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应大力推行秋季人工更新造林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应大力推行秋季人工更新造林

期, 否则成活率得不到保 证 。随后 的工作还有 抚育 补
植 。在多年 的实 际工作 中 , 这种造林 方式 的一 些 不足
之处逐渐 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 点 :
况 , 导非 常着急 。况且 一 到春季 防火戒严 期 , 新 领 更
造林 和 防火就发 生 “ 车 ” 再 加 上前 面所 说 的一 系 撞 ,
造林 与治 沙
文 章 编 号 :06—69 ( 00 0 0 1 0 10 9 3 2 1 )5— 0 9— 2
内蒙古 大 兴 安岭 林 区应 大 力 推 行秋 季 人 工 更新 造 林
周 明 林 晓英 ,
(. 1 内蒙古额尔古纳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管理局 , 额尔古 纳 02 9 ; 2 11
关键词 : 秋季; 人工更新造林; 推广;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中 图分 类号 :7 4 3 ¥ 5 . 文 献标识码 : B
1 内蒙古大 兴安岭 林 区 自然地 理概况
火 灾 。③ 经 常 发 生 草爬 子 伤 人 事 件 。 随着 气 温 回
升, 蜱螨类 迅 速活跃 起来 , 尤其是 草爬 子 , 十分 猖獗 , 叮咬人后 , 奇痒 无 比 , 轻者 囊肿 , 重者头 晕 目眩 , 四肢
内蒙 古 大 兴 安 岭 林 区 南 北 长 6 6 m, 西 宽 9k 东 4 2 m, 面 积 16 7 0 h 地 理 坐 标 为 : 经 4k 总 0 652 m 。 东
19 3 6 ~15 2 0 , 纬 4 。3 6 ~ 32 o。 1 。63 ” 2 。4 1” 北 70 ” 5 。00” 2
火 险等级大 , 经常 发 生春 季 造 林 点跑 火 而 引 起 森林
收 稿 日期 : 1 0 2 0— 4—1 0 5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保护地建设
综述 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
内蒙古大兴安岭已建立58个自然保护地,包含8个自然保护区、15个湿地公园、9个森林公园以及26个保护小 区。
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8.75万公顷。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我国五大国有林区之一
01 区域概况
目录
02 保护地建设
03 社会意义
04 管理机构
05 直属林业局及办事处
06 林业管理局历史沿革
07 植被资源
09 淡水资源 011 旅游资源
目录
08 动物资源 010 矿产资源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五大国有林区之一,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9个旗市,管理机构为内蒙 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管理局下设19个林业局。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主体生态功能区总面积 10.67万平方千米,占整个大兴安岭的46%;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千米,活立木总蓄积10.3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 率达78.39%,均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现有70%的森林被列为国家重点、一般公益林实行全封闭保护和限制性开 发,其中有110万公顷从未开发的原始林,8个共计124万顷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新闻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编制委员会转给你厅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324人行政编制 的函》(58)编字第0046号,核定林管局行政编制324人。
1965年国家林业部《下达各林业管理局编制人数》(65)林政干昭字第202号核定内蒙古林管局人员编制307 人。
植被资源
内蒙古大兴安岭在大兴安岭,因立地条件的差异及海拔高度不同,兴安落叶松林呈现不同的森林类型,其中 分布广且具代表性的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越桔—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 及白桦—落叶松林等。 杜鹃—兴安落叶松林代表着一种冷干的生境条件,是构成大兴安岭植被的主要森林植 被类型。此类兴安落叶松林多占据阳坡、半阳坡或分水岭上。林木高大,木材蓄积量大,结构简单,林相整齐。 越桔—兴安落叶松林代表着一种冷湿的生境条件,在大兴安岭多见于山坡上部较平坦地段,分布较为广泛。此类 型林下天然更新良好,尤其在林窗处有大量的兴安落叶松更新幼苗,生长状态良好。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吉林省林业厅,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发〔2015〕6号)精神,进一步推进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我局决定全面组织开展一次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

为做好此次二类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任务计划2016-2018年,用3年时间完成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二类调查工作。

2016年,开展并完成16个林业局(含自然保护区,下同)的调查工作(详见附件1)。

二、任务分工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协助国家林业局,统筹协调调查工作,保障调查工作顺利实施,督促进度、控制质量,协调各林业局做好配合工作。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各省级林业调查(勘察)规划(设计)院承担具体调查任务,按要求提交调查成果。

各林业局配合调查工作,负责提供有关基础资料,调配人员配合外业调查,并协助做好后勤保障等工作。

国家林业局规划院负责技术统筹,承担技术指导、质量检查、成果验收入库等任务。

三、有关要求(一)要高度重视。

本次二类调查是评价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考核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效果的依据,也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促进重点国有林区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将本次二类调查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的措施,抓实抓好。

(二)要严格执行技术规定。

我局针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特点,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详见附件2)。

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据此组织编制《操作细则》,并于2016年3月31日前报我局资源司审核。

二类调查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

二类调查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

国家林业局文件林资发[2003]61号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适应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推进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我局依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对1996年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1996年由原林业部印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同时废止。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建设林业两大体系、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其成果是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重要依据,确保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各地要根据新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并报我局备案。

为不断完善本技术规定,请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报告我局。

附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主题词:资源调查规定通知抄送:国家林业局各有关直属单位。

本局发送:各司局。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03年4月28日印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二○○三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三章森林经营区划 (19)第四章调查方法 (21)第五章统计与成图 (31)第六章质量管理 (34)第七章调查成果 (36)附表格式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3.林种统计表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6.红树林资源统计表7.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等级统计表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各树种株数、材积按径级组、林木质量统计表10.用材林异龄林面积蓄积按大径木比等级统计表11.经济林统计表12.竹林统计表13.灌木林统计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调查目的与任务为了统一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制定本规定。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2]237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2]237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正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2]2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根据《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2号)的规定,用地单位申请占用征用林地或者临时占用林地,应当提供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为严格依法规范占用征用林地的管理,我局制订了《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予印发,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对用地单位申请占用征用林地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的,应要求其提供符合本规范的使用林可行性报告。

对按照规定权限由省级以下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批准的占用征用林地或临时占用林地面积较小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规范要求用地单位提供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

二、凡没有提供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含林地现状调查报告)或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一律不得受理和办理审核或审批占用征用林地和临时占用林地的事项。

三、请各省尽快将本规范转发各地、各有关单位执行。

附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二○○二年十月十一日附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用地单位申请占用征用林地(含临时占用林地,下同)时应提供的由具备相关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写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占用征用林地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写。

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

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

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是指在林木采伐伐区实施前,对林地进行综合调查和设计,明确林木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等信息,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林木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为了确保调查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定了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以下为该技术规定的内容:一、总则1.该技术规定适用于国家和地方自然林、人工林和其他林木采伐伐区的调查设计工作。

