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最后一次讲演 PPT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38张PPT)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38张PPT)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1946年7月11日,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 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5日,各界爱国人士召开追悼大会。会上, 有国民党特务分子混在人群中肆意捣乱,面对此种情境,闻一多先 生难以抑制满腔怒火,不顾危险,拍案而起,发表了这篇激动人心 的讲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 同感受他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吧。
学习目标
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讲演者的观点。 2.揣摩讲演者的语言,学习本文在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方面 的技巧。 3.理解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勇于献身革命的崇高品 格。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讲演者的观点。 2.合作探究,揣摩讲演者的语言,学习此文的表达技巧。 3.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勇于 献身革命的崇高品格。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自主选读两篇名人演讲稿,与 同桌交流阅读体会 2.发展型作业: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揭露虚伪本质: 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 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学习任务二
4.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质和指出反动派末日 来临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指出末日来临: 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
设计说明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大 会上发表的即兴演讲。教学此课,要充分了解演讲的特 点,结合当时的背景,在讲解演讲相关文体知识的基础 上,应该将重点放在把握演讲者情感、梳理演讲思路、 学习演讲技巧上,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闻一多先 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品味语句
品味下边句子的含义。 (1)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2)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提示: 设问句,反问句。今天到场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今后加入我们队伍的人将会很 多。要求民主的力量很大很强。
品味语句
品味下边句子的含义。
(1)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2)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2、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阴谋发动内战。闻一多、李公仆等爱国民主人士相应共产党 的 号 召 , 坚 持 民 主 和 平 , 反 动 独 裁 和 内 战 , 组 织 开 展 了 在 重 庆 的 “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 运动。爱 国 民 主 运 动 蓬 勃 开 展 。 国 民 党 当 局 为 了 镇 压 这 一 运 动 , 制 造 白 色 恐 怖 , 屠 杀 爱 国 民主人士。
提示:
用反问句举例子,说明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暗指国 民党政府与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政府一样,实行的是法西斯统治。
拓展学习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是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愿望由上一代青年人实现了。同学们, 我们走在复兴路上的中国青少年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请 说说你的思考。
提示: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褒义——光荣、宝贵、骄傲、光明; 贬义:无耻、卑劣、卑鄙、疯狂、挑拨离间。
人称代词变化:“我们”表明了作者与人民群众是战友,抒发亲密战斗的感情。 “你、你们”对着敌人讲话,痛斥敌人的罪恶和无耻。“他们”转身过来,向人民做演 讲,揭露敌人罪恶,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和轻蔑的情绪。
学习演讲词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教学目标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0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0张ppt)

学习任务一:梳理文本,合作探讨
3.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 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学习任务一:梳理文本,合作探讨
4.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 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 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 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 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 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学习任务一:梳理文本,合作探讨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 哪几个方面? 3.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 什么地方? 4.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 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任务三:小试牛刀感正气
活动一:从文章中任选一段(多段),或能读出闻一多先生对战友逝去的悲愤, 或读出闻一多先生对无耻敌人的痛恨,或读出闻一多先生对人民大众的鼓舞。
活动要求:1.学生准备五分钟 2.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小结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 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 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 有力猛如虎。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演讲词的特点,学会演讲。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容,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 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3.了解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 特色。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活动四
(3)在演讲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无耻啊!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 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 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在恐怖;第二,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 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最后一次讲演》
1.阅读演讲词,说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2.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导入
背景介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 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制造 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爱 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 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 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 悼大会。
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 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 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 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 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 的坚定信心。
应该读出一种愤怒, 一种痛恨,一种痛 斥的情感来。
活动二
小组合作,梳理演讲词的思路。
活动二
明确: 首先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 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 虚伪的本性(1—3段)。其次,分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 本质,光明就在眼前(4、5段)。最后,号召昆明人民发扬 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6—12 段)。
朗读语气 语调
揭露其虚弱本质—— 要读出蔑视 指出其末日来临—— 要读出信心
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 么样的号召?

