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行为及群体失灵现象研究

合集下载

论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对策

论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对策

论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对策摘要:当前大学生集群行为屡见不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热点以及难点问题,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校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在厘清大学生集群行为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集群行为;特点、表现形式;对策近些年以来,大学生集群行为频繁发生。

譬如聚众斗殴、损坏公物、狂乱哄闹、集体罢课等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正常秩序,给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热点以及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当前高校和社会急需高度重视的问题。

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集群行为,寻找预防和解决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内涵与特点大学生集群行为是指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由于共同的特点或共同利益而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一个临时的群体,来表示对某事或某物关注的一种行为。

这种行为是在激烈的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任何指导、无明确目标、不受正常社会规范制约的众多学生的狂热行为。

大学生大多处在18~23岁这一年龄段,是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奔放,情感丰富且情绪不稳定,加上他们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以及所处的环境相似导致他们及其容易发生集群行为。

大学生集群行为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的集群行为有着很大的不一样,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集群行为具有如下特点:主体匿名性。

在大学生集群行为中,每个学生的行为通常都不是以个体的身份出现,而是作为整体出发,参与学生处在一种匿名的情境中,因此就会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

他们觉得自己反正是匿名者,和群体一起,个人不会单独遭受批评,更加不用承担集群行为的责任,这样就减轻了他们对于不良后果产生的畏惧。

这种心态促使他们的破坏行为更加冒险,在集群行为中的表现也更为大胆,从而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行为短暂性。

社会群体的集群行为的发展往往都是连续的,通常难以很快平复,但是,大学生集群行为往往比较短暂,通常都是突然爆发,然后又很快结束。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心理机制分析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心理机制分析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心理机制分析及对策探究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频发,给高校管理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大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字: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心理机制;对策1 引言大学生是国家社会的未来,在即将进入社会前,他们其中的一些人有怎样的心理机制导致他们去参与群体性事件,而参加了这些群体性事件将对他们自身和学校社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在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群体性事件,我们有必要去研究他们参与群体性事件时的心理机制,并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探索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这对于高校的安全稳定和保障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健康状态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指的是学生个人或团体、组织在其利益不能的到保护时,或对学校管理和制度上有不满情绪时,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具有一定的规模的群体,采取集会、游行、集体上访甚至暴力等激烈方式要求解决问题,造成甚至引发某种治安后果的非法集体活动。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关于“群体性事件”、“群体行为”,汉译西方社会学著作一般称为“集群行为”、“集合行为”等①,台湾学者则称为“群众事件”、“聚众活动”、“群体事件”,等等?。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 年出版的《社会学导论》一书中,最早从社会学角度定义“集合行为”,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斯坦莱?米尔格拉姆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

戴维?波普诺③也指出,集群行为“是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

斯米尔塞认为,集群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文以衡阳三所高校(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工学院、南华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例,采取分层抽样做问卷调查,从大学生对群体性事件的认知、参与了群体性事件的情感态度等方面来探究参与群体性事件学生的心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群体行为研究报告

群体行为研究报告

群体行为研究报告第一在群体之间有很强大的传染性传染,它对群体特征的外在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决定着它们所呈现出的趋势。

传染是一种很容易证实其存在、但不容易解释的现象。

在一个群体中,每一种情绪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性。

当只要有少数几个人表现亢奋的时候,大多数人也会莫名的跟着亢奋。

第二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它们有一个一般特征,就是极其容易接受暗示,暗示在每一个聚集起来的人群当也是非常容易传染。

这一事实,解释了群体的情绪为什么总是迅速转向某个明确的方向。

无论它被想象得多么漠不关心,一个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翘首期盼的状态,这使得暗示很容易乘虚而入。

最早出现的暗示,通过一个传染的过程,立即把自己灌输进所有集会者的头脑中,群体情绪的结果,群体永远徘徊于无意识的边缘,随时准备屈服于一切暗示,拥有不受理性影响的生命所特有的一切绪,它们丧失了一切批评能力,除了极度轻信之外,别无其他可能。

对群体来说,不存在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群体总是用形象来思考而形象本身又会立即唤醒一连串其他的形象,与最初的形象不存在逻辑联系。

,大可不必考虑组成群体的个人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无关紧要。

从他们成为群体组成部分的那一刻起,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与目不识丁的傻瓜笨蛋一样没有观察能力。

一个希望打动一群人的演说家,必须利用情绪强烈的主张,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决不试图用说理的方式来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共聚会上的演说家们十分熟悉的伎俩。

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情绪,向他们提出的意见、观念和信仰,他们要么通盘接受,要么整体拒绝,要么认为是绝对真理,要么认为是绝对错误。

那些通过暗示的过程诱发群体随时准备反叛软弱的权威,而在强权的面前,总是卑躬屈膝,俯首帖耳。

第四群体只接受简单的观念无论向群体提出什么样的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无条件的、不妥协的和简单的形式时,才能发挥影响。