2.调查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的原则,确保所采集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3.调查设计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林业规划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内容1.调查对象:林木资源、林分结构、林地生态功能等。

2.调查范围:根据林木采伐伐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3.调查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树种、直径、高度、胸径、年龄、郁闭度、蓄积量、更新状况等。

4.调查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测量、取样等方法进行调查,结合遥感和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调查设计程序1.制定调查设计方案:根据林木采伐伐区的具体要求,确定调查设计的目标、范围、内容、方法和流程,编制调查设计方案。

2.采集调查数据:按照调查设计方案采集相应数据,采用GPS等设备记录样地位置,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

3.数据整理和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校验、清洗,并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生成统计报表和图表。

4.编制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编制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数据、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报送相关管理部门备案。

四、质量控制措施1.调查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林学和测量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严格按照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调查设计工作。

2.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和样地规模,以保证调查结果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可代表整个采伐伐区的情况。

4.对数据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修正。

5.强化对调查设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调查设计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1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林科发[2011]162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1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林科发[2011]162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1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正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1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林科发〔2011〕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直属单位,各林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研究,我局确定2011年度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共136项(见附件),现下达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开展工作,确保标准质量水平。

各标准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林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要求,认真做好标准制修订项目各阶段工作。

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要结合林业生产建设实际,深入开展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确保标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各林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制修订标准的质量。

二、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各标准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项目责任制,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实施并安全完成各项任务。

各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各林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标准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标准制修订项目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三、严格标准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各标准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财行〔2007〕29号)的规定,规范财政经费使用,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特此通知。

附件:2011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汇总表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一年七月八日附件2011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汇总表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制定修订完成期限项目主管单位(或技术归口单位)主要承担单位代替标准号12011-LY-001森林公园术语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22011-LY-002国有林场贫困认定标准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32011-LY-00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规范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42011-LY-004长白山山地森林培育技术规程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州林管局52011-LY-005小兴安岭山地森林培育技术规程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62011-LY-006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LY/T 1560-199972011-LY-007湿地资源调查规范湿地野生动物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82011-LY-008湿地资源调查规范湿地野生植物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92011-LY-009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LY/T 1494-1999LY/T 1526-1999LY/T 1174-1995102011-LY-010林业数表编制数据采集技术规程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112011-LY-011一元材积表编制技术规程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122011-LY-012林业档案分类与代码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全国林业信息数据标委会LY/T 1080-1992132011-LY-013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指南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浙江省林产品质检站142011-LY-014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北京林业大学152011-LY-015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指南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北京林业大学162011-LY-016中国森林认证竹林认证指南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72011-LY-017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单位操作指南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吉林省白河林业局182011-LY-018中国森林认证加工企业操作指南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吉林省白河林业局192011-LY-019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油桐属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202011-LY-020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榆属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山东省林木种苗站212011-LY-02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含笑属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22011-LY-022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桑属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232011-LY-02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杉木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42011-LY-024速生丰产用材林检验方法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LY/T 1078-1992252011-LY-025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速生丰产林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LY/T 1385-1999262011-LY-026红松速生丰产林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LY/T 1435-1999272011-LY-027森林火灾隐患评价标准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82011-LY-028林业科普基地制定2012中国林学会中国林学会、国家林业局科技司292011-LY-029灰斑古毒蛾防治技术规程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302011-LY-030春尺蠖防治技术规程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312011-LY-031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规程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北京市林木保护站、天津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省丹东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322011-LY-032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332011-LY-033野生动物疫病危害性等级划分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342011-LY-034青藏高原高寒荒漠(沙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352011-LY-035沙漠(含戈壁、沙地)编目技术规范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362011-LY-036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372011-LY-037软木复合板卷材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陕西万林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382011-LY-038不饱和聚酯树脂装饰人造板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LY/T1070.1~.2-2004392011-LY-039包装用木质人造板材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全国人造板标委会LY/T 1170-1995402011-LY-040纺织用木质层压板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全国人造板标委会LY/T 1416-1999412011-LY-041浮雕纤维板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全国人造板标委会LY/T 1204-1997422011-LY-042结构用指接材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432011-LY-043模压托盘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泗阳蓝阳托盘制造厂442011-LY-044木材工业用豆基蛋白胶粘剂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452011-LY-045木质层积塑料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全国人造板标委会LY/T 1401~1415-1999462011-LY-046人造板防霉性能评价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472011-LY-047木蜡油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482011-LY-048处理木材中有效药剂透入度的测定方法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质量监督林产品检验站、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州)492011-LY-049结构用定向刨花板性能设计值确定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502011-LY-050结构用规格材动态弹性模量应力波无损测试技术规程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512011-LY-051木材及结构复合木材销钉类连接件连接试验方法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522011-LY-052木材及制品耐干湿性能测定方法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532011-LY-053柁材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白石山林业局、全国木材标委会原木锯材分委会542011-LY-054小原条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全国木材标委会原木锯材分委会、东北林业大学552011-LY-055乙酰化木材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562011-LY-056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规范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572011-LY-057α-蒎烯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183-1995582011-LY-058β-蒎烯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182-1995592011-LY-059电缆松香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452-1999602011-LY-060黑荆树栲胶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090-1993612011-LY-061精制浅色松香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065-1992622011-LY-062净水载银活性炭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331-1999632011-LY-063木焦油抗聚剂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394-1999642011-LY-064木麻黄栲胶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087-1993652011-LY-065软木纸试验方法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安林化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321-1999662011-LY-066软木砖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安林化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318~1319-1999672011-LY-067松焦油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393-1999682011-LY-068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修订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LY/T 1179-1995692011-LY-069紫胶虫种胶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702011-LY-070紫胶原胶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712011-LY-071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制定2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722011-LY-072长网成型机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017~19-1991732011-LY-073成叠单板剪板机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141-1993742011-LY-074电磁振动器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377-1999752011-LY-075环式刨片机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LY/T 1128-1993762011-LY-076间歇式木材真空干燥机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101~03-1993772011-LY-077链式横截机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028~30-1991782011-LY-078热磨机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LY/T1107-1993792011-LY-079热压机热压板技术条件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004-1991802011-LY-080人造板机械精度检验通则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454-1999812011-LY-081三层振动筛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108-1993822011-LY-082筛环式打磨机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LY/T 1126-1993832011-LY-083纤维板生产用镀锌钢丝垫网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020~24-1991842011-LY-084采伐剩余物计量方法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黑龙江省林科院852011-LY-085国有重点林区伐区等级划分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862011-LY-086林用架空索道安全规程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LY 1133-1993872011-LY-087林业架空索道设计规范修订2012福建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福建省林业厅、东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LY/T 1056-1991882011-LY-088木材物流规划设计符号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892011-LY-089森林工程装备系统的森林生态系统作用效应审核导则总纲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902011-LY-090园林机械以汽油机为动力的楔形劈木机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912011-LY-091林业机械苗床播种机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922011-LY-092林业机械以汽油机为动力的便携式树木打孔注药机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山东华盛农业药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932011-LY-093园林机械杆式电动绿篱修剪机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浙江三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942011-LY-094园林机械随进式草坪滚压机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52011-LY-095园林机械以汽油机为动力手推式草坪梳草机修订201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LY/T 1608-1999962011-LY-096大兴安岭山地森林培育技术规程制定2012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972011-LY-097蓝莓生产技术规程制定2012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大兴安岭职业学院982011-LY-098舞毒蛾防治技术规程制定2012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林业保护站992011-LY-099经济林木蜡封接穗技术规程制定2012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1002011-LY-100石蒜类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规程制定2012上海市林业局上海市绿化管理局1012011-LY-101燕山太行山地森林培育技术规程制定2012河北省林业局河北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1022011-LY-102南方红豆杉育苗技术制定2012江西省林业厅江西景德镇市林业科学研究所1032011-LY-103枳壳培育技术规程制定2012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汇仁集团有限公司1042011-LY-104三峡库区防护林健康评估规范制定2012湖北省林业厅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052011-LY-105沉水樟育苗技术规程制定2012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森林植物园1062011-LY-106樟树培育技术规程制定2012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072011-LY-107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制定2012河南省林业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082011-LY-108城市森林廊道规划与设计规范制定2012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092011-LY-109鹅掌楸培育技术规程制定2012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1102011-LY-110陆生野生动物(两栖爬行类)饲养场通用技术条件修订2012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LY/T 1565-19991112011-LY-111野生动物养殖从业人员技术要求制定2012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1122011-LY-112野生动物活体运输包装容器设计制作规范制定2012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1132011-LY-113野生动物饲养技术规程熊类制定2012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1142011-LY-114森林消防避火罩制定2012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1152011-LY-115林业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规范制定2012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1162011-LY-116竹材刨花板生产综合能耗修订2012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林业能源管理分技术委员会1172011-LY-117自然保护区外来物种管理规范制定20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1182011-LY-118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适应性经营方案编制导则制定20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保护司1192011-LY-119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最小面积确定技术规程制定20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林业局保护司1202011-LY-120木材干燥设备节能监测方法修订20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LY/T 1286-19981212011-LY-121腊梅切花生产技术规程制定20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市北碚区腊梅博览园1222011-LY-122切花芍药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制定20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中心1232011-LY-123花果兼用梅栽培技术规程制定20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1242011-LY-124林用烟雾剂质量检测及施放技术要求修订2012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平山林业制药厂LY/T 1437-19991252011-LY-125天竺桂培育技术规程制定2012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262011-LY-126麻栎播种育苗技术规程制定2012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1272011-LY-127苗木质量监督抽查规则制定2012南京林业大学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站1282011-LY-128悬铃木扦插繁殖技术制定2012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1292011-LY-129油茶扦插育苗技术规程制定2012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1302011-LY-130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制定2012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1312011-LY-13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修订2012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全国林木种苗标委会LY/T 1344-19991322011-LY-132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修订2012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全国林木种苗标委会LY/T 1340-19991332011-LY-133杜仲丰产技术规程修订20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LY/T 1561-19991342011-LY-134吴茱萸栽培技术规程制定20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352011-LY-135喜树栽培技术规程制定20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362011-LY-136林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标准通用要求制定2012国家林业局信息中心国家林业局信息中心——结束——。

