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 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对子女态 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子女的爱好 兴趣,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定有不同 的表示。
.
3
(二)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性别角色: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的总和。
性别角色行为:是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 逐渐形成的行为,也就是“男人就应该像个男人,女人就 应该像个女人,不论是在服装,还是在行为举止方面都是 如此。
.
4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行为
.
35
第十、性教育方面,孩子顺利成长 的绊脚石
.
36
合格父母10条标准
1、孩子在场,父母不吵架;
2、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3、父母之间互相谅解;
4、任何时候不对孩子撒谎;
5、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要表示欢迎;
7、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答复;
8、在外人面前不讲孩子的过错;
9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
37
(三)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1.家庭结构
一是“核心家庭”即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另一种是“三代人家庭”
2.父母的婚姻关系、教养方式和素质
3.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学前心理学 第十一章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 第十一章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三、幼儿行为干预的基本方法
(一)正强化法 (二)间歇强化 (三)区别强化 (四)消退 (五)隔离 (六)代币制 (七)模仿与示范 (八)行为塑造法
四、行为干预实验方法
综合以上各种方法,我们在幼儿园对儿童不良行为干预时,可以 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描述一个特定行为,即给所要改变的行为明确的操作性 定义;
四、幼儿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
(一)2岁前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三个阶段 物体中心阶段:这时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 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他儿童。 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 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 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了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
四、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对幼儿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及相 应的性别行为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三)父母的行为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 强化的作用。 1、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 2、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模仿的对象。 3、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
第六节
一)什么样的行为被视为问题行为,这取决于儿童的行为和他们 同等发展或成熟的幼儿所遵守的标准是否冲突。有行为问题儿童的行为 上所表现的偏差,往往显示出他们心理上、情绪上的冲突。其一般特征 为:1、持久性的困难。2、不受普通教育方法控制的行为。3、不理会 现实。4、客观困难的存在。
第二节
一、依恋的发展
幼儿亲子、同伴关系的发展
依恋的发展——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 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一)婴儿依恋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二阶段(3—6 个月)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 接阶段。 (二)婴儿依恋发展的三种类型 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安全 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 较积极,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反抗型:这类儿童遇到母亲离开前, 总是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

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

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

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

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是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是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是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是给予帮助1、对需要的注意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

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

包括助人行为。

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4、决定如何帮助决定是否提供帮助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

大部分学者把无私的关心其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并把他视为高级的亲社会行为,综合考虑了动机和行为后果两方面。

罗森汉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

柯莱波斯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把亲社会行为视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决定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学派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个体亲社会与否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超我概念,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

不同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一样: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婴儿通过与母亲和抚养着的相互交谈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注意与他们自身安全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婴儿会通过自己变的忧虑,对他人的忧虑作出反应。

幼儿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我—他人维度,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如给他人自己喜爱的玩具等。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太多表现出顺从,极少的亲社会行为是自发的,而且目前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与周围环境有关。

学龄儿童指向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是带有服从、赞同和避免惩罚性质的,而同伴指向的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合作、互惠互利和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

这一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工具性特点逐渐减少,他人取向的行为动机逐渐占主导地位。

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从动机的角度看,小学阶段儿童对利他行为的自我归因主要是实用主义的、同情的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

成人期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也更高级,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更关注社会,更多地体现社会取向,动机系统也更复杂,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更为多样性,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和规则来界定。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与他人互动时所表现出的社会行为,包括情感表达、合作、分享、争取注意和解决冲突等。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如下:1. 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开心、生气、害怕等。

他们能够用词语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和行为来理解他人的情感。

2. 合作能力逐步形成:学前儿童逐渐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他们开始能够遵循规则、分工合作和分享资源,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尊重他人的权益。

3. 分享意识逐渐形成:学前儿童开始懂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和经验。

他们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同时也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并主动帮助他人。

4. 争取注意和关注的行为增多:学前儿童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许,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如大声说话、做出夸张的动作等。

他们开始懂得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5. 解决冲突的能力逐渐提升:学前儿童在与他人互动中经常会遇到冲突,他们开始学会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解决冲突。

他们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并学会妥协、合作解决问题。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社会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社会化场所,家长应该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尊重和倾听儿童的意见,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2. 建立良好的社交模型: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身边的大人和同伴,家长和教师应该成为他们良好社交行为的榜样,展示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合作、尊重他人等。

3. 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学前儿童需要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和学习,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

