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治疗进展
肺泡蛋白沉着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识 到 P P是 肺 泡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代 谢 异 常 的 一 A
种 疾 病 , 肺 泡 巨 噬 细 胞 清 除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的 与 功能下 降有关 。动 物 实验 模 型显 示 粒 细胞一 巨
肺 泡 蛋 白 沉 着 症 ( um nr l o rpo p l o ay av l r. ea t ns , A ) 一 种 少 见 的 病 因 不 明 的 肺 部 疾 e oi P P 是 i s 病 , 早 报 道 见 于 15 最 9 8年 。主 要 病 理 改 变 为 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脂 质 的 吸 收 Ⅲ 在 维 持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稳 态 方 面 1, 有一 定作 用 , 亲水蛋 白 S- 和 S- 而 PA P D对 脂 质
法 , 可能替代传统全肺灌 洗治疗 。 有 1 正 常 肺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的 代 谢 及 调 节
肺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的 代 谢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动 态
平 衡 过 程 , 肺 泡 Ⅱ型 细 胞 和 巨 噬 细 胞 功 能 有 与
关 。 肺 表 面 活 性 蛋 白 (uf t t rt n , P 和 sr a oe s s ) c a np i
摘 要 : 近 年 在 肺 泡 蛋 白 沉 着 症 的 发 病 机 制 和 治 疗 研 究 方 面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进 展 , 泡 表 面 肺 活 性 物 质 代 谢 的 异 常 和 肺 泡 巨 噬 细 胞 清 除 功 能 的 下 降 导 致 肺 泡 腔 内 大 量 表 面 活 性 蛋 白 和 脂 质 的 沉 积 。 动 物 实 验 模 型 显 示 粒 细 胞 . 噬 细 胞 集 落 刺 激 因 子 ( M.S ) 缺 乏 或 其 受 巨 G CF 的 体 不 足 与 本 病 的 发 生 有 关 。 应 用 G C F治 疗 有 可 能 取 代 传 统 的 治 疗 方 法 。 M. S 关键词 :肺泡 蛋 白沉 着症 ; 粒细 胞. 噬细 胞集 落刺 激 因子 ; 发病 机制 ; 治疗 巨 中 图 分 类 号 : R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3 9 2 0 )9o 7.4 53 0 426 (0 2 0 .3 7o
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
增大 , 以右侧肺病灶明显 , 行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 尤 遂 2 1 年 4 1日对 病 变 比较 严 重 的 右 肺 进 行 单 侧 肺 灌 01 月 洗 , 急 救 设 备 齐 全 的 手 术 室 内实 施 , 醉 师 进 行 静 脉 全 麻 后 在 麻 插入 双 腔 气 管 插 管 , 右 侧 卧 位 ( 洗 侧 肺 在 下 方 , 气 侧 肺 摆 灌 通
症 的 临床 诊 治 经 过 并 进 行 总结 分 析 , 习相 关 文 献 。 结 果 复
难 , 部 C 有 特 征 性 的 “ 图样 ” 变 , 泡 灌 洗 液 外 观 浑 浊 , 理 检 查 P 胸 T 地 改 肺 病 AS染 色 阳性 , 肺 灌 洗 后 临 全
床 症 状 及 胸 部 C 均 有 所 改 善 。 结论 T
前 逐 渐 出 现活 动后 气 促 , 行 性 加 重 , 少 许 咳 嗽 、 痰 , 白 进 伴 咯 为 色 泡 沫 样 痰 , 咯 血 、 痛 、 热 。1年 半 前 到 医 院就 诊 , 体 无 胸 发 查 呼吸 2  ̄2 6 8次 / , 肤 粘 膜 无 明 显 发 绀 , 分 皮 浅表 淋 巴 结 未 扪 及 肿 大 , 杵 状 指 、 , 下 肺 可 闻 及 细 湿 哕 音 ; 部 x 光 片 检 无 趾 双 胸 查 提 示 间 质性 肺 炎 ; 部 C 检 查 提 示 双 肺 地 图样 分 布 磨 玻 胸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连接预先准备好的 3 7℃温 生 理 盐 水 袋 和负 压 引 流 瓶 , 中 灌 其 洗 液 悬 挂 于 距 患 者 隆 突 水 平 约 5 m 高 处 , 流 瓶 置 于 地 上 , 0c 引 用 两 把 止 血 钳 分 别 控 制 灌 洗 液 的 进 和 出 。每 次 灌 入 温 生 理 盐 水 约 1 0 , 入 时 间 1 1 5 n 灌 入 后 停 留 1 n 打 开 0ml灌 0 ~ . , mi , mi 引 流 端 引 出 乳 白色 浑 浊 液 体 , 始 灌 洗 液 通 过 重 力 作 用 流 入 开 引流瓶 , 流 出速度变 慢后打 开负压 吸引 , 出 时间约 3 待 引 ~4 mi, 复 进 行 灌 洗 。第 一 次 引 流 出 的 量 约 50ml肺 内 保 留 n反 0 ( 了相 当 于 右 侧 肺 残 气 量 的 灌 洗 液 ) 第 二 次 后 每 次 的 引 流 量 约 , 为 9 0ml 灌 注 3次 引 流 完 毕 后 灌 注 肺 接 麻 醉 机 纯 氧 正 压 0 。每 通 气 5mi, 高 血 氧 水 平 。反 复 灌 注 后 引 流 液 颜 色 逐 渐 变 n提 浅 , 灌 注 生 理 盐 水 2 0 , 流 液 转 为 淡 淡 的 白色 澄 清 共 1 0ml引 0 液 , 束灌 洗 , 者 恢 复 双 侧 肺 通 气 , 回平 卧 位 , 以静 脉 推 结 患 转 予 注 甲泼 尼 龙 琥 珀 酸 钠 4 Omg及 呋 塞 米 2 , 用 纤 支 镜 经 Omg 并
肺泡蛋白沉积症[专业知识]
<肺穿>肺泡腔内蛋白样物质沉积,PAS染色(+),
专业精制版
15
病例2:男,37岁,体检发现双肺阴影,无明显症状。
<右中叶内侧段>肺泡腔扩张,内有PAS阳性蛋白样水肿液沉积,伴组织细
胞反应,形态符合肺泡蛋专白业沉精积制症版。
16
病例3:患者,男,53岁,因进行性呼吸困难三月就诊,无发 热,地方医院曾以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欠佳。
专业精制版
31
继发性PAP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或者脱离致病环境,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行全肺灌洗治疗
先天性PAP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肺移植,针对其发病 机制基因治疗尚待研究
专业精制版
32
特 发 性 及 继 发 性 PAP 的 整 体 预 后 较 好 , 文 献 报 道 成 人 约 20%-35%因呼吸衰竭或合并感染死亡,60%-70%痊愈或 明显改善
专业精制版
9
“碎路石”征
双肺弥漫分布的斑片影、磨玻璃影, 病变分布广泛,实变区小叶内和小
HRCT示磨玻璃改变内小叶间隔增厚,
叶间间隔增厚,围成多边形的“碎 呈多边形“铺路石样”改变。
路石”。
专业精制版
10
“碎路石”征
由弥漫性磨玻璃影及内部的网格状小叶间隔增厚形成。
这种改变系由于增厚的小叶间隔密度高于实变区沉积于肺泡 内的蛋白样物质所致,而与病变相间的肺组织则完全正常, 这一表现具有特征性,但无特异性。