(整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

(整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以及《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结合林区经过五十多年开发建设,森林资源结构和林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实际情况,为满足林业健康发展和生产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调查设计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是林业企业采伐更新的法定性技术文件,是具体生产作业的依据。

它包括主伐调查设计,抚育伐调查设计,其它采伐调查设计,更新采伐、低产(效)林改造(包括火烧迹地清理)调查设计和更新造林调查设计。

第三条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应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的林业建设方针,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注重效率,分类经营。

”的原则。

第四条调查设计单位必须获取自治区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丁级以上资质的调查设计证书方可承揽调查设计业务。

第二章调查前准备第五条为了提高调查员素质,林业局每年要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并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人员方可上岗。

第六条根据林业局下达的森林调查计划,搜集过往森林经营资料包括林相图、森林资源变化图、森林经营方案及小班调查簿等。

第七条准备必要的测绘仪器、用品、备品和生活物资。

第八条根据已掌握的森林资源分布、路网布局和生产计划情况会同资源、生产、营林等部门研究调查预案。

第九条踏查1、以林班为单位,详细了解森林资源情况,初步确定区划原则。

2、目测天然更新情况、林分蓄积量、出材量、郁闭度、林龄、土壤、植被等各项林地况因子,初步确定采伐更新方式和集材方式。

3、初步确定运材线路的走向、装车场的位置,并作出比较方案。

4、在林相图素图上绘制踏查草图。

第三章外业标志第十条测点桩标准测点标桩小头直径不小于3厘米,高出地面50厘米以上,并砍出书写面,书写顺序从0点开始,用铅油或油性号笔书写。

第十一条小班桩设在小班线起止点和明显的转折点,小班桩高1.3米,小头直径8至12厘米并剥皮,砍出流水冒并书写标面,书写面面对小班内;无立木时埋设标桩。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方案

附件1内蒙古自治区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方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我区森林采伐管理实际和进一步改革完善林木采伐利用管理政策的需要,为切实做好赤峰市、通辽市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林木采伐更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原则和目标坚持分类管理、分区施策原则,坚持管严公益林、管活商品林原则,坚持伐后必须更新原则,坚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利用原则。

(一)天保工程区、公益林、天然林采伐实行严格管理。

非天保工程区、商品林、人工林采伐要逐步规范有序地放开搞活。

(二)森林采伐要实现林分质量的提高、林分结构的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功能增强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促进农民群众增收、林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二、采伐限额管理按照森林分类经营要求,对公益林和商品林的采伐限额实行分类管理。

(一)分别公益林、商品林,依据现有林资源状况,科学测算评估和核定商品林、公益林采伐限额(二)限额分项管理1.取消按商品材、农民自用材、烧材消耗结构分项管理指标。

2.按主伐、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更新采伐四种采伐类型分项管理。

(三)公益林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和采伐量计划,不得突破、串项和挪用。

(四)商品林1.限额、计划指标可年度间调剂使用。

人工用材林森林采伐限额本年节余的,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也可提前使用下一年度的50%。