于是,它们都披着形象的外衣出现,只有在这样的形式下,才容易被民众所理解。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分析、控制及反思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分析、控制及反思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分析、控制及反思作者:韩笑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3期[摘要]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校管理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学生思想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导致大学生集群行为的频繁发生。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原因条件,控制方法及事后的反思,以期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集群行为控制分析反思作者简介:韩笑(1981-),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团委组宣部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结构转型和利益调整步伐加快,各类矛盾日益显现,社会正走向群体性事件多发阶段。

当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学生的集群行为也不断增多。

大学生集群行为已成为影响校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为当前学生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有效控制及认真反思高校大学生的集群行为。

一、诱发集群行为的原因大学生集群行为大多以罢课罢餐,聚众哄闹,破坏公共物品为其表现形式,另外还有在网络上的恶意谩骂,不负责的跟帖等等。

集群行为是大学生在多重压力下的暂时摆脱和满足。

急骤变迁的时代给大学生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给他们选择的困惑和生存的压力由于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源有限和处理社会压力的经验不足容易使其应对压力的方式产生异化而最终产生情绪和越轨行为;其次当代大学生思维比较独立,求知欲比较强,维护和追求自己利益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但也正是这种意识使部分大学生自大狂妄的偏执心态和过激言行导致他们过分关注自我。

但是他们在社会上经常处于被支配地位,许多关键问题丧失话语权所以集群行为就成为他们发泄内心压抑和不满的狂热舞台;再者,集群行为满足了大学生标新立异,崇尚自我的表现欲。

他们希望通过集群行为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肯定来释放内心的失意。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集群行为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是集群行为是否属于心理行为呢?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大家对集群行为的特征具有普遍的认识那就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匿名性、无组织性、情绪性、短暂性等。

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三、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
消极的影响则表现为:过度的从众心理可能导致个性的压抑,阻碍独立思考 的能力。同时,盲目的从众也可能导致失去自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 群体行为的不理性,如盲目投资、过度消费等。
四、如何应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四、如何应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面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1、培养自信心: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这样可 以增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减少对他人观点和行为的依赖。
因为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而选择相似的职业规划。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群体压力:大学生生活在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环境中,他们时刻面临着来自 同龄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他们去适应群体,以获得认可和安全感。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2、缺乏自信: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缺乏自信,因此他们更倾向于 依赖他人的观点和行为。
一、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一、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在大学校园里,从众心理的现象多种多样。例如,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会选择 随大流,即使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也会因为担心与他人不同而选择沉默。有些 学生则是在生活消费上追求名牌,盲目从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一些学 生在择业方面,
一、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四、如何应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2、提高批判性思维:教育大学生学会批判性地看待问题,不盲目接受他人的 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做出决策。
四、如何应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3、增强自我意识: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 解自己的行为动机,而不是盲目追求他人的认可。
四、如何应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最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精品

最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精品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近年来,弱势群体这个概念浮出水面,并逐渐被政府所关注和接受。

所谓弱势群体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态之中;二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三是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

依据这个界定,我认为大学生中间也存在弱势群体问题,如何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高校德育面前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本文对此作一研究。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依据“弱势群体”的界定以及自身的工作实践和观察,我认为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⒈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交际范围狭窄、不善于沟通,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不能被其他同学及集体所接受,性格孤僻、生活孤独,经常独来独往,人际关系不良,情感体验多为抑郁、冷漠、憎恶等感受。

⒉成绩落后的学生。

这些学生常常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经常体验学习的失败,并且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虽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学校学习但却不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实际上并不能胜任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常处于可能被淘汰的危险境地。

⒊不被重视的学生。

这些学生可能由于身心、社会适应能力、成绩落后等原因,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不愿意接近老师,回避参加集体活动,对外界事物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因而失去了许多锻炼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得不到老师、同学的重视,集体的认可,失去受人尊重的地位。

⒋不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学生。

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能力较差,缺乏锻炼,能力和素质得不到提高,因而在人才市场上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就业竞争中被淘汰下来。

这部分学生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左右,他们是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⒌情感脆弱的学生。

这些学生常常表现出悲观、绝望、无助、空虚等苦闷心理,烦恼和忧愁多于欢乐和愉快,情绪极易波动,自主和自制能力差,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容易形成心理冲突,产生心理压力,丧失自信心,陷入焦虑的状态中,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


