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蛋白沉积症影像表现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
• PAP病人易于合并感染,常为诺卡菌,典型表现为实变影。 • PAP的治疗方法是支气管肺泡灌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肺泡蛋白沉积症影像表现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
•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特发性疾病,导致肺泡内被蛋白质样 富脂质的物质充填。
• 胸片上,PAP可类似于肺水肿伴肺门周围密度增高影;但PAP患者的 心脏大小正常,且通常看不到胸腔积液。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
• PAP的CT特征是铺路石征,即小叶间隔均匀增厚分布于斑片样或地 图样磨玻璃影区域内。
肺泡蛋白沉积症[专业知识]
<肺穿>肺泡腔内蛋白样物质沉积,PAS染色(+),
专业精制版
15
病例2:男,37岁,体检发现双肺阴影,无明显症状。
<右中叶内侧段>肺泡腔扩张,内有PAS阳性蛋白样水肿液沉积,伴组织细
胞反应,形态符合肺泡蛋专白业沉精积制症版。
16
病例3:患者,男,53岁,因进行性呼吸困难三月就诊,无发 热,地方医院曾以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欠佳。
专业精制版
31
继发性PAP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或者脱离致病环境,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行全肺灌洗治疗
先天性PAP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肺移植,针对其发病 机制基因治疗尚待研究
专业精制版
32
特 发 性 及 继 发 性 PAP 的 整 体 预 后 较 好 , 文 献 报 道 成 人 约 20%-35%因呼吸衰竭或合并感染死亡,60%-70%痊愈或 明显改善
专业精制版
9
“碎路石”征
双肺弥漫分布的斑片影、磨玻璃影, 病变分布广泛,实变区小叶内和小
HRCT示磨玻璃改变内小叶间隔增厚,
叶间间隔增厚,围成多边形的“碎 呈多边形“铺路石样”改变。
路石”。
专业精制版
10
“碎路石”征
由弥漫性磨玻璃影及内部的网格状小叶间隔增厚形成。
这种改变系由于增厚的小叶间隔密度高于实变区沉积于肺泡 内的蛋白样物质所致,而与病变相间的肺组织则完全正常, 这一表现具有特征性,但无特异性。
专业精制版
2
发病机制
特发性(90%)
抗粒细胞-巨噬细胞击落刺激因子(GM-CSF)在特发性PAP 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由于人体抗GM-CSF中和抗体的 存在,导致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及中性粒细胞吞噬 能力下降,并最终引发肺泡内表面活性剂物质沉积----自身 免疫性疾病。
中医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盗汗一例
中医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盗汗一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大量蛋白质在肺部沉积,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脏、肝脏等器官的受损。
此外,该病引起的盗汗也是临床常见的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我院收治一名21岁男性患者,主诉反复发热、低烧、咳嗽、咳痰、气促、盗汗等症状一年余,曾多次住院治疗,但效果不佳。
最近一次住院期间,经CT检查发现肺部有斑点状浸润影,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未发现任何病原微生物,但蛋白质比例显著增高。
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缓解,但盗汗仍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考虑到中医在治疗盗汗方面有独到优势,我们开展了相应的中医药治疗。
首先根据中医诊断思路,我们认为该患者是由于肺气虚弱、阳气不足造成的盗汗,因此我们采取的治疗方法是补气养阳、温通经络、调理气血等综合措施。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汤剂治疗:以清肺化痰、温肺散寒、补肺养气为主要原则,方剂是“小柴胡汤加千颗粒”。
2、针灸治疗:采用激动肺经穴位、调整气血等方式,行泻火通窍、祛风散寒等经典针刺方法。
3、膏方搭配治疗:采用自制中药膏方“天竺黄煎搭配虎骨、牛黄、辣椒等”,外敷于背部腰部涌泉、命门、关元等穴位,起到温通、扶正的作用。
治疗过程中,患者遵循医嘱严格执行,饮食起居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等诱因。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盗汗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夜间盗汗减少,白天盗汗几乎消失,体力恢复良好,精神状态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盗汗症状方面有一定疗效,但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同时采取积极的心理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更为良好的疗效。
PAP专场(肺泡蛋白沉积症)
PAP专场(肺泡蛋⽩沉积症)阅读 1157王俊豪关注兰天龙——肺泡蛋⽩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指原因不明的肺泡内弥漫性蛋⽩沉着,⾸先由Rose于1958年报告,迄今⽂献报告约400~500例,国内于1965⾸例报告。
临床以进⾏性⽓促为特征,⽀⽓管肺泡灌洗是诊断与治疗的主要⼿段。
预后相差很⼤,有⾃愈,也有发现后⼀、⼆年内死亡的。