2.抚育采伐限额可占用主伐限额。

3.抚育采伐限额不足的由自治区备用指标调增。

4.凡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对人工用材林进行抚育采伐,采伐林木胸径10公分以下的林木,不纳入木材生产计划。

5.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定向培育用材林限额、计划实行单列,优先满足需要,不足限额可由自治区备用指标调增。

6.采伐非林业用地上林木不纳入限额和计划,但要严格凭证采伐。

7.火烧木、病虫害木和干旱枯死木等灾害木清理,限额单报单批。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长率测算几种方法结果对比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长率测算几种方法结果对比
Ma r c h.2 01 4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6 9 9 3 ( 2 0 1 4 ) 0 2 — 0 0 2 7 - 0 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森林生长率测算几种方法结果对 比
张 中
( 内蒙古 自治区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 , 牙克石 0 2 2 1 5 0 )
中图分 类号 : ¥ 7 5 8 . 1
文献标 识码 : B
森林 生长 率 ( 量) 是 极 其 重 要 的森 林 资 源 数 据 ,
是研究森林资 源消长变化 动态 ,制定森林 采伐限 额, 研 究 林 分 成 熟 以及 造 林 树 种 的选 择 , 各 项 经 营
措 施 的检 验 不 可缺 少 的基 础 数 据 。然 而 , 森 林 生 长
第 3 7卷第 2期 2 0 1 4年 3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 n n e r Mo n g o i f a F o r e s t r y I n v e s i t g a i t o n a n d De s i g n
v o 1 . 3 7 . No . 2
S Q —— 立地 质量 。 在 这里 可设定 如下 : f ( S Q) = a ’ x S I ;
f ( S ) = k ’ × Y1 ;
式中 : s I ——地位级指数 ; A d _ _
准年龄 ,天然
针 叶林 为 6 0 a , 白桦 为 4 0 a , 硬 阔 叶树 为 6 0 a , 人 工 落 叶松 为 3 0 a ,山杨 为 4 0 a ; A —— 林 分 平 均 年 龄 ; H ——林 分 平均 高 。 1 . 4 森 林 资源档 案更新 生 长率
用 固定的林分 因子查 出对应 的现行 的森林 资 源档案 更新 的生 长率 。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12.15•【文号】林资发[2005]217号•【施行日期】2005.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的通知(林资发〔2005〕2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切实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体系在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03年以来我局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农田防护林更新采伐管理试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要求,结合试点取得的经验和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现场会议的精神,现再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作如下规定:一、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生态优先、科学利用,依法采伐、及时更新,功能不减、体系长存”的方针。

二、农田防护林达到更新采伐年龄、生态功能明显衰退之后应及时进行采伐更新。

采伐更新所需限额由各地在更新采伐限额中合理安排。

限额不足的,由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向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申报,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在其预留指标中调剂解决。

三、农田防护林各树种的更新采伐年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根据本地实际依法科学确定,并报我局备案。

四、需要对农田防护林实施更新采伐的,应科学确定采伐方式,合理控制采伐强度。

风沙、干旱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的更新采伐应采取隔株、隔行等渐伐方式,第一次采伐的株数强度不应大于50%,采伐间隔期南方一般不小于2年、北方一般不小于3年(伐前更新已达到成林标准的例外)。

其它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的更新采伐可采取隔行、带状等采伐方式,采伐强度可根据林分状况、采伐方式等确定,但相邻的同向林带不得在同一年实施更新采伐。

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森林天然更新情况调查分析

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森林天然更新情况调查分析

文 章 编 号 :0 6— 9 3 20 ) 2— 0 9— 2 10 69 (0 8 0 0 4 0
大 兴安 岭 新 林林 业 局 森 林 天然 更 新情 况 调 查 分析
孙威 , 刘玉 臣 , 尤秀凤
( 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院 , 黑龙江 加格达奇 15 0 ) 6 00
摘 要 : 森林更新调查工作是林业专业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森林更新的等级直接决定了森林资源的后续能
力 , 的森林更新可使森林资源得 以恢 复和扩大。因此 , 良好 了解和掌握森林更新 的现状具有 重大的现实意义。本 次新林林业局森林更新专业调查 同森林 资源二类 清查工作 同时进行 , 为新林 林业局森林 更新 现状的评定取 得 了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 2期 1
20 0 8年 4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 ne o g la F e ty I v siai n a sg n r M n oi orsr ne tg to nd De in
v 131 No 2 o. . . Api. 0 rl 2 08
丰富的第一手数据材料 , 为制 订森林 资源经营决策方案提供 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
关键词 : 森林资源; 天然更新; 调查分析
中 图分类 号 :7 4 1 s 5 .
文献标 识 码 : B
1 调 查对 象 、 调查 目的和评 定标 准
以落叶松为主白桦次之 , 可预 见该局更新树种主要 是 以落 叶松 和 白桦 为主 的针 阔混交 林 。
收 稿 日期 :08一 1 0 20 O — 4
作者简 介 : 孙威( 9 8一) 男, 龙江省泰来县 人 , 17 , 黑 林业助理工程 师.

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抚育及生态采伐

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抚育及生态采伐

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抚育及生态采伐冯伟江(阿龙山林业局生产科,内蒙古根河022362)摘要:森林抚育及生态采伐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尽管植树造林工作可一次性完成,而抚育采伐工作却要持续很长时间,贯穿于造林之后直至林木成熟这一整个过程中。

简要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中的森林抚育采伐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当地林业工作发展。

关键词:大兴安岭;内蒙古;森林抚育;生态采伐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3)02-0010-02Analys is on Fore st Te nding and Cutting of theGre at KhinganFore s t Region in Inne r MongoliaFENG Wei-jiang(Production Departm e nt of Alongshan Forestry Bureau,Alongshan 022362,China)Abstract:the forest tending and cutting in fores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bus iness activities.In spite of the afforestation work can be done once,and raise the cutting work will last a long time,until after afforestation trees throughout the m a ture this entire process.This paper briefly analys is the daxinanling forest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in the forest tending measures,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orestry work.Key Words :the greater hinggan m o untains ;Inner Mongolia;Forest tending;Ecological logging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国有林区之一,林业主体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km 2,占整个大兴安岭的46%,林业资源丰富,是国有林区最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以及《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结合林区经过五十多年开发建设,森林资源结构和林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实际情况,为满足林业健康发展和生产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调查设计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是林业企业采伐更新的法定性技术文件,是具体生产作业的依据。

它包括主伐调查设计,抚育伐调查设计,其它采伐调查设计,更新采伐、低产(效)林改造(包括火烧迹地清理)调查设计和更新造林调查设计。

第三条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应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的林业建设方针,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注重效率,分类经营。