. 0: : :
享 鹈

大 学 生 群 体 性 事 件 对 策 研 窕
王 玲
( 阳 工业 大 学 , 宁 沈 阳 10 7 沈 辽 1 18)
[ 摘 要]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不仅 影响 高校正常的教 学、 生活秩序 , 也给社 会稳定带来极 大危 害, 已经成 为影响校 园稳 定 的一个 突出问题 。本 文分析 了大 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 , 并提 出了预防和干预 的对策。 [ 关键 词】 大学生; 群体性 事件 ; 对策研究 。
20 0 5年 I 2月 2 5日发生 在 安 徽 省 某 大 学 的 大 学 生 群 体 性 事
件, 其诱 因是国家助学贷款迟迟未 能审批 。在高校这一特定 的环 境 中 , 识 群 体 相 对 集 中 , 权 意 识 相 对 较 高 。因 此 , 知 维 当 自身 利益 受 到 损 害 或者 其 他 原 因 引 起 的 矛盾 激 化 时 , 分 学 部 生一旦受到策动 , 往往 表达 为一种 集体性 的相 对过 激的言 行。大学生群体事件具有 以下特点 :

大 学 生群 体 性 突发 事 件 , 指 高 校 中 的部 分 学 生 , 国 是 受 际形 势 、 内 局 势 、 校 管 理 、 国 高 自然 灾 害 等 因 素影 响 , 较 短 在 时期 内 骤 然发 生 的 有 悖 于 国 家 法 律 法 规 的 群 体 性 行 为 。它 般分为事故灾难事件 、 公共卫生事件 、 自然灾害事件 、 社会 安 全 事 件 四种 类 型 。大 学 生 群 体 性 事 件 更 多 的 发 生 在 日常 学习生活 中, 因十分复杂 , 大到政治事件 、 化因索 , 诱 如 文 小
定 。 因此 , 们 必 须 高 度重 视 对 大学 生 群 体性 事 件 的 分 析研 我 究, 摸清主要特点 , 提出预防和干预的对策 , 更好地完成所 肩 负的历史使命 大学 生 群 体 性事 件 的 特 点

教育论文:论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疏导与教育

教育论文:论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疏导与教育

论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疏导与教育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稳定对创建和谐社会、推进高校教育改革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新旧管理体制交替更新、价值取向多元化、生存生活和发展需求多样化等问题,这些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方面的不适应,因此,在大学生中发生群体行为是不可回避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矛盾都是可以转化的,大学生的群体事件也是可以避免的。

一、大学生群体行为的产生及表现特征大学生群体主要是指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临时或短时间聚集在一起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的学生群体。

有群体就会有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集群行为的形式之一。

“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变成了群体这个事实,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个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为不同。

若不是群体形成,有些闪念和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产生,或不可能变为行动。

”大学生群体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某种情绪需要宣泄或者是感到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为了改变自身状况,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努力。

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行为方式。

通常我们把大学生的群体行为分为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和偶发性群体行为。

有组织的群体行为是指大学生某些社团组织成员因某种事件所引发的群体行为。

近些年来,除传统的学生社团外,高校大学生群体组织发展非常快,各个群体组织的学生人数很不均衡,形成因素较多。

比较有特点的主要有这样几种:一种是因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如对某种体育项目的共同爱好而组成的协会,包括各种球类协会、球迷协会等。

这些群体的组织比较松散,成员行动自由,没有特殊事件(如球赛等)或特定的场所,其群体活动不会构成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另外一种是因为共同的地域、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组成的群体组织,近几年来高校中比较多地出现了以地域为界线为标志的同乡会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再思考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再思考

作为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的高校 ,社会所发 生的群体性事件 、突发事件都能引起大学生的关 注, 他们 进行认知 、 评价 , 并形 成 自己的观点 、 态 度、 情感认同和价值取 向。由于当下社会稳定问题 的敏感、 社会体制的制约、 高校管理的严格等各种 原 因 ,大多 数情 况 下 大学 生 不 能 采 取相 应 行 动 以 支持或者声援社会群体性事件 。从这个角度而言 , 社会背景、 社会群体性事件对高校大学生 、 高校群 体性事件的影响是相对有 限的 ,尤其是 由于土地 征迁 、 劳 资纠纷 、 环境保护而发生 的群体性事件 、 突发事件。但在个别情况下 , 如物价上涨 、 中外关 系紧张等此类社会背景 、 事件 , 由于影响到大学生 自身利益 , 或者触动大学生 民族主义 、 爱国主义情 结, 这种影 响又是十分巨大 的, 可能引发大学生抗 议、 聚会 、 游行等群体性事件 。 ( 二 )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 截至 2 0 1 4年 6月 , 中 国 手 机 网 民规 模 5 . 2 7 亿, 互联 网普及率达到 4 6 . 9 %。 网民规模持续增长 , 网民生活全面“ 网络化 ” 。[ 2 1 网络媒体作为 “ 第 四媒 体” , 当代大学生 的工作学 习生活 已经无法摆脱其
第3 6 卷第 2 期
2 0 1 5年 3月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Ka s h g a r Te a c h e r s Co H e g e
V0 l - 3 6 No . 2 Ma r . 2 O9 3 3  ̄ . c n k i . j . k a s h g a r . t e a c h . c o i l . 2 0 1 5 . 0 2 . 0 2 2

