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章 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
主要内容(目录)
4.1 承载力计算 4.2 侧移限制 4.3 舒适度要求 4.4 稳定和抗倾覆 4.5 抗震结构延性要求和抗震等级 4.6 荷载效应组合及最不利内力
4.1承载力验算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结构 构件截面: 足够大的承载能力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
r0S≦R r0 :结构重要性系数
轴压比小于0.15的柱 轴压比大于0.15的柱 剪力墙
各类受剪、偏拉构件
钢(强度破 坏); 柱,支撑屈 曲,为0.80
梁、柱 支撑 节点板件、连接螺栓 连接焊缝
4.2 侧移限制(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二阶段设计方法控制: 多遇地震(及风荷载下),要求主
体结构不受破坏,非结构构件没有过重破坏 并导致人员伤亡,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
S E RE / RE
SE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构件 截面内力(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E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构件截面 承载力设计值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材料 钢筋混凝土 梁 结构构件
RE
0.75 0.75 0.80 0.85 0.85 0.75(0.75) 0.80(0.75) 0.85(0.75) 0.90(0.75)
4.4.1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验算
结构位移增大系数: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4.4.1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验算
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剪力墙结构、Baidu Nhomakorabea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 构应符合下式要求:
•框架结构应符合下式要求
4.4.2 高层钢结构的稳定验算
钢筋或钢材
80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
σ /MPa
60
Z12 Z11
Z13
40
20 Z8 0 0.000 0.005 0.010 0.015 0.020 Z9 Z10 ε 0.025
罕遇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遭受破 坏或严重破坏但不倒塌。
4.2 侧移限制(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多遇地震(及风荷载下),
目的:防止风、小震作用下非结 构构件破坏:
•防止主体结构开裂、损坏; •防止填充墙及装修开裂、破坏; •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人有不舒适感,影响正常使用; •过大的侧移会使结构产生附加内力(P-△效应)。
P-Δ效应: 侧移,重力荷载产生附加 弯矩,增大侧移和内力
4.4.1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验算
实际上大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 不需要计算P-△效应。
4.4.1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验算
如果需要计算,可按下述方法进 行计算: •采用弹性方法进行计算; •也可采用对未考虑重力二阶效 应的计算结果乘以增大系数的方 法近似考虑
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 50年,不小于1.0 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及以上,不小于1.1
r0S≦R
S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构件截 面内力(效应)组合的设计值(与荷 载标准值和荷载效应分项系数的大小 有关) R:无地震作用组合时,构件截面
承载力设计值(与材料分项系数的
大小有关)
4.5 延性要求与抗震等级
设防烈度6度及6度以上的抗震结构
•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 且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 •当设计成延性结构时,由于塑性变形可以耗散地震能量, 结构变形虽然会加大,但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惯性力) 不会很快上升,内力也不会再加大,因此具有延性的结 构可降低对结构的承载力要求,也可以说,延性结构是 用它的变形能力(而不是承载力)抵抗罕遇地震作用; 反之,如果结构的延性不好,则必须有足够大的承载力 抵抗地震。然而后者会多用材料,对于地震发生概率极 少的抗震结构,延性结构是一种经济的设计对策。
对于钢支撑、剪力墙或筒体的钢结构,且△u/h≤1/1000, 可不计算P-△效应,只按有效长度法计算柱的承载力;
对于无支撑的钢结构(纯钢框架)和△u/h>1/1000的有 支撑钢结构,应按考虑P-△效应的方法计算结构内力 及侧移,侧移应不大于1/300。 实际上大部分钢结构需要计算P-△效应。
4.4.3 高层建筑抗倾覆问题
钢结构构件的稳定性问题是钢结 构设计的重要内容,将在结构设 计中详细介绍。 此处的稳定主要是结构整体稳定, 即重力作用下的二阶效应——P -△效应。
4.4.2 高层钢结构的稳定验算
《高钢规》下列条件下可不进行整体稳定性验收: 1)各层柱子平均长细比和平均轴压比满足一定要求; 2)按不考虑P-△效应的弹性计算所得的层间相对位移 小于某个值:
1/1000
1/1000 1/500 1/250
不 小 250m 钢结构
罕遇地震(防止倒塌)
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间位 移角限值
4.3 舒适度要求 高度超过150m: 10年一遇的风荷载,顶点 最大加速度限值 2 住宅、公寓:0.15m/s 2 办公、旅馆:0.25m/s
4.4 稳定和抗倾覆要求
如何达到目的:结构有足够大的 刚度 参数:最大层间位移角
Δu/h≤ [Δu/h]
Δu:荷载效应标准值组合所得结构最 大层间位移; h:层高; Δu/h :最大层间位移角; [u/h]: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u/h]: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使用阶段)
材料 钢筋 混凝土 结构 结构高度 不大于 150m 结构类型 框架 框架-抗震墙 板柱-抗震墙 框架-核心筒 抗震墙 筒中筒 框支层 于 各种类型结构 各种类型结构 限值 1/550 1/800
高层建筑侧移过大,其重力作用 合力点移至基底平面范围以外, 则建筑可能发生倾覆现象。 正常设计的高层建筑不会出现倾 覆问题。
4.4.3 高层建筑抗倾覆问题
控制高宽比; 高宽比大于4的建筑,在地震 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允许出现零应 力区; 高宽比不大于4的建筑,基底 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 积的15%。
两种抗震设计方法 OA:
弹性设计,承载力抗震
OBC和ODE:
(承载力+延性)抗震
(构件屈服,局部破坏)
具有足够大延性和耗能能力
延性
材料、截面、构件或结构保持一定的强 度或承载力时的非弹性(塑性)变形能力 用延性系数度量:
=u / y
Δy和Δu分别为屈服值和极限值 定义:没有规定
材料应变延性 u /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