专业精制版
2
发病机制
特发性(90%)
抗粒细胞-巨噬细胞击落刺激因子(GM-CSF)在特发性PAP 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由于人体抗GM-CSF中和抗体的 存在,导致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及中性粒细胞吞噬 能力下降,并最终引发肺泡内表面活性剂物质沉积----自身 免疫性疾病。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刘师序;熊梦冉;夏坤;李光熙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22(28)11
【摘要】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代谢异常引起的罕见病。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信号中断,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清除减少是PAP最常见的发病机制。
PAP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状态及过碘酸希夫染色阳性、血清GM-CSF及其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确诊PAP,必要时还需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及开胸肺活检。
除常规全肺灌洗治疗,GM-CSF疗法、他汀类药物亦对PAP有效。
对PAP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的深入探索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页数】8页(P2159-2166)
【作者】刘师序;熊梦冉;夏坤;李光熙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肺泡蛋白沉着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2.肺泡蛋白沉积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3.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疗体会
4.肺泡蛋白沉着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5.肺泡蛋白沉积症:全肺灌洗可有效清除肺泡沉积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泡蛋白沉积症全麻下肺泡灌洗的护理
7、保持灌洗液的进出平衡:关闭灌洗侧肺行单肺通气 10 分钟,生命体征平稳,氧饱和度大于 85% 以上方可 灌洗。检查负压吸引及引流瓶装置。第一次灌洗量为 1000毫升左右,速度不宜过快,以后每5分钟快速进入 1500-2000 毫升,在体内保留 5 分钟的同时予灌侧肺拍 背,或用电子震荡仪加以震荡,以达到充分的灌洗。 并 严 格 记 录 灌 洗 液 出 入 量 。
术中护理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病人解释其注意事项以取得 病 人 的 合 作 。 取 下 病 人 的 假 牙 。
2 、灌洗液最好大包装刺激。 3 、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粗直静脉,将套管针置入以 保 证 维 持 机 体 的 容 量 , 便 于 给 药 。
肺泡蛋白沉积症全麻下 肺泡灌洗的护理
赵艳伟
肺泡蛋白沉积症为少见疾病,其特征为肺泡内充满 富磷脂的蛋白样物质,最有效的疗法为肺泡灌洗。方法 有两种: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全麻下行全肺灌洗。 前者操作简便,安全但灌洗量小,需多次反复。全肺灌 洗操作技术复杂,灌洗时肺分流进一步增加,缺氧加剧, 但灌洗量大,症状改善明显,肺功能恢复迅速。我院于 1998年3月至今对4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进行全麻下
肺泡灌洗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有关护 理 情 况 总 结 如 下 。
一
、
临
床
资
料
4例均在本院经肺泡灌洗液组织化学染色确诊。男 性 3例,女性1 例,年龄35—65 岁。每例患者接受 2 次 全麻下双肺灌洗治疗,间隔 1-2 周,病情均有明显好 转,表现为肺部湿罗音减少,胸片复查肺部病灶明显 吸 收 , 肺 功 能 及 血 气 明 显 改 善 。
术后护理
1、术后视患者神志转清,双肺听诊无异常,自主呼吸恢 复 , 血 气 恢 复 灌 洗 前 水 平 即 可 拔 管 。 2、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予持续吸氧。 3、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意识 Bp P SaO2 的 变 化 , 防 止 并 发 症
PAP专场(肺泡蛋白沉积症)
PAP专场(肺泡蛋⽩沉积症)阅读 1157王俊豪关注兰天龙——肺泡蛋⽩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指原因不明的肺泡内弥漫性蛋⽩沉着,⾸先由Rose于1958年报告,迄今⽂献报告约400~500例,国内于1965⾸例报告。
临床以进⾏性⽓促为特征,⽀⽓管肺泡灌洗是诊断与治疗的主要⼿段。
预后相差很⼤,有⾃愈,也有发现后⼀、⼆年内死亡的。
这是⼀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疾病,病理特点是肺泡内充满主要含磷脂和蛋⽩质的过碘酸-Schiff(PAS)染⾊阳性颗粒状物质。
肺泡蛋⽩沉着症(PAP)主要发⽣于20~60岁原来⾝体健康的⼈,PAP偶可发⽣于接触⽆机粉尘(如⼆氧化硅、铝、钛)的病⼈以及因卡⽒肺囊⾍,慢性感染,多种出⾎性恶性肿瘤,⾻髓及外⾻髓增殖性疾病或免疫抑制的病⼈。
这种相关性的意义尚不清楚。
病理变化限于肺脏.典型的表现是肺泡上⽪和间质细胞正常,但肺泡内充填着含各种⾎清和⾮⾎清蛋⽩的⽆定形PAS染⾊阳性颗粒。
肺泡内脂含量⾼,可能是因为肺泡磷脂的清除异常。
间质纤维化少见。
病理过程可能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可能进展亦可能稳定,或⾃⾏消失。
最常受累的是肺基底部和后部,偶尔侵犯前段,胸膜和纵隔不受影响。
临床表现 PAP最显著的特点是临床症状⼀般表现隐匿、轻微⽽胸部CT表现严重。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男⼥之⽐为2~3∶1,可发⽣于任何年龄,多数在20~50岁之间。
起病隐匿,主要症状为进⾏性⽓促。
约1/3病例有低热,⼤部分有咳嗽,痰呈乳⽩⾊泡沫状,有时见块状、胶冻状或管型咳出。
体检可有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轻度浊⾳,肺内明显的病理性⽀⽓管呼吸⾳,偶有湿罗⾳。
重症有杵状指、紫绀及肺动脉⾼压的表现。
影像学表现1、X线:胸部X线平⽚表现为两肺中下肺野为主的斑⽚状、磨玻璃样密度增⾼影,其内可见⼩结节影,病灶对称或不对称。
部分呈蝶翼状,易误诊为肺⽔肿。