”的原则。

第四条调查设计单位必须获取自治区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丁级以上资质的调查设计证书方可承揽调查设计业务。

第二章调查前准备第五条为了提高调查员素质,林业局每年要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并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人员方可上岗。

第六条根据林业局下达的森林调查计划,搜集过往森林经营资料包括林相图、森林资源变化图、森林经营方案及小班调查簿等。

第七条准备必要的测绘仪器、用品、备品和生活物资。

第八条根据已掌握的森林资源分布、路网布局和生产计划情况会同资源、生产、营林等部门研究调查预案。

第九条踏查1、以林班为单位,详细了解森林资源情况,初步确定区划原则。

2、目测天然更新情况、林分蓄积量、出材量、郁闭度、林龄、土壤、植被等各项林地况因子,初步确定采伐更新方式和集材方式。

3、初步确定运材线路的走向、装车场的位置,并作出比较方案。

4、在林相图素图上绘制踏查草图。

第三章外业标志第十条测点桩标准测点标桩小头直径不小于3厘米,高出地面50厘米以上,并砍出书写面,书写顺序从0点开始,用铅油或油性号笔书写。

第十一条小班桩设在小班线起止点和明显的转折点,小班桩高1.3米,小头直径8至12厘米并剥皮,砍出流水冒并书写标面,书写面面对小班内;无立木时埋设标桩。

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技术方案

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技术方案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评比办法(试行)一、总则(一)检查依据为了提高我林区伐区调查设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和《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检查办法。

(二)目的和任务实施伐区调查设计成果检查的目的是加强伐区调查设计监督管理,保证伐区调查设计成果质量,促进森林经营单位依法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林木采伐管理水平。

(三)检查对象和内容检查对象是我林区有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并申请采伐的森林经营单位;检查范围是申请采伐林木林业局呈报的,并按有关规定经林业局和驻局监督办审查、审核的全部伐区调查设计成果。

检查内容:年度伐区调查设计计划及完成情况,伐区调查设计的时效,现场核对作业区、作业小班区划是否合理,标志界线是否清楚、齐全,林分因子调查和全部内业计算是否准确。

二、技术标准(一)伐区调查设计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1、由具备有丁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完成;2、伐区区划、林分因子调查方法和采伐工艺设计方法符合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3、伐区设计说明书、伐区调查设计表、伐区位置表和伐区调查设计平面图齐全。

(二)伐区设计质量评定详见附表。

三、检查方法(一)外业核查样本的组织林管局抽取各单位调查设计小班总数的2%,分别采伐类型按比例抽取,不足一个小班时四舍五入,每个采伐类型至少保证抽取一个小班。

(二)外业检查小班的确定将不同采伐类型的全部设计小班按采伐蓄积(出材量)进行排序,按该类型应抽取的小班数量(N)等权重分为N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小班作为检查小班。

(三)内业检查1、文件管理有关调查设计指导性文件、法规、管理办法等是否齐全规范。

2、档案管理调查设计材料、调查设计原始野帐及内业各种记录台帐是否齐全并妥善保管。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作业设计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作业设计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作业设计周明;张永彦;金世昌;王桂芳;王文生;赵卓【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年(卷),期】2002(025)0z1【摘要】文章从林区的实际出发,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伐区采伐强度、采伐蓄积、出材量、出材率、割灌、伐开调查线,楞场、薪炭材下山等问题的论述,找出了林区设计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对策.【总页数】3页(P51-53)【作者】周明;张永彦;金世昌;王桂芳;王文生;赵卓【作者单位】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营林处,莫尔道嘎镇,022191;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营林处,莫尔道嘎镇,022191;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营林处,莫尔道嘎镇,022191;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营林处,莫尔道嘎镇,022191;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营林处,莫尔道嘎镇,022191;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营林处,莫尔道嘎镇,022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4+7【相关文献】1.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林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关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建设的思考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域宽广,幅员辽阔,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这里生长着大面积的森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针叶林比重最大的林区之一。

作为我国最早开发 [J], 乌日根夫2.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校本作业设计--以预初年级英语校本作业设计实践为例 [J], 潘宗悦3.基于单元目标优化作业设计--以4AM2U3 I Have A Friend的作业设计为例 [J], 陈丹露4.基于“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名著阅读作业设计--以《儒林外史》作业设计为例[J], 李慧慧5.学习迁移理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创新型口头作业设计--以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口头作业设计为例 [J], 李阳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技术方案

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技术方案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检查评比办法(试行)一、总则(一)检查依据为了提高我林区伐区调查设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和《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检查办法。

(二)目的和任务实施伐区调查设计成果检查的目的是加强伐区调查设计监督管理,保证伐区调查设计成果质量,促进森林经营单位依法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林木采伐管理水平。

(三)检查对象和内容检查对象是我林区有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并申请采伐的森林经营单位;检查范围是申请采伐林木林业局呈报的,并按有关规定经林业局和驻局监督办审查、审核的全部伐区调查设计成果。

检查内容:年度伐区调查设计计划及完成情况,伐区调查设计的时效,现场核对作业区、作业小班区划是否合理,标志界线是否清楚、齐全,林分因子调查和全部内业计算是否准确。

二、技术标准(一)伐区调查设计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1、由具备有丁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完成; 2 、伐区区划、林分因子调查方法和采伐工艺设计方法符合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3 、伐区设计说明书、伐区调查设计表、伐区位置表和伐区调查设计平面图齐全。

(二)伐区设计质量评定详见附表。

三、检查方法(一)外业核查样本的组织林管局抽取各单位调查设计小班总数的2% ,分别采伐类型按比例抽取,不足一个小班时四舍五入,每个采伐类型至少保证抽取一个小班。

(二)外业检查小班的确定将不同采伐类型的全部设计小班按采伐蓄积(出材量)进行排序,按该类型应抽取的小班数量(N )等权重分为N 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小班作为检查小班。