这是⼀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疾病,病理特点是肺泡内充满主要含磷脂和蛋⽩质的过碘酸-Schiff(PAS)染⾊阳性颗粒状物质。
肺泡蛋⽩沉着症(PAP)主要发⽣于20~60岁原来⾝体健康的⼈,PAP偶可发⽣于接触⽆机粉尘(如⼆氧化硅、铝、钛)的病⼈以及因卡⽒肺囊⾍,慢性感染,多种出⾎性恶性肿瘤,⾻髓及外⾻髓增殖性疾病或免疫抑制的病⼈。
这种相关性的意义尚不清楚。
病理变化限于肺脏.典型的表现是肺泡上⽪和间质细胞正常,但肺泡内充填着含各种⾎清和⾮⾎清蛋⽩的⽆定形PAS染⾊阳性颗粒。
肺泡内脂含量⾼,可能是因为肺泡磷脂的清除异常。
间质纤维化少见。
病理过程可能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可能进展亦可能稳定,或⾃⾏消失。
最常受累的是肺基底部和后部,偶尔侵犯前段,胸膜和纵隔不受影响。
临床表现 PAP最显著的特点是临床症状⼀般表现隐匿、轻微⽽胸部CT表现严重。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男⼥之⽐为2~3∶1,可发⽣于任何年龄,多数在20~50岁之间。
起病隐匿,主要症状为进⾏性⽓促。
约1/3病例有低热,⼤部分有咳嗽,痰呈乳⽩⾊泡沫状,有时见块状、胶冻状或管型咳出。
体检可有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轻度浊⾳,肺内明显的病理性⽀⽓管呼吸⾳,偶有湿罗⾳。
重症有杵状指、紫绀及肺动脉⾼压的表现。
影像学表现1、X线:胸部X线平⽚表现为两肺中下肺野为主的斑⽚状、磨玻璃样密度增⾼影,其内可见⼩结节影,病灶对称或不对称。
部分呈蝶翼状,易误诊为肺⽔肿。
2、CT表现:胸部CT表现呈多样化,其影像改变取决于肺泡蛋⽩样物质的多少⼜跟它的分布有关,其中以两肺中下野分布多见。
肺泡蛋白沉积症20例诊治分析
肺泡蛋白沉积症20例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病例资料。
结果肺泡蛋白沉积症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多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及斑片影,部分呈“地图征”及“铺路石征”改变。
20例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理分析,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10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提示肺泡腔见蛋白物沉积。
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对于以咳嗽伴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CT双肺弥漫性病变,呈“地图征”及“铺路石征”改变的病例应警惕本病,尽早行BALF及TBLB,必要时行胸腔镜肺活检确诊,避免误诊。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罕见病,以肺泡内充满大量PAS阳性的磷脂蛋白样物质,而肺组织结构完整为病理特点的弥漫性肺部疾病[1]。
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影像学检查不易鉴别,误诊率高。
现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华西医院收治的20例PAP 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1.5:1,发病年龄25~62岁。
其中30~50岁病例14例,占70%。
10例有吸烟史,20例病例均无无机矿物质及化学物质吸入史。
1. 2 治疗方法17例在全身麻醉下经Carlens双腔管行分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LL):患者经静脉诱导麻醉后,插入分侧气管导管,应用全身麻醉呼吸支持系统进行分侧肺泡灌洗。
2 结果2例转外院行全肺灌洗术,2例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1例自动出院。
进行全肺灌洗17例患者术后复查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O2)改善,胸部CT病灶吸收。
2. 1 临床表现及体征20例中呼吸困难14例(70%),咳嗽、咳痰12例(60%),干咳2例,胸闷6例,胸痛8例,伴体重下降8例。
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建议解读PPT课件
随访管理
强调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随访 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定期随访、评 估治疗效果及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 。
02 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简称PAP)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以肺泡内沉积大 量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简称PAS)染色阳性的磷脂蛋白样物质为特征。
影像科专家
具备丰富的儿童肺部影像 学检查经验,能够准确识 别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的 影像学特征。
病理科专家
具备丰富的儿童肺部病理 学检查经验,能够准确诊 断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
解读范围与重点
诊断方法
详细解读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的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 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方面的诊断
方法。
治疗方案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解读重点内容回顾