2、CT表现:胸部CT表现呈多样化,其影像改变取决于肺泡蛋⽩样物质的多少⼜跟它的分布有关,其中以两肺中下野分布多见。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配合全肺灌洗术一例病例报告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配合全肺灌洗术一例病例报告黄希1,邓立普2(1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呼吸内科湖南衡阳421000,2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湖南衡阳421000)摘要:肺泡蛋白质沉积症是一种慢性肺泡沉积大量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的蛋白质类物质为特征的极少见肺部疾病。
本例资料为老年男性患者有井下作业史,经肺部CT及PAS染色初步诊断为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采用全肺灌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部征象和肺功能有所改善。
关键词:肺泡蛋白质沉积症,全肺灌洗术,GM-CSF,病理报告中图分类号:R563.9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慢性肺泡沉积大量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阳性的蛋白质类物质为特征的极少见肺部疾病。
这种疾病第一例发生于1958年[1]到2002年文献报道上升至410例左右[2]。
这种病的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及低氧血症等。
胸片表现为两肺弥散性磨玻璃影,目前尚无根治办法。
国外报道全肺灌洗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灌洗将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排除,从而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可使PAP患者获得良好效果。
1998年至今本科已发生此类病例3例,但前面两例只采用单纯的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持续时间长,灌洗次数较多,疗效不显著,2009年4月这一例患者采用全麻下全肺灌洗术效果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都有了明显改善。
目前将最近2009年4月这一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7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咳嗽咳白色泡沫痰10余年,加重伴进行性呼吸困难一周于2009年4月入院。
年轻时曾井下作业,曾在外院被误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尘肺等,经抗生素、激素和中药等对症支持治疗呼吸困难无明显好转。
来我院后在我院行肺部高分辨CT显示肺野内表现为地图状分布的、“碎石路样”表现重叠有网格状的光滑细线影的磨玻璃影,符合肺泡蛋白质沉积症表现,动脉血气(鼻导管吸氧状态下)显示PaO255mmhg,PCO244mmhg,血氧饱和度示92.1%,符合呼吸衰竭表现,肺功能示FVC68.76%,FEV175.23%,DLCO40.8%,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呈乳白色且有灰白色沉淀,经外院过碘雪夫(PAS)染色阳性,初步诊断为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中医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盗汗一例
中医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盗汗一例1. 引言1.1 病例介绍病例介绍:本病例患者为一名4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盗汗,经多次检查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患者起病1年,盗汗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之前曾在西医医院接受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经过朋友介绍,患者前来我中医诊所求治。
经过中医辨证,患者被诊断为脾虚湿困、肺气亏虚的情况。
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表现,我制定了针对性的中药治疗方案,并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遵循医嘱,定期服用药物,坚持针灸疗法,同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盗汗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病例的治疗,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盗汗的有效性,为更多类似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 正文2.1 病因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肺泡内蛋白质代谢异常导致肺泡内蛋白质沉积过多,最终形成脂蛋白类似的物质沉积在肺泡壁上。
这种异常代谢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这种疾病中,肺泡内蛋白质沉积引起肺泡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呼吸衰竭。
2.2 临床表现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症状包括盗汗、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患者在发病初期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气促和乏力,随着病情进展,盗汗症状逐渐加重,尤其是在入睡时盗汗明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盗汗症状,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还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在严重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发绀、心律失常等危重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对盗汗等症状进行有效干预和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病情的好转。
中医治疗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频振荡器辅助下行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分析
Y A NG Me n g , S U N a n , C HE N X i n , e t a l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 J a p a n F r i e n d s h i p Ho s p i t a l , 2 0 1 0 A p r , 2 4( 2 ) :
