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指导及病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慢支是指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常在寒冷季节反复发作为
其特点。病变持续进展可并发肺气肿、甚至发展为肺心病。
【基本病因】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因素、其他因素。
【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或气促。
【临床分型和分期】单纯型和喘息型;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诊断要点】临床上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持续至少三个月,连续两
年或两年以上,并排除心肺等其他疾病,即可做出诊断。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粘稠有关。密切观察病情,尤
其是痰液的性质和量;观察药物疗效和作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采取有效
的咳嗽方式。
()处理治疗计划不当无效与健康信念冲突、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足,
及对病情、诱发因素、治疗等知识缺乏有关。认识影响治疗的因素;解释疾病的相
关知识;增强信心和自我护理能力;戒烟;鼓励病人和家属参与制定治疗计划。
【保健指导】指导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加强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及早防治感染。
.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因气管对各种刺激的易感性增高,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支气管狭窄而致病。
【病因病机】过敏因素;神经因素;诱发因素。
【临床分型】外源性;内源性;混合性。
【防治原则】去除病因;控制发作;预防发作。
【发作时处理】属于急症,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吸氧;氨茶碱静脉注射;纠正酸中毒及失水;糖皮质
激素;处理并发症。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粘液分泌增加、气道阻塞有关。提供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的环境,根据病情提供舒适体位;避免诱因;提供
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饮食;监测病情;观察药物疗效和作用。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道平滑肌收缩、痰液粘稠、排痰不畅、无效咳嗽、疲乏有关。提供整洁、舒适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注意保暖;观察病情,补充水分;
心理护理;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痰液粘稠者可使用雾化吸入器,无效者可用负
压吸引器吸痰。
【保健指导】指导病人认识到长期防止哮喘发作的重要性,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的处理;日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防
止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气道阻塞而发生猝死。
. 肺炎:肺炎主要指肺实质的炎症。
【临床表现】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可有铁锈色痰;气急;发绀;
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典型体征可有肺实变。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体温过高与致病菌引起肺部感染有关。卧床体息,保持室温为℃,湿度;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做好口腔护理;监测生命体
征;高热时宜行物理降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炎症、痰液粘稠、疲乏有关。观察痰液颜色、性质、气味、量;指导病人有效咳痰;病人胸痛时,可采取侧卧位或用宽胶布固定胸
廓,以减轻疼痛。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密切观察病情;取中凹卧位;高流量吸氧,维
持动脉血氧分压在以上;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根据血压随时调整
滴速;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实习二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肺炎病人的护理病例二:
男性,岁,因咳嗽咳痰天,嗜睡天入院。一月前患脑血栓,至今进食时有发呛。查体:度,次分,次分,血压(),轻度嗜睡,咳嗽无力,痰粘稠,右下肺叩诊稍
浊,呼吸音减低,有湿啰音,心(),两肢体肌力、肌张力无明显异常,血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问题:
()说出最可能的医疗诊断及病原菌是什么?
()为明确诊断需进行那些必要的检查?
()找出入院时的两个护理诊断及一个并发症,并列出其诊断依据。
()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严重损害,以致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有或不伴有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改变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一般动脉血氧分压()<,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
【病因】支气管—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胸廓病变及其他原因。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紫绀;精神神经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消化道出血。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的顺应性降低、呼吸肌疲劳、气道阻力增加、不
能维持自主呼吸、气道分泌物过多有关。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向病人及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