《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PPT

《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PPT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
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解 读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贰部分
2023/4/16
5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时代背景

2.体会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


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可耻的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又如


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
偷偷摸摸地来暗杀!”用递进复句,步步紧逼,增强了揭露敌人邪恶
的语言力量。
1.背景解读
这是一篇即兴讲演,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所作。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密谋发动反

的伟大献身精神,同时揭露了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恶


企图;

又如第5自然段中
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证明了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
本文语言口语化,运用丰富的语言表现手法,具有 强烈的感情色彩
(1)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如第1自然段中用

“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


①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
链 接
“耻”,两者互为作用;
②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充
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作者多次举例引证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9张PPT)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9张PPT)精品课件
蛮横( .)赋予bǐ( )
. hèng
.miè . jiàn
. yǔ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九页,共30页。解释(jiěshì)下列词语
卑劣(bē卑iliè鄙):(bēibǐ)恶劣。 诬蔑: 诋毁和破坏名誉。 蛮横: 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予: 给予。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第十页,共30页。
理清文章(wénzhāng)思路 本文分为(fēn wéi)三部分。
感情上产生共鸣。
第七页,共30页。
7.讲演稿的特点(tèdiǎn)
(1)有强烈的针对性。 (2)有较大(jiào dà)的鼓动性。 (3)有一定的通俗性和条理性。 (4)有特定的对象。
第八页,共30页。
自主(zìzhǔ)学习
给下列加点(jiā diǎn)的字注音:
卑劣( )诬蔑( )
卑鄙( .)离l间iè( )
第十八页,共30页。
温故知新(wēn gù zhī xīn)
1.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李公朴又是谁? 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 2. 请你说出本文的体裁(tǐcái)。 3.请你记住本文重点的字词。 4.归纳文章主旨。
第十九页,共30页。
学习目标(mùbiāo)(第二课时)
• 1.进一步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lǐjiě)句式,修 辞,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感情的作用。
第二十九页,共30页。
要进行演讲就要(jiù yào)做到如 下准备:
一、明确演讲的观点。演讲要提出自己的主张 (zhǔzhāng),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zhǔzhāng),就应 使自己的主张(zhǔzhāng)正确、鲜明、突出。正确才 有力,鲜明、才易理解。 二、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观点确定后,就应该为自己 的观点找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胜于雄辩。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表明文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
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斗争争精神。 3、品析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
在!”含义。 语言精练,富有哲理,作者用因果关系的句子,
告诉听众:正义必胜,真理永存。强调了“真理” 对于正义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勇往直前。
文中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揭露 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感情 强烈真挚。 三个“光荣”表达了讲演者对李先生的崇敬,对敌人的 痛恨,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形成对比,用“无耻”反衬后句的“光荣”,爱憎分明, 在反问中有斥责,,在呼喊中有声讨。既表达了作者强烈 的思想感情,又起到了呼唤、感染民众的作用。
字词累积
诬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卑鄙无耻 品行极端恶劣,不知廉耻。
赋予
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完成表格内容
爱国民主战士 1946年7月15日 李公仆先生无端被暗杀
痛斥国民党反动派,鼓舞爱国青年 云南大学举办的李公仆的追悼会上
爱国青年、特务、群众
这是最后一次演讲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 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 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让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 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 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
(一)朗读品味 1.作者是如何表达强烈爱憎情感的?
①不断变换人称,有力地配合讲演者思想感情的表达。 ②对进步力量和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用语上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③交替使用大量的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情感。