浅析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群体影响

浅析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群体影响

人 的行为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 为两类 ,群体行为是那些 相对 自发
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 ,因为某种普遍 的影响和鼓舞 而发生 的 行为 ,他人的影响效应会随人数的增加而递增 。在一个群 体中 ,群体成 员的行为会影响个体的行为 ,产生大于个体行为 的效果 ,而这 种影响可 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对 于处在学生工作第一线 的高 校辅导员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宿 舍 群 体
机 、态度等易受到 所处群 体的影 响而 不断地 发生调整 。此外 ,9 O后 大 学生一个显著 的特点就是情绪不稳定 ,起伏较 大 ,当处 在和同辈一起 学 习的环境 中时 ,个人之间的情绪状态很 容易彼此形成 干预。 因此 ,群体 内积极 向上 的学习情绪 ,能极大的调动个 人的学 习积极 性 ,形成社会 助 长效应 ,提高学习效能 ;而消极 的学习情绪 则会形 成消极 的学 习氛 围, 降低学 习的积极性 ,减弱学习效 能。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行 为的学 习是通过观 察别人 的行 为而进行的 ,他人的行为就像一个信息源 , 而观察者通 常利用 这些信息 去指导 自己的行为。因此 ,大学 生如果能分辨周 围的信息源是 带来积极 影响的还是消极影响的 ,就会让 大学生 自觉地选择具有积极影 响的信息 源 ,自觉规范 自已的学习行 为,改 善 自己的学 习观 。 2 .充 分发 挥 同 辈群 体 的相 互 作 用 在进人大学以前 , 学 生接受 的都是应试教育 ,因此 ,在 大学阶段 的 学习中 ,仍能表现出对 于以往应试 教育模式 的依恋而 不愿意发 生改变 , 而大学教育要求学 生在学 习模式上发生改变 ,将被动的接受式 学习改变 为主动的探 索式学 习 , 在这种学 习方式的改变过程中 ,群体所 能发 挥的 作用是很大的。因此 , 运用社 会心理学 中的关 于群体心理 效应 的作用 , 能在很 大程度上帮大学生尽快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 ( 1 ) 从众

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论文

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论文

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的论文作者:XX摘要: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多关注国际及社会的动态,并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理性的去看待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要了解群体性事件的的特点、产生的原因。

在类似事情发生时能够认清事实的真相,而不是盲目的参与其中。

关键字:群体性事件,大学生,群众,对策,利益通过老师在形势与政策课上做的有关群体性事件的专题介绍使我对这个课题产生了兴趣。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又有着一腔热血在大学这个社会的入口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们努力汲取着科技与文明的精华同时也从各各渠道接受着最新的思想用我们的眼光关注着这个社会。

从我对群体性事件的片面理解绝大多数集体上访甚至闹事都有一定的理由,即有其合理的部分。

很多时候是公民为维护自身正当利益,当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和损害时,受害人联合成一个群体,共同采取行动,而被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从而导致连锁反应,酿成群体性事件。

而我们这些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而又有着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在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很容易被少数不法分子所利用,参与群体性事件而危害社会的稳定。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要了解群体性事件的的特点、产生的原因。

在类似事情发生时能够认清事实的真相,而不是盲目的参与其中。

网上对群体性事件的定义是: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

一、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群体性指每一起群体性事件是由某一身份的一群人制造和参与的。

这是群体性事件的最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呈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员常常达到了成百乃至上千,甚至上万人参与的事件在全国也已屡见不鲜。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防范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防范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防范机制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和心理五种维度分析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探索并构建有利于防范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及时并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的状态,降低它的影响。

标签:群体性事件;发生诱因;防范机制;虚拟体系近年来,高校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以学生为参与主体,具有确定的目的性诉求,对学校和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突发性的聚众活动。

高校集群事件的发生既有外部诱因,如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有内部诱因,如内部管理不善、学生素质的因素。

如果对此认识不清、处理不当,轻则会影响学校内部教学、科研、生活的日常活动,重则会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社会治安。

因此,加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防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诱因1.政治诱因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既快速发展又充满着不稳定。

特别容易受到西方等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西方敌对势力一方面会利用我们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或工作中的失误,以及利用大学生独立活跃的思维、不完善的社会心智,对其进行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打着“民主、自由、维权”等幌子,挑拨党群关系,积极插手一些公共事件,甚至直接操作,使一些本来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事态迅速扩大,导致危害加剧;他们还妄图借助群体性事件,极力推行其和平演变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

另一方面他们利用我国的宗教民族问题,分化并鼓动大学生起来闹事。

近来,一些高校已经发现有宗教组织的活动,他们采取各种隐匿的方式,串联或动员大学生举行非法集会、不断闹事等。

一些内地高校如福州大学城近年来都招收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因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差异,加上受到敌对势力的宣传欺骗和蛊惑,常因宗教民族问题而引发群体性事件[1]。