可以通过参加幼儿园和社区组织的活动,让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儿童互动。

第十一章亲社会行为 PPT

第十一章亲社会行为 PPT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三)教师的正确引导 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也就是教师要求他们经过努力后能够达到。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要求,才能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效果 才会好。 比如,教师在让幼儿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同伴一起分享时,对平时有点自私的幼儿的要求就不能太高,只要他能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 就行。
真题再现
【小结】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特点。 (1)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亲社会倾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可以看到。 (2)分享行为的发展 分享行为是幼儿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 (3)亲社会行为的个别差异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 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补充 三、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知识准备
合作行为的发展:合作行为发展迅速 在游戏中,幼儿分工合作,有共同的目的、计划。在游戏中,幼儿必须服从一定的指挥, 遵守共同的规则,互相协作、尊重、关心与帮助,大家一起为玩好游戏而努力。 3.亲社会行为的个别差异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通过对3-7岁对同伴困境的反应看出:如一个儿童大哭引起他附近儿童的反应:无反应儿 童只占7%,前去安慰占17%,寻求成人帮助占10%,威胁肇事者占5%,回避占12%,2%的 儿童表现了明显的非同情反应,表明:
知识准备
4.亲社会行为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知道不经允许不能 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以及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 4~5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感受到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他们不私自拿不属 于自己的东西,也知道说谎是不对的;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在成人的提醒下, 他们还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5~6岁的儿童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不仅知道爱惜 物品,而且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惜;知道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不能说谎;如果接受 了任务,他们已经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5~6岁的儿童已经能够自觉 地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亲社会行为发展及其特征——讲义

亲社会行为发展及其特征——讲义

一、亲社会行为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征1.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而做出的外显反应。

即婴幼儿能够辨别他人不同情感表现,能对他人情绪及情感起反应。

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对友善与不友善做出不同反应,而6、7个月婴儿能分辨愤怒与微笑的面孔。

如1924年斯腾从观察中得出结论:即使是2岁的婴幼儿也已经有感受他人悲伤的能力,……并试图安慰帮助他人,甚至为他去报复。

2.第二个特征是亲社会行为的萌芽状态。

以色列的一项研究证明婴幼儿在出生后的一年内就表现出某些亲社会行为倾向,比如同情。

虽然婴儿很早就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倾向,但请同学们注意亲社会行为是在其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基础上才出现的。

3岁的婴幼儿能感受到他人的悲伤、快乐、痛苦等情绪情感继而有情绪反应或是其他安慰分享等行为,但这些只是他们对别人情绪的敏感性做出外显的反应,是婴幼儿的社会情感或社会性行为,也是婴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心理基础。

由于婴幼儿行为特征的不稳定性,在多种环境条件中的多变性,把其理解为亲社会行为的萌芽状态更为合适。

三、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1.移情能力。

移情是一个人在观察到另一个人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也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过程。

出生刚两天的婴儿听到另一个婴儿的哭声时自己也会跟着哭;在出生后的第二年中,儿童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当儿童面对痛苦的人时,他们能够明白是别人而不是他们自己感到痛苦,这种认识使婴幼儿能够将注意力由对自身的关心转到对别人的安慰上。

这种对社会环境中情感线索的积极的认知活动是婴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和维持的基础。

2.年龄。

一般而言,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能力是逐渐增加的,如在婴儿期,婴儿能够识别别人的哭泣或者那些看起来比较悲伤的孩子,并能够在行为上体现出来,如给对方抹掉眼泪。

1.29第十一章亲社会行为

1.29第十一章亲社会行为
17
课堂练习(单选题)
1、 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
A.人际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攻击性行为 D.性别行为
2、 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人际关系的建立
3、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是( )
A.社会文化的影响
1.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文化 电视媒介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家庭 同伴相互作用
3.移情 :根本因素
13
补充四、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一) 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形式来进行。故事情节往往是要有利害冲突的, 让幼儿以“我”的身份来体验内心激烈斗争的过程并且做出行为选择 并说明理由,这样,幼儿就有了一个行为的榜样,榜样的示范作用就 体现出来了。
同时,教师平时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榜样标准,否则,幼儿会感到无 所适从,并且,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怀疑,教学效果会降低。
14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二)在游戏中发挥幼儿相互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的过程是幼儿互相学习的一个好机会。教师可以设置亲社会行为的教学活 动以及游戏。 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观看表演,小弟弟摔到了怎么办?在公共汽车上看见老人站 着是不是要让座等等,让幼儿看后进行思考、讨论,怎样做才是好孩子? 幼儿也可以自己表演,亲身体验其中的思想矛盾斗争过程,由此,让幼儿能发现并 且学习别人的亲社会行为。
知识准备
4.亲社会行为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知道不经允许不能 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以及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 4~5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感受到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他们不私自拿不属 于自己的东西,也知道说谎是不对的;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在成人的提醒下, 他们还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5~6岁的儿童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不仅知道爱惜 物品,而且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惜;知道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不能说谎;如果接受 了任务,他们已经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5~6岁的儿童已经能够自觉 地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一、依恋的产生与特点依恋是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一)依恋的特征婴幼儿的依恋具有些重要的特征,表现在:(1)渴望和依恋对象在一起,和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能感到最大的愉悦,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接近,会比看到别人表现出较多的高兴微笑依偎、跟随、手舞足蹈、拥抱等。

