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5-天气预报教案

2.5 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 2、学会看天气预报 3、学会看天气图,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 4、利用天气图判断天气状况,并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技能目标: 1、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2、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情感目标: 1、建立对天气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 2、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重点:怎样看天气预报; 天气图上的常见天气系统;

天气图和天气形势; 难点: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 简单的天气预报。 教学方法:课前学生查找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和天气谚语,学会看图解答。共同讨论。 教学思路 1.课前让学生收集气象信息,在学生已经了解天气要素特点 的基础上,介绍收集气象信息、判断天气状况和天气预报的一般 方法。天气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指导学生怎样判断天气状况,掌握一些预报天气的简单办法。 2.然后引导学生去掌握,天气预报中的许多术语,如“阴” 并不就是全天都是云,“晴”也并不一定是万里无云。 3.最后让学生弄清楚怎样看天气图和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4.展示几条当地的天气谚语,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然后让 学生展示他们找到的谚语并解释。 [教学过程] 引言:春光明媚,秋风送爽,春秋两季历来是出游的最佳时机,

所以学校一般都会在这两个季节安排活动,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如果学校安排春游或秋游活动,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新课教学: 想一想你会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预报 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121电话查询、开通手机短消息等方式。 天气预报方式特点是:有的听声音,有的看文字,有的图、文、 声并茂。 请你说出以上天气预报方式的特点: 其中,我们接触较多的一般是广播天气预报和电视天气预报。 试一试哪位同学模仿广播员给我们作一次天气预报。 一:怎样看天气预报: 你知道天气预报用语的含意吗? 上海某日天气预报:明天阴到多云,有时有小雨,降水概率15%,偏南风3级,15℃--23℃。 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5/10到3/10为少云,3/10 以下为晴。 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为小雨,5-15毫米为中雨,大于15毫米为大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八年级下英语教学设计

《What’s the matter》教学设计 Section A 1 (1a – 2c)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掌握有关身体的词汇以及有关疾病的词汇,并学会描述身体的不适和提出建议。听懂本课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及回答,能在本课的任务型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正确朗读本的对和句型,能写出本课的单词和句型。 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遵循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为学生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利用图片,单词卡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使枯燥的单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活课堂,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体的不适提出建议,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关心别人,增进情谊。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增进人际交往中学会关心别人的能力,了解英美国家询问和表达身体不适的习惯,培养世界意识。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是以What’s the matter 为中心话题,描述身体不适和提出建议展开,学习和运用What’s the matter 和“What should …do”让学生学会描述身体的不适和提出建议,本课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出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换对身体不适的描述及建议,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再加上本课内容为询问人的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更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学习身体部位的单词和一些疾病的词汇,以及身体不适的表达及建议。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学习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学习 “What’s the matter ”和“What should …do”句型。 教学难点:身体不适的表达及建议,掌握情态动词should \shouldn’t. 的用法,学习have的用法 三、教学策略 语音教学让学生进行模仿操练;词汇教学──采取情景介绍或演示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 pair work 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游戏等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图文配对和对话选择的方式;写作

(完整版)八年级英语上复习教案

八年级英语上复习教案(1-3单元) 通案 驿马初中初三备课组备课标与教材 知识点(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根据课标要求需要掌握以下句型 1.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2.--How often does he watch TV? --He watches TV twice a month. 3. How many hours do you sleep every night? 4. --What’s the matter (with…) ? / What’s wrong (with…)? / What’s the trouble (with…)? --I have a headache/sore throat/fever/toothache/stomachache. --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 5.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What’s he/she doing for vacation? 词汇: Once or twice a week, two or three times a week, as for, be good/bad for, come home from school/work, get good grades, look after , keep in good health, hot tea with honey, keep/stay healthy. stressed out, go camping, send sb sth ,=send sth to sb, show sb sht=show sth to sb, take a long vacation, think about doing, leave for 重点、难点(知识、技能两个方面) 重点: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does he watch TV? --He watches TV twice a month. How many hours do you sleep every night? --What’s the matter (with…) ?/What’s wrong (with…)?/What’s the trouble (with…)? --I have a headache/sore throat/fever/toothache/stomachache. 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 He shouldn’t eat anything.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What’s he/she doing for vacation? Once or twice a week, two or three times a week, as for, be good/bad for, come home from school/work, get good grades, look after , keep in good health, hot tea with honey, keep/stay healthy. stressed out, go camping, send sb sth ,=send sth to sb, show sb sht=show sth to sb, take a long vacation, think about doing, leave for.