《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精美版】

《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精美版】

演讲要求
明确演讲的场合、演讲的对象、演讲的 目的和内容。
模仿课文,适当运用表达技巧,如用语、 句式、人称等,写一个演讲词片段,200 字左右。
学生活动
小组内轮流演讲,互评互议。 推选代表进行全班演讲展示。 全班评选最佳演讲者三名,进行表彰
鼓励。
课堂总结
这是用满腔爱国热忱、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 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演讲词。闻一多先生运用了不 同情感色彩的词语,交替使用了大量的反问句、设 问句、排比句和感叹句,并通过不断变换人称,来 表达对国民党反动派、昆明人民、进步青年的爱憎 情感。这些表达技巧增强了演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演讲更具鼓动性和战斗性。
➢要点总结
通过对闻一多先生这场成功的演讲的分析,
你觉得一篇好的演讲词应该具备哪些要点?
演讲词
要有针对性, 针对演讲的对 象、演讲场合、 演讲目的来确 定演讲的主题 和内容
有明确的态 度、坚定的 立场,能清 楚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 看法
表达中运用一定的语言技 巧,如针对不同的对象运 用具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词, 运用反问、设问、感叹等 多种句式,结合人称转换 的运用,增强演讲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而在斥责敌人时,语气则充满蔑视、愤怒和仇恨,说 他们的心理,“在慌”,“在害怕”,“在恐怖”; 说他们的罪行,“最卑劣最无耻”;说他们的结局, “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在用语的感情色 彩上,也表明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对人民,对先烈, 他使用了不少褒义词语,如“光荣”“光明”“宝贵 的生命”“无限的光荣”“强得很”等;对敌人,则 使用了一系列贬义词语,如“卑劣”“无耻”“疯 狂”“末日”“屠杀”“恐怖”等。
有关昆明人民的语句
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48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48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对反动势力正面指斥,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 者毫无畏惧,针锋相对,表现强烈的斗争精神。
3.讲演的视点
“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 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 “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 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时,连用七个“他们”,流露出极 其愤怒和轻蔑的态度。
4.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 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闻一多先生表明自己愿意和千百个爱国志士一样,义无反 顾,随时准备献身的决心。
这句话既是对李公朴先生为民主牺牲最隆重的赞美,又集 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爱憎分明,大义凛然
揭露真相,痛斥敌人,颂扬烈士。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
章,用嘴说说话……”(第一段)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第二段)
作用: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 设问句比普通的陈述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2、在讲演中大量使用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表达强烈感情
反问句:
反问,是无疑而问,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 里。反问的语气有助于表达鲜明的爱憎情感。
3.学习本文的语言技巧,拟写讲演词。
文体知识
讲演词
本文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
讲演词是演讲的内容,也叫演讲词、演说词。 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个发表讲话的文稿。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 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递给听众, 使听众在思想上和演讲者产生共鸣。
主要形式
演讲主要有四种形式:宣读式演讲 即兴式演讲:演讲者预背先诵式演讲 没有充分的准备而临场提生纲式演讲 情动意所发表的演讲。即兴式演讲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39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39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
假如闻一多进行最后一次讲演时,你在现场,请你完成下面这份演 讲现场记录表。
演讲现场记录表
演讲者派不顾全国
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继续发动内战,并 演讲背景 对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1946年7月11日,李公
【访·青春榜样】(2)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年榜样的力量,校团委 拟开展采访青年奋进者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请简要阐述你的采访 思路。
我的采访思路:为了让采访高效进行,第一步要确定采访对象,第 二步要拟订_示__例__:__采__访__提__纲__(_方__案__、__内__容__、__问__题__)__,第三步要约定采访 时间,第四步再进行_实__地__(_现__场__)_采__访___。
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 杀。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 闻一多照片 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①___揭__露__并__痛___斥__了__反__动__派__制__造__白__色___恐__怖__、_
演讲 _无__耻__暗__杀___进__步__人__士__的__卑__鄙__行__径__,___揭__示__反___ 演讲 ②_震__怒__、__激__动__、__ 内容 _动__派__必__然___灭__亡__、__真__理__必__然__胜__利__的___历__史__规___ 口吻 _悲__愤__、__痛__恨______
_律__,__颂__扬___李__公__朴__的__献__身__精__神__,__号___召__广__大___
_人__民__与__反__动__派__做__坚__决__的__斗__争__。_______
听众 昆明的进步人士、青年学生;混入的少部分 听众 ③_悲__愤__、__振__奋__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揭露反动派的卑劣行径
•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 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们这样大年 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歌颂李先生的光荣行动
内容理解
• 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 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 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蔑视反动派的虚弱
主要分类:叙事型、抒情型、说理型。
内容主旨
壹 最后的呐喊
内容理解
•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
最无耻的事情!
本次事件的性质
• 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
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
“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
无耻啊!
李公朴 (1900—1946),江苏武进人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 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 出的社会教育家
历史背景
• 1945年,抗战胜利后,人民迫切呼唤和平民主 • 国民党当局继续发动内战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爱国民主运动 • 国民党屠杀爱国人士 • 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语言特色
设 •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 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
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
即兴演讲 • 1946年7月15日下午,闻一多被特务暗杀
文章体裁
演讲词
《最后一次讲演》是这次即兴演讲的记录整理稿。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 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它用来 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发表意见和主张, 提出号召倡议。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①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 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思考: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昆明青年学生,云南广大的人民。
②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号召?
号召青年: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③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
梳理写作思路。
表达鲜明观点