(2)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抚慰儿童。

(3)依恋对象让儿童获得慰藉和安全感。

婴儿的依恋行为有两种行为模式。

一种称之为信号行为模式,婴儿会微笑、啼哭、注视和发出响声,目的是把母亲呼唤到身边;另一种称为接近行为模式,婴儿的行为有吸吮乳汁、抓住母亲不放和用目光追视母亲等,目的在于保持和母亲的接触。

总体而言,亲近是依恋的核心和外在的行为表现,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

(二)依恋形成的前提与标志依恋的产生是儿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等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依恋建立的前提依恋建立的前提有两个:(1)社会环境尤其是某种养育条件的存在是儿童依恋产生的首要前提。

(2)识别记忆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是依恋建立的认知前提。

2.依恋形成的标志一般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三条原则:(1)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它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2)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3)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想象的普遍存在。

二、依恋的发展过程婴儿的依恋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社会反应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对人的反应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是一样的。

简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简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简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指儿童在与他人交往和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行为和技能。

这些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合作、互助、友谊和尊重等,是儿童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于儿童的学习、适应、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早期,儿童主要表现出自我中心和自私的行为特征,往往难以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儿童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能够表现出更多的分享和合作行为。

在幼儿园阶段,儿童开始与同伴进行更多的互动,建立友谊关系,并逐渐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这一阶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是儿童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都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家庭作为儿童最初的社会化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长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分享和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和解决冲突。

其次,幼儿园作为儿童社交化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创设积极的互动环境,培养儿童的友谊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学会与同伴相处和分享资源。

同时,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社交活动和文化传统也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影响,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亲社会行为范例和支持,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引导。

针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教育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来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首先,教育者可以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来影响儿童的行为,积极引导儿童学习和模仿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其次,教育者应该创设积极的互动环境,为儿童提供分享和合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关注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有效解决冲突和问题。

第十一章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亲社会行为

知识准备
怎样培养幼儿遵守社会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呢? 成人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发展水平,培养幼儿遵守社会中基本的行为规范, 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次,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 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最后,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
16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四)让孩子学会移情,培养幼儿移情能力
(1)情绪追忆 如,看到邻居家的超超感冒发烧了,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哟,超超发
烧了,热度很高呀。我想起来,你前几天也感冒、发热了,好像感觉特别 难受,非常不舒服吧?”通过引导孩子情绪追忆,使他们能想象出别人当 时的感受。 (2)情感换位。 如“如果你是一位老爷爷,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你的心情会怎么 样?”“如果你眼睛看不见了,你在生活中会感到有什么不方便,你心里 会有什么感受?”“有一天,你在公园里玩的时候,突然看到有个小弟弟 不小心摔倒在水坑里了,假如你是那个小弟弟,你心里是不是特别想要别 人能帮助你?”
B.移情
C.性别角色认识
D.同伴相互作用对
4、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是( )
A.移情
B.分享行为
C.合作行为
D.诚实守信
5、在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对学前儿童道德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亲子关系 B.同伴关系
C. 亲社会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课后作业:
1、填空:
1)亲社会行为是指 2)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就是 3)移情是指
15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三)教师的正确引导
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也就是教师要求他们经过努力后能够达到。对不 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要求,才能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效果 才会好。 比如,教师在让幼儿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同伴一起分享时,对平时有点 自私的幼儿的要求就不能太高,只要他能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大家一起 玩就行。

简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简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简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是指儿童在学前阶段逐渐形成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以及为他人考虑和帮助他人的行为倾向。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教育对于儿童的整体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从早期的自我中心到逐渐关注他人的过程。

在早期阶段,儿童主要关注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自私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随着儿童社会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他们逐渐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和感受,并开始展现出一些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合作和帮助等。

这一过程的发展离不开儿童对他人的包容、理解和接纳。

儿童通过模仿、经验和教育的方式逐渐学会感受他人的需求和情绪,并能够通过合作和沟通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是指通过适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来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应该从儿童的早期开始,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相适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分享和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教育者应该成为儿童的榜样,展示亲社会行为的典范。