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
深入探讨了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发病机 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详细介绍了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方 法,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肺功能 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
对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治疗方案进行了 详细阐述,包括药物治疗、全肺灌洗术及 其他辅助治疗措施等。
沉积症的诊疗方法。
规范诊疗流程
02
明确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随访管理等
方面的规范,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03
通过解读专家建议,推动相关领域医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提高儿童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疗水平。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疾病PPT演示课件
糖皮质激素
在特定情况下,如合并肺 部感染时,可考虑短期使 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 反应。
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术式选择
全肺灌洗术
是目前治疗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中 重度患者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通过灌洗清除肺泡内沉积的 脂蛋白样物质,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肺叶切除术
对于局限于某个肺叶的严重病变,可考虑行肺叶切除术。 但此术式创伤较大,需谨慎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
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避免剧烈运动
康复期间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加重肺部负担。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有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
定期随访观察项目安排
肺功能检查
定期监测患儿的肺功能,评估肺部病变的恢 复情况。
血液检查
检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血常规等指标,了 解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
X线或CT检查
预防措施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提高身体 免疫力。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处理方法介绍
抗感染治疗
根据感染情况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氧疗
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 应及时给予氧疗,保证
呼吸通畅。
心脏支持治疗
如胸部物理治疗,包括体 位引流、胸部叩击等,有 助于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 出。
呼吸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 如深呼吸、缩唇呼吸等, 以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耐力 。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支气管舒张剂
如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 药物等,可缓解支气管痉 挛,改善通气。
祛痰药
如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 酸等,有助于降低痰液黏 稠度,促进排痰。
《肺泡蛋白沉积症》课件
肺功能锻炼
进行吹气球、唱歌等活动,提 高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心理调适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疾病,树立康复信心。
04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病例分 享
病例一:临床表现与治疗过程
临床表现
咳嗽、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下降等。
治疗过程
采用全肺灌洗术清除沉积的肺泡蛋白,同时 给予抗炎、氧疗等辅助治疗。
诊断过程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抗凝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 低免疫反应、预防血栓形成等,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
肺灌洗治疗
肺灌洗治疗是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灌洗液反复冲洗肺 部,清除沉积在肺泡内的蛋白质和细胞,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早期症状轻微,包括咳嗽、乏力、活动后气短等,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严 重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诊断