第一部分(1-3)

一 揭示本质规律

第一部分(4-5)

演 鼓舞人民斗志
第一部分(6-12)
敌人:卑劣无耻 人民:光荣骄傲
敌人:虚弱必败 人民:强大必胜
敌人:终将毁灭 人民:发扬传统
观点鲜明 爱憎强烈 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
本文主旨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了 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热情赞 颂了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 与敌人斗争到底,表明了自己愿为革命 献身的决心。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演讲 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有特务 原因 分子捣乱。
针对 对象
群众、特务分子。
演讲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正义 观点 、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情感 痛斥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 倾向 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念。
2、针对特定的听众。
现场听众 听众特点 演讲目的
文中例句
现场听众 听众特点
2. 演讲者是如何借助语言技巧吸引听众、引起共鸣的?
示例: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 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 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 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 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 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 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 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 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 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人称“你”“你们”,有呼告意味,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表现了演讲者毫
无畏惧,直面敌人,勇敢向敌人发起攻击。
研读课文
使用副词,增强语气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 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在分析时加入“其实”作为副词 来修饰是表示情态,表达一种 肯定的观点,演讲者从特务打 扰会场的行为看出他们内心的 恐慌,进而揭露他们的本质。
研读课文
使用修辞,增强语气
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 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 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 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 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几个“无耻”的反复一个比一个 语气强,从斥责到控诉,情感才 能够从愤怒发展到仇恨,使演讲 者以及听众的情绪达到高潮。
研读课文
转换人称,旗帜鲜明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演讲词的演讲语境、演讲 对象、演讲目的和演讲特点,填好“演讲基本信息 表”。
演讲词
语境
对象
《最后一 次讲演》
目的
特点
演讲语境:演讲时的社会环境,包括历史背景、现实背景等。 演讲对象:演讲时的听众对象。 演讲特点:指演讲语言的特点。
演讲词
语境
对象
目的
特点
《最后一次 讲演》
李公朴被 国民党暗杀, 举行追悼会
特务、 民众
颂扬李公朴的 献身精神,号召 广大人民与反动 派做坚决斗争
激动、悲愤
整体感知
2.阅读课文,通过勾画关键句,圈画关联词等方式, 每人在课堂练习本上画出一篇课文的思路图;任务 完成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讨论,修改完善该篇课 文的思路图;最后,请一位同学来分享这篇课文的 行文思路。
课堂导入
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通过品析语言,掌握演讲词的特点。 思维目标 明确作者的演讲思路,画出演讲者演讲的思维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8张PPT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诬蔑(wū miè)
恐怖( kǒng ) 召开( zhào ) 污( wū )
屠杀( tú )
挑拨离间(bō jiàn) 卑鄙( bǐ ) 赋予( yǔ) 卑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污蔑: 捏造事实冤枉人。 卑劣: 卑鄙恶劣。 赋予: 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蛮横: (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卑鄙无耻: 品行低下,不知廉耻。 挑拨离间: 搬弄口舌,引起争端,使互相 猜忌而离散。
合作探究
写作特色
这篇演讲词感情强烈,爱憎分明, 富有极强的战斗力和感染力。本文取 得这种表达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1、运用褒贬词语富有感情。
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措辞的 感情色彩截然不同,爱憎分明。 例如:对敌人:用“偷偷摸摸”“无耻”这些贬义 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了作者强 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对李先生:用“光荣”来表达对李公朴先生 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赞扬。
合作探究
研读第三部分(第6-12段)
齐读第三部分。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 了什么样的号召?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 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 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 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号召进步青年发扬云南光荣历史,决不让 反动派蛮横下去,完成争取民主和平的任务。
滑板成了他每次演讲出场的代步工具滑板成了他每次演讲出场的代步工具他用一只胳膊支撑着他用一只胳膊支撑着全身全身腾出另一只手推动滑轮驱动不到腾出另一只手推动滑轮驱动不到11米高的躯体在地面上快速前行米高的躯体在地面上快速前行头始终高昂着神情中甚至有几分骄傲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 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 国人民的反对,“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主义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 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 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 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会上由于混入了国 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 场,使人们忍无可忍,李夫人刚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 的发表了这一篇演讲。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 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人教部编语文八下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PPT课件

