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学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类学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是研究人或者说是研究人类和他的文化的一门学科
2、民族志:源自希腊文,是对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描述和记录;是民族学家对于被研究的民族、部落、区域的人之生活文化的描述与解释。
3、应用人类学:是近几十年兴起的一门人类学科,也是人类学家对人、文化、社会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改善和改进人类社会生活,促进人力进步的学科,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应用广泛,蕴涵面广,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
4、边政学:兴起于抗战时期,是一种为边疆政策提供建议、为国家服务的一门学科。1942年吴文藻的《边政学发凡》成为边政学的奠基之作,指出,边政学以边疆民族政治、思想、事实、制度及行政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宗旨在于以边政学为依据,来奠定新边政的基础,辅助新边政的推进,从而使学术研究在理论及实践上齐头并进。
5、科学民族志:是指一战以后,以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为首的功能学派建立的,在理论上建构了有效的理论范式,在方法论上发展起更为科学的民族志方法。
6、吴文藻:是中国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重要奠基人,“中国社会学之父”和“中国人类学之父”,是中国明确提出“中国化”主张的第一人。他将西方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理论全面系统的介绍到中国,力图建立中国本土人类学理论体系;代表作《西方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论文化表格》、《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和现状》
7、吴泽霖:中国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吴泽霖将社会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对社会现象作了跨学科的研究。30年代初,他在《现代种族》一书中,即预见中国人口过剩的危机,主张建设民族学博物馆,对我国少数民族博物馆做出来巨大贡献。代表作:《社会约制》、《现代种族》、《社会学及社会问题》
8、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为汉人社区研究扩大了实地调查进而理论发展,使人类学从过去研究“野蛮人”的时代转向更为开阔的文明社会,而且开辟了一个本民族人研究本民族社会文化的新方向。
9、汉人社区研究:是指在功能主义影响下,以吴文藻培养的人才为主,利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社会,是留学学者的一种学术诉求,是人类学自身对文化多样性的美好承诺,代表人物:费孝通、林耀华等,其著作有《江村经济》《金翼》。
10、社会历史调查:
二、简答
1、抗战时期中国人类学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人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1)、研究机构和学者重心向西部地区(云南、四川聚集)转移
(2)、这时期对边疆的研究、边政学的兴起
(3)、田野工作大规模的展开,如李安宅、吴文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
(4)、沦陷区的人类学研究,如杨《钍神考》、辅仁东方人类学博物馆成立
(5)、调查成果的整理,许掚光《祖荫下》、川康藏族研究
2、中国民族识别的情况及反思
情况:民族识别的原因:1、党的需求2、民国留下一批民族学家
------的内容:1、确定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2、是单一民族还是某个民族的分支
大致分为一下几个阶段:(1)、发端阶段(1905—1954)确认了38个民族
(2)、高潮期(1954—1964)和受干扰期(1964—1978)确立了土家、凉、独龙、怒族等16个少数民族(3)、恢复阶段(1978—1990)确认了基诺族,基本完成。
意义:1、对民族学研究有重大科学价值
2、对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反思:○1、民族识别过程中,个别地区存在着过分强调族源或血统的现象
○2、个别地区对本民族的意愿重视不够
○3、不同省区之间对同一民族或族群有不同认定
○4、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使得更多的人想成为少数民族
○5、民族认同的多层次
3、民族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学:旨在研究生物特征。人类学:旨在研究文化、族群研究。
人类学是一种定性研究,强调田野调查、访谈、文献、参与观察等;社会学是一种定量研究,强调抽样、统计等。
人类学是一种共向性的横向研究,强调第一手资料;历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纵向研究,强调文献资料。
联系是交错性研究,相互关联,交叉关系。
4、人类学传入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
西方:(1)、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民族志知识的增长、重商主义驱动下的殖民贸易的需要以及进化论思想的普及,为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做了铺垫
(2)、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等,理解人性成为思想的主流,对于人们思想认识的开拓有重要作用,促进思想上的解放。
(3)、英法两国发动的大规模战争推动人类学科的出现。
(4)、宗教改革。
(5)、进化论思想,巴黎民族学会成立。
中国:(1)、1405—1433,郑和下西洋
(2)、澳门,台湾成为葡萄牙和荷兰的殖民地
(3)、鸦片战争签订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4)、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
5、应用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1)、1928—1949年分两部分:国统区的边政学的研究,学术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延安,对北方民族进行了研究,并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1950—1980年,建国初期的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参与各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但后来民族学人类学作为学科被取消。
(3)、1981—现在体现在三个方面:确认现阶段的人类学研究应用理论应用并重;重视引进一些新的应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力图加以扬弃,对其消化、改造和创新;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人类学工作者参与到应用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