无论是出于爱国反对西方敌对势力的侵扰,还是受到鼓动而参与闹事,大学生集群行为都呈现增加的趋势。

高校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根源、特征及防范措施

高校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根源、特征及防范措施

高校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根源、特征及防范措施摘要: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高校学生由于受校内外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爆发于学生之间的群体性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正常运行。

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校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根源主要包括高校社会化改革转型不到位,校内外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以及事件的特征,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高校学生由于受校内外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爆发于学生之间的群体性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正常运行。

所谓高校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的诸如群体打架斗殴、饮食问题、集会游行甚至冲击党政机关等突发、导致严重后果现象。

如何有效预防高校群体性危机事件,是高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此,分析了高校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根源、主要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维护高校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的根源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一些高校内不安定因素逐渐凸现,时常发生一些群体性危机事件。

例如:2006年5月31日,河北大学旧校区发生的学生集体腹痛、呕吐事件;2008年发生在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的火灾事件,给学生的生命财产、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给高校带来极大的混乱;2010年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地反日游行。

这些群体性危机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正常秩序和地区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近些年来高校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群体性危机事件呢?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第一,高校社会化改革转型不到位。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人们的传统思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高校在整个改革进程中暴露了很多的矛盾,校内外各方面的利益冲突,不同地位、不同层面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价值判断标准不同。

这些都导致高校在应对不同群体性危机事件时不够及时、不够全面、不够彻底。

第二,校内外蕴含着不稳定因素。

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动,不仅使原来的各种冲突集聚,也滋生着新的冲突。

新时期下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下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下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变革带来机遇和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以利益为核心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

高校是反应多种组织及关系综合作用的场所,作为社会大环境下的一个特殊组织单位,群体性事件在高校彰显了更多更具特性的表现。

群体性事件的关注度上升以及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扩展为中国高校发展及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内涵及特点群体性事件,是指个人或团体、组织在其利益不能得到保护时,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聚集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采取集会、游行、集体上访甚至以暴力等激烈方式要求解决问题,造成甚至引发某种治安后果的非法集体活动。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大学生受国际形势、国内局势、高校管理、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在较短时期内骤然发生的、有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群体性行为。

它一般分为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危险性、急迫性等基本特点。

重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高校发展和适应现代社会复杂变化的需要,是高校学生管理者能否驾驭学生工作局面和应对、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

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于主动认清新形势、解决新矛盾,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都具有重要启示。

二、高校大学生群体事件的成因(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滞后和教育内容的陈旧。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大量教学人员存在着机械地将含有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的相关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教育对象,教学方式陈旧乏味,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大学生兴趣,使得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有可无,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二)管理制度僵化,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高校合并和连年扩招,许多高校大学生数量激增,场地硬件、服务设施以及管理体制上未能及时跟进,仍保留了浓厚的计划时代体制下的方法,各项改革制度的不够完善和服务力度的偏差,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的高校管理有所质疑甚至不满。

大学生不良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以保山学院为例

大学生不良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以保山学院为例

价值 观的多元化 、 竞争无序 等多方面 因素 的影 响 , 目前 大学生不 良行 为的面在扩大 , 良行为 的程度在 不
加深, 与高校 的和谐氛 围极 其不协调 ; 大学生不 良 为对高校人才 的培 养和社会 的发展产 生不 利影响。 行
以统计调查资料和公 开数 据资料 为依据 , 分析 大学生不 良行为的现状 , 并分析造成大学生不 良行为 的原
健康成长【 , 从而对建设平等、 团结 、 互助、 和 级四个专业的 20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 9 收回
谐 的校园文化有现实意义 , 同时研究大学生不 有效问卷 27 详细见表 1 8 份。 本研究样本基本
良行为也是高校治安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收 入 日期 : 0 l o 一 9 21—5O
3 .5 3 4
6 .1 48
表 2 问卷 调 查 维 度
维度 学 习方面诚信 生活方面诚信 经济方面诚信
家庭情况
问题序号 问卷项 目数 2359 , ,, 16 8 1 , , , ,0 4 7 1 ,2 ,1 1
1 ,4 1 3 l ,5
表 3的统计结果显示 : 5 . 有 6 %的学生经 8 常或偶尔一 、两次抄袭他 人作业或论文 ; 有 2 . %的同学偶尔一 、 73 5 两次作弊 ; 4. %的 有 63 9 同学上课经常或偶尔迟 到 、早退或旷课 ; 有 3 5 51 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或经济支出上 隐瞒 9 父母 。从 20 年至 2 1 年期间 ,全校共有 05 00
文 明素质 , 针对 大学 生 表现 出来 的种 种 不文 明
家庭情况 ; 消费隋况 ; 家庭困难原 因及缴纳学费 的主要来源等。详细信息见表 2 问卷维度。
22 被 试 .