Wh o l e l u n g l a v a g e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p u l mo n a r y a l v e o l a r p r o t e i n o s i s b y h i g h f r e q u e n c y o s c i l l a i t o n / /
75 -77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i t v e :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ic f a c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w h o l e l u n g l a v a g e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u l mo n a r y
圈图圈
高频振荡器辅助下 行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 白沉积症临床 分析
杨 萌 , 苏 楠, 陈 欣 , 林 江涛
( 中 日友 好 医 院 呼 吸 内科 )
摘 要 目的 : 总 结 肺 泡 蛋 白沉 积 症 ( P A P ) 患者的临床资料, 评 价 高 频 振 荡 器 辅 助 下 行 全 肺 灌 洗 的疗 效 和 安 全 性 方法: 在 全麻 下 经 双 腔 气 管 插 管 , 大 容 量 分 次肺 泡灌 洗 , 使 用 高频 振 荡 器 振 荡 灌 洗 侧 胸 廓 , 负压 回 收灌 洗 液 。 以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治疗现状与展望分析
. 肺 泡蛋 白沉积症的发病多数较 隐袭 , 型症 状为进行 陛加重 的呼吸困 6 全肺 灌 洗 术 治 疗 的展 望 典 难 , 白色 或 黄 色痰 。伴 随症 状 有 乏力 、 欲 减 退 和 体 重 下 降 。体 征 常 不 明 咯 食 近期 学 者 报 道 , 行 全 肺 灌 洗 术 的 时候 辅 以高 频 振 荡 器 可 大 大 提 高 回 在
—
1 l. 1 1
蔡后荣, 崔苏阳, 金陵, 体 外循环膜氧合支持 下全肺 灌洗治疗肺 泡 等. 蛋 白沉积症 l例并 文 献 复 习 [ ] J .中华 结 核和 呼吸 杂 志,0 5,8 20 2
( )2 2 4 :4 .
着 灌洗 后 肺 泡残 余 液量 的清 除 吸 收 , 泡 气 体 交 换 得 以 明 显 改 善 。一 般 不 肺
参 考 文 献 [ ] J V T SC, 1 U E HWA G D, D E LTK,t 1R r n i aeI:u— N WA D L e a. ael gds s Ipl u e m nr avo rpoe oi[] C nR siJ2 0 ,5 4)2 3— 1. o a l l rti s J . a epr ,0 8 1 ( :0 2 0 y ea n s
白春学, 苍静 , 金美玲, 金 身麻 醉密 闭纯氧加压分侧肺灌洗术 治疗 等. 肺 泡蛋白沉积症[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05,8 4 :7 . J. 20 2 ( ) 25
浅谈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靶器官损害
陈莘桃
广 西南 宁 市 第一 人 民医 院 , 西 广 南宁 50 2 3 o2
医学信 息
临床 医学
ME IA F R _ 1 N D C L o M 1o A N .0 00 01 2 1 ・2 7 ・ 7 5
中医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盗汗一例
中医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盗汗一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部泡沫蛋白沉积,导致肺
功能受损。
本文将介绍一例患者的治疗过程,患者主要症状为肺泡蛋白沉积症和盗汗,经
过中医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患者为男性,58岁,主要症状为干咳、咳痰、盗汗,伴有气促和胸闷。
患者曾被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积症,中医诊断为肾气虚弱、肺燥。
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进行过西医治疗,疗
效不佳。
中医治疗方案:调养肾气、祛除肺燥、温化痰饮。
1. 月菟丸:调和肾气,益气养阴,用于患者肾气不足的症状,如盗汗、气促等。
2. 石膏:清燥热,滋阴润肺,用于患者燥热内盛的症状,如干咳、咳痰。
3. 太子参、麦门冬:益气养阴,润肺止咳,用于患者气短、盗汗的症状。
4. 地龙、天麻、菟丝子:平肝潜阳,清心安神,用于患者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的
症状。
治疗效果:经过3个疗程的中药治疗,患者的盗汗明显减轻,咳嗽和咳痰也有所缓解,气促和胸闷感明显减轻。
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肺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患
者的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精神状态更加稳定。
总结:中医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和盗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中药制剂对患者的症状缓
解和肺功能改善均有较好的效果。
由于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仍需长期坚持,同时加强患者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管理,以维持病情的稳定和延缓病情进展。
一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分析
一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又称隐球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
它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主要特征是肺泡内隐球蛋白的沉积,导致肺部功能障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位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
患者是一位60岁的男性,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并且活动能力明显下降。
他报告说,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了大约6个月。
他表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夜间咳嗽,以及咳出的黏液血痰。
他还存在明显的乏力感和纳差。
他向医生描述了这些症状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初步的体格检查显示该患者呈现呼吸困难,但没有明显的杂音。