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教育者可以向儿童展示合作、分享和关怀他人的行为模式。

其次,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例如,教育者可以组织一些合作的团队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协调和互相帮助。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引导儿童参与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植树造林、捐款等,让他们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培养儿童的情商和共情能力,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情商包括情绪认知、情绪管理和情绪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教育儿童情商,可以提高他们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共情能力指的是儿童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教育者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情感教育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共情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性和发展水平的适应。

不同儿童在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策略,帮助每个儿童发展其个体潜能。

第十一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第十一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第十一章幼儿的社会 性发展
汇报人:XXX 2024-01-29
目录
• 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 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 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 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 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策略
01
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社会性发展的定义与特点
社会性发展定义
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 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 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 步入社会的过程。
03
依恋情感的特点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表现出较高的探索欲望和自主性,能够自信地与他人
交往;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则可能表现出过度依赖、焦虑或回避等行
为问题。
同情心与责任感的培养
同情心的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 求,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同情心。
责任感的培养
为幼儿提供承担责任的机会和任务,如照顾植物、整理玩具等,让 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逐渐培养责任感。
坏。
对社会环境与文化的认知
社会环境的感知
幼儿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幼儿园、社区等, 并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设施和功能。
文化的初步认知
幼儿开始接触并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如节日、饮食、服饰等, 并表现出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社会价值的内化
幼儿开始学习和内化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念,如尊重他人、热爱和 平、积极向上等,这些价值观念将成为他们未来行为的重要指导。
羞愧感与内疚感的引导
成人应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正确面对羞愧感和内疚感,鼓励幼儿勇于承认错误 并改正行为。同时,要避免过度指责或羞辱幼儿,以免对其自尊心造成负面影响。
05
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拓展:儿童道德发展:
•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阐述儿童道德认知随年龄发展,从他律道德向自 律道德转化的理论。
• • • •
道德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二、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 的基础。
•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追随者,但对他的理论 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扩充。 • 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方法:道德两难故事
•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 最早出现:幼儿出生后第一年内。如:对他人的 困境表示或作出哭泣反应 • 一岁半左右,亲社会行为已经比较常见(玩具、 零食等)
• 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 • 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 • 1、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4-5岁时,分享 观念增强,从不会均分到会均分;5-6岁时,分享 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 • 2、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利 他观念不稳定)
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 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 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 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 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 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 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 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 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 3、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时,幼儿倾向于 将多余的那份分享给需要的幼儿,非需要的幼儿 则不被重视。 • 4、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不同。 • 5、幼儿更注重于食物,对待这些东西,幼儿的均 分反应高,而慷慨反应少,而对于玩具,幼儿慷 慨反应稍多。
• 亲社会行为的个别差异 • 【观察记录】有人观察3~7岁儿童对同伴困境的 反应,记录一个儿童大哭引起的他附近儿童的反 应。结果发现:
• 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 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 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 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 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对于 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尊重生命、保 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反对者认为,别人说不 定也像他妻子一样急需这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 的价值。
• 二、 习俗水平(9-15岁) • 阶段3. 好孩子定向(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 • 阶段4. 维护权威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 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
• 三、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原则水平) • 阶段5. 社会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 为是非标准) • 阶段6. 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依照 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
•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 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 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如他们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 赞成者会说,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 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对者则会说,他的妻子在他 出狱前可能会死,因而对他没有好处。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 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 第三阶段: “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 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 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 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 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 人赞赏的行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 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他做的是好丈夫应做的事; 反对者则说,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 名誉。
•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 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 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 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 和有关规范去行动。该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 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 ,他要为妻子的 死负责;反对者会说,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 但偷东西犯法。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 处于习俗水平。
•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 • 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是产生亲 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
• 移情的作用: • 一、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 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 • 二、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幼儿从自身愿望出发,产生降低他人痛苦的动机, 增加亲社会行为,降低攻击性行为。 •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 (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同情),进而产 生安慰、援助等行为。
• • • • • • •
毫无反应的儿童极少,只占7%; 目睹事件的儿童有一半呈现面部表情; 有17%的儿童直接去安慰大哭者; 10%的儿童去寻找成人帮助 5%的儿童去威胁肇事者 也有12%的儿童回避, 2%的儿童表现了明显的非同情性反应
• 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 • 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分 享
合 作
帮 助
• 亲社会行为:
•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 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 援助等。 •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 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以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 的发展为前提的。 • 移情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方面,由此产生 的同情是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具体体现。
•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 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 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 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处在这 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 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 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 者则会说,偷药会受到惩罚。
•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 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 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 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 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 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对于海 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法律没有考虑到这 种情况;反对者认为,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能 采用偷的手段。
• 问题: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 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 好?为什么? • 依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柯尔伯格把道德发展的 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 一、 前习俗水平(0-9岁) • 阶段1.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 标准) • 阶段2. 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 足与否决定事情的好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