(三)内业检查1 、文件管理有关调查设计指导性文件、法规、管理办法等是否齐全规2、档案管理调查设计材料、调查设计原始野帐及内业各种记录台帐是否齐全并妥善保管。

森林主伐与更新的分析

森林主伐与更新的分析
古 自治 区大兴安 岭林 区森林采伐更 时采用人 工更新是有利的,最好采伐 当年更 新 暂行规定指 出 :“ 森林采伐 后必须及时更 新 ,至适应在第二年更新 ,在更新前要进行 新” 。真正做到更新跟上采伐 ,越采越多 , 越 采伐 迹地 的清理 ,方法用堆积清理 法 ( 堆腐 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法、带腐法、 撒钱法 ) , 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 在伐 区调查中 ,最重要 的工作就是采伐 可用火烧 法,更新效 果更佳 ,在土壤条件不 方式 的选择与确定 ,确定采伐方式的基本原 好 ( 土壤厚度太薄等 )的情况下,可采用在 则应是合理 的经 营划 分森林资源 , 及 时更新 采伐迹地或林冠下进行人工秋季整地或机械 迹地 ,做 到恢复森林快 ,生长量大于采伐量 整地 ,春季顶江植苗 ,加强造林后 的抚育管 的基本依据。 ’ 理 ,使更新 良好地进行 ,更新的密度应控制 选择采伐 方式最主要的一条应 以有利于 在2 2 2株X 1 5 -  ̄/ J &顷 ,能确保保存率的提高 森林更新为原则 ,所 以首先应研究 目的树种 和成活率的提高。 的更新特点 ,如果通过合理采伐能够获得 良 4 1 林 班 第 二 、三 、 四、 五 、六林 班 ,小 好的天然更新培育出各资源的 目的,则应本 班面积 分别为 2 0 . 0 、1 6 . 0 、1 3 . 0 、5 . 5 、1 4 . 0 着 充分利用 自然力的原则 ,优先考虑天然更 公顷 , 伐前郁 闭度在 0 . 7 - 0 . 8 , 坡度 7 ~ 1 O度 , 新 ,营造 目地树 种 ,如果天然更 新有困难 , 天然更新频度在 6 0 - 7 3 %之间,土壤为针叶 则应辅 以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伐 林土 ,土壤组成 为中壤土 ,厚度在 2 5 c m 左 区留有足够 的优 良母树。 右 ,地 位 级 H I  ̄ I V 。 现 以假 设 某 各 林 场 的林 相 来 看 ,成 、 过 根据以上条件 ,林场采用机械 “ 择伐” , 熟林 的落叶松林 为主 ,白桦林为辅的原始林 现分析是否可行如下 :由于小班的面积 比较 ◎ 朱 分,共计 3 O个林班 ,经营面积 1 4 . 1 8 5公顷 , 大 ,伐前 的郁 闭度大 ,特别主要的是天然更 天 森林总蓄积 6 4 . 2 0 0 0 m3 , 可供采伐 4 1 6 . 0 0 0 m , 新频度达到 6 0 %以上 , 公顷幼树达 到 3 0 0 1 株 贵 每年平均消耗 2 8 . O 0 0 m 的森林 资源 ,平均每 以上, 幼苗达 到 6 0 0 0株以上 , 土壤 为针叶林 年森林采伐量 2 8 9 0 0 m 。 土,土壤组成中壤土 ,厚度达到 2 5 c m左右 , 根据这一情况来看 , 采伐量超过生长量 , 天然更新容易 ,机械 “ 择伐”伐 后要求是 : 所 以当前紧要任务就是更新的问题 ,而更新 每公顷中小径木达到 5 0 0 株或幼树达到 3 0 0 1 的好坏是直 接关系到能否更新跟 上采 ,能否 株 以上 ,一次伐去 白桦 1 2 e m 以上 ,落叶松 “ 青 山常在 、永继利 用” 的关键 。 1 6 e m 以上 ,郁闭度达到 0 . 4 - 0 . 6以上均好 , 现 从 某 各林 场 2 4 k m4 1 林 班 来 举 出例 子 在 这几个小班内采用机械 “ 择伐”是比较合 来作说 明: 理和可行的 ,因为机械 “ 择伐”的适用条件 地理位置。4 1 林班属西异气施业区 ,南 是大兴安岭林区阳坡 2 O 度 以下 , 、阴坡在 2 5 北走 向,地势北高南低 ,位于 2 4 k m 北沟。 度 以下的天然更新 良好 ,中小下径木较 多的 林地 隋况。本区地形比较复杂 ,山脉不 复层异气林 或落叶松 白桦 混交林。再 由于小 明显 ,伐区 内坡 度 7 ~ 1 0度 左右 ,多属针叶 班 内没有 百米三 条集材 拖拉机 不许 下集材 林 ,土壤组成为中壤土 ,其厚度在 2 5 c m 左 道 ,确保 了小班内幼树幼苗 的保存率。 右 ,下木为柞树、杜鹃等 ,地被 多属杂草越桔等。 鉴于 以上 的采伐 方法 的适用条件与本林地情况的具体 条件 , 调查情况。调查面积 7 7 . 6公顷 ,总蓄积 8 4 7 2 m ,采伐蓄积 确定的采伐方式大体上是机械 “ 择伐”更新方式 以天然更新为主。 7 0 3 0 m ,采伐 出材量 5 7 3 5 m ,平均树高 1 7 . 0 m,平均直径 2 0 c m, 下面着重分析一下机械 “ 择伐” 的天然更新 : 平均年领 1 3 0年 ,地位级 I V,本区内林 分属落叶松柞树林。 机械 “ 择伐”的天然更新容易成功 ,因为机械 “ 择伐”的天 4 1 林班第- -/ J \ 班 ,小班面积 1 . 1公顷,林型为落一柞,每公 然更新很按原始的更新过程 ,其主要着别在于机械 “ 择伐”是通 顷蓄积量为 1 3 4 . 2 4 m ,令级为 l l O年 ,地位 级 I V,坡位中,坡度 过采伐成熟林木千万林 冠的疏开 ,原始林 则是通过老龄过熟木的 平均 为 1 0度 ,土壤为针叶林土 ,土壤 组成 为沙壤土 ,土壤厚度 2 0 c m,天然更新频度 为 5 1 %,小班 内天然幼树达 不到 3 0 0 1 株或 自然枯 死和腐朽造成林 冠的稀疏 ,有利于幼树幼苗的生长和吸收 阳光养 分,这样势必造成 ,森林 的损失与浪费 ,所以对这样的林 幼苗 6 0 0 0株 以上 ,郁闭度只有 0 . 5 。 择伐”丛大体来讲是必要的。 根据以上 条件 , 林场采用皆伐 ,现分析是否合理 ,可行如下 : 分进行机械 “ 机械 “ 择伐”的更新 ,成熟木是 的单株分散采伐 或是小群状 由于小班的面积比较小 , 只有 1 . 1公顷 ,坡度为 1 0度 ,土壤为针 采伐 ,采伐均可一直重复地进行 ,始终保持所采伐 的林分为异气 叶林 土,土壤 组成非均一性 为沙壤 土,土厚为 2 0 c m,天然更新不 林 ,每次采伐 之后都给森林 更新创造 良好 的空间条件 ,使之有利 行 ,因为天然频度不足 6 0 %,只有 5 1 %,所以采用 皆伐是比较合 于 幼苗的生长 ,加快林木的利用。 理的,采伐后采用人工更新 ,而且交通运输 方便 ,便于人工造林 , 机械 “ 择伐”通 常是与天然更新相配合进行的 ,但在天然更 现着 重分析一下皆伐迹地 的人工更新。 新不能保证 的情况下,并不排除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 随着 现在市场的经济不断提高 ,经济效益的不断发展 ,森林 虽然机械 “ 择伐”有许 多其 它采伐 方式不能相 比的优 点,但 经营强度 的提高 ,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将会更多地被利用 ,人工 每一种主伐 方式更新方式都有 自己应用 的范围和缺点 ,由于大兴 更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植苗更新和直被更新两种 ,由于植被 更 安岭林区林 区复层异气林所 占比例很小 ,采伐后保留的幼苗 ,幼 新还有许多的技术 问题 ,所以当前普通采用的是植苗更新 ,植苗 树和小径材不够 , 1 设计和施工单位没有真正地按照机械 “ 择伐”的 更新具有节省 种子 ,保存率高 ,成活率高 ,幼林郁 闭早 ,抚育管 标准设计和施工 , 造成林 问空地面积的扩大 ,鉴于 以上种种原因 , 理较容易是成林 ,成林 比较快等优点 ,采用人工 更新机欲获得成 所 以必须加大检查验收力度 ,消除人 为的不利因素 ,从使森林的 活,成林 , 成林必须根据应地条件、类型、林种特性 , 要做到 “ 适 地适树 ,因地 制宜”等特点 ,由于各类树种 的适应地土壤 条件不 迅速培育和利用。 森林的主伐与更新是林业生产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是密 同,所以更新将一定要 因地 制宜地选择更新树种 ,皆伐迹地 的更 切结合 的,森林采伐后 ,为了再生产,就需要及时进行森林更新, 新应充分发挥利用新迹地杂草 , 灌丛 比较少和土壤疏松的特点 , 及 使更新跟上采伐 ,为再生产创造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永继不 ( 作者 单位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 自治旗阿里河林业局 断地进行林业生产 ,以达到 “ 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的目的。 阿南林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以及《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结合林区经过五十多年开发建设,森林资源结构和林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实际情况,为满足林业健康发展和生产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调查设计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是林业企业采伐更新的法定性技术文件,是具体生产作业的依据。