八年级科学上册15物质的溶解教案

课题:1.5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重点难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实验: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3、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氯酸钾未全溶,已达到饱和;食盐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过渡: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如何定量地判断溶质的溶解能力? 二、溶解度 (一)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 5、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6、在3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20克硝酸钾,则硝酸钾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P33图):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曲线上各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曲线的交点:表示这几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1) 能掌握以下单词:foot, knee, neck, stomach, throat... 2) 能掌握以下句型What’s the matter?I have a headache. You should drink some tea. That sounds a like a good idea. I have a sore back. 二、教学重难点:1) Talk about your health. 2) Make suggestions. 三、教学方法:Revision, Learning, Practice and Reading. 四、教学辅助:Tape-recorder and Lattern. 五、课时:Six periods 六、教学过程: Period 1(Section A1a-2d) 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Objects. Body names. Illness.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cold. 2. Ability Objects. Listening skill. Recognizing skill. 3. Moral Objects. Exercise every day and keep healthy and strong. II.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y What’s the matter?I have a cold. III. Teaching Methods Recognizing method Listening method. Discover method. Pairwork. IV.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A doll for teaching the names of the body. A Projector. V. Teaching Procedures Lead-in Name the parts of the body by pictures. Step 1 Read a chant about the body. Step 2 Enjoy a song. Step 3 Play a game. Say and draw the part of body. Step 4 Activity 1a. Let Ss to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write the correct letter [a-m] for each part of the body. Step 5 Judge their problems based on every picture. Step 6 Activity 1b. Listen and look at the picture. Then number the names [1-5]. Step 7 Act it out with their partner. Step 8 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Step 9 Activity 1c. Pair works. Make conversations according to pictures.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案上册Unit 4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案上册Unit 4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谈论交通工具和距离;使用图片等辅助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掌握如何谈论交通工具和距离:How do you get to ...? How long does it take? bicycle, subway, car, train, bus stop, train station, bus station, subway station, get to, how far, minute, kilometer, mile, transportation, calendar (二)水平 能够合理安排行程,并选用恰当的交通工具。 (三)情感 动手调查,体验实际调查的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重点 谈论交通工具和距离:How do you get to ...? I take ... I walk. bicycle, subway, car, train, bus stop, train station, bus station, subway station, get to, how far, minute, kilometer, mile, transportation, calendar 四、教学难点 合理安排行程,并选用恰当的交通工具。 五、教学媒体 图片、电脑、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1. 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并提出以下类似问题:你理解这些交通工具吗?你知道它们的英文名字吗?你每天是怎么来上学的呢?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表现新知。 2. 完成任务,合作学习: 教师能够给学生布置以下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知识。任务一:Yes / No transportation quiz! 学生分组活动或全班共同活动。一个学生表演一些交通工具的特征,其他同学来提问,猜出是何种交通工具,表演的学生用yes / no回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教案

科学之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八年级英语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Section A1 (1a-2d) Ⅰ. Lead-in Ask some questions. T: If you are happy, what will you do? S: If I am happy, I will smile. T: If you become sad, what will you do? S: If I become sad, I will cry. T: What will happen if you are going to do too much work? S: If I am going to do too much work, I will get tired. Ⅱ. Presentation 1.Show some pictures to present new structure: If it is sunny this Sunday, I’ll go fishing. Ask several students: What will you do if it is sunny this Sunday? If I have much money, I will buy a big house.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much money? Practice with the students: 2.Show some pictures to present the following: (1) I think I’m going to stay at home. If you do, you’ll be bored. (2) I think I’m going to work until night. If you do, you’ll be tired. (3) I think I’m going to exercise. If you do, you’ll be healthy.