社会心理学:群体行为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群体行为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群体行为的研究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感受和行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们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情感和认知过程,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群体行为的定义群体行为指的是人们在集体环境中展现出来的行为表现。

这些行为可能是由群体动力、观点引导或社会规范所决定。

群体效应1.涌现效应(Emergence):指在群组中出现了某些特质、态度或行为,但该特质在单个个体中并不存在。

2.失控效应(Deindividuation):指当个人处于大量陌生人组成的群体中时,他们更容易丧失自我意识,做出不符合其平常行为准则的决策。

3.从众效应(Conformity):指当一个人处于一个明显具有共同意见或期望的群体中时,他们更容易改变自己原本意见以迎合这一群体。

4.团队协作效应(Teamwork):指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任务时,个体倾向于以更高的效率协调合作、分享知识和资源。

5.社会认同效应(Social Identity):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其身份认同形成了他们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模式。

6.拥堵效应(Crowding):指当人们处于拥挤的环境中,可能导致其感受到压力和不适,从而影响其行为和情绪状态。

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1.领导与权威:领导者对群体氛围、目标设定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

2.规范与规则:社会规范与群体内部的规则可以促进或限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3.群体凝聚力:群组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相似性以及共享目标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程度。

4.认知负荷:当个体面临多任务或高压情况时,他们在群体行为上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决策模式。

社会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社会心理学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管理学、教育、市场营销等。

通过研究群体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是如何与他人相互影响和交往的,进而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并且制定出更有效的社区政策。

高校学生行为规律、群体特征与维护稳定工作研究

高校学生行为规律、群体特征与维护稳定工作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13年11月第48期Nov.2013NO.48技术职务对应科级正职、副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对应初级职员。

职级设计的业绩导向性不明显、工作难易程度无法体现、评价模糊等要素难以对高校职员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激励机制。

第四、与专业技术人员相比,职员晋升途径狭窄。

目前高校普遍采取职务与职级对应套转的职员定级方式,原任校级中层干部占去五、六级职员岗位的半数以上,且各高校在职级晋升的条件中,均对任职年限、各职级的比例均有明确地要求,使得正常缺岗聘任的岗位有限,竞争激烈,六级成为晋升瓶颈。

以浙江省一个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例,申报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年限要求分别为3年、8年、13年或当年、2年、7年,且均允许破格晋升。

而他们一旦进入高校的职员制行列,初次被聘为九级职员或七级职员,在不获得任何职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每5年上一个职级的方式获得晋升,且各职级有严格的岗位数、发表专业论文、聘期等的限制和要求,其难度之大更突显了职员晋升途径狭窄的特点,容易在特定群体内部产生消极情绪。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职员制改革的对策第一、加大舆论导向,加强各项保障。

“职员制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不应只限于高校内部,它的实施需要教育、财政、人事、组织、编制管理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作。

”一方面,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高校要通过不断加强宣传力度,转变高校管理者、普通教职员工、乃至全社会对高校职员制改革的认识,即将其提高到“实行职员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符合国家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度上来。

另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职员制改革过程中如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措施建设,为其贯彻落实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员职级体系,进一步拓展高校职员的发展空间。

为解决高校职员中高职级编制数有限、职级套转方式生硬、职员的晋升渠道窄、职员的积极性受挫的现状,各高校应采取为职员增加新的“开口”的方式缓解上述症状:如设置弹性空间,适当突破中高级职员职数的控制,对特别优秀、业绩突出的职员,可破格晋升;统筹考虑,在过渡期开通“职称”与“职级”相结合的“双轨并行”的晋升渠道,即允许职员参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称,以缓解职员晋升的压力;兼顾平衡,缩短职级的晋升年限以减少与专技人员晋升条件上的落差,实现不同队伍间建设与发展上的平衡。

群体行为社会实践报告(2篇)

群体行为社会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群体行为学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以及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群体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我们组织了一次群体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观察、访谈和实验等方法,分析群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探讨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近年来,群体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网络舆论到公共事件,从商业竞争到社会运动,群体行为都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群体行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仍然是一个挑战。

2. 实践目的:了解群体行为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分析群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探讨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为改善群体行为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实践方法与过程1. 实践方法: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群体行为,记录行为特征和变化。

访谈法:对群体成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实验法:设计实验,控制变量,分析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2. 实践过程:前期准备:确定实践主题,设计实践方案,准备观察工具和访谈提纲。

实践实施: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观察、访谈和实验。

数据收集:记录观察结果、访谈内容和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

报告撰写:根据实践结果撰写实践报告。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1. 群体行为的基本特征:从众性:个体在群体中容易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表现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感染性:群体情绪和行为可以迅速传播,影响其他成员。

互动性: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2. 群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网络舆论:网络上的群体行为往往表现出强烈的从众性和感染性,容易形成极端情绪和观点。

