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产矿石质量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产矿石质量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公司原矿质量,降低采选比,特制定本办法:
一、矿石质量管理的目的
1、保证矿石产品达到供矿品位的质量标准要求。
2、保证采矿入选的矿石质量均衡、稳定。
3、尽最大努力降低矿石的贫化、损失率,达到开采设计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要求,提高采出矿石品位,有效利用矿产资源,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4、及时掌握采场质量动态,定期提出矿石质量分析,实行优化管理。
二、矿石质量管理的任务
1、按正规采掘部署设计施工并制定矿石质量合理指标,减少废石混入,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2、制定矿石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培训,树立质量第一思想。
将矿石质量保证措施纳入岗位职责条例。
3、编制矿石质量计划。
4、进行采场矿石质量调查、包括矿体厚度、品味、采幅、贫化率、损失率,对各采场出矿进行质量鉴定。
5、为指导采场生产,对裸矿沿脉可利用的矿体执行矿岩分采、分运、分贮,严格控制矿副产矿石的损失与贫化。
6、对同一品种、品级的矿石进行中和配矿,保证输出的矿石质量均衡稳定。
7、对生产工艺的各环节执行矿石质量监督、检查。
当地质条件出现变化时,必须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制定可行措施并督促实施。
8、应用计算机定期进行矿石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计算、分析和信息反馈工作。
三、矿石质量管理台帐种类及内容
1、矿石质量台帐的种类
矿石质量计划台帐,主要内容包括:
1.1矿石计划产量、计划品位、地质品位、采幅、贫化率、损失率;
1.2时间:周、月、季、年;
1.3计划部位:采区、分段、各坑口,按矿体编号,采场编号进行;
1.4矿石类型、品种(品级)。
2、矿石质量统计台帐,主要内容包括:
2.1统计时间分别按月、季、年;
2.2统计部位分别按采场、采区、按矿体编号、采场编号进行;
2.3矿石类型分别按品种(品级)进行统计。
2.4统计各项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四、作业区矿石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1 、各采矿承包单位根据年度采掘计划和公司下达的质量指标合理编制年、季、月质量计划报作业区质量管理组。
1.1编制质量计划时要根据地质剖面图准确计算各条进路出矿部
位的矿石地质品位及矿石质量均衡能力,并制定为达到矿石质量的均衡而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
1.2编制质量计划所使用的地质剖面图应具有矿石类型、品级、矿体形态、矿岩接触关系等内容。
1.3质量计划应根据采场所采中段或块段地质品位、岩石夹层、构造等地质内容,分地点、分中段、分采场准确编制。
1.4质量计划中要根据采场地质平面图准确编制出矿石回采率和贫化率。
2 、要加强穿爆过程的质量管理,沿脉的采矿工程、可利用的副产矿石严格执行矿岩的分穿、分爆原则,防止人为的矿岩混杂。
3、在采装过程中必须做到:
3.1必须按设计或现场确定的回采顺序出矿。
3.2要根据各采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出矿比例,确保采场内的矿石质量。
3.3严格控制出矿截至品位。
4、各采矿承包单位每日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各矿体的综合品位和所承包采区的综合品位,计算数据应以采场取样化验为主,以溜井取样化验和矿堆取样为参考,按入选矿石流程平均品位为结算依据。
5、及时收集整理各种质量信息,做好信息处理和日常质量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采场出矿品位或配矿比例,切实做好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6、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主要采取现场监督、采样、化验、信息反馈等措施,实现质量达标。
7、及时做好采区各硐口采场、漏斗、矿车装车及堆矿坪的配矿工作,确保矿石品位、块矿率、品位合格率的稳定。
8、每月上报质量报表时,要同时上报各出矿地点的爆破量报表(包括爆破器材消耗报表)。
9、作业区质量管理组负责对各采矿承包单位的矿石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五、处罚处理
1 、矿石取样、化验、计算必须实事求是,不许弄虚作假,如发现有虚假行为时,后果由当事人自负,并对施工队给以重罚;
2 、凡不服从技术人员的安排,由人为因素造成矿石的贫化,发现一次对施工队给以500元罚款。
六、附则
矿石品位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