人教部编语文八下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PPT课件

.
30
1.李先生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 他所写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 话”就“遭此毒手”,可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 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嫁祸 于共产党以推其罪责,最是卑劣无耻。与反动派的 卑劣无耻相对比的正是为了真理,为了和平献身的 李公朴先生以及昆明人民的光荣。
11日晚10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国
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
.
14
(2)应该读出一 种愤怒,一种痛恨, 一种痛斥的情感来。
.
15
再次朗读1~3自然段
一生朗读, 其他同学配 合情境,鼓 掌、热烈鼓 掌。. Nhomakorabea16
朗读第4~5自然段
一生朗读,要求结合情境、 有肢体表演,其他同学配合 鼓掌、热烈鼓掌。
.
21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 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 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 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 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热烈的鼓掌)
.
22
默读第6~12自然段
.
23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 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 派的末日!”
.
43
我们新一代青年肩负着刻苦学习, 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国家的历 史重任。我们立志成才,献身国家, 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 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
44
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镇压民主运动。1946年
2月,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重庆各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理清文章思路
最后
一次
讲演
第一部分:痛斥反动派暗杀李公仆的 罪恶行径 (1-3)
第二部分:剖析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4—5)
第三部分:号召昆明青年争取民主和
平 (6-12)
2.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 正辞严地当众痛斥、揭露反动派的罪
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争,表达了对
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fèn
tián
yīng
片」
笔画:3 部首:、
连续 分步
笔画:12 部首:中
连续 分步
笔画:13 部首:土
连续 分步
笔画:17 部首:月
连续
kāng
kǎi

áng

笔画:14 部首:中
连续 分步
笔画:12 部首:中
连续 分步
笔画:16 部首:氵
连续 分步
笔画:8 部首:日
连续 分步
bēi
liè
笔画:8 》 部首:十
朗读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 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第1 段 ,“为什么要打杀, 而且又不敢光明正
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句话 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第2段,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
什么表达效果?
1.这一事件是“最卑劣” “最无耻”的
3. 第2段,连用三个“无耻”来自三个“光荣”有什么表 达效果?
无耻
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感情强烈真
挚。
爱憎分明,在反问中有斥责,在呼喊中有声讨。 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又起到了呼唤、 感染民众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了水祖》国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西南联大任教
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 争民主的斗争。
13.最后一次讲演
谁?闻一多
什么时候?1946年7月15日
在哪?云南大 为什么要讲演?