八年级英语上Unit1教学设计1

八年级英语上Unit1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重点词汇 appliance efficiently electrical flash fright neater lightening link mainly microwave operate plug pylon refrigerator steam storm vacuum wire be known as... be known as作为……而出名 He is known as a fair judge.他作为一名公正的法官而出名。 同义词:be famous as 辨析:be known for意思是“因……而出名”,相当于be famous for。 He was known for his frankness.他因坦诚而出名。 be known to意思是“……所熟知的”。 As is known to all, the earth is round.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地球是圆的。 yet用法 在现在完成时的句子中,already常用于肯定句,yet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但yet 还有其他用法。 1. 用于否定句中,意思是“还、尚、迄今、到那时”。例如: He is not yet here. 他还未到。 At three o’clock they had not yet decided whether to play basketball or not. 三点钟时他们尚未决定是否去打篮球。 2. 用于疑问句中,意思是“已经”。例如: Is everything ready yet ? 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3. 与比较级连用,意思是“更”。例如: Y ou must work yet harder. 你还需更努力地工作。 4. 与once , again , another 连用,意思是“再”。例如: He has made yet another mistake. 他又犯了一个错误。 5. 用于肯定句中,意思是“仍然、还得”。例如: She is yet a child. 她还是个孩子。 6. 用作并列连词时,意思是“然而、可是”。例如: He studied hard yet he failed. 他学习努力,可是考试仍未及格 still:yet 辨析 1a. 一般说来,这两个副词几乎可以通用,只是两者在句中的词序稍有不同 比较:I’ve still a few more pages to read. 我尚有几页书要读。 I’ve a few more pages to read yet. 我尚有几页书要读。 We have exported a lot of goods,but we must export still more. 我们已出口了许多货物,但仍须再多出口一些。 We have exported a lot of goods,but we must export more yet.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科学是一门与生活的联系较多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期担任初二两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两个班共有学生54人。这届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我们的学生对科学都有一定的兴趣,教师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想必是不难的。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生活中的水”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密度、压强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

八年级英语完整版教案

八年级英语完整版教案 第一单元人们会有机器人吗? 教学目标: 1.单词和短语:机器人、纸张、更少、更少、简单、不愉快、工厂、似乎等。 2.由意志形成的一般将来时的陈述、否定句、疑问句和答案。 5.了解一般将来时并预测未来。 6.回顾和展望五年前、五年后的今天,这种简洁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7.通过时间比较复习过去式和现在式,巩固将来时。 Will构成一般将来时的句型。2.句型的一般将来时。3.更多、更少、更少的使用。4.如何做预测。教学时间: 第一阶段:3月12日 第二阶段:3月13日 第三阶段:3月14日 第四阶段:3月15日 第五阶段:3月16日 老师:凯恩吉 周期1 教学程序:第一步导入 1.问候:欢迎来到学校。 今天几号?今天谁值班?你喜欢寒假吗?你完成作业了吗?你想住

在月球上吗? 你能猜到十年后会发生什么吗? 收集学生的答案,说出他们的预测。步骤2预任务(1a)。 1.看看这幅图:100年后的未来,世界会有什么不同?我们将在100年后谈论某事。 2.向全班朗读每一个预测。解释新词汇。 3.阅读说明。确保学生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 4.自己做吧。 5.和全班同学谈论答案。 能够做某事。 1.练习阅读六个预测。 2.向Ss朗读说明。圈出你在录音中听到的东西。 3.把磁带放两遍。 4.第三次播放这盘磁带。同时,检查答案。1c。 1.注意对话。 2.流利地读对话。 3.成对工作。两人一组,根据样本进行预测。 4.让几对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对话。2a道歉;一点也不。移动;马上(2)关键结构(3)听力练习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该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包括课堂练习,工作安排)学生,并要求学生重复。第七单元你介意把音乐关小吗?你介意把音乐关小吗?不,一点也不。你介意移动你的自行车吗?乙:好的。我马上就做。说吧,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礼貌地要求人们做事的方法。在黑板上写下以下要求:你能给我这本书吗?请把书给我。你介意把你的书给我吗?