公共事件:在公共事件中,群体行为会影响事件的走向和结果。

商业竞争:商业竞争中的群体行为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3. 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社会认同:个体在群体中寻求认同感,从而表现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

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

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高校的安全和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各个高校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与此同时,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校的安全稳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对待。

本文介绍了四大类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并分析了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产生的三大原因,最后从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机制建设和危机处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一、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分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在校生人数激增,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也日渐增多,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本文认为高校学生不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安全、困难学生群体增多、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四个方面。

(一)校园环境安全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既包括校园本身环境的安全稳定,也包括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

1第一,校园本身环境存在不稳定因素。

高校校园里有很多安全隐患,威胁到了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首先,学生宿舍存在安全隐患。

有的高校学生宿舍缺乏消防器材,有的缺乏足够的安全通道,很难应付一些突发性的情况。

有的宿舍管理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混进宿舍进行盗窃等犯罪活动,侵害学生的利益。

其次,高校内的交通安全也令人担忧。

经常会有一些校外车辆特别是黑出租频繁出入校园,车速过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给学生的生命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再次,校园的餐饮卫生存在隐患。

有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差,食物不新鲜,这随时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最后,校园网络存在安全隐患。

校园网链接的除了各级行政单位网络,还连接着校内学生机,因此存在着被外网攻击、病毒泛滥、信息丢失、数据损坏等安全问题。

2第二,校园周边环境治安不容乐观。

当前高校管理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生结构复杂化,校园和社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3高校在校生人数众多,消费需求旺盛,自然而然地成为商家追逐的重要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群体行为及群体失灵现象研究摘要: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群体性,而且其群体行为对个人造成较大影响,然而由于大学生所处年龄段和其自身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失灵现象普遍,同时群体失灵对大学生个体造成较大影响。

本研究利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北京市A学院大学生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行为及其对个体的影响及大学生群体失灵现象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案例调查,为高等院校教学和学生管理提供参考,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和自我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行为;群体失灵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1一、导言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期,也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走向成熟的重要人生阶段。

因此,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仅影响到其在校期间的成绩,更多影响到的是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走向社会后的自我发展能力。

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很容易受到所处群体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群体行为和群体影响的研究是洞察大学生个体行为、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契机和有效途径。

人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是那些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戴维,1987)。

社会心理学对于群体的研究认为,群体成员关系能够激发个体行为,产生大于个体行为的效果,群体学习的速度也快于个体。

同时,群体行为过程也存在缺陷,即所谓的群体失灵。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风险转移,即群体行为中的讨论和写上会让群体成员做出相对个人更具风险性的决策,也就是转移风险;2)阿比林悖论,认为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能够影响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而无意识的结论会产生虚假的共识;3)群体思维,认为群体成员过于乐观,认为本群体力量强大,并试图利用群体压力“驯化”反对者。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群体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资料和数据收集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案例研究的方法。

参与观察主要发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作为讨论者之一或活动参与者之一提供意见,并在此过程中观察在存在外来干预的情况下,学生的群体行为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观察不参与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主性小组讨论和活动中,教师作为旁观者,不参与学生行为,并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群体内部行为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案例研究主要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行为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探讨其群体学习行为的特征、影响以及大学生个体在群体行为中的态度和感受。

主要案例包括暑期科研实践小组的调研和结果呈现过程,宿舍考前学习行为等。

二、大学生群体行为(一)大学生群体的构成及特征。

大学生群体的构成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通过对北京A学院学生群体进行观察分析,大学生群体主要包括:共同居住群体、共同爱好群体和共同目标群体几种类型。

其中共同居住群体以相同或相近学生宿舍为群体单位,是大学校园中最常见群体;共同爱好群体中个体主要由于共同的行为偏好聚集,包括体育、娱乐等方面的爱好;共同目标群体主要是在大学毕业前,一般大学三年级以后形成的具有考研、出国及自助创业等共同目标的学生群体。

大学生行为表现出较强的群体性特征,个体行为极易受到群体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同一大学生群体内的个体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相似性。

一方面,群体的形成一般基于群内个体在基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不存在冲突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群体压力会同化个体行为,导致群内个体行为向同一方向发展。

但这一相似性的稳定性并不强,相似的行为中往往存在阿比林悖论中提出的无意识的结论所带来的虚假共识。

例如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对于实践活动的规划,当群体中较具影响力的个体提议之后,群体成员极少会提出反对意见,但如果在这样形成的规划的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过程如果并不顺利,问题就出会出现,群体成员的质疑很容易引发群体矛盾,甚至导致群体的解散。

因此,大学生群体表现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往往又带有较强的脆弱性。

(二)群体失灵现象。

大学生群体行为中较为普遍的群体失灵现象。

当前大学生多为1990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其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多具有较强的个性,但其独立性相对较差,独立意识不强,并且心智相对脆弱,价值观成熟较晚,导致他们较容易受到引发群体失灵现象的各种诱因的影响。