它包括主伐调查设计,抚育伐调查设计,其它采伐调查设计,更新采伐、低产(效)林改造(包括火烧迹地清理)调查设计和更新造林调查设计。

第三条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应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的林业建设方针,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注重效率,分类经营。

”的原则。

第四条调查设计单位必须获取自治区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丁级以上资质的调查设计证书方可承揽调查设计业务。

第二章调查前准备第五条为了提高调查员素质,林业局每年要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并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人员方可上岗。

第六条根据林业局下达的森林调查计划,搜集过往森林经营资料包括林相图、森林资源变化图、森林经营方案及小班调查簿等。

第七条准备必要的测绘仪器、用品、备品和生活物资。

第八条根据已掌握的森林资源分布、路网布局和生产计划情况会同资源、生产、营林等部门研究调查预案。

第九条踏查1、以林班为单位,详细了解森林资源情况,初步确定区划原则。

2、目测天然更新情况、林分蓄积量、出材量、郁闭度、林龄、土壤、植被等各项林地况因子,初步确定采伐更新方式和集材方式。

3、初步确定运材线路的走向、装车场的位置,并作出比较方案。

4、在林相图素图上绘制踏查草图。

第三章外业标志第十条测点桩标准测点标桩小头直径不小于3厘米,高出地面50厘米以上,并砍出书写面,书写顺序从0点开始,用铅油或油性号笔书写。

第十一条小班桩设在小班线起止点和明显的转折点,小班桩高1.3米,小头直径8至12厘米并剥皮,砍出流水冒并书写标面,书写面面对小班内;无立木时埋设标桩。

第十二条简易路设起止点桩,装车场设对角标桩并砍设边界线,集材主道设起止点桩,标准地标桩规格与小班桩规格相同。

第十三条小班线(伐区外围线)与二类调查标志重叠可不另作标志。

第十四条作业小班线标志。

沿线、边线应砍三面号(单面号对小班,对面号表示小班边线),两个小班中间线应砍四面号,号高1.5米,间距15至25米,号砍至木质部,号长2 0厘米。

对灌丛或幼树较密地段应适当伐开以通视为宜。

第十五条简易路标志测量中线应砍两点号,号高以下号为标准不低于1.5米,间距15至25米,号砍至木质部,号点长10厘米以上,并在起点桩上书写路的长度。

必要时,应设里程桩。

里程桩要高出地面30厘米,并砍出书写面;直线50米、曲线每10米设置1个点桩,书写从0+000开始,用铅油书写。

第十六条集材主、支道标志主道起止点、支道起点应设标志,主道中线砍3点号,面向起点;支道边线砍2点号,面向主道。

号规格同简易路标志设置。

第十七条采伐木标号主伐的皆伐伐区对周界木和保留木进行标号,主伐的其它伐区、抚育生长伐、更新采伐和其它采伐应对采伐木进行标号,砍单点号,面向集材主道。

第十八条小班标桩书写因子:林班、作业区、小班、小班面积、采伐更新方式、调查日期。

第十九条装车场标桩书写项目:装车场序号、装车场规格。

第二十条集材主道标桩书写,以装车场为单位编号,并书写上装车场号和道号;支道标桩的书写,以小班为单位编号,主伐按33米间距设计,按“道号/小班号”格式书写,抚育伐按50米间距设计,亦按“道号/小班号”格式书写。

第二十一条样地必须在起、止点设标桩(不论每木检尺或其他因子调查都相同),并用GPS定位。

第二十二条标准地标桩书写项目:小班号、标准地编号,标准地规格。

第四章区划第二十三条林班区划,以二类调查区划为依据。

第二十四条作业区区划按集材系统把一个装车场(楞场)吸引的范围划分为一个作业区。

作业区的划分主要考虑采伐、集材、清林、装车场等工序在伐区生产阶段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作业区用罗马字母编号即:Ⅰ、Ⅱ、Ⅲ……第二十五条小班区划小班区划主要根据权属、森林类别及林种、起源、地类、立地类型、林层、龄组、林分郁闭度和经营要求进行。

小班区划的方法:各类小班区划应采用人工区划和自然区划相结合的方法,通过GPS或罗盘导线进行。

小班区划各拐点都要留有GPS坐标。

小班区划原则:1、小班面积不准超过20公顷。

2、小班境界应利用林分分界线、地势变化线、地物分界线及林班线;小班不准跨林班、跨经理小班区划。

3、凡是小班内的林中空地、跳石瑭、疏林地或与小班林分因子不同的林分,面积大于1公顷的应单独区划小班。

4、禁伐区不能区划采伐小班,仅能区划更新造林小班,特殊采伐除外。

第五章测量第二十六条凡是林班线、小班线、简易路、装车场、集材主、支道都必须采用GPS或罗盘仪导线测量,地形复杂的山区,导线闭合差应小于1/100,平缓地区应小于1/200,面积精度达到95%以上。