确诊需要依赖病理学检查,包括肺组织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其他辅助检 查包括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
02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提供舒适的环境
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 宜,减少对呼吸道的刺
激。
合理饮食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 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营
养均衡。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 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
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腹式呼 吸等呼吸训练,增强呼吸肌力
量。
有氧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等,提高心肺 功能。
肺泡蛋白沉积症诊断金标准
肺泡蛋白沉积症诊断金标准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金标准是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当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可以观察到肺泡结构完好,但肺泡内可能被细小颗粒样物质充满。
此外,患者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做出初步判断,结合胸部HRCT,CT出现地图样改变以及铺路石样改变,血清抗GM-CSF抗体有较高的检查结果,也可以辅助诊断。
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纤维支气管镜是目前诊断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主要手段,如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观浑浊,呈灰黄色,静置后可分层,光镜下若见到大量的无定形嗜酸性碎片,PAS染色阳性,而奥辛蓝染色及黏蛋白卡红染色阴性,则可明确诊断。
请注意,这些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症状或疑虑,建议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肺泡蛋白沉积症课件
22
整理课件
鉴别诊断
5)结缔组织病,全身性疾病,有各系统受累症 状。肺泡蛋白沉积症仅有肺泡局限的病变而无 全身各系统受累症状. 6)肺出血,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出血常规X线检 查可与PAP表现相似.但无地图样或碎石路样 表现,可短期内明显吸收。
23
整理课件
小结
在胸部X光片上, PAP典型的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 中央阴影。阴影多为网结节状,单独存在或合并实变 影。致密的实变影,特别是伴有空洞形成的,提示合 并肺炎。
19
整理课件
鉴别诊断
1)弥漫型肺泡癌,病程发展迅速.影像表现为 双肺弥漫性结节病灶.病变密度较高,边界清 楚,部分有分叶征,以中下野内中带密集,肺 尖及外围较少为特征。随访多可见病灶融合增 大星团块状,常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可与 PAP鉴别。
20
整理课件
鉴别诊断
2)特发性肺问质纤维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 PAP相似.其以小叶间质呈网格状增厚,围绕 含气的肺组织呈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病灶与正 常肺组织界限不清,在胸膜下区见与胸壁垂 直线状影或弓形线。
整理课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9
整理课件
CT表现
HRCT上可见实变区出现增厚的小叶间隔, 围绕实变的肺小叶形成”碎石路”征,具有一定 的特征性;
对于肺部弥漫性病变,CT表现为地图样及 碎石路样时,高度提示PAP诊断。
10
整理课件
50岁男性PAP患者,严重呼吸困难。CT(下肺)显示广泛的磨玻璃样影下灶性相对少
病变区域和明显小叶间隔增厚(碎石路征)。
11
整理课件
35岁男性患者,碎石路征 a 冠状重组图像(肺窗)显示不对称的地图样磨玻璃样影和 间隔增厚,b 冠状重组图像(肺窗)广泛的铺路石征伴肋膈角区、胸膜下及肺尖区不
肺泡蛋白沉积症诊断标准
肺泡蛋白沉积症诊断标准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主要特点是肺泡中积累了大量的蛋白质。
本文将介绍PAP的诊断标准。
诊断PAP的关键是肺泡灌洗(BAL)和肺活检。
BAL是一种方法,通过将液体注入肺部并抽出肺泡内液体样本进行检查,判断肺泡内是否有异常的蛋白质积聚。
肺活检是常见的组织活检方法,可以直接在肺部进行,为确诊PAP提供直接证据。
以下是PAP诊断的标准:
1.临床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气促、乏力、发热以及体重减轻等。
这些症状可以从患者的病史中获得。
2.影像学:肺部影像学显示可以显示肺部的异常变化。
X线和CT扫描是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CT扫描中,PAP通常表现为双侧弥漫性地增加肺泡实质密度。
3.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查,并判断是否存在肺功能不全。
患者肺功能测试也是PAP的一个重要指标。
4.肺泡灌洗:BAL可以为PAP的诊断提供直接证据。
通过BAL检测,PAP患者肺泡内明显可看到蛋白质物质沉积,表现为“沙漏状玻璃影”。
5.肺活检:肺活检是最准确诊断PAP的方法。