肺部听诊发现两肺有散在的干性啰音。
血氧饱和度为88%,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PaO2)降低,同时二氧化碳分压(PaCO2)略有升高。
在进一步的检查中,患者接受了胸部X线和CT扫描。
X线显示双肺有片状和磨砂玻璃样阴影,且呈弥漫性分布。
CT扫描显示双肺有广泛分布的磨砂玻璃样密度影像,特别是在肺基底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医生初步怀疑该患者患有肺泡蛋白沉积症。
进一步的确认需要通过肺活检获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显示肺组织中肺泡内充满了均质、玻璃状的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这些物质主要由隐球蛋白组成。
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结果和病理学检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治疗方面,该患者接受了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隐球蛋白的沉积。
此外,患者还接受了辅助氧疗以提高氧合能力。
在治疗后的几个月内,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
他的呼吸困难减轻,咳嗽和咳痰也明显减少。
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aO2有所上升,PaCO2略有下降。
他的血氧饱和度也提高到了95%。
这个病例分析强调了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断阶段的重要性。
虽然病因尚不明确,但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可以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此外,糖皮质激素和辅助氧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需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病例仅是一个针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典型实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主要于中年发病,可以是特发性的,也可以继发于吸入性暴露,恶性血液病,或免疫缺陷等少见原因。
目前的研究理论认为肺表面活性物质平衡与肺的免疫功能受损是PAP的主要发病机制。
PAP的临床症状是多样的,从轻微的渐进性呼吸困难到呼吸衰竭。
其与吸烟有很强的相关性。
PAP主要的CT影像特征是“铺路石” 征(由弥漫性磨玻璃影及其内部的平滑增厚的小叶间隔组成),并常常伴有小叶状或地图样正常区。
铺路石征的放射学鉴别诊断包括源性肺水肿,肺炎,肺出血,弥漫性肺泡损伤,癌性淋巴管炎。
明确诊断需要行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可以看到肺泡内可溶于胆固醇的蛋白样物质和嗜酸性小体的沉积。
对症治疗包括全肺灌洗,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
新疗法主要针对比较明确的免疫缺陷,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成效。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疾病,病理特点是肺泡内充满主要含磷脂和蛋白质的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阳性颗粒状物质。
PAP的自然史不明,临床病程变化多端,病变或保持稳定或自发缓解,或进展出现呼吸衰竭。
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有时为条件致病菌)是此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临床上可将PAP分为3类:先天性、继发性和原发性。
先天性PAP包括一组不同种类的疾病,是由于编码表面活性蛋白B、C或作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的8c链的基因突变所致致,婴幼儿较多见。
继发性PAP的发生与导致呼吸功能损害或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减少等因素有关,包括;多种出血性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剂、接触无机粉尘(如二氧化硅、铝、钛)或有毒气体、某些慢性感染、卡氏肺囊虫、骨髓及骨髓外增殖性疾病等。
原发性PAP于1958年首例报道至今,仍是一种充满神秘感的病变。
图注:A、 61岁的男性PAP患者,伴有白血病,最近出现乏力和咳嗽。
罕见病的呼吸科治疗突破
罕见病的呼吸科治疗突破罕见病,顾名思义,指发病率极低且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疾病。
由于患者数量有限,罕见病的研究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在呼吸科领域,一些罕见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罕见病在呼吸科领域迎来了治疗突破。
本文将就罕见病的呼吸科治疗突破进行探讨。
一、囊性纤维化的新疗法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罕见病,主要侵犯肺部,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
长期以来,囊性纤维化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
然而,近年来,一种名为“基因修复疗法”的新疗法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该疗法通过修复患者体内缺陷基因,从根本上解决了囊性纤维化的病因,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临床试验显示,这种基因修复疗法在一部分囊性纤维化患者身上取得了显著疗效,为囊性纤维化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
二、支气管扩张症的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少见但危害巨大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传统治疗方法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并不理想,而近年来,介入治疗逐渐成为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重要手段。