凡是坡度超过5度时必须换算水平距,在一个伐区内采用两台以上仪器进行测量时应以一台仪器为准,其他以此校正。

第二十七条绘制平面图1、比例尺:一般应绘制1:10000的平面图,面积较小时可用1:5000的比例尺绘制。

2、面积以公顷为单位,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

采用公式计算面积,各采伐小班面积之和与伐区面积的误差不超过±1/100。

3、平面图图式标准:执行国家颁发的《林业地图图式》标准和补充图式标准。

4、应尽量使用先进的电脑软件(如CAD等)进行绘图,增加绘图的科技含量,提高图面质量。

第六章伐区调查第二十八条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势调查、土壤、林分因子调查、林木蓄积量调查、材种出材量调查、特殊保留木(如珍稀树种、母树、需要长期培育的目标树种等)调查、更新调查、下层植被调查、已有木材集采运条件调查等。

第二十九条蓄积量调查可选用全林每木调查、典型标准地调查、机械抽样调查和角规调查法进行。

1、主伐、更新采伐、抚育伐全林蓄积可采用标准地或样地调查。

标准地面积比例:主伐及更新采伐伐区不低于5%,抚育采伐不低于3%,人工林抚育伐及低产林改造不低于2%。

标准地一般采用带状,布设在小班最长对角线上,长度为小班最长对角线长度,宽度按照比例根据小班面积大小确定。

第一次作业的小班可利用支道代替标准地。

2、主伐、更新采伐、抚育伐生长伐中的采伐木及抚育伐中上层木均采取全林每木调查方法。

3、起测径阶:主伐、更新采伐、低产(效)林改造、其它采伐、抚育生长伐5.0cm起测,透光抚育3.0cm起测,径阶整化采用上限排外法(2cm括约)。

4、林分平均直径按优势树种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确定。

5、复层林(下层木平均高与上层木相差30%以上的林分)伐前株数、蓄积采用全林的,其它林分因子采用主林层的。

第三十条伐前更新调查采用抽样方法进行,样方可在标准地内机械布置,样方面积不低于小班面积的1%,样方规格4×5,样方间距以样方分布均匀为原则。

伐前更新调查要分别幼苗、幼树高度级记载。

第三十一条天然更新评定标准。

天然更新等级根据幼苗(幼树)各高度级的天然更新株数确定,见下表:天然更新等级第三十二条郁闭度调查在样地中心线上选取有代表性、长度不低于200米的地段,用树冠压线法1米一抬头进行测量计算。

郁闭度=有树冠投影的长度/总长度第三十三条标准木每个成过熟林小班选取2株以上、幼中龄林小班选取3株以上胸径接近林分平均胸径的优势树种林木作为标准木,标准木的平均树高为林分平均树高,标准木的平均年龄为林分平均年龄。

第三十四条下木或植被调查可以利用更新调查的测线或样方,也可以单独设计调查线或样方。

为了调查方便,常以测线上1米内下木覆盖长度50厘米以上记为有下木覆盖,如覆盖长度不足50厘米,记为无下木覆盖。

其计算公式为:下木覆盖度= 有下木覆盖总长/测线总长×100%第三十五条各项立地因子调查,包括坡度、坡向、坡位、坡长、土壤种类、厚度、湿度、砾石含量等。

坡度、坡向、坡位、坡长可利用林相图查得,亦可借助于测量仪器或测量工具现地测得;土壤状况要现地实测。

第七章森林采伐类型和主要采伐方式第三十六条森林采伐类型包括主伐、抚育采伐、低产(效)林改造采伐、更新采伐和其它等五种类型。

第三十七条主伐工艺设计主伐分为皆伐、渐伐和择伐三种方式。

一、皆伐1、适用范围(1)人工成、过熟同龄林,天然成过熟单层林或天然针叶林;(2)中小径林木株数占总株数的比例小于30%的人工成、过熟异龄林。

2、技术要求(1)皆伐一般采用块状皆伐或带状皆伐,采伐年龄、皆伐面积最大限度见下表;皆伐面积限度表坡度(度)≤1516~25>25皆伐面积限(hm2)≤20≤10不采伐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表(2) 需要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伐区,采伐时保留一定数量的母树、伐前更新的幼苗、幼树以及目的树种的中小径林木;(3) 伐区周围应保留相当于采伐面积的保留林地(带)。

应保留伐区内国家和地方保护树种的幼树幼苗;(4)伐后实施人工更新,或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但要达到更新要求。

二、渐伐1、适用范围(1)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或接近单层林的林分;(2) 皆伐后易发生自然灾害(如水土流失)的成、过熟同龄林或单层林。

2、技术要求(1) 渐伐一般采用二次或三次渐伐法。

采伐年龄参照同一树种皆伐测算的主伐年龄。

(2) 上层林木郁闭度小于0.6(不含0.6)、伐前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上的林分,可进行二次渐伐:——受光伐采伐林木蓄积量的40-60%;保留郁闭度0.4左右;——后伐视林下幼树的生长情况,接近或达到郁闭时,伐除上层林木。

(3) 上层林木郁闭度0.6以上(含0.6),伐前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下的林分,可进行三次渐伐:——下种伐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保留郁闭度0.5左右;——受光伐采伐林木蓄积量的50%;保留郁闭度0.3左右;——后伐视林下幼树的生长情况,接近或达到郁闭时,伐除上层林木。

(4) 全部采伐更新过程一般不超过1个龄级期。

(5) 对采伐木的选择应有利于林内卫生状况,维护良好的森林环境;有利于树木结实、下种和天然更新;有利于种子落地发芽、幼苗和幼树的生长。

三、择伐1、适用范围(1) 异龄林;(2) 复层林;(3) 为形成复层异龄结构或为培育超大径级木材的成、过熟同龄林或单层林;(4) 其它不适于皆伐和渐伐的森林。

2、技术要求(1)择伐可采用径级作业法,单株择伐或群状择伐。

凡胸径达到培育目的的林木蓄积占全林蓄积超过70%的异龄林,或林分平均年龄达到成熟龄的成、过熟同龄林或单层林,可以采伐达到起伐胸径指标的林木,蓄积采伐强度40—60%;(2)伐后易引起水土冲刷,沼泽化、草原化、岩石裸露,更新困难的林分,蓄积量择伐强度不超过40%,伐后林分郁闭度应当保留在0.5以上;(3) 回归年或择伐周期不应少于1个龄级期,下一次的采伐量不应超过这期间的生长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