而群体失灵现象的发生对于大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影响相对较大,严重时会导致群体的解体和个体间的矛盾冲突(如案例1)。

案例1:同宿舍6名女生,关系融洽,成绩较好,在暑期科研训练中同在一组。

同学S是6人中学习成绩最好的,也是宿舍长和组长;同学N英语口语最好,曾经在学校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奖,平时性格要强。

日常学习和生活中6人未曾发生矛盾,但在科研训练的题目选择中,S和N出现了分歧。

S坚持要研究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而N倾向于研究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问题。

N同学的建议未得到其他同学的接受,最后小组决定选择S同学建议的题目。

但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难度,城市流动人口居住分散、职业多样化,数据收集困难,同学们的数据收集工作较为艰苦,调研时间较长,N多次表示不满。

由于时间有限,数据收集不够全面,分析欠缺深度等原因,最后该小组科研训练报告的成绩不高,这对于平日成绩优秀的组员们打击较大,另外4名同学开始同N一起抱怨题目的选择问题,并就此责怪S。

S表示不满,和N大吵一架后找辅导员调换宿舍。

虽然最后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宿舍,6名同学继续共同居住,但S和N的矛盾一直持续,N拉拢宿舍其他同学孤立S,S的学习成绩在后面一个学期有所下降。

上述案例是明显的群体失灵现象,事件中包含了阿比林悖论和群体思维两个方面的诱因。

S的提议得到宿舍群体成员认同的过程实际上是无意识的结论达成的虚假共识,N提出的质疑受到S和其他同学的否定实际上是群体思维中“驯化”的过程,虽然最终N未被“驯化”,但其质疑没有达到任何效果。

在群体行为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下,矛盾终于爆发,因此造成宿舍的较大分歧并使得S因此付出了被同宿舍同学孤立和学习成绩下降的代价。

虽然这一宿舍群体中的其他5名同学并未从此次事件中受益,但也并没有对此次事件再次提出质疑,可见群体思维给群体成员带来的压力。

另外,共同爱好群体和共同目标群体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风险转移特征。

从A学院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看,共同爱好群体中以网络游戏群体为主,共同目标群体主要是考研群体。

网络游戏群体的群体行为表现为长期共同打游戏,共同逃课和学习成绩的普遍较低。

以上两个群体在学习行为上表现的积极性均较低,而且群体成员相对稳定,群体行为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

共同爱好群体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风险转移特征,比如共同逃课。

A学院对于学生考勤的考核较为严格,逃课面临的风险较大,会影响到学生平时成绩,逃课达到一定的课时数还将面临被取消考试资格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A学院部分共同爱好学生群体仍然存在严重的逃课现象。

从考勤统计来看,多数逃课现象表现出群体一致性的特征。

调查了解到,学生认为,既然群体成员都逃课,那么个人的风险就会减小,因为学院不太可能让那么多学生同时不及格,这也会影响到学院整体的教学工作。

而共同目标群体的行为中,大多以学习为主,如考研群体。

考研群体成员多为学习成绩优异且学习自律性较强的同学,这一群体在复习考研和专业、学校选择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群体性,如同时、在同样的地点学习,共同的娱乐休闲,以及志愿报考上的趋同。

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转移现象,如在考研志愿选择方面,群体成员的报考学校水平往往高于群体外的单个成员的选择。

因为群体成员普遍认为,大家一起复习的效果会好于个人复习,既可以在学习内容上互相帮助,又可以在考研消息方面互通有无;而且即便都没考上,大家可以共同寻找其他出路。

三、结论及建议大学生行为极易受到群体影响,而学生群体稳固性不高而且表现为阶段性群体和较为普遍的群体失灵现象。

而群体失灵带给大学生个体的多为负面影响。

群体影响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学习成绩水平也表现出群体性的特征。

因此关注大学生行为,不能忽视群体影响。

对于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而言,建议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在工作中重视学生群体的发现和对群体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行为和群体影响的了解可以更有效地规范和改善大学生行为,并消除群体对于大学生个体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群体的正面影响作用,促使使学生工作更为有效。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和自我组织管理能力,学会甄别所处群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以及发现群体的缺陷和群体行为的负面影响。

因此,大学生需要对自身所处群体进行分析,更为理性地选择和加入群体。

在群体失灵现象中,学会理智地处理矛盾,主动发挥个人作用,改善群体质量,不仅要积极响应和配合群体行动,又不能放弃自己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1][美]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A],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严瑞珍,孔祥智,程淑兰等,转轨时期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的轨迹[J],农业研究,1997-5.作者简介:胡新萍,女,1980年6月出生,汉族,博士,讲师;单位:北京农学院.基金项目:2012年北京农学院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5046516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