介入治疗通过支气管镜等器械介入患者支气管,清除病变组织,扩张狭窄部位,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三、遗传性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遗传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少见但致命的肺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对于遗传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有限,而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出现为这一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靶向治疗通过干预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如血管紧张素、内皮素受体等,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延缓疾病恶化,提高患者生存率。
这种治疗方法的突破,为遗传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福音。
四、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新药物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肺部会出现蛋白质沉积,导致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等症状。
长期以来,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
肺泡蛋白沉积症8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真内窥镜成像技术 ,T仿 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为 临床查找纵 隔 C
气肿来源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技 术指导 。 在治疗上 , 积气量较少 的无症状 或轻微症 状 的非 张力性
【 ] 金京玉 , 3 朱剑 , 赵征 , . 等 皮肌炎并发皮下 、 纵隔气肿 6 例临床分
发 现颈部 、 锁骨上窝有皮下气肿 , 局部肿胀 , 扪诊有握雪感 , 听
诊有皮 下捻 发音 , 心尖 搏动 不易 触及 , 心脏 浊音 界缩 小或 消
hni v w o iai n i s J . a i r h s 2 1 , 1 es er i f m g g f d g [ ] R d g p i , 0 1 3 v ee n i n oa c
c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确诊 , 全肺灌洗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 肺泡蛋 白沉积症 ,经纤支镜肺泡 灌洗液过碘 酸雪夫 染色或经纤支镜肺活检、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多可明确诊断 ,治疗以全肺灌洗治疗为首选。 c
【 关键词】 肺泡蛋 白沉积症 c 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 全肺灌洗治疗
般资料
本组病例 中男性 2例 , 女性 6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龄 l 5 7~ 6岁 , 平均 年
龄 3 .5岁。其 中 1例有 粉尘接 触史 , 72 2例有 饲养 家禽史 , 1 例有长期接触塑胶史 。男性均有吸烟史 。病 程 1 一 月 7年 , 8 例均未在首诊时确诊 , 确诊前行抗感染治疗 8例 , 抗结 核治疗 3例 , 激素 治疗 3例 。
自发性纵隔气肿不需给予特殊处理 , 卧床休 息 ,密切 观察 , 应 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 同时给予吸氧 、 抗感 染等对症 治疗 。一般 1~2周 可 吸收 ; 积气 量较 多 的张力 性纵 隔气肿 由于发病 急 骤, 病情 危重需紧急处 理 , 经胸骨上窝纵隔切开引流术 是治疗
肺泡蛋白沉积症综述
肺泡蛋白沉积症综述摘要: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弥漫性疾病,以表面活性物质相关的富磷脂蛋白物质在肺泡的异常沉积为特征。
其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以隐袭性渐进性呼吸困难或劳累性呼吸困难和持续性干咳为主;HRCT的影像学表现为翼状影或不规则的铺路石影,但这些并不是诊断性的指标。
目前诊断PAP的金标准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肺泡内充满有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蛋白样物质为特征,而肺泡隔及周围结构基本完好,目前PAP的标准治疗包括全肺灌洗沉积在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相关的富磷脂蛋白物质,这种治疗方法可使很多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得到改善,也有部分患者对GM-CSF替代治疗反应良好。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过碘酸雪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气管肺泡灌洗简介: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相对罕见的临床病理病种,在美国和国际上年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0.36,年患病率约为百万分之3.7,通常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和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表面活性物质相关富磷脂蛋白物质。
肺结构一般是完好的,很少或没有间质性肺炎或纤维化。
肺泡内的沉积阻塞肺泡囊,并阻碍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正常的气体交换。
患者通常表现为隐袭性渐进性呼吸困难或劳累性呼吸困难,有时伴有持续性干咳或乏力,病程进展是多样的,可从自愈(在已报道的PAP患者中占8%-30%)到因肺炎或呼吸衰竭而亡。
约30%的患者可有相对轻微的非特异查体发现,甚至是在影像学上有弥漫性改变但却无症状。
医生普遍面临着患者对渐进发生的气促或在CXR上表现为两侧不对称实变的呼吸困难的主诉。
PAP应鉴别的疾病(表1)有很多,包括许多肺部疾病和系统性疾病。
而且PAP 的诊断和治疗也包含医学的许多甚至是所有领域,。
由于PAP是一种在临床和影像学上表现非特异且相对罕见的肺部疾病,其误诊和漏诊都是有可能的,这可导致不当治疗和原本可以避免的发病。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三例临床分析
3 . 辅助检查 : 1 例患者 血常规 提示 红细胞增 多症和 高血红 蛋 白血症 , 血小板下降 , 1 例A N A 阳性 , 血沉 、 C反应蛋 白 、 类 风 湿因子和免疫球 蛋 白 3项 均升 高 , C E A、 C A 1 2 5轻度 升高 , 2例 血清球蛋 白、 乳 酸脱 氢酶 升高 , 3例 A N C A、 H I V均 阴性。血气 分析 以低氧血症为主 , 静息非吸氧状态 : 2例 P a O < 6 0 m m Hg , 1
部 可 闻 及 少 量捻 发音 , 2例 有 紫 绀 、 杵状指 。