通过对肺泡组织的检查,可以确定PAP的存在,并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变紧密度。
以上是PAP的诊断标准。
尽管其中余地存在,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但它们为医生诊断PAP提供了基本框架,提高了PAP的诊断准确性。
一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分析
一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又称隐球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
它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主要特征是肺泡内隐球蛋白的沉积,导致肺部功能障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位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
患者是一位60岁的男性,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并且活动能力明显下降。
他报告说,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了大约6个月。
他表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夜间咳嗽,以及咳出的黏液血痰。
他还存在明显的乏力感和纳差。
他向医生描述了这些症状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初步的体格检查显示该患者呈现呼吸困难,但没有明显的杂音。
肺部听诊发现两肺有散在的干性啰音。
血氧饱和度为88%,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PaO2)降低,同时二氧化碳分压(PaCO2)略有升高。
在进一步的检查中,患者接受了胸部X线和CT扫描。
X线显示双肺有片状和磨砂玻璃样阴影,且呈弥漫性分布。
CT扫描显示双肺有广泛分布的磨砂玻璃样密度影像,特别是在肺基底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医生初步怀疑该患者患有肺泡蛋白沉积症。
进一步的确认需要通过肺活检获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显示肺组织中肺泡内充满了均质、玻璃状的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这些物质主要由隐球蛋白组成。
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结果和病理学检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治疗方面,该患者接受了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隐球蛋白的沉积。
此外,患者还接受了辅助氧疗以提高氧合能力。
在治疗后的几个月内,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
他的呼吸困难减轻,咳嗽和咳痰也明显减少。
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aO2有所上升,PaCO2略有下降。
他的血氧饱和度也提高到了95%。
这个病例分析强调了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断阶段的重要性。
虽然病因尚不明确,但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可以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此外,糖皮质激素和辅助氧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需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病例仅是一个针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典型实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诊断标准
肺泡蛋白沉积症诊断标准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泡内蛋白质的异常沉积,导致呼吸困难和肺部感染。
对于PAP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下面将介绍PAP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一疾病。
1. 临床表现。
PAP患者常常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全身乏力、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
临床医生应该重点询问患者的呼吸症状和病史,包括吸入有害物质的情况,以及家族史等。
2. 影像学表现。
胸部CT扫描是PAP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PAP患者的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以及肺叶实变、肺泡壁增厚等特征。
这些影像学表现对于PAP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实验室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是诊断PAP的关键实验室检查方法。
BALF涂片染色可见大量脂蛋白沉积在肺泡内,同时BALF中脂蛋白浓度明显升高。
此外,血清GM-CSF抗体检测也可作为PAP的辅助诊断手段。
4. 组织病理学检查。
PAP患者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肺泡蛋白物质沉积,伴有巨噬细胞浸润和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PAP的金标准之一。
5. 其他辅助检查。