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我与社会教学设计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我与社会》导学案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展示图片)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提示:同学关系。提示:师生关系。 提示:母子(女)关系。提示:消费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我是消费者我是大哥哥 1.读图分析: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一定的吗 提示: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是确定不变的。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分析自己参与了哪些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身份。 提示:父子(女)关系,扮演儿子(女儿);师生关系,扮演学生;同学关系,扮演同学;公共关系,扮演公民;等等。 活动四:小辩论 让学生分成两组,对以下两个话题进行辩论: (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 (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

目录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课题 1.2 水的组成 课题 1.3 水的密度 课题 1.4 水的压强 课题 1.5 水的浮力 课题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题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题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课题 1.9 水的利用和保护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河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一、引入: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让学生谈谈对水的认识。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 96.53% 冰川冰 68.69% 陆地淡水 2.53% 地下淡水 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2、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P4表实验:黄瓜放糖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举例:气根、叶刺、骆驼) 四、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五、小结: 【讨论】如何节水?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课题 1.2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复习】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引入】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八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Unit 3 Our Hobbies Topic 1 What hobbies did you use to have?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and 2a. 本课重点活动是1a和2a。 Ⅰ.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 spare, in one’s spare time, hobby, be interested in, be fond of, act, collect, plant, paint 2. Use be interested in, love, enjoy, prefer, be fond of, like to express likes and dislikes: (1) I am interested in playing basketball. (2) I love singing and playing the guitar. (3) I enjoy dancing to music. (4) I prefer playing soccer. (5) I am fond of acting. (6) I like reciting poems. 3. Talk about hobbies: —What’s your hobby? —I’m a movie fan. I go to the movie theater a lot.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DVD光盘/邮票/一本小说/连环画/小黑板/录音机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复习(时间:5分钟) 复习健康话题,导入本课部分生词和句型。 1. (师生对话谈论健康,导入本课生词。) T: Health is important to everyone. How do you usually keep healthy? S1:I often eat healthy food. S2: I wash my hands and change my clothes often. S3: I think doing sports is a good way to keep fit. … T: Good. Do you often do sports in your spare time, S3?

1.1《我与社会》教案

1.1《我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认识社会生活,参与并奉献社会。 2.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3.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享暑期生活,感受社会的绚丽多彩,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2.通过模拟不同场合的自我介绍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社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2.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经验分享、讨论、情境模拟、讲授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说说你的暑假生活: 教师:无论我们是否情愿,暑假生活已经和我们说再见了。在暑假,你有哪些不同于学校的生活经历。请选择其中的一两件和大家分享。 学生分享:略 教师总结:在暑假,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我与社会有了更深的交融。 (二)讲解新课 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二】校园生活OR社会生活?请你来选择 Q:和校园生活相比较,你更喜欢社会生活还是校园生活?为什么? 生:略(社会生活的好,或者不好) 师:走进社会,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可能也会发现一些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活动三】根据情境介绍自己 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需要自我介绍的情况。 情境一:做客同学家,向同学的奶奶介绍自己。 (业缘关系) 情境二:到姑姑家玩,向姑姑的朋友介绍自己。 (血缘关系) 情境三:在国外碰到两个说新疆土话的帅哥(美女)。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教案教学设计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1.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以及动词过去式的构成和运用;学会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不定代词及反身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假期的经历为话题的身边故事写作。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流利地用英语来谈论自己的假期旅行,以及过去发生的事情。能够听懂,并且与别人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 教学突破:突出口语表达,谈论假期去了哪里,和谁一起,在哪儿买了什么,吃了什么,食物怎么样等等,动词过去式的使用,正确使用不定代词和反身代词表达自己的意思,听懂关于假期旅行经历的短文,培养学生听关键词的能力。 注意方法与价值观的培养:动词过去式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口语练习采用Pair work和Group work相结合的方式,谈论假期旅行。学生会对假期充满期待和向往,让学生相互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假期经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家人,关爱他人。

1.相关短文知识链接 Everyone knows that there’s not enough land in Hong Kong. If you go there by air,you will land at Kai Tak Airport. It was built out into the sea. It is in the part of Hong Kong called Kowloon. Kowloon is one of the two big islands in Hong Kong. The other island is Hong Kong itself. You can get there by ship or through a tunnel(隧道) under the sea. The population of Hong Kong is more than six million.Chinese and English are spoken by many people there. Clothes,computers,radios,televisions are made in Hong Kong. It is a shopping center. You can buy all kinds of things there. Hong Kong is also a beautiful city. It’s a good place for traveling.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visit Hong Kong every year. You can watch hot-dog racing and motor-racing there. When you are hot and tired,you may rest in the small cool gardens.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tall buildings with comfortable rooms to live in. If you enjoy eating out,you can easily find a good place for delicious food. Foods of different flavors(风味)are served in Hong Kong. 2.文化知识链接 (1)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