间约 2~ 3小时 , 灌洗结束时尽量将肺 内液体 引流出来 , 然后恢 复双肺机械通气 , 术后更换单腔支气管导管 继续给予 正压通气 促肺残液排 出, 常规应用速尿 2 O一 4 0 m g 、 地塞米 松 1 0 m g防止 出现肺水肿及改善氧合。每侧肺灌洗量 1 2 L , 残余量约 1 0 0 0 ml 左右 。5~ 7天后以同样方法行另一侧肺灌洗。
端位于 Y型管上 6 0 e m处 。反0~1 0 0 0 m l , 灌 洗 液开 始 通 过 重 力 作 用 流 人 引 流 瓶 ,
待流出速度变慢后打 开负压吸引 , 记录每次灌 入量和 收液体 量, 保证灌洗液 的回收率达 9 0 %以上 。灌洗过程 中严密监测心 率、 血压 、 血氧饱 和度 、 气道峰压 、 血 气及 电解质 等指标 , 如血氧 饱和度下降至 8 8 % 以下则 予灌洗 侧肺纯 氧通气直 至血 氧饱和 度恢复到 9 0 %以上再继续灌洗 , 至灌洗液 明显 变淡 或基本清亮 为止 。期间变换 体位 ( 灌人 时呈头 高脚 低位 , 引流 时呈头 低脚 高位 ) 及 间断人工 叩击灌洗侧胸部 , 每灌 洗 3 0 0 0 m l 行灌洗肺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治疗进展肺泡蛋白沉积症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 是 Rosen 等于 1958 年首先报道的一种少见的肺部疾病。
PAP 的病理学特征为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充满无定形的过碘酸雪夫 (periodicacid-Schiff,PAS) 染色阳性的磷脂蛋白样物质。
过量的磷脂蛋白样物质沉积导致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等。
PAP 分为先天性、继发性、免疫性三类,其中约 90%为免疫性。
长期以来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全肺灌洗术 (whole lung lavage,WLL),但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 PAP 发病机制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一些新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现将 PAP 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支气管肺泡灌洗:Ramirez1965 年首次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 PAP 后,此方法已成为目前治疗 PAP 的首选手段,有效率约为85%。
支气管肺泡灌洗通过去除 PAP 患者体内过量的肺泡磷脂样物质、抗 GM-csF 抗体、肺泡巨噬细胞 (GM-csF 的靶细胞),从而改善PAP 患者的肺功能,缓解患者症状。
临床工作中肺泡灌洗术主要有两种形式:(1) 全肺灌洗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行双腔气管内插管,灌洗下侧肺,上侧肺行机械通气,灌洗单侧肺常需要 10~20 L 生理盐水。
WLL 的优势为灌洗较彻底,效果显著,疗效维持时间长,因此仍是目前治疗 PAP 最有效的方案。
但是 WLL 时需要患者行全身麻醉准备,灌洗液体量大,耗费时间长,并非所有患者可耐受,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或机械通气也不能改善低氧血症的 PAP 患者,可在体外循环支持下或采用高频通气技术辅助对以上人群进行 WLL。
(2) 支气管镜下分段肺泡灌洗术:患者局部麻醉后在支气管镜下行肺叶或肺段灌洗治疗,灌洗单叶肺每次需200~300 ml。
此方法优势为灌洗液量少、操作时间缩短,灌洗造成的不良反应较轻,适用于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单侧肺通气的患者。
但是因其单次灌洗液量少,可能造成灌洗不彻底。
肺泡灌洗术的适应证尚未有统一共识,大多认为当 PAP 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静息时 PaO2<65 1=""40="" mmhg="0.133">10%时,即有肺泡灌洗指征。
肺泡灌洗术的常见并发症有灌洗液外漏、低氧血症、气液胸、肺出血、心律失常等。
最常见的是灌洗液外漏,可使用支气管镜定位或水杯法试漏装置确认两肺分隔是否满意。
单侧通气及肺内分流常造成术中低氧血症,可在灌洗间期进行问隔正压纯氧通气合并交替负压吸引;伴发肺气肿的 PAP 患者易发生气液胸,可采用小潮气量、快频率的通气模式或术中灌洗侧肺不做加压通气来预防其发生。
临床工作中常有 PAP 患者不能使用肺泡灌洗术治疗或使用后疗效不佳、病情复发,可试用 GM-CSF、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术等方法治疗免疫性 PAP。
2 粒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GM-CSF 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刺激因子,不仅具有刺激骨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还可以调节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其对表面活性物质的降解能力。
而 PAP 患者体内存在特异的 GM-CSF 抗体,造成 GM-CSF 减少,使肺泡巨噬细胞清除表面活性物质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表面活性物质堆积。
Dranoff 等及 stanley 等发现 GM-CSF 基因敲除小鼠可引起免疫性 PAP 也证实了以上观点,由此可尝试予免疫性 PAP 患者补充GM-CSF 治疗。
目前 GM-CSF 治疗主要有 2 种:(1) 皮下注射 GM-CSF:sevmour 等于 1996 年首次报道了皮下注射 GM-CSF 治疗 1 例 PAP 患者取到满意疗效的病例,并于 2001 年再次报道予 PAP 患者皮下注射GM-CSF 3ug·kg-1·d-1,逐渐加量为 5~20ug·kg.d 继续治疗。
该作者认为,治疗初期效果不佳系 GM-CSF 剂量偏小,同时基线肺活量低或乳酸脱氢酶 (LDH) 水平升高的 PAP 患者多对皮下注射GM-CSF 治疗反应不佳。
给予 PAP 患者 250 ug/d 起始剂量皮下注射 GM-CSF 治疗,8~12 周后加量为 7~18ug•kg-1·d-1,有效率为43%~75%(表 1)。
约 29%的患者出现“首剂效应”,包括皮肤潮红、畏寒、恶心及呕吐等,约 85% 的 PAP 患者皮下注射 GM-CSF 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水肿、皮疹、周身不适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其中少数因 PAP 病情进展出现呼吸困难,另有学者对皮下注射 GM-CSF 的患者进行长达 39 个月的随访,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2) 吸人 GM-CSF:Tazawa 等于 2005 年首次使用吸入 GM-CSF 治疗 PAP,3 例患者症状均缓解,且血清及 BALF 中的 GM-CSF 抗体滴度均下降。
Tazawa 等于 2009 年再次进行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给予患者吸入高剂量 GM-CSF(125ug,2 次/d) 共 6 个周期,继续 6 个周期吸入低剂量 GM-CSF(125 ug,1 次/d),总体有效率为 69%(表 2),但是此次研究结果示血清中 GM-CSF 抗体滴度无明显下降。