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免疫学检查等也有助于PAP的诊断和评估。
综上所述,PAP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要提高对PAP的认识,加强对PA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PAP,改善患者的预后。
希望本文对于PAP的诊断有所帮助,也希望临床医生能够更加重视PAP的诊断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肺泡蛋白沉积症CT表现
肺泡蛋白沉积症CT表现
肺蛋白沉积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肺泡腔内大量含脂糖蛋白物质沉积
的疾病,可能与免疫机制障碍有关。
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通过肺
泡灌洗液淀粉酶消化后(D-PAS)染色、淀粉酶消化后(D-黏卡)、(AB)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可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着症(P AP)。
胸部X
线平片显示双侧对称自肺门向外放射样分布的“蝶翼征”,双肺广
泛的磨玻璃影,类似急性肺水肿表现。
但心影不大。
胸部HRCT表
现具有对称的特征性,双肺弥漫性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影,分布不
具有叶段分布的特点,病变延伸至胸膜下,并伴有小地图样改变,
可见支气管像及肺间质纤维化。
X线胸片常显示肺门旁类似肺水肿的”蝶翼”征表现,但没有左心功能不全的其他影像表现。
HRCT由于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渗出性病变的定性、定位优于常规CT和胸片,且有典型的特异性改变。
特别是影像表现和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
程度不成比例。
因注意与肺泡性肺水肿、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及肺泡
癌的鉴别。
肺泡蛋白沉积症综述
肺泡蛋白沉积症综述摘要: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弥漫性疾病,以表面活性物质相关的富磷脂蛋白物质在肺泡的异常沉积为特征。
其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以隐袭性渐进性呼吸困难或劳累性呼吸困难和持续性干咳为主;HRCT的影像学表现为翼状影或不规则的铺路石影,但这些并不是诊断性的指标。
目前诊断PAP的金标准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肺泡内充满有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蛋白样物质为特征,而肺泡隔及周围结构基本完好,目前PAP的标准治疗包括全肺灌洗沉积在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相关的富磷脂蛋白物质,这种治疗方法可使很多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得到改善,也有部分患者对GM-CSF替代治疗反应良好。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过碘酸雪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气管肺泡灌洗简介: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相对罕见的临床病理病种,在美国和国际上年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0.36,年患病率约为百万分之3.7,通常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和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表面活性物质相关富磷脂蛋白物质。
肺结构一般是完好的,很少或没有间质性肺炎或纤维化。
肺泡内的沉积阻塞肺泡囊,并阻碍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正常的气体交换。
患者通常表现为隐袭性渐进性呼吸困难或劳累性呼吸困难,有时伴有持续性干咳或乏力,病程进展是多样的,可从自愈(在已报道的PAP患者中占8%-30%)到因肺炎或呼吸衰竭而亡。
约30%的患者可有相对轻微的非特异查体发现,甚至是在影像学上有弥漫性改变但却无症状。
医生普遍面临着患者对渐进发生的气促或在CXR上表现为两侧不对称实变的呼吸困难的主诉。
PAP应鉴别的疾病(表1)有很多,包括许多肺部疾病和系统性疾病。
而且PAP 的诊断和治疗也包含医学的许多甚至是所有领域,。
由于PAP是一种在临床和影像学上表现非特异且相对罕见的肺部疾病,其误诊和漏诊都是有可能的,这可导致不当治疗和原本可以避免的发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泡蛋白沉积症( Pulmonary alveolus protein deposition sickness)是一种罕见病。
肺泡有蛋白样物质沉积﹐使肺内出现病变。
约1/3病人无症状﹐临床表现有发热﹐继以间歇期﹐以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低热。
咳嗽﹑咯痰﹑胸痛﹑体重减轻等。
X射线胸部检查肺内病变类似急性肺水肿。
病因未明﹐本病于1958年首次报告时命名为肺泡蛋白沉积症﹐至今仍沿用这一病名。
目录编辑本段病因和发病机理据报告﹐自7~8个月的婴儿至72岁的老人均有患肺泡蛋白沉积症者﹐但以30~50岁者居多。
男性约为女性的3倍。
分析表明肺泡腔内沉积的颗粒状和絮状物﹐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同属脂蛋白﹐富含磷脂﹐均为过碘酸希夫氏染色强阳性﹐在化学结构上两者也基本相同。
电镜下﹐肺泡沉着物并不全是无定形者﹐而有许多迭层状小体﹐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过碘酸希夫氏染色阳性颗粒﹐与I型肺泡细胞中的迭层状小体相同。