(昆明)
讲什么 ?
谁在听? 昆也明有进特步 务青混年杂学其生中,
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
背景链接: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
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 殖民地的地位。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中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 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 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 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 狂镇压人民。1946年 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 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 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 子,在李公朴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 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 被人民毁灭的(举例论证)。

品读课文 质疑研讨 默读第六段至文末
1、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 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思考:“我们有力 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2、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13.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 名 闻家骅 ,字 友三,著 名 诗人 、学者 、 民主战士。湖北省浠水 县人。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新月 派代表诗人,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 学。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
集 《红 ,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 集《烛死》 。组诗 《七子之歌 》 描
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应该用怎样
的语气来读?
愤怒、痛恨、痛斥
最卑劣、最无耻
1、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 地打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暗杀
3、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 嫁祸于共产党。
语气铿锵、气势磅礴
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 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 在什么地方?
名人回忆录:猜猜他是谁?
诗人臧克家曾说: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他“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 勇的革命烈士。”
作为学者,他数十年如一日,写下了《楚辞校补》 《唐诗杂论》《古典新义》; 作为革命家,他进行讲演,呼吁人们起来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起稿政治传单;走在示威游行队伍的最前 面。
• 为争取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 强大的革命力量。
这三个自然段用了哪些褒贬分明的词语 ?运用哪些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
强烈的爱憎感情?
痛斥敌人:卑劣 无耻 偷偷摸摸 诬蔑 贬义词
歌颂烈士:光荣 骄傲 宝贵褒义词
句式:感叹句 反问句 设问句 短句
修辞: 反复
• 朗读1-3自然段,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3、自读课文,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反复读,注 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
整体感知:
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 义正辞严地当众痛斥、揭露反 动派的罪恶和卑劣,号召人们 斗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 定信心。
品读课文 质疑研讨
• 一、朗读一至三自然
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
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及,说笑取闹,扰乱会 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 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闻一多先生又 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 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李公朴,江苏人。青少年时便关 心国家大事,“五 四”运动时,在上
课题的中心语是什么? 讲演
讲Hale Waihona Puke 词• 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 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 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 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 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 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 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 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3、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品读课文 质疑研讨 默读第六段至文末
1、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 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思考:“我们有力 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昆明青年学生,广大的市民。
背景资料
• 1941年4月至9月生产炮用制式光学仪器1136具,自行研制五角测远 镜110具,从1942年至1945年共制造望远镜1.125万具,炮兵用象限 仪100具,行军指北针3.31万件;1942年产2500挺机枪,1943年产 3000挺,1944年为4400挺,1945年接近5000挺,1941年至1945年共 生产15000余挺,同时,还修理火炮970余门、轻重机枪8000余挺、 步枪22000余枝,还制造了难以记数的军工杂件;组装生产美、欧轻 型飞机60余架。 师:这是在抗战期间一组数据,我们还记得在抗战期间为了保障缅甸 公路的通畅,是伟大云南人民,确切的说是老人、妇女、儿童,顶着 飞机的轰炸和子弹,用手用石碾铺平的,死了多少人已经无法统计了。 有这些人在我们的革命会胜利吗?
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 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 州参加北伐军。“四一二”政变后, 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 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 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 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1946年 1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 打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 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 言”万人签名运动。7月11日晚,于 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 害。
品读课文 质疑研讨
二、朗读四、五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品读课文 质疑研讨
二、朗读四、五自然段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 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 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
• 听课文朗读,感受演讲的气势,体会作者的情 感。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卑劣(liè ) 诬蔑(miè)戍、戊、戌 卑鄙( ) 离间( ) 蛮横(bǐ )赋予(jiàn)
捶击( hèng)恐怖(yǔ )
chuí

2、理解词义: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赋予:给与 卑劣(liè):卑鄙恶劣。 蛮横(mán hèng):(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