目前对 GM-CSF 抗体滴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或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意见不一_,尚需进一步研究。
吸入 GM-CSF 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胃溃疡、腹泻、中耳炎及淋巴结结核等,研究指出以上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其中发生肺炎者经抗生素治疗后可迅速好转。
Khan 等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GM-CSF 治疗免疫性 PAP 患者的有效率约 59%,但患者接受 WLL。
治疗存在干扰,最终有效率可能被夸大,该研究发现吸入 GM-CSF(76%) 优于皮下注射 GM-CSF(48%),作者认为可能是吸入治疗可使患者肺内 GM-CSF 浓度较高。
目前观察到的研究结果提示,使用 GM-CSF 的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3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rituximab):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是 B 细胞表面 CD20 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减少表达 CD20 的 B 细胞数量,影响 T 细胞的活化,进而引起细胞因子产生减少,抑制浆细胞产生GM-CSF 抗体治疗免疫性 PAP。
1996 年由 Borie 等首次报道 1 例 PAP 患者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1 000 mg 每月两次,9 个月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伴血清 GM-CSF 抗体滴度下降 (1:20 000~1:15 000)。
Amital 等对 PAP 患者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 375 mg/m2 每周 1 次,4 周后患者病情改善。
Kavuru 等开展的Ⅱ期临床试验,对 10 名PAP 患者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 l 000 mg 每月 2 次治疗,其中 7 例病情缓解,伴血清及 BALF 中 GM-CSF 抗体滴度明显下降 (表 3)。
静脉使用利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较少,有恶心、乏力、头痛、头晕、鼻塞及胸痛等,暂无严重不良反应报道。
4 血浆置换术:由于免疫性 PAP 患者体内存在 GM-CSF 抗体,血浆置换术可清除患者血清 GM-CSF 抗体以治疗免疫性 PAP。
Kavuru 等对 1 例 GM-CSF 无效的患者使用血浆置换术,2 个月内完成 10 次血浆置换,患者症状缓解,血清 GM-CSF 抗体滴度从 1:6 400 下降到 1:400。
Luisetti 等报道了 1 例 PAP 患者接受 10 次血浆置换术后,血清GM-CSF 抗体滴度从 250ug/ml 下降到 130ug/ml,但此时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高分辨率 CT 表现无明显改变,之后加用 WLL 治疗症状缓解,2 年后复查 GM-CSF 抗体滴度降至 56ug/ml,指出血浆置换术虽可降低 PAP 患者血清 GM-CSF 抗体滴度,但仍需将滴度降至闻浓度之下才有效,目前认为引起 PAP 的 GM-CSF 抗体浓度闽值为8~22ug/ml。
使用血浆置换术可引起血源性感染等。
目前血浆置换术治疗的病例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应在 WLL、GM-CSF 及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无效时再尝试使用血浆置换术。
5.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 PAP 患者,单一治疗方法常疗效不佳,可采用联合治疗。
Price 等对 1 例免疫性 PAP 患者行 3 次 WLL 治疗无效,联合吸人 GM-CSF 250 ug,2 次/d,治疗 1 个月后,患者症状及影像学均明显改善,之后逐渐减停 GM-CSF,停药 3 个月后随诊患者病情稳定。
Yamamoto 等报道 1 例免疫性 PAP 患者吸入 GM-CSF 125ug,2 次/d,治疗 1 个月后无效,加用 3 次 WLL 后再次评估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得到改善。
目前,联合治疗仅限于个案病例,尚无系统评价联合治疗 PAP 的报道,其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临床工作中需依据 PAP 患者病情选择联合治疗方案。
随着对 PAP 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骨髓移植及基因治疗等逐渐应用于继发性及先天性 PAP 患者的治疗。
6 骨髓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结果显示,PAP 小鼠存在GM-CSF、IL-3、IL-5 的共同受体单位 B 链缺损,骨髓移植能逆转小鼠肺部病理改变,因此推测骨髓移植可治疗存在 B 链缺损的 PAP 患者。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伴有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造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清除障碍引起继发性 PAP。
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重建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治疗 PAP,作为治疗继发于血液系统肿瘤 PAP 患者的一种新手段,但其疗效尚待进一步证实。
7 基因治疗:先天性 PAP 患者存在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ufactant protein-B,SP-B) 缺乏或 GM-CSF、IL-3、IL-5 的共同受体 B 链基因突变,可尝试对 PAP 患者行基因治疗。
有研究使用腺病毒载体将 GM-CSF 基因转染至 GM-CSF 缺乏小鼠并使其表达GM-CSF,发现小鼠的肺泡蛋白样物质含量下降。
将带有 SP-B 和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A(sufactantprotein-A,SP-A) 的 DNA 转染至人或小鼠细胞内,均有相应的表而活性蛋白的表达。
因此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未来治疗先天性 PAP 的有效方案。
8.肺移植:在以上治疗方法均无效时可试用肺移植治疗 PAP 患者,特别是先天性 PAP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