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1) 1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文是他告诉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向前。
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周树人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位名人就是我们的伯父——鲁迅。
今天我终于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去观察他了!我出生在上海一个商人家庭里,从下一眼起我便觉得自己与别人完全不同:表面上我穿戴整齐干净,但实际上内心肮脏无比;平时爱说话活泼开朗,实际上我只是个木头人……直到有一天,那位对我来说犹如陌生人般的叔叔走进了我的世界。
他就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他的书房门外摆放着一张藤椅和一把靠背扶手椅,据说这两件东西还是当年鲁迅先生专门让人做给他的,用意为“闲坐”。
此后,每逢夏夜,我总喜欢搬个小凳子跑到书房外乘凉,偶尔听见屋里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接着又传来几句谦逊温柔的问候语,我猜想,定然是先生正在教育弟弟妹妹读书识字。
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去翻看了《鲁迅日记》,惊讶地发现其中夹杂着许多“青年必读书目”之类的纸条,虽然不明白它的具体含义,但我隐约感受到这应该是鲁迅先生希望他的儿女将来长大成才的秘诀吧!原来,鲁迅先生也曾为孩子写过不少好书啊!那些稚嫩的文字,或激昂,或委婉,都深深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这种真挚淳朴的关怀与呵护,竟让我感到丝丝温暖。
这种感情早已融入血液,永远刻骨铭心。
爸爸也会叫小伙伴到他家玩,但他绝不允许小朋友们拿走任何一样东西。
他还经常检查小朋友们的书包,哪怕是一块糖果也不行。
当他看到某个小朋友的书包里有糖果时,就立即严厉批评,甚至毫不留情地夺过来扔掉。
他认为,小朋友们不仅要珍惜学习机会,更要懂得节俭。
因此,他特别反对小朋友浪费粮食。
有一次,爸爸买回一堆西瓜,妈妈刚切开一个,准备给客人吃,没想到被我看见了,馋虫一下子被勾了出来,二话不说抓起一片往嘴里塞,结果引起了妈妈的极力反对。
我趁她不注意,悄悄把西瓜皮丢进垃圾桶。
晚饭后,爸爸把我狠狠训斥了一顿,并罚我跪在地板上擦地板,还逼迫我吃西瓜皮。
我的眼泪一滴滴流淌下来,心想:“我再也不敢乱花钱了!”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努力赚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到接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吧,那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原文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欢迎大家分享。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①,一本是《小约翰》②。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27_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共38张PPT).ppt

课文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 《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伟大的文学 家鲁迅先生。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他以一位和蔼可亲的伯父 形象,成为作者笔下的主人公。那么,让我们跟随作者周晔一 同走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 她的二伯父是周作人,她的父亲排行老 三,叫周建人。周晔父亲晚年时,由他 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 败落》一书。周晔一直受到伯父鲁迅 先生的关心爱护,亲眼看到过伯父怎样 乐无微不至地关心劳苦大众,怎样勇敢 地与反动派做斗争。所以,在1943年纪 念鲁迅去世七周年时,她写下了这篇文 章来表达对伯父的深切怀念。
学习目标
1.理解“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的 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 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3.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 法,学会字点明加小标题。
初读感知
(一)听课文朗读,画出不会读的字词。
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 ): 把姓张的帽子截在姓李的头上, 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羞愧( xiū kuì ):
感到着耻和惭愧。
恍然大悟( huǎng rán dà wù ): 顿时醒悟过来
怒号( nù háo ): 大声叫唤(多用来形容大风)。 呻吟( shēn yín ): 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饱经风霜(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比喻经历了许多困苦的磨炼,比 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
近义词
追悼
哀悼
惊异
惊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梳理文章结构。
3、学会列小标题,自主学习。
二、学习活动设计(一)预习探究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既然是要表现鲁迅先生的,那咱首先要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打开《伴你成长》自学提示1课外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下面再看课本的内容,首先正字音《伴》2其次释字义《伴》3(二)合作交流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

这样以为受人尊敬的的伯父离开了,作者:
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 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 掉下来。
谈《水浒传》(第2-3段):
1.“我”是怎样读《水浒》,又是怎样 交流《水浒》的?
2.伯父是怎样批评教育“我”的呢? 3.“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追悼会(第1段):
那么多人来才加伯父的追悼 会,各色各种的人都来吊唁他, 可见这是一位受人爱戴、受人尊 敬的伯父,可知伯父是一个心想 他人,关心他人的人。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节选) 巴金
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 的朋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灵堂中 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 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 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立在旁边,我 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 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 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 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 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 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 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 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解词义
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失声痛哭)
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
笼统接受。
( 囫囵吞枣)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
或弄错了事实。
( 张冠李戴)
一下子明白过来。
( 恍然大悟)
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
(
)
碰壁
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 饱经风霜)
因此,第一件事和后五件事是果因关系,第一 件事是果,后五件事是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PPT优质课件