因而推想﹐本病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过度分泌而清除减慢所致﹐或为异常型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II型细胞产生后排入肺泡腔。
在实验动物肺泡蛋白沉积症时﹐这种排入肺泡腔的过程增强。
排入肺泡腔的迭层小体迅速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因而胀大﹐其活动力显著减弱﹐终于破裂﹐于是迭层小体在肺泡内不断贮积﹐即成肺泡蛋白沉积症。
因而肺泡清除机制减退可能也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迭层小体经巨噬细胞处理后失去活性﹐且能抑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
鉴于约半数病人经常接触各种粉尘或有害气体﹐且以硅尘长期给鼠吸入﹐可使动物患肺泡蛋白沉积症﹐故认为本病可能是肺泡对化学性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但尚有半数左右病例无此线索﹐因此确切的病因尚待进一步探索。
病肺重量增加﹐在水中下沉。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肺泡胀大﹑肺泡腔﹑呼吸细支气管甚至小的细支气管均充满嗜伊红颗粒物质﹐过碘酸希夫氏染色呈强阳性反应。
电镜下﹐这种颗粒为迭层状小体。
肺泡壁及肺泡结构正常﹐邻近的肺泡壁可见大量巨噬细胞。
肺功能检查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最大通气量及用力呼气肺活量/肺活量比值正常。
弥散功能减低。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咯痰﹑胸痛﹐体重减轻﹐有时痰中带血。
约1/5病人发病急且重﹐多因并发感染所致。
体征较X射线表现明显为轻﹐此为本病之特点﹐可有肺下部湿啰音﹐晚期可出现紫绀及杵状指。
X射线表现﹐多数为双侧对称细结节状阴影﹐病变大多融合﹐境界模糊。
不少病例病变从肺门向外放射﹐呈蝴蝶状﹐有如急性肺水肿。
诊断与治疗本病之X射线病变极像急性肺水肿﹐但缺少临床症状与体征﹐两者极不相称。
此种情况几乎仅见于肺泡蛋白沉积症﹐因此初步诊断困难不大﹐肺泡灌洗液作过碘酸希夫氏染色可进一步支持诊断。
但急性发作病例常误诊为肺炎﹐以后临床过程可提示有本病的可能﹐确诊须依靠肺活检。
本病须与肺水肿﹐支气管肺炎﹐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及肺结核等鉴别。
编辑本段治疗本病无特殊治疗﹐60~70%的成人患者可自行恢复﹐约有20~25%的病人于5年内死于呼吸衰竭﹐偶死于肺心病。
小儿患者几乎全部死亡。
皮质激素对本病无效。
近年来﹐用双腔管作肺灌洗疗法﹐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可复发。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简称PAP),又称Rosen-Castle-man-Liebow综合征。
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PAS染色阳性,来自肺的富磷脂蛋白质物质为其特征。
好发于青中年,男性发病约3倍于女性。
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功能障碍(如胸腺萎缩、免疫缺损、淋巴细胞减少等)有关。
粉尘尤以接触矽尘的动物可引起PAP,故认为可能是对某些刺激物的非特异反应,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分解,产生PAS阳性蛋白质。
目录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易混淆疾病并发症预防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易混淆疾病并发症预防•相关资料展开编辑本段病因病因未明,推测与几方面因素有关:如大量粉尘吸入(铝,二氧化硅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婴幼儿),遗传因素,酗酒,微生物感染等。
而对于感染,有时很难确认是原发致病因素还是继发于肺泡蛋白沉着症。
例如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组织胞浆菌感染等均发现有肺泡内高蛋白沉着。
虽然启动因素尚不明确,但基本上同意发病过程为脂质代谢障碍所致。
即由于机体内、外因素作用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异常。
到目前为止,研究较多的有肺泡巨噬细胞活力,动物实验证明巨噬细胞吞噬粉尘后其活力明显下降,而病员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内颗粒可使正常细胞活力下降,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后,其肺泡巨噬细胞活力可上升。
而研究未发现Ⅱ型细胞生成蛋白增加,全身脂代谢也无异常。
因此目前一般认为本病与清除能力下降有关。
编辑本段病理肺大部分呈实变,胸膜下可见黄色或黄灰色结节,切面有黄色液体渗出。
镜检示肺泡及细支气管内有嗜酸PAS强阳性物质充塞,是Ⅱ型肺泡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磷脂与肺泡内液体中的其它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的结合物,肺泡隔及周围结构基本完好。
电镜可见肺泡巨噬细胞大量增加,吞噬肺表面活性物质,胞浆肿胀,呈空泡或泡沫样外观。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发病多隐袭,典型症状为活动后气急,以后进展至休息时亦感气急,咳白色或黄色痰、乏力、消瘦。
继发感染时,有发热、脓性痰。
少数病例可无症状,仅X线有异常表现。
呼吸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呼吸困难伴紫绀亦趋严重。
胸部X线表现为从两侧肺门向外放散的弥散性边缘模糊细小结节阴影,常融合成片状,病灶之间有代偿性气肿或形成小透亮区。
编辑本段诊断诊断方法主要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物检查或经纤支镜或剖胸活检作出病理诊断。
咳出的痰经80%乙醇固定,PAS染色有15%阳性的脂质。