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RJ 六年级上
课文导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 先生的一句诗,也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提起鲁迅先 生,我们都会将他与伟大、顽强、睿智等联系在一起。 的确,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深受 举国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 起去寻找答案吧。
(他2那)乱送蓬来【蓬的的挽恍长联头然、发花大下圈面数悟是不一】胜张数平忽;静然而(间慈祥明慈白爱过)的来脸。。 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 2他6那我乱的蓬伯蓬父造的鲁长迅句头先发:生下直面是到一张我平的静而包(慈不祥见慈爱了),的脸我。 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小偷。
【团聚】 相聚(多指亲人分别后再相聚)。
造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追悼牺牲的烈士。
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思维导图
方法总结
阅读方法——提炼小标题
小标题能极为简练地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提炼小标题需要注意:
首先,小标题必须提纲挈领,抓住文章主要内容; 其次,小标题必须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最后,小标题 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
(1)参加追悼会的人很多,心情都很沉痛; (2)送来的挽联、花圈数不胜数; (3)送挽联、花圈的人各色各样。
3.读第二部分,这个故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鲁迅先生教育“我” 要认真读书,表现了他 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及关 心下一代的品质。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结合 时代背景,理解鲁迅先生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2)送来的挽联、花圈数不胜数;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3)根据各段的中心思想提炼小标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品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学习写作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鲁迅先生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2.提问学生:你知道鲁迅先生有哪些作品?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思考: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3.精读课文
1.分析每件事中鲁迅先生的表现,感受他的品质。
2.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
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3.讨论:鲁迅先生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爱戴?
4.拓展延伸
1.让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思想和精神。
2.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5.课堂小结
1.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人物品质和写作方法。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敬佩的人的作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内好词好句理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内好词好句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好词①理解词语追掉:沉痛地怀念(死者)。
致敬:向人敬礼或表示敬意。
爱戴:敬爱并衷心拥护。
爱抚:疼爱抚慰。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
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
冠:帽子。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
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②词语搭配两本书复杂的内容报警风霜的脸详细地解说一摊血艳丽的色彩紧张动人的情节马马虎虎地读书一些钱慈祥的表情自然而和谐的美匆匆忙忙地赶回家一滴泪珠愉快的表情又高又直的鼻子清清楚楚地记得一条皱纹低微的声音难以忍受的痛苦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③课内词语追掉致敬爱戴爱抚慈祥羞愧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接连不断恍然大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好句词句赏析:1.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许多、数不清、大大小小、堆满、各色各样”等词语表明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的爱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极高。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排比句式刻画了“我”非常难过的心情。
3.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所以“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所以“我”决定端正学习、读书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写下的回忆文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理解下例词语的意思。
(1)惊异:惊奇、诧异。
(2)爱戴:尊敬、热爱并拥护。
年级、科目
七年级(2)
授课人
第十二周
教学时间
课题
1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 3 )课时
课型
略读课文
教
学
目
标
1、练习略读课文,疏通文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五、板书设计:
1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关心、爱护青少年
笑谈“碰壁”痛恨旧社会、顽强斗争
救助车夫深切同情和关心劳动人民、忧国忧民
关心女佣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六、作业: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做同步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是哪一个?
(3)吊唁: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4)怒号:大声地吼叫,多指野兽的叫声或风声。
(5)呻吟:人病痛时发பைடு நூலகம்的声音。
(6)麻木:身体上某些部分失去感觉。也指对外界事物不关心,反应迟钝。
(7)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
(8)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三、再读课文,领悟中心
三、总结学法
在学习救助车夫这一部分中,我们运用抓住稳中令人感受很深的句子,通过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等方式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认识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在另外几个故事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
四、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1、交流“谈《水浒传》”:
引导学生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一重点句,联系上下文“我”的表现及伯父送书,再结合伯父的身份,体会到这是伯父对“我”读书时不认真的委婉的批评。从中看出伯父教育“我”讲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评让“我”难堪。从“我”当时的以后的表现看,伯父委婉的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指名读“我站在伯父家门口”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体会出了什么?
在那个凄风冷雨的夜晚,难道没有其他人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么?他们都──学生接答(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而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车夫疗伤,折射出了先生的一棵怎样的心呢?(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再读一读这句话。
1、自由轻声朗读全文。
2、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3、指名朗读课文。
4、你从第一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5、你是从哪里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爱戴?
(来吊唁的人非常多;花圈、挽联多;来吊唁的人悲痛等)
四、课堂练习:用恰当的词语填空,扩展成,尽量多扩展几个。
重
点
难
点
1、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
教具学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1、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她清清楚楚的仅仅是伯父的脸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
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⑷ 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动容的先生走了,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出现了一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是那位鲁迅先生就住过的车夫,或许与鲁迅素不相识,只见一位……
出示句子: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得脸茫然的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2、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3、作者写了那几件事,哪一件事使你最受感动?
二、细读品析,哪一件事使你最受感动?说说感受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
1、学习“救助车夫”这一部分:
⑴ 仔细读一读课文些救助车夫的部分,把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并且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这些句子能打动你?
第二部分(2-22):回忆伯父鲁迅生前的四件事情。
1.谈论“水浒传” 2.笑谈“碰壁” 3.救助车夫 4.关心女佣阿三
四、课堂练习
1、“我”的悲伤与其他人的悲伤有什么不同?
2、“我”的“恍然大悟”为什么会让“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3、鲁迅为什么会叹气?你从他严肃的表情里能猜到他在想什么吗?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⑶ 在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呢?
句子二: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读一读这几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个句子中有两个“清清楚楚”,当时作者“清清楚楚”的是什么?鲁迅先生此时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紧张的( ) 深奥的( )
痛苦的( ) 麻木的( )
微弱的 ( ) 阴暗的( )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囫囵吞枣
2.张冠李戴
3.鞠躬尽瘁
4.饱经风霜
三、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1):沉痛悼念---鲁迅逝世后,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追悼他,向他致敬。表现出鲁迅享有很高的声望,也表现了“我”的悲痛之情。
⑵ 指名读句子,谈体会: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出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仔细读一读这几句话,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那个动作最能打动你,谈一谈你的体会。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半跪”,指一名学生上来做一做这个动作,说一说感觉。
想象一下:鲁迅先生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睁开双眼,你感觉到了吗?你看到了吗?快速找一找,从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证明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