诊断依据:少数病例可无症状,仅X线有异常表现。
呼吸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呼吸困难伴紫绀亦趋严重。
编辑本段治疗主要针对如何清除沉着于肺泡内蛋白样物质。
近年来用双腔气管导管(Carlen导管)或纤支镜作一侧肺或肺叶的生理盐水灌洗,定期交替进行。
近期疗效显示患者呼吸困难和肺功能均有改善,半数患者X线胸片可变清晰。
远期效果则多数保持缓解状态,少数患者复发,常在6-24个月内,可再作肺灌洗。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少见呼吸病,以肺泡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沉着大量的表面活性蛋白及脂质为特征。
根据发病,可将其分为原发性PAP 与继发性PAP两类。
继发性PAP的治疗原则为治疗原发病。
方法对于原发PAP,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支气管肺泡灌洗,即通过灌洗清除肺泡内沉着的蛋白质和脂质。
其效果取决于肺灌洗量,分次单侧全肺盥洗较纤支镜盥洗效果好。
然而,当患者肺功能严重损害时则无法接受这一治疗方法。
其原因是盥洗一侧肺内很少有可交换的气体,结果引起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
虽然可选择体外循环或在高压氧舱进行全肺灌洗,但会增加费用和并发症,也不便于操作。
此外,灌注结束时肺内残留的液体可达0.5-1.0升,需2-3天才能吸收干净,也会影响患者呼吸功能。
改良后为克服这些不足,自1999年始试用了自己改良的全麻密闭加压给氧分侧肺盥洗术,与以往方法的差别是新方法中有2个重要的改良:1、肺盥洗时给予密闭加压给氧。
向肺内灌注生理盐水至单侧肺总量后,手动挤压给氧同时保持呼气末正压5厘米水柱,使其中纯氧和肺泡内盥洗液充分混合30-60次后再回收盥洗液。
2、在首次和结束前的两次盥洗液中,均在生理盐水盥洗液中加入肾上腺素(1mg/L)。
第一个改良有三个有益作用:(1)使盥洗液与肺泡充分接触,增加盥洗效果;(2)改善氧合功能,特别适合单侧肺通气不能保持氧分压在安全范围者。
因为它可以使纯氧混合在液体中,充分与肺泡接触而增加氧合。
如果术中氧饱和度降低,除调整非盥洗肺的吸氧浓度和呼吸支持参数外,还应增加盥洗肺侧的给氧挤压时间。
(3)在盥洗肺侧加压给氧的同时,可由于肺泡内压的升高而减少分流量和改善动脉血氧分压。
第二个改良的有益作用是在生理盐水盥洗液中加入肾上腺素后,不但有利于舒张支气管和回收盥洗液;而且有利于吸收肺泡内残留液体,减少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前新方法已经应用到少数的患者,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编辑本段易混淆疾病肺泡蛋白沉着症表现是非特异性的,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①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②肺泡癌; ③粟粒性肺结核; ④肺实质性疾病如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衣原体肺炎。
编辑本段并发症可并发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编辑本段预防1、避免感染分支杆菌病、卡氏肺囊肿肺炎、巨细胞病毒等;2、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多层CT表现及影像病理学对照研究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以活动后气促、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为主,无特征性,极易误诊[1],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多层ct(msct)的问世,使单次屏气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全肺薄层扫描成为现实,极大提高了图像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还能清晰显示次级肺小叶为单位的肺内细微结构,极大提高了ct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例pap,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探讨pap的影像病理学联系及其多层ct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0年1月~2005年6月经病理学证实的6例p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4例,女2例,年龄25~55岁,平均42岁。
病程7个月~10.3年,其中1例有粉尘接触史5年。
临床症状包括:气促(6例)、咳嗽咳痰(5例)、胸痛(2例)、痰中带血丝(1例)及发热(1例)。
体格检查:2例无明显阳性体征;4例出现双下肺湿啰音;杵状指1例;紫绀1例。
1.2 影像学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 qx/i多层ct扫描机,常规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范围自肺尖扫至肺底。
扫描参数:层厚5mm,螺距6∶1,床速15mm/s,管电流210ma,管电压120kv。
增强扫描所用对比剂为碘帕醇(300mgi/ml),经高压注射器给药,剂量80ml,注射流率2.5ml/s,给药开始后32s进行增强扫描。
其中4例同时进行病变区hrct扫描,扫描参数:管电流250ma,管电压120kv,层厚1.25mm,间隔1mm,骨算法重建。
1.3 组织病理学检查6例患者均在多层ct检查后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其中2例因tblb未确诊再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bal液(balf)沉淀物及活检肺组织行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及奥辛蓝(ab)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